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橙柚病虫害防治原色图鉴

柑橘橙柚病虫害防治原色图鉴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吕佩珂,苏慧兰,高振江 著
图书标签:
  • 柑橘
  • 橙柚
  • 病虫害
  • 防治
  • 图鉴
  • 农业
  • 园艺
  • 果树
  • 病虫害识别
  • 原色图鉴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214232
版次:1
商品编码:11556105
包装:平装
丛书名: 果树病虫害防治丛书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4-11-01
页数:216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紧密围绕无公害果品生产和新产生的病害问题
针对制约我国果树产业升级、果品质量安全等问题,挖掘新技术、新方法,注重解决生产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涵盖了柑橘、橙、柚生产上所能遇到的大多数病虫害。柑橘、橙、柚病害近五十种,虫害八十余种
包括病原、症状及害虫各阶段彩图,防治方法上将传统方法与新技术方法相结合
增加了植物生长调节剂调节果树大小年及落花落果使果树大幅增产等现代技术
是紧贴全国果树生产,体现现代果树生产技术的重要参考书。

内容简介

本书围绕无公害果品生产和新产生的病害防治问题,针对制约我国果树产业升级、果品质量安全等问题,利用新技术、新方法,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涵盖了柑橘、橙、柚生产上所能遇到的大多数病虫害。本书图文结合介绍柑橘、橙、柚病害近五十种,虫害八十余种,本书图片包括病原、症状及害虫各阶段彩图,防治方法上将传统的防治方法与许多现代防治技术方法相结合,增加了植物生长调节剂调节大小年及落花落果,保证大幅增产等现代技术。是紧贴全国果品生产,体现现代果品生产技术的重要参考书。可做为中国21世纪诊断与防治柑橘、橙、柚病虫害指南,可供家庭果园、果树专业合作社、农家书屋、广大果农、农口各有关单位参考。

作者简介

吕佩珂,包头农业科学研究所,副所长 研究员,1963年~2000年在包头农科所从事蔬菜植保科研,先后研究了9个蔬菜病虫害科研课题,获农业部及省市科技进步奖10余项,在包头市连续3次获包头市拔尖人才。1995年获自治区有突出贡献科技人员,内蒙古自治区劳模,当选自治区人大代表,相关病虫害防治图书获国家新闻出版署主办的第七届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

