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理论的创立者。他主要的著作已经编入《邓小平文选》一至三卷,但还有大量的文稿没有编辑出版。其中新中国成立后至20世纪70年代中期的一批重要文稿,对于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了解其形成的历史渊源,具有重要价值。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将这批重要文稿选编成《邓小平文集(一九四九——一九七四年)》出版。
《邓小平文集(一九四九—一九七四年 套装上中下卷)》是继《邓小平文选》之后,邓小平同志极为重要的著作。这部文集分为三卷,共406篇、80余万字。上卷编入的是邓小平同志1949年10月至1952年8月上旬主政西南时期的文稿,有106篇。中卷和下卷编入的是邓小平同志在中央领导岗位工作期间的文稿,中卷编入的是1952年8月中旬至1958年9月期间的文稿,有135篇;下卷编入的是1959年1月至1974年11月的文稿,有165篇。大部分文稿是首次正式公开发表。
编入文集的文稿,包括讲话、报告、谈话、文章、批语、书信、题词等。已公开发表过的,做了文字、标点、史实订正。首次公开发表的,凡有手稿的按手稿刊用。对讲话、报告、谈话记录稿做了必要的文字整理。对有些文稿拟了题目。对文稿涉及的重要事件、人物、文献、地名等,做了简要的注释。
这部文集,反映了邓小平同志为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恢复国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制度、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加强党的建设所作出的重要贡献;特别反映了邓小平同志作为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在参与一系列重大决策的制定与实施过程中,对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思考和探索;反映了他坚持独立思考,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的思想和工作作风。
这部文集,是对《邓小平文选》的重要补充,为全党学习和研究改革开放前我们党形成的重要理论成果,学习和总结这一时期党治国理政的历史经验,了解和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历程,提供了重要的读本;对于广大干部群众深入学习研究邓小平理论,深入了解邓小平同志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渊源,学习理解邓小平理论与毛泽东思想一脉相承、继承发展的关系,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制度自信,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为一名历史爱好者,我对于《邓小平文集(一九四九—一九七四年 套装上中下卷)》所涵盖的这段时期,尤其是其政治思想层面,有着莫大的好奇。1949年到1974年,是中国共产党建立政权并巩固统治的关键时期,也是社会主义改造和初步建设的重要阶段。我希望在这套文集中,能够看到邓小平同志对国家治理、党的建设、意识形态以及国际关系等方面的深刻思考和论述。特别是他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早期探索,以及在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格局中,如何为中国争取独立自主的地位和发展空间。我感兴趣的是,在那个年代,面对苏联模式的强大影响以及国内外的各种思潮,他是如何形成自己独特的政治见解的。我想了解,在处理政治运动、阶级斗争以及维护社会稳定等问题上,他有哪些经验和教训。这套文集,对于理解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演变,以及中国政治体系的形成,无疑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我期待从中获得更深层次的启示。
评分作为一名长期关注中国社会变迁的观察者,《邓小平文集(一九四九—一九七四年 套装上中下卷)》对我而言,是一次回溯与审视的绝佳机会。我特别关注的是,在这段时期,中国在文化、教育以及社会风貌等方面所经历的转变。我好奇,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关于如何培养新一代的接班人,如何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如何塑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等方面,是否有深刻的论述。我想了解,在教育体系的构建、学术思想的引领以及社会道德风尚的倡导上,邓小平同志的观点和实践。书中是否会涉及到对当时社会思潮的判断,以及如何引导社会力量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我期待这本书能够为我揭示,在那个宏大的国家建设叙事之下,那些关乎民族精神塑造和社会进步的细腻思考,以及在不断探索与实践中,如何为后来的社会发展奠定人文基础。
评分我对《邓小平文集(一九四九—一九七四年 套装上中下卷)》的关注点,很大程度上在于其中关于国家战略和长远规划的论述。在建国初期,百废待兴,如何确定国家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如何为未来的腾飞打下坚实基础,这些都是至关重要的问题。我特别想知道,在这段时期,邓小平同志是如何思考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定位,以及如何制定应对国际挑战的策略。这本书会不会涉及到对国家工业化、国防现代化以及科技发展等方面的早期规划和设想?我希望能从中一窥,在那个物资相对匮乏,但战略眼光却已开始放眼未来的年代,他们是如何一步步勾勒出中国发展蓝图的。我对于其中关于如何平衡国内建设与对外开放的早期萌芽,也充满了期待。这不仅仅是关于政策的制定,更是关于一种长远 vision 的形成,是关于如何在有限的条件下,为国家争取最大的战略空间。
评分当我看到《邓小平文集(一九四九—一九七四年 套装上中下卷)》的出版信息时,我脑海中浮现出的是那个充满革命激情和建设热潮的时代。我并非一名政治学者,而是一名对中国革命史和建设史深感着迷的普通人。我尤其想从书中寻找那些关于基层工作、群众路线以及如何将宏大理念转化为具体行动的论述。我想了解,在那个物质条件艰苦,但人民群众充满干劲的年代,邓小平同志是如何深入基层,了解民情,解决实际问题的。书中是否会有关于农业生产、农村改革、工人运动以及青年教育等方面的具体指示和思考?我希望这套文集能够为我展现出,在那个年代,革命者是如何脚踏实地,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到社会各个角落的。对于那些在实践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以及如何通过群众的力量去克服它们,我同样充满好奇。
评分初次翻开这套《邓小平文集(一九四九—一九七四年 套装上中下卷)》,我首先被其厚重的分量所吸引。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段历史的缩影,承载着共和国初创至改革开放前夕那段风云激荡的岁月。我尤其关注的是书中对经济建设的论述。作为一名对中国现代经济发展史抱有浓厚兴趣的普通读者,我一直想深入了解,在那个物质匮乏、思想束缚的年代,我们的老一辈革命家是如何构思和推动国家走向富强的。我期待在这套文集中找到关于农业集体化、工业化进程、计划经济的尝试与探索,以及在曲折中汲取的经验教训。我想看看,在那些看似遥远的年代,他们是如何面对资源短缺的挑战,又是如何制定出初步的经济发展蓝图的。书中关于如何平衡国家发展与人民生活、如何在探索中求索前进方向的思考,无疑是我最想挖掘的部分。我知道,这段时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奠基阶段,充满了无数的艰辛与智慧,而这套文集,恰恰是了解这段历程最直接、最权威的窗口,我希望它能为我描绘出一幅清晰而生动的画面。
评分不错的书,喜欢
评分挺好的挺好的
评分领导要求买的,包装还不错!都舍不得翻了,呵呵
评分不错哦……
评分这套书很有参考价值,比书店便宜
评分适合放在家里书柜,显得高大上,哈哈
评分有人喜欢有人喜欢有人喜欢
评分最喜欢的自营快递,变成了和马云家一样的慢递,遗憾!最喜欢的211,整整用了四天,遗憾!早早就发现不能按时达,两天过去了,订单都还没打印,问了多个客服,都信誓旦旦,说放心肯定能按时达,我说要是不能怎么办,能算违约么,不说话了,最后还是没按时,遗憾!
评分学习学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