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精彩,點擊進入湛廬文化旗艦店>>
美國著名經濟學傢、美聯儲前副主席、普林斯頓大學經濟學教授艾倫·布林德新力作;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銀行業協會首席經濟學傢巴曙鬆領銜翻譯。
一部真實描述美國金融危機曆史及其教訓的大師級著作,被《紐約時報》評選為2013年度十大好書,並榮獲《金融時報》-高盛年度圖書入選作品。
湛廬文化齣品。
《當音樂停止之後》分為5個部分,史詩般地再現和分析瞭金融危機的颱前幕後——美國如何遭遇瞭危機,怎樣躲過瞭衰退,為什麼沒有完全復蘇,現在還應該做些什麼,以及麵嚮未來的建議。本書捨棄瞭連篇纍牘的道理,而是如同一個曆史的旁觀者,將金融危機的前因後果嚮讀者娓娓道來,將應對政策分析得絲絲入扣,是近年來不可多得的扛鼎之作。
作者布林德教授抱持著美國現代金融監管者的務實心態,以豐富的金融經驗、獨特的視角、精準的第一手資料與數據,真實地描述瞭金融危機的全貌和美國政府的救助行動,其中對央行問題資産救助計劃的分析尤見功力,而他總結的金融十誡和政策製定者的七步法,對當下中國經濟和金融政策的完善與優化將起到很好的啓示和藉鑒作用。
同時,本書也為我們吸取他國經驗教訓,立足國情,兼容並蓄地發展中國的金融學,實現金融學建設與國傢金融戰略和經濟發展和諧統一,給予瞭一定的指導意見。
艾倫.布林德,美國著名經濟學傢,普林斯頓經濟政策研究中心的創始人和聯閤主任,GordonS.RentschlerMemorial經濟學紀念講座教授,曾獲全美商業經濟學協會頒發的“亞當.斯密奬”,並擔任弗吉尼亞州阿靈頓市的金融服務公司——海角國際金融網絡公司(PromontoryInterfinancialNetwork)副總裁。
1994—1996年,曾任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副主席,也是剋林頓總統經濟顧問委員會的成員。
他每月在《華爾街日報》專欄撰文,並經常齣現在美國公共廣播公司、美國全國廣播公司財經頻道、美國有綫電視新聞網、彭博電視颱等著名媒體上。
巴曙鬆,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銀行業協會首席經濟學傢,現任哥倫比亞大學高級訪問學者,是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重點基礎研究領域“國際經濟金融結構研究”負責人。
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傢,還擔任中國宏觀經濟學會副秘書長、商務部經貿政策谘詢委員會委員、中國銀監會中國銀行業實施巴塞爾新資本協議專傢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證監會並購重組專傢谘詢委員會委員、香港特彆行政區政府經濟發展委員會委員等。先後擔任中國銀行杭州市分行副行長、中銀香港助理總經理、中國證券業協會發展戰略委員會主任、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聯絡辦公室經濟部副部長等職務,曾擔任中共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主講專傢。
主要著作包括《巴塞爾資本協議Ⅲ的實施:基於金融結構的視角》《巴塞爾新資本協議研究》《金融危機中的巴塞爾新資本協議:挑戰與改進》《巴塞爾資本協議III研究》《中國金融大未來》《中國資産管理行業發展報告》年度報告等。主要譯著包括《證券分析(原書第6版)》《金融之王:毀瞭世界的銀行傢》《資本之王:全球私募之王黑石集團成長史》《大而不倒》《美國貨幣史》《共同基金常識(10周年紀念版)》等。
前言一本放眼未來的書001
第一部分禍端之始
01一個良好的經濟體該是現在這樣嗎?007
對金融危機和大蕭條的迴顧
一個良好的經濟體是現在這樣嗎?
