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经典唱段100首(金版)

越剧经典唱段100首(金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连波 著
图书标签:
  • 越剧
  • 戏曲
  • 唱段
  • 经典
  • 艺术
  • 音乐
  • 传统文化
  • 戏曲艺术
  • 越剧唱段
  • 金版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安徽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39650517
版次:1
商品编码:11560067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4-08-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05
字数:30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越剧经典唱段100首(金版)》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名剧选段”——精选了五个经典性名剧中的若干核心性唱段,以展现全剧的主要内容、艺术风格及主人公的音乐形象,让我们从名剧名段中来追忆名家风采。第二部分为“独唱名段”——选编了各个剧目中有代表性的主要唱段。这58个唱段内容与形式较为统一,且能单独成段,易学易唱,供广大爱好者选用。第三部分为“对唱名段”——越剧以生旦戏为主,曾留下不少优秀的对唱唱段,但因篇幅有限,只能选择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五个有代表性的对唱唱段。这些唱段,不仅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且有深邃的美学意蕴,值得我们学习研究。

内页插图

目录

前言

《梁山伯与祝英》选段
1.我家有个小九妹(祝英台唱段)
2.祝家庄上访英台(梁山伯唱段)
3.那一日钱塘道上送你归(梁山伯唱段)
4.你在长亭自做媒(梁山伯、祝英台唱段)
5.记得草桥两结拜(祝英台唱段)
6.英台说出心头话(梁山伯唱段)
7.母亲带回英台信(梁山伯唱段)
8.一见坟台魂魄消(祝英台唱段)

《西嚼记》选段
9.一更后万籁寂无声(张生唱段)
10.一炷香愿亡父早升天堂(莺莺、红娘唱段)
11.吟诗:月色溶溶夜(张生唱段) 兰闺久寂寞(莺莺唱段)
12.若不是张解元他识人多(莺莺唱段)
13.望晴空冰轮乍涌(莺莺唱段)
14.夜坐时停了针绣(红娘唱段)
15.碧云天,黄花地(幕后伴唱)
16.伯劳东去燕西飞(莺莺、张生唱段)

《祥赫嫂》选段
17.青青柳叶蓝蓝天(祥林嫂唱段)
18.我老六今年活了三十多(贺老六唱段)
19.听他一番心酸话(祥林嫂唱段)
20.千悔恨,万悔恨(祥林嫂唱段)
21.抬头问苍天(祥林嫂唱段)

《红棱梦》选段
22.天上掉下个林妹妹(贾宝玉与林黛玉唱段)
23.绕绿堤拂柳丝穿过花径(林黛玉唱段)
24.想当初妹妹从江南初来到(贾宝玉唱段)
25.我一生与诗书作了闺中伴(林黛玉唱段)
26.多承你伴我月夕共花朝(林黛玉唱段)
27.合不拢笑口将喜讯接(贾宝玉唱段)
28.金玉良缘将我骗(贾宝玉唱段)
29.问紫娟,妹妹的诗稿今何在(贾宝玉、紫娟唱段)

《何文秀》选段
30.路遇大姐得音讯(何文秀唱段)
31.耳边忽听有人声(何文秀、王兰英唱段)
32.见娘子痛哭伤心(何文秀、王兰英唱段)
33.清早起来出了城(何文秀、王兰英唱段)
34.时辰八字排分明(何文秀唱段)
35.左造男命二十一(何文秀唱段)
36.耳听娘子哭悲声(何文秀唱段)
37.幸亏又逢贵人星(何文秀唱段)

独唱名段
38.听说夫君一命亡(《香妃·哭头》香妃唱段)
39.门外阵阵西北风(《相思树·送鱼书》贞夫唱段)
40.戎马生涯二十春(《双烈记·夸夫》梁红玉唱段)
41.今日我振翅出牢笼(《秋瑾·东渡》秋瑾、壁华唱段)
42.手扶琴儿心悲惨(《沙漠王子·算命》罗兰唱段)
43.耳听得一点钟(《浪荡子·叹钟点》金育青唱段)
44.思今日想从前泪容满面(《桃花扇·追念》侯朝宗唱段)
45.想当初妹妹初到我家来(《宝玉与黛玉·倾诉衷情》贾宝玉唱段)
46.屈原事君已十载(《屈原·诬陷》屈原、楚怀王唱段)
……
对唱名段

