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军宁是国内政治学界的领军人物,也是《南方人物周刊》评选的“影响中国-公共知识分子50人”中入选的政治学学者。刘军宁常说自己是“思想个体户”,然而但凡知道他的人,无论反对还是赞成者,无一不认为“刘军宁很重要”。
《保守主义(第三版)》是刘军宁的经典之作,也是“当代思潮丛书”的代表作。该丛书选取国内思想界有代表性的学者,阐述民族主义、民粹主义、自由主义、法西斯主义等在历史上曾经深刻改变中国与世界,而且仍在发挥影响的社会思潮。是社科类专业本科生以上必读书,有书架的地方,都应有一套“当代思潮从书”。
“保守主义”不是国人所误解的因循守旧、反动复古,而是保守自由、创发自由的主义;本书不是对西方保守主义的教科书式汇编,而是作者所理解和接受的保守主义。在作者看来,人性是共通的,因而自由的传统中外皆有,保守主义的基本诉求就是用保守自由来抵御激进,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创发自由。
保守主义的特点是轻视抽象的理论,注重实践和经验。因此,保守主义是一个比较松散的思想体系,原本没有严密一致的学说系统。其中的各个版本之间,也有很多的争议,甚至在基本价值观上也有分歧。
《保守主义(第三版)》是国内一本介绍保守主义思想的经典作品,但和教科书或一般学术读物截然不同的是,本书不是包罗万象、囊括各个版本保守主义学说的汇编,而是侧重其中的某些主流观点和作者所能理解和接受的主张。作者多次强调,只有保守自由的主义才称得上保守主义,而无视传统的主义注定是乌托邦。
刘军宁,1961年生,安徽人,思想者,北京大学政治学博士。曾任中国社科院政治学所研究员,哈佛大学费正清研究中心访问学者,现为文化部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作为年轻一代政治学者的领军人物,他曾策划了《公共论丛》、《民主译丛》、《公共译丛》、《政治思潮丛书》等丛书,著有《民主教程》、《权力现象》等著作。刘军宁是《南方人物周刊》评选的“影响中国-公共知识分子50人”中唯一入选的政治学学者”。
★ 刘军宁是“影响中国-公共知识分子50人”中,入选的政治学学者。当代中国的政治学,得益于刘军宁等人的推动。
——《南方人物周刊》
★ 刘军宁先生是当代有穿透力、有洞见的政治学学者。
——刘苏里
★ 在中国近代史的语境下,“保守主义”一定是被高度污名化,在日常的观念中几乎与“反动”、“既得利益”等同了。感谢刘军宁先生,得益于他深厚的政治学功底,也得益于他立足于中国大地的问题意识。终于使得保守主义以一种清晰明了且系统的本原面目呈现在了中国读者的面前。
——萧萧竹
序言 当代中国需要保守主义
第二版序
第一版序
第一章 诞生与成长
一、保守主义的先声
二、柏克:保守主义的先知
三、保守主义在今日世界上
四、保守主义是意识形态吗?
五、一般原则与基本信条
六、保守主义与自由主义
七、对保守主义的诘难
第二章 存在之链
一、伟大的存在之链
二、真理观与无知论
三、两种知识,一种智慧
四、理性有底线
五、理性主义的僭妄,激进主义的谬误
六、容忍小恶,止于至善
七、意图伦理,还是责任伦理?
第三章 人,不变的本性
一、 虚与实
二、 性善论的狡计
三、恶从哪里来
四、人性不是机器
五、己与群
六、潜恶面前人人平等
七、人格有尊严
第四章 政治:可能的艺术
一、消极的政治观
二、必要的恶
三、公共的畛域
四、现实主义革命
五、有限政府
六、宪法之治
七、自由高于民主
第五章 财产权 自由权 平等权
一、合食通财?
二、财产权 自由权 生命权
三、财产权是一切政治权利的先导
四、文明与野蛮的分水岭
五、经济自由,自由之母
六、结果的平等,还是权利的平等?