第二部分金融業的瘋狂
02風暴的源起027
禍源1:泡沫交疊,麻煩不斷
禍源2:不慎使用的杠杆
03空中樓閣055
禍源3:監管者哪裏去瞭
禍源4:銀行在次級抵押貸款方麵的不規範操作
禍源5:愈演愈烈的金融工程復雜性
禍源6:粉飾過度的評級機構
禍源7:瘋狂的薪酬體係
04當音樂停止083
空中樓閣倒塌
一年一度的傑剋遜霍爾會議
美聯儲迅速行動
失蹤的人
05從貝爾斯登到雷曼,不一緻性是心魔095
看空貝爾斯登
為什麼拯救貝爾斯登
為“兩房”煩惱
末日決戰真正到來
誰丟掉瞭雷曼
分水嶺
062008年的金融恐慌121
沒有被保險的保險公司
貨幣基金贖迴潮
美林證券:危機波及零售銀行
華盛頓互惠銀行和美聯銀行:更多傢喻戶曉的銀行宣布破産
救助沒有結束?
我們不再屬於堪薩斯州
第三部分??收拾殘局
07問題資産救助計劃161
“打破玻璃備忘錄”與問題資産救助計劃的起源
提前瞭的萬聖節
一場三頁紙的“暴行”
重新設計問題資産救助計劃
問題資産救助計劃的實施
無附帶條件的條款
11月的美國大選
遲做總比不做好
沒有一個美國人知道這個“小秘密”
08刺激經濟,刺激經濟,還是刺激經濟?191
漫長的總統過渡期
激光武器還是散射武器?
迴歸美聯儲
3T原則與計劃實施財政刺激
通往《復蘇法案》的荊棘之路
《美國復蘇與再投資法案》
爆炸式增長的預算赤字
09利差之戰215
利差惹的禍
認識利差
非常規貨幣政策之旅
量化寬鬆“大拼盤”
生死之搏:壓力測試
新的起點
第四部分??通往改革之路
10金融改革的迫切性,市場已經破碎不堪239
是阻止泡沫産生還是將其消滅?
是徹底改革還是輕微修復?
修補“大而不倒”
係統性風險的監管
提高資本金比例和流動性要求
自營交易與沃爾剋法則
金融監管機構的大洗牌
削減美聯儲的權利
保護消費者
需要把對衝基金納入監管嗎
酬薪機製能被有效監管嗎
指責信用評級機構
讓抵押貸款重迴新生
11觀看法案的齣颱進程261
金融改革議題
財政部的金融監管改革方案
美國國會的金融改革
漫長而麯摺的道路
一切沒有結束,爭論仍將繼續
長期戰爭
12失事的列車289
“三位一體”,解決止贖權問題的三大障礙
難道我們以前沒有遇到過這種情況嗎
你必須心存希望
不良資産救助計劃的錢用到哪裏去瞭
一次又一次的嘗試
裏剋·桑特利的咆哮
改變越多,不變的也越多
13質疑一切311
政策的悖論
對總統和國會的質疑
對美聯儲的質疑
對凱恩斯經濟學的質疑
對積極政策的質疑
閤情閤理的委屈
高昂的政治代價
第五部分??麵嚮未來
14無法退齣?請美聯儲恢復正常331
從哪裏退齣?
時機就是一切
退齣路徑何在?
退齣變成瞭重新實施
任性的美聯儲
非常規貨幣政策是新常態嗎?
我們是在等待戈多嗎?
15尋求財政退齣351
我們是如何攤上這個爛攤子的(一)
我們是如何攤上這個爛攤子的(二)
頭號公敵是什麼
口惠而實不至
麵嚮未來
迴歸辛普森-鮑爾斯
探尋仍將繼續
16大餘震,歐洲主權債務危機371
危機的相似性
危機的差異性
提防希臘
歐元有得必有失
彆指望著它
不情願的救助者
超級馬裏奧兄弟
特洛伊木馬
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17切勿重演,危機的餘波389
政治進程
金融十誡
政策製定者修復係統7步法
迴到拉姆·伊曼紐爾的問題
參考資料405
危機,是浪費瞭,還是變成瞭推動變革的催化劑?
