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1
第一讲导言1
第一节克劳塞维茨的生平1
第二节《战争论》的学术地位和价值5
第三节《战争论》的方法和理论结构10
第二讲战争的性质16
第一节从解剖“搏斗”入手16
第二节“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21
一、战争的实质22
二、战争运动规律的特殊性24
三、战争指导规律28
第三讲战略34
第一节两种“战争艺术”和战略、战术的区分35
第二节战略的实质不是“诡诈”41
第三节克劳塞维茨的战略观和检验战略的实践标准43
第四节战略要素51
一、精神要素52
二、物质要素64
第四讲战斗79
第一节战略与战斗的关系79
第二节统帅运用战斗的三条基本原则82
第三节统帅组织战斗的七种策略89
一、如何判断“决定战斗的胜负时刻”和怎样使用援军的策略
90
二、“战斗过程”只是达到战略上“胜利”的手段,必须让敌人
在“退却过程”中蒙受更大损失的策略94
三、“保障自己的背后和威胁敌人的背后”的策略98
四、“为恢复战斗而进行的翼侧攻击和背后攻击”的战略性策略
100
五、“在不同的条件下如何使用援军”的战略性策略103
六、“战斗的持续时间”与“缩短”或者“延长”军事行动的
战略性策略108
七、“迫使退出战场的敌人进行战斗”的策略111
第四节主力会战111
一、战争的真正重心111
二、胜负取决于总的情况116
三、胜负的发展趋势难以扭转123
四、追击和后退126
统帅的艺术:战略——克劳塞维茨《战争论》十讲目录第五讲军队134
第一节兵力对比、兵种比例对战略的影响135
一、“兵力对比”对统帅制定“作战计划”和实施“作战战略”的
影响136
二、“兵种比例”对作战特点造成的影响,以及相反,战争的特点
对“兵种比例”造成的影响138
第二节行军对战略的影响142
第三节军队的给养给战略造成的严重影响144
第四节作战基地、交通线对战略的影响147
一、“作战基地”对战争和战略造成的影响148
二、“交通线”给战争和战略造成的影响150
第五节“军事战略”与“作战战略”的关系152
第六讲防御156
第一节防御是较强的作战形式157
一、“防御是较强的作战形式”论断形成的思想资料来源和现实
生活根源157
二、“积极防御”作战的基本原理160
三、对“防御是较强的作战形式”论断正确性的系统论证165
第二节防御的手段、抵抗的方式178
一、防御的手段178
二、抵抗的方式183
第三节向本国腹地退却(诱敌深入)189
一、怎样全面评估“向本国腹地退却”这种抵抗方式的优点与缺点
189
二、实施“向本国腹地退却”抵抗方式的条件195
三、“向本国腹地退却”时,统帅应该使用的几种斗争策略196
第四节战区防御197
一、“战区防御”的成败关系到整个防御战争的胜负198
二、保存自己军队和消灭敌人军队永远比占有国土重要200
三、两种不同性质的“战区防御”的战略原则和策略手段201
第七讲进攻208
第一节进攻是较弱的作战形式208
一、进攻行动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概念209
二、进攻从防御中得到的是防御中最有害的因素210
三、进攻的手段通常只限于军队,而且,进攻没有不同的等级
213
第二节进攻力量的削弱和进攻的“顶点”215
一、进攻力量的大小与进攻所要达到的目标之间,有一种必然的
因果联系215
二、战略进攻力量的削弱和进攻的“顶点”问题216
三、“进攻的顶点”、“胜利的顶点”很容易成为“失败”的起点
218
第三节战区进攻220
一、“寻求决战的战区进攻”的战略原则和策略手段221
二、“不求决战的战区进攻”的战略原则和策略手段224
第八讲战争计划230
第一节怎样判断未来战争的整体形态233
一、必须从现实战争的整体性质出发,预测战争的整体形态特点;
但是,又要“把战争的绝对形态提到首要的地位”235
二、“人民参加战争”是“具有绝对战争形态的现实战争”出现
的重要原因242
三、必须根据“政治因素和政治关系”产生的“概然性”,来判断
未来战争的形态特点和主要轮廓244
第二节怎样确定未来战争的政治目的、军事目标、暴力手段大小245
