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漢字普及讀物,也是一部增強大眾國學力的人文圖書。
漢字承載著中國文脈,是我們理解傳統文化的重要途徑。漢字是中國傳統文化的載體,是中國傳統文化很重要的一部分,更是我們的文化之根。
陳寅恪說過:“凡研究一字,即為研究一部文化史。”漢字的起源和演變在某種程度上即為中國文化的起源與演變。因此,要瞭解和研究中國文化,瞭解漢字是最基本的功夫。許多有關漢字的圖書大多學術性過強,拒普通讀者於門外,但本書是日本國寶級漢學大師白川靜專為普通讀者寫就,知識全麵,語言淺顯,通俗易懂,圖文並茂,生動有趣,非常適閤一般大眾閱讀。
“漢學泰鬥”白川靜窮畢生心血的精粹之作,寫給大傢的漢字解讀書。
白川靜窮畢生心血,親手抄錄近十萬筆甲骨金文資料文,直達三韆年前的現場,旁及考古與民俗,融匯神話及文學,開創漢字研究的新局麵,找迴漢字根本的思維與記憶。讀齣瞭文字中隱含的欲望與想象,帶領我們迴到甲骨文、金文的洪荒世界,再現“倉頡造字,鬼哭神號”的魔界幻境!
市場錶現良好,是經典長銷的著作。
在日本,《漢字百話》再版超過33次,長期雄踞各大網站文字類書籍前5名。許多日本上班族通勤常隨身攜帶,隨時閱讀。在颱灣,與《思考快與慢》等書一起,榮獲金石堂“2012年度十大影響力好書”。
海報:
白川靜(1910-2006),當代重量級的漢學傢。十四歲開始接觸漢文與漢詩,終其一生鑽研漢學,透過對蔔辭金文的縝密分析,重新確立瞭完整的漢字體係及漢學文化係統,影響眾多後進,備受全球文字學研究重視,並長期與颱灣中央研究院院士屈萬裏先生及中國學者楊樹達先生等針對中國古代史學進行交流。
1962年以《興的研究》取得京都大學文學博士。1981年獲頒立命館大學名譽教授的殊榮。以逾半世紀的中國古代與文字研究,榮獲文化勛章、文化功勞奬、瑞寶章、每日齣版文化奬、菊池寬奬、朝日奬等諸多日本重要文化奬章。
重要著作有:字書《字統》《字訓》《字通》;漢字學名著《甲骨文的世界》《金文的世界》《說文新義》《漢字的世界》等;中國古代學研究《中國古代的文化》《中國古代的民俗》《孔子傳》《詩經》等;以及多部論叢與作品集。
Ⅰ記號的體係
1漢字與影像
2文字與書契
3神話書記法
4山頂的大鐃
5圖像的體係
6我與汝
7“文”是什麼?
8名與實體
9隱藏的祈禱
10神聖化的文字
Ⅱ象徵的方法
11關於象徵
12巫術的方法
13攻擊與防禦
14聖記號
15誓約
16神的音信
17左與右
18“餘”的功效
19神梯的儀禮
20行為與象徵
Ⅲ古代的宗教
21風與雲
22鳥形靈
23蛇形神
24關於彈劾
25毆打
26族盟的方法
27道路的巫術
28軍社之禮
29關於講和
30農耕儀禮
Ⅳ靈的行蹤
31生與命
32玉衣
33預備分靈
34招神
35若與如
36死喪之禮
37老殘之人
38親與子
39非命之死
40永久的世界
Ⅴ字形學的問題
41限定符
42會意字的構造
43手的用法
44足的三種形態
45人的會意字
46頭部傾斜之字
47文字係列
48形體素
49同形異字
50省略與重復
Ⅵ字音與字義
51關於音素
52音的係列
53關於亦聲
54轉注說
55形聲字與字音
56音義說
57語群的構成
58單語傢族
59關於嗚呼
60擬聲詞
Ⅶ漢字的曆程
61甲骨文與金文
62行書體的象形文字
63徒隸的文字
64《說文解字》
65字書《玉篇》
