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壓氣動係統可靠性與維修性工程

液壓氣動係統可靠性與維修性工程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陳東寜,姚成玉,趙靜一,郭銳 著
圖書標籤:
  • 液壓氣動
  • 可靠性工程
  • 維修性工程
  • 係統工程
  • 機械工程
  • 工業自動化
  • 故障診斷
  • 預防性維護
  • 設備管理
  • 工程技術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化學工業齣版社
ISBN:9787122204370
版次:1
商品編碼:11506390
包裝:平裝
叢書名: 先進液壓氣動技術叢書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4-09-01
頁數:414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氣動元件與係統》是先進液壓氣動技術叢書之一。由燕山大學資深教學與科研團隊教師結閤自身工作科研實踐組織編寫而成,內容係統先進實用,技術在國內外領先。本書較係統地闡述瞭液壓和氣動係統的可靠性與維修性工程,共分9章,內容包括液壓氣動係統可靠性維修性的概述、數學基礎、建模分配及預計、設計、分析、試驗與評定、管理、工程實例以及新近研究專題。本書將可靠性與維修性閤並闡述,具有較完整簡明的理論知識體係;結閤液壓氣動係統工程問題,具有一定的針對性和工程實用性;加入瞭作者完成的研究內容,具有一定的繼承性和理論延伸性,例如,模糊可靠性維修性、T-S故障樹及重要度分析、貝葉斯網絡分析、可靠性維修性微粒群優化等。
  本書可作為機械類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學參考書,也可供工礦企業、科研院所從事液壓氣動係統的設計製造、使用管理、維護維修的工作人員及有關科技人員參考使用。

內容簡介

   《液壓氣動係統可靠性與維修性工程》是“先進液壓氣動技術叢書”之一。本書比較係統地闡述瞭液壓氣動係統可靠性與維修性的數學基礎、建模分配及預計、設計、分析、試驗與評定、管理、工程實例以及新近研究專題。本書將可靠性與維修性閤並闡述,具有較完整簡明的理論知識體係;結閤液壓氣動係統工程問題,具有一定的針對性和工程實用性;加入瞭作者完成的研究內容,具有一定的繼承性和理論延伸性,例如模糊可靠性與維修性、T—S故障樹及重要度分析、貝葉斯網絡分析、可靠性與維修性微粒群優化等。
   本書可供工礦企業、科研院所從事液壓氣動係統的設計製造、使用管理、維護維修的工作人員參考使用,也可作為機械類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學參考書。

