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時裝設計基礎教程3:服裝製版原理與工藝基礎

國際時裝設計基礎教程3:服裝製版原理與工藝基礎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英] 喬·巴恩菲爾德,安德魯·理查茲 著,Coral Yee,林麗清 譯
圖書標籤:
  • 時裝設計
  • 服裝製版
  • 服裝工藝
  • 基礎教程
  • 服裝結構
  • 模式設計
  • 服裝CAD
  • 服裝製作
  • 服裝工程
  • 服裝專業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中國青年齣版社
ISBN:9787515320748
版次:1
商品編碼:11394171
包裝:平裝
叢書名: 國際時裝設計基礎教程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4-03-01
用紙:銅版紙
頁數:192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服裝製闆是將服裝從平麵設計轉換為立體實物的關鍵步驟。不論是學習服裝設計的學生還是學習服裝結構或服裝工程的學生,或者是服裝製作的愛好者,製闆都是必修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國際時裝設計基礎教程3:服裝製版原理與工藝基礎》針對初學者,目的在於以簡明的知識點和清晰的結構引領讀者瞭解一個專業領域的全貌,達到快速入門的目的。
  

  讀者可以藉助《國際時裝設計基礎教程3:服裝製版原理與工藝基礎》來瞭解服裝闆型設計與製作的方方麵麵。簡明扼要的理論講解和直觀詳實的操作步驟通過大量圖例清晰呈現,從而引導讀者循序漸進地掌握服裝製闆這門頗具技巧性的技術,並能夠舉一反三激發創作靈感,製作齣閤體、精良並具有個性化風格的服裝。
  

內容簡介

  《國際時裝設計基礎教程3:服裝製版原理與工藝基礎》內容循序漸進,由簡入深,共分為四大部分。基礎篇講解瞭服裝製闆中常見的基本概念、必備工具、基本的縫紉方式和常規的製衣流程;技術篇介紹瞭人體測量、服裝製闆的基本操作方法、繪製技巧、服裝闆型的矯正;進階篇詳細介紹瞭服裝放鬆量的處理和各部件闆型的設計與變化,使初學者也能製作齣個性化、風格化的服裝闆型;市場篇介紹瞭如何成為職業人士和作品的推廣。

作者簡介

  安德魯·理查茲,目前是巴斯斯巴大學服裝結構學的高級技術師,教授該學院時裝設計本科的服裝結構、紙樣製圖和立體剪裁等課程。從皇傢藝術學院(Royal College of Art)女裝設計大師班畢業後,安德魯曾擔任Valentino在米蘭的高級成衣設計師,後來在時尚行業從事自由職業超過12年,頗受行業認可並取得瞭較高的時尚地位。他還為很多知名時尚品牌的項目進行工作,如Paul Smith 和 Mila Schon。


  喬·巴恩菲爾德,在巴斯斯巴大學教授時裝設計本科的服裝結構、紙樣製圖和立體剪裁等課程。她是一位技藝精良的服裝結構師和裁剪師,並十分擅長珠飾、刺綉、鈎針、梭織花邊、手工和機器編織等技術。

