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配套的MP3请登陆同济大学出版社网站免费下载。
德福考试是留学德国的一门入学考试,相当于美国的托福。目前国内参加德福考试的学生不少,但通过率一直不高。《德福应试全攻略》在听、说、读、写四方面通过实例对德福试题作全面解析,强调考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思考,而不是消极应试。解析时重视逻辑思维和分析的综合能力以及将话语、主体和现实因素溶成一体的综合语言能力。此外对我国考生的常见错误,注意事项和试前准备也作了深层探讨。
本书由具有十几年德语教学经验的德语培训界知名教师编写,他们都有丰富的德福教学经验。本书重点传授应试技巧,解疑析难,是国内德福应试者不可或缺的必读书。
孟翰,德国哥廷根大学法学硕士,上海新东方学校德福资深讲师,集团培训师,主要著译作包括《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新债法》、《德意志问候》、《帝国》等。
序言
第一章阅读部分
一、德福考试阅读部分概述
1. 阅读试题的架构、题型、篇幅与占时
2. 试题的题材
3. 评分标准、试题难度与考核点
4. 错误控制
二、阅读技巧综述
1. 阅读模式
1.1 三种不同的阅读模式
1.2 掠读的重要性
2. 标记关键词、信号词与结构词
3. 应试技巧准备
3.1 阅读中常见的困难及应对方法
3.2 阅读解题时需要注意的要素
三、阅读应试技巧详解
1. Lesetext 1详解
1.1 阅读顺序与解题步骤
1.2 时间配置
1.3 题目与文章的分类处理
1.4 关键词的标记
1.5 解题实例
2. Lesetext 2详解
2.1 阅读顺序与解题步骤
2.2 时间配置
2.3 预判断的技巧
2.4 信号词的标记
2.5 解题实例
3. Lesetext 3 详解
3.1 阅读顺序、解题步骤及时间配置
3.2 Item与文章对应语段主题的判断
3.3 结构词的运用
3.4 解题实例
第二章听力部分
一、德福听力考试概述
1. 德福听力考试的题材、评分、流程和错误控制
1.1 考试的题材:大学生活场景和科普话题
1.2 考试的分值:TDN5/4/3等级的量化
1.3 听力考试流程:审题和答题的时间分配
1.4 考试的错误控制:2/3/4的阵型
2. 德福听力考试的特点以及听力的应试训练
2.1 何为听力考试和应试听力
2.2 德福听力考试有什么特点
2.3 如何有效地组织德福听力考试的应试训练
二、德福听力技巧综述
1. 审题技巧:建立信号词系统
1.1 信号词的概念和意义
1.2 问答题的审题过程
1.3 判断题的审题过程
2. 答题技巧:把握句型特征,定位核心信息
2.1 德语的句式特征和定位答案之间的关系
2.2 名词的修饰关系
2.3 除难选易和听力的盲区
2.4 问答题和选择题的差异
2.5 缩写系统
3. 誊写技巧:淡忘原文, 周全地回答问题
3.1 问答问题不等于再现原文
3.2 答案的基本类型
3.3 誊写的基本方法
三、德福考试题型和考查模式分析
1. Hörtext 1详解
1.1 大学日常生活场景
1.2 疑问代词的定性分析
1.3 如何处理并列的答案
1.4 做好应对意外的心理准备
2. Hörtext 2详解
2.1 事实判断和观点判断
2.2 动词三态的改变、绝对和相对性表述
2.3 判断题中的数字
2.4 句式陷阱
2.5 概率法研究
3. Hörtext 3详解
3.1 考题的结构和题型
3.2 a/b题
3.3 定义题
3.4 比较题
3.5 实验题
3.6 疑问代词wie
3.7 对前提、目标、特征和优缺点的提问
第三章写作部分
