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到世界的尽头

一个人,到世界的尽头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韩] 郑镇弘 著,李倩楠 译
图书标签:
  • 孤独
  • 旅行
  • 成长
  • 自我发现
  • 冒险
  • 人生
  • 哲学
  • 思考
  • 远方
  • 追寻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55103035
版次:1
商品编码:11564336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4-11-01
用纸:纯质纸
页数:288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本书的作者是韩国一位颇有成就的专栏作家、名嘴主持、文化技术研究所所长,但步入中年以后虽然事业有成,却常常有一种莫名的失落感。
  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踏上了圣地亚哥的朝圣之路,这条世界上古老的朝圣之路。
  在这里他遇见了流浪者、手推车、草与风,
  也遇见了一路上那些城市或者小镇的历史,有十字军、巴斯克、海明威,
  他还不断地从古穿越到今,从西方跨越东方,遇见了、孔子、老子、中通子、庞培,
  最终,作者又回到了自己生活的世界,但作者却从这段独特的旅行中获得了人生的启迪,重新找到了生活的意义。本书是他一路用自己身心,写出的生之哲学的记述。有爱、有料、有惊、有险、有笑、有泪,有自我发现、生活信念以及万物之美。
  世俗世界的心灵旅程花甲之后的人生顿悟
  泪水:每个人的内心里都藏着不知缘由的泪水,无一例外。这些泪水需要我们时时倾倒。
  死亡:死亡,是使我们领悟生之可贵优秀的老师。但现在,生活中的死亡却被省略。
  成功:使生活变得腐朽的不是痛苦与煎熬,而是曾经的成功与围绕在周围的赞颂,能够把这些抛却才能成为生活中真正的高手。
  欲望:在某次露营的早晨,有了一个新奇的发现,我前夜躺过的地方才不过半坪而已,人活于世所需要的面积不过如此。
  爱情:爱,从一方倾斜到另一方,从一方流淌到另一方,抓住“倾斜中的均衡”,这才是爱的真谛。
  愤怒:不要以忿忿不平的心度过每一天,把心中的愤怒如粪土一般抛却,在那里将会萌发出新生。
  逆境:风雨不会因为躲避而暂停,那就干脆向着倾盆的暴雨前行,只有这样才能在终点处看到晴空万里。
  知止:大智慧的人知道适可而止,小聪明的人只是不停地谋划,自古以来,乱世知止,才是大智慧的根本所在。


内容简介

  游览过某个地方后再回到出发点,是旅行;
  游览过某个地方后有所感想,是纪行;
  但把这旅行与纪行重新定位于我的存在中就成为了“生之哲学”;
  《一个人,到世界的尽头》讲述了:
  60岁时,他觉得自己的人生停摆了
  生活平淡,工作没进步空间,年轻人前赴后继,而自己却在原地踏步
  乏味、无聊……一直怀着热情生活的他,怕自己就此麻木,沉沦
  他决定通过圣地亚哥之旅来解除这次人生危机
  儿子担心他会死在路上
  妻子担心他的健康问题
  好心的友人则建议他不妨选择一条平坦安全的路
  最后,他执意坚去了圣地亚哥
  泥泞、风雨、寒冷、险境丛生
  1个人,54天,走完900公里的这条路,他终于站在世界的尽头
  本书是他一路用自己身心,写出的生之哲学的记述
  有爱、有料、有惊、有险、有笑、有泪,有自我发现、生活信念以及万物之美。
  与他900多公里旅程并行的,
  是他穿越时光隧道的另一场旅行。
  独自一人慢慢走完,
  圣地亚哥朝圣路,
  越走越留空,越走越充实
  圣地亚哥朝圣之旅必读
  西班牙的“圣地亚哥之路”,是世界三大朝圣之路之中著名的一条,与罗马、耶路撒冷齐名,是基督教的三大圣城之一,并由于地理位置的偏远,在中世纪被人们称为世界的尽头。



