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思维培养导引丛书:血液内科疾病临床诊疗思维(第2版)

临床思维培养导引丛书:血液内科疾病临床诊疗思维(第2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胡豫 编
图书标签:
  • 血液内科
  • 临床思维
  • 诊断学
  • 病例分析
  • 临床实践
  • 医学教育
  • 内科学
  • 疾病诊疗
  • 第二版
  • 医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ISBN:9787117197892
版次:2
商品编码:11613595
包装:平装
丛书名: 临床思维培养导引丛书 ,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4-12-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84
字数:64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临床思维培养导引丛书:血液内科疾病临床诊疗思维(第2版)》由国内知名的专家编写,以临床病例为基础,通过展现作者从接诊病人到患者出院全过程的诊疗思维,启发和引导读者建立起科学缜密的临床思维。

作者简介

  胡豫,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副院长,华中科技大学血液病学研究所所长,血液科主任。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教育部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二级教授、国务院政务特殊津贴获得者。担任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副主委、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血栓与止血学组组长、中国医师协会血液学分会副会长、湖北省医学会血液病分会主委等。《临床急诊杂志》主编、《临床血液学杂志》副主编、英国Thrombosis Journal Chinese Medical Journal、《中华血液学杂志》等编委。
  从事血液病医疗工作近30年,主持临床一线工作。在各种疑难血液病的临床诊治方面具有丰富经验,特别是对出、凝血疾病如难治ITP等;恶性血液疾病如多发性骨髓瘤等具有较深造诣。
  在恶性血液病及出凝血疾病等相关领域的研究中先后承担国家及省部级课题18项。作为负责人担任国家科技部新药创制重大专项1项、“973”计划子课题1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项、卫生部临床学科重点项目2项、教育部创新团队1项、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3项等。2007年被人事部、教育部遴选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2009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09年受聘“长江学者”,2012年获“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013年获“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
  在血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与靶向治疗及多发性骨髓瘤血管新生等研究领域发表论文174篇(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SCI收录期刊60余篇),“一种组织因子靶向性蛋白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 2010 10106567.9)。作为负责人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教育部提名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2009年、2012年分别受邀在美国血液学年会及欧洲血液学年会作大会报告。担任全国高等学校本科临床医学专业规划教材《内科学》(第8版)出凝血疾病部分编写,全国高校医学研究生教材《血液内科学》副主编,并参编《血液病学》、《临床血液学》等多部专著的编写,指导博士生22名、硕士生23名(含国外研究生2名),博士后2名。

