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K1171~3金属风帽及附件(2014年合订本)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K1171~3金属风帽及附件(2014年合订本)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编
图书标签:
  • 建筑设计
  • 金属风帽
  • 屋面
  • 建筑标准图集
  • K1171
  • 建筑工程
  • 建筑规范
  • 设计参考
  • 屋顶
  • 2014年版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计划出版社
ISBN:9787518200474
版次:1
商品编码:11549386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4-10-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78
字数:215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筒形风帽是用热压进行自然通风的装置,适用于民用建筑、工业建筑中自然通风场所。风帽附件包含滴水盘、手动蝶阀,为筒形风帽的附属装置,可依据工程实际需要选用。  修编后的本图集按照新的国家材料标准与加工标准编制,为适应工程需要,增加了不锈钢材料风帽。并且新增加直径D1120规格,由原来的9种规格增为10种。风帽型号与国家规范GB50243《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风管标注协调统一。增加了设计选型与施工安装内容。

内页插图

目录

筒形风帽及附件伞形风帽锥形风帽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 K1171~3 金属风帽及附件(2014年合订本) 内容简介 本图集汇集了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中与金属风帽及附件相关的K1171至K1173系列图集,并以2014年合订本的形式进行呈现。该合订本旨在为建筑工程设计、施工及管理人员提供全面、权威、实用的技术参考,涵盖了各类金属风帽及附件的设计、选型、构造、安装等关键环节。图集内容严格依据国家现行的建筑设计规范、标准和相关法规,充分反映了2014年之前的行业最新技术发展和实践经验,是确保建筑通风、排气、排烟系统安全、高效、可靠运行的重要依据。 一、图集结构与主要内容概览 本合订本共包含K1171、K1172、K1173三个子系列图集,分别侧重于不同类型、不同应用场景下的金属风帽及附件。整体而言,图集内容涵盖以下几个核心板块: 1. 风帽基础理论与通用要求: 定义与分类: 详细阐述金属风帽的定义、功能、工作原理,并根据其结构特点、应用部位、材质、性能等进行科学分类。例如,按结构形式可分为直筒式、伞盖式、倾斜式、旋转式等;按用途可分为排气风帽、通风风帽、烟道风帽、排烟风帽等;按安装位置可分为屋顶风帽、墙体风帽、特殊部位风帽等。 设计原则与计算: 介绍金属风帽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满足通风换气量需求、防止雨雪侵入、抵抗风压作用、考虑气流组织、降低噪音、便于维护等。提供相关的设计计算依据和方法,如风压计算、风量计算、流体动力学初步分析等。 材质与防腐要求: 详细规定各类金属风帽及附件常用的金属材料,如镀锌钢板、不锈钢、铝合金、铜等,并阐述不同材质的适用性、优缺点。重点强调防腐蚀措施,包括表面处理工艺(如热镀锌、喷塑、阳极氧化等)、材质选择的考量因素(如环境湿度、腐蚀介质等),以保证风帽的长期使用寿命。 通用技术要求: 涵盖风帽及附件的制造精度、焊接要求、连接方式、表面质量、外观要求、尺寸偏差等通用性的技术规定,为产品加工提供明确的标准。 2. 各类金属风帽的详细设计图例: 屋顶风帽系列: 固定式屋顶风帽: 包含各种形状、尺寸、用途的固定式屋顶风帽,如单筒风帽、多筒风帽、圆形风帽、方形风帽、带挡板风帽、带集水槽风帽等。图集提供详细的剖面图、平面图、立面图,清晰展示其内部结构、外形尺寸、材料规格、连接节点、防水处理等。重点关注其防雨雪、防鸟、防风倒灌等功能的设计细节。 旋转式屋顶风帽(风力涡轮风帽): 详细介绍各类旋转式风帽的工作原理,如利用风力带动叶片旋转,从而产生负压吸力,加速室内空气排出。提供不同结构形式(如轴承类型、叶片形状、支撑方式等)的详图,以及安装、调试、维护的指导。 其他特殊屋顶风帽: 可能包含如排气扇集成风帽、排烟口风帽、太阳能通风风帽等,根据其特定功能和结构特点提供相应的详细设计图。 墙体风帽系列: 固定式墙体风帽: 涵盖用于排气、通风、排烟等目的的墙体风帽,如百叶风帽、格栅风帽、单向阀风帽、带防虫网风帽等。图集会展示其在不同墙体构造(如加气混凝土、砌体、保温墙等)上的安装方式,以及防水、防风、防倒灌的设计细节。 可调节式墙体风帽: 用于需要调节风量或关闭通风口的情况,提供带有调节阀门或叶片的风帽设计图,以及阀门的操作方式和固定方式。 