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建設項目廢物焚燒處置工程設計規範 HG 20706-2013

化工建設項目廢物焚燒處置工程設計規範 HG 20706-2013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化工環境保護設計站 編
圖書標籤:
  • 化工工程
  • 廢物焚燒
  • 處置工程
  • 設計規範
  • 環保工程
  • 工業廢氣
  • 汙染控製
  • HG20706-2013
  • 焚燒技術
  • 工程設計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中國計劃齣版社
ISBN:9158024231601
版次:1
商品編碼:11547202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5-04-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60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本標準規定瞭化工建設項目廢物(含危險廢物)焚燒處置工程設計總則、化工廢物焚燒處理處置工程設計的一般規定,以及化工廢物輸送、貯存與分析化驗,化工廢物焚燒係統,公用工程等方麵的設計要求。本標準適用於以焚燒方式處置化工廢物(含危險廢物)的新建、擴建、改建和技術改造項目的工程設計。

  本規範根據國傢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改辦工業[2008]1242號文)和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中石化協質發[2008]158號文)的要求,由中國石油和化工勘察設計協會委托全國化工環境保護設計技術中心站組織江蘇金能環境科技有限公司、惠生工程(中國)有限公司共同編製。
  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法》等法律、法規,規範化工廢物(含危險化工廢物)焚燒處置工程設計,防止化工廢物焚燒處置對環境的汙染,製定本規範。
  本規範為首次發布。
  本規範的主要技術內容包括:1 化工廢物焚燒處置工程設計一般規定;2 化工廢物輸送、貯存與分析化驗;3 化工廢物焚燒係統;4 公用工程;以及本規範用詞說明、引用標準名錄、條文說明。
  本規範中以黑體字標誌的條文為強製性條文,必須嚴格執行。
  本規範由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閤會提齣並歸口。
  本規範的技術內容由全國化工環境保護設計技術中心站負責解釋。本規範在執行過程中,如發現需要修改和補充之處,請將意見和有關資料提供給全國化工環境保護設計技術中心站(地址:天津市北辰區京津路1號,郵政編碼:300400),以便今後修訂時參考。
  本規範主編單位、參編單位、主要起草人和主要審查人:
  主編單位:全國化工環境保護設計技術中心站
   江蘇金能環境科技有限公司
   惠生工程(中國)有限公司
  參編單位:中國天辰工程有限公司
   中藍連海設計研究院
  主要起草人:程新源、陳敏東、孫效平、程錦暉
  主要審查人:張正華、季惠良、孫世謙、王 煒、陳金思、蔣少軍、趙景霞、項元紅、鄭笑彬、曾 科、龍 飛、俞守業

目錄

1 總則
2 術語和定義
3 化工廢物焚燒處置工程設計一般規定
  3.1 設計階段與內容
  3.2 基礎資料
  3.3 設計原則
  3.4 設計規模
  3.5 場址選擇
  3.6 總圖布置
  3.7 公用設施
4 化工廢物輸送、貯存與分析化驗
  4.1 輸送
  4.2 貯存
  4.3 分析化驗
5 化工廢物焚燒
  5.1 一般規定
  5.2 輔助燃料
  5.3 能量和物料平衡計算
  5.4 工藝條件
  5.5 焚燒方式
  5.6 預處理及進料
  5.7 焚燒爐
  5.8 安全係統
  5.9 焚燒熱利用係統
  5.10 煙氣淨化係統
  5.11 殘渣處理係統
  5.12 煙囪
  5.13 儀錶及自動控製
  5.14 電氣係統
6 公用工程
  6.1 給水和排水
  6.2 消防
  6.3 采暖通風與空調
  6.4 建築與結構
  6.5 電信
本規範用詞說明
引用標準
條文說明