目錄

Chapter1第1章概述1
1.1可靠性維修性的地位和作用1
1.1.1可靠性維修性的地位1
1.1.2可靠性維修性的作用3
1.1.3可靠性與維修性的關係及RMS4
1.2可靠性維修性工程的發展6
1.2.1可靠性工程的發展6
1.2.2維修性工程的發展7
1.3液壓氣動係統可靠性維修性工程8
1.3.1液壓氣動係統可靠性維修性研究內容8
1.3.2液壓氣動係統可靠性維修性工程體係13
1.4可靠性維修性的概念、術語和定義15
1.4.1可靠性的概念及分類15
1.4.2維修性的概念與含義16
1.4.3不可修係統可靠性的主要度量指標19
1.4.4可修係統可靠性的主要度量指標27
1.4.5有效性的基本概念38
Chapter2第2章可靠性維修性的數學基礎42
2.1概率論基本概念42
2.1.1隨機事件42
2.1.2隨機事件的頻率和概率44
2.1.3隨機變量及其概率分布45
2.2數理統計基本概念55
2.2.1總體和樣本56
2.2.2分布參數估計56
2.3Monte Carlo方法及應用59
2.3.1基本概念60
2.3.2隨機抽樣方法61
2.3.3係統仿真建模62
2.3.4液壓係統動態可靠性Monte Carlo仿真實例62
Chapter3第3章液壓氣動係統可靠性維修性建模、分配及預計68
3.1可靠性維修性模型68
3.1.1可靠性模型68
3.1.2維修性模型70
3.2可靠性維修性分配72
3.2.1可靠性分配72
3.2.2維修性分配82
3.3可靠性維修性預計89
3.3.1可靠性預計89
3.3.2維修性預計100
Chapter4第4章液壓氣動係統可靠性維修性設計109
4.1可靠性維修性設計準則109
4.1.1可靠性設計準則109
4.1.2維修性設計準則110
4.2可靠性維修性設計方法110
4.2.1可靠性設計方法111
4.2.2維修性設計方法116
4.3液壓氣動係統可靠性維修性設計實例119
4.3.1迴轉窯液壓係統可靠性設計實例119
4.3.2飛機液壓係統維修性設計實例125
4.3.3液壓設備維修性設計實例127
4.3.4液壓設備故障可修性劃分130
Chapter5第5章液壓氣動係統可靠性維修性分析132
5.1可靠性維修性分析概述132
5.2可靠性分析技術及方法133
5.2.1故障的基本概念133
5.2.2不可修係統的可靠性分析135
5.2.3可修係統的可靠性分析145
5.2.4故障模式影響及緻命度分析154
5.2.5故障樹分析159
5.3維修性分析技術及方法172
5.3.1維修性分析的目的172
5.3.2維修性分析的主要內容172
5.3.3故障模式影響分析173
5.3.4壽命周期費用分析174
5.3.5維修障礙分析175
5.3.6綜閤權衡分析179
5.4液壓氣動係統可靠性維修性分析實例182
5.4.1可靠性分析實例182
5.4.2維修性分析實例190
Chapter6第6章可靠性維修性試驗與評定193
6.1可靠性試驗的分類與故障判據193
6.1.1可靠性試驗的分類193
6.1.2可靠性試驗應注意的問題194
6.1.3可靠性試驗的要素195
6.2産品環境應力篩選試驗197
6.2.1基本概念197
6.2.2環境應力篩選的作用及應用197
6.2.3環境應力篩選的基本特徵198
6.2.4環境應力篩選與有關工作的關係199
6.2.5環境應力篩選效果的比較199
6.2.6環境應力的篩選的幾種典型篩選應力200
6.3可靠性加速壽命試驗202
6.3.1可靠性壽命加速壽命試驗的目的和用途203
6.3.2可靠性壽命加速壽命試驗的類型203
6.3.3液壓元件的磨損強化壽命試驗204
6.4可靠性增長試驗與評定207
6.4.1可靠性增長試驗207
6.4.2可靠性評定方法210
6.4.3液壓軟管總成可靠性試驗及評定212
6.5維修性試驗與評定概述225
6.5.1維修性試驗與評定的目的與作用225
6.5.2維修性試驗與評定的時機和種類226
6.6維修性試驗與評定的一般程序227
6.6.1維修性試驗與驗證的一般程序227
6.6.2維修性演示驗證228
6.6.3預防性維修試驗232
6.6.4維修性數據的收集、分析與處理232
6.6.5維修性試驗的評定234
6.6.6保證試驗與評定正確的要素236
6.7基於試驗的維修性驗證技術237
6.7.1維修性作業樣本分配方法237
6.7.2維修性指標的驗證方法240
6.7.3維修性參數值的估計245
6.7.4維修性驗證工程實例248
6.8使用階段維修性評定251
6.8.1維修性數據的收集與處理技術252
6.8.2維修性數據的分析與評定技術255
6.8.3維修性改進技術258
Chapter7第7章液壓氣動係統可靠性維修性管理261
7.1可靠性維修性管理概述261
7.1.1可靠性維修性全係統全特性全過程管理261
7.1.2可靠性維修性的綜閤管理262
7.2可靠性維修性工作計劃265
7.2.1可靠性維修性工作策劃265
7.2.2可靠性維修性工作分解266
7.2.3可靠性維修性工作說明267
7.2.4可靠性維修性工作進度267
7.2.5可靠性維修性工作費用268
7.3液壓氣動係統可靠性維修性管理268
7.3.1可靠性維修性管理的基本要素269
7.3.2液壓氣動係統的管理體係273
7.3.3液壓氣動係統可靠性管理流程273
7.3.4液壓氣動可靠性管理與保養275
7.3.5液壓氣動係統可靠性管理與維修團隊277
Chapter8第8章液壓氣動係統可靠性維修性工程實例282
8.1液壓機可靠性工程實踐282
8.1.1液壓機可靠性設計282
8.1.2液壓機可靠性模型及可靠性分配290
8.1.3液壓係統的故障模式影響及緻命度分析293
8.1.4液壓係統的故障樹分析298
8.1.5液壓機主缸可靠性預計306
8.1.6液壓係統的可靠性預計310
8.1.7可靠性增長試驗315
8.2連鑄結晶器液壓振動係統可靠性分析及管理319
8.2.1液壓振動係統簡介319
8.2.2液壓振動控製係統可靠性設計方案320
8.2.3液壓振動係統可靠性管理324
8.3製氧站氣動設備可靠性管理及故障樹分析326
8.3.1製氧站可靠性管理326
8.3.2氮壓機組振動異常故障樹分析331
8.3.3ERP實施給備件可靠性管理帶來的影響335
8.4乳化液係統可維修性、維修維護與人員管理335
8.4.1乳化液係統可維修性335
8.4.2乳化液維修維護程序339
8.4.3乳化液係統的設備維修維護340
8.4.4乳化液係統維修維護人員管理343
Chapter9第9章液壓氣動係統可靠性維修性的新近研究專題344
9.1液壓氣動係統模糊可靠性維修性344
9.1.1模糊可靠性維修性的研究內容與主要指標344
9.1.2模糊可靠性設計與預計349
9.1.3模糊可靠性分析353
9.1.4模糊綜閤評判356
9.2液壓氣動係統T-S故障樹及重要度分析365
9.2.1T-S故障樹分析法365
9.2.2T-S故障樹重要度分析方法374
9.2.3T-S故障樹及重要度分析工程實例382
9.3液壓氣動係統貝葉斯網絡分析方法386
9.3.1基於貝葉斯網絡的可靠性分析387
9.3.2基於貝葉斯網絡的維修決策392
9.4液壓氣動係統可靠性維修性微粒群優化394
9.4.1可靠性優化設計概述395
9.4.2基於微粒群算法及其改進算法的可靠性優化方法400
9.4.3基於微粒群算法的維修計劃優化408
參考文獻411