66正字之學
67美的樣式
68文字學的頹廢
69漢字的數量
70漢字的曆程
Ⅷ文字與思維
71孤立語與文字
72文脈與詞類
73禦與尤
74訓詁與辯證法
75關於反訓
76道與德
77永生
78文字與世界觀
79復閤詞
80漢語與漢字
Ⅸ作為國字的漢字
81漢字的傳來
82萬葉假名
83歌與錶記
84憶良的樣式
85日本漢文
86訓讀法
87散文的形式
88國語的文脈
89關於文語
90現代的文章
Ⅹ漢字的問題
91綠之劄
92音與訓
93文字遊戲
94音譯藉用字
95關於翻譯
96訓讀譯
97漢字教育法
98新字錶
99文字信號係
100漢字的將來
後記
文庫版後記
參考文獻
圖版解說
1漢字與影像
語言既包括可以說的聲音語言,也包括可以寫的文字語言。語言學的傳統觀點認為,聲音語言是傳達信息最直接的方法,是語言原生的形式;文字語言則以文字為媒介,一般僅被看作是一種從屬的錶達形式。根據現代語言學之祖,瑞士語言學傢索緒爾(FerdianddeSausure)的語言學理論,可以說齣來的話語纔是語言學研究的唯一對象,文字語言隻是聲音語言的書麵轉寫形式而已。所以,文字語言不能與聲音語言對等並立,前者隻是對後者的直接錄入。因此語言學在研究文字時,基本上隻限定於關注文字的錶音功能及相關問題。文字語言除瞭不能成為獨立的語言體係之外,文字本身也不可能參與到語言所反映的對事物的認識、錶現的問題之中。但是對於並不以錶音功能為最重要目的的漢字,“文字論”學者幾乎都將其無視並排除在外瞭。在西歐研究者這種態度的影響之下,我國研究者也追隨瞭這一觀點。他們認為像漢字這樣的古代的遺物,世界語言學認為它是一種非近代的錶記方式,而非文字,沒有理由繼續維持、繼續容忍對它的使用。這是我國“漢字限製論”、“漢字廢止論”等觀點的根源所在。就這樣,漢字為當今盛極世界的語言學所無視,我國研究者又將其視為拖纍者。漢字因此成為瞭世界的孤兒。
如半個世紀以來世界的大變動一樣,索緒爾之後的語言學發展迅猛,麵貌變化很大。語言學進入瞭認識論的領域,産生瞭存在主義語言學與構造語言學,而後又涉及到普遍的認識與一般的錶現形式,形成瞭符號學,連繪畫、電影、戲劇等都被視為語言錶現的一部分。原來曾是無依無靠的語言學孤兒的漢字,在我們未知的領域再受矚目。作為影像文字的漢字,被西歐的電影藝術研究者們放到瞭一個全新的位置。
電影所呈現的影像,將製作者的所思所想在畫麵上錶現齣來,畫麵相連構成影像。在視覺性的思考方麵,其原理和以繪畫方法為基礎發展起來的象形文字漢字應該有著共通之處。影像中所存在的錶像化的內容,是直接可以訴諸於視覺的,無需媒介的一種錶現。所以,影像在作為一種影像語言時,和錶意性的文字語言是能夠等量齊觀的。
對於這些語言概念,我原本不想進行無節製的擴大,並利用它們作為論證漢字存續的根據。但是如果文字是一種影像的話,那麼語言則是概念的影像。而漢字具備以影像記錄的性質,在文字草創期的概念世界中,漢字以視覺性的形象固定下來,有共時性的特點,以此為基礎形成的錶現體係一直流傳至今。漢字有超過三韆年的悠久曆史,語言雖然有著顯著的變化,但仍保存有驚人的通時性,目前仍以完整的文字體係留存下來。漢字這一文字體係有著無限深厚、豐富的曆史。我想通過對漢字曆史景觀的探討,對當今學者們關心的課題做一分析。
2文字與書契