一、“只有根据对各种关系的总的观察(包括了解当时的具体的特点),才能判断即将来临的战争、战争可以追求的目标和必要的手段”246
二、“当我们观察时代和环境形成的各个国家的总情况时,问题就有一般的性质了,就比较适于进行抽象的研究了。在这里我们必须概略地看一看历史”249
三、“进行战争的人提出的目标和拥有的手段,是根据他所处的具体情况确定的,同时又具有时代和一般情况的特性,最后,它们还要服从从战争的性质中必然得出的一般的结论”254
第三节国家“政治”对于赢得战争胜利的决定性作用257
一、“政治”制约战争、“国家战略”制约“军事战略”和“作战战略”的理论雏形——“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学说258
二、战争计划的主体部分只能由政治当局设计、决定;政治观点
是制定战争计划和评价战争计划的“最高观点”266
三、克劳塞维茨由此得出的肯定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反对在欧洲
及德国复辟封建专制制度的政治结论270
第九讲全面战争和局部战争的战略原则275
第一节全面战争的战略原则275
一、“所有力量的集中打击”都必须指向敌人“整体所依赖的重心”
276
二、“速战速决是进攻战的一个重要特点”281
三、“次要行动应该尽可能地保持在从属地位”289
第二节局部战争的战略原则294
一、在“局部战争”的初期,究竟是采取进攻战还是防御战的
战略决策原则294
二、在“局部战争”中实施进攻战的原则301
三、在“局部战争”中实施防御战的原则304
第三节以打垮法国为目标的战争计划308
一、《战争论》中“以打垮法国为目标的战争计划”的基本内容
308
二、克劳塞维茨制定的战争计划被1870—1871年普法战争检验、
证实的经过312
第十讲《战争论》的理论失误和西方现代“大战略”316
第一节《战争论》的理论失误316
一、“战争要素原有的暴烈性”和“绝对战争”317
二、轻视“诡诈”的“直接路线”战略325
三、外延狭小、层次较低的“作战战略”331
第二节西方现代“大战略”341
一、利德尔·哈特的“大战略”理论343
二、保罗·肯尼迪“真正的大战略”理论369
附录: 论战略学研究的对象问题401
参考文献426
关键词索引428
图表目录
图表1《战争论》的研究方法和理论结构12
图表2克劳塞维茨关于两种“战争”和两种“战争艺术”的理论
38
图表3克劳塞维茨关于战略、战术、战斗区分的理论40
图表4“军队”范畴在战略上的特殊位置153
图表5由利德尔·哈特建构、约翰·柯林斯修整而基本完成的
“战略思想的‘新大厦’”367
图表6西方战略理论内容的两次“拓展”399
图表7保罗·肯尼迪“真正的大战略”理论的基本框架400
......
这本书的阅读体验,就像是走进了历史的长河,亲身参与了那些决定时代走向的宏大决策。作者的笔触细腻而深刻,将那些遥远而抽象的战略理论,用生动的故事和鲜活的人物一一呈现。我常常在阅读过程中,仿佛能看到战场上的旌旗蔽日,听到战鼓雷鸣,感受到统帅们在权衡利弊、运筹帷幄时的那种压力与决心。其中关于“因势利导”的论述,更是让我茅塞顿开。它不仅仅是顺应潮流,更是要懂得如何去创造和引导潮流,如何利用环境的有利因素,规避不利因素,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书中的案例涉及的东西方不同文明的军事思想,从古罗马的军团纪律到东方兵法的诡道,都得到了精妙的阐释。这让我意识到,战略的本质是相通的,但不同的文化背景会赋予其独特的表现形式。我特别欣赏作者在分析战役时,不仅仅关注军事层面的输赢,更深入探讨了政治、经济、社会等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这本书让我明白了,真正的胜利,往往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战略,就是协调和运用这些因素的关键。