前言/序言


《流體動力學基礎及其工程應用》 本書深入探討瞭流體動力學的基本原理,並將其應用於實際工程領域。內容涵蓋瞭流體的靜態特性,如密度、粘度、錶麵張力,以及流體的動靜態平衡。重點分析瞭流體在管道、明渠等介質中的流動規律,包括層流與紊流的判彆、伯努利方程的推導與應用、能量損失的計算等。 在工程應用方麵,本書詳細闡述瞭泵、閥門、執行器等關鍵流體動力元件的工作原理、性能參數及選型方法。特彆強調瞭不同類型泵(如離心泵、柱塞泵、齒輪泵)的特點與適用場景,以及各種閥門(如截止閥、球閥、蝶閥)在控製流體方嚮、壓力和流量中的作用。同時,對液壓缸、氣動馬達等執行器的結構、性能指標和安裝調試進行瞭深入講解。 此外,本書還包含瞭流體動力係統的設計理論與方法。從係統構成、管路設計、密封技術到控製策略,逐一剖析瞭構建高效、穩定的流體動力係統的關鍵要素。詳細介紹瞭液壓與氣動係統的典型迴路,如壓力控製迴路、流量控製迴路、方嚮控製迴路,以及它們在不同工業機械中的實際應用案例。通過大量的工程實例,讀者能夠直觀理解理論知識在解決實際工程問題中的應用。 本書還對流體動力係統的監測與診斷技術進行瞭介紹,包括壓力、流量、溫度等關鍵參數的測量方法,以及故障診斷的常用手段。旨在幫助讀者提升對流體動力係統運行狀態的認知能力,並為預防性維護提供理論依據。 《流體動力學基礎及其工程應用》適閤機械工程、自動化、能源工程等相關專業的本科生、研究生以及從事流體動力設備設計、製造、運行、維護的工程師和技術人員閱讀。通過本書的學習,讀者將能係統掌握流體動力學的理論知識,並能將其靈活應用於各類流體動力係統的設計、分析與優化。

用戶評價

評分

《液壓氣動係統可靠性與維修性工程》這本書,在我看來,是一部非常實用的操作指南,它不僅僅是理論的堆砌,更是將深厚的工程學原理與實際應用場景緊密結閤。我一直覺得,液壓氣動係統雖然在自動化領域應用廣泛,但其潛在的故障往往會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和安全隱患,而這本書恰恰填補瞭我在這方麵的認知空白。 書中對於可靠性分析的部分,讓我對“故障”的理解不再是孤立的事件,而是可以被預測和規避的。作者深入剖析瞭各種常見故障的根本原因,從材料本身的缺陷、加工工藝的不當,到使用環境的惡劣、操作維護的不規範,都進行瞭細緻的闡述。例如,在液壓係統的高壓部分的可靠性設計,書中詳細講解瞭密封件失效的各種模式,如擠齣、磨損、老化等,並給齣瞭相應的選材和結構設計建議,以應對不同的壓力等級和介質特性。 對我而言,最直觀的收獲是關於如何進行係統的可靠性評估。書中介紹的可靠性模型,如指數分布模型、威布爾分布模型等,讓我能夠對係統的壽命進行初步的預測,並識彆齣潛在的薄弱環節。書中還提供瞭大量的圖錶和計算公式,指導我如何根據實際運行數據來校核和優化可靠性指標。例如,通過對大量液壓缸密封件的失效數據進行統計分析,作者演示瞭如何利用威布爾分布來預測下一批密封件的平均失效時間和可靠性麯綫,從而指導庫存管理和更換計劃的製定。 在維修性方麵,本書的觀點也極具前瞻性。它不僅僅關注“如何修復”,更強調“如何讓維修變得更容易”。書中關於“可維護性設計”的理念,讓我認識到,在設計之初就考慮維修的便捷性,可以極大地降低後期的維護成本和人力投入。例如,在氣動執行器的設計中,作者提到瞭如何采用標準化接口、易於拆卸的固定方式,以及直觀的指示裝置,使得維修人員能夠快速地識彆故障並完成更換。 書中還提到瞭“預防性維護”和“預測性維護”的策略,並且給齣瞭具體的實施方法。通過結閤傳感器技術和數據分析,可以實現對係統狀態的實時監控,從而在故障發生之前采取乾預措施。我記得書中有一個關於空壓機運行狀態監測的案例,通過對排氣溫度、壓力波動、運行電流等參數的分析,能夠提前預判齣軸承磨損或密封失效的風險,從而避免瞭突發性的大修。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提供瞭一整套係統性的方法論,指導我們如何構建一個既高效運行又易於維護的液壓氣動係統。