文字又被稱為書契。據《周易》之《係辭傳下》,上古時期用結繩作為約定的標記,以此治事,而後至伏羲氏之世,作書契(文字)以記之。實際上,文字齣現於殷王朝的後期,大約在進入公元前十四世紀的時期,伏羲書契說隻是傳說而已。具有傳說性質的古帝王伏羲原是南方苗族地區的神,伏羲造書契的傳說大約是秦漢以後齣現的。
在古代,僅以“文”來稱呼“文字”,文字組成的文章被稱作“文辭”。《孟子?萬章上》說“不以文害辭”,意思是不能以詞語錶麵的意思而誤解文脈的真正含義。另外,《論語?學而》篇雲:“行有餘力,則以學文”,說的是對既存的語言規範的學習是次要的,第二位的。
雖然“文字”和“書契”可以作為同義詞使用,但這四個字最初的含義卻各有差彆。如下文所述,“文”最初指代文身,“字”指代小名,“書”指的是隱藏有符咒目的的咒文,“契”指的是刻畫符號的記錄方式。在我國,古時候文字被稱作“名”。漢字被稱作“真名”,與之相對的“カナ”被稱作“假名”。在中國,古時候文字也有被稱作“名”的情況,如《周禮?春官?外史》一篇中,“書名”指的即是文字、文書。無論何人在齣生、冠婚、死喪之際凡需舉辦必要的儀禮時,文、字、名三者均與之相關;而書、契則分彆與文字機能、書記方法息息相關。古代的用文字來記錄話語意思的語言中,其他文化的民族大多通過契刻的方法直接記錄口中的話語,這種契刻很難單獨成為有一定意含的文字。而中國自古以來就有用筆來做筆頭記錄的方法。“書”的意思就是用筆書寫下來的字,是將文字的特殊形態呈現齣來的字,而其他原本錶示文字含義的“文”、“名”、“字”等漢字,則與儀禮的舉行有緊密關係。
由此可知,文字是以儀禮為背景的,在實踐儀禮的過程中,通過字形的形式使之映像化,從而生成瞭文字。所謂象形,不是單純地用繪畫和摹寫的方法錶現意思。象形文字運用的是包含具體形象的比喻性的錶象方法,其本質是象徵性的錶現手法。不應該認為象形僅是對對象的臨摹,而應認識到它具有獨立性、象徵性的錶現力,如語言一樣能夠具體地描述對象。從這個層麵上看,古代文學在形成的過程中,其記述方式有神話書記法和語言書記法兩個係列,這種觀點大概是可以成立的。可以說文字是語言的記錄形式,但相較而言,不如說文字的目的是將語言及其對象之間的關聯,通過具有一定意義的形象化的形式錶現齣來。
3神話書記法
考古學遺跡中,往往充滿著具有神話性思考的記號。不管是除瞭史前的巨型石柱、石墓之外什麼都沒有留下的位於法國西北部布列塔尼半島南端的卡納剋(Carnac)遺跡,抑或是瑪雅文明的巨大石造物,無論是在時間還是在空間上,二者的設計都浸透著神話性的思維。遠古時代遺留下來的陶器,其上的紋飾和刻文等,也是這種思維的殘存反映,它們和舊石器時代洞窟、岩壁上刻畫的動物畫等遺存屬同一係譜。
作為中國最古老的陶器文化的彩陶陶器,最初大概發源於黃河屈麯部一帶。自西而來的渭水、自北而來的汾水、自西南流來的伊、洛二水在這一帶閤流。這一帶是洪水泛濫地帶,擁有最為肥沃的土壤,是中國最早繁盛起來的文化區。洪水之神、農耕之神均在這一地區産生。西安半坡遺址齣土的彩陶陶器,就是這個地域遺留的文物。根據放射性碳元素的測定報告,其年代約在公元前四一一五至前三六三五年之間。
半坡陶器中,可見很多人麵魚身、魚與鳥為主題的圖像,其紋樣以幾何紋樣為主。筆者曾在《中國的神話》一書(一九七五年,中央公論社刊)中指齣,這種人麵魚身的圖像,可能就是具有彩陶陶器文化特徵的古代夏王朝的始祖神大禹的神像原型。魚代錶的也許是被認為是大禹之父的鯀的形象。這兩幅圖像錶現的是對所謂夏族的創世紀的記錄,是一種神話書記法。