作者简介

  (韩)郑镇弘,博士。
  韩国文化名人,文化技术研究所所长、中央日报特别评论员。
  曾任青瓦台秘书长辅助官、韩国艺术综合大学任影像院教授。
  座右铭“安居即安乐死”。
  著有《人文丛林中发现管理学1,2,3》《郑镇洪谈人性解读》《成为奇迹的瞬间》《完美的冲动》《散播感性的病毒》等。


内页插图

精彩书评

  ★不要为他鼓掌流泪,请把他从圣地亚哥带来的智慧,用到你的人生里。

  ——读者cindy 捧泪热评


  ★只要你选择认真得活,总有一天要面对真实而孤独的自
  ——读者洪水捧泪热评

目录

序言 挑战,是生活的氧气
第一章 决行 一个向往远方的梦

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003
生活的乐趣源自清空...009
我们因何被记忆...015
内心不知缘由的泪...021
我还活着...029
满身疮痍,也绝不放弃...037
要活得圆满,就必须透彻死亡...047

一切都将逝去...053


第二章 反省 唤醒奔跑的天性
唤醒奔跑的天性...061
坚信心中的指南针,前进...067
要做那不可能实现的梦...073
原谅自己...079
一个人需要多少土地...084
八余与八不足...089
一生中最关爱自己的时刻...097
笑容,改变人生...103
记住一日之力...107
旅途中的圣人们...113
草与风的爱情...121

独自一人慢慢走...127


第三章 变化 像慢食般把自己酿熟
像慢食般把自己酿熟...135
阅读夏目漱石,走向孤独最深处...143
统统抛却吧,那些一文不值的愤怒...150
向着暴雨前进...157
察看河底的潜流,而不是风的方向...160
差点死在梦中...164
人生竞赛七原则...168
最美莫过于平静地老去...177

我们会留下何种痕迹...182


第四章 奋斗我会开出一朵怎样的花
即使失败了...189
治愈创伤的拥抱...194
一家之主的沦落...201
再读《热河日记》...209
名叫“自由”的男子...216
放下是最绝妙的计策...225
最难莫过于停止...231
人生十悔...235
三种泪...240
我为何要走上这条路...245
我会开出一朵怎样的花...251
没有终点...259
尾声 遥远的路,深邃的路,宽阔的路...263