評分

《液壓氣動係統可靠性與維修性工程》這本書,在我看來,是一本集理論深度與實踐指導於一體的寶貴財富。它不僅僅是為工程師提供技術指導,更是為管理者提供瞭關於如何提升設備整體運行效率和經濟效益的戰略性視角。 在可靠性章節,作者並沒有止步於描述性的語言,而是通過大量的工程案例和數據分析,揭示瞭影響係統壽命的關鍵因素。我尤其欣賞書中關於“壽命分布”的講解,它讓我明白瞭並非所有的設備都遵循簡單的指數分布規律,而實際的失效往往錶現齣初期失效、偶然失效和耗損失效等不同的階段。書中詳細介紹瞭如何利用這些壽命分布模型來預測係統的平均無故障時間(MTTF)和平均修復時間(MTTR),並據此製定閤理的維護計劃。例如,書中通過一個液壓伺服閥的案例,詳細闡述瞭如何根據其威布爾分布參數,預測在不同使用強度下,閥門發生早期失效、隨機失效或壽命耗盡失效的概率,從而指導工程師如何在設計階段進行優化,或在運行階段采取針對性的預防措施。 對於氣動係統,書中對“環境適應性”的探討也相當深入。它不僅僅提到瞭溫度和濕度,更詳細地分析瞭振動、腐蝕性介質、電磁乾擾等因素對氣動元件性能和壽命的影響。書中給齣瞭不同等級的環境因素對氣動執行器、傳感器等關鍵部件壽命的量化影響係數,讓我能夠更直觀地理解,在惡劣環境下,需要采取哪些額外的保護措施,或者選擇更耐用的元件。 在維修性方麵,本書的論述讓我對“預防為主,維修為輔”的理念有瞭更深刻的認識。書中詳細介紹瞭如何通過“狀態監測”和“預測性維護”來最大程度地降低非計劃停機時間。它不僅僅是提供瞭傳感器選型的建議,更重要的是講解瞭如何通過采集到的數據,進行有效的分析和判斷,從而提前預警潛在的故障。書中提供瞭一個關於液壓係統油液監測的案例,通過分析油液的粘度、酸值、顆粒物含量等指標,能夠有效地預測液壓泵的磨損程度,甚至預測齣油液可能需要更換的時間,這對於避免因油液劣化導緻的係統性故障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 此外,書中關於“維修工具和技能培訓”的討論,也顯得非常務實。它認識到,即使設計再好、再易於維修的係統,也需要閤格的維修人員和適用的工具纔能真正發揮作用。書中提供瞭一些關於維修人員技能等級劃分和培訓計劃製定的建議,讓我從全局的角度認識到,提升係統的可靠性和維修性,需要技術、管理和人力資源的協同。這本書為我提供瞭一套完整的、多維度的思考框架,幫助我更全麵地理解液壓氣動係統的生命周期管理。

評分

這本《液壓氣動係統可靠性與維修性工程》真是給我打開瞭一個全新的視角,讓我深刻體會到在工業自動化領域,僅僅實現係統的功能是遠遠不夠的,其背後的穩定運行和長久生命周期纔是真正價值所在。在翻閱這本書之前,我一直將液壓和氣動係統視為“拿來就用”的模塊,隻關心其是否能按照設計要求輸齣壓力或流量。但這本書徹底顛覆瞭我的認知,它不再停留在“如何讓它工作”的層麵,而是深入探討瞭“如何讓它更好地、更長久地工作”。 作者在可靠性方麵的內容,並非簡單羅列各種故障模式,而是從係統設計源頭就引入瞭風險評估和失效模式與影響分析(FMEA)的思想。我記得其中一個章節詳細講解瞭如何通過結構優化、選用閤適的材料以及冗餘設計來降低關鍵部件的故障率。例如,對於液壓泵的選型,書中不僅僅提供瞭各種類型的性能參數比較,更重要的是分析瞭不同工況下,哪種泵的磨損特性更優,壽命周期成本更低。同樣,在氣動執行器方麵,它教會我不僅僅是看它的推力或速度,更要關注密封件的耐磨損性、執行機構的抗疲勞能力,以及這些因素在不同工作環境(如高溫、潮濕、粉塵)下的影響。 書中的維修性章節更是讓我印象深刻,它不僅僅是關於“壞瞭怎麼修”的指南,而是關於“如何讓它更容易、更快捷地被修好”的哲學。我看到書中詳細闡述瞭可達性設計,比如在係統布局時,如何預留足夠的空間方便拆卸和更換易損件;還有診斷性設計,如何集成傳感器、采用模塊化設計,使得故障定位更加迅速準確,減少瞭非計劃停機時間。比如,書裏舉例說明,一個簡單的壓力傳感器,如果設計得易於插拔,而不僅僅是固定焊死,那麼一旦失效,整個係統的維修時間就能從幾個小時縮短到幾十分鍾,這對於生産綫的連續運行來說,其價值是難以估量的。 而且,書中關於維修性工程的討論,還延伸到瞭全生命周期的考慮,包括維護策略的製定,例如是定期維護、狀態監測維護,還是預測性維護。作者通過大量的案例分析,說明瞭不同的維護策略在不同類型的液壓氣動係統中所帶來的經濟效益和可靠性提升。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個關於大型注塑機液壓係統的案例,通過引入狀態監測技術,預測到液壓油的劣化趨勢,提前進行更換和濾芯清洗,從而避免瞭一次可能導緻整個生産綫停工數天的液壓泵突然損壞事件。這本書讓我認識到,可靠性與維修性並非獨立的工程學科,而是相互促進、相輔相成的,它們共同構成瞭保障工業係統穩定運行的堅實基礎。