一、德福写作考试概述
1. 写作考试的基本介绍
2. 考题的结构和题型
3. 文章的篇幅和架构
二、作文的评分标准
1. 总体印象
2. 内容
3. 语言表达
三、文章的分段处理
1. 图表描述
1.1 图表的类型
1.2 图表描述时应避免的错误
1.3 动笔前的数据分析及静态图表与动态图表侧重点的异同
1.4 语言素材
2. 论述
2.1 论点、论据、论证的概念与结构
2.2 论述时应避免的错误及建议
2.3 语言素材
2.4 论据一览
3. 文章的开头、过渡和结尾
3.1 文章的开头、过渡和结尾
3.2 文章的过渡
3.3 文章的结尾
四、例文示范
第四章口语部分
一、德福口语考题概述
1. 七大考题概述
2. 德福口语考试的一般特征
3. 考题的结构
4. 口语表达的答题步骤
5. 口语考试的评分
5.1 对整体印象进行评分
5.2 语言表达水平
5.3 考题任务的达成情况
6. 中国考生的常见错误
7. 如何在家里准备德福口语考试
8. 说话的停顿
8.1 出现错误的时候
8.2 找不到合适的用词
8.3 实在需要想一想
8.4 回答完以后还有剩余时间
二、第一大题详解
1. 一般解题步骤
1.1 打招呼
1.2 自我介绍
1.3 自我介绍的其它信息
1.4 打电话的原因
1.5 过渡到提问
1.6 提问
1.7 过渡到最后的提问
2. 其它答题要点
2.1 最后还有剩余的时间
2.2 说话时间不够
2.3 合理利用准备时间
2.4 可能的通话对象
3. 习题
三、第二大题详解
1. 一般解题步骤
1.1 回应对话者
1.2 回答第一个提问
1.3 回答后续的提问
2. 其它答题要点
2.1 回答关于“重要性”的提问
2.2 谈论地点
2.3 谈论价格
2.4 回答第二大题时可能出现的问题
3. 习题
四、第三大题详解
1. 图表类型
2. 一般解题步骤
2.1 开始环节——对提问者作出回应
2.2 图表描述的开头套句
2.3 对图表结构的描述
2.4 对图表内容的概括
2.5 最后还有剩余时间
3. 习题
五、第四大题详解
1. 一般解题步骤
1.1 回应提问者
1.2 在回答的最初清晰地表明自己的态度,并进行具体说理
1.3 论据的衔接
1.4 说明理由
1.5 最后再一次强调立场
2. 其它答题要点
2.1 标准话题
2.2 充分利用准备时间
2.3 论据的选择
2.4 对论据前后顺序的深层次思考
2.5 还有剩余时间
3. 习题
六、第五大题详解
1. 一般答题步骤
1.1 回应提问者
1.2 表达观点
1.3 找到优缺点
1.4 在A和B两个选项中做出选择
1.5 把优缺点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1.6 最后提出建议
2. 其它要点
2.1 第二虚拟式würden
2.2 常见的和个人情况有关的论据
2.3 最后时间过剩
3. 习题
七、第六大题详解
1. 一般解题步骤
1.1 开头的句子
1.2 描述图表
1.3 猜测数据变化趋势背后的原因
1.4 对未来作出预测
1.5 结果和作用
1.6 遏制措施
1.7 最后的剩余时间
2. 习题
八、第七大题详解
1. 一般解题步骤
1.1 回应你的朋友
1.2 归纳建议
1.3 在说完建议后还有剩余时间
2. 另一种考查模式
2.1 回应朋友
2.2 帮助朋友做决定
2.3 说明决定的理由
2.4 最后的剩余时间
3. 习题
第五章模拟练习
第一套模拟题
第二套模拟题
德福考试(TestDaF)体现了外语教学现代化测试的标准性和权威性,在我国已成留学德国的一门入学考试。2005年我国就有留德学生27000名,居在德外国留学生之首位。去年我国德福考生最多,但通过率最低为50%。因此,我们传统的测试理念该面对这一事实,理性思考,这也是对我国重语法、阅读轻运用的外语教学的挑战。“光有知识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应用知识”(歌德),为此本书重点传授应试技巧,解题析难,是我国德福考试应试者不可或缺的必读书。
