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内科专家卷:陈苏生(第二版)

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内科专家卷:陈苏生(第二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陈熠 编
图书标签:
  • 中医
  • 内科
  • 陈苏生
  • 临床经验
  • 百年中医
  • 中医大家
  • 传统医学
  • 中医药
  • 医学史
  • 病例分析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ISBN:9787513218559
版次:2
商品编码:11463185
包装:平装
丛书名: 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4-04-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97
字数:163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内科专家卷:陈苏生(第二版)》介绍了当代名中医陈苏生先生临床经验。全书分为医家小传、专病论治、诊余漫话、年谱四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陈先生生平及成才之路,第二部分收集整理总结了陈先生论治心病、中风、哮喘、胃病等十几种常见疾病的经验与心得,并附有验方和医案,第三部分为陈先生围绕温阳、用药、养生、为医等话题所写的医话,第四部分为陈先生年谱。

作者简介

  陈熠,主任医师,上海市中医药科技服务中心副主任,中国中医学会文献分会常务理事,中卫女性健康研究院专家委员会常务主任,原上海市中医文献馆副馆长兼上海市中医药科技情报研究所副所长。出身中医世家,师从家父陈寿松及我国著名中医泰斗陈苏生先生。临床强调“调气解郁为先,养神除疾为本”,擅长治疗肿瘤,心脑血管病,各种胃肠道炎症,神经衰弱,咳喘等呼吸道病症,妇女月经不调、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各种疑难杂症。曾发表《解郁八法治疗甲状腺腺瘤》等论文58篇。主编出版《世界传统医学肿瘤学》、《肿瘤中医单验方大全》、《中国药酒大全》等学术专著12部。参与国家重大课题《中华草本(编委)》等10余部重要著作的编撰。获国家省部级科技成果奖3项,上海市卫生局科技成果奖3项。1994年赴美国参加美国首届传统医学交流大会,“中风简史”论文获大会二等奖,并应邀讲学,1996年受任《世界传统医学肿瘤学》主编,1999年我国科学出版社出版,为此,于2001年被美国传统医学研究院受聘为院士。

内页插图

目录

医家小传
专病论治
心病三治
(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注重治气
(二)风湿性心脏病注重治血
(三)肺源性心脏病注重治痰
中风论治
重在改善脑部血液循环
哮喘论治
(一)调整肺气
(二)排痰除浊
(三)脱敏止咳
咳嗽论治
(一)宣畅肺气不宜过
(二)排痰除浊不宜急
胃病论治
胃从肝治
肝病论治
(一)五段学说与肝病的病理
(二)肝病治疗三法
(三)经验方及随症加减
胆结石论治
(一)疏清滑利通其用
(二)舒肝和络善其后
〔附〕调气解郁论
慢性腹泻论治
升清辟浊,暖胃和肠
尿路结石论治
(一)排石思路与治疗胆石相同
(二)排石途径与治疗胆石相异
慢性肾病论治
慢性肾病论治——“葆真泄浊”的理论依据
糖尿病论治
辨消渴当辨气血虚实为要
白塞病论治
宣畅气血,清阴泄热
情志病论治
(一)情志发病的双向性
(二)创新与继承
月经病论治
(一)经行吐衄忌过寒过涩
(二)崩漏多虚证
胎前病论治
(一)胎前之治要在安胎
(二)安胎重在调补脾肾
产后病论治
虚有气血之别,瘀有寒温之分

诊余漫话
温阳说
(一)温阳四法
(二)附子的临床应用
用药说
(一)柴胡的临床应用
(二)牡蛎的临床应用
(三)柴胡牡蛎配伍之功用
(四)柴胡牡蛎药组的应用
(五)其他常用药组
养生说
(一)生存与死亡
(二)疾病与健康
(三)怠逸与锻炼
(四)补养与通利
(五)偏颇与平衡
(六)药石与食饵
为医说
(一)医乃仁术,为医首重立德
(二)撷长修短,不囿门户之见
(三)学医习典,求真不若求善
(四)遣方用药,贵在左右逢源
(五)行医唯实,知常才知达变
中医医疗方法简论
(一)祛邪疗法
(二)本体疗法
(三)方法论总结
论理法方药的整体性
五行平议
(一)五行学说的来源
(二)五行学说的内容
(三)五行学说的应用
(四)五行学说的本质
(五)五行学说的存废问题
年谱