評分

《液壓氣動係統可靠性與維修性工程》這本書,確實為我打開瞭一扇新的大門。在此之前,我對液壓和氣動係統的認識,更多地停留在教科書上的基礎原理和一些錶麵的應用案例。但這本書的視角非常獨特,它不僅僅關注係統的“能不能用”,更關注“能不能用得久”以及“用瞭壞瞭怎麼快速修”。 在可靠性方麵,這本書給我最大的啓發是“係統性思考”的重要性。它不是簡單地列舉一些常見故障,而是從更深層次的角度,分析瞭影響係統可靠性的各種因素,包括材料選擇、加工工藝、裝配質量、操作規程,甚至環境因素。書中詳細闡述瞭FMEA(失效模式與影響分析)等方法,教導讀者如何係統地識彆潛在的風險,並從源頭上進行規避。比如,在液壓係統設計中,作者強調瞭對管路連接處的可靠性分析,詳細講解瞭不同接頭類型(如卡套接頭、焊接接頭)在不同壓力和振動條件下的失效模式,以及如何通過閤理的選型和安裝來提高連接的可靠性。 在氣動係統方麵,書中對“潔淨度”的強調讓我印象深刻。我以前覺得隻要有氣源就行,但這本書指齣,空氣中的微小顆粒、水分和油霧對氣動元件的磨損和腐蝕有著極其嚴重的影響。它詳細介紹瞭不同等級的過濾器和乾燥器的作用,以及如何根據不同的應用場景來選擇閤適的空氣處理設備,以確保氣動元件的長壽命和穩定運行。書中還給齣瞭詳細的空氣質量標準對照錶,讓我能夠更清晰地理解不同應用對空氣質量的要求。 維修性方麵,這本書不僅僅是指導如何修理,更強調“如何讓維修更容易”。書中關於“可達性設計”的理念,讓我明白瞭為什麼有些設備在設計時會預留齣大量的檢修空間,或者采用模塊化的結構。這些看似“多餘”的設計,實際上能夠極大地縮短維修時間,降低維修成本。書中還詳細介紹瞭如何通過“標準化”和“集成化”來提升維修性,例如采用統一規格的零部件,或者將多個功能集成在一個模塊中,這樣在故障發生時,隻需要更換整個模塊,而無需進行復雜的拆卸和組裝。 而且,書中還深入探討瞭“故障診斷”的策略。它不僅僅是列舉瞭一些故障現象,而是教導讀者如何通過係統的分析和判斷,快速準確地定位故障的根源。例如,通過對液壓係統壓力的異常波動進行分析,結閤流量計和傳感器的數據,就能夠判斷齣是泵的問題、閥的問題,還是管路堵塞的問題。這本書為我提供瞭一套完整的、從設計到維護的係統化方法,讓我能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液壓氣動係統的可靠性與維修性工程。

評分

《液壓氣動係統可靠性與維修性工程》這本書,在我看來,是一本真正“學以緻用”的工業技術寶典。它不僅僅是理論的堆砌,更是將深厚的工程學原理,通過大量的實例和圖錶,清晰地呈現在讀者麵前。 在可靠性章節,作者以一種極其係統的方式,引導讀者進行深入的分析。書中關於“失效模式與影響分析(FMEA)”的講解,讓我明白瞭如何係統地識彆潛在的故障,並從源頭上進行規避。例如,在液壓係統的密封件設計中,書中詳細分析瞭不同密封結構在不同工作條件下(如高壓、高溫、化學腐蝕)的失效模式,並給齣瞭相應的材料選擇和結構設計建議,以提高密封件的可靠性。 對於氣動係統,書中對“空氣淨化”的重視程度,也讓我印象深刻。它不僅僅是簡單地提及過濾器的作用,更是詳細分析瞭空氣中的水分、油霧、塵埃等對氣動元件(如閥、氣缸、過濾器)的磨損、腐蝕和堵塞作用。書中還給齣瞭不同等級的空氣質量標準,以及如何根據不同的應用場景,選擇最閤適的空氣淨化設備。我記得書中有一個關於食品生産綫氣動係統的案例,由於對衛生標準要求極高,采用瞭特殊的過濾和乾燥技術,有效地保障瞭生産的連續性和産品的安全性。 在維修性方麵,本書的論述也相當深入。它不僅僅關注“故障發生後的修復”,更是從“如何設計得更容易修復”的角度齣發。書中關於“模塊化設計”的理念,讓我明白瞭為何一些復雜的液壓氣動係統,會將各個功能單元做成獨立的模塊,這樣在發生故障時,隻需要快速更換整個模塊,而無需對整個係統進行大範圍的拆卸。書中還強調瞭“可診斷性設計”,即在係統設計時,就應考慮如何方便地進行故障診斷。例如,通過在關鍵部位設置傳感器、指示燈,或者采用通用的診斷接口,可以極大地縮短故障定位的時間。 更讓我驚喜的是,書中還深入探討瞭“全生命周期成本”的概念,將可靠性和維修性與經濟效益緊密聯係起來。作者通過大量的案例分析,說明瞭在設計階段對可靠性和維修性進行投入,雖然初期成本會略有增加,但從長遠來看,可以大大降低設備的運行維護成本,提高生産效率,最終帶來更高的經濟效益。這本書為我提供瞭一個全新的思考框架,讓我能夠從更宏觀、更長遠的視角來審視液壓氣動係統的設計和維護。

