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云梦

九云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金万重 著,陈庆浩 校
图书标签:
  • 玄幻
  • 奇幻
  • 东方幻想
  • 修仙
  • 冒险
  • 成长
  • 异世界
  • 魔法
  • 战斗
  • 权谋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ISBN:9787532558322
版次:1
商品编码:11410346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4-03-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52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九云梦》故事缘起于南岳衡山小阇利性真机缘巧合之下与卫夫人座下八位仙女相逢而生思凡之心,其师叱其往酆都转世为唐朝淮南道杨处士之子杨少游,八仙则谪为两公主、六美人,九人历遍红尘繁华。杨少游功成名就、位尊丞相之时,突遭其师点化,惊觉独坐庵中蒲团之上,方悟温柔富贵乡皆春梦一场,遂看破红尘,重依佛门。
  《九云梦》最初由金万重以朝鲜国语写成,后由作者堂孙金春泽译为汉文。两百年来,朝、汉两种文本并行于世。其中不少情节酷似汤显祖《邯郸梦记》,是为朝鲜“梦小说”之发端。

作者简介

  金万重,字重叔,号西浦,本籍光山,为朝鲜王朝中期的文臣及文学家。谥号文孝。他的兄金万基的女为朝鲜肃宗的正妃仁敬王后。其生存活动年代相当于我国清朝康熙在位的前三十年。

  陈庆浩,法国社会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法国远东学院、巴黎第七大学教授。

目录

九云梦卷之上
老尊师南岳讲法妙 小沙弥石桥逢仙女
华阴县闺女通信 蓝田山道人传琴
杨千里酒楼擢桂 桂蟾月鸯被荐贤
倩女冠郑府遇知音 老司徒金榜得快婿
咏花鞋透露怀春心 幻仙庄成就小星缘
贾春云为仙为鬼 狄惊鸿乍阴乍阳
金鸾直学士吹玉箫 蓬莱宫仙娥乞佳句
宫女掩涕随黄门 侍妾含悲辞主人
九云梦卷之下
白龙潭杨郎破阴兵 洞庭湖龙君宴娇客
元帅偷闲叩禅扉 公主微服访闺秀
两美人携手同车 长信宫七步成诗
贾春云巧传玉语 杨少游梦游上界
合巹席兰英相辉应 献寿筵鸿月双擅场
乐游原会猎斗春色 油壁车招摇占风光
驸马罚饮金卮酒 圣主恩借翠微宫
杨丞相登高望远 真上人返本还元

