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G NX 9.0数控加工教程(附赠2张超值DVD光盘,内含446分钟全程视频课堂)

UG NX 9.0数控加工教程(附赠2张超值DVD光盘,内含446分钟全程视频课堂)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北京兆迪科技有限公司 编
图书标签:
  • UG NX
  • 数控加工
  • 教程
  • 视频
  • 机械制造
  • CAD/CAM
  • 编程
  • 实战
  • 入门
  • 9
  • 0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ISBN:9787517018766
版次:1
商品编码:11465928
包装:平装
丛书名: UG软件应用认证指导用书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4-05-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76
字数:495
正文语种:中文
附件:DVD
附件数量:2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附2张超值DVD光盘,6.5GB,446分钟的全程语音视频讲解
  制作了105个UG数控加工技巧和实例的语音视频教学演示
  内容全面:包含多轴加工、车削加工、线切割、后置处理
  注重实用:融入UG数控加工从业高手的心得、经验和技巧
  提供低版本素材源文件:适合UG NX 6.0~9.0的用户使用

内容简介

  《UG NX 9.0数控加工教程》全面、系统地介绍了UG NX 9.0数控加工的技术和技巧,内容包括数控加工基础、UG NX 9.0数控加工入门、平面铣加工、轮廓铣削加工、多轴加工、孔加工、车削加工、线切割、后置处理以及数控加工综合范例等。
  书中讲解所选用的范例、实例或应用案例覆盖了不同行业,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广泛的适用性。本书附有2张多媒体DVD学习光盘,制作了105个UG数控编程技巧和具有针对性的实例教学视频,并进行了详细的语音讲解,时间为7.4小时(446分钟);光盘中还包含书中所有的教案文件、范例文件以及练习素材文件(2张DVD光盘的教学文件容量共计6.5GB)。另外,为方便UG NX低版本读者的学习,光盘中特提供了UG NX 6.0、7.0、8.0和8.5版本的素材源文件。
  在内容安排上,本书紧密结合实例对UG NX数控编程加工的流程、方法与技巧进行讲解和说明,这些实例都是实际生产一线中具有代表性的例子,这样的安排可增加本书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还能使读者较快地进入数控加工编程实战状态;在写作方式上,本书紧贴软件的实际操作界面,使初学者能够直观、准确地操作软件进行学习,从而尽快地上手,提高学习效率。
  《UG NX 9.0数控加工教程》可作为工程技术人员学习UG NX数控加工编程的自学教程和参考书,也可作为大中专院校学生和各类培训学校学员的CAD/CAM课程上课及上机练习的教材。