内页插图

目录

绪论
病例1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皮疹,脾大,心衰
病例2 发热,扁桃体及颈部淋巴结肿大,异常淋巴细胞比例增高
病例3 月经量增多,牙龈出血,皮肤瘀点,高热,血象异常
病例4 皮肤紫癜,牙龈出血伴低热,外周血发现幼稚细胞
病例5 进行性面色苍白、乏力,胸骨压痛
病例6 进行性头昏乏力伴发热,白细胞显著升高
病例7 卵巢癌化疗后3年,发热、三系减少,骨髓原始细胞比例升高
病例8 乏力、低热、牙龈出血,外周血有幼稚细胞
病例9 乏力、皮肤出血点,外周血白细胞升高并有幼稚淋巴细胞
病例10 全身骨关节痛,浅表淋巴结肿大,胸骨压痛
病例11 头晕、乏力,白细胞升高及重度贫血
病例12 白细胞及血小板持续增高、外周血出现髓系幼稚细胞
病例13 乏力、左上腹包块、骨痛及发热
病例14 淋巴细胞持续增多伴乏力、盗汗
病例15 确诊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0余年,近期淋巴细胞迅速增加、伴明显乏力、腹胀
病例16 慢性腹胀、脾肿大、外周血淋巴细胞比例增加
病例17 慢性粒细胞减少、脾肿大、骨髓T淋巴细胞比例增高
病例18 腹痛伴皮肤散在瘀点、脾大、门静脉血栓形成,血小板明显升高
病例19 左上腹胀痛、贫血、脾大,外周血易见泪滴样红细胞
病例20 慢性腹胀、脾肿大,突发左侧肢体麻木伴言语不清
病例21 反复血小板减少多年
病例22 反复皮肤紫癜数十年,鼻出血伴双下肢出血点数天
病例23 腹痛、腹泻,血便,紫癜,关节肿胀
病例24 皮肤紫癜,发作性意识模糊
病例25 自幼反复皮肤瘀斑,初潮起月经量增多
病例26 产后皮肤大片瘀斑,下肢血肿
病例27 幼儿牙龈反复出血
病例28 恶心、呕吐、尿色深,宫内死胎,肝功能凝血功能异常
病例29 鼻出血、肉眼血尿
病例30 反复下肢肿胀、疼痛
病例31 持续下肢肿胀,少尿、排尿困难
病例32 反复双下肢肿痛,突发胸痛咳嗽
病例33 皮肤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逐渐加重
病例34 分娩后突发休克,呼吸困难,阴道出血
病例35 发热,双肺多发结节
病例36 无痛性、进行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伴发热
病例37 球蛋白升高伴多发性骨质破坏、贫血
病例38 多发性神经病变、多浆膜腔积液、多发器官肿大及多发内分泌异常
病例39 全身瘙痒伴右锁骨上窝无痛性进行性淋巴结肿大
病例40 泡沫尿、贫血、心功能不全
病例41 反复发作性右上眼睑包块
病例42 皮肤出血点,齿龈出血,进行性全血细胞减少
病例43 反复上腹部不适,黑便,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病例44 乏力、面色苍白,双手指间关节胀痛
病例45 葡萄酒样小便、全血细胞减少,脾脏增大,多发性动脉栓塞
病例46 自幼贫血20余年,每遇“上感”加重
病例47 反复乏力、解浓茶色尿,黄疸、脾大
病例48 全血细胞减少,骨髓原始细胞比例增高
病例49 大细胞性贫血,血小板数增多,46,XX,del(5)
病例50 乏力面黄伴发热,长期家畜接触,红细胞表面有不明附着物
……