精彩书摘

  要做那不可能实现的梦
  要做那不可能实现的梦谈一场不能成真的恋爱对抗无法匹敌的对手承担那难以承受的悲痛摘下天边那遥不可及的星星
  --唐吉诃德
  在经历过一次失误之后,我沉下心来,不再急急忙忙地闷头赶路。
  虽然是半夜,但我知道,现在我脚下所走的路,横穿过一片广阔的麦田,直指向前方的高山。虽然远处潘普洛纳橘黄色的夜景灿烂夺目,但我却毅然把它抛在身后,无惧无畏地攀登在漆黑的山路上。
  雨不断地在下与停之间反复,我在一个叫做萨里奇埃的小村子里稍作休整。在 14世纪的时候,这里曾鼠疫横行,整个村子成为一片废墟,之后又逐渐复苏。我经过一眼被称为“富贵泉”的泉水,继续在漆黑的山路上前行。脚下的土地被雨水浸得非常泥泞,一脚踩下去就像踏进了一推浓稠的糨糊里。就这样,我一步一步吃力地爬上了海拔 790米的费乐顿(Perdon)山脊。这时已经过了凌晨 4点半,接近 5点。
  我是唐吉诃德
  虽然周围一片漆黑,但在头灯的照射下,前方好像有什么东西
  在发出一些奇怪的声音,还有红色的灯光明明灭灭地闪烁着。我努
  力压抑住心中的恐惧,慢慢地靠近。原来那是一些巨大的风车在一圈圈地不停转动,是用于风力发电的风车。在这个瞬间,我与唐吉诃德无异。
  唐吉诃德,就是那个看到竖立在田野上的风车,就以为是遇到了命运安排的巨人,从而与之大战一场的拉 。曼查“骑士”。当然,虽然我比较瘦削,腿也有点弯,但却没有一匹叫做“驽马难得”的爱马,也没有桑丘·;潘沙来当侍从,当然更没有长枪铠甲。但在去国万里的陌生土地上,于茫茫夜色中奋力爬山,凌晨时就站在这风车前,从这一点来看,我的确是个不折不扣的唐吉诃德,站在费乐顿山脊上的唐吉诃德!
  当风车的车翼刚一开始转动,唐吉诃德就向着风车高声喊道:“不要逃跑,你们这些胆小的恶棍!向你们进攻的只是骑士孤身一人。”说完,他戴好护胸,攥紧长矛,飞马上前,冲向前面的第一个风车。长矛刺中了风车翼,可疾风吹动风车翼,把长矛折断成几截,把马和骑士重重地摔倒在田野上。(塞万提斯 ·;萨维德拉,《唐吉诃德》,朴徹译,时空出版社,2004,100)
  但是唐吉诃德的冒险却没有屈服于惨烈的失败。而此时,我变身为唐吉诃德,在巨大的风车转动时带动空气发出的“呼~呼~呼”声中,我站到了它面前与之对视。风车实在太大,与其说我是在与它对视,不如说我在仰望它来得准确。我既没有把这些风车错认为巨人,也没想与它们进行一场对决。但我却在风吹过的费乐顿山脊上自言自语:“没错,今晚我真是疯了才会熬夜爬到这个地方,如果没疯的话谁会做出这种事情。但人生偶尔总要疯一场,不疯才是病。让你做就做,让你走就走,每天都仿佛按照指南手册一样生活在条条框框中,不能走错一步,那才真是有问题呢!”
  为生活而疯狂
  为生活而怀揣梦想
  来自拉 。曼查的骑士唐吉诃德分明是一个疯子般的老人,但他却能在所有人都抛弃梦想,深陷现实深渊不能自拔的时候,一如既往地做着自己的梦。
  人们可以嘲笑唐吉诃德的行为,却不应该嘲笑他的梦想。但是,每个人嘲笑唐吉诃德的同人,会连他的梦想也一起嘲笑。尽管如此,唐吉诃德自始至终都没有抛弃他的梦想,最终,他不知疲惫地追逐梦想的脚步,让那些虽然没有疯,但却轻易抛弃了梦想的人感到羞愧万分。
  做着不可能实现的梦,这并不是发疯,相反,放弃了做梦的人才是真正的疯子。这个看起来有悖常理的事实已经被拉 。曼查的唐吉诃德用整个身心、全部生命所证实。唐吉诃德,他并不是丢掉了魂魄的疯子,而是世上绝无仅有的“梦幻骑士”。
  做那不可能实现的梦
  对抗无法匹敌的对手
  承受难以承受的悲痛
  去往勇者以畏惧之地
  纠正那无法改正的错误
  成为远远超越自己的人
  即使双臂疲惫不堪,仍要尽力去尝试
  要摘下那遥不可及的星星
  这是我的追求
  去追随那颗星
  不管希望多么渺茫
  不管距离多么遥远
  毫不犹豫地为正义而战
  即使向地狱进发也毫不退缩
  直到摘到梦想中的那颗星
  根据《唐吉诃德》改编的音乐剧《梦幻骑士》,其主题曲《不可能的梦 ImpossibleDream》随着费乐顿山脊上刮过的凛冽寒风回响在我的耳旁。在别人看来无疑像疯子一样的我,站在破晓中寒风阵阵的费乐顿山脊上,凝视着面前巨大的风力发电风车大声呐喊:
  “为生活而疯狂!”
  “为生活而怀揣梦想!”
  “没错,我就是唐吉诃德!”
  ……