內頁插圖

目錄

導言:闆型注解

1 基礎知識

第1章:工具、材料與儀器

第2章:服裝基本構成

· 綫縫

· 省道

第3章:布料的考慮

· 內襯

· 其他形式的支撐結構

· 排料、剪裁與標記

· 製衣的順序

2 闆型繪製技巧

第4章:闆型設計從零開始

· 人體測量

· 基本原型的製作

· 闆型設計要點

· 省道的處理

· 組閤與拆分

· 製作自己的原型紙樣

· 樣衣

第5章:調整原則及闆型的調整

第6章:參照式闆型製圖

3 闆型設計

第7章:放鬆量與褶襇

· 放鬆量

· 碎褶

· 活褶

第8章:袖子

第9章:領子

第10章:腰頭與袖頭

· 腰頭

· 袖頭

第11章:開口與扣閤件

· 開口

· 扣閤件

第12章:後處理、貼邊與裏布

· 捲邊

· 貼邊

· 裏布

第13章:口袋

4 成為職業人士

第14章:進軍職場

· 設計開發

· 技術上的考慮

· 作品的推廣

術語錶

資源

引索

作者緻謝


《經典服飾藝術史鑒賞:從古代到當代的風格演變》 本書簡介 本書深入探討瞭自古代文明肇始至當代浪潮迭起的服飾藝術史。不同於側重技術層麵的服裝製作指南,本書以曆史、文化、社會和美學視角,係統梳理瞭人類著裝方式的變遷軌跡及其背後的深層動因。它旨在為讀者提供一個宏大而細膩的服飾文化全景圖,揭示每一件衣物如何成為特定時代精神、技術水平和社會結構的縮影。 第一部分:文明的脈絡——早期服飾的起源與象徵 本部分聚焦於史前至古典時期的服飾演變。我們將追溯早期人類如何利用自然材料(如獸皮、植物縴維)來滿足遮蔽、保暖的基本需求,並逐步發展齣具有社會意義的著裝符號。 古代美索不達米亞與埃及的莊嚴: 探討蘇美爾的“羊毛環繞”剪裁如何體現等級製度,以及古埃及亞麻布的輕盈與白色如何象徵純潔與神聖。重點分析法老頭巾、腰飾的幾何美學與權力的關聯。 希臘的自然主義與羅馬的實用主義: 深入研究希臘“垂墜美學”的體現——從多立剋式的樸素到愛奧尼亞式的褶皺,重點剖析希羅頓(Chiton)和希馬提翁(Himation)的穿著方式及其對人體麯綫的理想化錶達。隨後轉嚮羅馬帝國,分析托加袍(Toga)如何成為公民身份的標誌,以及其復雜摺疊技巧所承載的政治意涵。 東方文明的早期織造藝術: 簡要迴顧中國早期絲綢的齣現及其作為貿易和皇權象徵的地位,以及印度次大陸早期紗麗的纏繞藝術,強調不同地理環境下服飾材料的地域性差異。 第二部分:中世紀的信仰與階層——歐洲服飾的轉型 中世紀是服飾從鬆散袍服轉嚮結構化剪裁的關鍵過渡期。本部分著重考察宗教信仰、封建製度與服飾的緊密關係。 拜占庭的奢華與符號: 分析東羅馬帝國對色彩、刺綉和寶石使用的極緻追求,這種服飾語言如何服務於強化教會與皇權的結閤。 羅馬式與哥特式的結構初探: 觀察公元1000年後,服裝開始嚮身體輪廓貼閤的趨勢,如束腰和緊袖的齣現。哥特時期,特彆是14世紀後,齣現瞭“分體式”(Parti-color)服飾,標誌著個性化和展示財富的開始。本章將詳述中世紀晚期女性高聳的發型和結構復雜的頭飾(如尖塔帽 Hennin)的文化背景。 行會與法律的約束: 詳細闡述“奢侈法”(Sumptuary Laws)如何嚴格規定不同階層(貴族、教士、平民)可以穿著的麵料、顔色和裝飾,以此維護社會秩序。 第三部分:文藝復興的個性解放與巴洛剋的戲劇性 隨著人文主義的興起,服飾開始從外部符號轉嚮個體身份的錶達。 文藝復興早期的服飾美學(15世紀): 探討意大利和佛蘭德斯地區服飾對古典主義的迴歸,以及對華麗麵料(如錦緞、天鵝絨)的偏愛。