1 General provisions 1
2 Terms and definitions 2
3 Chemical waste incineration disposal engineering general provisions
    3.1 Design stage & & contents 4
    3.2 Basic data 5
    3.3 Design Principle 5
    3.4 Design Scale 6
    3.5 Site selection 6
    3.6 General Layout & Transportation 6
    3.7 Utilities 7
4 Chemical waste transport Storage and analysis
    4.1 Transportation 8
    4.2 Storage 8
    4.3 Analysis assay 9
5 Chemical waste incineration systems
    5.1 General stipulations
    5.2 Auxiliary fuel 10
    5.3 Energy and material balance calculation
    5.4 Process Conditions 11
    5.5 Methods of ineineration 13
    5.6 Pretreatment and feed 14
    5.7 Incinerator 15
    5.8 Security system 17
    5.9 Incineration thermal utilization system
    5.10 Flue gas purification system 18
    5.11 Residue treatment systems 20
    5.12 Chimney 21
    5.13 Instrument and Automatic Control
    5.14 Electrical system
6 Utility
    6.1 Utility
    6.2 Fire control
    6.3 Heating, Ventil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
    6.4 Building and structure
    6.5 Telecommunication
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code
Normative standard
Explanation of Provisions

前言/序言


好的,這是一份詳細介紹其他化工相關領域圖書的簡介,嚴格避免提及您提到的特定規範內容,並力求內容自然、專業: --- 化工過程安全管理與風險控製:強化基礎與前沿應用 圖書定位: 本書旨在為化工行業的工程技術人員、安全管理人員、設計人員以及相關高校師生提供一套全麵、係統且具有實踐指導意義的化工過程安全管理與風險控製知識體係。它深度聚焦於化工生産全生命周期中的潛在風險識彆、量化評估、預防措施的製定與應急響應機製的構建,強調從設計源頭到日常運行的閉環管理。 第一部分:化工過程安全基礎理論與設計安全基石 本部分是全書的理論基礎,係統闡述瞭化工過程安全學科的核心概念、發展曆程與基本原理。 1. 化工過程安全學導論與曆史經驗教訓: 深入分析瞭重大化工事故的共性特徵與深層原因,探討瞭從事故調查中汲取的關鍵教訓。重點解析瞭“本質安全”、“風險導嚮設計”和“可靠性工程”等核心安全理念,為後續的風險管理工作奠定哲學基礎。同時,概述瞭國際上先進的過程安全管理(PSM)框架的演變及其在中國工業環境中的適應性研究。 2. 工藝安全信息(PSI)的建立與維護: 詳細闡述瞭在項目初期、設計階段和運行階段,必須收集、整理和持續更新的關鍵工藝安全數據。這包括但不限於:詳細的工藝流程圖(PFD)與管道及儀錶流程圖(P&ID)的規範性繪製要求;設備、管道材料的兼容性與腐蝕控製標準;反應熱力學、動力學數據及失控反應的臨界條件分析;以及安全操作極限(SOL)的確定方法與驗證流程。強調PSI的準確性是所有風險分析工作的前提。 3. 危害識彆與初步風險評估技術(PHA): 全麵介紹瞭幾種主流的工藝危害分析方法。作業安全分析(JSA)在操作規程製定中的應用;危險與可操作性研究(HAZOP)的係統性節點分析方法,包括導嚮詞的選擇、偏離情況的識彆、後果嚴重性評估及推薦措施的製定。此外,本書還介紹瞭What-If/Checklist方法在概念設計階段的應用,以及如何確保多學科團隊的有效參與。 第二部分:風險量化、評估與工程控製 本部分側重於將定性分析轉化為量化指標,並探討瞭基於工程手段的風險降低措施。 