评分《统帅的艺术 战略》这本书,简直是打开了我思维的一个新维度。以往我对战略的理解,大多局限于一些生硬的图表和公式,但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的认知。作者通过对一系列经典战役的深度剖析,生动地展现了战略的魅力,它不仅仅是军事上的博弈,更是关于领导力、人性洞察以及对未来趋势的预判。我尤其被书中关于“奇袭”和“佯攻”的策略所吸引,它们不仅仅是战术上的技巧,更是对对手心理的精准拿捏。作者通过详实的史料,还原了那些石破天惊的瞬间,让我们看到了伟大的统帅是如何在看似不可能的情况下,扭转乾坤。而且,书中对“后勤”这个看似枯燥的环节的重视,也让我耳目一新。它提醒我,再宏伟的战略,也需要坚实的物质基础来支撑。这本书让我明白,战略的制定并非凭空想象,而是需要对现实情况进行细致入微的分析,并且要考虑到执行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生活中的许多决策,都多了一层更深邃的思考。
评分这本书真的让我受益匪浅,它就像一位饱经风霜的智者,在与我娓娓道来那些千古不朽的战略智慧。作者的文笔朴实却充满力量,将那些复杂深奥的军事理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引人入胜的故事呈现出来。我特别喜欢书中对“灵活机动”原则的强调,它教会我在面对变化莫测的环境时,不能墨守成规,而是要像水一样,能适应各种容器,也能冲破一切障碍。书中对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战略家们的思想进行了对比分析,让我看到了战略的普适性和多样性。我记得有一个章节,详细讲述了如何在劣势兵力下打败优势敌人,这其中的智慧和勇气,至今让我心潮澎湃。这本书让我明白,战略并非是少数精英才能掌握的神秘学问,而是人人都可以通过学习和实践来领悟的思维方式。它不仅仅是关于战争,更是关于如何在人生这场无形的战场上,做出最明智的选择,并最终走向成功。
评分《统帅的艺术 战略》这本书,对我来说,是一次深刻的思维重塑。它用一系列令人振奋的历史战例,为我揭示了战略的本质——一种深邃的洞察力、果断的决策力以及卓越的执行力。我常常在阅读中陷入沉思,想象着那些伟大的统帅们,在面临生死存亡的关头,是如何凭借着超凡的智慧和坚定的意志,带领军队走向胜利。书中对“集中优势兵力”和“分散兵力”的应用场景的分析,让我对战术的灵活性有了全新的认识。作者并没有简单地给出答案,而是引导读者去思考,去分析不同情况下的最优解。我尤其赞赏书中对于“情报”作用的强调,它让我明白,信息的重要性,无论是在战场上还是在商业竞争中,都是至关重要的。这本书让我意识到,真正的战略家,不仅要看清眼前的局势,更要能预判未来的走向。它是一本让我从宏观上理解事物,并做出长远规划的宝贵财富。
评分读完《统帅的艺术 战略》这本书,我才真正体会到,那些教科书上冰冷的概念,是如何在现实的战场上化为生动的战术,又如何渗透进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书中对亚历山大大帝、孙子、拿破仑等历史上伟大统帅的战役进行抽丝剥茧般的分析,不仅仅是罗列他们的胜利,更深入挖掘了他们决策背后的思维模式、对局势的判断以及如何激励和运用人。我尤其印象深刻的是关于“知己知彼”的论述,它不仅仅停留在了解对手的兵力、装备,更重要的是理解对手的政治意图、文化背景,甚至其领导者的性格弱点。书中通过大量的历史案例,向我们展示了即便在技术和物质条件远不如对手的情况下,凭借着对战略的深刻理解和对人性的洞察,依然可以以弱胜强。这不仅仅是一本军事史,更是一本关于如何在复杂环境中做出最优决策的智慧指南。它教会我,真正的战略并非一成不变的公式,而是需要根据具体情境灵活应变,并且需要对人性有着深刻的理解。每次重读,都能从中获得新的启发,仿佛置身于那些古老的战场,感受统帅们的雄才大略。
评分第二节《战争论》的学术地位和价值5
评分第二讲战争的性质16
评分自序1
评分第三讲战略34
评分第二讲战争的性质16
评分一、战争的实质22
评分第三节《战争论》的方法和理论结构10
评分第二节“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21
评分自序1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