烟道与排烟风帽: 厨房烟道风帽: 专为住宅、商业厨房设计,用于排出油烟和蒸汽,通常要求具备较大的排风量和较好的防雨雪性能。图集会提供适合不同烟道尺寸和结构的风帽设计。 燃气/设备排烟风帽: 用于燃气热水器、壁炉、锅炉等设备产生的废气排放,需要满足特定的安全标准和排放要求。图集会提供符合相关规范的排烟风帽设计。 公共建筑排烟风帽: 适用于消防排烟系统,强调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快速、有效地排出烟气,保障人员疏散安全。图集会包含符合消防规范的排烟风帽设计,可能涉及联动控制、防火材料等方面的要求。 3. 金属风帽附件的设计图例: 连接件与支撑件: 包含各种用于固定风帽、连接风管、支撑结构的金属附件,如法兰、支架、角码、连接管、过渡件、扣件等。图集会提供这些附件的尺寸、形状、材质、连接方式的详细图示。 密封件与防水件: 介绍用于保证风帽与屋面、墙体连接处密封的材料和构造,如防水卷材、密封胶、挡水板、集水槽等,以及它们的安装示意图。 防虫、防鸟、防风网: 提供用于防止昆虫、鸟类进入风道或防止强风倒灌的金属网、格栅等附件的设计图,以及其安装固定方式。 保温与隔音附件: 针对特殊环境或使用需求,可能包含用于风帽保温或隔音的附件设计,如保温层、隔音材料的固定方式和连接节点。 检修口与清洁装置: 部分风帽设计会考虑后期维护的需求,提供相应的检修口或便于清洁的附件设计。 4. 安装与施工指导: 安装流程: 提供风帽及附件在不同部位(屋顶、墙体、烟道等)的通用安装步骤和注意事项。 固定方法: 详细说明风帽与主体结构的连接固定方式,包括螺栓连接、焊接连接、化学锚栓固定等,以及相应的锚固计算和构造要求。 防水处理: 强调风帽安装时的防水节点构造,特别是屋顶和墙体穿透部位的防水处理,以防止渗漏。 与其他专业配合: 指导风帽安装与屋面防水层、墙体保温、结构构件、电气、消防等专业之间的配合要点。 验收标准: 提供风帽及附件安装完成后的验收依据和检查要点。 二、图集的核心价值与应用领域 本合订本的出版,为建筑行业的从业者带来了多方面的价值: 1. 标准化设计: 提供了一系列经过验证的标准化的金属风帽及附件设计方案,避免了重复设计和不必要的个性化设计,极大地提高了设计效率。设计人员可以根据项目需求,直接选用图集中的通用图或进行少量修改,保证了设计的规范性和可靠性。 2. 技术指导: 图集详细的图例、文字说明和节点详图,为设计、施工和监理人员提供了清晰的技术指导。无论是风帽的选型、尺寸确定,还是构造细节、安装工艺,都能在图集中找到明确的答案,减少了施工中的模糊地带和技术争议。 3. 质量保障: 图集的内容基于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所提供的设计方案符合相关安全、性能要求。严格按照图集进行施工,有助于确保通风、排气、排烟系统的设计质量和施工质量,从而提升建筑的整体舒适性和安全性。 4. 经济效益: 标准化设计和施工,减少了材料的浪费和返工的几率,缩短了施工周期,从而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同时,选用性能优良、寿命长的金属风帽及附件,也降低了后期维护成本。 5. 适用范围广泛: 本图集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住宅、办公楼、商场、酒店、医院、学校等)和工业建筑(厂房、仓库、配电室、设备间等)的通风、排气、排烟工程。无论是新建工程还是既有建筑改造,都能从中找到适用的设计依据。 三、图集的使用建议 1. 仔细阅读总说明: 在使用图集前,应仔细阅读总说明部分,了解图集的编制背景、使用范围、设计依据、符号说明、通用节点等关键信息。 2. 根据实际需求选择: 根据项目的具体功能需求(如通风、排气、排烟)、安装位置(屋顶、墙体)、环境条件(腐蚀性、温度、湿度)、建筑形式以及经济预算,合理选择最适合的风帽类型和附件。 3. 关注节点详图: 节点的详细构造是保证风帽性能的关键。务必关注图集提供的连接节点、防水节点、支撑节点等详图,确保施工时准确无误。 4. 对照规范查阅: 本图集是依据国家相关规范编制的,在使用过程中,如有疑问,应对照《建筑通风与风管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 50243)、《建筑防排烟工程技术规范》(GB 5125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736)等相关国家标准进行查阅和确认。 5. 特殊情况的深化设计: 对于图集中未涵盖或项目特殊性较强的设计需求,设计人员应在图集的基础上进行深化设计,并征求专业人士的意见。 总结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K1171~3 金属风帽及附件(2014年合订本)》是一部集设计、选型、构造、安装于一体的权威性技术参考资料。它系统地总结了我国在金属风帽及附件领域的成熟技术和经验,为建筑工程的通风、排气、排烟系统提供了坚实的设计基础和施工依据。通过对本图集的深入理解和正确应用,必将有力地推动建筑工程质量的提升,并为创造更健康、更舒适、更安全的建筑环境贡献力量。

