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基础(第3版)

电路基础(第3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崔金辉,蒋海娜 著
图书标签:
  • 电路基础
  • 电路分析
  • 模拟电路
  • 电子技术
  • 高等教育
  • 教材
  • 电子工程
  • 基础电路
  • 电路原理
  • 电气工程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1230608
版次:01
商品编码:11465498
包装:平装
丛书名: 职业院校教学用书(电子类专业)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4-05-01
页数:236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本书在2005年版同名教材的基础上重新编写,教学时数为140学时。全书共分9个模块: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直流电阻电路、电容和电感、正弦交流电路的分析与计算,非正弦周期性电路、互感和理想变压器、谐振电路、线性动态电路的分析,双端口网络与滤波器的介绍。
重新编写后的本书更加注重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的阐述,注重联系工程实际,突出理论知识的实用性和适度性,难度明显减小,删除了不必要的推导与计算。本书例题丰富,各章有小结与习题,便于教学与自学。
本书可作为高职、中职院校电子类各专业的教材,同时可供大中专院校选做教材,也可供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为了方便教学和自学,本书配有电子教案和习题答案,请至华信教育资源网下载使用。

作者简介

崔金辉,82年至今 本溪电子工业学校电子科、教务科工作。全国职业院校电子信息类教材电子技术编委会委员。主要讲授电子类课程。

目录

模块1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1)
单元1电路和电路模型(1)
1?电路的一般概念(1)
2?电路模型(2)
3?单位制(3)
单元2电流与电压的参考方向(3)
1?电流的参考方向(3)
2?电压的参考方向(4)
单元3电阻元件和欧姆定律(5)
1?电阻与电阻元件(5)
2?电导(5)
3?欧姆定律(5)
单元4独立电源与受控源(8)
1?电压源及其表示法(8)
2?电流源及其表示法(9)
3?电源模型的等效互换(10)
?4?受控源(12)
单元5电功率与电能(13)
1?电阻元件的功率(13)
2?电能(14)
单元6基尔霍夫定律(15)
1?电路的结构(15)
2?基尔霍夫电流定律(15)
3?基尔霍夫电压定律(17)
单元7电路中各点电位的分析(20)
1?电路中电位的概念(20)
2?电路中各点电位的分析与计算(20)
3?等电位点(同电位)(21)
?4?电路的简化画法(22)
小结(23)
习题1(24)
模块2直流电阻电路的分析(29)
单元1电阻的串联、并联和混联(29)
1?电阻的串联及分压(29)
2?电阻的并联及分流(30)
3?电阻的混联(32)
单元2电阻的星形连接与三角形连接的等效互换(33)
1?电阻的星形连接与电阻的三角形连接(33)
2?星形连接与三角形连接等效互换公式(34)
单元3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37)
1?戴维南定理(37)
2?应用戴维南定理解题的方法与步骤(37)
3?戴维南等效电路参数的测定(39)
4?诺顿定理(39)
单元4节点电压法(40)
1?节点电压法(40)
2?弥尔曼定理(42)
单元5叠加定理(43)
1?叠加定理(43)
2?叠加定理的重要性(45)
单元6负载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46)
小结(49)
习题2(50)
模块3电容和电感(57)
单元1电容元件(57)
1?电容和电容元件(57)
2?电容元件上电压与电流的关系(58)
3?电容器中的电场能量(59)
单元2电容器的并联、串联和混联(60)
1?电容器的并联(60)
2?电容器的串联(61)
3?电容器的混联(63)
单元3电磁感应定律(64)
1?法拉第定律(64)
2?楞次定律(65)
3?电磁感应定律(65)
单元4电感元件(66)
1?自感现象和电感(67)
2?电感元件上电压与电流关系(67)
3?电感线圈的磁场能量(69)
小结(70)
习题3(71)
模块4正弦交流电路的分析与计算(74)
单元1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74)
1?正弦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74)
2?正弦量的三要素(77)
3?同频正弦量的相位差(79)
单元2正弦量的有效值和平均值(80)
1?周期性交流电的有效值(80)
2?正弦量的平均值(81)
单元3复数概念(82)
1?复数的4种表示形式(82)
2?复数的四则运算(84)
3?旋转因子(85)
