★繁體版《民國100年大泡沫》升級直指大陸的經濟分析及預言。
★你準備好應對百年大泡沫瞭嗎?
★財富即將重分配,央行沒有告訴你的真相。每一次的泡沫破滅,都是一次財富重新分配的機會,你想看到自己的財産被彆人分配,還是期待分配到彆人的財産?
★作者被稱為颱灣的郎鹹平、宋鴻兵,講齣內地學者不敢講盛世危言。
★颱灣金石堂年度具影響力十大書籍
★本書從分析颱灣地區大泡沫開始,直指中國大陸纔是這齣泡沫劇的主角。捍衛你的財産,此刻你一定要看的書。
海報:
《大泡沫:央行沒有告訴你的真相》的作者在颱灣各指標都呈現上升趨勢的經濟環境下,犀利地對真實的金融環境是否一如錶麵錶現齣來的狀況提齣瞭質疑。作者以外匯儲備過高這一標誌為切入點,係統且全麵地分析瞭股市及房地産市場繁榮背後的陷阱,揭露瞭在浮誇的經濟景象背後,實則醞釀著巨大的經濟泡沫,一旦泡沫被戳破,將導緻非常嚴重的後果,堪比史上嚴重的幾次金融危機。今天的中國大陸,泡沫化程度已全麵超過颱灣地區,作者深入剖析大陸泡沫景象,全麵揭穿錶麵浮華後所麵臨的災難。
王伯達,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碩士,颱北大學會計學學士,以筆名艾利剋斯為《壹周刊》專欄以及《Money錢》專欄撰文分析颱灣股市、全球經濟與産業發展現況。具備證券分析師執照與多年國際企業並購財務顧問經驗,長年關注國內外經濟與産業發展,曾發錶許多具前瞻性及影響力的評論。
對於未來,作者認為值得觀察的財經趨勢在於中國的房地産泡沫、非洲勢力的崛起,以及網路産業和實體産業之間的競爭。
看這本書時,如果隻把重心放在泡沫何時引爆的危機上,那也未免太過狹隘。我倒認為讀者應該認真學習的,是作者分析金融市場風險的方法,那纔是長期得以保護資産、在泡沫破滅前全身而退的重要武功。
──《Money錢》雜誌顧問 林奇芬
作者將“外匯存底”的迷思徹底解構,而且以數據和圖錶詳加解說,一般讀者都能看懂,有助於拯救人類。
──颱灣中華經濟研究院 吳惠林研究員
麵對泡沫隻有幾個定論:1.泡沫遲早會破;2.越遠破滅其損壞越大;3.破滅的時間總是齣乎意料。作者提供瞭投資人麵對後泡沫期的投資與理財心態,值得讀者用心拜讀。
──總乾事 黃國華
推薦序
學習判斷泡沫,是成功理財的第一步 林奇芬
大泡沫,是預言還是謠言? 吳惠林
自序
迎接大泡沫年代
前言
你準備好麵對這前所未有的大泡沫瞭嗎?
貨幣不隻是貨幣
第1章 國際貨幣體係的演進
第2章 錯誤貨幣政策的影響外匯儲備的詛咒
第3章 1929年美國大蕭條
第4章 日本失落的十年
第5章 亞洲金融風暴下的泰國
第6章 1990年颱灣的萬點泡沫
颱灣的泡沫進行式
第7章 失控的外匯儲備
第8章 高漲的股價指數
第9章 瘋狂的土地泡沫
第10章 房價租金比高居亞洲之冠
第11章 民眾所得增長遠遠落後房價漲幅
第12章 全民消費能力及財務結構惡化中
“央行”沒告訴你的真相
第13章 巨額外匯儲備從何而來?
第14章 弱勢颱幣為瞭誰?
第15章 “央行”成瞭“國庫”的搖錢樹
第16章 停不下來的泡沫
大泡沫
第17章 泡沫的唯一終點:破滅
第18章 從哪裏開始引爆?
第19章 金融體係的崩壞
第20章 這場泡沫的損失會有多少?
第21章 政府的財政危機
政府的因應:期許一個“造鍾”的政府
第22章 當裁判的,就彆再兼球員瞭!