用户评价

评分

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图集中对金属风帽的防腐蚀处理给予了相当的重视。金属材料在长期暴露于户外环境中,腐蚀是最大的敌人之一。图集中关于不同防腐蚀涂层、电镀处理以及特定合金材料的选择,都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希望能够看到更具体的防腐蚀性能等级划分,以及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推荐防腐蚀方案。例如,对于酸雨、工业污染严重区域,或者靠近海边的项目,对风帽的防腐蚀要求会更高。图集是否能提供相应的耐腐蚀性测试数据或者参考标准,以便我们在选型时做出更科学的判断?

评分

我关注到图集中包含了各种附件的设计,这对于实现风帽的整体功能至关重要。例如,各种支架、固定件、密封垫圈等,它们的尺寸、材质、连接方式,都会直接影响风帽的稳定性和防水性能。我希望图集中能有更清晰的附件与风帽的配合示意图,以及针对不同连接方式的安装说明。特别是在一些非标准化的屋面结构上,如何巧妙地利用这些附件来保证风帽的稳固安装,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图集是否能提供一些常见的附件组合方案,或者针对特殊结构提供定制化的附件设计建议?

评分

作为一名长期从事建筑设计,并且对细节要求极其苛刻的工程师,拿到这本《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K1171~3金属风帽及附件(2014年合订本)》的时候,内心是充满期待的。风帽和附件,看似是建筑工程中的“小零件”,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直接关系到建筑的通风性能、排水效率,甚至外立面的美观度。我尤其关注的是,这本图集能否提供足够详尽、清晰的设计依据,帮助我在实际项目中规避因风帽选型或安装不当而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 首先,从整体的装帧和纸质来看,图集本身就给人一种专业、可靠的感觉。翻阅目录,我看到了非常系统化的分类,涵盖了从不同材质、不同形状的风帽,到各种连接件、固定件的详细图示和说明。这种条理清晰的编排,对于需要在海量信息中快速定位所需内容的工程师来说,无疑是极大的便利。我特别留意了图集对不同气候条件、不同建筑类型下风帽选用的建议,这是否考虑到了南北方差异、沿海与内陆的特殊需求?例如,对于沿海地区可能面临的强风和高盐度环境,风帽的防腐蚀性能是否得到了充分的考量?图集在这一点上是否有提供相应的技术指标和选型指导,还是仅仅停留在基础的形状和尺寸展示?

