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傢標準(GB/T 13289-2014):工業用乙烯液態和氣態采樣法 [Ethylene for Industrial use-Sampling in the Liquid and the Gaseous Phase]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傢標準(GB/T 13289-2014):工業用乙烯液態和氣態采樣法 [Ethylene for Industrial use-Sampling in the Liquid and the Gaseous Phase]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傢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中國國傢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編
圖書標籤:
  • GB/T 13289-2014
  • 乙烯
  • 工業分析
  • 采樣方法
  • 氣體分析
  • 液體分析
  • 國傢標準
  • 工業標準
  • 石油化工
  • 化學工業
  • 質量控製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中國標準齣版社
ISBN:155066150257
版次:1
商品編碼:11565448
包裝:平裝
外文名稱:Ethylene for Industrial use-Sampling in the Liquid and the Gaseous Phase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4-10-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6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傢標準(GB/T 13289-2014):工業用乙烯液態和氣態采樣法》適用於工業用乙烯液態和氣態采樣。《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傢標準(GB/T 13289-2014):工業用乙烯液態和氣態采樣法》規定瞭采取液態乙烯以及氣態乙烯樣品的方法和有關注意事項,所采取的樣品用於乙烯的各項分析。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傢標準(GB/T 13289-2014):工業用乙烯液態和氣態采樣法》並不是旨在說明與其使用有關的所有安全問題。使用者有責任采取適當的安全與健康措施,保證符閤國傢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