評分

《液壓氣動係統可靠性與維修性工程》這本書,在我眼中,是一本真正“接地氣”的工程技術著作。它不像一些理論書籍那樣晦澀難懂,而是將復雜的工程原理,通過生動形象的案例和清晰易懂的語言,呈現在讀者麵前。 在可靠性方麵,作者非常注重從“源頭”上進行控製。書中詳細闡述瞭“設計可靠性”的重要性,它不僅僅是選擇高質量的元件,更是要從係統的整體布局、材料選擇、加工精度等多個維度進行優化。我印象特彆深刻的是,關於液壓係統中的“壓力脈動”分析,書中詳細講解瞭脈動對密封件、管路接頭等造成的損害,並介紹瞭如何通過引入蓄能器、改變管路布置等方式來有效抑製脈動,從而提高係統的整體可靠性。 在氣動係統方麵,書中對“空氣的淨化”給予瞭極高的關注。它不僅僅是提及瞭過濾器的作用,更是深入分析瞭不同介質(如水分、油霧、塵埃)對氣動元件的潛在危害,以及如何根據不同的應用場景,選擇最閤適的空氣淨化設備。書中還詳細介紹瞭空氣乾燥器的選型依據,以及如何通過有效地去除空氣中的水分,來防止氣動元件的凍結和腐蝕。我記得書中有一個關於食品生産綫氣動係統的案例,由於對衛生標準要求極高,采用瞭特殊的過濾和乾燥技術,有效地保障瞭生産的連續性和産品的安全性。 維修性方麵,這本書的視角也相當獨特。它不僅僅是告訴讀者“如何修理”,更是引導讀者思考“如何讓它更容易被修理”。書中關於“模塊化設計”的理念,讓我明白,將復雜係統分解成獨立的、易於更換的模塊,是提高維修效率的關鍵。書中還強調瞭“可診斷性設計”,即在係統設計時,就應考慮如何方便地進行故障診斷。例如,通過在關鍵部位設置傳感器、指示燈,或者采用通用的診斷接口,可以極大地縮短故障定位的時間。 而且,書中還非常務實地討論瞭“維修備件管理”和“維修人員培訓”的重要性。它認識到,即使設備本身設計得再可靠、再易於維修,如果缺乏必要的備件或者維修人員缺乏相應的技能,也無法充分發揮其價值。書中提供瞭一些關於備件庫存管理和維修人員培訓計劃製定的建議,這讓我從一個更全麵的角度認識到,提升係統的整體運行效率,需要技術、管理和人力資源的協同。這本書為我提供瞭一套係統化的解決方案,讓我能夠更好地理解和實踐液壓氣動係統的可靠性與維修性工程。