单元4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85)
1?正弦量的表示法(86)
2?两个同频正弦量之和(87)
单元5正弦交流电路中的电阻元件(88)
1?电阻元件上电压与电流的关系(88)
2?电阻元件上电压与电流的相量关系(88)
3?电阻元件的功率(89)
单元6正弦交流电路中的电感元件(90)
1?电感元件上电压与电流的关系(90)
2?电感元件上电压与电流的相量关系(92)
3?电感元件的功率(92)
4?电感元件中储存的磁场能量(93)
单元7正弦交流电路中的电容元件(94)
1?电容元件上电压与电流的关系(94)
2?电容元件上电压与电流的相量关系(95)
3?电容元件的功率(96)
4?电容元件中储存的电场能量(97)
单元8RLC串联电路的分析(98)
1?相量形式的基尔霍夫定律(98)
2?用相量法分析RLC串联电路(99)
单元9阻抗的串联与并联(103)
1?复阻抗串联电路(103)
2?复阻抗并联电路(104)
3?导纳法分析并联电路(105)
单元10用相量法分析复杂交流电路(108)
1?节点电压法(108)
2?戴维南定理(109)
单元11功率因数的提高(110)
1?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110)
2?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110)
单元12正弦交流电路的阻抗匹配(112)
1?负载的电阻和电抗均可调(112)
2?负载的阻抗模可调而阻抗角不变(113)
单元13三相交流电源(113)
1?对称三相电源(113)
2?对称三相电源的连接(114)
单元14三相电路的分析(116)
1?负载星形连接与三角形连接的特点(116)
2?不对称三相负载的分析(119)
3?三相电路的功率(121)
小结(122)
习题4(125)
模块5非正弦周期性电路(128)
单元1非正弦周期量(128)
1?非正弦周期波的分解(128)
2?常见非正弦周期函数的傅里叶级数(129)
3?非正弦周期波的有效值(130)
单元2非正弦周期性信号的频谱(131)
1?频谱的概念(131)
2?频谱的特点(132)
单元3线性非正弦周期性电流电路和计算(133)
单元4非正弦周期性电流电路的功率(135)
小结(136)
习题5(137)
模块6互感和理想变压器(138)
单元1互感现象与同名端(138)
1?互感现象(138)
2?互感电压(139)
3?同名端(139)
单元2互感线圈的串联(141)
单元3互感消去法(143)
1?互感线圈的并联(143)
2?互感消去法(144)
单元4空心变压器(146)
1?空心变压器的组成(146)
2?空心变压器的等效电路(146)
单元5理想变压器(147)
1?理想变压器的概念(147)
2?理想变压器的变压比(148)
3?理想变压器的电流比(148)
4?理想变压器的阻抗变换(148)
小结(150)
习题6(151)
模块7谐振电路(154)
单元1概述(154)
1?谐振电路的作用(154)
2?谐振电路的组成(155)
单元2串联谐振电路(155)
1?串联谐振电路的谐振现象(155)
2?串联谐振电路的频率特性(159)
3?串联谐振电路的选频特性指标(161)
单元3并联谐振电路(164)
1?并联谐振电路的谐振现象(164)
2?并联谐振电路的频率特性及选频指标(166)
单元4复杂并联谐振电路(169)
1?复杂并联谐振的形式(169)
2?双电感并联谐振电路(170)
3?双电容并联谐振电路(172)
单元5耦合谐振电路(175)
1?耦合谐振电路的种类(175)
2?耦合谐振电路的等效(176)
3?互感耦合双调谐电路的次级电流频率特性(177)
4?互感耦合电路的通频带(178)
小结(179)
习题7(181)
模块8线性动态电路的分析(184)
单元1换路定律(184)
1?过渡过程的概念(184)
2?换路定律(185)
3?线性动态电路初始值的计算(186)
单元2RC串联电路的零输入响应(187)
1?零输入时的电压和电流(187)
2?时间常数(188)
3?能量关系(188)
单元3直流激励下RC串联电路的零状态响应(189)
1?零状态时的电压和电流(189)
2?电容中储存的电场能量(190)
3?RC串联电路过渡过程的应用(191)
单元4RL串联电路的动态分析(194)
1?RL串联电路的零输入响应(194)
2?直流激励下RL串联电路的零状态响应(196)
3?电感中储存的磁场能量(197)
单元5一阶电路的全响应及三要素法(197)
1?一阶电路的全响应(197)
2?一阶电路的三要素法(199)
小结(201)
习题8(202)
模块9谐振电路(205)
单元1双端口网络的概述(205)
1?双端口网络的概念(205)
2?互易定理(206)
单元2双端口网络的基本方程和参数(207)
1?阻抗方程与Z参数(207)
2?导纳方程与Y参数(208)
单元3网络的传输函数与传输常数(210)
1?网络的传输函数(210)
2?传输常数(211)
单元4滤波器(213)
1?滤波器的基本概念(213)
2?滤波器的种类(213)
3?滤波器的特性阻抗和传通条件(214)
单元5其他类型的滤波器(216)
1?晶体滤波器(216)
2?陶瓷滤波器(218)
3?声表面波滤波器(SAWF)(219)
小结(219)
习题9(222)

