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1.《曾國藩傢書傢訓》蘊含豐富深刻的人生處世、官場應變、傢族事業、子孫教育等多方麵內容,在曾國藩去世不久便已流行大江南北,從晚清到民國刻印上百萬冊,成為當時的“人生事業指南超級暢銷書”。
2.從晚清到近代的各派政治文化名人,如李鴻章、梁啓超、蔣中正、毛澤東等,雖或政見立場不同,在生活中卻幾乎一緻推崇曾國藩“傢書”與“傢訓”的巨大人生啓迪價值,作為自己人生指導,並將其推薦給傢人、朋友、學生。
3.曾國藩傢族後人綿延至今已有八代,據相關統計其中在各行各業有突齣成就者達二百四十餘人,且無一後人敗傢辱行,其延續傢族事業長青的智慧奧秘可從“傢書”與“傢訓”的字裏行間探尋。
4.本次齣版係以曾國藩逝世後,門人李鴻章與曾氏長子曾紀澤等領銜編纂的長沙傳忠書局版《曾文正公傢書》為底本,內容準確,原大影印,高檔宣紙印製,綫裝古法裝幀。
5.古籍百年名社品質保證,國內古籍齣版品牌中華書局重磅推齣,滿足當下曾氏傢族百年事業瞭解研究文化熱潮,無論是個人收藏品讀彰顯人生品位,還是作為饋贈前輩的高雅文化禮品,均係上乘之選。
內容簡介
《曾國藩傢書·傢訓》本名《曾文正公傢書》,全書十捲,附《曾文正公傢訓》二捲,是晚清名臣曾國藩去世後,其傢人弟子親友等搜集編纂的一部書信體傢書傢訓集。
曾國藩(一八一一-一八七二),字滌生號伯涵湖南湘鄉人。曾氏是晚清重臣,"湘軍"的創立者和統帥,也是洋務運動的最初發起者和推動者。在傳統文人讀書做官的道路上,他由秀纔選貢士,曆任翰林院侍講學士、內閣學士、禮部侍郎、兵部侍郎、吏部侍郎等職。曾國藩以一八五三年起受清廷委派迴湖南辦團練抵抗太平軍為發端,直至一八六四年其下屬基本平定太平天國運動,因軍功逐步高升,官至兩江總督、直隸總督,封一等毅勇侯,卒後謚號"文正"。
曾氏在傳統文人立德、立功、立言三方麵均有突齣成就,被譽為"晚清四大名臣"之首,其生前編纂的《經史百傢雜鈔》就影響巨大,而在他逝世後流行的"傢書"和"傢訓",更因其貼近當時人日常生活和精神需求而大受歡迎。《曾文正公傢書》收錄曾國藩道光二十年至同治十年前後寫給祖父母、父母、叔父母、諸弟、妻子及兒子輩的傢信,並適當補充瞭部分他寫給朋友同僚的信以展現曾氏人生全貌。其內容上至經邦緯國、濟世救民之道的闡發,中及進德修業、讀書求學的方法指導,下至人際瑣事處理和傢庭經濟生計的經驗建議,可謂事無巨細,縴悉無遺,可謂曾國藩一生主要活動及其治政、治傢、治學之道的生動反映,蘊含瞭其處世應變的哲學體悟和思想精髓。《曾文正公傢訓》的內容實際上和上述曾氏傢書的內容範圍相近,不過因這部分信件是曾國藩專門寫給兩個兒子曾紀澤、曾紀鴻的,風格也更符閤舊式傢族中長輩對子女的規訓教導之詞,故曾氏傢人將這部分書信單列齣來稱為"傢訓",有其道理。據曾紀澤齣使英國時日記,他在光緒十一年(一八八五)七八月間於倫敦郊外養病時,曾閱讀過"文正公傢書"與"傢訓",這也是兩書之名首次並列見諸記載。
《曾國藩傢書·傢訓》最初刊刻係光緒五年(一八七九)由長沙傳忠書局刻闆。因該書刊成晚於光緒二年(一八七六)的《曾文正公全集》,故當時並未收入全集。該書首次刻印主要用於曾氏分贈親友故知,印量不多,但由於曾國藩生前的地位和身後影響,此書流傳至上海南京一帶後,迅速被各大書局如掃葉山房與文明書局等翻刻印刷,行銷大江南北。到後來民國時上海東方書局等再次印行《曾文正公全集》時,將原來單行的《曾文正公傢書》和《曾文正公傢訓》並入全集,這些後起版本的《曾文正公全集》往往也標稱是光緒二年"傳忠書局刊本",但內容上與原始的長沙傳忠書局本有較大差異,這是要請讀者們注意辨彆的。
本次齣版係以傳忠書局原版影印,仍將《曾文正公傢書》和《曾文正公傢訓》閤為一書,以《曾國藩傢書·傢訓》為名,傢書十冊,傢訓二冊,綫裝共十二冊,全書最後新加瞭按原書年月編排的"篇名索引",方便讀者檢索。是適閤於個人閱讀收藏或饋贈的古典智慧之書。本次齣版係以傳忠書局原版影印,仍將《曾文正公傢書》和《曾文正公傢訓》閤為一書,以《曾國藩傢書·傢訓》為名,傢書十冊,傢訓二冊,綫裝共十二冊,全書最後新加瞭按原書年月編排的"篇名索引",方便讀者檢索。是適閤於個人閱讀收藏或饋贈的古典智慧之書。
內頁插圖
目錄
曾國藩傢書·傢訓 傢書(一)
曾國藩傢書·傢訓 傢書(二)
曾國藩傢書·傢訓 傢書(三)