第23章 讓新颱幣升值,給颱灣産業一點刺激
第24章 尋找財源?從土地稅製下手
第25章 提高颱灣職工的基本工資
個人的因應:財富重新分配的時機來臨
第26章 給股票族的三個建議
第27章 給基金族的三個建議
第28章 無殼蝸牛:以租代買
第29章 有殼階級:緊盯加息,先賣再買
這齣泡沫劇,中國纔是主角
第30章 似曾相識的場景
第31章 成也貨幣,敗也貨幣
第32章 美元,憑什麼強
第33章 中國房地産泡沫的終點
第34章 是危機也是轉機
結語
我們可以改變這一切
第33章 中國房地産泡沫的終點
泡沫的終點永遠都隻有破滅一途。
丹麥的物理學傢PerBak曾在1987年提齣一項“自組織臨界性理論”,一般將這個理論稱為“沙堆理論”(SandpileModel)。這個理論是研究當一顆顆的沙粒持續堆積起來時,沙堆崩塌可能性與損害程度的關係。他們利用計算機仿真係統分析,每增加一顆沙粒,沙堆可能崩塌的區塊麵積就會逐漸增加,整個沙堆的崩塌機會也會大幅提升,然而,他們無法確定的是,要多少沙粒纔會造成崩塌,以及崩塌的破壞性會有多強。
雖然這是個物理理論,但完全可以應用在經濟學上。我們現在所麵對的中國房地産市場也正在堆起一顆顆的沙粒,雖然我們無法百分之百精確地預測到時間點,但我們可以根據過去颱灣在1990年堆積房地産泡沫的經驗來分析,有哪些沙粒正在堆積並可能會導緻整個房地産價格的崩塌。
房地産泡沫擴散中
價格的持續攀升絕對是房地産市場首要的風險,這就像持續地往沙堆上堆沙粒一樣,堆得越高,崩塌的可能性也就越大,當然所造成的損害也就會越嚴重。以國傢統計局的資料來看,2010年12月全國房屋銷售價格指數同比仍然上漲瞭6.4%,這一數據顯示市場仍然持續地在把沙堆往上堆,然而若仔細分析大中城市漲幅的排名就會發現,沿海城市的房地産價格已經有些堆不上去瞭,這其實意味著這些地方價格崩塌的幾率已經非常高瞭。
以2009年12月的數據來看,房屋銷售價格指數同比上漲前15名的多半是沿海的大中型城市,然而到瞭2010年12月,前15名幾乎全部換血,多為西部、東北以及內陸城市。這樣的現象與股票市場的錶現非常類似,在股票市場裏,一般來說大盤股與績優股會領先市場有所錶現,等到這些股票漲高瞭,拉升瞭市場整體的市盈率之後,市場上的資金就會去尋找小盤股以及一些二綫的族群來炒作,所以在股市漲升的末端,我們往往可以發現許多冷門股票的錶現非常搶眼,然而,這個時候多半也已經到瞭牛市的尾聲瞭。
房地産的狀況也是一樣,我在前麵的章節提過,颱灣目前的狀況是防堵颱北市與新北市這兩個高房價的地方,包括提高第二套房的首付款等措施,然而這樣的做法隻是在下遊防堵而已,如果上遊的資金水龍頭沒有關上,下遊再怎麼堵也隻是讓資金流竄到其他的地方,例如颱中與高雄等。大陸的狀況其實是一樣的,一綫城市的房價炒高瞭,大傢也知道有風險,不想繼續往上推,這麼一來泡沫自然就會擴散到其他的城市,然而這麼做會讓泡沫逐漸地蔓延開來,相當於持續地往沙堆上堆沙粒,市場的風險將會越來越高。更重要的是,國傢統計局的數據顯示,已經有些一綫城市的房價齣現微幅迴調的跡象瞭。
資金緊縮終將見效
資金的緊縮會是另一顆沙粒。大陸自2010年起到2011年3月已經連續8次提高存款準備率,提高幅度為4%,此外,還3次提高瞭基準利率,幅度共為0.75%。有些人會認為都調這麼多次瞭,房價還繼續在漲,緊縮資金似乎沒有發揮效應。其實這並不是緊縮資金沒有效果,隻是“還沒有”發生效果而已。資金的緊縮其實就像溫水煮青蛙,利率慢慢地提高就像水溫慢慢地升高一樣,對於房地産持有者來說,一開始可能還不以為意,但是利息的負擔會越來越重,長期下去他們就會慢慢地發現自己已經無法負擔這樣的利息成本,等到有一天利息升到房地産持有者無法承受的時候,拋售房地産的現象就會齣現。以颱灣在1990年的經驗來看,颱灣“中央銀行”在半年之內加息3%,然而股市與房市還是繼續往上衝,一直到6個月之後股市纔見到高點,高點之後的10個月內,颱灣股市指數整整跌掉瞭將近80%。沙堆,整個崩塌瞭。
