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劇經典唱段100首(金版)

越劇經典唱段100首(金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連波 著
圖書標籤:
  • 越劇
  • 戲麯
  • 唱段
  • 經典
  • 藝術
  • 音樂
  • 傳統文化
  • 戲麯藝術
  • 越劇唱段
  • 金版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安徽文藝齣版社
ISBN:9787539650517
版次:1
商品編碼:11560067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4-08-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305
字數:300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越劇經典唱段100首(金版)》由三部分組成:第一部分為“名劇選段”——精選瞭五個經典性名劇中的若乾核心性唱段,以展現全劇的主要內容、藝術風格及主人公的音樂形象,讓我們從名劇名段中來追憶名傢風采。第二部分為“獨唱名段”——選編瞭各個劇目中有代錶性的主要唱段。這58個唱段內容與形式較為統一,且能單獨成段,易學易唱,供廣大愛好者選用。第三部分為“對唱名段”——越劇以生旦戲為主,曾留下不少優秀的對唱唱段,但因篇幅有限,隻能選擇不同時期、不同風格的五個有代錶性的對唱唱段。這些唱段,不僅具有一定的曆史價值,且有深邃的美學意蘊,值得我們學習研究。

內頁插圖

目錄

前言

《梁山伯與祝英》選段
1.我傢有個小九妹(祝英颱唱段)
2.祝傢莊上訪英颱(梁山伯唱段)
3.那一日錢塘道上送你歸(梁山伯唱段)
4.你在長亭自做媒(梁山伯、祝英颱唱段)
5.記得草橋兩結拜(祝英颱唱段)
6.英颱說齣心頭話(梁山伯唱段)
7.母親帶迴英颱信(梁山伯唱段)
8.一見墳颱魂魄消(祝英颱唱段)

《西嚼記》選段
9.一更後萬籟寂無聲(張生唱段)
10.一炷香願亡父早升天堂(鶯鶯、紅娘唱段)
11.吟詩:月色溶溶夜(張生唱段) 蘭閨久寂寞(鶯鶯唱段)
12.若不是張解元他識人多(鶯鶯唱段)
13.望晴空冰輪乍湧(鶯鶯唱段)
14.夜坐時停瞭針綉(紅娘唱段)
15.碧雲天,黃花地(幕後伴唱)
16.伯勞東去燕西飛(鶯鶯、張生唱段)

《祥赫嫂》選段
17.青青柳葉藍藍天(祥林嫂唱段)
18.我老六今年活瞭三十多(賀老六唱段)
19.聽他一番心酸話(祥林嫂唱段)
20.韆悔恨,萬悔恨(祥林嫂唱段)
21.抬頭問蒼天(祥林嫂唱段)

《紅棱夢》選段
22.天上掉下個林妹妹(賈寶玉與林黛玉唱段)
23.繞綠堤拂柳絲穿過花徑(林黛玉唱段)
24.想當初妹妹從江南初來到(賈寶玉唱段)
25.我一生與詩書作瞭閨中伴(林黛玉唱段)
26.多承你伴我月夕共花朝(林黛玉唱段)
27.閤不攏笑口將喜訊接(賈寶玉唱段)
28.金玉良緣將我騙(賈寶玉唱段)
29.問紫娟,妹妹的詩稿今何在(賈寶玉、紫娟唱段)

《何文秀》選段
30.路遇大姐得音訊(何文秀唱段)
31.耳邊忽聽有人聲(何文秀、王蘭英唱段)
32.見娘子痛哭傷心(何文秀、王蘭英唱段)
33.清早起來齣瞭城(何文秀、王蘭英唱段)
34.時辰八字排分明(何文秀唱段)
35.左造男命二十一(何文秀唱段)
36.耳聽娘子哭悲聲(何文秀唱段)
37.幸虧又逢貴人星(何文秀唱段)

獨唱名段
38.聽說夫君一命亡(《香妃·哭頭》香妃唱段)
39.門外陣陣西北風(《相思樹·送魚書》貞夫唱段)
40.戎馬生涯二十春(《雙烈記·誇夫》梁紅玉唱段)
41.今日我振翅齣牢籠(《鞦瑾·東渡》鞦瑾、壁華唱段)
42.手扶琴兒心悲慘(《沙漠王子·算命》羅蘭唱段)
43.耳聽得一點鍾(《浪蕩子·嘆鍾點》金育青唱段)
44.思今日想從前淚容滿麵(《桃花扇·追念》侯朝宗唱段)
45.想當初妹妹初到我傢來(《寶玉與黛玉·傾訴衷情》賈寶玉唱段)
46.屈原事君已十載(《屈原·誣陷》屈原、楚懷王唱段)
……
對唱名段

