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性能测试与LoadRunner实战教程

软件性能测试与LoadRunner实战教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于涌 著
图书标签:
  • 性能测试
  • LoadRunner
  • 软件测试
  • 测试工具
  • 性能优化
  • Web应用
  • 压力测试
  • 并发测试
  • 测试实战
  • 教程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370648
版次:1
商品编码:11567867
品牌:异步图书
包装:平装
丛书名: 软件测试丛书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4-10-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486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软件性能测试与LoadRunner实战教程》从测试项目实战需求出发,讲述了软件测试的分类以及测试的流程等,还重点讲述了性能测试技术和LoadRunner 11.0工具应用的实战知识。书中将实践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进行总结汇总成几十个解决方案,详细的项目案例,完整的性能测试方案、计划、用例设计、性能总结及相关交付文档为读者做好实际项目提供了强大的参考和方向引导,同时为了满足培训机构及初学者的需要,在本书的各个章节都配有练习和实际面试题。
  《软件性能测试与LoadRunner实战教程》适合测试初学者、测试人员、测试经理以及开发人员学习,也适合作为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的学习用书,以及培训机构的教材。

作者简介

于涌,具有13年软件开发和软件测试方面工作工作经验。先后担任程序员、高级程序员、测试分析师、高级测试经理、测试总监等职位。拥有多年的软件开发、软件测试项目实践和教学经验。尤其擅长自动化测试、工具应用、单元测试等方面的工作。曾为多个软件公司提供软件测试知识、软件性能测试、性能测试工具LoadRunner、功能测试工具QTP、WinRunner、Jmeter等内容的培训工作。曾在程序员杂志上发表过多篇文章。

目录

第1章 性能测试基础及性能指标概述 1
1.1 典型的性能测试场景 2
1.2 不同群体眼中的性能测试 2
1.2.1 系统用户群体眼中的性能测试 2
1.2.2 软件开发群体眼中的性能测试 3
1.2.3 系统维护群体眼中的性能测试 3
1.3 功能测试与性能测试的关系 4
1.4 性能测试的概念及其分类 4
1.4.1 性能测试 4
1.4.2 负载测试 4
1.4.3 压力测试 5
1.4.4 配置测试 5
1.4.5 并发测试 5
1.4.6 容量测试 5
1.4.7 可靠性测试 5
1.4.8 失败测试 6
1.5 性能指标及相关计算公式 6
1.5.1 吞吐量计算公式 6
1.5.2 并发数量计算公式 6
1.5.3 思考时间计算公式 8
1.5.4 响应时间 8
1.5.5 点击数 9
1.5.6 性能计数器 9
1.5.7 资源利用率 10
1.5.8 网络吞吐量 10
1.5.9 错误率 10
1.5.10 系统稳定性 11
1.6 本章小结 11
1.7 本章习题及经典面试试题 11
1.8 本章习题及经典面试试题答案 12

第2章 性能测试过程概述 15
2.1 性能测试的基本过程 16
2.2 性能测试需求分析 16
2.3 性能测试计划 17
2.4 性能测试用例 18
2.5 测试脚本编写 20
2.6 测试场景设计 20
2.7 测试场景运行 22
2.8 场景运行监控 23
2.9 运行结果分析 23
2.10 系统性能调优 24
2.11 性能测试总结 24
2.12 本章小结 25
2.13 本章习题及经典面试试题 25
2.14 本章习题及经典面试试题答案 26

第3章 LoadRunner相关概念及样例程序的安装过程 29
3.1 LoadRunner及样例程序安装过程 30
3.1.1 Windows版本的安装过程 30
3.1.2 许可协议的应用 33
3.1.3 B/S样例程序的使用 34
3.1.4 C/S样例程序的安装过程与使用 34
3.2 运行机制和主要组成部分 37
3.3 LoadRunner相关概念解析 38
3.3.1 集合点 38
3.3.2 事务 40
3.3.3 检查点 41
3.3.4 思考时间 44
3.3.5 关联 46
3.4 本章小结 47
3.5 本章习题及经典面试试题 48
3.6 本章习题及经典面试试题答案 48