精彩书摘

  一日,崔夫人召小姐乳母钱妪,谓之曰:“今日即道君诞日,汝持香烛往紫清观,传与杜炼师,赐以衣段茶果,致吾恋恋不忘之意。”钱妪领命,乘小轿至道观。炼师持其香烛,供享于三清殿,且受三种盛馈,百拜而谢。斋供钱妪而送之。此时杨生已来到别房,方撗琴奏曲矣。钱妪留别炼师,正欲上轿矣。忽听琴韵出于三清殿迤西小厢之上,其声甚妙,宛转清新,如在云霄之间矣。钱妪停轿而立,侧听颇久,顾问于炼师曰:“我在夫人左右,多听名琴,而此琴之声,果初闻也。未知何许人所弹也?”炼师答曰:“昨年小女冠自楚地而来,欲壮观皇都,姑此淹留。而时时弄琴,其声可爱,贫道聋于音者,不知其工,焉知其拙。今妈妈有此嘉奖者,必善手也。”钱妪曰:“吾夫人若闻之,则必有召命。炼师须挽留此人,勿令之他。”炼师曰:“当如教矣。”送钱妪出洞门后,入以此言传杨生。杨生大悦,苦待夫人之召矣。钱妪归告于夫人曰:“紫清观何许女冠,能做奇绝之响,诚异事也。”天人曰:“吾亦欲一听之矣。”明日,送小轿一乘、侍婢一人于观中,传语于炼师曰:“小女冠虽不欲辱临,道人须为之劝送。”炼师对其婢子,谓杨生曰:“尊人有命,君须勉往。”生曰:“遐方贱踪,虽不合晋谒于尊前,而大师之教,何敢有违?”于是具女道士巾服,抱琴而出,隐然有魏仙君之道骨,飘然有谢自然之仙风矣。郑府丫鬟钦叹不已。
  杨生乘轿至郑府,侍婢引入于内庭。夫人坐于中堂,威仪端严。杨生叩头再拜于堂下。夫人命赐坐,谓之曰:“昨日婢子往道观,幸听仙乐而来,老身方愿一见,得接道人清仪,顿觉俗虑之自消。”杨生避席而对曰:“贫道本是楚间孤贱之人也。浪迹如云,朝东暮西。兹因贱技获拜于夫人之座下,是岂始望之所及哉?”夫人命侍婢取杨生手中之琴,置膝摩挲,乃称叹曰:“真个妙材也!”杨生答曰:“此龙门山上自枯之桐木,性已尽于霹雳,坚强不下于金石,虽以千金赌之,不可易也。”酬答之顷,砌阴已改,而漠然无小姐之形影矣。杨生心甚着念疑虑,自起告于夫人曰:“贫道虽传古调,而今之不弹者多。贫道亦不能自知其声之非今而古也。兹因紫清观众女冠而闻之,则小姐之知音,即今世之师旷。愿效贱技,以听小姐之下教也。”夫人使侍婢招小姐。俄而绣幕乍卷,芗泽微生,小姐来坐于夫人座侧。杨生起拜毕,纵目而望之:太阳初涌于丹雾,芳莲正映于绿水矣。神摇眼眩,不能定视。杨生嫌其座席稍远,眼力有碍,乃告曰:“贫道欲受小姐之明教,而华堂广阔,声韵散泄,恐或不专于细听也。”夫人谓侍儿曰:“女冠之坐可移于前也。”侍婢移席请坐。虽已逼侧夫人之坐,适当小姐之坐席侧隅,反不如直对相望之时也。生大以为恨,而不敢再请。侍婢设香案于前,开金炉,爇名香。生乃改坐援琴,先奏《霓裳羽衣》之曲。小姐曰:“美哉此曲,宛然天宝太平之气像也!此曲人虽解之,而曲臻其妙,未有如道人之手段者也。此非所谓‘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罢霓裳羽衣曲’者乎?稽乱之淫乐,不足听也,愿闻他曲。”杨生更奏一曲。小姐曰:“此曲乐而淫,哀而促,即陈后主《玉树后庭花》也。此非所谓‘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者乎?亡国之繁音,不足尚也。更奏他曲!”杨生又奏一阕。小姐曰:“此曲如悲如喜,如感激者、如思虑者然。昔蔡文姬遭乱被拘,生二子于胡中矣。及曹操赎还,文姬将归故国,留别两儿,作《胡笳十八拍》以寓悲怜之意。所谓‘胡人落泪沾边草,汉使断肠对归客’者。其声虽可听也,失节之人,曷足道哉!请新其曲。”杨生又奏一腔,小姐曰:“此王昭君《出塞曲》也。昭君眷系旧君,瞻望故乡,悲身世之失所,怨画师之不公,以无限不平之心,付于一曲之中。所谓‘谁怜一曲传乐府,能使千秋伤倚罗’者也。然胡姬之曲,边方之声,本非正音也。抑有他曲乎?”杨生又奏一转,小姐改容而言曰:“吾不闻此声久矣!道人实非凡人也!此则英雄不遇时,托心于尘世之外,而忠义之气,一郁于板荡之中,得非嵇叔夜《广陵散》乎?及其被戮于东市也,顾日影弹一曲曰:‘怨哉!人有欲学《广陵》者,吾惜之而不传矣。嗟呼,《广陵散》从此绝矣!’所谓‘独鸟下东南,广陵何处在’者也。后人无传之者。道人必遇嵇康之精灵,学此曲也。”生膝席答曰:“小姐之灵慧,出人上万万也。贫道尝闻之于师,其言亦与小姐一也。”