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及标准图库(第二版)

机械制图及标准图库(第二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孙开元,张晴峰 编
图书标签:
  • 机械制图
  • 工程制图
  • 机械工程
  • 标准图库
  • 图学
  • 制图规范
  • CAD
  • 绘图
  • 技术图纸
  • 机械设计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188403
版次:2
商品编码:11400933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3-03-01
页数:179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速查速用,可以快速查到各种机械图样的标准规范画法;
快用光盘文件,随时调用图库AutoCAD的*.dwg标准格式文件;

内容简介

本图库精选了307组约1000个机械制图图例,并对图例的画法进行了说明。所选图例的类型包括正投影、轴测投影、标准件图、常用件图、零件图、装配图以及各种简图;作图的方法包括理论画法、规定画法和简化画法。图例典型,且符合最新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图例所涵盖的内容主要包括制图国家标准的基本规定、体的投影、图样的画法、图样中的标注、标准件与常用件、机构运动简图符号。

目录

第1章制图国家标准的基本规定
1��1GB/T 14689—2008《技术制图图纸幅面和格式》1
1��1��1图纸的基本幅面1
1��1��2图框格式及标题栏位置2
1��1��3图幅分区、米制参考分度和剪切符号2
1��1��4预先印制的图纸4
1��2GB 10609��1—2008《技术制图标题栏》4
1��2��1标题栏的组成4
1��2��2标题栏的画法及填写4
1��3GB 10609��2—2009《技术制图明细栏》5
1��3��1明细栏的画法5
1��3��2明细栏的填写6
1��4GB/T 14690—1993《技术制图比例》7
1��4��1比例的概念7
1��4��2比例系数8
1��5GB/T 14691—1993《技术制图字体》8
1��6GB/T 17450—1998《技术制图图线》与GB/T 4457��4—2002《机械制图图样画法图线》9
1��6��1线型9
1��6��2图线的画法及应用9
1��7GB/T 17453—2005《技术制图图样画法剖面区域的表示法》与GB/T 4457��5—1984《机械制图图样画法剖面符号》14
1��7��1剖面符号14
1��7��2剖面符号的画法14
1��8附图(见附图文件)16

第2章体 的 投 影

2��1GB/T 14692—2008《技术制图投影法》17
2��1��1投影法的概念、分类及性质17
2��1��2各种位置直线的三面投影17
2��1��3各种位置平面的三面投影19
2��2基本立体的投影20
2��3基本立体的截交线21
2��3��1常见曲面截交线的性质21
2��3��2求截交线的方法与步骤22
2��4回转曲面的相贯线23
2��4��1常见回转曲面的相贯线23
2��4��2求相贯线的方法与步骤25
2��5过渡线27
2��6组合体28
2��6��1组合体分析方法28
2��6��2画组合体三视图的步骤31
2��6��3读组合体三视图的步骤31
2��7GB 4458��3—1984《机械制图轴测图》31
2��7��1轴测投影的基本概念31
2��7��2正等轴测投影33
2��7��3斜二等轴测投影35
2��8附图(见附图文件)36
第3章图样的画法