精彩书摘

  案  阿迪,男,26岁,公路局。  1967年7月17日初诊。1964年在新藏公路高原上驾驶汽车时出现心慌气短,心律不齐,四肢浮肿,曾住过喀什、叶城等地医院治疗未效,诊断为高原性心脏病,遂来乌市求治。诉心区发胀、心悸时作,登高劳累即发,纳呆,头晕,眠安。苔净,脉来细数,脉率每分钟140次。本院x线复查未见心脏实质病变。  潞党参12克,当归9克,远志6克,石菖蒲6克,丹参9克,红花6克,生龙牡各30克,珍珠母30克,香附12克,乌药12克,桂枝9克,白芍9克,甘草9克,小麦30克,大枣5枚。  服药9剂,脉率减至每分钟100次,心律已正常,心区胀亦减,再9剂颇相安,遂携方归喀什复工。  中风论治  中风是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伴口眼喁斜、半身不遂、语言不利,或不经昏仆而仅以喁僻不遂为主症的一种疾病。属现代医学之脑血管意外范畴。  重在改善脑部血液循环  根据《素问·调经论》“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复反则生,不反则死”、《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等论述,可见数千年前中医学即已知本病之病变部位主要在头部。其后历代对本病之病因的立论有内、外之不同,病机有虚(阴虚、气虚)、火(肝火、心火)、风(肝风、外风)、痰(风痰、湿痰)、气(气逆)、血(血瘀)之别。如《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中就提出“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备急千金要方·论杂风状第一》中也把中风与太阳中风、诸痹合而论之,说明当时认识上均与外风有关。宋元时期内因说兴起。如刘完素认为是由“将息失宜,心火暴甚,肾水虚衰”而起;李东垣则认为“中风者非外来风邪,乃本气病也”;朱丹溪认为“东南之人,多是湿土生痰,痰生热,热生风也”。分别从“心火暴甚”“本气自病”“湿土生痰”三方面,推出了内因说。  但先生认为,总而言之,中风是由脑部血液循环障碍所引起。因而先生从改善脑部血液循环这一角度着眼,创立柴牡三角汤为主方,随症加减以治疗本病,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柴牡三角汤  柴胡9~12克生牡蛎(先煎)50~40克山羊角15~24克水牛角15~24克生鹿角6~9克。  方解:柴胡宣畅气血,推陈出新。生牡蛎潜阳软坚,消痰行水。柴牡同用,无升阳僭逆之患,有降泄疏导之功。不仅通血道,亦走水道,故举以为君。山羊角代羚羊角,能平肝息风,善解脑血管之痉挛。水牛角代犀角,能清心凉血,治神志不清,起醒脑解毒作用。生鹿角能行血、消血肿。古人有用一味生鹿角碾末、醋调敷乳痈立消者,故以之移治脑部凝血留瘀,起潜移默化之效。五味药合而为方,对脑部气血瘀滞、水液潴留,有疏通消散作用。  ……

前言/序言


《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内科专家卷:陈苏生(第二版)》 内容梗概 《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内科专家卷:陈苏生(第二版)》是一部深入剖析中国近代名老中医陈苏生先生学术思想、临床经验与医德风范的扛鼎之作。该书精选了陈苏生先生在中医内科领域数十年如一日的宝贵诊疗实践,通过系统梳理、精炼提炼,力求展现其独特的辨证施治体系、灵活的组方遣药技巧以及对中医理论的深刻理解和创新应用。 本书重点围绕陈苏生先生在内科常见病、多发病,乃至一些疑难杂症的诊疗经验展开。例如,在温病学的应用上,陈苏生先生如何结合时代特点,融汇古今,形成其独到的温病防治理念;在脾胃病的研究上,他如何深刻洞察脾胃在人体健康中的核心地位,并通过精细辨证,有效调理各种脾胃失调的病症,如胃脘疼痛、食欲不振、腹胀泄泻等。此外,对于心系疾病、肝系疾病、肾系疾病等内科常见病,书中也详细阐述了陈苏生先生的诊疗思路,包括其对病因病机的分析、病证的辨别以及治疗原则的确立。 书中不仅记录了陈苏生先生的典型医案,更重要的是对这些医案进行了深入的解析,使读者能够清晰地理解其辨证逻辑和用药依据。这些医案涵盖了从初诊到痊愈的全过程,并穿插了陈苏生先生在诊疗过程中的关键思考和对患者病情的细致观察。通过对这些真实案例的学习,读者可以直观地感受到陈苏生先生精湛的医术和丰富的临床智慧。 此外,本书还着重展现了陈苏生先生严谨的学术态度和高尚的医德医风。他始终秉持“但愿世间人无病,宁可架上药生尘”的仁心仁术,对患者关怀备至,始终将患者的健康放在首位。书中还收录了陈苏生先生关于中医教育、人才培养的理念,以及他对中医传承与发展的思考,为后学提供了宝贵的精神指引。 《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内科专家卷:陈苏生(第二版)》的出版,旨在为广大中医临床工作者、医学生以及对中医文化感兴趣的读者提供一个学习和借鉴的平台。通过对陈苏生先生学术精髓的挖掘和呈现,希望能激发更多人对中医内科的深入研究和临床实践,为传承和发展中华民族瑰宝贡献力量。本书内容翔实,论述严谨,图文并茂,是研究和学习陈苏生先生学术思想的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

