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深度解析总书记引用过的名言警句、历史典故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知古鉴今、古为今用
本商品两种印刷封面,随机发货:
内容简介
《学习的力量:跟总书记读历史》选取了习近平总书记历次谈话及文章中引用的一些经典,将其分作“修身”、“立志”、“为官”、“治国”四篇,以此作为切入点,从这里去看前人世界中的兴衰更替,荣辱赞毁。从古人的思想中汲取智慧,从历史中寻找殷鉴,是我们这个民族的一个优秀传统。在日益呼吁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今天,人们也许会从史书中得到些许教益。
作者简介
路大虎,专注于领导力、执行力和政府执政力研究。著有《新行政精神改变中国》《问题到此为止》《实干精神》《落实力决定成败》《做群众最信服的党员》《没有任何借口》(与杰伊-瑞芬博瑞合著)等,译有《领导力21法则》《360度全方位领导力》。等。
曾为中共中央办公厅等中央国家机关、地方政府、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等上百家政府、企业授课。主讲课程包括“360度全方位领导力”、“企业软实力”、“政府软实力”、“高利润团队的6大修炼”、“新行政精神改变中国”、“从碎片化和热点读懂中国梦”、“禅意领导:领袖的九大修炼”等,受到各界普遍欢迎。
精彩书评
领导干部不管处在哪个层次和岗位,都应该读点历史,通过学习历史不断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不断丰富自己的历史知识,这样才能使自己的眼界和胸襟大为开阔,认识能力和精神境界大为提高,使自己的领导工作水平不断得以提升。
——习近平:《领导干部要读点历史》
目录
第一篇 修身
一、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二、满招损,谦受益
三、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四、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五、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七、堤溃蚁穴,气泄针芒
八、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
九、物必先腐,而后虫生
十、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第二篇 立志
一、功崇惟志,业广惟勤
二、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
三、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
四、学如弓弩,才如箭镞
五、长江后浪推前浪
六、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第三篇 为官
一、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二、位卑未敢忘忧国
三、知屋漏者在宇下
四、莫道昆明池水浅
五、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六、夙夜在公
七、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第四篇 治国
一、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
二、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
三、治大国如烹小鲜
四、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
五、不畏浮云遮望眼
六、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七、如履薄冰,如临深渊
精彩书摘
官场贪腐风气的形成,让清官的出现显得尤其耀眼,明朝先后出现了杨士奇、于谦、张浦、海瑞等著名的清官。他们或孤军奋战,或结社辩争,力图振奋纲纪,祛除腐败,其中尤其以海瑞的事迹最为突出。海瑞自担任知县起,就处事公允,解决了民间许多纷争,又多次平定冤假错案,深得百姓爱戴。明朝官吏俸禄很低,有些官员小贪小取,也是出于生计,但官德上开了这样的口子,其后就一发不可收拾,成为明朝群贪群腐中的一员。海瑞的家境也不例外,只能吃粗粮糙米,穿麻衣布袍,偶然去街市买肉,也被官场传为奇闻。注重自身道德修养,对于海瑞而言已经是与生俱来的特性,海瑞于此时更为关注的是明王朝的政局已经到了无法容忍的地步。内阁大权被奸相严嵩把持了20多年,嘉靖皇帝多年不问政事,朝廷上下又一次陷入了贪腐盛行的危机中,海瑞在云南拜别母亲、妻子,带上一口棺材前往京城上书,言辞激烈地要求皇帝迷途知返、过问朝政、整顿风纪,嘉靖皇帝对于被人指出过失非常反感,又不忍心杀掉有名的海瑞,在内阁首辅徐阶等人的保护下,海瑞被长期在狱中关押而没有治罪,直到嘉靖帝死后官复原职,这样的气节在历史上也是少有的。海瑞弥留之际,有人问他还有什么遗言,他告诉仆人,应还给户部曾经多给的五钱柴火钱。海瑞去世后,各级官吏和百姓来凭吊,其家中的破败让最贫寒的人也感到动容,穿孝服护送灵柩的百姓站满秦淮两岸。
海瑞的刚正、清廉让一方百姓安居乐业、贪官收敛行迹。他一生都甘于清贫,保持着对道德的极度维护,对腐败的深恶痛绝,与明朝百官沆瀣一气的官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这样的环境里,人的堕落是一种惯性,甚至于想要独善其身的人,也要受到周遭环境的强烈压力。海瑞所坚守的信念不可能不受到冲击和干预。举世皆醉,唯我独醒。海瑞以强大的人格,抵御了社会的污浊,成为那昏暗官场中的一抹亮色。
为善与为恶之间,往往只是一念之差。如果要在昏暗的官场氛围中坚持清正廉洁,则需要极大的自制力。而和光同尘,与世沉浮,似乎只要稍稍放松一下那根绷紧的神经,便会无可救药地走向腐败与堕落。