3��1GB/T 17451—1998《技术制图图样画法视图》与GB/T 4458��1—2002《机械制图图样画法视图》37
3��1��1基本视图37
3��1��2向视图37
3��1��3局部视图37
3��1��4斜视图39
3��1��5两个相同视图的表示法40
3��1��6局部放大图40
3��2GB/T 17452—1998《技术制图图样画法剖视图和断面图》与GB/T 4458��6—2002《机械制图图样画法剖视图和断面图》41
3��2��1剖视图的基本概念和剖视图的画法41
3��2��2剖切面形式44
3��2��3剖视图的种类47
3��2��4断面图的概念和种类48
3��2��5断面图的画法48
3��2��6剖视图和断面图的规定画法50
3��3GB/T 16675��1—1996《技术制图简化画法第1部分:图样画法》与GB/T 4458��1—2002《机械制图图样画法视图》52
3��3��1避免不必要的图形52
3��3��2避免使用虚线52
3��3��3避免相同结构和要素重复52
3��3��4倾斜圆或圆弧简化画法54
3��3��5极小结构及斜度简化画法54
3��3��6圆角及倒角简化画法54
3��3��7滚花简化画法55
3��3��8平面简化画法55
3��3��9圆柱法兰简化画法55
3��3��10断裂画法56
3��3��11表面交线简化画法56
3��3��12被放大部位简化画法56
3��3��13剖切面前的结构画法57
3��3��14槽和孔小结构简化画法57
3��4零件图58
3��4��1零件图的内容58
3��4��2常见零件结构59
3��4��3典型零件的表达62
3��5装配图71
3��5��1装配图的内容71
3��5��2装配图中的规定画法71
3��5��3装配图简化画法72
3��5��4装配图中的特定画法73
3��5��5常见装配结构及其画法76
3��5��6装配图中零件和部件序号及其编排方法78
3��6附图(见附图文件)79

第4章图样中的标注
4��1GB/T 16675��2—1996《技术制图简化表示法第2部分:尺寸注法》与GB/T 4458��4—2003《机械制图尺寸注法》81
4��1��1基本规则81
4��1��2尺寸界线、尺寸线、尺寸数字82
4��1��3尺寸标注示例84
4��1��4常见零件结构要素的尺寸注法88
4��2GB/T 4458��5—2003《机械制图公差与配合的注法》91
4��2��1基本概念91
4��2��2公差注法92
4��2��3配合注法93
4��2��4角度公差注法94
4��3GB/T 1182—2008《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几何公差形状、方向、位置和跳动公差的标注》95
4��3��1几何公差分类95
4��3��2公差框格95
4��3��3几何公差注法96
4��4GB/T 131—2006《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技术产品文件中表面结构的表示法》102
4��4��1表面结构的图形符号102
4��4��2表面结构参数的注法103
4��4��3纹理注法105
4��4��4加工余量注法105
4��4��5表面结构要求注法105
4��5GB/T 324—2008《焊缝符号表示法》与GB/T 12212—1990《技术制图焊缝符号的尺寸、比例及简化画法》108
4��5��1焊缝图示表示法108
4��5��2焊缝符号109
4��5��3标注焊缝的指引线110
4��5��4焊缝尺寸符号及其标注111
4��5��5焊缝的简化标注112
4��5��6焊接图图例113
4��6附图(见附图文件)114
第5章标准件与常用件
5��1GB/T 4459��1—1995《机械制图螺纹及螺纹紧固件表示法》116
5��1��1螺纹116
5��1��2螺纹紧固件及其连接121
5��2销及其连接124
5��3键及其连接124
5��3��1常用键的作用、型式、标记及画法124
5��3��2GB/T 4459��3—2000《机械制图花键表示法》124
5��4GB/T 4459��2—2003《机械制图齿轮表示法》126
5��4��1圆柱齿轮及其啮合画法126
5��4��2圆锥齿轮及其啮合画法129
5��4��3蜗杆和蜗轮及其啮合画法130
5��4��4链轮及其传动画法130
5��5GB/T 4459��4—2003《机械制图弹簧表示法》131
5��5��1弹簧的种类及作用131
5��5��2弹簧画法132
5��5��3碟形弹簧画法134
5��5��4平面涡卷弹簧画法134
5��5��5板弹簧画法134
5��5��6装配图中弹簧的画法135
5��6GB/T 4459��7—1998《机械制图滚动轴承表示法》137
5��6��1滚动轴承的结构、代号及标记137
5��6��2滚动轴承通用画法138
5��6��3滚动轴承特征画法139
5��6��4滚动轴承规定画法140
5��6��5装配图中滚动轴承的画法140
5��7附图(见附图文件)141