内页插图

目录

1.柑橘病害 / 1
柑橘立枯病 / 1
柑橘炭疽病 / 3
柑橘黑星病 / 6
柑橘疫霉病(苗疫病、脚腐病) / 8
柑橘白粉病 / 11
柑橘大圆星病 / 12
柑橘芽枝霉叶斑病 / 13
柑橘棒孢霉褐斑病 / 15
柑橘脂斑病 / 17
柑橘果实黑腐病 / 19
柑橘橘斑链格孢黑斑病 / 21
柑橘干腐病 / 22
柑橘酸腐病 / 25
柑橘油斑病 / 26
柑橘青霉病和绿霉病 / 27
柑橘焦腐病 / 29
柑橘树脂病 / 31
柑橘膏药病 / 33
柑橘白纹羽病 / 35
柑橘裂皮病 / 36
柑橘赤衣病 / 38
柑橘根结线虫病 / 39
柑橘根线虫病 / 40
柑橘疮痂病 / 42
柑橘溃疡病 / 44
柑橘瘤肿病 / 47
柑橘僵化病 / 48
柑橘碎叶病 / 49
温州蜜橘萎缩病 / 51
温州蜜柑青枯病 / 52
柑橘黄龙病 / 53
柑橘煤污病 / 57
地衣和苔藓为害柑橘 / 58
柑橘、温州蜜橘流胶病 / 59
柑橘裂果 / 61
柑橘黄化病 / 62
调节柑橘大小年 / 63
柑橘生理落花落果和虫害引起 落果 / 65
柑橘落叶 / 66
柑橘、柚、橙裂果 / 67
2.柚、沙田柚病害 / 69
柚、沙田柚溃疡病 / 69
柚、沙田柚疮痂病 / 69
柚、沙田柚青霉病 / 71
柚、沙田柚流胶病 / 72
柚、沙田柚黄龙病 / 72
槲寄生为害柚树 / 73
3.柑果类生理病害 / 75
柑橘、柚、沙田柚缺素症 / 75
柑橘类低温寒害和冻害 / 80
柑橘类药害 / 82
4.柑橘、柚、沙田柚害虫 / 84
(1)种子果实害虫 / 84
柑橘小实蝇 / 84
柑橘大实蝇 / 86
蜜柑大实蝇 / 88
地中海实蝇 / 90
墨西哥按实蝇 / 92
嘴壶夜蛾 / 93
鸟嘴壶夜蛾 / 95
艳叶夜蛾 / 96
橘实蕾瘿蚊 / 98
柑橘皱叶刺瘿螨 / 100
沙田柚桃蛀野螟 / 102
(2)花器芽叶害虫 / 104
褐橘声蚜 / 104
橘二叉蚜 / 105
柑橘园绣线菊蚜 / 108
柑橘全爪螨 / 109
柑橘始叶螨 / 111
柑橘瘤螨 / 113
柑橘恶性叶甲 / 115
柑橘花蕾蛆 / 117
褐带长卷叶蛾 / 119
拟小黄卷蛾 / 121
黄斑广翅小卷蛾 / 123
柑橘凤蝶 / 124
达摩凤蝶 / 126
玉带凤蝶 / 127
棉蝗 / 129
柑橘粉虱 / 131
黑刺粉虱 / 133
黑粉虱 / 135
烟粉虱 / 136
柑橘木虱 / 138
眼纹疏广蜡蝉 / 139
绿鳞象甲 / 141
柑橘灰象甲 / 143
柑橘潜叶蛾 / 144
短凹大叶蝉 / 146
茶蓑蛾 / 147
油桐尺蠖 / 149
海南油桐尺蠖 / 152
四星尺蛾 / 153
大绿蝽(角肩蝽) / 154
九香虫 / 156
柑橘云蝽 / 158
绿盲蝽 / 160
小绿叶蝉 / 160
茶黄蓟马 / 161
桑褐刺蛾 / 162
黄刺蛾 / 163
橘园褐边绿刺蛾(黄缘绿刺蛾) / 164
戟盗毒蛾 / 165
樗蚕蛾 / 166
柑橘园绿黄枯叶蛾 / 167
碧蛾蜡蝉 / 169
褐缘蛾蜡蝉 / 169
八点广翅蜡蝉 / 170
柑橘潜叶甲 / 172
柑橘类铜绿丽金龟 / 173
比萨茶蜗牛 / 174
(3)枝干害虫 / 175
柑橘窄吉丁 / 175
柑橘溜皮虫 / 177
坡面材小蠹 / 179
柑橘粉蚧 / 181
长尾粉蚧 / 182
草履蚧 / 184
堆蜡粉蚧 / 185
柑橘根粉蚧 / 186
矢尖盾蚧 / 188
澳洲吹绵蚧 / 190
橘绿绵蚧 / 192
垫囊绿绵蚧 / 193
红蜡蚧 / 195
黑点蚧 / 196
褐圆蚧 / 197
柑橘白轮蚧 / 199
肾圆盾蚧 / 200
榆蛎蚧 / 201
糠片盾蚧 / 203
日本长白盾蚧 / 205
褐天牛 / 207
光绿天牛 / 208