本书在听、说、读、写四方面通过实例对德福试题作全面解析,强调考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思考,而不是消极应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解析时重视逻辑思维和分析的综合能力以及将话语、主体和现实因素溶成一体的综合语言能力。此外对我国考生的常见错误,注意事项和试前准备也作了深层探讨。
本书对我国德语教学也是一种促进,体现了“高等学校德语专业教学大纲”要求:“...使学生掌握德语的基础知识,具有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和初步的语言交际能力,了解有关德语国家的一般国情,养成良好的学风和具有初步的独立工作能力,...养成独立思考、主动参加语言实践的习惯”,因此本书也有助于我国建立一合理的德语考试体系,它不仅是全面评定学生成绩和巩固教学内容的手段,也是检查教学质量的依据。
本人从事德语教学数十年,读此书犹如经受一次德语教和学的全面考核,获益匪浅,真可谓“Wer liest, der sprie?t!”(开卷始长!)。
2014年4月
我对这本“德福应试全攻略”抱持着一种近乎挑剔的态度,毕竟备考德福的压力不是盖的,任何一本声称能“全攻略”的书都得经得起推敲。这本书在写作和口语部分的呈现,可以说是让人喜忧参半。口语部分,它提供了一些标准的问候语和固定句式,这对于初学者确实有帮助,能快速搭建起一个交流的框架。但问题在于,TestDaF的口语评分标准越来越侧重于考察考生运用复杂句式和准确表达细微观点的能力。这本书里给出的“万能模板”,用在几道题上可能还行,一旦遇到需要深入论证和反驳的题目,这些模板的局限性立刻暴露无遗,显得非常生硬和程式化,考官一听就知道是背诵的痕迹,反而可能扣分。而在写作部分,它对结构的要求倒是强调到位了,比如如何引入、主体段落的组织等,但对于如何提升语言的“地道性”和“学术感”,指导性内容却显得单薄。德福写作不是简单的堆砌词汇,而是逻辑链条的严密性。我期待看到更多关于如何有效运用从句、如何精准地进行因果、递进关系的表达的实例分析,但这本书在这方面的内容量明显不足,更像是一个基础语法点的快速回顾,而非高阶应试策略的深度解析。
评分这本号称“德福应试全攻略”的书,我拿到手后,首先被它那“红宝书”的定位吸引了。作为一名正在为TestDaF焦头烂额的考生,我期待它能像一本武功秘籍一样,把所有考试的诀窍和难点都一一破解。然而,实际翻阅下来,感受却非常复杂。从版式设计上来说,它试图模仿官方指南的严谨,但似乎在细节处理上有所欠缺,某些部分的排版略显拥挤,长时间阅读下来,眼睛很容易感到疲劳。更让我感到困惑的是,它对于阅读和听力部分的策略讲解,总感觉有些流于表面。比如在阅读理解中,它强调了“快速定位关键词”的技巧,但对于如何区分德语学术文章中那些微妙的逻辑关系和转折词的精确含义,却着墨不多。考试中,正是这些看似细微的差别决定了得分的高低,而这本书似乎没有提供足够深入的案例去剖析这些陷阱。我原本希望它能提供一些真正能让我“豁然开朗”的解题思路,但现在看来,我可能还得继续在海量的真题和模拟题中摸索出自己的门道。整体而言,它更像是一本合格的“应试工具书”,但距离“全攻略”的称号,似乎还差了一段距离,尤其是在应对TestDaF那种对语言深度要求极高的考试时,这种“攻略”的深度显得捉襟见肘,无法让人完全信赖。