我們再來看看最近的例子。隻要看看印度和巴西這兩個國傢就可以知道,若我們持續地緊縮資金會有什麼樣的結果。印度自2010年3月以來已經連續加息8次,這使得該國的股市在2011年以來下跌幅度超過瞭10%,在大型的新興市場中這算是相當大的跌幅。隻要目前中國緊縮資金的動作持續下去,我想,戳破房地産泡沫隻是時間的問題。然而,我們能夠不提高利率嗎?以現在的通脹水平在5%上下來看,儲戶都麵臨著嚴重的負利率問題,也就是說,把錢存在銀行所能拿到的利息遠遠跟不上物價的上漲,錢隻會越存越少,也難怪許多人會把錢投資到房地産市場去。但這些人忽略瞭一點,那就是通脹一年頂多吃掉1%~2%的資産,而房地産一崩盤,以投資杠杆效果來看,最少都是10%~20%的損失。
資本賬的開放,兩難的抉擇
國傢外匯管理局錶示,在2011年將會進一步推動人民幣資本賬可兌換並防範跨境資金異常流動風險,這是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的另一項進展。就我個人,或者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以來隻把美元當做主要儲備貨幣的國傢來說,應該都很樂意或期待人民幣成為一個國際性的貨幣。隻不過,對於大陸股市或房地産投資者來說,資本賬的開放意味著可能要麵對一場資金的浩劫,這在過去多年來持續不斷地在許多國傢和地區金融自由化的過程當中發生,其中,我認為1990年颱灣的經驗非常值得大陸藉鑒。
颱灣在1980年代也經曆瞭一連串的金融自由化過程,包括利率、外匯以及資本賬的開放等等。以利率來看,1975年以前,颱灣銀行業的利率是統一由“中央銀行”所製定的,1976年,颱灣建立貨幣市場並放寬瞭對於利率的控製,1980年撤銷瞭貨幣市場利率上限管製,1986年允許銀行自行製定利率,1989年,完全撤銷利率管製規定,颱灣前前後後總共花瞭14年纔實現利率的自由化。
在匯率方麵,1979年之前颱灣實行盯住美元的固定匯率製度,在那之後則轉變為管理浮動匯率製度,然而“央行”還是掌握著絕對的結匯權力,規定個人與企業都必須要強製結匯,因而在1980年代颱灣巨額的經常賬順差都轉變為“央行”的外匯儲備,颱灣的貨幣供給便與外匯儲備同樣呈現快速的增加,反映在資本市場與房市就是股市與房市價格的快速上漲,這一過程其實與過去這十幾年來大陸的狀況非常相似。
……
你準備好麵對這前所未有的大泡沫瞭嗎?
資産像啤酒,沒有泡沫就沒有滋味。
但切記,要在泡沫消逝之前一飲而盡,否則當泡沫散去,留下的就隻有苦澀瞭。
颱灣“行政院”曾在2009年年底舉辦過“十大民怨”評選活動,結果第一名為“都會區房價過高”,第五名則為“民生物價過高”。在前五名當中,資産泡沫與通貨膨脹就占瞭兩名,由此可見,泡沫問題的嚴重性確實讓颱灣的民眾有瞭切身感受。然而,有官員錶示:“不能打壓房地産,好不容易火苗纔燒上來,若將房地産這個火車頭産業壓下去,會賠上全民經濟。”看到這樣鮮明的對比不禁令人想問,究竟是我們的民眾“自我感覺不良好”,還是我們的官員“自我感覺太良好”呢?其實,不論是民眾還是官員,都不應該以“感覺”來作為訴求或決策的依據。曆史上所有的泡沫都有跡可循,颱灣目前是不是處於泡沫之中?如果是的話,又為什麼會産生泡沫呢?我們隻要“看看彆人,想想自己”,就可以從中窺得蛛絲馬跡。
過去數十年以來,全球發生瞭多次著名的資産泡沫,其中“美國1929年大蕭條”、“日本失落的十年”,以及“亞洲金融風暴下的泰國”,應該是讀者相對來說較為熟悉的案例瞭。雖然這三個泡沫的背景與成因不盡相同,但它們卻都齣現瞭一個共同的信號,那就是在泡沫破滅之前,外匯儲備均齣現大量且快速的增加。本書將會詳細說明這個現象,在此姑且先稱之為“外匯儲備的詛咒”吧!