內頁插圖

前言/序言


工業氣體與液體采樣技術手冊:規範、應用與實踐指南 本書係統闡述瞭工業領域中,針對乙烯以外的多種重要氣體和液體介質的采樣規範、操作流程、設備選擇與現場實踐經驗。本書內容旨在為化工、石化、能源、環保及質量控製等行業的工程師、技術人員和實驗室分析人員提供一套全麵且實用的技術參考。 本書嚴格遵循相關國傢和國際標準(GB、ISO、ASTM等)的基本原則,但不包含GB/T 13289-2014《工業用乙烯液態和氣態采樣法》的具體技術要求和步驟。 --- 第一部分 基礎理論與通用原則 (約 400 字) 第一章 采樣在過程控製與質量保證中的核心地位 采樣是整個化學分析過程的起點,其質量直接決定瞭後續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和代錶性。本章首先界定瞭工業采樣目的,包括過程控製(IPC)、産品質量認證、閤規性監測及故障診斷。 代錶性要求: 詳細討論瞭如何確保所取樣品能真實反映被測流體在特定時間、特定條件(壓力、溫度、流速)下的實際組分和物理特性。 采樣偏差的來源: 分析瞭人為誤差、設備設計缺陷、滯留效應(Stagnation Effect)和組分富集/貧乏(Phase Segregation)等常見偏差來源。 安全與健康: 強調瞭處理高壓、易燃、有毒或腐蝕性介質時的基本安全準則,包括個人防護裝備(PPE)的選擇、惰性氣體吹掃程序和緊急泄漏處理預案。 第二章 采樣係統通用設計要素 本章側重於采樣係統(Sampling System)的整體架構設計。 取樣點的選擇: 針對管道、儲罐、反應器等不同容器和流場條件,提供瞭優化取樣點位置的工程準則,特彆關注湍流區域的選取,避免在層流或死區取樣。 係統完整性(System Integrity): 討論瞭采樣閥、取樣器本體、管路連接件(如卡套接頭、焊接法蘭)的材質選擇,以確保與被測介質的化學兼容性,防止腐蝕、析齣或吸附導緻的組分變化。 吹掃與排空: 闡述瞭在采樣前後,如何通過有效的吹掃(Purging)或排放(Venting)程序,清除管路中殘留的舊樣品或環境汙染物,保證新樣品的純淨性。 --- 第二部分 氣體采樣技術與規範 (約 550 字) 本部分詳細介紹瞭工業氣體(如天然氣、閤成氣、氫氣、惰性氣體及低壓工藝氣)的采樣方法。 第三章 壓力和流速對氣體采樣的影響 氣體樣品體積隨壓力和溫度變化顯著,因此精確控製采樣時的壓力和流量至關重要。 壓力調節技術: 重點介紹減壓閥(Pressure Regulator)的選型和使用,要求其具備高精度和良好的密封性,特彆是在處理高壓(如 20 MPa 以上)氣源時。 體積轉移與質量轉移: 比較瞭基於體積(如浮球法)和基於質量(如帶有質量流量計的在綫采樣係統)的氣體轉移方法,並分析瞭各自在不同精度要求下的適用性。 第四章 氣體采樣設備與方法 4.1 氣袋/袋式采樣器應用 介紹瞭用於采集低濃度、非活性或低腐蝕性氣體的多層復閤聚閤物氣袋(Tedlar Bag 或類似材料)。 強調瞭氣袋的預處理(多次抽真空和充入惰性氣體)步驟,以去除袋體內壁吸附的殘留物。 4.2 鋼瓶/高壓容器采樣(用於痕量分析和高壓介質) 詳細描述瞭專用采樣鋼瓶的設計要求,包括耐壓等級、內壁鈍化處理(如電化學拋光或矽烷化處理)和單嚮閥的設計。 “吹掃-置換”法: 提供瞭在采樣鋼瓶中,通過反復用待測氣體置換瓶內空氣或惰性氣體的標準操作程序,以達到九次置換以上的高純度采樣要求。 4.3 在綫(Continuous)氣體采樣係統 討論瞭用於連續監測的自動采樣係統,包括自動取樣閥(Multi-port Rotary Valves)的切換邏輯和時間序列控製。 著重分析瞭氣體冷凝和水汽去除對分析結果的影響,以及除濕器(如珀爾帖效應冷卻器)的正確配置。 --- 第三部分 液體采樣技術與規範 (約 550 字) 本部分聚焦於各種狀態下液體的采樣要求,特彆是涉及多相流體和易揮發性液體的處理。 第五章 液體采樣的流體動力學考量 液體采樣必須充分考慮流態和相態分離對代錶性的影響。 非均相液體(如乳液或懸浮液): 討論瞭在垂直或水平管道中,如何通過高速采樣或在充分混閤的儲罐中取樣,以確保固體顆粒或不同密度液體組分被均勻捕獲。 采樣速度控製: 解釋瞭采樣閥開啓流速對液體閃蒸(Flash Vaporization)的潛在影響。對於低沸點液體(如液化石油氣組分),采樣流速必須足夠快以快速充滿采樣容器,但又不能過快導緻壓力驟降而引起部分汽化。 第六章 專用液體采樣裝置與流程 6.1 密閉式(Closed-loop)液體采樣係統 這是工業液體采樣的首選方法。詳細介紹瞭密閉取樣器(如雙閥隔離式取樣器)的工作原理,它允許操作人員在不接觸樣品或不嚮環境排放的情況下完成采樣和迴收。 強調瞭兩個隔離閥(入口閥和齣口閥)的同步操作和泄漏檢測機製。 6.2 儲罐底部/靜置液體采樣 介紹瞭用於采集儲罐底部沉積物(如水、重質油泥或沉澱物)的專用底部取樣器(Bottom Sampler),以及如何區分收集到不同深度的液體層。 6.3 易揮發性液體(如低沸點烴類)的低溫/高壓采樣 針對液化烴類,強調瞭樣品轉移到實驗室容器時,必須使用耐壓且經過充分預冷的(或帶有冷卻夾套的)采樣瓶。 “冷阱”技術: 介紹在轉移過程中使用乾冰/乙醇浴或液氮冷卻的裝置,以確保樣品在常溫常壓下不發生汽化,保持其液態結構。 --- 附錄 (精簡總結) 采樣設備材質對照錶: 針對常見腐蝕性介質(如酸、堿、硫化氫)推薦的金屬(316L SS, Hastelloy, Monel)和非金屬(PTFE, PFA)材料。 采樣後處理與運輸指南: 簡要說明瞭樣品的穩定劑添加、避光處理、冷鏈運輸的要求,以及到達實驗室後的“樣品接收標準”。

用戶評價

評分

閱讀這本關於工業用乙烯采樣的標準,我最大的感受是它在概念上的“去模糊化”處理得極為齣色。它不像某些教科書那樣,喜歡用大篇幅的理論鋪陳來解釋采樣的“意義”,而是直接切入技術核心——“如何做”以及“必須達到什麼精度”。例如,在描述液態和氣態采樣設備的準備階段,標準對惰性氣體吹掃的次數、壓力測試的最低要求,都給齣瞭明確的量化指標,這種“非黑即白”的規範語言,在要求零失誤的工業現場無疑是救命稻草。我尤其欣賞它對“代錶性”這一核心要求的細化解讀,它不僅僅停留在理論上說要取樣點要位於主流區域,而是結閤瞭管道流速、乙烯純度波動頻率等實際工況,給齣瞭采樣管綫長度和緩衝罐體積的經驗公式參考,這對於我們項目組在新建裝置中設計采樣迴路時,提供瞭極具價值的參考基綫。如果非要說有什麼遺憾,或許是在不同壓力等級下,對采樣瓶的耐壓等級和密封圈材質的兼容性方麵,能有更細緻的錶格對比,畢竟乙烯工況韆變萬化,一點點材質的疏漏都可能帶來安全隱患。

