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一本正经:隐秘的汉语圣经《海山经》 | 作者 | 汪晓云 |
| 定价 | 45.00元 | 出版社 | 厦门大学出版社 |
| ISBN | 9787561553046 | 出版日期 | 2014-11-01 |
| 字数 | 280000 | 页码 | 211 |
| 版次 | 1 | 装帧 | 平装 |
| 开本 | 18开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离经叛道”表明“道”非“正道”,“经”非“正经”。中国古代“疑经”与经的确立相始终,“疑经”源于“争经”,“争经”因“假正经”取代“正经”,“假正经”为“四书五经”,“正经”为“一本正经”,此“一本正经”为隐秘的汉语圣经《海山经》,《山海经》为其改头换面之状貌,故郭璞言“非天下之至通,难与言山海之义。”历代为《山海经》作注作图者皆揭示《山海经》本为“圣经”,却因其具有反动性质而被权力话语改头换面为“神经”。本书以“焚书”与“删书”、“藏书”与“献书”梳理中国古代“争经”之大背景,进而尽解历代《山海经》注疏与《山海经》之谜,揭示“一本正经”为《海山经》,“连山“归藏”、“河图”“洛书”、“三坟”“五典”、“八索”与“九丘”、“金简”与“玉字”、“灵枢”“素问”皆为隐秘的汉语“圣经”。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导论 章 中国古代经书之谜 疑经与异经 争经与正经 神经与圣经 焚书与删书 藏书与献书 伪书与纬书 第二章 《山海经》之谜 《山海经》与“疑经”、“异经” 《山海经》与“争经”、“正经” 《山海经》与“神经”、“圣经” 《山海经》与“删书”、“焚书” 《山海经》与“藏书”、“献书” 《山海经》与“伪书”、“纬书” 第三章 “一本正经”《山海经》 《山海经》与“四书五经”:书经之祖与经典之本 《山海经》与《穆天子传》:经传之本与小说之祖 《山海经》与“周书”:经书之本与野史之祖 《山海经》与《史记》:经史之本与正史之祖 《山海经》与《博物志》:经志之本与地理之祖 《山海经》与《搜神记》:经纪之本与语怪之祖 《山海经》与庄列:经子之本与寓言之祖 《山海经》与《楚辞》:经籍之本与诗歌之祖 第四章 隐秘的汉语“圣经” “山经”与“海经” “连山”与“归藏” “河图”与“洛书” “三坟”与“五典” “八索”与“九丘” “金简”与“玉字”(“金匮”与“玉版”) “灵枢”与“素问” 第五章 千变万化古“圣经” 道经 真经 元经 故经 乐经、月经 太玄经 难经、内经 麟经 黄帝内经与黄帝内传 神农经与神农本草经 隐书 禹本纪 大易、大衍之数、先天之图 阴符经与鬼谷子 后记 |
| 编辑推荐 | |
| 文摘 | |
| 序言 | |
这本书的行文风格,给我带来了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我原以为会是一本严肃的学术著作,但读起来却发现,汪晓云老师的笔触相当细腻,而且充满了人文关怀。他并没有将《海山经》仅仅看作是一堆古老的文字,而是将其置于一个更广阔的历史文化背景下进行审视。这种解读方式,让我能够更深刻地体会到,古代先民们是如何认识自然,理解生命,以及他们的情感世界是如何被这些神话故事所滋养的。书中对《海山经》中那些奇特的山川、异兽、神祇的描绘,被赋予了新的生命,仿佛跃然纸上。我特别好奇,作者是如何从这些看似荒诞不经的描述中,提炼出其背后深刻的象征意义和哲学内涵的。这本书能否让我感受到,《海山经》并非是简单的神话传说集,而是蕴含着古老汉语的智慧之源,能够引发我对于中华文明源头更深层次的思考,这是我所期盼的。
评分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就被它别致的书名吸引住了——《一本正经:隐秘的汉语圣经<海山经>》。听起来就带着一股子探索的劲儿,仿佛在邀请我去揭开那些被尘封的古老秘密。汪晓云老师的署名,又让我对内容的学术性和严谨性有了期待。厦门大学出版社,这个名字本身就承载着深厚的学术底蕴,总能给人一种可靠的感觉。我一直对中国古代的文献和文化很感兴趣,尤其是那些流传下来的奇书异闻,总觉得里面藏着我们理解古人思维方式和世界观的金钥匙。这本书的名字,让我觉得它可能不是那种枯燥乏味的学术报告,而是用一种更加生动、引人入胜的方式,去解读《海山经》这部充满神话色彩的经典。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作者是如何将“隐秘”和“圣经”这两个词联系起来的,又将如何“一本正经”地为我们剖析这部著作的精髓。这本书是否能打开我通往那个遥远、神秘的古代世界的大门,让我得以窥见古人的想象力有多么瑰丽,他们的智慧又有多么深邃,这是我最期待的。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种古朴而又不失现代感的排版,让人一眼就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文化气息。我注意到书中对于《海山经》的解读,似乎不仅仅是停留在文字的表面,而是深入到了其背后所承载的哲学思想、宇宙观念,甚至是古代社会的方方面面。作者汪晓云老师,以其专业的学术视角,又用一种通俗易懂的语言,将这些复杂的概念娓娓道来,这一点着实不易。读《海山经》原著,对于我这样缺乏古文功底的读者来说,往往是望而却步的,而这本书的出现,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带着我在迷雾中找到清晰的路径。它是否能够让我真正理解《海山经》的“圣经”地位,在于它如何揭示这部经典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的独特价值和深远影响。我渴望了解,它究竟是如何“隐秘”地塑造了我们的汉语和文化,又在哪些不为人知的角落留下了它的印记,让后世之人得以从中汲取灵感。
评分每次翻开这本书,都能感受到一种沉浸式的阅读体验。汪晓云老师的叙述,仿佛是一位老友在娓娓道来,分享他对于《海山经》的独特见解。他对于《海山经》的“隐秘”之处的挖掘,让我不禁联想到,我们对于自身文化中许多宝贵财富的认知,可能还停留在浅层。这本书是否能够真正地“一本正经”地,为我们展现《海山经》作为“汉语圣经”的意义,这其中必然涉及到对语言、文化、思维方式等多个维度的深入分析。我对于书中关于《海山经》如何影响了后世汉语词汇、文学创作、乃至人们的思维模式的论述,充满了好奇。它是否能够帮助我跳出原有的认知框架,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去理解和欣赏这部古老的典籍,从而发现它在我们日常汉语使用中那些不为人知的“踪迹”,这是我最为关注的。
评分这本书所探讨的主题,对于任何一个对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的人来说,都极具吸引力。汪晓云老师以其深厚的学养,对《海山经》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解读,并将其与“汉语圣经”这一概念巧妙地结合。这种视角,让我看到了《海山经》在中国文化长河中,所扮演的不可或缺的角色。它不仅仅是一部充满神话色彩的著作,更可能是中华民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的早期载体。我期待书中能够详细阐述,《海山经》是如何在“隐秘”中,为汉语的形成和发展奠定基础,又是如何深刻地影响了中华文化的基因。这本书是否能够让我真正领略到,《海山经》为何能够被誉为“汉语圣经”,并且在读完之后,我对汉语以及中国古代文化的理解,能上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这是我最大的期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