又奏一翻,小姐曰:“优优哉,讽讽哉!青山峨峨,绿水洋洋,神仙之迹,超脱尘臼之中。此非伯牙《水仙操》乎?所谓‘钟期既遇,奏流水而何惭’者也。道人乃千百岁后知音者也。伯牙之灵如有所知,必不恨钟子期之死也。”杨生又弹一调,小姐辄整襟危坐,曰:“至矣!尽矣!圣人遭遇乱世,遑遑四海,有济百姓之意,非孔宣父,谁能作此曲也?必《猗兰操》也。所谓‘逍遥九州,无有定处’者,非其意乎?”杨生跪坐添香,复弹一声,小姐曰:“高哉,美哉!《猗兰》之操虽出于大圣人忧时救民之心,而犹有不遇时之叹也。此曲与天地万物,熙熙同春,嵬嵬荡荡,无得而名也。是必大舜《南薰》之曲也。所谓‘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者,非其诗乎?尽善尽美,无过于此者。虽有他曲,不愿闻也。”杨生敬而对曰:“贫道闻:‘乐律九变,天神下降。’贫道所奏者只八曲也,尚有一曲,请玉振之矣。”拂柱调弦,闪手而弹,其声悠扬恺悦,能使人魂佚而心荡。庭前百花,一时齐绽,乳燕双飞,流莺互歌。小姐蛾眉暂低,眼波不收,泯默而坐矣。至“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之句,乃开眸再望,俯视其带,红晕转上于双颊,黄气忽消于八字,正若被恼于春酒者也。即雍容起立,转身入内。生愕然无言,推琴而起,惟瞪视小姐之背,魂飞神飘,立如泥塑。夫人命坐之,问曰:“师傅俄者所弹者何曲也?”生诈对曰:“贫道虽传得于师,而不知其曲名,故正俟小姐之命矣。”小姐久而不出,夫人使侍婢问其故。侍婢还报曰:“小姐半日触风,气候欠安,不能出来矣。”杨生大疑小姐之觉悟,蹙蹙不安,不敢久留,起拜于夫人曰:“伏闻小姐玉体不平云,贫道实切忧虑矣。伏想夫人必欲亲自诊视,贫道请退去矣。”夫人出金帛而赏之。生辞而不受曰:“出家之人,虽粗解音律,不过自适而已,敢受伶人之缠头乎?”仍顿首而谢,下阶而去矣。夫人忧小姐之疾,即召问之,已快愈矣。小姐还于寝室,问于侍女曰:“春娘之病,今则何如?”侍女曰:“今日则已差。闻小姐听琴,新起梳洗矣。”
  原来春娘姓贾氏,其父则西蜀人也。上京为承相府胥吏,多有功劳于郑司徒家矣,未久病死。春娘年才十岁矣。司徒夫妻怜其无依,收置府中,使与小姐同游,其齿于小姐较一月矣。容貌粹丽,百态俱备,端庄尊贵之气像,虽不及于小姐,而亦绝代佳人也。诗才之奇,笔法之妙,女红之工,足与小姐相上下。小姐视如同气,不忍暂离。虽有奴主之分,实同朋友之谊。本名则楚云,而小姐以其态度之可爱,采韩吏部诗“态度春空云”之句,改其名曰“春云”。家内之人,皆以春娘呼之。春云来见小姐而问之曰:“朝者诸侍婢皆言,中堂弹琴之女冠,容如天神,手弹稀音,小姐大加称赞。小婢忘却在病,方欲玩赏矣,其女冠何其速去也?”小姐发红于面,徐言曰:“吾爱身如玉,持心如磐,足迹不出于中门,言语不交于亲戚,乃春娘之所知。一朝为人所诈,忽受难洗之羞辱,自此何忍举颜对人乎?”春云惊曰:“怪哉,此何言耶?”小姐曰:“俄来女冠,容颜果然秀矣,琴曲极其妙矣……”,即嗫嚅不毕其说。春云曰:“其人第何如也,有何言耶?”小姐曰:“其女冠始奏《霓裳羽衣》,次奏诸曲,其终也奏帝舜《南薰曲》,我一一评论,遵季札之言,仍请止之。女冠言又有一曲,更奏新声,乃司马相如挑卓文君之《凤求凰》也。我始有意而见之,则其容貌气止与女子大异,是必诈伪之人,欲赏春色,变服而来矣。所恨者,春娘若不病,一见必辨其诈也。我以闺中处女之身,与所不知男子半日对坐,露面接语,天下宁有是事耶?虽母亲之间,我不忍以此言告之也。非春娘,谁与说此怀也?”春云笑曰:“相如凤求凰,处子独不闻耶?小姐必见杯中之弓影也。”小姐曰:“不然。此人奏曲皆有次第,若使无心求凰之曲,何必奏之于诸曲之末乎?况女子之中,容貌或有清弱者,或有壮大者矣,气像之豪爽,未有如此人者乎。余意则国试已迫,四方儒生皆集于京师。其中或有误闻我名者,妄出探芳之计也。春云曰:“其女冠果是男子,则其容颜之秀美如此,其气像之豪爽如此,其精通音律又如此,可知其才禀之高矣。安知非真相如乎?”小姐曰:“彼虽相如,我则决非作卓文君也。”春云曰:“小姐毋为可笑之说。文君,寡妇也;小姐,乃处子也。文君有意而从之,小姐无心而听之。小姐何以自比于文君乎?”两人嬉嬉谈笑,终日自乐。
  ……