前言/序言


《花开不败:果树病虫害识别与绿色防控宝典》 内容梗概: 本书并非聚焦于某一特定水果种类,而是以果树整体的健康生长为出发点,系统性地阐述了各类常见果树在生长过程中可能遭遇的病害与虫害。全书涵盖了从病虫害的发生规律、传播途径,到详细的识别特征,再到行之有效的绿色防控策略等多个维度,旨在为广大果农、园艺工作者以及对果树种植感兴趣的读者提供一本全面、实用、易懂的参考书籍。 第一部分:果树病虫害的发生与发展规律 本部分将深入探讨导致果树病虫害产生的根本原因。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1. 生物学因素: 病原菌的生命周期与致病性: 详细介绍真菌、细菌、病毒等各类病原菌的繁殖、传播以及感染机制。例如,真菌孢子的萌发条件,细菌的侵染方式,病毒的潜伏与显发等。我们将列举一些典型病原菌,如炭疽病菌、褐腐病菌、白粉病菌等,分析它们的寄主范围、生存环境和致病能力。 害虫的发生规律与世代特点: 深入剖析不同害虫的食性、繁殖速度、生活史(如卵、幼虫、蛹、成虫等不同阶段的形态和活动规律),以及不同世代在果树生长周期中的出现时间。我们将重点关注一些关键害虫,如蚜虫、红蜘蛛、潜叶蝇、果蝇、卷叶蛾等,分析它们的越冬方式、繁殖特点以及对果树造成的危害。 寄生关系与协同作用: 探讨病原菌与害虫之间可能存在的相互影响,例如某些害虫可能携带病原菌,或因啃食行为为病原菌的侵入提供便利。同时,也会提及一些有益生物(如天敌昆虫、微生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的作用。 2. 环境因素: 气候条件的影响: 详细分析温度、湿度、光照、降雨、风等气象因素对病虫害发生发展的直接和间接影响。例如,高温高湿有利于某些真菌性病害的发生,而干旱可能加剧某些害虫的危害。我们将提供一些数据和图表,说明不同病虫害在特定气候条件下的发生概率。 土壤条件与营养状况: 阐述土壤的酸碱度、肥力、排水性等对果树自身抗病虫能力的影响。土壤板结、养分失衡可能导致果树生长衰弱,更容易受到病虫害侵袭。 栽培管理措施: 探讨不当的修剪、施肥、灌溉、中耕除草等管理方式如何诱发或加剧病虫害。例如,过度密植导致通风透光不良,易引发病害;忽视田间卫生,为病虫害提供了良好的越冬和繁殖场所。 生态环境的改变: 分析周边环境的变化,如森林砍伐、农田连作、过度使用化学农药等,如何打破原有的生态平衡,导致某些病虫害的爆发。 3. 果树自身的抗性: 品种抗性: 介绍不同果树品种在抗病虫性上的差异,以及选育和推广抗病虫品种的重要性。 树体生长状态: 强调健壮的树势是抵御病虫害的基础,分析充足的营养、良好的光照和通风如何增强果树的自身防御能力。 第二部分:果树常见病害的识别与诊断 本部分将聚焦于果树上最常发生的各类病害,并提供详尽的识别方法。我们将按病害类型和发生部位进行分类: 1. 叶部病害: 真菌性病害: 叶斑病类: 如黑星病、褐斑病、炭疽病等。详细描述病斑的形状、大小、颜色、质地,以及病斑上可能出现的霉层或小黑点(病菌的子实体)。例如,黑星病的病斑通常呈星芒状,边缘有黄色晕圈;褐斑病的病斑呈圆形或近圆形,颜色从浅褐色到深褐色,常有轮纹。 白粉病: 描述叶片、新梢上出现的白色或灰白色粉状霉层,以及其后期对叶片造成的卷曲、畸形和脱落。 霜霉病: 详细说明叶片背面出现灰白色或紫褐色霉层,正面出现黄褐色病斑的典型症状,以及其在潮湿环境下的快速蔓延。 锈病: 描述叶片背面出现的橙黄色、锈褐色或黑褐色的小点(孢子堆),以及其对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 细菌性病害: 细菌性斑点病: 描述叶片上出现的油浸状、水渍状小斑点,后期可能变干、破裂,形成穿孔。 角斑病: 强调细菌性角斑病在叶片上的病斑常受叶脉限制,形成多角形。 