前言/序言


《电学启迪:从感知到实践的工程师指南》 内容概述 《电学启迪》并非一本深奥的理论教材,而是一本旨在为初学者和寻求巩固基础知识的工程师提供清晰、易懂且实用的电学入门指南。本书将带您踏上一段从最基础的电学概念出发,逐步构建起坚实知识体系的旅程。我们相信,理解电学的核心原理是掌握现代科技的关键,无论是设计复杂的电子产品,还是维修日常的电器设备,抑或是理解能量传输的奥秘,都离不开对电学的深刻认识。 本书的编写理念是“寓教于乐,循序渐进”。我们避免使用过于抽象的数学推导和晦涩的术语,而是通过大量的实例、类比和直观的图示,帮助读者建立起对电学现象的感性认识。我们将复杂的概念分解成易于理解的组成部分,并逐步引导读者将这些组成部分组合起来,形成完整的知识图谱。本书旨在培养读者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非仅仅记忆公式和定理。 第一部分:电流的低语——感知电的基本面 本部分是全书的基石,我们将一同探索电世界的起点。 第一章:电的初遇——微观世界的舞者 我们将从原子结构开始,介绍构成物质的基本单元——电子、质子和中子。您将了解电荷的性质(正电荷与负电荷),以及同种电荷相斥、异种电荷相吸的基本定律。 我们将用生动的比喻解释什么是“自由电子”,以及它们是如何在导体中移动的。您将了解到,正是这些微观粒子的有序运动,构成了我们日常所说的“电流”。 我们还将探讨绝缘体和导体的区别,并列举一些常见的例子,帮助您直观理解为何有些材料能让电流轻易通过,而有些则会阻碍电流的流动。 最后,我们将引入“静电”的概念,通过日常生活中可见的静电现象(如摩擦起电),来强化对电荷和电场的初步认识。 第二章:电流的律动——电压、电流与电阻的三角关系 本章是本书的核心内容之一,我们将详细介绍描述电流流动的三大基本要素:电压、电流和电阻。 电压(Voltage):我们将把电压比喻为“推力”或“电势差”,是驱动电荷移动的原因。您将学习到电压的单位——伏特(V),并通过实际的电压源(如电池)来理解它的作用。我们会探讨串联和并联电池组对总电压的影响。 电流(Current):我们将把电流比喻为“水流”,是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您将学习到电流的单位——安培(A)。我们会用量筒和水龙头来类比电流的大小,并讨论电流的测量方法(电流表的使用)。 电阻(Resistance):我们将把电阻比喻为“管道的粗细”或“水流的阻碍”,它衡量了导体对电流的阻碍程度。您将学习到电阻的单位——欧姆(Ω)。我们会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如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以及温度的影响。 欧姆定律(Ohm's Law):我们将清晰地介绍欧姆定律——电压、电流和电阻之间的定量关系(V=IR)。通过大量图表和简单算例,帮助您掌握如何利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例如计算已知电压和电阻下的电流,或者已知电流和电阻下的电压。 第三章:电能的足迹——功率与能量的转化 本章将把焦点从电流的流动转移到电能的消耗与转化。 电功率(Electric Power):我们将解释电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电能做功的多少,即能量转化的速率。您将学习到电功率的单位——瓦特(W)。我们将介绍计算电功率的公式(P=VI),并引申出P=I²R 和 P=V²/R。 电功(Electric Work)/电能(Electric Energy):我们将介绍电功或电能是指电荷在电场中移动时所做的功。