内页插图

目录

前言
本书导读
第1章 数控加工基础
1.1 数控加工概论
1.2 数控编程简述
1.3 数控机床
1.3.1 数控机床的组成
1.3.2 数控机床的特点
1.3.3 数控机床的分类
1.3.4 数控机床的坐标系
1.4 数控加工程序
1.4.1 数控加工程序结构
1.4.2 数控指令
1.5 数控工艺概述
1.5.1 数控加工工艺的特点
1.5.2 数控加工工艺的主要内容
1.6 数控工序的安排
1.7 加工刀具的选择和切削用量的确定
1.7.1 数控加工常用刀具的种类及特点
1.7.2 数控加工刀具的选择
1.7.3 切削用量的确定
1.8 高度与安全高度
1.9 走刀路线的选择
1.10 对刀点与换刀点的选择
1.11 数控加工的补偿
1.11.1 刀具半径补偿
1.11.2 刀具长度补偿
1.11.3 夹具偏置补偿
1.12 轮廓控制
1.13 顺铣与逆铣
1.14 加工精度
第2章 UG NX 9.0数控加工入门
2.1 UG NX 9.0数控加工流程
2.2 进入UG NX 9.0的加工模块
2.3 创建程序
2.4 创建几何体
2.4.1 创建机床坐标系
2.4.2 创建安全平面
2.4.3 创建工件几何体
2.4.4 创建切削区域几何体
2.5 创建刀具
2.6 创建加工方法
2.7 创建工序
2.8 生成刀路轨迹并确认
2.9 生成车间文档
2.10 输出CLSF文件
2.11 后处理
2.12 工序导航器
2.12.1 程序顺序视图
2.12.2 几何视图
2.12.3 机床视图
2.12.4 加工方法视图
第3章 平面铣加工
3.1 概述
3.2 平面铣类型
3.3 底壁加工
3.4 表面铣
3.5 手工面铣削
3.6 平面铣
3.7 平面轮廓铣
3.8 底壁加工IPW
3.9 清角铣
3.10 精铣侧壁
3.11 精铣底面
3.12 孔铣削
3.13 铣螺纹
第4章 轮廓铣削加工
4.1 概述
4.1.1 轮廓铣简介
4.1.2 轮廓铣削的子类型
4.2 型腔铣
4.3 插铣
4.4 等高轮廓铣
4.4.1 一般等高轮廓铣
4.4.2 陡峭区域等高轮廓铣
4.5 固定轴曲面轮廓铣削
4.6 流线驱动铣削
4.7 清根切削
4.8 3D轮廓加工
4.9 刻字
第5章 多轴加工
5.1 概述
5.2 多轴加工的子类型
5.3 可变轴轮廓铣
5.4 可变轴流线铣
5.5 多轴加工综合范例
第6章 孔加工
6.1 概述
6.1.1 孔加工简介
6.1.2 孔加工的子类型
6.2 钻孔加工
6.3 镗孔加工
6.4 铰孔加工
6.5 沉孔加工
6.6 攻螺纹
6.7 钻孔加工综合范例
第7章 车削加工
7.1 车削概述
7.1.1 车削加工简介
7.1.2 车削加工的子类型
7.2 粗车外形加工
7.3 沟槽车削加工
7.4 内孔车削加工
7.5 螺纹车削加工
7.6 示教模式
7.7 车削加工综合范例
第8章 线切割
8.1 概述
8.2 两轴线切割加工
8.3 四轴线切割加工
第9章 后置处理
9.1 概述
9.2 创建后处理器文件
9.2.1 进入NX后处理构造器工作环境
9.2.2 新建一个后处理器文件
9.2.3 机床的参数设置值
9.2.4 程序和刀轨参数的设置
9.2.5 NC数据定义
9.2.6 输出设置
9.2.7 虚拟N/C控制器
9.3 定制后处理器综合范例
第10章 综合范例
10.1 垫板凹模加工
10.2 底座下模加工
10.3 面板凸模加工

前言/序言

  UG 是由美国UGS公司推出的功能强大的三维CAD/CAM/CAE软件系统,其内容涵盖了产品从概念设计、工业造型设计、三维模型设计、分析计算、动态模拟与仿真、工程图输出,到生产加工成产品的全过程,应用范围涉及航空航天、汽车、机械、造船、通用机械、数控(NC)加工、医疗器械和电子等诸多领域。
  由于具有强大而完美的功能,UG近几年几乎成为三维CAD/CAM领域的一面旗帜和标准,它在国外大学院校中已成为学习工程类专业必修的课程,也成为工程技术人员必备的技术。作为提高产品研发效率和竞争力的有效工具和手段,UG也正在国内形成广泛应用的热潮。UG NX 9.0是目前最新的版本,该版本在易用性、数字化模拟、知识捕捉、可用性和系统工程、模具设计和数控编程等方面进行了创新,对以前版本进行了数百项以客户为中心的改进。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UG NX 9.0数控加工的技术和技巧,其特色如下:
  内容全面,与其他的同类书籍相比,包括更多的UG数控加工知识和内容。
  范例丰富,对软件中的主要命令和功能,先结合简单的范例进行讲解,然后安排一些较复杂的综合范例帮助读者深入理解,灵活运用。
  讲解详细,条理清晰,保证自学的读者能独立学习。
  写法独特,采用UG NX 9.0软件中真实的对话框、菜单和按钮等进行讲解,使初学者能够直观、准确地操作软件,从而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附加值高,本书附有2张多媒体DVD学习光盘,制作了105个UG数控编程技巧和具有针对性的实例教学视频,并进行了详细的语音讲解,时间为7.4小时(446分钟),2张DVD光盘的教学文件容量共计6.5GB,可以帮助读者轻松、高效地学习。
  本书主要参编人员来自北京兆迪科技有限公司,展迪优承担本书的主要编写工作,参加编写的人员还有周涛、黄红霞、尹泉、李行、詹超、尹佩文、赵磊、王晓萍、陈淑童、周攀、吴伟、王海波、高策、冯华超、周思思、黄光辉、党辉、冯峰、詹聪、平迪、管璇、王平、李友荣。该公司专门从事CAD/CAM/CAE技术的研究、开发、咨询及产品设计与制造服务,并提供UG、ANSYS、ADAMS等软件的专业培训及技术咨询。在本书编写过程中得到了该公司的大力帮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编 者