前言/序言


《九云梦》 卷一·凡尘初遇 大唐开元年间,长安城繁华似锦,人潮涌动。在这座古老而宏伟的都城里,居住着一位名叫李公子的人物。李公子出身书香门第,自幼博览群书,才思敏捷,却生性淡泊,不慕功名,整日沉醉于诗词歌赋,寄情山水之间。他的居所,坐落于城郊一处僻静之地,宅院不大,却被他布置得清雅脱俗,院内栽种着奇花异草,几株翠竹随风摇曳,一池碧水倒映着蓝天白云,俨然一副世外桃源的景象。 某日,李公子独步于自家后园,正值春风和煦,百花盛开。他信步走到一处假山旁,忽闻一阵悠扬的琴声从隔壁传出。那琴声低沉婉转,如泣如诉,又似泉水叮咚,清澈悦耳,瞬间抓住了李公子的心弦。他循声望去,只见隔壁是一座更为幽深的宅院,朱墙黛瓦,掩映在苍翠的树木之中,不时有仕女的身影在院中穿梭。 李公子自恃风雅,对音律颇有研究,听此琴声,便知弹琴之人必是一位颇具灵性的女子。他不由驻足倾听,神情渐沉醉。琴声起伏,时而激昂,时而低沉,仿佛在诉说着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李公子在曲中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一种难以言说的愁绪,这让他对这位未曾谋面的弹琴之人产生了浓厚的好奇。 琴声停歇,李公子心中怅然若失。他犹豫片刻,终究按捺不住内心的冲动,命仆人寻来一张古琴,自己也弹奏起一曲。他选择的曲子,是自己创作的一首《春山听雨》,旋律悠扬,饱含对春日美好景色的赞美,以及对知音难觅的感慨。他希望能借此曲,与那位神秘的女子进行一次无声的对话。 他的琴声响起,穿越了墙垣,飘向了隔壁的庭院。不久,那隔壁的庭院里也传来了一阵轻柔的箫声。箫声如泣如诉,与李公子的琴声遥相呼应,时而缠绵,时而高亢,宛如一对久别重逢的恋人,在音乐中倾诉着彼此的思念与情意。李公子听着箫声,心中激荡,他仿佛看到了一个冰雪聪明、情思细腻的女子,正在用她的箫声回应着他的琴韵。 就这样,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李公子与那位隔壁的女子,便开始了这种奇特的“云端交流”。他们从未谋面,却在音乐的桥梁上,彼此的心灵越靠越近。李公子每每弹琴,那位女子便会以箫声应之,时而互诉衷肠,时而吟咏诗句,他们的默契与情深,在无形的空气中悄然滋长。 一日,李公子在弹奏一曲《长相思》时,琴声中流露出深深的孤寂与思念。他本以为,对方会如往常一样,用箫声回应。然而,出乎意料的是,隔壁的箫声久久未至。李公子心中一沉,生怕发生了什么不测。他焦躁不安,终于按捺不住,命仆人敲响了隔壁的门。 开门的是一位年轻的侍女,她见到李公子,连忙行礼。李公子急切地询问家中主人是否安好。侍女听闻,面露悲色,低声说道:“我家小姐,昨夜已离世。” 李公子闻言,如遭雷击,浑身冰凉。他不敢置信,连声追问。侍女含泪解释道:“我家小姐,自幼体弱多病,近日病情加重,昨日深夜,在家中弥留之际,曾命人告知,说她听到了隔壁李公子的琴声,心中甚是慰藉,感叹此生得遇知音,虽死亦无憾。” 李公子听完,悲痛欲绝。他万万没想到,那位与他心灵相通的女子,竟然已经香消玉殒。他悔恨自己为何没有早一步去敲门,去拜访,去见一见这位与他有着如此深厚缘分的女子。他只留下了那无尽的悲伤和对逝者的无限思念。 卷二·梦境寻踪 自隔壁女子离世后,李公子的生活变得黯淡无光。他整日郁郁寡欢,昔日他引以为傲的琴技,也再难提起兴致。他常常一个人坐在后园,望着那堵隔开他们世界的墙垣,心中满是遗憾。 一日,李公子在睡梦中,忽觉自己置身于一片缥缈的云海之中。云雾缭绕,仙气氤氲,四周静谧而神秘。他环顾四周,发现自己正站在一座如梦似幻的宫殿前。宫殿雕梁画栋,琉璃瓦在云雾中闪烁着七彩的光芒,显得格外庄严华丽。 他迈步走进宫殿,只见宫殿内部更是别有洞天。殿内陈设着各种奇珍异宝,香炉中飘散着令人心旷神怡的异香。在宫殿中央,端坐着一位身着素雅华服的女子,她容貌绝美,气质出尘,正是李公子心中日夜思念的那位隔壁女子。 