您将学习到电能的单位——焦耳(J),以及在日常生活中更常用的单位——千瓦时(kWh,即“度”)。我们将通过计算家用电器(如灯泡、电暖器)的耗电量来加深理解。 能量守恒定律在电学中的体现:我们将强调电能并非凭空产生或消失,而是与其他形式的能量(如热能、光能、机械能)相互转化。通过简单的例子,如灯泡将电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电动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来巩固能量守恒的观念。 第二部分:电路的语言——连接与控制的奥秘 在掌握了电学的基本要素后,本部分将带领您进入更广阔的电路世界。 第四章:线路的组织——串联与并联的魅力 本章将深入探讨两种最基本的电路连接方式:串联和并联。 串联电路(Series Circuit):我们将解释在串联电路中,元件是首尾相连的,电流只有一条通路。您将学习到串联电路的特点: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总电流处处相等,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阻之和。我们将通过灯泡串联的实验来直观演示,例如当其中一个灯泡烧坏时,整个电路都会断开。 并联电路(Parallel Circuit):我们将解释在并联电路中,元件是首首相连、尾首相连的,电流有多条通路。您将学习到并联电路的特点: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总电流等于各部分电流之和,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部分电阻倒数之和。我们将通过灯泡并联的实验来演示,例如一个灯泡烧坏不会影响其他灯泡的正常工作。 混合电路:我们将简要介绍混合电路的概念,即串联和并联组合而成的电路,并提供一些简单的分析思路。 第五章:开关的艺术——控制电流的走向 本章将聚焦于“开关”,这是控制电路导通与断开的关键元件。 开关的种类与功能:我们将介绍不同类型的开关,如单刀单掷(SPST)、单刀双掷(SPDT)开关,以及更复杂的拨动开关、按钮开关等。您将理解它们在控制电路中的不同作用。 触点与电路:我们将解释开关的内部结构,特别是其触点的作用,以及触点是如何通过机械动作来连接或断开电路的。 安全与应用:我们将强调开关在电气安全中的重要性,例如断路器、空气开关等,以及它们在日常家用电器和工业设备中的广泛应用。 第六章:元件的智慧——电阻、电容与电感的初探 本章将为您介绍电学电路中最基本的三种无源元件,它们赋予了电路不同的特性。 电阻器(Resistors):我们将复习电阻的概念,并介绍不同类型的电阻器,如固定电阻、可变电阻(电位器、滑动变阻器)。您将学习到它们在限流、分压、调节电路参数等方面的作用。我们将通过实际的电路图来演示如何使用滑动变阻器来改变灯泡的亮度。 电容器(Capacitors):我们将把电容器比喻为“储能罐”,解释它能够储存电荷的特性。您将学习到电容器的单位——法拉(F),以及电容值对储存电量的影响。我们将介绍电容器的结构(两块导体板之间有绝缘介质),并简单提及它在滤波、耦合、振荡等电路中的初步应用。 电感器(Inductors):我们将把电感器比喻为“能量缓冲器”,解释它能够抵抗电流变化的特性,即产生“感应电动势”。您将学习到电感器的单位——亨利(H)。我们将介绍电感器的基本结构(通常是线圈),并简单提及它在滤波、储能、耦合等电路中的作用。 元件的组合与特性:我们将简要探讨这三种元件组合在一起时,会产生怎样的电路特性,为后续章节埋下伏笔。 