曾國藩傢書·傢訓 傢書(四)
曾國藩傢書·傢訓 傢書(五)
曾國藩傢書·傢訓 傢書(六)
曾國藩傢書·傢訓 傢書(七)
曾國藩傢書·傢訓 傢書(八)
曾國藩傢書·傢訓 傢書(九)
曾國藩傢書·傢訓 傢書(十)
曾國藩傢書·傢訓 傢訓 上
曾國藩傢書·傢訓 傢訓 下
精彩書摘
《稟父母》(道光二十年二月初九日)
男國藩跪稟父親、母親大人膝下:
去年十二月十六日,男在漢口寄傢信,付湘潭人和紙行,不知已收到否?後於二十一日在漢口開車,二人共雇二把手小車六輛,男占三輛半。行三百餘裏,至河南八裏汊度歲。正月初二日開車,初七日至周傢口,即換大車。雇三套篷車二輛,每套錢十五韆文。男占四套,硃占二套。初九日開車,十二日至河南省城,拜客耽擱四天,獲百餘金。十六日起行,即於是日三更,趁風平浪靜,徑渡黃河。二十八日到京。一路清吉平安,天氣亦好,惟過年二天微雪耳。
到京在長郡會館卸車。二月初一日移寓南橫街韆佛庵。屋四間,每月賃錢四韆文,與梅、陳二人居址甚近。三人聯會,間日一課,每課一賦一詩謄真。初八日是湯中堂老師大課,題“智若禹之行水賦”,以“行所無事則智大矣”為韻,詩題賦得“池麵魚吹柳絮行”,得“吹”字。三月尚有大課一次。同年未到者不過一二人,梅、陳二人皆正月始到。岱雲江南、山東之行無甚佳處,到京除償債外,不過存二三百金,又有八口之傢。
男路上用去百金,刻下光景頗好。接傢眷之說,鄭小珊現無迴信。伊若允諾,似盡妥妙;如其不可,則另圖善計,或緩一二年亦可,因兒子太小故也。傢中諸事都不掛念,惟諸弟讀書不知有進境否?須將所作文字詩賦寄一二首來京。丹閣叔大作亦望寄示。男在京一切謹慎,傢中盡可放心。
……
《與諸弟書》(道光二十二年十二月二十日)
附錄:課程
主敬整齊嚴肅,無時不懼。無事時心在腔子裏,應事時專一不雜。
靜坐每日不拘何時,靜坐一會,體驗靜極生陽復之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鎮。
早起黎明即起,醒後勿沾戀。
讀書不二一書未點完,斷不看他書。東翻西閱,都是徇外為人。
讀史二十三史每日讀十頁,雖有事不間斷。
寫日記須端楷,凡日間過惡:身過、心過、口過,皆記齣,終身不間斷。
日知其所亡每日記“茶餘偶談”一則,分德行門、學問門、經濟門、藝術門。
月無忘所能每月做詩文數首,以驗積理之多寡,養氣之盛否。
謹言刻刻留心。
養氣無不可對人言之事,氣藏丹田。
保身謹遵大人手諭:節欲,節勞,節飲食。
作字早飯後作字,凡筆墨應酬,當作自己功課。
夜不齣門曠功疲神,協戒切戒。
……
前言/序言
《國士無雙:近現代中國思想傢的傢風智慧》 內容梗概: 《國士無雙:近現代中國思想傢的傢風智慧》是一部深度挖掘近現代中國傑齣思想傢們關於傢庭教育、品格塑造、道德傳承的著作。本書精選瞭數位在中國近現代史上留下深刻印記的文化巨匠,如梁啓超、王國維、蔡元培、鬍適、錢穆等,通過梳理他們流傳下來的傢信、遺囑、日記、以及關於教育子女的論述,集中展現瞭這些大傢族在動蕩時代中,如何以獨特的思想體係和深刻的實踐,維係傢族尊嚴,培育後代英纔,並將中華傳統美德與時代精神相融閤,成為傢族興旺、國傢棟梁的基石。 本書不拘泥於單一的文獻,而是力求從多角度、多側麵地呈現這些思想傢在傢庭教育上的遠見卓識。它不僅僅是迴顧曆史,更是對現代傢庭教育理念的一次深刻反思與提煉。在當下社會,傢庭教育麵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與機遇,如何在紛繁復雜的價值觀念中,為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如何在知識爆炸的時代,培養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與健全人格?如何在新舊文化交融中,傳承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美德?《國士無雙》將為這些問題提供寶貴的曆史藉鑒與實踐啓示。 核心內容與章節亮點: 第一部分:傢國情懷與立身之本 梁啓超:傢是心安之處,國是生命之依 本章將深入解讀梁啓超的“新民說”如何在傢庭教育中得到體現。從他寫給兒女的信中,我們可以看到他對子女品德培養的殷切期望,強調“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培養他們對國傢民族的責任感。 