前言/序言


《戲韻流光:二十世紀中國戲麯精選集》 圖書簡介 《戲韻流光:二十世紀中國戲麯精選集》並非一部聚焦於單一劇種的選本,而是一部宏大、全麵、深入展現二十世紀中國戲麯藝術發展脈絡的權威性文集。本書旨在通過精選的劇目、詳盡的文本分析、深邃的藝術評論以及豐富的曆史背景資料,為戲麯研究者、專業戲麯演員以及廣大戲麯愛好者提供一個立體、多維度的藝術畫捲。本書的視角立足於宏觀的曆史變遷,聚焦於藝術形式的創新與傳承,而非單純的唱段匯編。 第一編:時代的足音——戲麯的革新與探索(1900-1949) 本篇選取瞭二十世紀上半葉,中國社會動蕩與文化覺醒時期最具代錶性的戲麯作品。這一時期是傳統戲麯嚮現代轉型、尋求自我突破的關鍵階段。 一、京劇的流變與高峰: 重點收錄瞭以荀慧生、梅蘭芳、程硯鞦、尚小雲“四大名旦”為代錶的旦角藝術在美學上的革新成果。精選的劇目不再是流傳最廣的摺子戲,而是那些承載瞭特定曆史背景和藝術思想的完整劇目。例如,對《貴妃醉酒》的文本解讀,將超越舞颱呈現,深入探討其在特定曆史時期對女性形象的塑造和對傳統美學的繼承與反思。同時,本篇也收錄瞭對周信芳“麒派”藝術中“做”的哲理分析,其對傳統武生行當的結構性重塑,提供瞭區彆於早期老生錶演的全新範式。我們將探討這些藝術大師如何在“五四”新文化思潮的衝擊下,堅守戲麯本體,同時又吸收話劇、舞蹈等現代藝術養分,完成一次成功的“民族歌劇”的自我再定位。 二、地方戲的崛起與繁榮: 這一部分將焦點投嚮瞭京劇之外,其他地方戲種在這一時期取得的顯著成就。如川劇的“拉戲”技藝在民間的發展,以及粵劇在南洋地區形成的獨特風格。我們精心選取瞭如《搜書院》(粵劇初創版本)等雖未在北方京劇圈內廣為流傳,但在地方文化土壤中生根發芽、具有開創性意義的劇本。對這些劇目的呈現,旨在強調中國戲麯藝術的地域性、多元性及其文化生命力。分析將側重於地方方言、民間音樂元素如何被提煉並融入舞颱錶演體係,形成強大的地方文化標識。 三、劇本的文學價值重估: 本編還收錄瞭幾部在文學性上極具爭議和探討價值的劇本,如早期“改良戲”的嘗試。這些劇本的價值不在於舞颱的成功與否,而在於它們作為文化思潮載體的曆史意義。我們將深入剖析劇作者如何試圖在舊有的戲麯結構內,植入新的社會倫理或政治觀念,以及這種嘗試在藝術形式上引發的結構性衝突。 第二編:熔爐與新生——戲麯的變革與實踐(1949-2000) 第二編聚焦於新中國成立後,戲麯藝術在國傢主導下進行的深刻變革,包括劇目整理、移植改編以及“革命現代戲”的探索。 一、傳統劇目的保護與“搶救”: 本篇著重展示瞭在國傢層麵有組織地對瀕臨失傳的傳統劇目進行記錄和整理的工作。收錄的劇目並非其最著名的片段,而是那些在整理過程中,通過口傳心授、田野調查等方式得以完整保留下來的“原始版本”或“關鍵性底本”。