用户评价

评分

初拿到这本书,就被它沉甸甸的分量所吸引,这不仅仅是纸张的厚度,更是知识的厚度。我一直觉得,好的中医书籍不仅仅是理论的堆砌,更重要的是临床的经验和人文的关怀。从“陈苏生(第二版)”这个副标题,我能感受到这本书是在前一版的基础上进行了更新和完善,这对于我们读者来说无疑是福音。一个好的中医大家,不仅要有高超的医术,更要有仁爱之心,对待病人如亲人。我非常好奇陈苏生老中医在内科领域有哪些独到的见解和治疗方法,他又是如何看待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如何从整体观出发来调理身体的。我希望这本书能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生动的医案,将复杂的医学知识娓娓道来,让我这个中医爱好者能够有所收获,也能将这份宝贵的经验传承下去。

评分

我对中医的兴趣,可以说是源于对自然朴素的敬畏,觉得它是一种与天地万物和谐相处的哲学。而《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内科专家卷》的出现,则让我看到了这种哲学在现实中的落地生根。陈苏生老中医的篇章,我满怀期待。我好奇这位前辈是如何理解“内科”这个概念的,他是否会将身体的各个脏腑器官视为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整体?他的诊断方法是否有什么特别之处?在治疗上,除了经典的方药,是否还有针灸、推拿等其他疗法?我希望这本书能展现出中医的生命力,让我们看到中医是如何在不断发展中,依然能够解决当代人的健康问题。我期待这本书能让我对中医内科有一个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也能激发我学习中医的热情,去探索更多关于生命的智慧。

评分

我是一个对传统文化非常着迷的人,尤其对中医情有独钟。这次偶然的机会看到了这套《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觉得非常有意义。每一本都代表着一位在中华医学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中医大家,而“内科专家卷”更是汇聚了众多在内科领域有卓越贡献的专家。我尤其关注“陈苏生(第二版)”这个篇章,不知道这位陈苏生老中医在临床实践中,是如何将祖国医学的精髓与现代医学的理念相结合的?他的学术思想有哪些创新之处?我期望这本书能够像一位资深医生在与我对话,分享他几十年的行医心得,解读那些经典的医案,让我能体会到中医“辨证论治”的精妙之处,以及“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的智慧。这种能够深入了解中医大家成长历程和学术思想的书籍,对我来说非常有价值。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我真的太喜欢了,那种古朴而又不失庄重的风格,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眼球。深沉的颜色搭配上烫金的书名,在书架上简直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我一直对中医有种莫名的情结,觉得它蕴含着博大精深的智慧,而《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这个系列的名字,就透着一股历史的厚重感和传承的使命感。尤其是“内科专家卷”,感觉它像是一本打开中医内科宝库的钥匙,让人迫不及待想去探寻里面的奥秘。虽然我还没来得及深入阅读,但仅仅是翻阅一下目录,就看到了许多耳熟能详的大家名字,心中便油然而生一股敬意。我期待着这本书能带我走进中医内科的世界,学习先贤们的经验,感受他们治学严谨的精神,希望能从中获得一些启发,更好地理解中医的魅力。

评分

读中医,最怕的就是那些空洞的理论,最盼的就是那些鲜活的临床案例。《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这个系列听名字就很有分量,尤其“内科专家卷”,简直是内科疾病的“活字典”。我一直觉得,一位真正好的中医,不仅要懂理论,更要有实践的智慧,要能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这本书的“陈苏生(第二版)”,我猜想一定充满了陈老先生在临床一线积累的宝贵经验。我特别想知道,他面对那些棘手的内科疑难杂症时,是如何运用中医的思路和方法去解决的?他的处方用药有什么特点?是不是有一些经典的验方或者独特的治疗技巧?这本书能让我从一个更实际、更接地气的角度去认识中医内科,而不是仅仅停留在书本的理论层面。

评分

感觉中西医都在讲

评分

非常好!!

评分

非常好!!

评分

图书特价买的,质量不错。

评分

非常好!!

评分

感觉中西医都在讲

评分

书不错

评分

与实物完全相符。质量很好!你值得拥有。

评分

包装太差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