病毒性病害: 花叶病: 描述叶片上出现的黄绿相间的斑驳、条纹或环纹,以及其对叶片形态和产量的影响。 卷叶病: 详细说明叶片向上或向下卷曲、扭曲变形的症状。 2. 枝干病害: 溃疡病: 描述枝干上出现的圆形或椭圆形凹陷病斑,后期病斑开裂,溢出胶状物。 褐腐病/枝枯病: 描述枝条出现变褐、枯死,甚至整枝死亡的现象,以及病部可能出现的霉层。 流胶病: 详细说明枝干上出现的病斑,以及病斑处有胶状物(树脂)溢出的特征。 癌肿病: 描述枝干、根颈部出现的瘤状或不规则突起。 3. 花器与果实病害: 花腐病: 描述花器变褐、腐烂、脱落的现象。 果腐病(如褐腐病): 详细说明果实上出现的初生褐色病斑,以及后期病斑上出现轮纹状的霉层,导致果实腐烂。 炭疽病: 描述果实上出现的圆形、褐色或黑色病斑,后期病斑中心可能隆起,出现黑色的病菌子实体。 黑星病: 描述果实表面出现的黑色星状或近圆形病斑,对果实的外观和品质造成严重影响。 灰霉病: 描述果实表面覆盖灰褐色霉层的症状,尤其在潮湿环境下易发生。 缩果病/畸形果: 描述果实发育不良、体积小、形态不规则的现象,并分析其可能的原因(病害或生理失调)。 4. 根部病害: 根腐病: 描述根系变褐、腐烂、组织疏松的现象,以及其对植株营养吸收的影响。 线虫危害: 描述根部出现的结瘤、变形或生长迟缓。 第三部分:果树常见虫害的识别与诊断 本部分将重点介绍果树上危害严重的各类害虫,并提供详细的识别方法: 1. 刺吸式口器害虫: 蚜虫: 描述其体型小、颜色多样(绿、黑、黄等),常聚集在嫩梢、叶背、花蕾和幼果上,吸食汁液,导致叶片卷曲、花蕾脱落、果实畸形,并分泌蜜露诱发煤污病。 红蜘蛛/螨类: 描述其体型微小,肉眼不易看清,常在叶背活动,吐丝结网,吸食汁液,导致叶片出现黄白色斑点,失绿、干枯。 蚧壳虫: 描述其形态多样(刺吸式口器),常附着在枝干、叶片和果实上,形成保护性的蜡质或介壳,吸食汁液,削弱树势,诱发煤污病。我们将区分不同类型的蚧壳虫,如介壳虫、粉虱、木虱等。 蓟马: 描述其体型细长,行动迅速,取食叶片、花器和幼果,导致叶片出现银白色刮擦痕迹,花瓣、果实出现畸形和褐色斑点。 2. 咀嚼式口器害虫: 食叶害虫: 菜青虫/鳞翅目幼虫(如卷叶蛾、蛀果蛾幼虫): 描述其幼虫形态多样,啃食叶片,造成缺刻、孔洞,甚至将叶片吃光,严重影响光合作用。 金龟子/象甲成虫: 描述其成虫啃食叶片、花器和果实,造成孔洞或缺刻。 叶蝉/叶甲: 描述其啃食叶片,造成网状孔洞或啃食叶肉。 蛀干害虫(如天牛、蛀心虫): 描述其幼虫在枝干内钻蛀,形成隧道,破坏木质部,导致枝干枯死、折断,甚至整株死亡。我们将介绍其成虫在枝干上产卵的痕迹,以及幼虫蛀孔的特征。 果实害虫(如果蝇、蛀果蛾幼虫): 描述其幼虫钻蛀果实内部,造成果实腐烂、变质,失去食用价值。我们将介绍其成虫在果实上产卵的痕迹(产卵点)。 3. 其他害虫: 地下害虫(如地下害虫、金针虫): 描述其幼虫在土壤中活动,危害根系和幼苗,导致植株萎蔫、死亡。 弹尾虫/跳虫: 描述其在潮湿环境下的土壤或有机物上活动,啃食幼苗嫩芽。 第四部分:果树病虫害的绿色防控策略 本部分将是本书的核心和亮点,重点介绍如何利用环保、可持续的方式来防治果树病虫害,实现绿色生产。 1. 农业防治: 品种选择: 强调选用抗病虫能力强的优良品种,从源头上降低病虫害的发生。 合理布局: 科学规划种植区域,避免连作,提倡轮作,优化种植密度,确保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 科学栽培: 优化施肥方案,增强树势,提高果树自身抗性;合理灌溉,避免积水;及时中耕除草,清除杂草,减少病虫越冬场所。 田间卫生: 彻底清除病残枝、落叶、落果,集中烧毁或深埋,减少病虫源。 修剪与整形: 合理修剪,去除病虫枝,改善通风透光,减少病菌侵染机会。 诱集与清除: 利用物理方法,如设置诱集器(如性诱剂、糖醋液诱集器)、人工摘除害虫或卵块。 2. 