評分

《液壓氣動係統可靠性與維修性工程》這本書,在我閱讀過程中,給我帶來的不僅僅是知識的增長,更是一種思維方式的轉變。在此之前,我更側重於如何讓液壓氣動係統“工作起來”,而這本書則讓我深刻理解瞭“如何讓它持續、可靠、高效地工作”。 在可靠性方麵,作者以一種非常係統和科學的方式,引導讀者進行深入的分析。書中關於“失效機理”的講解,讓我明白瞭每一個故障都不是憑空産生的,而是有其內在的物理、化學或機械原因。例如,在液壓係統的高壓管路中,書中詳細分析瞭不同連接方式(如O形圈密封、錐麵密封)在不同壓力、溫度和振動條件下的失效模式,以及如何通過選擇閤適的密封材料和設計閤理的連接結構來提高其可靠性。這種細緻入微的分析,讓我對液壓係統的每一個環節都充滿瞭敬畏。 對氣動係統而言,書中對“空氣質量”的重視程度,也讓我大開眼界。它不僅僅是簡單地說“空氣要乾淨”,而是詳細闡述瞭空氣中的水分、油汙、塵埃等對氣動元件(如閥、氣缸、過濾器)的磨損、腐蝕和堵塞作用,並給齣瞭不同等級的空氣質量標準。書中還介紹瞭如何通過選擇閤適的空氣過濾器、乾燥器和油霧器,以及製定閤理的維護計劃,來確保氣動係統始終處於最佳的運行狀態。我記得書中有一個關於精密氣動控製的案例,要求極高的空氣潔淨度,通過采用特殊的過濾係統和定期的油液分析,成功地將故障率降低瞭90%。 維修性方麵,本書的論述也相當深入。它不僅僅停留在“如何修理”的層麵,而是從“如何設計得更容易維修”的角度齣發。書中關於“模塊化設計”的理念,讓我明白瞭為何一些大型液壓氣動設備,在設計時就將各個功能單元做成獨立的模塊,這樣在發生故障時,隻需要快速更換整個模塊,而無需對整個係統進行大範圍的拆卸。書中還強調瞭“可診斷性設計”,即如何在係統中集成傳感器、故障指示器等,使得故障能夠被及時、準確地發現和定位。 更值得一提的是,書中還深入探討瞭“維護策略”的選擇。它不僅僅是介紹瞭預防性維護和事後維修,還詳細介紹瞭狀態監測和預測性維護等先進的維護理念。書中通過大量的案例分析,說明瞭不同的維護策略在不同類型的係統中所帶來的經濟效益和可靠性提升。例如,通過對液壓係統油液的定期監測,可以提前發現油液的劣化,及時進行更換,從而避免瞭因油液汙染或變質而導緻的泵、閥等關鍵部件的損壞。這本書為我提供瞭一套完整的、從係統設計到後期維護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方法。

評分

《液壓氣動係統可靠性與維修性工程》這本書,對我而言,簡直是一本“啓濛讀物”。在此之前,我對於液壓氣動係統的理解,更多地停留在“會用”的層麵,而這本書則將我帶入瞭“如何用得好”、“如何用得久”的深度思考。 在可靠性分析部分,作者以一種非常嚴謹的態度,剖析瞭每一個可能導緻係統失效的環節。我特彆被書中關於“材料疲勞”的講解所吸引。它不僅僅是提及瞭疲勞的概念,更是詳細闡述瞭不同材料在不同應力循環下的疲勞壽命預測方法,以及如何通過優化材料成分、熱處理工藝和錶麵處理技術來提高元件的抗疲勞性能。書中通過一個液壓閥芯的案例,詳細展示瞭如何通過精密的加工和錶麵處理,來顯著提高閥芯在反復衝擊和磨損下的可靠性。 對於氣動係統,書中對“空氣質量”的深入探討,也讓我受益匪淺。它不僅僅是強調過濾的重要性,更是詳細分析瞭空氣中的水分、油霧、塵埃等對氣動元件(如密封件、執行器、閥)的腐蝕、磨損和堵塞作用。書中給齣瞭不同等級的空氣質量標準,以及如何根據不同的應用場景,選擇最閤適的空氣淨化設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書中有一個關於製藥行業氣動係統的案例,由於對潔淨度要求極高,采用瞭多級過濾和在綫監測技術,成功地保障瞭生産過程的無菌和連續性。 在維修性方麵,本書的論述也相當到位。它不僅僅關注“故障發生後的修復”,更是從“如何設計得更容易修復”的角度齣發。書中關於“模塊化設計”的理念,讓我明白瞭為何一些復雜的液壓氣動係統,會將各個功能單元做成獨立的模塊,這樣在發生故障時,隻需要快速更換整個模塊,而無需對整個係統進行大範圍的拆卸。書中還強調瞭“可診斷性設計”,即在係統設計時,就應考慮如何方便地進行故障診斷。例如,通過在關鍵部位設置傳感器、指示燈,或者采用通用的診斷接口,可以極大地縮短故障定位的時間。 更讓我驚喜的是,書中還深入探討瞭“全生命周期成本”的概念,將可靠性和維修性與經濟效益緊密聯係起來。作者通過大量的案例分析,說明瞭在設計階段對可靠性和維修性進行投入,雖然初期成本會略有增加,但從長遠來看,可以大大降低設備的運行維護成本,提高生産效率,最終帶來更高的經濟效益。這本書為我提供瞭一個全新的思考框架,讓我能夠從更宏觀、更長遠的視角來審視液壓氣動係統的設計和維護。

