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杨,男,硕士研究生毕业,现居湖北武汉。从事军事历史和世界军事装备动向研究与创作十余年,是国内知名的国际防务与军事题材作者和媒体军事评论员。曾在《航空知识》《现代兵器》《现代舰船》《兵工科技》等国内外专业军事期刊、报章上发表过一百余篇军事分析评论文章,创作军事题材专著多部,发表逾百万字。
第一章 起源:英国皇家海军的鱼雷舰艇
鱼雷冲角舰
鱼雷艇
鱼雷巡洋舰
鱼雷炮舰
第二章 鱼雷艇驱逐舰
A级鱼雷艇驱逐舰:英国皇家海军驱逐舰的前身
全面提速:从B级到D级
涡轮机驱逐舰的诞生
第三章 角色转型:一战前的岁月
20世纪初的海上形势
新型鱼雷的出现
面向20世纪的驱逐舰:“江河”级/E级
费舍尔的“超级驱逐舰”
初见“部族”级/F级
标准型驱逐舰:G级、H级和I级
更大和更远:K级
大战前的尾声:L级
第四章 一战期间的英国皇家海军驱逐舰(上)
战前的准备:庞大的“1913-1914年度造舰计划”
大战前的部署
一战时期英国驱逐舰参与的海上战斗
扬名海外:出口型驱逐舰
三烟囱驱逐舰的绝唱:R级
第五章 一战期间的英国皇家海军驱逐舰(下)
“终极驱逐舰”:V级和W级
舰队领舰:“神射手”、“帕克”、“斯科特”与“莎士比亚”级
火炮、鱼雷和深弹武器
小结
附录一 英国国立海事博物馆收藏的英国皇家海军驱逐舰模型
附录二 英国皇家海军驱逐舰彩绘线图
附录三 英国皇家海军驱逐舰绘画欣赏
“努比亚人”号
“努比亚人”号(HMS Nubian)于1909年4月21日在桑尼克罗夫特船厂下水,1919年在桑德兰变卖。该舰排水量1062吨,舰长93.3米、宽8.8米、吃水3.1米,武器装备包括2门102毫米炮和2部鱼雷发射管。舰上安装桑尼克罗夫特型锅炉,最大推进功率15500轴马力,航速33节(试航时曾达到34.88节的航速)。该舰的经历十分有趣:1916年10月26日午夜,“努比亚人”号在福克斯通以南海域与多艘德国舰只遭遇,混战中被1枚德国鱼雷命中舰艏,仓促撤出战斗,在多佛附近搁浅,人们发现该舰舰体前半部分已经被损毁得非常严重。正在大修期间的11月8日,同级舰“祖鲁人”号在敦刻尔克附近海域因触雷而遭受重创,舰体后半段几乎无法修复。灵机一动的英国人干脆在位于查塔姆的船坞内动起手术,将“祖鲁人”号的舰艏装在了“努比亚”人号未受损的剩余舰体上,从而拼凑出一艘完整的驱逐舰。焕发新生的“祖比亚人”号如有神助一般在大战期间接连取得胜果,特别是于1918年2月4日在埃塞克斯附近海域击沉了当时正在这里执行布雷作业的德国海军UC50号潜艇,并一直服役到大战结束后。
……
把海浪描述成“如山倒般”常会被指责为夸张,但和我们自身相比,这时的大海真的像山一样——铅灰色的水如一座座山峰隆起,顶上的水沫宛如积雪,当我们深深地沉入山谷,山峰足以高过桅顶。我们的舰一会儿被浪头托向天空,一会儿如醉汉般向两侧倾倒,然后又跌入下一个深渊。有时,一个巨浪朝舰首打来,整个艏楼就没入水下,舰尾高高翘在空中,舵和推进器变得毫无用武之地,而尴尬地骑在浪背上的舯部则将迎来深达8英尺的大瀑布的冲击……
笔名为“Taffrail”(意为艉栏杆)的英国海洋作家亨利·塔普雷尔·多灵(1883-1968)曾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担任驱逐舰舰长,他在回忆自己在M级驱逐舰“穆尔瑟姆”号上的经历时,写下了上述使人身临其境的文字。
驱逐舰在历史上始终是尖端科技的代名词,但人们在津津乐道于她的魅力时,往往忽视了在自然力下它娇小的身躯是如此脆弱,即使到了二战时期,驱逐舰的吨位大多也只有2000余吨,被风浪损坏或因此而触礁沉没者并不罕见,驱逐舰官兵们在与风浪搏击中接受的历练可以说不亚于战火的考验。
把这种历练发挥到极致的无疑是英国驱逐舰,这不仅因为英国驱逐舰常见的活动区域如北海、北大西洋气候寒冷,海况恶劣,更重要的是因为英国驱逐舰的舰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露天式的。两次世界大战间的和平时期,其他各国纷纷为驱逐舰设计了封闭式舰桥,唯独英国难以割舍这种时刻在风雨中洗礼的风帆时代的豪情,甚至一直将之延续到了20世纪50年代的“果敢”级驱逐舰上,而二战中英国接收50艘美国老旧驱逐舰后因为不习惯美国早在20年前就设置了的封闭舰桥,还特意在原舰桥顶上加了一层露天舰桥。