评分从包装和宣传来看,这本书的定位是“高效提分利器”,但实际使用体验中,它在“高效”二字上做得并不出色。特别是关于词汇部分的规划,我感到非常不满意。德福考试对专业词汇和学术表达的要求是相当高的,一个好的应试词汇书应该提供主题分类、词汇辨析,以及最重要的——在真实语境中的用法展示。这本书的词汇部分,更像是一个简单的字母顺序排列的列表,美其名曰“红宝书精选”,但实际上,很多高频的、在TestDaF阅读中出现频率极高的专业术语,我需要自己去其他地方搜集补充。更严重的是,它对近义词的辨析力度不够,比如“zeigen”、“darstellen”、“aufweisen”这几个词在正式语体中的细微差别,仅仅给出中文翻译是远远不够的。这种浅尝辄止的处理方式,使得考生很难真正做到在写作和口语中自如地运用高级词汇,从而无法在主观题中获得高分。想要靠这本书快速建立起一个能支撑TestDaF高分要求的词汇库,难度非常大,它更像是考前突击背诵一些基础词汇的工具,而非系统性的语料积累。
评分坦白说,我拿到这本“德福应试全攻略”后,最大的感受是它在“真题模拟”和“考点分析”的结合上做得不够紧密。虽然全书的结构看起来很完整,涵盖了听说读写各个模块,但当我们尝试用它来模拟实战时,却发现它与真实TestDaF考试的“脉搏”有所脱节。比如,听力部分的录音材料(如果包含的话,这里假设它有提供),其语速、口音的真实性以及话题的深度,往往是决定考生能否适应考试的关键。我更希望这本书能深入分析近几年的真题,揭示出考官在设计题目时,那些不易察觉的“偏好”和“套路”。这本书在讲解不同题型时,提供的解析往往是“标准答案式的”,缺乏对“为什么这个选项是错的,而另一个才是最合适(而非仅仅是对)的”那种深入的思维过程剖析。这种解析的深度不足,使得读者在遇到新的、稍微变种的题目时,容易感到无从下手,因为他们掌握的只是单一题型的解法,而不是背后支撑TestDaF考试设计理念的底层逻辑。总而言之,它在“攻略”的实战指导性上,未能完全达到它所宣称的水平,更像是一本结构详尽但深度略显保守的备考用书。
评分说实话,我花了大量时间研究这本书,尤其是在语法复习这块,希望它能针对TestDaF的特定难点进行“精准打击”。毕竟,很多德语学习者都明白,有些特定的语法结构在TestDaF的阅读和写作中是反复出现的“重灾区”。这本书的语法章节,内容量无疑是充实的,它涵盖了从名词变位到复杂从句的几乎所有知识点。然而,这种“全包围”式的梳理,反而冲淡了“应试”的针对性。它更像是给一个初中级别学生准备的德语语法总汇,而不是给一个已经达到B2、目标C1的德福考生准备的“攻略”。比如,它对介词与动词搭配的梳理,只是简单地罗列,没有给出在特定语境下如何判断和选择的实用窍门。我发现自己还是得频繁地翻阅我的旧词典和语法书,去对照那些我真正感到困惑的、在历年真题中反复出现的复杂句式错误。这本书更像是一个“辅助参考资料”,而不是那个能直接带我跨过门槛的“秘籍”。如果你的德语基础已经非常扎实,想通过这本书来做最后的“精炼”,可能会觉得里面很多内容是冗余的,反过来,如果基础薄弱,这本书的广度又会让初学者感到压力山大,缺乏循序渐进的引导。
评分正版图书,物美价廉。
评分不错不错,学习中
评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评分特别好的一本书!我孙子最喜欢的一本书!京东的服务全国第一!
评分最后的题不怎么样,感觉是瞎出的
评分留德的孩子都要加油!
评分书上内容很详细,各方面解读德福。
评分有点小贵了 一共才八套题 印刷和质量还是不错的
评分比较适合需要出国的同学使用,坚持,希望用完可以德福19分!加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