4. 定量風險評估(QRA)方法論: 詳細講解瞭如何運用定量方法對特定風險進行量化。內容涵蓋瞭事件樹分析(ETA)和故障樹分析(FTA)的構建邏輯與概率計算。介紹瞭事故後果模型(如火災、爆炸、有毒物質泄漏擴散模型)的原理及其在廠區布局和個體防護距離確定中的應用。重點討論瞭風險可接受性判據(如F-N麯綫)的建立與實際工程決策的結閤。 5. 關鍵安全儀錶係統的設計與驗證: 闡述瞭功能安全的概念,特彆是儀錶安全係統(SIS)的層級劃分。深入解析瞭IEC 61511/IEC 61508標準在化工行業的應用,包括安全完整性等級(SIL)的確定流程、儀錶迴路的設計、驗證與確認(FAT/SAT)的嚴格要求。強調瞭SIS的獨立性、可靠性及其在降低風險中的關鍵作用。 6. 過程偏差與變更管理(MOC): 闡述瞭“不變即退化”的理念,詳細介紹瞭如何建立和執行規範化的管理變更(MOC)程序。針對工藝、設備、人員、法規等方麵的變更,係統性地規定瞭從申請、技術審查、風險評估、授權批準到實施和記錄歸檔的全過程控製要求,確保任何工藝偏離都不會引入不可接受的風險。 第三部分:運行、應急響應與安全文化建設 本部分關注過程安全管理體係的持續運行、人員能力的培養以及突發事件的快速響應。 7. 運行安全與設備完整性管理(MI): 強調設備作為安全屏障的物理完整性。詳細論述瞭關鍵設備(如壓力容器、安全閥、泵、管道)的定期檢驗、無損檢測(NDT)方法及判據。探討瞭腐蝕監測、疲勞分析在延長設備壽命和預防失效中的應用,確保“人-機-料-法-環”各要素在運行中保持穩定。 8. 應急準備與事故響應: 提供瞭構建有效應急響應體係的實用指南。包括:製定多層級(從現場到區域級)的應急預案,預案應與風險評估結果相匹配;定期的桌麵演練和實地拉練的要求;緊急切斷係統(ESD)的維護與測試;以及與外部社區、政府監管部門的協同機製。重點分析瞭在重大事故中信息流管理的重要性。 9. 化工過程安全文化與人員能力提升: 深入探討瞭組織文化對過程安全績效的決定性影響。提齣瞭如何通過領導力承諾、建立透明的報告機製(無懲罰報告係統)、持續的安全培訓與能力認證,來培育一種積極主動、持續改進的安全文化。強調員工參與風險決策和對安全標準“零容忍”的態度是保障長期安全的內在動力。 總結展望 本書內容緊密結閤中國化工行業的實際工程實踐和國際先進標準,力求為讀者提供“知其然並知其所以然”的專業知識框架。全書結構嚴謹,邏輯清晰,配有豐富的工程案例分析和圖錶說明,是化工安全專業人員案頭必備的參考手冊和係統學習的優秀教材。通過掌握本書所闡述的理念和方法,工程設計人員能從源頭上減少風險的産生,運行人員能更有效地控製已識彆的風險,最終實現本質安全、高效、可持續的化工生産目標。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對設計文檔的深度和廣度提齣瞭新的要求,這是我作為資深工程師感受最明顯的變化之一。它不再滿足於簡單的“設計說明書”,而是要求設計文件必須清晰地展示齣設計決策背後的工程邏輯和計算依據。例如,在涉及焚燒爐的動態穩定性分析部分,規範要求提供詳細的PID控製迴路設計參數和調節範圍,而不僅僅是給齣設備型號。這迫使設計院在項目早期就要投入更多精力進行係統模擬和敏感性分析。此外,規範對“竣工文件”的完整性也做瞭詳細界定,要求將所有的操作規程、維護手冊、以及關鍵設備的“首次穩定運行數據包”都納入最終交付內容。這種對信息完整性的強調,極大地改善瞭項目移交和後續操作維護的銜接問題。過去,新投産的裝置經常因為設計資料不全而導緻磨閤期漫長且充滿隱患,而新規範通過製度化的要求,從源頭上杜絕瞭信息斷層,確保瞭設計意圖能夠被精確地貫徹到實際運行之中,是工程管理理念進步的體現。

評分

這本《化工建設項目廢物焚燒處置工程設計規範 HG 20706-2013》的齣現,對於我們這些長期在化工行業摸爬滾打的老工程師來說,簡直就像是迷霧中的一盞明燈。我記得上一次修訂相關標準還是好多年前的事情瞭,那時候的環保要求遠沒有現在這麼嚴苛,很多設計上的“灰色地帶”總是讓人心裏沒底。這本書的細緻程度令人印象深刻,它不僅僅是一堆條文的堆砌,更像是集閤瞭無數個實際項目經驗的結晶。尤其是在焚燒爐爐膛設計、煙氣淨化係統選型以及二次汙染控製這幾個關鍵環節,它給齣瞭非常明確的技術參數和校核方法。比如,它對不同組分危險廢物的熱值匹配、停留時間以及爐膛齣口溫度的控製範圍,都有量化的指標要求,這對於我們進行初步可行性研究和設備選型至關重要,大大減少瞭設計初期的不確定性和反復修改的風險。過去我們更多是參考國際標準,但那些標準往往難以完全貼閤國內的物料特性和特定的監管環境,而這本規範顯然是立足於國情,具有極強的實操指導意義。我個人特彆欣賞其中對危廢入爐前預處理環節的詳細規定,這往往是影響焚燒效率和穩定性的隱形殺手,規範對此的強調,體現瞭對整個處置鏈條的係統性考量。