这可以说是英国人倨傲固执,也可以说是他们对几百年海洋传统的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坚守,我觉得这恰是英国驱逐舰独有的魅力,也是吸引我深入探究其变迁历程的因素之一。同时,作为驱逐舰这一舰种的缔造者,英国始终拥有先进的驱逐舰设计水准,引领着世界驱逐舰发展的潮流,如最先采用蒸汽轮机,最先采用主炮叠置设计,最先装备声呐和雷达,最先使用格子桅和隐式烟囱设计,设计建造第一艘驱逐领舰和第一种护航驱逐舰等。英国驱逐舰曾有着一脉相承的鲜明外观特点,除了露天舰桥,还有如从舰舯部开始低下的艏楼型船型、采用了叠置火炮后为使两座炮间互不影响而设置的上翘式遮板等沿用了长达半个世纪的独特设计,二战中英国陆续建造的一系列单烟囱驱逐舰干练而优雅的设计尤其令我印象深刻。
如今,国内读者终于可以系统性地领略英国驱逐舰发展变迁的全历程了,这次承蒙指文号角工作室厚爱,能为这套国内首次出版的《英国驱逐舰全史》作序,不禁深感荣幸。相信通过本书详实的图文资料,您也一定能为英国驱逐舰的经典魅力所深深折服。
朱墨青
2014年11月14日
对我而言,这本书《英国驱逐舰全史 1893-1918》就像是一张巨大的藏宝图,指引着我探索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英国海军发展的关键领域。驱逐舰,在那个海军力量快速崛起的时代,无疑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是海军战略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既是保护主力舰免受鱼雷艇和潜艇攻击的“屏障”,也是执行侦察、封锁、以及突袭任务的“先锋”。我一直对那个时期海战的战术演变充满好奇,特别是驱逐舰如何在各种战术需求下,不断调整自身的设计和性能。从最初的“鱼雷艇驱逐舰”概念,到逐渐演变成更为独立且强大的作战单位,这个过程充满了探索与创新。我期待书中能详尽地介绍不同时期驱逐舰的设计理念,比如,早期驱逐舰更注重速度和鱼雷攻击能力,而后期则在火力、防护以及续航能力方面有了显著提升。同时,我也非常希望了解,这些舰艇是如何在实战中得到检验和改进的,尤其是在那些决定命运的战役中,它们的表现如何影响了战局的走向。这本书,无疑为我提供了一个深入研究这个关键舰种演变历程的绝佳机会,让我得以窥见那个时代海军科技与战术发展的脉络。
评分当翻开《英国驱逐舰全史 1893-1918》这本书的书页,我仿佛能听到马达的轰鸣,感受到海浪的拍打,看到了那些在硝烟弥漫的海面上,英勇作战的英国驱逐舰。作为一名军事史爱好者,我一直对驱逐舰这个舰种情有独钟,它们以其灵活的身姿和强大的火力,在海战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从1893年到1918年,这二十余年间,正是驱逐舰发展史上一个关键的转型期,技术革新层出不穷,战术理念日新月异。我期待这本书能为我揭示这段历史的面貌,详细介绍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英国驱逐舰型号,它们从最初的“鱼雷艇驱逐舰”到后来能够执行多种任务的“全能舰”。我尤其关注书中如何描述这些舰艇的性能特点,比如它们的航速、续航能力、武器配置,以及在实战中是如何应用的。我想了解,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宏大背景下,这些驱逐舰是如何有效地保护己方舰队,如何执行反潜任务,又如何在与敌方舰艇的交战中,展现出其独特的价值。这本书,不仅是对舰艇的简单罗列,更是对那个时代海战战略、技术进步以及水兵英勇事迹的生动展现。