前言/序言


《戏韵流光:二十世纪中国戏曲精选集》 图书简介 《戏韵流光:二十世纪中国戏曲精选集》并非一部聚焦于单一剧种的选本,而是一部宏大、全面、深入展现二十世纪中国戏曲艺术发展脉络的权威性文集。本书旨在通过精选的剧目、详尽的文本分析、深邃的艺术评论以及丰富的历史背景资料,为戏曲研究者、专业戏曲演员以及广大戏曲爱好者提供一个立体、多维度的艺术画卷。本书的视角立足于宏观的历史变迁,聚焦于艺术形式的创新与传承,而非单纯的唱段汇编。 第一编:时代的足音——戏曲的革新与探索(1900-1949) 本篇选取了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社会动荡与文化觉醒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戏曲作品。这一时期是传统戏曲向现代转型、寻求自我突破的关键阶段。 一、京剧的流变与高峰: 重点收录了以荀慧生、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四大名旦”为代表的旦角艺术在美学上的革新成果。精选的剧目不再是流传最广的折子戏,而是那些承载了特定历史背景和艺术思想的完整剧目。例如,对《贵妃醉酒》的文本解读,将超越舞台呈现,深入探讨其在特定历史时期对女性形象的塑造和对传统美学的继承与反思。同时,本篇也收录了对周信芳“麒派”艺术中“做”的哲理分析,其对传统武生行当的结构性重塑,提供了区别于早期老生表演的全新范式。我们将探讨这些艺术大师如何在“五四”新文化思潮的冲击下,坚守戏曲本体,同时又吸收话剧、舞蹈等现代艺术养分,完成一次成功的“民族歌剧”的自我再定位。 二、地方戏的崛起与繁荣: 这一部分将焦点投向了京剧之外,其他地方戏种在这一时期取得的显著成就。如川剧的“拉戏”技艺在民间的发展,以及粤剧在南洋地区形成的独特风格。我们精心选取了如《搜书院》(粤剧初创版本)等虽未在北方京剧圈内广为流传,但在地方文化土壤中生根发芽、具有开创性意义的剧本。对这些剧目的呈现,旨在强调中国戏曲艺术的地域性、多元性及其文化生命力。分析将侧重于地方方言、民间音乐元素如何被提炼并融入舞台表演体系,形成强大的地方文化标识。 三、剧本的文学价值重估: 本编还收录了几部在文学性上极具争议和探讨价值的剧本,如早期“改良戏”的尝试。这些剧本的价值不在于舞台的成功与否,而在于它们作为文化思潮载体的历史意义。我们将深入剖析剧作者如何试图在旧有的戏曲结构内,植入新的社会伦理或政治观念,以及这种尝试在艺术形式上引发的结构性冲突。 第二编:熔炉与新生——戏曲的变革与实践(1949-2000) 第二编聚焦于新中国成立后,戏曲艺术在国家主导下进行的深刻变革,包括剧目整理、移植改编以及“革命现代戏”的探索。 一、传统剧目的保护与“抢救”: 本篇着重展示了在国家层面有组织地对濒临失传的传统剧目进行记录和整理的工作。