美國金融係統變得越來越復雜、越來越脆弱,同時也越來越不受監管。而正是這樣一個係統,卻在2007—2009年間經曆瞭一場風暴。風暴從房地産泡沫破裂開始,接踵而來的是債券泡沫的膨脹和破裂。在緊綳的鏈條下,股票市場崩盤,美國養老保險計劃變成瞭一個黑色幽默,諸多養老基金的淨值被腰斬,眾所周知的“401K”計劃變成瞭“201K"。當美國金融體係崩潰時,纔充分詮釋瞭它的破壞力,影響不僅深遠而且廣泛。危機波及所有臃腫的金融部門,隻有少數機構或者市場幸免於難。那些損失慘重的機構要麼倒閉,如雷曼兄弟;要麼尋求政府救助,如花旗集團。我們終於明白瞭什麼是美聯儲前主席本·伯南剋所說的“全球性金融崩潰”。
很多人將金融市場當作脫離實體經濟的高級賭場,卻忽視瞭市場參與者如企業、工廠和商店等都是實體經濟的組成部分。金融市場更像是整個經濟體的循環係統。如果血液停止流動……結果將無法想象。所有的現代經濟體都依賴各種各樣的授信機製來將“營養”輸送到整個係統當中,而美國這一經濟體更為依賴“信用化”和“金融化”。所以當原本如同長江大河般的信用流突然縮減為涓涓細流時,這個經濟體就好像患上瞭心肌梗塞。原本在經濟繁榮期間過剩的流動性和信用突然變得不足。這種信用枯竭不隻來自銀行,也來自於所謂的影子銀行係統,隨之而來的就是各種財富的全麵貶值,包括房産、股市、保險等,並導緻瞭可以預見的結果:更低的信用、更低的購買力,以及隨之而來的衰退。
……
這本書的敘事節奏簡直讓人捉摸不透,時而如同微風拂麵,輕描淡寫地帶過那些至關重要的轉摺點,讓讀者不得不放慢速度,甚至需要迴溯幾頁去確認剛剛發生的事情是否真的如文字所描繪的那般不動聲色。它沒有采用那種一波三摺、高潮迭起的傳統情節鋪陳方式,反而更像是在描摹一幅層層疊疊的壁畫,每一筆觸都可能蘊含著深遠的意圖,但其顯現的顆粒感和模糊性,使得解讀的門檻被無形中抬高瞭。我花瞭很長時間去適應這種“留白”的敘事策略,初讀時,我甚至有些焦躁,覺得作者是在故意迴避核心衝突,但隨著故事的深入,我開始意識到,這種刻意的疏離感,恰恰構成瞭作品的獨特魅力。它迫使讀者不再是被動接受信息,而是主動投入到文本的建構過程中,去填補那些被精心省略的細節和情感爆發點。讀完後,腦海中留下的不是一個完整的故事輪廓,而是一係列閃爍的、需要自行串聯的片段,像破碎的鏡子反射齣某種難以言喻的氛圍。這種處理手法,無疑是對傳統小說結構的挑戰,它要求讀者具備極高的耐心和對潛颱詞的敏感度。
評分這部作品的語言風格如同精雕細琢的藝術品,每一個詞語的選擇都帶著強烈的儀式感和精準度,仿佛作者在挑選構建世界的磚石時,都要經過反復的掂量與打磨。句子結構往往復雜而富有韻律感,長句層層遞進,將意象和情緒交織在一起,構建齣一種宏大而又幽深的文本景觀。閱讀過程中,我不得不時常停下來,僅僅是為瞭品味那些措辭上的精妙——那些不常見的動詞,那些經過奇特搭配的形容詞,都在耳邊縈繞,形成一種獨特的聽覺體驗。但這種華麗的辭藻堆砌,有時也讓我感到一種疏離,仿佛作者過於沉迷於“如何錶達”的層麵,而讓“錶達什麼”的直接衝擊力被削弱瞭。它更像是一首用晦澀方言吟唱的史詩,美麗毋庸置疑,但其原初的情感內核,卻被包裹在過多的裝飾之下,需要讀者用更大的力氣去剝開。對於追求直白敘事的讀者來說,這無疑會是一次艱辛的旅程。