評分

作為一名長期負責項目後評價和安全審計的工程師,我發現HG 20706-2013在“安全與健康”這一章節的提升是顯而易見的。以往的標準對於操作人員的職業暴露限製和應急響應預案的要求相對寬泛,但新規範對關鍵崗位的人員防護等級、氣體監測係統的密度和響應時間給齣瞭硬性指標。特彆是在涉及高毒性或爆炸性廢物的進料與卸料環節,規範要求必須采用密閉負壓操作,並輔以冗餘的通風和氣體泄漏檢測係統。這直接影響瞭車間的總體布局和設備采購的檔次。我曾參與過一起因局部通風不良導緻的急性中毒事件,那次教訓深刻,所以對於規範中對局部排風效率的量化要求特彆敏感。此外,規範對危廢暫存區的防滲、防腐和防火標準也進行瞭升級,這不僅是工藝設計層麵的要求,更是對環境風險管理體係的支撐。從法規遵從性來看,這一版本的更新,無疑將企業在危廢處置方麵的閤規門檻提升到瞭一個新的高度,也為我們進行風險評估提供瞭更堅實的基準綫。

評分

從經濟性和可持續發展的角度來審視這本規範,它巧妙地在嚴格環保要求與工程經濟性之間找到瞭平衡點。過去,許多設計傾嚮於采用“一步到位”的超高配,導緻投資成本過高,難以推廣。然而,HG 20706-2013在能耗優化和餘熱迴收方麵給予瞭充分的關注。它沒有簡單地規定一個統一的排放標準,而是根據工藝流程的特點,鼓勵采用先進的餘熱鍋爐設計,並對熱能迴收的效率設定瞭指導性的參考值。例如,在確定煙氣冷卻路徑時,規範引導工程師優先考慮熱交換的經濟性與維護便捷性的結閤,而不是單純追求最低的煙氣齣口溫度。這使得項目在滿足超低排放目標的同時,能夠通過迴收蒸汽或熱水用於生産或其他公用工程,從而顯著攤薄運營成本。這種兼顧“綠色”與“收益”的設計理念,是現代化工項目所必需的,它使得高標準的環保設施不再是單純的成本中心,而是能夠轉化為潛在的能源資産,這對於推動行業技術升級具有深遠的激勵作用。

評分

初次翻閱這本規範時,我最大的感受是其體係結構的邏輯性和完整性。它不像過去的一些標準那樣,將各個設計要素零散地分布在不同的章節,而是構建瞭一個從前期選址、工藝流程確定、設備選型、到安全聯鎖設計、乃至最終的竣工驗收的全生命周期指導框架。對於年輕的設計師來說,這本書提供瞭一個清晰的學習路徑,可以依循規範的邏輯順序,一步步完成復雜焚燒係統的設計工作。我尤其關注瞭關於耐腐蝕材料選用的部分,化工廢氣成分復雜多樣,酸性、堿性、甚至含有鹵素的混閤物對爐膛內襯和換熱器提齣瞭極高的要求。規範中對不同溫度區間推薦的耐材等級和壽命預估,提供瞭非常有價值的參考數據。這不僅僅是工程層麵的標準,更是在傳遞一種嚴謹負責的工程文化——即必須從最基礎的材料科學角度去預防潛在的失效風險。另外,對於“非標”廢物的處置預案部分,雖然是規範,但它也留齣瞭閤理的彈性空間,指導設計者如何在缺乏充分曆史數據時,通過保守性設計或引入更高級的測試驗證手段來確保安全冗餘,這種前瞻性設計理念在環保領域尤為重要。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