女子见到李公子,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她轻启朱唇,声音如黄莺出谷,婉转动听:“李公子,我已在此等候多时。” 李公子激动万分,他走上前去,想要与女子亲近,却发现自己仿佛隔了一层薄纱,触碰不到她。他心中疑惑,开口问道:“姑娘,此处是何地方?你为何在此?” 女子莞尔一笑,说道:“此处乃是九云梦境,是凡间之人,历经情劫,若心怀至诚,或可得见。我本是凡间一女子,因缘巧合,与公子在琴箫声中结下不解之缘。只可惜,我命途多舛,未能与公子在凡间相见。但今夜,公子心念深切,感天动地,故得我于梦中相见。” 李公子听闻,心中百感交集。他看着眼前这位如梦似幻的女子,心中充满了眷恋与不舍。他急切地说道:“若此乃梦境,我宁愿永远沉醉其中,与姑娘长相厮守。不知可否有办法,让我留在此处?” 女子摇了摇头,眼中闪过一丝哀伤:“公子,你终究是凡人,注定要回到凡尘。而我,也只是梦境中的一缕魂魄。我们之间的缘分,注定只能在此刻,在这梦境之中。但请公子放心,纵使我们分隔两界,我也会永远记得公子,记得我们之间那份超越生死的知音之情。” 在梦境中,李公子与女子畅谈了许久。他们谈论诗词歌赋,谈论人生理想,谈论彼此的过往与未来的期许。在梦中,他们仿佛成了最亲密的伴侣,分享着彼此最深沉的情感。李公子从未感受过如此深刻的连接,仿佛找到了灵魂的归宿。 然而,梦境终究有醒来的时候。当黎明的曙光穿透云层,李公子感觉自己正被一股温柔的力量拉扯着。他惊恐地想要抓住女子,却只抓住了一片虚无。 “公子,珍重!”女子最后的声音,如同一声缥缈的叹息,在李公子耳边回荡。 李公子猛地惊醒,发现自己依然躺在床上,四周是熟悉的房间。但刚才的一切,却是如此真实,真实得让他分不清虚实。他知道,那不是一个普通的梦,而是女子为他打开的一扇门,一扇通往她内心深处,也通往一种超越凡俗情感的门。 卷三·情深不灭 从梦境中醒来后,李公子性情大变。他不再沉湎于悲伤,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超脱与豁达。他明白,虽然他和女子在现实中无法相守,但他们之间的情感,却已经超越了生死的界限,存在于他的心中,也存在于那缥缈的九云梦境之中。 他重新拾起了他的琴,再次弹奏起《春山听雨》和《长相思》。然而,这一次,他的琴声中少了往日的哀怨,多了几分释然与深情。他将对女子的思念,将他们之间那份短暂而深刻的缘分,都融入了每一个音符之中。 李公子将这段奇遇写成了一部书,他将书名定为《九云梦》。在这本书中,他记录了他们初遇的种种迹象,记录了他们之间无声的交流,以及那场让他刻骨铭心的梦境。他希望通过这部书,将这份情谊永远流传下去,也希望以此来纪念那位他未曾真正见过,却早已成为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九云梦》的故事,并没有一个悲伤的结局。对于李公子而言,虽然失去了肉体的陪伴,但他得到了灵魂的慰藉。他相信,那位女子依然存在于九云梦境之中,而他的思念,也如同那飘渺的云雾,永远萦绕在她的周围。 这部书,不仅仅是李公子对一段感情的回忆,更是一种对生命、对情感、对缘分的深刻体悟。它告诉我们,有些情感,或许无法在现实中得以圆满,但它们却能在我们的心中留下永恒的印记,成为我们生命中最宝贵的存在。 李公子一生未娶,也未曾再对任何女子动过心。他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诗书琴画,以及那份对九云梦境中知音的思念。他的生活,虽然淡泊,却充满了深情与诗意。 每当夜深人静,月光洒满庭院,李公子便会独自一人,坐于琴前,轻拨琴弦。他相信,在遥远的九云梦境,那个他深爱的女子,也能听到他的琴声,感受到他永不磨灭的思念。 《九云梦》就这样被流传了下来,成为了一段关于知音、关于梦境、关于生死不渝的情感的传奇。它让人们相信,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情,可以超越一切,永恒存在。