前言/序言


凝练临床智慧,锻造诊疗利器——《临床思维培养导引丛书:血液内科疾病临床诊疗思维(第2版)》 在日新月异的医学领域,血液内科疾病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对临床医生的诊断与治疗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从常见的贫血、白细胞异常,到凶险的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每一个环节都牵涉着患者的生命健康,需要医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敏锐的临床洞察力以及严谨的逻辑推理能力。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临床思维”的精进与锤炼。 《临床思维培养导引丛书:血液内科疾病临床诊疗思维(第2版)》正是这样一本致力于系统性提升血液内科医生临床诊疗思维的力作。它并非简单罗列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案,而是将重心置于“如何思考”这一核心问题之上。本书以培养医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导向,旨在帮助读者构建一套科学、高效的临床思维框架,从而在面对纷繁复杂的血液系统疾病时,能够游刃有余,做出最恰当的决策。 深入剖析,循循善诱:重塑诊疗逻辑 本书的出版,紧密契合了当前医学教育和临床实践对高水平、复合型医学人才的需求。它深刻认识到,单纯的知识灌输已不足以应对现代医学的挑战,而真正能够将知识转化为实践、将信息转化为决策的,正是强大的临床思维能力。 《血液内科疾病临床诊疗思维(第2版)》以“导引”为核心,通过精选的典型病例、深入的理论剖析以及详实的思维过程展现,层层递进地引导读者理解血液内科疾病的诊疗脉络。它不回避疑难杂症,不畏惧复杂的鉴别诊断,而是将这些挑战化为学习的阶梯。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不仅仅告诉你“是什么”,更侧重于“为什么”和“怎么做”,从而让读者从根本上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掌握分析问题的关键切入点。 结构精巧,内容充实:覆盖临床关键环节 本书内容编排匠心独运,围绕血液内科疾病的临床诊疗全过程展开。 病史采集与体格检查的思维导向: 详细阐述如何通过精细化的病史询问和全面的体格检查,快速捕捉疾病的蛛丝马迹,构建初步的诊断思路。书中强调了信息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从看似零散的症状体征中梳理出关键的线索。 实验室及辅助检查的逻辑运用: 深入解析各种血液学检查(血常规、骨髓象、流式细胞术、染色体核型分析、基因检测等)以及影像学、病理学检查的价值与局限。本书着重引导读者理解各项检查结果背后的生理病理机制,以及如何将各项检查有机结合,形成证据链,排除或支持特定诊断。 鉴别诊断的思维策略: 面对相似的临床表现,如何运用系统性的鉴别诊断思维,逐步缩小范围,最终锁定最可能的疾病。书中会列举大量经典的鉴别诊断场景,并提供清晰的逻辑推理路径,帮助读者掌握“排除法”和“肯定法”的精髓。 疾病诊断的思维进阶: 在明确诊断的基础上,如何进一步判断疾病的分期、危险分层,为后续的治疗决策提供依据。本书会引导读者理解不同疾病诊断标准的细微差异,以及这些差异对预后的影响。 治疗决策的思维考量: 针对不同血液系统疾病,如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年龄、体能、合并症、基因突变等)以及现有治疗指南,制定个体化的、最优化、最经济的治疗方案。书中会深入探讨不同治疗模式(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等)的适应症、禁忌症、疗效与风险,以及如何权衡利弊,做出最佳选择。 病情监测与复发判断的思维要点: 治疗过程中,如何通过定期复查和动态观察,评估治疗效果,及时发现和处理不良反应,以及如何识别疾病复发的早期信号,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案例驱动,实战演练:提升临床实操能力 理论的学习离不开实践的印证。本书最大的特色之一便是其浓厚的案例导向。每一个章节的讲解,都紧密围绕着临床上真实遇到的典型病例展开。作者通过对这些病例的深入剖析,将抽象的医学理论与鲜活的临床实践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在每个案例分析中,本书都力求展现作者的“思维过程”: 初期思考: 面对患者,初步的诊断方向是什么?有哪些需要重点关注的症状体征? 信息获取: 需要做哪些检查?为什么要做这些检查?如何解读这些检查结果? 逻辑推理: 如何通过分析收集到的信息,一步步排除错误方向,锁定正确诊断? 方案制定: 基于确诊的疾病和患者个体情况,最合理的治疗方案是什么?有哪些备选方案? 预后判断与随访: 治疗效果如何评估?未来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这种“案例驱动,思维先行”的模式,让读者仿佛置身于真实的临床情境中,跟随资深专家的脚步,一同经历诊断与治疗的思考过程。这不仅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更能有效地培养读者自身的临床思维能力。 精益求精,与时俱进:第二版的价值体现 作为《血液内科疾病临床诊疗思维》的第二版,本书在第一版的基础上,进行了全面的修订与升级。医学知识与技术不断发展,血液内科领域更是日新月异。第二版充分吸收了近年来在血液病诊断、治疗、预后判断等方面的最新进展,包括: 更新的诊断标准与分类: 纳入最新的国际或国内血液病诊断与分类标准,确保知识的权威性与前沿性。 新增的治疗策略与药物: 重点介绍近年来涌现出的新型靶向药物、免疫疗法以及联合治疗方案,并探讨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更深入的分子病理学解读: 强调基因检测、分子标志物在疾病诊断、疗效预测与个性化治疗中的重要作用。 优化了的思维引导模式: 结合临床反馈,进一步优化了思维导引的逻辑性和条理性,使之更易于读者理解和掌握。 适用人群: 本书不仅是血液内科住院医师、进修医师、主治医师进行临床思维训练的必备参考,对于内科其他专业的医生,以及对血液系统疾病感兴趣的医学生,也具有极高的学习价值。它将帮助广大医务工作者,在繁杂的临床实践中,构建起一套强大的思维利器,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患者的健康。 结语: 《临床思维培养导引丛书:血液内科疾病临床诊疗思维(第2版)》是一本凝聚临床智慧、注重思维培养的著作。它将引领您穿越血液内科疾病的重重迷雾,掌握科学的诊疗逻辑,提升临床决策能力,最终成为一名更加优秀、更加自信的血液内科医生。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我关注了很久,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真正帮助我提升临床思维的书籍,尤其是在血液内科这个复杂的领域。市面上的书籍很多,但大多侧重于知识的堆砌,或者流程的罗列,真正能教会你“如何思考”的却少之又少。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醍醐灌顶的启发,让我能够从繁杂的临床信息中抽丝剥茧,抓住关键。例如,面对一个复杂的贫血病例,我希望能看到作者如何一步步分析,从病史、体格检查到辅助检查,如何构建鉴别诊断的思维导图,如何排除和确认,而不是简单地给出几个常见的诊断。我也很期待书中能够分享一些经验性的指导,比如在某些特殊的临床情境下,如何判断风险,如何做出更优的决策,以及如何应对那些不确定性极高的疑难杂症。总而言之,我期望这本书能成为我临床实践中的一位良师益友,陪伴我不断成长,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评分