例如,對某劇種的“十二柱”、“十六定盤”等結構性母題的詳細拆解,揭示瞭傳統戲麯在敘事結構上的精妙之處。分析將側重於學術工作者在“搶救”過程中,如何平衡藝術的“純粹性”與傳播的“可接受性”。 二、移植與跨界融閤的嘗試: 二十世紀中後期,戲麯藝術大量移植小說、曆史人物傳記,甚至西方文學作品。本編選取瞭如根據名著改編的昆麯、越劇等劇目,但重點在於分析其“移植”過程中,改編者如何運用戲麯程式語言,成功地將敘事性的文學作品轉化為錶演性的舞颱藝術。這種改編並非簡單的情節復述,而是對原作精神內涵的戲麯化重塑。例如,分析如何用“念白”的節奏來承載長篇敘事,或如何用“水袖”的意象來替代復雜的場景描繪。 三、現代戲的探索與程式的拓展: 這一部分將深入探討“革命現代戲”的創作實踐。本書並非簡單收錄這些劇目的唱段,而是選取瞭關鍵的結構性場次,結閤當時的導演手法、舞颱設計理念,探討這些作品在音樂、唱腔、錶演上如何突破傳統行當的局限,創造齣適應新主題的新程式。分析的重點是:在錶現現代英雄人物時,如何用傳統戲麯的聲腔體係去適應新的語言節奏和情感錶達需求,以及這種探索對後世戲麯音樂發展留下的遺産與反思。 第三編:理論的沉澱——戲麯美學的反思與建構 本書的第三部分是一組高度學術化的理論綜述與個案研究,它不直接呈現唱腔或劇本本身,而是探討研究戲麯藝術的理論基礎和審美範疇。 一、程式體係的結構分析: 本篇收錄瞭對中國戲麯核心要素——“程式”的深度解構。研究對象包括但不限於:以“起承轉閤”為核心的舞颱調度係統、不同劇種間“手眼身法步”的變異性與共性、以及“虛擬空間”的構建原理。此部分的目標是提供一套可以橫嚮應用於所有劇種的審美分析工具,強調戲麯藝術的“間離效果”和符號學意義。 二、音樂調式的地域性差異研究: 鑒於中國戲麯音樂體係的復雜性,本編專門設立章節,對比分析不同劇種(如徽、秦腔、昆麯、高腔等)在宮調體係、闆式變化、以及闆眼結構上的內在邏輯。這種對比分析旨在說明,地方戲麯的音樂並非是對主流音樂的簡單模仿,而是基於特定地域文化心理形成的獨立音樂係統。 三、戲麯與現代傳媒的關係: 本篇最後關注瞭二十世紀後半葉,隨著電影、廣播、電視等新媒體介入,戲麯藝術形態的再次變化。探討瞭如何通過鏡頭語言和錄音技術,對傳統戲麯的“現場感”和“氣韻”造成的影響,以及藝術工作者如何應對這些技術挑戰,保持戲麯藝術的本體價值。 總結 《戲韻流光》是一部立足於史料梳理、藝術分析和理論建構的綜閤性戲麯學術文集。它以宏大的曆史視野,梳理瞭二十世紀中國戲麯藝術從傳統中涅槃、在變革中探索的百年曆程。本書不滿足於展示某一特定劇種的輝煌片段,而是緻力於揭示中國戲麯作為一門綜閤性舞颱藝術,在麵對時代變遷時所展現齣的強大生命力和自我更新的能力。讀者將從中獲得一個關於中國戲麯藝術體係的、更具結構性和整體性的認知框架。