第6章机构运动简图符号
6��1机构构件的运动符号142
6��2运动副的符号142
6��3构件及其组成部分的连接143
6��4多杆构件及其组成部分144
6��5多杆构件图形示例146
6��6摩擦机构与齿轮机构146
6��7凸轮机构符号150
6��8槽轮机构和棘轮机构的符号151
6��9联轴器、离合器及制动器的符号152
6��10其他机构及其组件的符号153
6��11机构简图示例156
6��12附图(见附图文件)156

第7章国外制图标准简介
7��1ISO 5457∶1999《产品技术文件图纸的幅面和格式》157
7��2ISO 5455∶1994《技术制图比例》159
7��3ISO 129��1∶2004《技术制图尺寸和公差的注法第1部分:总则》159
7��4ISO 128��20∶1996《技术制图画法通则第20部分:线型的基本规定》161
7��5ISO 128��22∶1999《技术制图画法通则第22部分:指引线和参考线的基本规定与应用》163
7��6ISO 128��24∶1999《技术制图画法通则第24部分:机械工程制图用图线》166
7��7ISO 128��30∶2001《技术制图画法通则第30部分:视图基本规定》167
7��8ISO 128��34∶2001《技术制图画法通则第34部分:机械工程制图用视图》169
7��9ISO 128��40∶2001《技术制图画法通则第40部分:剖视图和断面图基本规定》169
7��10ISO 128��44∶2001《技术制图画法通则第44部分:机械工程图样用剖视图》170
7��11美国和日本制图基本标准简介172
7��12附图(见附图文件)177


参 考 文 献

前言/序言


《机械制图基础与现代应用》 本书旨在为读者提供一套全面、系统的机械制图知识体系,涵盖从基础理论到实际应用的各个层面。作为一门连接设计意图与工程实践的关键桥梁,机械制图是所有工程技术人员必备的核心技能。本书紧密结合当前机械制造行业的发展趋势,着重于培养读者扎实的制图基础、敏锐的空间想象能力以及熟练运用现代制图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核心内容概览: 基础理论与规范: 本书将从最基础的投影原理入手,深入阐述正投影、轴测投影等核心概念,并详细讲解各种视图的绘制方法,包括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等,以及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同时,我们将重点介绍国家标准(GB)在机械制图中的应用,包括线条的种类与画法、尺寸标注的规范、形位公差的表示方法等,确保读者掌握符合行业标准的制图语言。 零件图的绘制与阅读: 详细介绍各类零件的结构特点,并提供标准化的零件图绘制步骤。内容将涵盖: 基本视图与辅助视图: 如何根据零件形状选择合适的主视图,以及在必要时如何绘制辅助视图来清晰表达复杂结构。 剖视图与断面图: 深入讲解各种剖视图(全剖、半剖、部分剖、阶梯剖、复合剖)和断面图的绘制原理与技巧,有效表达零件内部结构。 特殊视图: 如局部放大视图、移出断面图等,在特定情况下的应用。 尺寸标注: 详细阐述尺寸链的概念,以及如何进行合理、完整的尺寸标注,包括公差与配合的标注方法,确保零件的可加工性和互换性。 表面结构与粗糙度表示: 讲解国家标准规定的各种表面结构符号和粗糙度标注方法,以及它们对零件性能的影响。 其他要素: 如材料牌号、热处理要求、表面处理要求等的标注。 装配图的绘制与阅读: 装配图是表达机器或部件组成关系的关键图样。本书将详细讲解: 装配图的类型: 包括总体装配图、部件装配图等。 视图选择与简化: 如何根据装配关系选择恰当的视图,以及在装配图中如何进行适当的简化处理。 零件序号与明细表: 规范的零件序号标注和装配明细表的填写方法,是装配图不可或缺的部分,便于零件的管理与查找。 配合关系与检验: 在装配图中如何体现零件之间的配合关系,以及对关键配合尺寸进行标注。 标准件与常用件的表示: 介绍螺纹、键、销、轴承等常用标准件和非标准件的通用画法和表示方法,强调在图纸中直接引用或简化表示的标准件,提高制图效率。 现代制图技术与应用: 随着技术发展,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已成为机械制图的主流。本书将融合现代CAD软件的应用,讲解如何利用CAD软件高效、准确地绘制工程图纸。内容将包括: CAD软件基础操作: 介绍常用的CAD软件界面、基本命令和绘图技巧。 三维建模与二维图生成: 讲解如何从三维模型生成符合标准的二维工程图,以及三维模型在设计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参数化设计与自动化绘图: 介绍参数化设计思想,以及如何利用其提高设计效率和图纸的可修改性。 数据交换与集成: 讲解工程图数据在不同系统和流程中的交换与集成,如PDM/PLM系统的应用。 案例分析与实践指导: 书中将穿插丰富的实际工程案例,涵盖不同类型的机械零件和部件,通过详细的绘制过程和图纸解读,帮助读者将理论知识融会贯通,解决实际工程问题。提供多种练习题,鼓励读者动手实践,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本书的特点: 内容系统全面: 从基础到进阶,涵盖机械制图的各个重要方面,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学习需求。 贴近工程实践: 紧密结合现代机械设计与制造的实际要求,强调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的应用。 图文并茂,直观易懂: 大量采用高质量的图示和示例,辅以清晰的文字讲解,帮助读者理解抽象概念。 强调应用能力: 不仅教授“如何画”,更注重“为何这样画”以及“如何通过图纸解决实际问题”,培养读者的工程思维。 融合现代技术: 充分融入CAD等现代制图技术,为读者适应未来技术发展奠定基础。 适用读者: 本书适合机械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制造工程、自动化等相关专业的在校学生,以及从事机械设计、制造、工艺、质量检验等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对于希望系统学习或提升机械制图技能的从业者,本书将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参考资料。 通过学习本书,读者将能够独立绘制符合国家标准的工程图纸,准确理解和解读机械图纸,熟练运用现代CAD技术辅助设计,为未来的工程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用户评价