评分

作为一名关注建筑可持续性的工程师,我希望这本图集能够体现出对环保和节能的重视。金属风帽的材料选择,是否考虑了其可回收性、生产过程的能耗以及对环境的影响?在设计中,是否引入了能够提高通风效率、减少能量损失的优化方案?例如,一些特殊形状的风帽设计,是否能够有效利用风压,促进室内外空气的自然交换,从而减少对机械通风系统的依赖?同时,我还想了解图集中是否有关于风帽隔热性能的说明,尤其是在极端气候条件下,例如极寒或极热地区,风帽的隔热处理是否能够有效防止室内热量流失或传入,从而提高建筑的整体能效?

评分

我非常欣赏图集在细节处理上的严谨性。在图集中,我找到了关于不同尺寸风帽的详细尺寸标注、材料规格,甚至是一些重要的安装节点图。这些细节对于指导施工队伍准确无误地完成安装至关重要。我曾经遇到过因为图纸不够清晰,导致施工方对风帽的安装角度、缝隙宽度拿捏不准,最终影响了排水效果的情况。这本图集在这一点上是否能够提供更详尽的安装示意图,例如不同屋面坡度下的风帽安装方式?是否有针对不同材料风帽的焊接、铆接或螺栓连接的详细工艺说明?我希望图集能够考虑到实际施工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复杂情况,并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而不仅仅是理论上的设计参数。

评分

在实际工程中,风帽的抗风性能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考量因素。尤其是在一些台风频发的地区,风帽必须能够承受巨大的风压,而不发生变形或脱落。我非常期待图集中能够提供详尽的抗风压计算依据和相应的性能指标。例如,不同尺寸、不同结构的金属风帽,在不同风速下的受力分析是否有所体现?图集是否能提供不同等级的抗风压设计参数,方便我们在进行结构计算时作为参考?我希望图集不仅能给出静态的尺寸和形状,更能体现出动态的力学性能。

评分

最后,我希望这本图集不仅仅是一本单纯的设计参考手册,更能成为指导我们实践的“良师益友”。在实际工程中,我们会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这时,一本能够提供清晰解答、丰富案例、并且具有一定前瞻性的图集,就显得尤为宝贵。我希望图集在提供标准化的设计内容的同时,也能引发我们对风帽及附件设计的更深层次思考,例如如何通过创新设计来提升建筑的整体性能,如何更好地与建筑的整体风格相融合,以及如何进一步降低建筑的运维成本。这种启发性的作用,是评价一本优质图集的关键所在。

评分

在阅读过程中,我开始思考图集在标准化程度上的表现。风帽和附件的标准化,对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制造成本、减少安装错误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本图集是否能够实现高度的标准化?例如,是否提供了统一的接口尺寸、模块化的设计,使得不同厂家、不同型号的风帽和附件之间能够兼容?在实际项目中,我们往往需要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进行定制,但如果基础的设计能够高度标准化,那么定制化部分的工作量和难度就会大大降低。图集在这方面是否有提供一些通用性强的设计单元,供我们在必要时进行组合或修改?

评分

我注意到图集中对不同金属材料的风帽进行了分类,这让我联想到不同材料在实际使用中的性能差异。例如,镀锌钢、不锈钢、铝合金等,它们在耐腐蚀性、强度、重量、成本等方面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图集中是否能更深入地分析这些材料的特性,并给出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选型建议?例如,在食品加工厂等对卫生要求较高的场所,是否推荐使用特定等级的不锈钢?在轻质化建筑设计中,是否会优先考虑铝合金?我希望图集能够不仅仅停留在罗列材料,而是能够提供更具指导性的材料选择依据。

评分

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工程师,我深知图集的设计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需要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行业的需求进行更新。这本《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K1171~3金属风帽及附件(2014年合订本)》虽然已经发行了一段时间,但其内容是否仍然能够满足当前的市场需求?在过去几年中,建筑行业在材料、工艺、节能等方面都有了新的突破,这本图集在内容更新上是否有体现出这些新趋势?例如,是否有引入一些新型复合材料的风帽,或者更先进的智能通风控制技术相关的附件设计?我对图集在面向未来、保持前沿性方面的表现充满了好奇。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