收录的剧目并非其最著名的片段,而是那些在整理过程中,通过口传心授、田野调查等方式得以完整保留下来的“原始版本”或“关键性底本”。例如,对某剧种的“十二柱”、“十六定盘”等结构性母题的详细拆解,揭示了传统戏曲在叙事结构上的精妙之处。分析将侧重于学术工作者在“抢救”过程中,如何平衡艺术的“纯粹性”与传播的“可接受性”。 二、移植与跨界融合的尝试: 二十世纪中后期,戏曲艺术大量移植小说、历史人物传记,甚至西方文学作品。本编选取了如根据名著改编的昆曲、越剧等剧目,但重点在于分析其“移植”过程中,改编者如何运用戏曲程式语言,成功地将叙事性的文学作品转化为表演性的舞台艺术。这种改编并非简单的情节复述,而是对原作精神内涵的戏曲化重塑。例如,分析如何用“念白”的节奏来承载长篇叙事,或如何用“水袖”的意象来替代复杂的场景描绘。 三、现代戏的探索与程式的拓展: 这一部分将深入探讨“革命现代戏”的创作实践。本书并非简单收录这些剧目的唱段,而是选取了关键的结构性场次,结合当时的导演手法、舞台设计理念,探讨这些作品在音乐、唱腔、表演上如何突破传统行当的局限,创造出适应新主题的新程式。分析的重点是:在表现现代英雄人物时,如何用传统戏曲的声腔体系去适应新的语言节奏和情感表达需求,以及这种探索对后世戏曲音乐发展留下的遗产与反思。 第三编:理论的沉淀——戏曲美学的反思与建构 本书的第三部分是一组高度学术化的理论综述与个案研究,它不直接呈现唱腔或剧本本身,而是探讨研究戏曲艺术的理论基础和审美范畴。 一、程式体系的结构分析: 本篇收录了对中国戏曲核心要素——“程式”的深度解构。研究对象包括但不限于:以“起承转合”为核心的舞台调度系统、不同剧种间“手眼身法步”的变异性与共性、以及“虚拟空间”的构建原理。此部分的目标是提供一套可以横向应用于所有剧种的审美分析工具,强调戏曲艺术的“间离效果”和符号学意义。 二、音乐调式的地域性差异研究: 鉴于中国戏曲音乐体系的复杂性,本编专门设立章节,对比分析不同剧种(如徽、秦腔、昆曲、高腔等)在宫调体系、板式变化、以及板眼结构上的内在逻辑。这种对比分析旨在说明,地方戏曲的音乐并非是对主流音乐的简单模仿,而是基于特定地域文化心理形成的独立音乐系统。 三、戏曲与现代传媒的关系: 本篇最后关注了二十世纪后半叶,随着电影、广播、电视等新媒体介入,戏曲艺术形态的再次变化。探讨了如何通过镜头语言和录音技术,对传统戏曲的“现场感”和“气韵”造成的影响,以及艺术工作者如何应对这些技术挑战,保持戏曲艺术的本体价值。 总结 《戏韵流光》是一部立足于史料梳理、艺术分析和理论建构的综合性戏曲学术文集。它以宏大的历史视野,梳理了二十世纪中国戏曲艺术从传统中涅槃、在变革中探索的百年历程。本书不满足于展示某一特定剧种的辉煌片段,而是致力于揭示中国戏曲作为一门综合性舞台艺术,在面对时代变迁时所展现出的强大生命力和自我更新的能力。读者将从中获得一个关于中国戏曲艺术体系的、更具结构性和整体性的认知框架。