评分《英国驱逐舰全史 1893-1918》这本书的书名,让我立刻联想到那个火光冲天、炮声隆隆的年代。驱逐舰,作为那个时代海军中的“多面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们不仅是主力舰的忠实“卫士”,更是能够独立执行多种任务的“海上幽灵”。我一直对那些在细节中展现历史洪流的作品充满热情,而本书恰恰提供了这样一个深入了解英国驱逐舰发展脉络的契机。我迫切希望从中探寻,从1893年到1918年这二十多年间,英国海军是如何不断地设计、建造、以及改进其驱逐舰力量的。这个时期,正是海军技术飞速发展的黄金年代,蒸汽动力、燃油动力、新型火炮、以及鱼雷技术的进步,都在深刻地影响着舰艇的设计。我期待书中能详细介绍各个时期代表性的驱逐舰型号,它们的尺寸、排水量、装备的武器系统,以及其设计理念的演变。更重要的是,我希望了解这些舰艇在实际战争中的表现,它们如何在残酷的战场上经受考验,又如何通过实战经验的反馈,推动新一代驱逐舰的诞生。这本书,就像一扇窗户,让我得以窥见那个时代英国海军的雄心与实力。
评分这本《英国驱逐舰全史 1893-1918》的书名着实引人入胜,立刻勾起了我对那段波澜壮阔的海军史的兴趣。作为一名对第一次世界大战海军战史情有独钟的业余爱好者,我一直渴望能有一本详尽记录英国驱逐舰发展的著作。驱逐舰,作为海军中的“多面手”,在那个舰炮与鱼雷争锋的时代,其地位之重要不言而喻。它们不仅是主力舰的“屏障”,更是独立作战的“利剑”,执行着侦察、反潜、护航、甚至登陆支援等各种任务。从早期模糊的“驱逐舰”概念,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那些令人闻风丧胆的“鱼雷艇驱逐舰”,再到后来为适应新战术而设计的更大型、更强化的型号,这中间的演变过程无疑充满了技术革新、战术调整以及无数的战场检验。想象一下,书中可能会细致描绘从“达丁”级到“B”级、“C”级、“D”级,直至“V”级、“W”级等一系列经典型号的诞生,它们的尺寸、武器配置、动力系统,甚至是舰员的生活细节,都可能被一一剖析。我尤其期待看到作者如何梳理这些舰艇在关键海战中的表现,比如日德兰海战,那些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驱逐舰是如何凭借其灵活的身姿和凶猛的火力,为战役的走向带来转折。这本书,仿佛一把钥匙,能开启我通往那个时代海军强国的心脏地带。
评分读完《英国驱逐舰全史 1893-1918》之后,我的脑海中挥之不去的是那些在茫茫大海上,为国家荣耀而浴血奋战的无数身影。这本书不仅仅是冰冷的技术参数和建造年代的堆砌,更是一部关于勇气、牺牲与创新的宏大史诗。我曾经在脑海中无数次地描绘过那些高耸的烟囱,咆哮的炮口,以及在巨浪中穿梭的身影,但这本书让我看到了更深层次的故事。它让我理解了,每一个看似简单的舰体设计背后,都凝聚着工程师们多少个不眠之夜的思考,每一个武器系统的升级,都可能意味着改变一场战役的走向。从蒸汽机驱动的早期驱逐舰,到逐渐引入燃油动力,再到火炮口径的不断增大以及鱼雷技术的飞跃,这期间的每一次变革,都映射着英国海军在面对新兴海上威胁时,所展现出的惊人适应能力和技术自信。我特别关注书中可能提及的那些在恶劣海况下,驱逐舰如何执行侦察任务,如何在潜艇的威胁下,保护庞大的运输船队,以及在与敌方巡洋舰的交锋中,是如何凭借战术智慧和牺牲精神,为己方主力舰争取宝贵的时间。这些细节,让我对“皇家海军”这个词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不仅仅是强大的舰队,更是背后无数人的智慧与汗水。
评分书好,很详尽
评分F级驱逐舰:皆以各种部族名称命名,也称为部族级
评分厄恩河级(厄恩河号、埃特里克河号、爱克斯河号、查维尔河号、迪河号、洛德尔河号、斯韦尔河号、乌尔河号、威尔河号)
评分宝宝喜欢。。。
评分里布尔河级(里布尔河号、特威德河号、乌斯克河号、威兰河号、加拉河号、加里河号)
评分里布尔河级(里布尔河号、特威德河号、乌斯克河号、威兰河号、加拉河号、加里河号)
评分厄恩河级(厄恩河号、埃特里克河号、爱克斯河号、查维尔河号、迪河号、洛德尔河号、斯韦尔河号、乌尔河号、威尔河号)
评分不错的书
评分书籍很好,英国驱逐舰的历史,比较带劲,给朋友很喜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