評分

我對於《液壓氣動係統可靠性與維修性工程》這本書的閱讀體驗,可以稱得上是一次“洗禮”。在此之前,我對於液壓和氣動係統的理解,更多地停留在其工作原理和基本應用層麵,認為隻要按照手冊進行操作和維護,係統就能正常運行。但這本書以一種更加宏觀和深入的視角,揭示瞭影響係統長期穩定運行的深層因素,以及如何通過工程手段係統地提升這些因素。 書中在可靠性方麵提齣的“設計可靠性”理念,給我留下瞭深刻的印象。它強調瞭在係統設計初期就應充分考慮各種潛在的失效模式,並采取相應的預防措施。作者並非簡單地羅列一些理論,而是通過具體的工程實踐來闡述。例如,在液壓係統的壓力控製部分,書中詳細分析瞭溢流閥、減壓閥等關鍵元件在不同工況下的壓力波動特性,以及這些波動如何影響係統的整體穩定性。它還介紹瞭如何通過多級減壓、蓄能器緩衝等方式來降低壓力衝擊,從而延長係統壽命。 在氣動係統方麵,書中對於空氣質量的重視程度也讓我耳目一新。以往我隻是簡單地認為,隻要有壓縮空氣就能工作,但這本書指齣,空氣中的水分、油汙和顆粒物會對氣動元件造成嚴重的磨損和腐蝕。它詳細介紹瞭空氣淨化器的選型、過濾器濾芯的更換周期,以及如何通過對氣源進行係統性的處理來提升氣動係統的可靠性。書中還給齣瞭不同等級空氣質量對氣動元件壽命的影響的量化分析,讓我對“乾淨的空氣”有瞭全新的認識。 維修性方麵,本書的論述也相當詳實。它不僅僅是提供維修手冊的功能,更側重於如何通過設計來簡化維修過程。例如,書中關於“模塊化設計”的講解,讓我明白瞭為什麼一些先進的液壓氣動設備,能夠迅速地更換某個功能模塊,而無需對整個係統進行大範圍的拆卸。這種設計理念,不僅大大縮短瞭維修時間,也降低瞭維修人員的技術門檻,使得故障排除更加高效。 此外,書中對“故障診斷”的探討也極具價值。它介紹瞭各種故障診斷技術,如壓力分析、流量分析、振動分析等,並提供瞭如何利用這些技術來快速準確地定位故障原因。通過結閤可靠性設計和維修性設計,這本書為我提供瞭一套完整的思路,如何從源頭上減少故障的發生,並在故障發生時,能夠迅速有效地恢復係統的正常運行。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技術手冊,更是一本關於如何構建高質量、高效率的液壓氣動係統的“方法論”。

評分

《液壓氣動係統可靠性與維修性工程》這本書,給我最大的震撼在於它打破瞭我以往對液壓氣動係統“即插即用”的簡單認知,轉而讓我看到背後龐大而精密的工程學體係。這本書不僅僅是告訴你“如何讓它工作”,更是教你“如何讓它長期、穩定、高效地工作”。 在可靠性分析部分,作者將理論與實踐完美結閤。他並沒有僅僅停留在描述故障現象,而是深入剖析瞭每一個故障背後可能存在的根本原因。我印象特彆深刻的是關於“材料疲勞”的章節,書中詳細講解瞭金屬材料在反復應力作用下的疲勞壽命計算方法,以及如何通過選擇閤適的閤金、優化結構設計來提高元件的抗疲勞性能。它還舉例說明瞭,在液壓泵的齒輪或葉片的幾何形狀設計上,微小的改進就可能帶來壽命上的巨大提升,這讓我認識到,微觀層麵的工程學考量,對於宏觀係統的可靠性至關重要。 書中對於氣動係統“潔淨度”的論述也極其詳盡。它不僅僅是強調空氣過濾的重要性,更是詳細分析瞭不同類型過濾器的過濾精度、流量特性和壽命,以及如何根據氣動元件的敏感度來選擇最閤適的過濾方案。書中還介紹瞭空氣乾燥器的原理和選型,以及如何通過有效地去除空氣中的水分,來防止氣動元件的腐蝕和凍結。我特彆注意到書中有一個關於精密氣動元件的案例,由於對空氣潔淨度的要求極高,采用瞭多級過濾和在綫監測係統,從而大大延長瞭元件的使用壽命。 在維修性方麵,這本書的視角也非常獨特。它不僅僅關注“如何快速修復”,更關注“如何讓維修變得更簡單、更安全”。書中關於“模塊化設計”的講解,讓我明白瞭為什麼很多先進的液壓氣動係統,都采用瞭高度集成的模塊化結構,這樣在發生故障時,隻需要更換一個整體模塊,而無需進行繁瑣的拆卸和組裝。書中還提到瞭“用戶友好型設計”,例如在控製麵闆上設置清晰的指示燈和易於操作的按鈕,以及在設備手冊中提供詳細的圖文並茂的維修指南,這些細節都極大地提升瞭維修的效率和便捷性。 更讓我驚喜的是,書中還討論瞭“全生命周期成本”的概念,將可靠性和維修性與經濟效益緊密聯係起來。作者通過大量的案例分析,說明瞭在設計階段對可靠性和維修性進行投入,雖然初期成本會略有增加,但從長遠來看,可以大大降低設備的運行維護成本,提高生産效率,最終帶來更高的經濟效益。這本書為我提供瞭一個全新的思考框架,讓我能夠從更宏觀、更長遠的視角來審視液壓氣動係統的設計和維護。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