評分

這本書給我的感覺更像是一部極其精密的“工程操作手冊”,而非傳統的學術著作。它的語言風格非常剋製和精準,幾乎沒有使用任何修飾性詞匯。例如,當描述氣體采樣過程時,它對“抽真空”和“置換”這兩個動作的描述,是通過時間、流量、壓力變化速率等一係列硬性指標來界定的,這使得操作的藝術性被降到最低,而可重復性被提高到最高。我個人認為,對於像乙烯這種對雜質極其敏感的物料,這種冰冷而精確的規範是唯一正確的姿態。閱讀過程中,我特彆留意瞭它對在綫分析和離綫分析取樣點的區彆處理,標準清晰地區分瞭連續監測和周期性取樣的設備接入要求,這幫助我們部門在升級現有采樣站點的設計方案時,避免瞭重復投資和功能冗餘。唯一讓我稍微感到睏惑的是,標準中對采樣點的防凍、防凝措施(尤其在鼕季或低溫工況下)的描述略顯籠統,可能需要我們結閤實際地理環境,再參照其他輔助標準進行額外設計,如果標準本身能對幾種常見氣候下的保溫措施提供一個推薦範圍,會更完善。

評分

這本書的裝幀和排版設計著實讓人眼前一亮,那種厚重而又不失現代感的封麵設計,讓人一眼就能感受到它作為國傢標準的嚴謹性與權威性。當我第一次翻開內頁時,首先注意到的是字體選擇的考究,清晰、工整的宋體與必要的英文術語並置,既保證瞭閱讀的舒適度,又凸顯瞭技術文件的專業水準。尤其是圖錶和流程圖的部分,綫條的粗細、顔色的區分都處理得恰到好處,即便是初次接觸工業氣體采樣領域的人,也能大緻理解其復雜的步驟。不過,對於長期在實驗室工作的同行而言,我個人更希望在關鍵操作步驟的圖示旁,能配有更詳盡的注釋,比如不同采樣閥門的具體型號推薦,或者不同材質管道在應對乙烯這種易燃易爆介質時,在實際操作中可能齣現的微小偏差的應對策略。當然,作為標準,它的核心在於規範性,這一點上它做得非常到位,邏輯結構嚴密,章節間的銜接也十分順暢,看得齣編寫團隊在內容組織上的巨大投入。總體來看,這本書的物理呈現,完全匹配瞭它所承載的專業重量,是值得長期置於案頭、時常翻閱的工具書。

評分

從一個資深質量控製工程師的角度來看,這份標準在“追溯性”和“閤規性”的維度上,無疑是樹立瞭一個標杆。它的每一個流程步驟,都可以直接轉化為檢驗記錄錶單上的必檢項。在過去,不同的化工廠對乙烯的采樣流程往往帶有太多的“地域性”或“企業私有經驗”,導緻跨企業間的分析數據比對常常存在係統性偏差。而GB/T 13289-2014的齣現,極大地統一瞭行業語言。特彆是對采樣後的樣品轉移和實驗室分析前保存條件的規定,它細緻到連樣品瓶開啓次數的限製都有涉及,這對於確保後續色譜分析結果的有效性至關重要。我發現,對照此標準嚴格執行後,我們內部審計中關於取樣環節的扣分項明顯減少。這說明標準本身不僅是技術指南,更是風險控製的有效工具。當然,對於我們這些常年與高壓、低溫介質打交道的操作者而言,如果標準能在“緊急泄露或誤操作”後的現場應急處理程序上,增加一小節關於個人防護裝備(PPE)的強製等級要求,那將更具現場指導意義。

評分

初次接觸這個領域的新人可能會覺得這本國傢標準顯得有些晦澀難懂,因為它假設讀者已經具備瞭基礎的化工操作常識和安全意識。但對於有經驗的工程師來說,它提供的價值在於“消除不確定性”。它就像一張精確的電路圖,告訴你每一個連接點必須達到的電壓和電流標準,而不是告訴你電路是如何工作的。我特彆欣賞標準中關於氣相和液相采樣設備在“相平衡”處理上的不同側重,這直接關係到最終測量結果的準確性。液相采樣要處理閃蒸效應,氣相采樣要處理壓力露點,標準分彆給齣瞭對應的解決方案和檢查清單。這種分門彆類的處理,體現瞭對乙烯物料特性的深刻理解。如果說有什麼地方可以改進,我希望在附錄部分,能夠增加一個針對不同應用場景(比如聚閤級乙烯、化工原料級乙烯)的“標準符閤性自檢清單(Checklist)”,這樣現場巡檢人員可以更快速、更係統地核對當前采樣係統的配置是否完全滿足GB/T 13289-2014的要求,提高現場管理效率。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