用戶評價

評分

作為一個資深的越劇愛好者,我最看重的是麯目的選擇和整理的嚴謹性。市麵上很多選本,要不就是隻收錄瞭“大熱門”的幾首,缺乏深度;要不就是東拼西湊,版本混亂,連哪個流派的哪個腔調都沒有明確區分。這本書的編選水平,簡直是業內良心之作。一百首,這個數量恰到好處,既保證瞭廣度,涵蓋瞭從早期的經典到近現代的優秀作品,又兼顧瞭深度,讓你能體會到越劇不同曆史階段的藝術風貌。我特彆留意瞭幾個我最愛的流派的代錶作,比如範派的婉轉細膩、畢派的跌宕起伏,這本書裏的標注和說明都非常到位,沒有含糊其辭的地方。它似乎是經過瞭多方權威人士反復核對和打磨纔齣版的,每一個細節都經得起推敲。我甚至發現,有些我以前在聽錄音時總覺得有些微小差異的唱詞,在這本書裏得到瞭明確的界定,這對於我們這些在傢裏自己琢磨腔調的人來說,簡直是糾正瞭多年的“跑調”。這種對藝術原貌的尊重和一絲不苟的態度,是這本書最讓我敬佩的地方。

評分

這本書的實用性,遠超齣瞭我最初的預期。我購買它,主要是想用來跟著練習,但它的設計邏輯簡直是站在用戶的角度考慮的。它不是那種一味堆砌麯目的“工具書”,它更像是一位循循善誘的“名師”。比如,它在收錄一些高難度或技巧性強的唱段時,往往會附帶一些簡短的“演奏要點提示”,盡管文字不多,但寥寥數語就能點中要害,避免瞭初學者走彎路。更彆提,很多段子後麵還標注瞭原唱者和代錶性劇目,這對於想瞭解背景知識的戲迷來說,太方便瞭!我以前為瞭查一個唱段是哪齣戲裏的,得在網上翻箱倒櫃,費老大勁。現在,一切都集成在這一本裏,查閱效率提升瞭不止一個檔次。我試著按照它推薦的順序走瞭一遍,發現它的難度遞進設計是閤理的,從入門級的[如《天上掉下個林妹妹》這種膾炙人口的]到後麵技術要求更高的[可能是一些經典傳統劇目的精選],層層遞進,讓人學起來有成就感,而不是一開始就被挫敗。

評分

這本書的裝幀設計實在是太抓人瞭,拿到手就捨不得放下。封麵那種沉穩又不失典雅的配色,配上燙金的字體,透露著一股“珍藏版”的氣質。我本來以為“金版”可能隻是個噱頭,但翻開內頁纔發現,齣版社在細節上真的下足瞭功夫。紙張的質感非常好,厚實又不反光,即使是長時間閱讀,眼睛也不會感到疲勞。而且,它的排版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清晰的字體大小、閤理的行距,最重要的是,那些關鍵的唱詞和闆式標注得一清二楚,對於初學者或者想深入研究的票友來說,簡直是福音。我記得我以前買過一本其他齣版社的越劇選本,裏麵的字小得像螞蟻,排版也亂糟糟的,每次找譜子都像在尋寶。這本《越劇經典唱段100首(金版)》完全沒有這個問題,它讓你感覺自己捧著的不是一本簡單的麯譜集,而是一件精美的藝術品。光是看著這些整齊排列的文字和符號,就能感受到一種寜靜緻遠的美感,讓人立馬就有想唱幾段的衝動。它成功地將傳統戲麯的韻味,通過現代印刷工藝完美地呈現瞭齣來,這纔是真正的“金”的價值所在。

評分

從純粹的收藏價值來看,這本“金版”也絕對是物超所值。首先,它的印量如果不是特彆大(我猜是相對小眾的限量版),那麼隨著時間的推移,它的收藏價值隻會增加。其次,這種高品質的製作工藝,本身就代錶瞭齣版方對越劇文化的一種鄭重承諾。要知道,好的書籍是不會輕易被時代淘汰的,它會一直待在書架上,成為你藝術學習旅程中一個堅實的坐標。我甚至考慮再買一本備用,一本用來翻閱做筆記,另一本則保持原封不動地供起來。這本書的裝幀和內容質量,完全配得上“案頭必備,傳傢之寶”的定位。它不隻是我書架上的一本書,它是我對越劇這份熱愛的一個實體見證。如果非要用一個詞來形容我的感受,那就是“圓滿”。它填補瞭我收藏中一個一直存在的空白,而且是以一種遠超預期的完美姿態齣現的。

評分

我不得不說,這本書在文化傳承上的意義是無法用價格衡量的。在這個大傢都習慣於碎片化信息和快速消費的時代,能靜下心來把一百首越劇經典整理成冊,本身就是一種對傳統藝術的緻敬。它不僅僅是麯譜的集閤,它更像是一部微型的越劇發展史的縮影。每當我翻到一些較為老派的唱段,那種曆史的厚重感撲麵而來,能感受到幾代藝術傢們在舞颱上留下的汗水和心血。對於年輕一代的觀眾來說,如果他們是通過這本書接觸到越劇的,我相信他們能更直觀、更係統地領略到越劇藝術的博大精深,而不是僅僅停留在被翻唱或改編的片段上。這本書為我們提供瞭一個紮實的根基,讓我們可以從源頭上去理解和欣賞“聲腔之美,錶演之妙”。它喚醒瞭我內心深處對“老味道”的迷戀,讓我更加珍惜這些口耳相傳的寶貴藝術財富。

評分

幫朋友買的。她很滿意

評分

幫傢裏老人買的,非常好。

評分

給老爸買的,感覺還行吧

評分

如果有梁祝全劇就好瞭,也沒有圖片。。。

評分

很喜歡的書

評分

活動買的囤貨,還沒看。

評分

對於初學者來說還可以啊啊

評分

好書!!!!!

評分

好好好好好很好好好好好好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