评分

拿到《机械制图及标准图库(第二版)》这本书,让我眼前一亮。这本书的结构非常清晰,内容也非常充实,可以说是一本非常实用的工具书。我尤其赞赏它在讲解制图原理时,能够结合大量的实例,让抽象的概念变得生动形象,易于理解。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关于公差与配合的讲解,非常透彻。它不仅仅是告诉我们如何标注公差,更是解释了公差的意义、不同公差等级对配合精度的影响,以及如何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公差。这对于提升设计的可靠性至关重要。而“标准图库”部分,则是我日常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里面收录的各种标准件,参数清晰,图例规范,让我能够快速准确地找到所需信息,并直接应用到设计中,极大地提高了我的工作效率。

评分

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经验丰富的老工匠,把毕生的绝学倾囊相授。我是一名机械设计初学者,在接触到《机械制图及标准图库(第二版)》之前,我对机械制图的理解仅限于一些基础的线条和形状的堆叠。但这本书,它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它不仅仅是教授我如何画图,更是让我理解了图纸背后的语言,理解了为什么要去这样画。 从最基础的图层管理、线条类型,到复杂的视图选择、剖视图的绘制,再到贯穿始终的公差与配合理论,这本书循序渐进,层层深入。我特别喜欢它在讲解过程中穿插的案例分析,这些案例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来源于实际的设计场景,这让我更容易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更不用说那个丰富详尽的标准图库了,每次遇到需要用到标准件的时候,我都会翻开它,里面的各种螺栓、螺母、键、销等等,都有详细的图示和参数,这对于初学者来说,简直是福音,省去了我大量去查阅各种零散资料的时间。