UG NX 9.0数控加工深度解析与实战指南 本书旨在为数控加工领域的研究人员、工程师、技术人员及相关专业的学生提供一本全面、深入且实用的UG NX 9.0数控加工技术教程。不同于简单的操作罗列,本书从数控加工的基本原理出发,结合UG NX 9.0强大的功能模块,层层剖析每一个关键环节,旨在帮助读者建立完整的数控加工思维,掌握从模型设计到最终刀具路径生成与优化的全流程技艺。 第一部分:UG NX 9.0数控加工核心理念与基础构建 本部分将系统性地介绍UG NX 9.0在数控加工中的定位与优势,以及构建高效加工流程所需的基础知识。 数控加工的演进与UG NX 9.0的角色: 追溯数控加工技术的发展历程,探讨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软件在其中扮演的核心角色。详细阐述UG NX 9.0作为行业领先的集成化CAD/CAM/CAE解决方案,其在集成性、智能化和开放性方面的优势,以及为何它成为现代制造业不可或缺的利器。 UG NX 9.0数控加工环境的搭建与配置: 引导读者正确安装和配置UG NX 9.0的数控加工模块,包括启动选项、用户界面熟悉、工作目录设置、单位制选择等基础操作。重点讲解如何根据个人习惯和工作需求进行个性化设置,以提升工作效率。 三维模型的准备与优化: 强调数控加工中模型质量的重要性。本书将深入讲解如何检查和修复模型中的几何缺陷,如缝隙、重叠、非流形体等,这些缺陷是导致刀路生成错误或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同时,教授如何通过添加倒角、圆角、拔模斜度等特征,使模型更适合机械加工。 加工坐标系(WCS)的建立与管理: 详细阐述加工坐标系在数控加工中的作用,包括机床坐标系、工件坐标系、程序坐标系等概念。教授如何精确地创建和定位工件坐标系,并熟练运用各种坐标系切换和管理工具,确保刀具路径与机床运动的正确对应。 刀具与刀具库的管理: 深入介绍UG NX 9.0中刀具库的构建与管理方法。详细讲解不同类型刀具(如球头刀、立铣刀、平底刀、钻头、丝锥等)的参数设置,包括刀具直径、刀具长度、刀尖半径、刃数、材质、涂层等关键信息。演示如何创建自定义刀具,以及如何从外部导入刀具库,实现刀具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标准化。 第二部分:UG NX 9.0基础铣削加工技术详解 本部分将聚焦UG NX 9.0中最常用和最基础的铣削加工策略,为读者打下坚实的铣削加工基础。 面向区域铣削(Area Milling): 详细讲解面向区域铣削的应用场景和操作流程。重点分析其在粗加工和半精加工中的优势,包括区域的定义、刀具路径的生成逻辑、步距、切深、进退刀方式等参数的设置。通过实例演示如何有效地清理大块余料,为后续精加工做准备。 面铣削(Face Milling): 深入介绍面铣削的各种策略,包括Z向面铣、XY向面铣等。讲解如何设置加工区域、刀具、切削参数,以及如何优化刀具路径以减少空运行时间,获得平整的加工表面。 轮廓铣削(Contour Milling): 详细阐述轮廓铣削的各种应用,包括开敞轮廓和封闭轮廓的加工。重点讲解切削方向(左切、右切)、补偿类型(刀具补偿、刀尖补偿、工件补偿)、切削层(单层、多层)以及进退刀策略。演示如何通过轮廓铣削加工零件的外形和内腔。 型腔铣削(Cavity Milling): 深度解析型腔铣削的强大功能,特别是在加工复杂型腔和口袋时的应用。详细讲解如何定义型腔区域、选择合适的刀具、设置步距和切深,以及各种优化选项(如螺旋进刀、沿等高线铣削)。通过典型案例展示如何高效地加工各种形状的型腔。 等高线铣削(Z-Level Milling): 详细讲解等高线铣削的原理和应用。重点介绍如何设置加工区域、切削层、步距、刀具以及优化选项,以获得高质量的表面。演示如何在复杂曲面和斜面上进行高效的等高线加工。 沿曲面铣削(Flow Line Milling): 深入探讨沿曲面铣削的强大能力,特别是对于自由曲面和光顺表面的加工。详细讲解如何选择驱动曲面、生成刀具路径、设置刀具、以及各种表面光顺选项。通过实例展示如何实现高品质的曲面加工。 螺旋铣削(Spiral Milling): 介绍螺旋铣削在加工圆形孔、柱状特征等方面的应用。讲解如何设置螺旋参数,如直径、步距、进退刀方式,以及如何优化刀具路径以实现平滑的切削。 孔加工(Drilling and Tapping): 全面介绍UG NX 9.0的孔加工功能,包括钻孔、扩孔、镗孔、攻丝等操作。