用户评价

评分

说实话,一开始我还有些担心故事会过于冗长,但事实证明我的担忧是多余的。这部作品的“厚度”恰到好处,它用足够的篇幅去铺陈、去酝酿,却从未让人感到拖沓。相反,正是这种沉稳的叙事节奏,赋予了故事一种史诗般的厚重感。语言风格是其最大的亮点之一,时而如清泉流淌,典雅隽永;时而又如狂风骤雨,气势磅礴。尤其是那些经典的对白,我甚至忍不住抄录下来,时不时地拿出来品味一番。书中对于某些哲学命题的探讨,处理得非常高明,它不是直接抛出答案,而是通过情节的推动和人物的命运来引导读者自己去思索。这种“留白”的艺术,让这本书的内涵得以无限延伸,赋予了它超越一般娱乐作品的价值。强烈推荐给所有追求精神深度阅读体验的同好们。

评分

我必须承认,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是极其震撼的。它不是那种读完就忘的消遣之作,而是会深深地扎根于你的脑海中,时不时地跳出来,让你重新审视某些观点或情感。作者在构建世界观方面展现了惊人的想象力,那些设定的细节之丰富、逻辑之严密,让人叹为观止。你仿佛能闻到空气中弥漫的异域气息,感受到不同阶层人物之间微妙的权力博弈与爱恨情仇。更难得的是,作者没有陷入单纯的奇观堆砌,而是将这些宏大的背景服务于人物的成长与命运。每个主要角色都拥有鲜明的个性,他们的选择、挣扎和最终的归宿,都牵动着读者的心弦。特别是其中关于“选择与代价”的主题探讨,深刻而又发人深省,让我对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抉择有了全新的认识。这是一部需要静下心来细细品味的鸿篇巨制,每一次重读都会有新的感悟。