前言/序言

在线试读

第一章 决行 一个向往远方的梦

《一个人的行旅》 这是一次关于追寻的旅程,一次向内观照的深入探索,也是一场与世界对话的盛大开篇。 尘世的喧嚣,生活的洪流,裹挟着我们每个人向前奔涌。我们被赋予了太多的身份,扮演着太多的角色,在忙碌与应酬中,渐渐模糊了最初的模样,遗忘了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渴望。而当疲惫感如潮水般涌来,当生活的重量压得人喘不过气,总有一个声音在心底低语:不如,放下一切,去远方看看。 《一个人的行旅》便由此而生。它不是一本攻略手册,也不是一本游记分享,它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每一个渴望逃离,渴望重塑自我的灵魂。它捕捉的,是那些在陌生的土地上,独自面对的风景,独自品味的心绪,独自战胜的困境。 故事的主人公,一位不愿意被名字束缚的“旅人”,选择了一条看似荒唐实则无比坚定的道路——离开熟悉的一切,独自踏上未知。他没有宏伟的目标,没有惊天动地的计划,他只是遵循着内心的召唤,前往一个他从未到过的地方,一个被他想象成“世界的尽头”的地方。这个“尽头”并非地理上的终点,而是精神上的边界,是潜意识里对极限的探索,是对自我认知的一次颠覆。 他的旅程,并非一路阳光灿烂。出发之初,是面对未知带来的不安与惶恐。在一个语言不通,文化迥异的环境里,每一个简单的日常都可能成为挑战。找不到路,听不懂话,甚至连简单的食物都可能让人束手无策。然而,正是这些微小的摩擦,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困难,一点点地剥离了旅人身上被社会赋予的层层外衣,让他卸下伪装,露出最本真的姿态。 在旅途中,他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有热情善良的当地人,用最朴实的行动传递着人性的温暖;有同样在路上行走、有着相似经历的背包客,分享着各自的故事和感悟;也有一些在旅途中擦肩而过的陌生人,他们短暂的出现,却在旅人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或是启发,或是警醒。这些人,如同散落在旅途中的珍珠,串联起旅人独自前行的孤独,也为他的心灵注入了色彩。 但他最主要的对手,不是外界的困难,而是内心的自己。那些曾经被压抑的记忆,那些未曾愈合的伤口,那些对未来的迷茫,都在这片寂静的土地上,被放大,被逼迫着去面对。他开始审视自己过往的选择,反思那些曾经认为理所当然的价值观。他发现,原来自己一直以来被很多无形的东西所牵绊,被社会的期待,被他人的目光,被过往的经历所定义。 在一次又一次的孤寂时刻,在一次又一次的与自己的对话中,他开始学会聆听内心的声音。他不再纠结于“为什么会发生”,而是问自己“我从中能学到什么”。他开始懂得,真正的强大并非来自于征服外部的世界,而是来自于接纳和理解自己的内心。那些曾经的痛苦,曾经的失败,都化作了滋养他成长的土壤。 旅途中的风景,固然壮丽,却也只是旅人内心世界的映照。他看到的夕阳,是自己内心的豁达;他听到的海浪,是自己内心的澎湃;他感受到的风,是自己内心的自由。他不再是为了逃避而旅行,而是为了发现而前行。他不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主动地体验。 他尝试着去理解那些不同的生活方式,去尊重那些迥异的信仰,去感受那些超越语言的沟通。他发现,世界原来可以如此多元,生命原来可以有如此多的可能性。而自己,也并非只能活在固定的框架里。 随着旅程的深入,他渐渐不再执着于寻找那个虚幻的“世界的尽头”。他意识到,所谓的尽头,不过是另一个开始。真正的尽头,是当我们能够坦然面对自己,能够接纳自己的一切,能够与自己和平共处。他开始发现,无论走到哪里,最重要的,永远是那个与自己同行的灵魂。 《一个人的行旅》所呈现的,并非一种理想化的生活状态,而是一种真实的选择,一种勇敢的尝试。它或许会勾起你内心深处的共鸣,或许会让你对自己的生活产生新的思考。它告诉你,即使一个人,也可以走得很远,可以看得更清。它鼓励你,不要害怕孤独,因为孤独也是一种力量,一种让你更加了解自己的机会。 本书没有激昂的口号,没有说教的道理,它只是静静地讲述一个人的故事,一个关于如何在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里,找到内心的锚点,如何通过一次次与外界的碰撞,最终与自己达成和解的故事。它或许会让一些人感到释然,让一些人感到振奋,让一些人感到一丝淡淡的忧伤,但最终,它会留下一丝温暖,一种对生命更深刻的理解,一种对未来更坚定的期许。 这趟旅程,没有终点,因为每一个站点的停留,都是对更远方的一次眺望。这趟旅程,也充满了无限的可能,因为每一次的出发,都是一次对未知的勇敢拥抱。 《一个人的行旅》,献给每一个在茫茫人海中,渴望找到属于自己方向的灵魂。它邀请你,一同踏上这趟没有终点的旅程,去感受,去体验,去发现,那个从未抵达过的,真正的自己。