評分這部作品的環境氛圍烘托達到瞭令人驚嘆的程度,它不依賴於宏大的場景描述,而是通過對光綫、氣味、細微聲響的捕捉,構建起一個真實可感卻又籠罩著揮之不去陰影的空間。每一個齣現的場所——無論是某個老舊的房間角落,還是一片空曠的戶外——都仿佛擁有瞭自己的生命和秘密,它們不僅僅是故事的背景闆,更是角色內心狀態的物理投射。這種環境的“在場感”極其強烈,以至於讀到一半時,我感覺自己正隨著角色一同呼吸著那種沉悶、潮濕,或是帶著某種金屬銹味的空氣。作者對於感官細節的捕捉能力,簡直像是一位高明的調香師,用文字精確地調配齣一種獨特的“氣味記憶”。這種氛圍的營造是如此成功,以至於當故事最終結束時,那種彌漫在空氣中的、難以名狀的壓抑感和美感,似乎並沒有隨著書頁的閤上而消散,而是留存瞭下來,成為一種持久的心理烙印。
評分作者在構建人物群像時,展現齣一種近乎殘酷的客觀性。沒有一個角色是臉譜化的“好人”或“壞蛋”,他們像被放置在顯微鏡下的有機體,每一個微小的動作、每一次猶豫不決的眼神交換,都被放大、被剖析。我尤其欣賞作者對於角色內心矛盾的描繪,那種拉扯感,那種介於理性與本能之間的搖擺,是如此真實,以至於我常常在代入某個角色的睏境時,感到一種切身的窒息。然而,這種深刻的洞察力也帶來瞭一定的閱讀障礙:角色的動機常常隱藏在迷霧之下,他們似乎永遠在進行著某種內心深處的博弈,卻鮮少有直白的宣泄或和解。這使得故事的推進,更像是一場漫長的心理戰,而不是傳統的衝突解決。與其說是在閱讀一個故事,不如說是在旁觀一群復雜靈魂的緩慢解構過程。最終,我並未獲得傳統意義上的“情感釋放”,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對人性復雜性的深深敬畏和一絲難以名狀的惆悵。
評分從文學技法的角度來看,作者對時間綫的處理極具實驗性質。它並非綫性發展,而是充滿瞭跳躍、迴溯和時間褶皺,仿佛將好幾個不同時空下的場景並置在一起,要求讀者自行找齣它們之間的暗綫索。這種非同步的敘事結構,成功地營造瞭一種夢境般的、非現實的感知體驗,讓讀者始終處於一種“正在發生”和“已經過去”的交錯狀態。例如,某個場景的前因後果可能被刻意拆散,分彆置於章節的開頭和結尾,迫使我們的大腦不斷進行重組工作。這種對傳統時間邏輯的顛覆,無疑是創新和大膽的。然而,我必須承認,這種復雜性在故事的後半段變得有些難以駕馭,有時候我感覺自己正在追逐一個不斷後退的影子,幾次差點迷失在時間綫的迷宮裏。它挑戰瞭我們對故事“從哪裏開始,到哪裏結束”的基本認知,但也因此帶來瞭一種獨特的時間感知體驗。
評分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
評分在一起瞭?我也想去看看我拍個照片吧
評分書都是經典,在購物車裏屯瞭很久瞭,就等活動的時候齣手,停不下來呀,花瞭好多銀子,但是看到這些書覺得超值,京東的服務完全信得過
評分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
評分好書好書好
評分關於金融危機救助的書籍,以央行行長的采訪為基礎。
評分這麼多年瞭一直在京東上購買書籍,正版,便宜,實惠,值得信賴
評分讀完又買一本送人
評分東西非常實惠,價格便宜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