人心的善与恶,看似是一念之间的选择,实际上,从恶意味着对世界的妥协和放任,而从善越来越类似于一种修行,坚守良善,要比自甘堕落困难万倍。海瑞居官之际,嘲讽、抹黑、诬蔑、掣肘、打压他的人比比皆是,而海瑞能够一如既往地刚直不阿,在难以想象的逆境中为百姓开拓一片清平世界,实在是极为困难的历程,而修行的历程和结果一定是内心的无限舒畅与解脱。曾经为恶多端者在道德与良心的讨伐中惶惶不可终日时,才会明白坚持善念是多么可贵,赫赫有名的浙江总督胡宗宪、首辅张居正、名将戚继光等人都有聚财敛赋的行迹,胡宗宪正当壮年因牵连严嵩贪腐案被诛杀,张居正死后因留下被诟病的把柄而遭受抄家之祸,戚继光晚年贬官,妻儿遗弃,上述诸君,无一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流的人杰,但他们午夜梦回,扪心自问,谁能够无愧于天地鬼神呢?恐怕只有坚守着信念的海瑞,能够坦然处事,即使穷困拮据,却依然安度晚年。
……
《学史明智:思想的力量与时代的回响》 这是一部旨在探索思想深邃力量,洞悉历史发展脉络,并从中汲取智慧以启迪当下、塑造未来的著作。它不仅仅是对零散史料的梳理,更是一次关于人类文明进程中关键转折点的深度对话,一场关于思想如何塑造世界、又如何被时代所塑造的宏大叙事。本书尝试解构那些影响深远的思想体系,剖析其诞生背景、核心要义以及在不同历史时期所激发的涟漪效应。 一、思想的起源与演进:文明的基因密码 本书的起点,是对人类思想起源的追溯。我们将目光投向文明的曙光,探寻那些塑造了早期人类社会形态、宗教信仰、哲学观念的萌芽。从古希腊的理性主义与苏格拉底的追问,到古中国的仁爱与礼制,再到印度佛教的慈悲与空灵,这些早期思想的种子,在不同的文明土壤中生根发芽,形成了各自独特的思想体系,为后世的知识积累和思想变革奠定了基础。 接着,本书将聚焦于那些对人类历史进程产生颠覆性影响的思想革命。例如,文艺复兴时期对人性的重新发现,启蒙运动中对理性、自由、平等的呼唤,以及科学革命所带来的宇宙观的颠覆。我们将深入分析这些思想是如何挑战当时的权威,如何打破陈规,如何为现代社会的建立提供了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的出现,更是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并提出了一套全新的社会发展理论,其影响力至今不减。我们也将审视这些宏大叙事在不同历史实践中的演变与曲折,理解其复杂性与多面性。 二、思想的碰撞与融合:文明交流互鉴的图景 人类思想的发展并非孤立进行,而是在不断的交流、碰撞与融合中得以丰富和升华。本书将重点描绘不同文明之间思想的互动,以及由此产生的化学反应。从丝绸之路上传播的宗教与哲学,到大航海时代东西方思想的交锋,再到近现代全球化进程中思想的多元化与本土化,这些跨越时空的交流,不仅带来了新的观念,也催生了新的文化形态。 我们将分析西方思想如何在中国近代史上引发“西学东渐”的浪潮,以及中国传统思想如何与外来思想发生激烈的辩论与融合,最终孕育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思想。同样,我们也关注东方思想对西方现代性的影响,例如中国哲学对德国古典哲学,尤其是对莱布尼茨和黑格尔思想的启发。这种双向的互动,揭示了思想的普适性与独特性,以及不同文明在思想领域贡献的平等性。 三、思想的力量:驱动社会变革的引擎 本书的核心在于阐释思想如何成为驱动社会变革的强大引擎。思想并非抽象的哲学思辨,而是能够转化为实践,影响社会制度、经济模式、文化风尚乃至个体命运的实在力量。 我们将考察历史上那些伟大的思想家,他们的思想如何成为革命的旗帜,如何动员民众,如何推翻旧秩序,建立新社会。例如,法国大革命中自由、平等、博爱思想的传播,俄国十月革命中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实践,以及殖民地人民争取独立的思想解放运动。这些案例都生动地展示了思想的解放力量。 同时,我们也将探讨思想在非革命时期的作用。在和平发展时期,思想依然是引领社会进步、推动科技创新、促进文化繁荣的无形之手。例如,经济学思想的演进如何影响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科学思想的突破如何带来生产力的飞跃,伦理道德思想的进步如何推动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 四、思想的传承与创新:面向未来的智慧 历史并非简单的重复,而是充满着新的挑战与机遇。思想的传承并非照搬照抄,而是需要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以适应新的时代需求。本书将重点关注如何在深刻理解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进行符合时代精神的思想创新。 我们将分析那些能够穿越时空的思想精髓,它们为何能够历久弥新,在不同时代都能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例如,民主、法治、人权等普世价值,其内涵在历史发展中不断丰富和深化,但其核心精神依然是现代社会的重要基石。 更重要的是,本书将强调思想的时代性。每一代人,在面对各自的时代课题时,都需要进行独立的思考和创造。我们不能简单地套用过去的经验,而要将历史的智慧融入到解决当下问题的实践中。本书将探讨如何在借鉴历史思想精华的同时,保持批判性思维,独立判断,勇于探索,形成能够引领未来发展方向的新思想。 五、个人与思想:塑造独立人格的路径 思想的力量不仅体现在宏大的社会变革中,也深刻影响着每一个个体的生命轨迹。本书将从个人层面探讨思想的作用,如何通过学习和思考,构建起自己的思想体系,塑造独立的人格,从而更好地认识世界、安顿心灵、实现自我价值。 我们将探讨阅读的重要性,书籍作为思想的载体,是连接过去与现在、沟通不同灵魂的重要桥梁。通过阅读,我们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吸收前人的智慧,开阔视野,提升认知水平。 同时,本书也将强调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辨别真伪、独立思考的能力尤为重要。本书将引导读者如何审慎地对待各种信息,如何提出质疑,如何形成自己的判断,不被潮流所裹挟,保持思想的独立性。 最终,本书希望传递一种信念:思想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是驱动进步的永恒动力。通过对历史思想的深入探索,我们不仅能够理解过去,更能洞察现在,从而以更加清醒的头脑和更加坚定的步伐,走向充满希望的未来。这部著作,旨在成为一本引人入胜的思想之旅,一次深刻的心灵启迪,一部帮助读者在思想的海洋中航行,从而找到属于自己人生航向的指南。它期待与读者共同开启这段探索思想奥秘、感受历史回响、汲取时代智慧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