重點分析緊身胸衣(Bodice)的雛形以及“羊腿袖”的齣現。 伊麗莎白時代的鎧甲與裙撐(16世紀): 聚焦西班牙和英格蘭宮廷風格。分析西班牙式緊身胸衣如何將女性身體塑造成一個倒錐形,以及大型的法庭裙撐(Farthingale)如何象徵著貴族的靜態威嚴。此外,將深入解析拉夫領(Ruff)的尺寸與社會地位的直接掛鈎。 巴洛剋與洛可可的盛衰(17世紀至18世紀): 17世紀,法國路易十四宮廷確立瞭歐洲時尚中心地位。本章將解析男性服飾如何從寬大的鬥篷轉嚮精緻的三件套(Justaucorps, Vest, Culottes),以及女性服飾如何從強調胸部的直綫剪裁轉嚮對臀部和肩部的強調。洛可可時期(Rococo),我們將重點分析“帕尼耶”(Panniers)裙撐如何將裙擺拓寬至極緻,以及柔美色彩和刺綉的運用如何反映宮廷的享樂主義。 第四部分:工業革命與現代時裝的誕生(19世紀) 工業化和資産階級的崛起徹底改變瞭服飾的生産、傳播和消費模式。 新古典主義與帝政風格的簡潔迴歸: 分析法國大革命後,女性服飾如何模仿古希臘的“高腰綫”長裙(Empire Waist),體現對自然和自由的嚮往。 維多利亞時代的道德與結構: 詳細解析緊身胸衣(Corset)在19世紀達到巔峰的科學與反科學性,以及剋裏諾林(Crinoline)裙撐的巨大規模帶來的社會影響和安全問題。同時,探討男性服飾如何通過“薩維爾街”的剪裁規範化,確立瞭現代西裝的“正裝”基礎。 實用主義的萌芽與雅各布·沃斯: 介紹對維多利亞晚期過度裝飾的反思,關注戶外運動服飾的興起,以及對“理性著裝”的早期探索。 第五部分:20世紀的革命與多元化——從高級定製到街頭文化 20世紀是服飾發展史上最為劇烈的百年,新技術、兩次世界大戰和流行文化的興起,徹底顛覆瞭傳統。 戰前與戰後的解放(1900-1929): 探討保羅·波烈(Paul Poiret)如何“解放女性的軀乾”,以及香奈兒(Chanel)如何將男裝元素(如斜紋軟呢、針織麵料)引入女性衣櫥,確立瞭現代簡約風格。重點分析“平直剪裁”(Flapper Style)對傳統腰綫的顛覆。 迪奧的“新風貌”與太空時代(1930-1960): 分析二戰後剋裏斯汀·迪奧(Christian Dior)如何用奢華的麵料和刻意的麯綫,重新確立巴黎的高級定製中心地位。隨後轉嚮1960年代的青年文化,如瑪麗·寬(Mary Quant)與迷你裙的爆發,以及安德烈·庫雷熱(Courrèges)對未來主義麵料和幾何剪裁的探索。 解構與反時尚(1970-2000): 審視日本設計師(如三宅一生、川久保玲)如何通過不對稱、解構主義和對傳統廓形的挑戰,引入瞭顛覆性的美學理念。本部分也將分析朋剋、嬉皮士文化對主流時尚的衝擊,以及品牌化和超級名模時代的來臨。 第六部分:當代服飾的跨界與未來趨勢 本書以當代服飾的復雜性作結,探討技術進步、全球化和身份政治如何重塑我們的衣著。 運動服飾的日常化(Athleisure): 分析高性能麵料和運動功能性如何滲透到日常通勤和正式場閤,模糊瞭功能與美學的界限。 可持續性與倫理時尚: 探討新興材料科學(如生物工程麵料)在時尚中的應用,以及消費者對透明供應鏈和道德生産的日益關注。 數字時尚與虛擬身份: 探討元宇宙、NFT和虛擬試穿技術如何對實體服裝的價值和意義構成新的挑戰,展望“數字衣櫥”的可能性。 結語:超越布料的敘事 本書的最終目標是培養讀者對服飾文本的深度閱讀能力。每一條縫綫、每一種褶皺、每一種顔色選擇,都是曆史、社會、經濟力量交織下的有聲的錶達。通過理解這些演變,我們纔能真正領悟服飾藝術作為一種動態的、永恒的人類錶達形式的深刻價值。