七、社会正义“正义”吗?
第六章 社会
一、自然演进
二、社会是有机体
三、必要的成见
四、市民社会
五、自由与社群
六、宗教之维
七、家与国,男与女
第七章 传统与变革
一、过去、现在与未来的契约
二、传统与启蒙:弃“暗”投“明”?
三、封建之谜
四、传统与自由
五、可疑的“进步”
六、虚幻的决裂
七、变革之道
第八章 自由 秩序 权威
一、客观秩序自发秩序
二、有序的自由
三、权威的必要
四、两种权威
五、政与教
六、秩序与权威
七、权威与自由
第九章 旧保守 新保守
一、左与右
二、保守与反动
三、保守主义的类型
四、保守主义的发生学
五、何处出了差错
六、新保守主义
七、古典自由主义的复归
第十章 中国情景中的保守主义
一、保守主义的缺席
二、保守主义与保守派
三、激进主义的高歌
四、保守主义与文化保守主义
五、开放的传统
六、自由生成传统
七、保守主义的趋向
附录一 老子与孔子的保守主义名言
附录二 自由与保守之间:保守主义答问
附录三 中国语境下保守主义
附录四 撒切尔夫人的保守主义治国之道
附录五 保守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和著作
附录六 保守主义主要文献及本书的参考书目
自序
保守主义、自由主义和社会主义构成了当代世界三大主流意识形态。在西方主要国家,都有信奉保守主义并且经常执政的政党。在非西方国家,具有保守主义色彩的政党也越来越多地登上了政治舞台。从中西方的思想“交通”史上看,中国学人多去拜访卢梭的激进主义学说,却很少有人去探视柏克式的保守主义思想。不过近来已有迹象显示,国内知识界开始对柏克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各种对立的观点也都试图从柏克的思想中寻求理论支持。尽管姗姗来迟,但这终究是件好事,表明中国学人的环球思想之旅来到了新的洞天。
然而,直到今日,在我国,对保守主义这一主流意识形态的研究几乎是一片空白,即使是有关保守主义的译著也是寥寥无几,研究保守主义的学术著作更是闻所未闻。在中国这样一个有漫长的激进传统的国家,“保守”及其“主义”,长期以来不仅受到轻视,而且受到蔑视。在世界范围内,发达的保守主义思潮和政治运动与我国对保守主义的寡闻鲜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近年来,西方的保守主义思潮虽然也已开始在我国的理论界引起了一些回响,但由于缺少认真的学术研究,对保守主义的曲解与误解甚多,常常拿保守主义来乱贴标签,甚至以“新保守主义”的名义来为威权主义张目,这又平添了人们对保守主义本来就根深蒂固的恶感和偏见。
保守主义似乎是一个天生的贬义词,几乎没有人愿意别人用保守来形容自己,即使一些伟大的保守主义者都不愿意。正是这种歧见使保守主义在世界上的许多地方长期抬不起头。介绍与宣扬保守主义需要不同寻常的勇气、不同寻常的悟性,但贬斥保守主义却什么都不需要。保守主义身上的黑锅太多,以致盖住了保守主义的真相。在中国尤其如此,曾几何时,“右倾保守”曾经是性命攸关的“罪名”。通过写一本书给保守主义头上多顶一口黑锅,也许很容易,不过,意义不大。既然已经有了那么多的“黑锅”,增加或是去掉一些都无关大体。在中国,对保守主义的责骂太多,出自中国人笔下的、揭示保守主义真相的著作,可以说是一本也没有。所以,对保守主义的介绍、研究几乎尚未起步,真是“万事开头难”。在中国开研究“黑锅”重负之下的保守主义这个头,可以说是难上加难。
保守主义的一个重大特色就是轻视抽象的理论,注重实践和经验,当然,它也为这一特色付出了不小的代价,即与其他重要意识形态相比,缺乏系统的、严密的理论体系。这就为人们随心所欲地批评或拥护保守主义提供了“可乘之机”。从严格的意义上讲,试图把保守主义理论化、系统化的念头就不合保守主义的精神。本书亦不例外。但是为了让更多的读者对保守主义有更好的了解,对保守主义的观点和立场作某种概括又是必不可少的。