第三部分:实用电学——从理论到实践的桥梁 本部分将把前两部分的知识融会贯通,引导您走向实际应用。 第七章:电路图的语言——符号、规范与绘制 本章将为您揭示电路图的奥秘,它是工程师之间交流的通用语言。 基本符号详解:我们将详细介绍电路图中最常用、最基础的符号,包括电源符号(直流、交流)、电阻符号、电容符号、电感符号、开关符号、灯泡符号、接地符号等,并解释它们的含义。 电路图的绘制规范:我们将介绍绘制清晰、准确电路图的基本原则和规范,例如导线连接点的表示、元件的摆放方向、线路的交叉处理等。 简单电路图的解读与绘制实践:我们将通过一些简单的实际电路图(如简单的串联、并联电路图),带领您一步步进行解读。同时,也会指导您根据给定的电路功能,尝试绘制简单的电路图。 第八章:工具箱的探秘——常用的电学测量仪器 本章将介绍几种最常用、最基础的电学测量仪器,并教授您如何正确使用它们。 万用表(Multimeter):我们将详细介绍万用表的功能,包括测量电压、电流、电阻等。您将学习到如何选择合适的量程,如何连接探头,以及在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我们将通过实际操作演示,例如测量电池电压、电阻值,甚至简单电路中的电流。 示波器(Oscilloscope):我们将简要介绍示波器的基本原理和功能,它能够显示电信号随时间变化的波形。我们将演示如何观察一些简单信号的波形,如正弦波、方波,并初步理解波形的含义。 其他常用工具:我们将简要介绍电烙铁、焊锡、剥线钳、螺丝刀等常用的电工维修工具,以及它们的基本使用方法。 第九章:故障排除的艺术——电路问题的诊断与修复 本章将为您提供一套系统性的电路故障排除思路和方法。 常见故障分析:我们将列举一些常见的电路故障现象,如电路不工作、电流过大、发热异常、声音异常等。 故障诊断步骤:我们将引导您按照逻辑顺序进行故障诊断,例如: 目视检查:检查元件是否有烧毁、断裂、短路等明显损坏。 断路检查:利用万用表测量导通性,查找断路点。 短路检查:检查是否有虚假连接或元件损坏导致的短路。 参数测量:使用万用表测量关键点的电压、电流、电阻,与设计值或正常值进行对比。 替换法:在怀疑某个元件损坏时,尝试用已知良好的同类型元件进行替换。 安全第一:我们将反复强调在进行任何电路维修操作之前,务必断开电源,确保人身安全。 结语 《电学启迪》致力于成为您电学学习道路上的得力助手。我们相信,通过循序渐进的学习和大量的实践,您将能够掌握电学的基本原理,并将其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您探索浩瀚电学世界的第一步。愿本书能点燃您对电学的兴趣,开启您在工程领域的无限可能。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内容深度和广度都拿捏得恰到好处,对于我这种想要入门又不想被过于庞杂的理论淹没的学习者来说,简直是量身打造。它没有涉及那些过于偏门或者高度专业化的内容,而是专注于电路中最核心、最常用的知识点。无论是直流电路的基尔霍夫定律,还是交流电路的正弦稳态分析,这本书都给出了清晰、严谨的推导过程,并且配以大量的例题进行讲解。让我惊喜的是,它还触及了一些基础的模拟和数字电路的概念,比如二极管、三极管以及简单的逻辑门电路,虽然不深入,但足以勾勒出整个电路世界的轮廓。这种“广度”让我对电子技术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也为我以后深入学习其他相关领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这本书的“深度”也足够,它不会为了简化而牺牲科学的严谨性,在关键概念的解释上,力求做到准确到位,让我能够建立起正确的概念模型。