详细讲解各种孔加工循环(G81, G83, G84等)的参数设置,如钻孔深度、退刀方式、丝锥导程等。 第三部分:UG NX 9.0高级铣削加工技术与优化 本部分将进一步拓展UG NX 9.0铣削加工的应用范围,并深入探讨刀具路径的优化策略,以实现更高的加工效率和质量。 组合铣削策略: 讲解如何根据零件特征和加工要求,灵活组合使用不同的铣削策略,以达到最佳的加工效果。例如,先用面向区域铣削进行粗加工,再用等高线铣削进行半精加工,最后用沿曲面铣削进行精加工。 粗加工策略的优化: 重点研究如何优化粗加工刀具路径,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切削时间和刀具损耗。包括动态切削(Trochoidal Milling)的应用,以及如何根据刀具受力情况调整切削参数。 精加工策略与表面质量控制: 深入分析如何选择合适的精加工策略,以获得优异的表面质量。讲解表面粗糙度(Ra)与刀具路径参数(步距、刀尖半径、切削速度)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利用各种平滑和优化选项来减少刀痕。 倒角与圆角加工: 详细介绍UG NX 9.0中专门的倒角和圆角加工策略,包括V-Carving、Corner Rounding等。演示如何高效地加工零件的边角特征,提升零件的美观度和功能性。 多轴铣削加工基础: 介绍UG NX 9.0在多轴铣削加工中的初步应用。讲解三轴、四轴、五轴加工的基本概念,以及如何进行简单的五轴联动刀具路径生成。重点介绍AICC(Advanced Intelligent Control)等先进功能的应用。 刀具路径的检验与仿真: 强调刀具路径仿真在数控加工中的重要性。详细讲解如何利用UG NX 9.0的仿真功能,对生成的刀具路径进行碰撞检测、余料检查、加工时间估算等。演示如何通过仿真发现潜在问题,并及时进行调整。 第四部分:UG NX 9.0车削加工技术 本部分将转向UG NX 9.0的车削加工模块,系统介绍车削加工的原理和操作。 车削加工环境与基本操作: 讲解UG NX 9.0车削加工的工作环境,包括坐标系、机床定义、刀具库等。介绍基本的车削操作,如外圆车削、内圆车削、端面车削、切槽、螺纹车削等。 车削刀具路径生成与优化: 详细讲解各种车削刀具路径的生成方法,包括从模型驱动和从程序驱动的两种方式。分析切削参数(进给量、切削速度、吃刀量)的设置,以及如何优化刀具路径以提高加工效率和表面质量。 复杂车削特征加工: 介绍如何加工复杂的车削特征,如异形槽、圆角、锥度等。 车削仿真与验证: 演示如何对车削刀具路径进行仿真,包括碰撞检测、余料检查等,确保加工的安全性与准确性。 第五部分:UG NX 9.0数控加工的实际应用与进阶 本部分将结合实际生产案例,引导读者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并探讨更高级的加工主题。 零件加工工艺流程设计: 结合具体零件,演示如何从零件图纸出发,规划完整的数控加工工艺流程,包括粗加工、半精加工、精加工、以及特殊工序的安排。 模具零件加工实例: 选择典型的模具零件(如模仁、型芯、型腔等),进行详细的UG NX 9.0数控加工操作演示,涵盖从模型处理到刀路生成的全过程。 模具顶针孔、冷却水道加工: 重点讲解模具中特有的顶针孔、冷却水道等复杂特征的加工方法。 复杂曲面零件加工案例: 选取具有复杂曲面的零件,演示如何运用UG NX 9.0的先进曲面加工策略,实现高效率、高精度的加工。 刀具路径后处理与G代码生成: 详细讲解UG NX 9.0的后处理功能,包括选择合适的后处理器、配置后处理参数,以及生成符合机床要求的G代码。 数控加工中的常见问题分析与解决: 总结数控加工中可能遇到的常见问题,如刀具磨损、加工精度不达标、表面质量缺陷等,并提供相应的分析思路和解决对策。 UG NX 9.0新特性与未来发展趋势: 简要介绍UG NX 9.0版本相较于前一版本的主要改进和新功能,并展望UG NX数控加工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 本书通过理论讲解与大量实例相结合的方式,力求使读者不仅掌握UG NX 9.0软件的操作技巧,更能深刻理解数控加工的内在原理,从而在实际工作中能够独立完成各种复杂零件的数控加工任务。书中提供的详细步骤和分析,将帮助读者快速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数控加工工程师。