彩陶陶器中最顯著的幾何紋樣,是早期的陶器文化中常見的紋樣,也是直至較晚時期未開化地域最基本的花紋樣式。根據奧地利美術史傢AloisRiegl的《美術樣式論》(一八九三年。長廣敏雄譯,一九四二年,寶右座刊)一書的經典解釋,這些幾何紋樣一般認為是對動物圖像等進行幾何學形式化之後産生的。半坡陶器中所見的紋樣,可以看作是從神像嚮幾何紋樣過渡的一個印跡。這些幾何綫條的結閤,是半坡人最初的藝術創造,是其世界觀在圖像樣式上的錶現。也就是說,在這種未開化的體係之中,種種意識性的紋樣形狀變化已經逐漸齣現。從半坡圖像來理解神話性的錶記並不睏難。
4山頂的大鐃
到瞭鑄造青銅器的時代,紋樣就高度地完善瞭。從殷墟齣土的象牙、獸骨上刻有的繁縟紋樣,以及具有殷商陶器文化特徵的白陶器上的斜格紋來看,它們意圖錶現的紋樣樣式,在青銅器的製作中已經實現瞭。典型的紋樣有饕餮紋、夔鳳紋、虺龍紋、蟬紋,其底紋均是刻入器物錶麵下的雷紋。呈方形或圓形的雷紋,充斥在紋樣世界的每一個角落,錶現瞭神靈之氣在天地之間遍布、流動不止的狀態。這些紋樣也可以加入前文提齣的神話書記法的係列之中。
饕餮的形象大概源於老虎。北方所稱的“虎”,南方稱作“於菟”。饕餮、檮杌等稱呼貪吃惡獸的詞匯,和“於菟”可能有著相同的語音來源。這個南方詞匯,和印歐語係中的tiger或許是同源詞。
饕餮紋最初的含義是什麼呢?要弄清這個問題需從一件青銅器談起。在去年(一九七六年)的中國古青銅器展上,很多人應該還記得有一件湖南寜鄉齣土的大鐃。同時展覽的還有四羊方尊,也是從距離大鐃齣土地不遠的山中榖地齣土。二者齣土地都在南方邊境區,地方相連,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大鐃器口朝上,埋藏於山的頂端。大鐃鼓麵的主要紋飾是饕餮,口緣配有象紋。據《孟子?萬章上》所記,舜之弟象封於南方有鼻之國,大象是該國的象徵。
除瞭這個地點之外,在附近的長江下遊沿岸數地均有大鐃齣土,這些鐃一般重達六七十公斤,齣土地與寜鄉的象紋大鐃相同,都在高地頂端附近。埋藏之時,大概均選擇視野開闊、方便瞭望的地方。迄今為止,其他地域齣土的大鐃,發掘報告尚未公布,但可以推斷其主要紋飾可能都是饕餮紋。這些地點位於殷商與南方諸異民族接觸的最前綫,埋置大鐃應該是以壓服異族神靈為主要目的的。我國所賦予銅鐃的機能,與殷商大鐃的功能也許是相通的。大鐃並非易於搬運的物品,作為聖器它也許一直被埋於山頂,舉行祭祀時挖開其周圍的土,設置聖壇,祭祀儀式完畢後再重新將其埋置好。由於各地齣土大鐃的情形大概一緻,可以推測殷人在山頂舉行麵嚮南方諸異族的如同今日國傢之間會見,或可稱作“山見”的儀禮。殷王朝的來自神授的統領權,大概是通過這一類的祭祀用器,以及相關的符咒儀禮來加以維持的吧。由此也容易理解為什麼青銅器的紋樣原本也是屬於神話書記法的一種瞭。
……
“漢學泰鬥”白川靜窮畢生心血,為一般大眾寫的漢字研究心法與見解的精粹之作。白川靜認為,漢字不僅是語言的錶記形式,而且擁有自身的價值。漢字體現的,正是天地間萬物萬象所展現栩栩如生的姿態。
促銷時買的很便宜,很值得買的一本書
評分非常好 見解獨到 自成體係
評分不錯,在研讀
評分書本質量內容不錯,值得一讀
評分評分
《漢字百話》是“漢學泰鬥”白川靜窮畢生心血的精粹之作,帶領我們探尋栩栩如生的漢字世界,融匯融閤神話、考古、民俗與文學,重迴甲骨文、金文的洪荒世界,再現“倉頡造字,鬼哭神號”的魔界幻境!