用户评价

评分

从纯粹的收藏价值来看,这本“金版”也绝对是物超所值。首先,它的印量如果不是特别大(我猜是相对小众的限量版),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收藏价值只会增加。其次,这种高品质的制作工艺,本身就代表了出版方对越剧文化的一种郑重承诺。要知道,好的书籍是不会轻易被时代淘汰的,它会一直待在书架上,成为你艺术学习旅程中一个坚实的坐标。我甚至考虑再买一本备用,一本用来翻阅做笔记,另一本则保持原封不动地供起来。这本书的装帧和内容质量,完全配得上“案头必备,传家之宝”的定位。它不只是我书架上的一本书,它是我对越剧这份热爱的一个实体见证。如果非要用一个词来形容我的感受,那就是“圆满”。它填补了我收藏中一个一直存在的空白,而且是以一种远超预期的完美姿态出现的。

评分

作为一个资深的越剧爱好者,我最看重的是曲目的选择和整理的严谨性。市面上很多选本,要不就是只收录了“大热门”的几首,缺乏深度;要不就是东拼西凑,版本混乱,连哪个流派的哪个腔调都没有明确区分。这本书的编选水平,简直是业内良心之作。一百首,这个数量恰到好处,既保证了广度,涵盖了从早期的经典到近现代的优秀作品,又兼顾了深度,让你能体会到越剧不同历史阶段的艺术风貌。我特别留意了几个我最爱的流派的代表作,比如范派的婉转细腻、毕派的跌宕起伏,这本书里的标注和说明都非常到位,没有含糊其辞的地方。它似乎是经过了多方权威人士反复核对和打磨才出版的,每一个细节都经得起推敲。我甚至发现,有些我以前在听录音时总觉得有些微小差异的唱词,在这本书里得到了明确的界定,这对于我们这些在家里自己琢磨腔调的人来说,简直是纠正了多年的“跑调”。这种对艺术原貌的尊重和一丝不苟的态度,是这本书最让我敬佩的地方。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实在是太抓人了,拿到手就舍不得放下。封面那种沉稳又不失典雅的配色,配上烫金的字体,透露着一股“珍藏版”的气质。我本来以为“金版”可能只是个噱头,但翻开内页才发现,出版社在细节上真的下足了功夫。纸张的质感非常好,厚实又不反光,即使是长时间阅读,眼睛也不会感到疲劳。而且,它的排版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清晰的字体大小、合理的行距,最重要的是,那些关键的唱词和板式标注得一清二楚,对于初学者或者想深入研究的票友来说,简直是福音。我记得我以前买过一本其他出版社的越剧选本,里面的字小得像蚂蚁,排版也乱糟糟的,每次找谱子都像在寻宝。这本《越剧经典唱段100首(金版)》完全没有这个问题,它让你感觉自己捧着的不是一本简单的曲谱集,而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光是看着这些整齐排列的文字和符号,就能感受到一种宁静致远的美感,让人立马就有想唱几段的冲动。它成功地将传统戏曲的韵味,通过现代印刷工艺完美地呈现了出来,这才是真正的“金”的价值所在。

评分

这本书的实用性,远超出了我最初的预期。我购买它,主要是想用来跟着练习,但它的设计逻辑简直是站在用户的角度考虑的。它不是那种一味堆砌曲目的“工具书”,它更像是一位循循善诱的“名师”。比如,它在收录一些高难度或技巧性强的唱段时,往往会附带一些简短的“演奏要点提示”,尽管文字不多,但寥寥数语就能点中要害,避免了初学者走弯路。更别提,很多段子后面还标注了原唱者和代表性剧目,这对于想了解背景知识的戏迷来说,太方便了!我以前为了查一个唱段是哪出戏里的,得在网上翻箱倒柜,费老大劲。现在,一切都集成在这一本里,查阅效率提升了不止一个档次。我试着按照它推荐的顺序走了一遍,发现它的难度递进设计是合理的,从入门级的[如《天上掉下个林妹妹》这种脍炙人口的]到后面技术要求更高的[可能是一些经典传统剧目的精选],层层递进,让人学起来有成就感,而不是一开始就被挫败。

评分

我不得不说,这本书在文化传承上的意义是无法用价格衡量的。在这个大家都习惯于碎片化信息和快速消费的时代,能静下心来把一百首越剧经典整理成册,本身就是一种对传统艺术的致敬。它不仅仅是曲谱的集合,它更像是一部微型的越剧发展史的缩影。每当我翻到一些较为老派的唱段,那种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能感受到几代艺术家们在舞台上留下的汗水和心血。对于年轻一代的观众来说,如果他们是通过这本书接触到越剧的,我相信他们能更直观、更系统地领略到越剧艺术的博大精深,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被翻唱或改编的片段上。这本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扎实的根基,让我们可以从源头上去理解和欣赏“声腔之美,表演之妙”。它唤醒了我内心深处对“老味道”的迷恋,让我更加珍惜这些口耳相传的宝贵艺术财富。

评分

越剧精选,挺不错的选择

评分

越剧精选,挺不错的选择

评分

活动买的囤货,还没看。

评分

对于初学者来说还可以啊啊

评分

越剧精选,挺不错的选择

评分

老妈大爱,大16K,收录的唱段还是比较经典比较全的,挺厚一本。就是字能再大点就更好了。

评分

帮妈妈买的 很喜欢 不错

评分

帮妈妈买的 很喜欢 不错

评分

挺好的。很满意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