评分

这本书的开篇或许需要读者稍微适应一下,它不像时下流行的作品那样直奔主题,而是选择了一种更古典、更迂回的方式进入故事的核心。但请相信,一旦你跨过了最初的门槛,等待你的将是一片浩瀚无垠的文学星空。我个人对其中对于“时间”概念的处理非常着迷,那种跨越世代的因果牵连,被作者描绘得既玄妙又真实可触。它让我们意识到,我们所有的行为,都可能在未来投下无法预料的涟漪。人物之间的关系处理得极其复杂且真实,没有绝对的好人或坏人,每个人物都有其光辉和阴影的两面性,这种立体感使得故事更具说服力。阅读过程中,我曾多次因为一个意想不到的转折而拍案叫绝,作者似乎总能比读者领先一步构思出更精妙的布局。这是一部值得反复翻阅,并与朋友们热烈讨论的佳作。

评分

很少有作品能让我产生如此强烈的“沉浸感”。读着它,我感觉自己仿佛是故事的见证者,而不是一个旁观的读者。作者构建的那个世界,其内部的逻辑和规则是如此自洽而又充满魅力,以至于外界的一切喧嚣似乎都自动退却了。书中对情感细腻描摹的功力,尤其是在处理隐忍的爱恋和深沉的友情时,达到了令人动容的地步。那些欲言又止的眼神、那些小心翼翼的试探,都比大声疾呼的表白来得更有力量。而且,这本书在情节推进中,还穿插了许多富有文化底蕴的细节,让人在享受故事的同时,还能领略到别样的风土人情和传统智慧。它成功地在“引人入胜”和“发人深省”之间找到了完美的平衡点,是一次酣畅淋漓、精神满足的阅读之旅。

评分

这本小说简直是文字的饕餮盛宴,每一页都像是在展开一幅流光溢彩的画卷。作者的笔触细腻得令人发指,即便是描写最寻常的场景,也能从中捕捉到一种近乎于诗意的光芒。我尤其欣赏他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那种复杂纠葛、欲说还休的情感,被描摹得淋漓尽致,让人读来仿佛身临其境,感同身受。故事的节奏把握得恰到好处,张弛有度,高潮迭起却又不失沉稳。读到激动人心之处,我几乎要握紧拳头,屏住呼吸;而在那些温情脉脉的段落,我又会不由自主地放慢速度,生怕错过任何一个微妙的情绪变化。这本书的叙事结构精巧别致,多线索并行,却又巧妙地汇聚在一起,展现出一个宏大而又错综复杂的世界观。它不仅仅是一个故事,更像是一次对人性深处的探访,让人在合卷之后,仍久久不能忘怀。那种久违的、被故事深深吸引的感觉,真是一种难得的享受。

评分

京东买书优惠多,很不错!

评分

纸质还可以,印刷字体也算清楚。还没有仔细读。

评分

书不错,送货也快!读书对我们以及现代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我们有了知识,就等于有了在社会立足的资本。金钱不是最重要的,知识才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读书不但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增长我们的知识,而且还可以丰富我们的阅历。 读书对我们而言是何等重要啊!常言道:“活到老,学到老”。

评分

喜欢这本书、难得可以看完

评分

印刷很清楚,挺好的书,就是文言文费解,只能说嘟教授的世界我不懂

评分

包装好,喜欢这本书

评分

送到手上的书没什么折痕,送货速度也很快。

评分

看着标题不错才买的。京东要给点力啊,虽说自营但从大城市发过来也要好几天啊

评分

星星推荐,书不厚,质量还可以,期待内容!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