評分在書店看上瞭這本書一直想買可惜太貴又不打摺,迴傢決定上京東看看,果然有摺扣。毫不猶豫的買下瞭,京東速度果然非常快的,從配貨到送貨也很具體,快遞非常好,很快收到書瞭。書的包裝非常好,沒有拆開過,非常新,可以說無論自己閱讀傢人閱讀,收藏還是送人都特彆有麵子的說,特彆精美;各種十分美好雖然看著書本看著相對簡單,但也不遑多讓,塑封都很完整封麵和封底的設計、繪圖都十分好畫讓我覺得十分細膩具有收藏價值。書的封套非常精緻推薦大傢購買。 打開書本,書裝幀精美,紙張很乾淨,文字排版看起來非常舒服非常的驚喜,讓人看得欲罷不能,每每捧起這本書的時候 似乎能夠感覺到作者毫無保留的把作品呈現在我麵前。 作業深入淺齣的寫作手法能讓本人猶如身臨其境一般,好似一杯美式咖啡,看似快餐,其實值得迴味 無論男女老少,第一印象最重要。”從你留給彆人的第一印象中,就可以讓彆人看齣你是什麼樣的人。所以多讀書可以讓人感覺你知書答禮,頗有風度。 多讀書,可以讓你多增加一些課外知識。培根先生說過:“知識就是力量。”不錯,多讀書,增長瞭課外知識,可以讓你感到渾身充滿瞭一股力量。這種力量可以激勵著你不斷地前進,不斷地成長。從書中,你往往可以發現自己身上的不足之處,使你不斷地改正錯誤,擺正自己前進的方嚮。所以,書也是我們的良師益友。 多讀書,可以讓你變聰明,變得有智慧去戰勝對手。書讓你變得更聰明,你就可以勇敢地麵對睏難。讓你用自己的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這樣,你又嚮你自己的人生道路上邁齣瞭一步。 多讀書,也能使你的心情便得快樂。讀書也是一種休閑,一種娛樂的方式。讀書可以調節身體的血管流動,使你身心健康。所以在書的海洋裏遨遊也是一種無限快樂的事情。用讀書來為自己放鬆心情也是一種十分明智的。 讀書能陶冶人的情操,給人知識和智慧。所以,我們應該多讀書,為我們以後的人生道路打下好的、紮實的基礎!讀書養性,讀書可以陶冶自己的性情,使自己溫文爾雅,具有書捲氣;讀書破萬捲,下筆如有神,多讀書可以提高寫作能力,寫文章就纔思敏捷;舊書不厭百迴讀,熟讀深思子自知,讀書可以提高理解能力,隻要熟讀深思,你就可以知道其中的道理瞭;讀書可以使自己的知識得到積纍,君子學以聚之。總之,愛好讀書是好事。讓我們都來讀書吧。 其實讀書有很多好處,就等有心人去慢慢發現. 最大的好處是可以讓你有屬於自己的本領靠自己生存。 最後在好評一下京東客服服務態度好,送貨相當快,包裝仔細!這個也值得贊美下 希望京東這樣保持下去,越做越好。
評分給京東客服:被強製打標簽的感覺很不好。給京東客服:被強製打標簽的感覺很不好。
評分傢裏有個“文化人”父親,我啓濛相對較早,小學一二年級時,已能看懂《鄭淵潔童話》這樣的小人書,不需要藉助拼音的幫助。那時候,父親極愛買書,他買是總會順便捎帶一些給我。整套的《中國民間故事》就是纔入小學時買的。那套書其中有一本叫《倉頡造字》,薄薄的,不到兩百頁,講述瞭倉頡這個人的齣身來曆,造字的緣由,以及他造齣來的那些字,和其中發生的神話故事、八卦故事。印象最深刻的一個故事說,倉頡造好字之後,齣門遠遊,遇到一個老者,老者說:“你造的‘重’字,由‘韆’和‘裏’組成,應該是遠的意思。而‘齣’字,兩座山疊加在一起,纔是重量的‘重’。”聽瞭老者的話,倉頡很汗顔。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