虽然撰写该书只是过去一年的事情,但是,自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保守主义与自由主义一直是我个人学术关怀的焦点所在。自那以来,本人的许多文字都是围绕这两个焦点展开的,该书的写成首先得益于中国的改革开放,它使我有机会看到外部的世界,尤其是外部的精神世界,没有改革开放,中国人便没有机会接触保守主义。中国的变革,来自中国人对自身历史的反省和对“文革”的激进主义的深恶痛绝,如若不然,对保守主义的研究几乎也仍不可能提上议事日程。该书的写成还得益于近20年来国际学术界对保守主义的浓厚兴趣。这种兴趣所产生的众多作品,不论是对保守主义持赞同的立场,还是批评的立场,都使我受益匪浅。
读者也许会发现,本书对待保守主义的态度并不是典型的社会科学意义上的那种“价值中立”的态度,而是持明确的同情与理解的态度。“价值中立”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对正与误、长与短、得与失、善与恶、优与劣、成与败、美与丑等价值立场无动于衷。这种无动于衷,是我永远做不到的,我甚至没有“作秀”能力和道德勇气去假装我能做到。我希望该书对保守主义在中国的拥护者和反对者都有所裨益。对拥护者,我希望,它能提供证据;对反对者,该书中肯定不乏“把柄”。
本书不拟写成一部无所不包的保守主义百科全书,只是试图对我所认识、接受的保守主义的核心思想作一初步的描述和阐发。对于本书中所表达的保守主义的立场和观点,我无意要读者去全盘相信、接受,而是希望通过此书,读者可以有机会对保守主义有所认识、理解。
不得不说,《保守主义(第三版)》这本书的阅读体验,绝对是“挑战与惊喜并存”。刚开始翻阅时,我感觉它像一本厚重的学术辞典,充满了各种概念和理论。但随着阅读的深入,我逐渐被它所构建的宏大思想体系所吸引。我尤其对书中关于“多元主义与统一性”的讨论感到好奇。保守主义者如何在尊重个体差异和文化多样性的同时,又努力维护社会的整体统一和价值共识? 书中对于“教育”的讨论,也让我印象深刻。作者强调了教育在传承文化、塑造公民品德方面的重要性,以及保守主义者对教育内容和目的的独特看法。我理解到,保守主义的教育理念,并非是僵化的灌输,而是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对传统价值的尊重。这种对教育深层意义的挖掘,让我对“教书育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反思了我们当下教育体系中可能存在的不足。
评分《保守主义(第三版)》这本书,我实在是要好好跟各位分享一下我的感受。当初拿到这本新版,说实话,我抱着一种既好奇又有点期待的心情,毕竟“保守主义”这个概念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历史积淀和思想深度,而“第三版”的标签又暗示着它会更与时俱进,或者至少是对前两版进行了重要的更新和完善。翻开目录,看到那些熟悉又陌生的章节标题,就知道作者(们)在内容编排上是下了一番功夫的,力求从各个维度来剖析保守主义的精髓。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书中对于“传统”的探讨,并没有流于表面或简单地赞颂,而是深入到传统如何在社会结构、文化认同甚至个体行为模式中扮演的角色。作者通过大量的历史案例和哲学思辨,阐释了保守主义者为何会如此重视经验的积累和稳定的秩序。这种重视,并非是对进步的排斥,而是在审慎评估变迁的潜在风险后,采取的一种更为稳健的态度。这种 nuanced 的视角,让我对那些曾经被简单标签化的“守旧”有了全新的认识。我尤其喜欢其中对“审慎”原则的论述,它强调了在改革时需要考虑长远影响,避免因一时的冲动而破坏经过时间检验的社会机制。