物理防治: 防虫网/防虫膜: 介绍使用物理屏障,如防虫网覆盖,阻碍害虫进入果园。 黄板/蓝板诱杀: 介绍利用趋色性,悬挂黄板或蓝板,诱杀蚜虫、粉虱、蓟马等害虫。 杀虫灯: 介绍利用光源诱杀夜间活动的害虫。 地膜覆盖: 适时地膜覆盖,可以抑制部分杂草生长,改变土壤环境,对某些地下害虫有一定抑制作用。 高温消毒: 对土壤进行高温处理,杀灭土壤中的病原菌和虫卵。 3. 生物防治: 保护与利用天敌: 详细介绍各类天敌昆虫(如瓢虫、草蛉、寄生蜂、捕食螨等)和捕食性微生物(如捕食性真菌、细菌)的识别、习性及其在果树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 生物农药的使用: 介绍使用微生物农药(如Bt杀虫剂、白僵菌、绿僵菌)、植物源农药(如印楝素、鱼藤酮)以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等。重点阐述这些生物农药的作用机理、使用方法和优点,强调其低毒、高效、环境友好的特点。 性诱剂和昆虫信息素: 介绍利用昆虫性信息素诱捕害虫,干扰其交配,降低繁殖率。 寄生性线虫的应用: 介绍利用特定寄生性线虫防治地下害虫。 4. 调控防治: 抗性诱导: 介绍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特定营养元素或微生物制剂,诱导果树产生防御反应,增强抗病虫能力。 抗生素与拮抗微生物: 介绍利用具有抑制或杀灭病原菌作用的抗生素和拮抗微生物。 5. 化学防治(作为辅助手段,强调精准、高效、低毒): 农药的选择: 强调选择低毒、高效、广谱性适中或选择性强的化学农药,避免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 施药技术: 介绍精准施药技术,如精准喷雾、土壤施药等,减少农药用量,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合理轮换用药: 强调不同作用机理的农药轮换使用,延缓害虫产生抗药性。 安全用药: 强调严格遵守农药安全使用规定,注意施药安全,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第五部分:常见果树病虫害综合防治实例 本部分将选取几种在中国种植广泛、具有代表性的果树(例如,苹果、梨、葡萄、桃、柑橘、草莓等,但不局限于此)作为案例,结合前几部分的知识,提供详细的病虫害综合防治方案。每个案例将包含: 该果树易发的典型病害和虫害列表。 重点病虫害的详细识别图谱(黑白或彩色插图)。 针对这些病虫害的年度防治历(不同生长时期应采取的防治措施)。 结合农业、物理、生物和化学防治的综合防控流程。 不同季节、不同病虫害发生程度下的具体操作建议。 本书特色: 全面性: 涵盖范围广,不仅关注某一类果树,而是力求为各类果树提供普适性的指导。 实用性: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供大量可操作的防治方法,图文并茂,易于理解和应用。 前沿性: 重点介绍绿色防控理念和技术,引导读者走向可持续的果树生产。 图文结合: 大量运用清晰的病虫害图片,帮助读者快速准确地识别病症和害虫。 目标读者: 广大果农、家庭农场经营者。 园艺技术推广人员、农技站工作人员。 相关专业的学生和研究人员。 喜爱果树种植的业余爱好者。 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将能够更清晰地认识果树面临的病虫害威胁,掌握科学有效的识别方法,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各种绿色防控技术,最终实现果树健康生长,提高产量和品质,为打造绿色、安全、可持续的果业生产贡献力量。