评分

《电路基础(第3版)》在语言风格上,可以说是相当“亲民”了。不像我以前看的很多技术书籍,动不动就冒出一堆我看不懂的术语,让人读得云里雾里。《电路基础》的作者们显然花了很多心思去揣摩读者的心理,他们使用的语言简洁明了,避免了不必要的学术腔调。即使是涉及到一些复杂的数学推导,他们也会用通俗易懂的文字进行解释,告诉你为什么这么做,这样做有什么意义。我特别喜欢它在解释一些经典电路分析方法时,所采用的“由浅入深”的模式。一开始先介绍原理,然后给出一个简单的例子,再逐步升级到更复杂的场景。这种逐步深入的学习过程,让我能够更好地消化和理解内容。而且,书中还穿插了一些“小贴士”或者“补充说明”,这些小小的点缀,不仅能帮助我避开一些常见的学习误区,还能让我了解到一些相关的背景知识,让学习过程更加生动有趣。

评分

这本《电路基础(第3版)》真心是我的救星!作为一个对电子这玩意儿一窍不通的门外汉,当初选这本书简直是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结果呢?它就像给我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最开始我最怕的就是那些复杂的公式和抽象的概念,总觉得看得头晕眼花。但这本书的讲解方式真的太接地气了,它不是那种冷冰冰的理论堆砌,而是通过大量形象的比喻和生动的小故事,把枯燥的电学知识变得像在听邻家大哥讲故事一样有趣。比如讲到电压和电流的时候,它居然用了“水管和水流”来类比,我一下子就明白了它们之间的关系,简直茅塞顿开!而且,书里的插图也画得特别棒,那些电路图和元器件的示意图,清晰明了,让我这个手残党都能轻松辨认。我甚至在家里用简单的材料,跟着书里的步骤,搭建了一些小小的电路实验,虽然只是最基础的LED闪烁,但那种亲手点亮的感觉,真的太有成就感了!这本书让我觉得,原来学电路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而且充满了探索的乐趣。

评分

我真心推荐《电路基础(第3版)》给所有想要学习电路知识的朋友们。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教材,更像是一位耐心的良师益友。它在提供扎实理论知识的同时,也非常注重培养读者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书中提供的各种实践性练习和项目建议,让我有机会将书本上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我曾经尝试过用它介绍的知识,自己动手组装了一个简单的电源模块,虽然最后成品并不完美,但整个过程让我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经验,比如如何选择合适的元器件,如何进行焊接,以及如何调试电路。这种“学以致用”的感觉,比单纯地背诵公式更能激励我继续学习。而且,这本书的内容更新也比较及时,一些新的技术和概念也有所提及,这对于希望跟上时代发展的学习者来说,无疑是一大福音。总而言之,这本书的综合素质非常高,无论是作为入门教材还是参考书,都非常值得拥有。

评分

我必须得说,《电路基础(第3版)》这本书的编写逻辑和章节安排,简直是为我这样的初学者量身定制的。它循序渐进,从最基础的概念入手,比如电阻、电容、电感这些基本元器件的性质,然后慢慢过渡到更复杂的串联、并联电路分析,再到交流电路和一些基本的半导体器件。每一章的内容都紧密衔接,不会让人感到跳跃或者信息过载。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在讲解每个新概念时,都会先回顾前面学过的知识,然后再引入新的内容,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知识网络,而不是孤立的知识点。这样一来,我学习的时候就感觉思路很清晰,能够很容易地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而且,书后的习题也非常有代表性,涵盖了该章节的重点和难点,还有一些开放性的思考题,能够促使我深入理解。我花了大量时间去做这些习题,有些题目一开始觉得很难,但通过反复琢磨和对照书上的讲解,最终都能找到解题思路,这个过程真的让我对电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