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核桃栽培新技术
定价:20.00元
作者:任成忠
出版社: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6-01
ISBN:9787511612908
字数:138000
页码:137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0.222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新型职业技术培训系列教材:中国核桃栽培新技术》主要概述了外核桃发展状况、核桃新品种、核桃良种壮苗的繁育、丰产园区的建设、高接换优技术的应用等。内容新颖,重点突出,文图并茂,实用性强。全书共分为十二章。
目录
作者介绍
任成忠,山西省汾阳市林业局高级工程师。1982年毕业于山西农业大学。20世纪80年代曾参与选育出“晋龙一号”“晋龙二号”新品种。获国家林业局金奖;1987年在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核桃专家奚声珂研究员指导下。在汾阳市开展了全国16个早熟核桃试验,培育出“中林”系列品种。获林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2007——2008年负责申报“汾州核桃”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并获得成功,同期与裴东研究员合作完成了“汾州核桃”营养成分测定工作,被汾阳市记一等功,中央电视台“每日农经”栏目进行了报道。被山西省林业厅评为“科技先进工作者”,多年来撰写的十几篇核桃产业发展论文在刊物上发表,在指导西北、华北各省市县推广核桃良种和丰产园建设上作出突出贡献。
文摘
序言
我本来对“气象学”这个词总觉得离我挺远的,以为是那种只有专业人士才会去钻研的领域,但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的看法。它就像一位耐心又博学的老师,把那些复杂的大气科学原理,用一种非常平易近人的方式讲了出来,让我这个门外汉也听得津津有味。 书中穿插的很多小故事和历史事件,更是增添了不少趣味性。比如,我才知道原来很多重要的历史进程,都跟天气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像远征的军队因为恶劣天气而受阻,或者某个地区的农业收成因为气候异常而受到毁灭性打击。这些故事让我感觉,气象学不只是关于冷暖干湿,它更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驱动因素。 而且,作者在讲解的时候,总是能很巧妙地将科学知识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我学会了怎么通过观察云的形状来大致判断天气变化,也明白了为什么有时候天气预报会“失灵”。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知识点,却能极大地提升我在面对天气变化时的“自主权”,让我感觉不再是被动接受,而是能主动去理解和应对。这本书真的让我觉得,了解身边的环境,其实是一件非常有趣而且有用的事情。
评分这本书真的太及时了!我最近刚搬到一个新的城市,这里的气候跟我之前住的地方截然不同,简直是三天两头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天气。以前总觉得天气预报看看就好,报下雨就带把伞,报晴天就穿短袖,但这本书让我意识到,我之前对天气的理解有多么浅薄。 我特别喜欢它解释各种气象现象的那些部分,不是那种干巴巴的科学术语堆砌,而是用了很多生活化的例子。比如,它讲到海陆风的时候,就详细描述了为什么沿海地区白天会起风,晚上又会转为陆风,以及这对当地居民生活的影响。我还惊讶地发现,原来我们每天呼吸的空气,背后有那么多复杂的物理和化学过程在起作用,而且还和我们日常的活动息息相关。 书中关于极端天气的部分也让我受益匪浅。以前遇到台风或者暴雨,我都是感到害怕和无力,但现在我能更好地理解它们是如何形成的,它们的威力有多大,以及如何才能更好地做好预防。读完这些章节,我感觉自己不再是任凭天气摆布的弱者,而是能对周围的环境有更多洞察和准备。这本书真的改变了我看待天气的方式,让我觉得它不再是遥不可及的自然现象,而是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值得我们去了解和尊重的力量。
评分坦白说,我之前对气象学的认知,大概停留在“风云变幻”这个词的程度。这本书彻底刷新了我的认知,让我意识到原来我们习以为常的天气现象背后,隐藏着如此复杂而又精妙的科学体系。 我尤其欣赏作者的叙事方式,他能够将看似枯燥的科学概念,转化为生动有趣的故事。例如,在讲解空气质量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时,他会引用大量的案例,从工业污染对城市居民的影响,到不同季节空气成分的变化对过敏人群的提示,这些都让我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我突然意识到,我平时对空气质量的忽视,可能正在悄悄影响着我的健康。 而且,这本书并没有止步于理论的阐述,它还提供了很多实用的建议。比如,它教我如何通过一些简单的观察来预测短期的天气变化,如何利用气象信息来安排户外活动,甚至是如何在极端天气下保护自己和家人。我感觉自己就像获得了一把钥匙,可以开启一个全新的视角来观察和理解我所处的世界。这本书真的让我觉得,了解气象学,就是更好地了解我们自己和我们生存的环境。
评分我最近开始对一些基础科学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气象学”一直是我觉得既熟悉又陌生的领域。熟悉是因为每天都在经历天气,陌生是因为对背后的原理却知之甚少。这本书的出现,简直是及时雨。 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它没有将内容局限于某个狭窄的领域,而是从一个更宏观的视角来审视气象学。它不仅讲了云、雨、雪这些最直观的现象,还探讨了气候变化的长期影响,以及我们如何利用气象数据来预测天气、规划生活。我特别喜欢它介绍的那些关于天气探测和预报技术的部分,了解了原来我们每天看到的天气预报,背后有如此多的科学技术支撑。 另外,这本书对于不同地域的天气特点也做了详细的介绍,这对我这种经常出差旅行的人来说,简直太实用了。我可以更好地理解不同地方的天气规律,并且做出更明智的旅行计划。这本书让我觉得,气象学不仅仅是关于科学的知识,它更是关于如何更好地理解和适应我们所处的环境,如何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舒适、更安全。
评分说实话,我一开始抱着“看看就好”的心态拿起这本书,毕竟“气象学”听起来就不是那种轻松愉快的读物。然而,读了没多久,我就被深深吸引住了。作者的文字风格非常独特,既有科学的严谨性,又不失幽默感,读起来一点都不枯燥。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这本书没有回避那些“高大上”的理论,但它总能找到最恰当的比喻和图解来解释它们。比如,它讲到大气环流的时候,不是直接丢给你一堆公式,而是用非常形象的方式告诉你,地球上空气是如何像一条巨大的河流一样在流动,而这种流动又如何影响着全球的天气模式。我甚至觉得,这本书的某些章节,比一些小说的叙事还要引人入胜。 而且,书中关于气候变化的部分,真的是让我开始认真思考我自己的行为。它不是一味地渲染恐慌,而是冷静地分析了原因、后果,以及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我开始重新审视我生活中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习惯,试着去做出一些改变。这本书让我不仅对气象学有了更深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它激发了我对环境保护的责任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