评分

这是一本非常有分量、非常有价值的书。作为一个长期从事机械设计工作的工程师,我深知一份高质量的图纸对于项目成功的关键性。《机械制图及标准图库(第二版)》这本书,恰恰满足了这一点。它不仅仅是罗列了一些制图规则,更是深入浅出地讲解了这些规则背后的原理和意义。 我尤其看重它的“标准图库”部分。里面收录了大量的常用标准件,包括螺纹、键、销、轴承、联轴器等,并且标注非常清晰,图例也十分规范。在实际工作中,我经常需要参考这些标准件来完成设计,而这本书,就像是我随身的“标准件数据库”,能够帮助我快速找到所需信息,并且避免了因标准不熟悉而造成的错误。这极大地提高了我的工作效率,同时也保证了设计的规范性。

评分

我想说,《机械制图及标准图库(第二版)》这本书,对我而言,更像是一份珍贵的“设计罗盘”。在我刚刚接触机械设计领域时,我对各种图纸规范和标准件的概念感到十分迷茫,仿佛置身于一片陌生的星空中,不知道方向在哪里。这本书,则如同一盏明灯,为我指引了前进的道路。它从最基础的线条、图层讲解起,逐步深入到各种复杂的视图绘制、尺寸标注,再到令人头疼的公差与配合。 我尤其要赞扬的是它对公差与配合的讲解。书中用大量的图例和对比,将抽象的概念变得生动形象,让我理解了不同公差等级如何影响配合的精度,以及如何根据实际应用选择合适的配合。这对我后来的设计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而“标准图库”更是直接解决了我的燃眉之急。当我需要添加一个标准螺栓、一个轴承时,我不再需要去翻阅厚厚的标准手册,只需打开这本书,就能找到我需要的一切,并且可以直接参考其绘制方式,极大地提高了我的工作效率。

评分

我一直觉得,学习一门技术,最重要的是要掌握其底层逻辑和核心原理,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操作层面。《机械制图及标准图库(第二版)》在这方面做得相当出色。它并没有急于教你如何使用某种特定的CAD软件,而是首先花了大量篇幅来阐述机械制图的通用语言——那些线条、符号、标注背后所代表的意义和约定俗成的规范。这一点对于我来说非常重要,因为我知道,软件只是工具,而这些规范才是能够跨越平台、跨越时代的通用知识。 例如,书中对投影法的讲解,从三视图的基本原理到各种特殊视图的绘制,都层层递进,逻辑严谨。它解释了为什么要有那么多视图,为什么它们要这样摆放,以及如何通过这些视图完整地表达一个三维物体。这种深度的讲解,让我不再满足于仅仅“画出”图形,而是开始思考“为什么这样画”,以及“如何画得更准确、更高效”。而后面的标准图库部分,虽然看起来像是“搬运”资料,但实则是在通过具体的标准件,来巩固前面学习到的制图知识。比如,通过学习螺纹的标准尺寸和标注方法,我能更深刻地理解公差与配合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评分

作为一个工作多年的机械工程师,我一直深知一份精确、规范的图纸对于整个产品开发流程的重要性。《机械制图及标准图库(第二版)》这本书,可以说是近十年来我见过的最实用的工具书之一。它不仅仅是一本教材,更像是一个随身的“制图宝典”。我尤其看重它的“标准图库”部分,里面收录的都是行业内普遍认可和使用的标准件,从螺栓螺母到轴承、联轴器,应有尽有,而且参数标注清晰,图例也非常规范。 在日常工作中,我经常需要参考这些标准件来完成设计。过去,我可能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查找不同版本的标准手册,或者在各种CAD库中搜索,费时费力,而且容易出错。现在,有了这本书,我只需要翻到相应的章节,就能快速找到我需要的标准件信息,并且可以直接按照书中的图例进行绘制或应用。这不仅大大节省了我的时间,更重要的是,它确保了设计的一致性和规范性,避免了因图纸不规范而导致的返工或沟通成本。