用户评价

评分

不得不说,这本书在实际操作的指导性上做得非常出色,几乎涵盖了UG NX 9.0在数控加工领域的大部分核心功能。我之前尝试过一些其他的UG教程,很多都过于偏重理论,或者只介绍一些皮毛,真正拿到一个项目时,还是束手无策。但这本教程不一样,它提供的案例都非常贴近实际生产需求,从零件的建模、工程图的绘制,到CAM模块的详细设置,再到后处理和G代码的生成,整个流程都讲解得非常到位。我最看重的是它对CAM模块的深度剖析,不仅仅是讲解了各种切削类型的基本操作,更重要的是,它深入分析了不同切削策略的优劣势,以及如何根据零件的特点、刀具的类型、机床的性能来选择最合适的加工方式。书中还提到了很多在实际加工中非常关键但又容易被忽视的细节,比如如何进行碰撞检查、如何优化刀具路径以提高加工效率、如何设置合理的公差和表面粗糙度要求等。这些内容对于提高加工质量和降低废品率非常有帮助。我尤其要提到的是,书中的一些高级技巧,例如如何利用UG NX进行五轴加工的编程,也得到了详细的讲解,虽然这对我目前来说还比较超前,但知道有这样的能力,并且了解了其基本原理,对我未来的学习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规划。总而言之,这本书是一本实战性非常强的UG NX数控加工指导手册。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UG NX 9.0新手入门的福音!作为一个对数控加工一窍不通的初学者,我一开始真的非常头疼,看着那些密密麻麻的专业术语和复杂的界面,感觉自己永远也学不会。但自从我入手了这本教程,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书中的讲解非常系统,从最基础的操作界面介绍,到各种绘图指令的详细解析,再到曲面造型和实体造型的进阶应用,循序渐进,一点点地把我的知识构建起来。最关键的是,书中并没有简单地罗列命令,而是结合了实际的加工案例,让你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立刻看到它在实际中的应用,这样理解起来更加深刻。例如,讲解到刀具路径生成时,作者并没有直接跳到各种复杂的切削策略,而是先从最基本的二维轮廓铣开始,一步步讲解如何设置刀具、进给速度、切削深度等等,并且每个步骤都配有清晰的截图,让我能够跟着书本一步一步地进行操作。这种“手把手”的教学模式,对于我这种完全零基础的人来说,简直是太友好了。而且,书中对于一些容易出错的地方,作者都会特别强调,并给出避免出错的建议,这让我少走了很多弯路。我尤其喜欢的是,教程的语言风格非常接地气,没有太多生硬的理论术语,读起来就像和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在交流一样,让人感到亲切和放松。