外匯儲備的詛咒對於颱灣來說,是個很有趣的題目。
讀者可能已從新聞媒體上得知“颱灣外匯儲備高居全世界第四名”這項“殊榮”瞭吧?從1998年以來,颱灣的外匯儲備每年都創下新高,2008年以來更是連續創下新高。隻不過,過多的外匯儲備對颱灣民眾來說不但不是殊榮,還可能是一個詛咒,甚至一場噩夢。
颱灣曆史上唯一一次能稱得上重大資産泡沫的,大概就隻有1990年颱股衝上12682曆史高點的那一次瞭。颱灣股市在泡沫破滅後不到一年的時間內跌幅將近80%,跌去將近一萬點。緊接著,房地産崩潰,當時的慘況應該讓目前50~60歲的讀者還記憶猶新。颱灣房地産在經過那次的泡沫事件之後,十年之內都沒有迴到當時高點的價格水平,而巧閤的是,在當時的萬點泡沫破滅之前,同樣也齣現瞭外匯儲備的詛咒。
颱灣的外匯儲備在近30年來的走勢大緻可劃分為三個階段。1981~1990年的10年間,颱灣的外匯儲備增加瞭9倍,金額增加瞭660億美元,這外匯儲備的詛咒讓颱灣在1990年爆發瞭萬點泡沫。接下來在1991~1997年的7年之間,外匯儲備維持在一個相對穩定的水平,總額僅僅增加瞭10億美元而已。
然而,從1998~2010年,外匯儲備又齣現瞭另一波激增,這次增加的金額高達2800億美元,遠遠超過萬點泡沫時的規模。正當颱灣地區政府與新聞媒體歡欣鼓舞地將此當做政績與經濟奇跡的時候,我卻開始擔心,外匯儲備詛咒的再現是否意味著現在的颱灣正處於泡沫之中呢?
本書從各種不同指標分析颱灣目前的資産價格後發現,目前颱灣許多的資産價格指標不僅遠遠高於亞洲國傢和地區的平均水平,甚至還超越瞭颱灣在1990年萬點泡沫時的水平。因此,雖然我很不願意這麼說,但我還是必須誠實地告訴各位:“是的!颱灣正處於一個前所未見的巨大泡沫之中。”
為什麼外匯儲備的激增會是一種詛咒呢?又為什麼在有瞭1990年的經驗之後,20年後的颱灣還是走上瞭相同的不歸路呢?本書在第二部分將會解釋“外匯儲備的詛咒”這個現象。而之所以會走上資産泡沫一途,我認為這是因為颱灣“央行”沒有告訴我們、也不敢告訴我們的真相:為瞭刺激齣口、為瞭“國庫”的預算、為瞭政府的財政,“央行”釋齣瞭大量的新颱幣到市場上,造成瞭新颱幣的貶值與資産的泡沫,得利的是政府、財團、“央行”等。而在既得利益者把持遊戲規則之下,泡沫更沒有停下來的可能,唯一的下場就是破滅。
資産泡沫的破滅對於我們老百姓的影響是什麼?
我認為最顯而易見的影響便是,各種金融資産大幅縮水,其中股票市場必然會齣現大幅度的下挫,而高漲的房地産價格將會緊接著齣現崩盤。以颱北市為例,我認為房價可能下跌的幅度將超過40%。這會使得全颱灣超過5萬億元新颱幣的住房貸款齣現嚴重虧損,金融機構將會因此濛受極大的損失,其中部分小型商業銀行甚至可能因此倒閉或被接管。然而,到此為止,這些還隻不
過是資産泡沫所帶來的第一波影響而已。
資産泡沫的破壞力就有如原子彈,金融資産的大幅縮水隻不過是第一波爆炸的威力,隱藏在蕈狀雲中的輻射綫纔是真正具有殺傷力並影響深遠的緻命武器。當金融機構齣現危機,緊接著而來的便是信用緊縮,以及政府的灑錢救市行動,而這兩者的破壞力與持續性將遠遠超過金融資産縮水所造成的傷害。更重要的是,不管你手中有沒有金融資産,屆時都將無法置身事外。
以前者來說,信用的緊縮將會形成一連串的緊縮螺鏇。當金融機構緊縮信用時,中小型企業或個人將因此無法拿到藉款或被迫使用高成本的資金,如此一來,倒閉潮與失業潮將會逐漸被引爆,而金融機構在承擔更多的壞賬之後,將被迫進一步緊縮信用,惡性的緊縮螺鏇便因此而形成。而政府的救市行動需要釋齣大量的貨幣注入金融體係,如此一來會使得已經債颱高築的颱灣地區政府雪上加霜,用不瞭幾年,颱灣地區政府將無力支付各種退休金與福利補助。屆時,政府可行的做法就是加稅、印鈔票或削減福利,但不管采用哪一種手段,受損失的還是我們這些老百姓。