对于这本书,我抱有极大的期待,因为临床实践中,单纯的知识储备是远远不够的,关键在于能否灵活运用,融会贯通,形成一套属于自己的思维模式。《血液内科疾病临床诊疗思维(第2版)》这个标题,让我觉得它很有可能解决我一直以来在血液内科遇到的瓶颈。我尤其希望书中能够深入探讨一些“疑难杂症”的诊疗思路。比如,当患者出现一些非典型的症状,或者对常规治疗反应不佳时,我们应该如何打破思维定势,从更广泛的角度去思考,甚至是寻找一些非常规的诊断方向。我也希望能看到书中关于“循证医学”和“临床经验”如何结合的论述,如何在缺乏高质量证据的情况下,利用个人的临床经验和医学原理来做出最合理的判断。另外,我也期待书中能够分享一些作者在临床中遇到的挑战,以及他们是如何克服的,这样会更加贴近实际,也更能引起共鸣。

评分

我对《血液内科疾病临床诊疗思维(第2版)》充满了好奇和期待。在临床工作中,我常常感觉到自己对于一些疾病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尤其是涉及到一些罕见病或者复杂性疾病的时候,思维往往会陷入僵局。《血液内科疾病临床诊疗思维》这个名字,让我觉得它可能会提供一种全新的视角,帮助我打开思路。我特别希望书中能够包含一些关于“多学科协作”的思维引导,因为在血液内科,很多疾病的治疗都需要与放疗科、外科、病理科等紧密合作,如何有效地进行沟通和协同,也是临床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我还希望书中能够强调“患者个体化”的诊疗理念,在遵循指南的基础上,如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最适合的治疗方案。总而言之,我期待这本书能够给我带来启发,让我能够更自信、更精准地应对临床挑战。

评分

作为一个长期奋战在临床一线的医生,我深知“思维”是决定诊疗水平的关键。《血液内科疾病临床诊疗思维(第2版)》这个书名,恰好点明了我最需要提升的方向。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套系统性的方法论,帮助我从“知其然”走向“知其所以然”。例如,在面对急性白血病的患者时,我希望不仅仅是了解诱导治疗、巩固治疗的方案,更重要的是理解这些方案背后的科学依据,以及在不同患者身上,为什么需要进行调整。我也希望书中能够包含一些关于“如何解读复杂影像学和病理学报告”的内容,因为这些往往是诊断的关键,但有时候很难完全理解其深层含义。此外,我也关注书中对于“预后判断”和“并发症防治”的思维引导,这对于制定长远治疗计划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评分

拿到这本《血液内科疾病临床诊疗思维(第2版)》后,我迫不及待地翻阅起来。坦白说,我一直对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感到有些力不从心,总觉得少了点什么。这本书的标题就深深吸引了我,它似乎直击了我临床上的痛点——“思维”的培养。我希望它能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能够在我面对患者时,引导我更系统、更深入地去思考。比如,在处理淋巴瘤的患者时,不仅仅是记住分期、分型,更重要的是理解不同分期、分型背后的病理生理机制,以及这些机制如何影响治疗的选择和预后。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思维框架”,帮助我建立起清晰的逻辑链条,从初步的症状线索出发,逐步缩小范围,最终锁定诊断。同时,我也期待书中能够包含一些“反思性”的内容,比如通过一些典型病例的分析,指出当时可能存在的思维误区,以及如何从错误中学习,不断优化自己的诊疗思路。

评分

你弄那么细的字哥哥我看不清诶

评分

非常好的一套书,

评分

评分

你弄那么细的字哥哥我看不清诶

评分

帮别人买的,是全新的!!!

评分

你弄那么细的字哥哥我看不清诶

评分

你弄那么细的字哥哥我看不清诶

评分

评分

帮别人买的,是全新的!!!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