用户评价

评分

“一个人,到世界的尽头”——这个书名,宛如一道古老的咒语,在我心底低语,唤醒了沉睡已久的冒险因子。我脑海中浮现的是一张泛黄的地图,上面标记着无数条未知的路径,而我,将成为那个唯一的探险者。这不仅仅是一次地理上的迁徙,更是一次灵魂的洗礼。我猜想,这书中描绘的“世界尽头”,或许并非是地理上的极限,而是心之所及,思之所达的最远彼岸。那是一个没有旁观者,只有自己与天地万物共鸣的圣境。我期待着,作者能够用饱满的笔触,描绘出那份极致的孤独,以及在孤独中所孕育出的强大力量。或许,他会遇到风暴,会遭遇险境,会在迷茫中徘徊,但最终,他会以一种更加通透、更加成熟的姿态,面对那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自己。这本书,我感觉它提供了一个出口,一个让我们得以暂时逃离日常琐碎,去拥抱更广阔、更深刻生命体验的契机。

评分

这本书的书名,《一个人,到世界的尽头》,让我联想到了一种极致的自由,一种挣脱一切束缚的决绝。我想象着,那是一个将自己完全交付给远方的身影,没有退路,没有犹豫,只有一条蜿蜒向前,通往未知边界的道路。这不单单是地理上的远行,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探索。我想象着,这个人,或许是对现实世界感到厌倦,或许是在寻找某种遗失的东西,也或许,只是单纯地想去看看,世界最深邃的角落,最纯粹的模样。我很好奇,他的行李里会装着什么?是沉甸甸的过去,还是轻飘飘的希望?在那些陌生的土地上,他会遇到怎样的人,又会经历怎样的事情?是温暖的善意,还是冷酷的现实?我期待着,在这本书中,能够看到一种极致的孤独,但这种孤独并非绝望,而是一种与自我和解,与世界对话的宁静。我想,这样的旅程,必然会带来一些深刻的改变,一些在喧嚣尘世中永远无法领悟到的智慧。它就像是一场盛大的告白,是对生命的敬畏,也是对存在的追问。

评分

我的目光总是会被《一个人,到世界的尽头》这个书名所吸引,它勾勒出了一幅充满想象的画面,一个孤独的身影,正义无反顾地朝着世界的边缘迈进。我总觉得,这样的旅程,是一种极致的自我挑战,是对生命边界的探索。我想象着,那或许是一个人,在经历了一番刻骨铭心的变故后,选择了一条与众不同的路,一条通往遗忘,也通往重生的路。他可能会在途中遇到各种各样的人,这些人或许会给他带来启示,也或许会让他更加坚定自己的选择。我好奇的是,在那遥远的“尽头”,他会找到什么?是答案,是平静,还是仅仅是一种了然?我期待着,这本书能够带我领略那种深入骨髓的寂寞,但这种寂寞又并非令人窒息,反而是一种超脱,一种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宁静。它就像一场无声的告白,是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探寻,也是对个体价值的独特证明。