從國際經濟形勢的發展以及颱灣目前的資産價格水平來看,我認為最快在2011年,颱灣的這波泡沫就會開始齣現崩壞的現象。先是股市,再者是房市,陸陸續續會齣現法拍屋(編者注:法拍屋是指購房者以嚮銀行貸款方式購買房屋時,當購房者無法或不願支付後續的利息與本金時,銀行便有權收迴這項資産,並進行拍賣,這就是銀拍屋或法拍屋)數量急速增加以及開發商的財務危機,接著危機將會擴散到金融體係與産業,然後把政府的財政拖下水。當然,最後免不瞭由全民買單來收拾這個殘局。1990年的萬點泡沫讓颱灣的房地産停滯瞭10年,日本的泡沫破滅的經驗從失落的10年變成瞭20年,而颱灣這次泡沫的恢復期會是多久呢?我建議讀者應及早做好準備來迎接寒鼕。
就我個人而言,我衷心地期盼颱灣不會齣現泡沫破滅的現象,然而從具體的數據來看,這並不是“會”或“不會”的問題,而是“時間早晚”的問題。即便如此,本書還是提齣瞭對政府政策的建言。雖然這次的泡沫注定要麵臨破滅,但通過製度的完善,至少能夠防止泡沫的“再發生”。
此外,既然這個泡沫的破滅是必然的,那麼身為老百姓,我們應該如何做,纔能在這個大泡沫之中存活,並避免資産的縮水,甚至讓資産可以逆勢增值呢?本書分彆對股票族、基金族、無殼蝸牛(編者注:1990年颱灣的萬點泡沫時代,颱灣民眾創造的一個名詞,意思是指沒有能力負擔高房價的無住房者)與有殼階級(編者注:指有住房的人)提齣瞭幾點建議,相信這些建議在接下來資産泡沫破滅的時候,將成為你在金融海嘯中賴以求生的浮木,屆時各位將會很慶幸自己現在讀瞭這本書。
這本書,我斷斷續續地讀瞭快一個月瞭,實在是太厚重瞭,但每一次翻開,都能從裏麵挖掘齣新的思考。一開始是被它那個極具衝擊力的名字吸引,總覺得裏麵藏著什麼驚天秘密。讀進去之後,纔發現作者並非那種喜歡嘩眾取寵的人,他娓娓道來,用大量的曆史數據和經濟理論,構建瞭一個非常紮實的研究框架。尤其是在關於全球金融危機的部分,我之前看過很多相關書籍,但這本書從一個我之前從未關注過的角度切入,分析瞭金融危機發生前的一些微妙的宏觀信號,以及各國央行在危機爆發時的應對策略。作者並沒有直接評判誰對誰錯,而是通過數據和邏輯,讓讀者自己去感受其中的復雜性。他花瞭很長的篇幅去解釋“泡沫”是如何形成的,從最初的資産價格上漲,到信貸擴張,再到公眾的非理性繁榮,每一個環節都描繪得細緻入微,甚至讓我聯想到瞭生活中一些不太起眼的經濟現象。這本書需要靜下心來慢慢品味,每一次閱讀都會有新的領悟,感覺自己對經濟運行的理解又深瞭一個層次。
評分說實話,拿到這本書的時候,我對它抱有非常高的期待,畢竟“央行沒有告訴你的真相”這個標題實在太吸引人瞭。結果翻開之後,發現內容比我想象的要更硬核,也更深刻。作者在書中詳細梳理瞭貨幣政策的曆史演變,從金本位到布雷頓森林體係的瓦解,再到現代的浮動匯率和量化寬鬆。他不僅僅是簡單地陳述曆史事件,更重要的是分析瞭這些政策變動背後隱藏的經濟邏輯和權力博弈。我特彆喜歡他關於通貨膨脹的部分,解釋瞭為什麼有時候央行口中的“可控通脹”會演變成失控的局麵,以及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貨幣政策調整,是如何在長遠的時間維度上對社會財富分配産生巨大影響的。閱讀過程中,我多次停下來,去查閱一些作者提到的經濟學概念,發現這本書確實是知識密度極高的一本讀物。它逼著你去思考,去質疑,去審視那些我們習以為常的經濟運行規律。對我而言,這更像是一堂深入的經濟學實踐課,讓我明白瞭宏觀經濟政策並非教科書上那樣簡單直接,而是充滿瞭各種意想不到的變量和後果。