重點分析梁啓超如何鼓勵子女廣泛涉獵,不拘泥於一門學科,培養多元化的興趣和能力,以及他如何看待知識與實踐的結閤。 通過對梁啓超傢庭教育理念的剖析,展現一個在時代洪流中,如何將個人命運與國傢興衰緊密相連的大傢庭典範。 王國維:學術報國,人格至上 本章聚焦王國維在治學之餘,對子女的嚴謹教誨。探討他如何將“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作為教育子女的基石,強調人格的獨立與高尚。 分析王國維如何引導子女在傳統文化的深厚根基之上,汲取西方文化的精華,培養兼具中西智慧的視野。 通過王國維的傢教實踐,揭示在追求學術卓越的同時,如何將個人品格的塑造置於首位,為後代立下的人生圭臬。 第二部分:育德樹人與健全人格 蔡元培:兼容並包,德智體美全麵發展 本章將詳細闡述蔡元培先生在教育領域的核心理念,如何將其應用於傢庭教育之中。重點分析他對“軍國民”教育的構想,以及如何在傢中培養子女的愛國情懷、科學精神和藝術素養。 探討蔡元培如何倡導“教授治校”的精神,以及這種精神在傢庭教育中如何轉化為對子女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鼓勵他們獨立思考,勇於探索。 通過蔡元培的教育思想,展現一個理想中的傢庭教育模式,旨在培養具有健全人格、廣闊視野和社會責任感的未來公民。 鬍適:實用主義的傢庭教育觀 本章將聚焦鬍適先生的實用主義教育理念,分析其在傢中如何引導子女“做人”和“做事”。探討他對子女的民主、開放的教育方式,鼓勵他們自由發展,敢於質疑,勇於創新。 分析鬍適如何強調“勇於批評,勇於認錯”的品格,以及這種品格如何在傢規與日常互動中得到體現。 通過鬍適的傢教實踐,展現一個鼓勵獨立思考、腳踏實地、勇於承擔的現代傢庭教育範例。 第三部分:文化傳承與時代擔當 錢穆:根植傳統,麵嚮未來 本章將深入探討錢穆先生如何將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厚感情,融入到對子女的教育之中。分析他如何強調“溫故知新”,引導子女理解和繼承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遺産。 探討錢穆如何看待中國文化在現代社會的地位與發展,以及他如何鼓勵子女在繼承傳統的同時,也能吸收外來文明的精華,形成融會貫通的學識。 通過錢穆的傢教理念,展現一個在文化傳承中,如何找到傳統與現代契閤點的傢庭教育智慧。 大傢庭的集體智慧: 本章將整閤前幾位思想傢的教育理念,提煉齣近現代中國大傢庭在應對時代變遷、傢族傳承中的集體智慧。 重點分析這些傢庭如何形成獨特的傢風,並通過言傳身教,將優良品德、治學精神、人生態度代代相傳。 探討這些傢庭在麵對曆史挑戰時,如何保持傢族的凝聚力與精神傳承,為國傢和社會輸送棟梁之纔。 本書特色: 文獻價值與時代意義並存: 本書不僅引用瞭大量珍貴的曆史文獻,如思想傢本人的傢書、日記、著作,還結閤現代教育理念,對這些傢風智慧進行深度解讀,使其具有重要的現實指導意義。 思想深度與實踐指導相結閤: 本書並非枯燥的理論堆砌,而是通過鮮活的史實、生動的人物故事,展現瞭這些思想傢在傢庭教育上的具體實踐,為讀者提供可學習、可藉鑒的教育方法。 曆史視野與現代關照的融閤: 本書力圖連接曆史與當下,在迴溯近現代思想傢傢風智慧的同時,也深刻反思當前傢庭教育麵臨的挑戰,為讀者提供跨越時空的思想啓迪。 人文關懷與精神傳承: 在物質日益豐富的今天,本書更加關注傢庭教育中精神層麵的構建,強調品格、情懷、價值觀的重要性,旨在幫助讀者構建一個有溫度、有深度、有力量的傢庭。 《國士無雙:近現代中國思想傢的傢風智慧》是一部關於教育、關於成長、關於傳承的深刻探索。它邀請您一同走進近現代中國最傑齣的頭腦,感受他們對傢庭、對子女、對未來的深切關懷,從中汲取寶貴的智慧,為您的傢庭教育之路點亮一盞明燈。無論您是為人父母者,還是對中國傳統文化與教育理念感興趣的讀者,本書都將為您帶來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禮與思想啓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