评分

这本书的设计思路非常清晰,逻辑性很强,使得整个学习过程非常顺畅。作者在编写这本书的时候,显然是站在读者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了不同学习阶段的读者的需求。对于初学者来说,它提供了扎实的基础知识,让你能够快速上手;而对于有一定UG基础的用户来说,它又能提供深入的技巧和策略,帮助你提升技能水平。我特别欣赏的是,书中并没有将所有内容一股脑地塞给你,而是将复杂的概念分解成一个个易于理解的小模块,然后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讲解。例如,在讲解曲面造型时,作者首先介绍了各种基础曲面类型的创建方法,然后逐步过渡到曲面之间的连接、修剪、延伸等操作,最后才引入一些复杂的曲面构造技巧。这种结构化的教学方式,让我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学习,而不是感到 overwhelmed。此外,书中还穿插了一些“疑难解答”或者“经验之谈”之类的板块,这些内容非常实用,能够帮助你避免走入一些常见的误区,或者让你在遇到问题时能够更快速地找到解决方法。我记得有一次,我在进行刀具路径优化时遇到了瓶颈,尝试了很多方法都不奏效,后来翻看书中的相关章节,找到了一个非常有用的技巧,很快就解决了问题。这种“锦上添花”的内容,让这本书的价值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评分

我是一位有着多年机械加工经验的工程师,虽然对机械加工原理非常熟悉,但UG NX 9.0的软件操作一直是我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在这本书之前,我尝试过不少UG的学习资料,但总感觉不够深入或者实操性不足。而这本书,可以说是真正解决了我的痛点。作者在讲解UG NX 9.0的数控加工功能时,不仅详细介绍了软件的各项指令和操作流程,更重要的是,他深入剖析了这些功能背后的机械加工原理和逻辑。例如,在讲解切削参数设置时,书中并没有简单地给出一些数值,而是结合了刀具的切削性能、材料的切削特性、以及加工精度要求等多个维度进行详细分析,让我能够理解为什么需要设置这些参数,以及如何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这种“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讲解方式,对于我这种有一定基础的学习者来说,非常有价值。此外,书中还提供了很多关于刀具选择、夹具设计、以及加工工艺优化的实用建议,这些内容对于提高加工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质量都有着直接的帮助。我特别欣赏的是,书中对于一些复杂的加工场景,比如大型复杂曲面零件的加工,也给出了详尽的解决方案和操作演示,这让我能够从更高的层面去理解UG NX 9.0在高端制造领域的应用潜力。总而言之,这本书是一本值得推荐给所有UG NX 9.0数控加工从业者的实用宝典。

评分

这本书的另一个亮点在于其丰富的案例库和高度的实操性。它不仅仅是一本静态的书籍,更像是一个动态的学习平台。作者在书中提供了大量的实际加工案例,从简单的零件模型到复杂的组件,涵盖了多种行业应用。每个案例都进行了详细的步骤拆解,从模型创建到CAM编程,再到仿真加工,完整地展示了整个数控加工的流程。我尤其喜欢的是,书中提供的案例模型非常具有代表性,能够让你在练习中接触到各种不同类型的几何特征和加工要求。例如,有的案例涉及精密的孔系加工,有的则侧重于复杂的曲面加工,还有的则需要进行多轴联动加工。通过这些案例的练习,我不仅巩固了书本上学到的知识,还能够熟练掌握UG NX 9.0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更值得一提的是,这本书的排版设计也非常人性化,大量的插图和截图清晰地展示了每一步的操作,让我在跟着书本进行练习的时候,能够非常直观地理解。同时,书中还提供了一些“小贴士”和“注意事项”,能够帮助我们规避一些常见的错误,提高学习效率。可以说,这本书就像一位24小时在线的私人导师,随时随地都能为我提供最专业的指导。

评分

还没仔细看 应该不错的

评分

很详细,入门教程不错

评分

还不错。。。。。。。

评分

好,。,。。。。。,

评分

《UG NX 9.0数控加工教程》可作为工程技术人员学习UG NX数控加工编程的自学教程和参考书,也可作为大中专院校学生和各类培训学校学员的CAD/CAM课程上课及上机练习的教材。 《UG NX 9.0数控加工教程》全面、系统地介绍了UG NX 9.0数控加工的技术和技巧,内容包括数控加工基础、UG NX 9.0数控加工入门、平面铣加工、轮廓铣削加工、多轴加工、孔加工、车削加工、线切割、后置处理以及数控加工综合范例等。

评分

可以

评分

没诚 意 商家。后悔后悔后悔

评分

可以的挺好

评分

可惜我要的是8.5 退不了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