評分我一直認為,理解經濟規律對於個人和社會的發展都至關重要。這本書,我必須說,是近年來我讀過的最有啓發性的一本書之一。它並沒有像某些書籍那樣,一味地去渲染恐慌或者提供所謂的“快速緻富秘籍”,而是以一種非常學術的、但又不失可讀性的方式,深入剖析瞭金融體係中一些核心的運作邏輯。作者對“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的辯證關係,進行瞭非常深入的探討,讓我明白瞭這兩個概念並非簡單的對立,而是有著復雜的相互作用。他還詳細地分析瞭不同國傢央行在應對經濟挑戰時所采取的不同策略,以及這些策略所帶來的差異化結果。書中關於“泡沫破裂”的章節,更是讓我印象深刻,它不僅僅是描述瞭價格的下跌,更重要的是揭示瞭泡沫破裂後,對社會經濟結構産生的深遠影響。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能夠幫助讀者建立起一套相對完整的經濟學思維框架,讓你能夠更加理性地看待市場波動,以及國傢宏觀政策的潛在影響。我強烈推薦這本書給任何對經濟真相感興趣的讀者。
評分這本書給我最大的感受是,它打開瞭我看待經濟現象的一個全新視角。我之前對央行的理解,可能更多的是停留在教科書上的定義,認為他們是為瞭穩定物價、促進就業而存在的。但是,這本書通過對大量曆史案例的梳理和分析,讓我看到瞭央行決策背後更復雜的多重因素,以及這些決策可能帶來的長遠影響。作者在書中對於“信貸擴張”和“資産價格泡沫”之間的聯係,進行瞭非常細緻的探討。他並沒有簡單地將央行描繪成一個“魔鬼”或者“救世主”,而是用一種更加客觀和理性的態度,去分析他們行為的動機和可能産生的後果。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預期管理”的部分,它解釋瞭央行如何通過發布信息來影響市場情緒,以及這種“心理戰”在經濟調控中的重要作用。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平實,但內容卻非常有力量,它能讓你在閱讀中不斷地進行自我反思,去審視自己對經濟世界的固有認知。我敢說,讀完這本書,你對“錢”和“經濟”的理解,絕對會有質的飛躍。
評分當我看到這本書的標題時,我最感興趣的是它是否會揭露一些不為人知的內幕。讀完後,我覺得這本書並沒有那種“爆料”式的敘事,反而更像是一次嚴謹的經濟學研究報告。作者花瞭大量的篇幅去闡述“大泡沫”的形成機製,他從金融工具的創新開始講起,比如各種衍生品和結構性産品的齣現,是如何在不被人注意的情況下,逐漸加劇瞭金融體係的脆弱性。他還深入探討瞭信息不對稱在泡沫形成中的作用,以及監管機構在麵對新技術和新模式時,往往會滯後於市場發展。我尤其對書中關於“道德風險”的分析印象深刻,它解釋瞭為什麼在金融市場中,風險往往會被不斷地轉移和隱藏,直到最後一刻纔爆發。這本書的結構非常清晰,邏輯鏈條也很嚴密,作者的論證過程非常有說服力。雖然很多內容涉及到復雜的金融概念,但他通過生動的例子和類比,讓相對專業的知識變得更容易理解。總的來說,這本書提供瞭一個非常宏觀和深刻的視角,讓我對現代金融體係的運作有瞭更全麵的認識,也讓我更加警惕潛在的風險。
評分感覺非常好,物流好快
評分開本很適閤閱讀,拿在手裏很舒服。這本書給我普及瞭一下財經知識。原來財經也並不是那麼難理解。以後也怕提到財經書就頭疼瞭。
評分不錯不錯不錯不錯
評分便宜啊,買迴放傢裏備看真閤適。
評分想買很久,京東又搞活動,果斷買瞭,方便又便宜~
評分還沒看應該是正版的不錯
評分這裏的央行是颱灣央行 買錯瞭
評分大泡沫時代,真相是什麼樣的?每個人都在追尋真相,希望透過這本書看到看不到的真相
評分性價比高,適閤的購買,好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