评分

这本书的书名总能在我脑海里回旋,"一个人,到世界的尽头"。光是这个名字,就足以点燃我内心深处那股对未知的好奇和对孤独的隐秘渴望。我脑海中勾勒出的画面,是苍茫的旷野,是无垠的星海,是风吹过荒原的呼啸,是内心深处最原始的呐喊。我总觉得,这样的旅程,注定不是为了抵达某个具体的地标,而是为了穿越灵魂的迷雾,抵达那个属于自己的,无人能够踏足的终点。它可能是在一个荒无人烟的岛屿,也可能是在一个被遗忘的山谷,甚至可能只是在自己内心最深处的一处幽静之地。这本书,我想它不会是轻松的游记,更不会是简单的故事串联。它更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那个最孤单却也最强大的自我。我期待着,书中那个“一个人”,能够以最纯粹的姿态,去拥抱世界的广阔与寂寥,去体验那些不被世俗所羁绊的深刻触动。或许,在这个过程里,他会遇见什么?又会失去什么?我无法预知,但这种未知本身,就充满了巨大的吸引力。

评分

“一个人,到世界的尽头”,这句话本身就充满了诗意与哲思,让我不禁开始想象书中可能描绘的场景。我脑海中浮现的是一幅壮阔而孤寂的画卷,一个身影,站在世界的边缘,俯瞰着无垠的星空,或是浩瀚的大海。这是一种极致的孤独,却也蕴含着一种非凡的力量。我想,这书中,或许并非只是单纯的地理上的跋涉,更是一种心灵的旅程,是对生命意义的追问,是对存在价值的探索。我期待着,作者能够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主人公在这一路上的心路历程,他会遇到怎样的挑战,会经历怎样的挣扎,又会在孤独中领悟到什么。这本书,我感觉它提供了一个视角,让我们得以审视自己内心的角落,去思考那些被日常忽略的深刻问题。它就像是一场与自我的对话,一场与宇宙的共鸣。

评分

就好像我与我老公结婚的前一阵子,那时候也有另外一个追求我,家里介绍的男生,高大,帅气,在另外一个城市工作,也知根知底的。对比,我的现在的老公,我究竟该选择跟哪一个走到最后呢?一只不会脚踩两只船的自己,去了西藏,和驴友们骑车去的。边走边想,把皮肤晒到黝黑,拖着半死的身体回来了,我也终于做出了那个重大的人生决定。

评分

~~~然后在来说书

评分

首先,不得不说,京东的购物体现真的棒极啦~上午下的单子,下午三点就到啦

评分

看过两篇,觉得很好啊,“大智慧的人知道适可而止,小聪明的人只是不停谋划,自古以来,乱世知止,擦拭大智慧的根本所在”~~~

评分

首先,不得不说,京东的购物体现真的棒极啦~上午下的单子,下午三点就到啦

评分

不错的一本书

评分

长度在5-200个字之间 填写您对此商品的使用心得,例如该商品或某功能为您带来的帮助,或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等。最多可输入200字

评分

一位真正的作家永远只为内心写作,只有内心才会真实地告诉他,他的自私、他的高尚是多么突出。内心让他真实地了解自己,一旦了解了自己也就了解了世界。很多年前我就明白了这个原则,可是要捍卫这个原则必须付出艰辛的劳动和长时期的痛苦,因为内心并非时时刻刻都是敞开的,它更多的时候倒是封闭起来,于是只有写作、不停地写作才能使内心敞开,才能使自己置身于发现之中,就像日出的光芒照亮了黑暗,灵感这时候才会突然来到。

评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