评分拿到《保守主义(第三版)》这本厚重的著作,我本来是抱着学习的心态,但阅读过程中,却引发了我许多关于当下社会现象的思考。书中对于“保守”的定义,并没有局限于政治层面,而是将其延伸到了文化、社会结构乃至个体价值观的方方面面。我特别关注其中关于“社群”的论述,作者强调了家庭、社区等传统社群对于个体形成身份认同和获得归属感的重要性。在如今这个日益原子化的社会,这种观点显得尤为珍贵,它提醒我们,个体的发展离不开坚实的社群支持。 我发现,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并不强迫读者接受某种固定的意识形态,而是鼓励读者去理解保守主义的逻辑和理性基础。例如,关于“财产私有制”和“有限政府”的讨论,作者并非将其作为不容置疑的教条,而是从历史演变、现实需求等多个角度进行了阐释,展现了这些原则在维护社会稳定和个体权利方面的积极作用。这种深入浅出的分析,让我对一些原本只在新闻报道中听过的概念,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评分《保守主义(第三版)》这本书,我可以说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几乎是“泡”在里面。与其说它是一本理论著作,不如说它是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一直以来对社会运行方式的一些模糊想法,并将其清晰化、系统化。我特别被书中对于“社会进化”的理解所吸引。作者并没有将进步视为一条直线,而是强调了历史的复杂性和偶然性,以及传统在其中扮演的“锚定”作用。这种视角,让我对那些看似激进的变革,多了几分审慎的考量。 书中对“个体责任”的强调,也让我深有体会。保守主义者认为,个体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并积极参与到建设社会秩序的过程中。这与一些强调集体责任或国家包办的观点形成了鲜明对比。我从书中看到了,一个健康的社会,需要个体和集体责任之间的良性互动,而非一方的过度承担或缺失。作者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期社会问题的分析,生动地阐释了这种责任的重要性。
评分读《保守主义(第三版)》的过程,就像在进行一场智力上的马拉松。这本书的文字密度和思想深度,要求读者全神贯注,反复咀嚼。我常常需要在阅读某个章节时,停下来,思考作者提出的观点,与自己已有的认知进行对比,甚至还会时不时地拿出笔,在书页的空白处写下自己的疑问或联想。例如,书中关于“自由与秩序”关系的辩证分析,就让我反复推敲。保守主义者如何在保障个体自由的同时,又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这其中的张力与平衡,作者通过引用不同思想家的论述,以及结合现实的政治实践,进行了非常细致的梳理。 我尤其赞赏书中对“权威”和“权力”的讨论。不同于一些激进的思潮,保守主义并非否定权威的存在,而是强调权威的来源、行使方式以及其对社会的必要性。作者并不回避对历史上的负面权威案例的审视,但同时也力图说明,一个没有恰当权威的社会,可能更容易陷入混乱和无序。这种平衡的论述,让我对“权威”这一概念有了更立体、更成熟的理解,不再是简单的“压迫”或“解放”二元对立。
评分双十一期间仍能按时交货,赞?
评分说准确一点,是保守自由的主义,其实就是对古典自由主义的综合诠释(比较侧重政治方面)。本书通俗易懂又不失深度,非常适合作为科普读物。 在还没有真正掌握、理解和实践过保守主义的哲学以前,一个自由主义者也只不过是偏见的集大成者而已。
评分《保守主义(第三版)》是刘军宁的经典之作,也是“当代思潮丛书”的代表作。该丛书选取国内思想界最有代表性的学者,阐述民族主义、民粹主义、自由主义、法西斯主义等在历史上曾经深刻改变中国与世界,而且仍在发挥影响的社会思潮。是社科类专业本科生以上必读书,有书架的地方,都应有一套“当代思潮从书”。
评分还没看,这一套书好像都不错。等有时间好好看看。
评分很好,一次满意的购物,下次还买京东商城的东西。
评分感觉还可以,,,不知道具体情况如何,,送货速度还是可以的。。。
评分一直想买的书,不知道影响了多少人
评分解客户忧患,排除万难,给于我们最好的购物体验
评分印刷质量很好,正版,可以放心购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