用戶評價

評分

對於一個期待在時裝領域有所建樹的人來說,工具書的價值不在於它涵蓋瞭多少知識點,而在於它能將這些知識點整閤到何種程度,並能指導實際應用。這本書在這方麵的錶現堪稱卓越。我關注到一個關於“人颱尺寸標準化與個體修正”的章節,內容細緻入微,處理瞭從量體到版型微調的每一個關鍵環節,真正體現瞭“基礎”二字的深厚內涵——真正的基礎,是能夠應對所有變化的彈性。它的深度和廣度,足以讓我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把它當作案頭必備的參考資料,隨時可以查閱和印證我的實踐成果。

評分

說實話,我本來對這類偏嚮技術性的教材總是抱有一絲疑慮,擔心內容會過於死闆枯燥,充斥著密密麻麻的公式和難以理解的術語。然而,這本書徹底顛覆瞭我的認知。它將原本抽象的立體裁剪概念,用非常具象化的語言和圖示進行瞭闡述,即便是像我這種非科班齣身的業餘愛好者,也能很快抓住核心要點。書中對於不同麵料特性在製版過程中應如何調整的探討,更是體現瞭作者深厚的實踐經驗,這種貼近實際操作的深度分析,是很多理論書籍所欠缺的。感覺作者的每一個字都是經過深思熟慮,旨在消除讀者在學習過程中的所有潛在障礙。

評分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得相當有品位,那種低調的奢華感,讓人一拿到手就覺得這不僅僅是一本教科書,更像是一件精心製作的藝術品。內頁的紙張質量也無可挑剔,印刷的色彩飽和度恰到好處,特彆是那些結構圖和版型細節,綫條清晰銳利,即便是初學者也能一目瞭然。我特彆欣賞作者在排版上的用心,大量的留白讓復雜的製版流程看起來不再那麼令人望而生畏,閱讀體驗非常舒適。整個書籍的結構邏輯性極強,從基礎的概念梳理到復雜的實例解析,循序漸進,仿佛有一位經驗豐富的大師在身邊手把手地指導你。我已經迫不及待地想翻開內頁,去探索其中蘊含的精妙知識瞭。

評分

我嘗試著翻閱瞭幾頁關於省道轉移和分割技巧的部分,那種清晰度簡直令人驚嘆。作者似乎非常瞭解製版師在實際工作中會遇到的痛點,針對性地提供瞭多種解決方案,並且詳盡地對比瞭每種方法的優劣勢。這種多角度的講解方式,極大地拓寬瞭我的思路,讓我不再局限於單一的思維定式。更讓我驚喜的是,書中穿插瞭一些曆史上的經典案例分析,雖然不是直接的製版步驟,但它們為理解現代製版原理提供瞭宏大的背景和理論支撐,讓學習過程變得有血有肉,而不是單純的技術訓練。

評分

這本書的整體感覺非常“沉穩”,沒有那種浮誇的、隻為追求新潮而堆砌內容的傾嚮。它踏踏實實地立足於服裝結構力學的根本,用嚴謹的邏輯構建起一座堅實的理論大廈。我特彆欣賞作者在介紹工藝流程時所展現齣的那種對細節的偏執,比如縫份的預留、裁剪角度對成品形態的影響,這些都是決定一件服裝“高級感”的關鍵所在。閱讀過程中,我能清晰地感受到作者希望讀者不僅學會“怎麼做”,更要理解“為什麼這麼做”。這種對原理的深挖,無疑是培養未來優秀設計師的必經之路,它提供瞭一個堅實可靠的知識基石。

評分

送貨速度快,今天晚上買明早到

評分

好好學習天天嚮上

評分

東西真的很好。也很有幫助,快遞很快,還會再來的。

評分

給老人買瞭個電動縫紉機,買本書學學樣式

評分

不錯!

評分

剛收到還沒看,配送員態度很好

評分

很好到貨很快 內容也很好

評分

紙質很好,,理論多不實際

評分

挺好的 慢慢看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