用户评价

评分

更深层次地讲,这本书的叙事方式,成功地将一个原本枯燥乏味的农业技术主题,转化成了一种引人入胜的学习体验,这归功于其对“故事性”的微妙运用。它没有仅仅罗列事实,而是将每一种主要病虫害的爆发与传播过程,描绘成了一个富有戏剧性的“生命史诗”。例如,在描述某种潜伏在土壤深处的病原菌如何通过雨水溅射传播到幼苗时,文字充满了画面感,让你仿佛能看到孢子在显微镜下的移动轨迹。这种将科学知识融入场景描绘的手法,极大地增强了读者的记忆点和共鸣感。它让你从一个被动的接受者,变成了一个主动的“侦探”,去探究这些微小生物的生存策略。这种处理方式,不仅对初学者非常友好,能迅速建立起对“敌我”的立体认知,对于资深人士来说,也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更具人文关怀的视角去审视我们赖以生存的果园生态系统,让防治工作不再仅仅是机械的对抗,而更像是一种与自然的深度对话和协同管理。

评分

从另一个维度来看,这本书对于前沿研究成果的吸纳和转化力度令人印象深刻,这在同类书籍中是比较少见的。它没有停留在传统的防治手段上打转,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更加可持续和生态友好的新兴技术。比如,对于一些新出现的、抗性较高的害虫种类,书中引入了最新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来解释其抗药性产生的机制,并及时更新了相关的生物防治剂的应用案例,甚至提到了利用特定信息素诱捕技术的优化方案。这种对“新知”的积极拥抱,确保了书中信息的前瞻性,让人感觉手中的这本书并非一成不变的静态文本,而是一个紧跟时代步伐的动态知识库。对于我们这些需要不断升级技术来应对气候变化和市场需求的生产者来说,这种与时俱进的态度至关重要。它让我们有信心去尝试那些在传统教科书中尚未提及的、但未来可能成为主流的绿色防控策略,极大地拓宽了我们技术视野的边界。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着实让人眼前一亮,封面采用了一种非常柔和的米白色调,配上精致的烫金字体,整体散发出一种低调的质感。内页的纸张选用的是那种略带哑光的铜版纸,拿在手里既有分量又不至于过重,翻阅时手感极佳,那种轻微的摩擦声都让人觉得专业和可靠。排版布局上,作者显然花了不少心思,留白恰到好处,使得即便信息量很大,阅读起来也不会感到拥挤和压迫。特别是那些图文对照的部分,无论是文字的注释还是配图的位置都安排得井井有条,清晰地引导着读者的视线,让人可以非常流畅地捕捉到重点信息。可以感受到,编辑在制作过程中对细节的把控达到了近乎苛刻的程度,从字体字号的选择到章节的划分,都体现出对农业技术类书籍阅读体验的深度理解。这本书的物理形态本身就是一种品质的象征,让人在拿起它的时候,就对其中内容的专业性抱持着极高的期待。这种对书籍实体本身的尊重和投入,在如今这个电子阅读盛行的时代,显得尤为珍贵,它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案头佳作。

评分

作为一名常年在田间地头摸爬滚打的种植户,我最看重的是工具书的“即时可用性”。这本书在这一点上,表现得极为出色,简直就是为快速决策而生的。它的索引系统设计得极其人性化,不同于那些晦涩的学术分类法,这里更倾向于“症状导向型”检索。当你发现叶片上出现黄斑、果实出现凹陷时,可以直接通过症状描述定位到对应的章节,然后页面上会立即给出几个最有可能的病害清单,并附带高清的形态特征图进行交叉比对。这种“对症下药”的流程设计,极大地缩短了诊断时间,避免了误判。我尤其欣赏其中关于“田间快速识别技巧”的部分,它没有使用复杂的专业术语,而是用非常形象的比喻来描述病斑的边缘、气味或害虫的活动轨迹,这些都是经验丰富的老农才会积累的“口诀”式知识,现在被系统地整理记录下来,对于我们这些依赖直觉和经验的实践者来说,无疑是如获至宝。它真正做到了将实验室的精准与田间的粗放高效完美对接。

评分

我尝试着从一个资深园艺爱好者的角度来审视这本书的结构逻辑,必须承认,它构建了一个非常严谨且实用的知识体系框架。它没有急于抛出那些高深的化学防治理论,而是从作物本身的生理特征入手,细致地描绘了在不同生长阶段,果树对环境变化的微妙反应。这种“由内而外”的剖析方法,极大地提升了读者理解病虫害发生机制的深度。举个例子,书中对水分胁迫如何降低树体免疫力并诱发特定真菌感染的论述,逻辑链条清晰无比,让我立刻联想到了去年夏天自家果园遇到的困境,茅塞顿开。更令人称赞的是,它在介绍防治策略时,坚持了“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将物理防治、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这四大支柱巧妙地熔铸在一起,提出的建议绝非单一维度的“喷药指南”,而是考虑到环境友好和长期效益的系统性方案。这种宏观视角与微观操作指导的完美结合,让这本书的实用价值瞬间飙升,远超一般的技术手册。

评分

书不错,专业专著书,正版,好看。送货快。

评分

好书,值得购买!!!!!!!

评分

当天晚上下得订单,第二天就到了,物流确实很快!

评分

帮助不少值得购买

评分

很好、专业.......................

评分

还算不错的一本书,对得起那个价

评分

不是很详细说出

评分

好书,值得购买!!!!!!!

评分

很好,值得一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