评分

初次拿到《机械制图及标准图库(第二版)》,是被它扎实的篇幅和厚重的质感所吸引。翻开书页,一股浓浓的专业气息扑面而来,仿佛置身于一个严谨而充满创意的设计工坊。作为一名初入机械设计领域的新人,我对制图规范和各种标准件的了解还停留在非常浅显的层面。而这本书,则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从最基本的图纸绘制原则讲起,细致入微地解释了各种线条的含义、图层的应用、尺寸标注的规范,甚至连视图的选取和剖视图的绘制都讲解得条理清晰,配以大量生动形象的图例,让我这个完全的“小白”也能迅速理解其中的奥秘。 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公差与配合的章节。以往总觉得这些数字和符号复杂难懂,但书中通过大量的实例和对比,将抽象的概念具象化,让我明白了不同公差等级对零件配合精度的影响,以及如何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配合类型。这种深度和广度,是市面上许多同类书籍难以企及的。更值得一提的是,本书的“标准图库”部分,收录了大量常用标准件的图例和参数,包括螺纹、键、销、轴承等等,这对于日常的设计工作来说,简直是神器。再也不用费力去查找零散的标准资料,直接翻阅即可,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评分

这本书的标题——《机械制图及标准图库(第二版)》,听起来就非常务实和面向工程实践。作为一名在生产一线摸爬滚打多年的技术人员,我一直对那些“高高在上”的理论教材感到有些疏远,我更需要的是能够直接指导我工作的实用工具。而这本书,恰恰满足了我的这一需求。它没有过多地冗述理论的起源和发展,而是直接切入核心,讲解了机械制图中最实用、最常用的规范和技巧。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在讲解视图和剖视图时,并不是简单地展示几种常见的视图类型,而是通过分析物体的结构特点,来指导读者如何选择最合适的视图来表达。这种“授人以渔”的方式,让我受益匪浅。而“标准图库”部分,更是我工作中的得力助手。每次遇到需要添加标准件的场景,我都会立刻翻阅本书,里面清晰的图例和准确的参数,让我能够快速准确地完成绘图。这不仅仅是节省时间,更是保证了设计的规范性和专业性。

评分

我拿到《机械制图及标准图库(第二版)》这本书的时候,最先吸引我的是它对细节的极致追求。作为一名对工程图纸有较高要求的从业者,我深知任何一个微小的疏漏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这本书在这一点上做得非常到位,它不仅仅是罗列了一些规则,而是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每条规则背后的原因和逻辑。 比如,关于尺寸标注的章节,书中详细阐述了尺寸基准的选择、标注的层次、公差的赋予方法等,并配以大量的图例,清晰地展示了正确和错误的标注方式。这让我能够从根本上理解为什么要这样做,而不是死记硬背。而后面的标准图库部分,更是将这种严谨性发挥到了极致。每一个标准件的绘制都严格遵循了相应的国家或行业标准,参数标注精确,符号使用规范,让我能够放心地将其作为设计参考。

评分

这本书,可以说是完全颠覆了我对机械制图的认知。在读这本书之前,我以为机械制图就是把物体画出来,然后标上尺寸。但《机械制图及标准图库(第二版)》让我明白,机械制图更像是一种严谨的语言,它需要遵循一套完整的规则和约定,才能准确地传达设计意图。书中对视图的选择、剖视图的绘制、尺寸标注的规范等方面的讲解,都非常到位。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在讲解某个概念时,往往会给出多种不同的表达方式,并分析其优缺点,这让我能够更全面地理解问题,并从中选择最适合的方法。而“标准图库”部分,则是我日常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里面的各种标准件,从螺纹到键、销,再到轴承、联轴器,都标注得非常清晰,而且图例也非常规范。这让我能够放心地将其作为设计参考,并且极大地提高了我的工作效率。

评分

还不错的GB书

评分

还不错的GB书

评分

还不错的GB书

评分

还不错的GB书

评分

还不错的GB书

评分

还不错的GB书

评分

还不错的GB书

评分

还不错的GB书

评分

还不错的GB书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