第4章 深度解析LoadRunner 11.0相关功能应用 51
4.1 工具情况下的性能测试 52
4.2 性能测试工具LoadRunner的工作原理 52
4.3 VuGen应用介绍 54
4.4 协议的类型及选择方法 54
4.4.1 Vuser类型 55
4.4.2 协议选择 57
4.4.3 单协议选择方法及脚本展示 58
4.4.4 多协议选择方法及脚本展示 58
4.4.5 建立多个Action 60
4.5 脚本的创建过程 62
4.5.1 协议理解的误区 63
4.5.2 B/S架构应用程序脚本的应用实例 64
4.5.3 C/S架构应用程序脚本的应用实例 67
4.6 脚本的参数化 73
4.6.1 参数化的方法及其技巧 74
4.6.2 数据分配方法 75
4.6.3 数据更新方式 75
4.6.4 数据分配和数据更新方式的应用实例 76
4.6.5 表数据参数类型 77
4.6.6 内部数据参数类型 79
4.6.7 Excel类型数据文件数据获取 81
4.7 调试技术 86
4.7.1 断点设置 86
4.7.2 单步跟踪 89
4.7.3 日志输出 90
4.7.4 脚本编译 92
4.7.5 脚本注释 94
4.8 Controller应用介绍 97
4.9 场景设置描述 97
4.9.1 面向目标的场景设计 98
4.9.2 面向目标的场景设计的5种目标类型 99
4.9.3 基于手动的场景设计 101
4.9.4 计划方式和运行模式 104
4.9.5 全局计划和交互计划图 105
4.9.6 服务水平协议(SLA) 110
4.10 负载生成器 118
4.11 IP Wizard的应用 121
4.12 负载选项设置详解 124
4.13 性能指标监控 126
4.13.1 性能计数器 127
4.13.2 添加性能计数器指标 127
4.13.3 性能计数器指标的采集与图表输出 129
4.14 Analysis应用介绍 131
4.15 结果目录文件结构 132
4.16 Analysis Summary分析 133
4.17 事务相关信息部分内容 134
4.17.1 分析概要事务相关信息问题的提出 134
4.17.2 结果概要事务相关信息问题的分析 134
4.17.3 结果概要事务脚本设计及其相关设置 135
4.17.4 如何解决结果概要信息不计入思考时间的问题 137
4.17.5 如何知道每个虚拟用户负载时的取值 139
4.17.6 将数据导出到Excel文件中 142
4.17.7 对导出的数据进行筛选 143
4.17.8 对结果数据进行有效的分析 144
4.18 吞吐量相关信息 147
4.18.1 概要分析吞吐量等相关信息问题的提出 147
4.18.2 概要分析吞吐量等相关信息问题的分析 148
4.18.3 概要分析吞吐量等相关内容的设计与实现 149
4.19 执行结果分析过程 151
4.19.1 合并图的应用 152
4.19.2 合并图的3种方式 153
4.19.3 自动关联的应用 154
4.19.4 交叉结果的应用 156
4.19.5 性能测试模型 157
4.19.6 性能瓶颈定位——拐点分析法 158
4.19.7 分析相关选项设置 159
4.20 主要图表分析 161
4.20.1 虚拟用户相关图表 161
4.20.2 事务相关图表 162
4.20.3 错误相关图表 166
4.20.4 Web资源相关图表 168
4.20.5 网页诊断相关图表 175
4.20.6 系统资源相关图表 181
4.21 本章小结 184
4.22 本章习题及经典面试试题 184
4.23 本章习题及经典面试试题答案 185

第5章 实例讲解脚本的录制、场景设计、结果分析过程 187
5.1 脚本的录制、场景设计、结果分析 188
5.1.1 LoadRunner测试过程模型 188
5.1.2 Web应用程序的应用 188
5.1.3 脚本处理 189
5.1.4 负载处理部分 199
5.1.5 系统性能改进意见 205
5.2 本章小结 206
5.3 本章习题及经典面试试题 206
5.4 本章习题及经典面试试题答案 208

第6章 脚本语言编写基础及关联技术应用 209
6.1 认识LoadRunner脚本语言 210
6.2 C语言基础 211
6.2.1 数据类型 211
6.2.2 C语言语句分类 216
6.2.3 基础知识 225
6.3 关联的应用 251
6.3.1 什么是关联 252
6.3.2 自动关联 253
6.3.3 手动关联 255
6.3.4 关联规则 257
6.3.5 关联函数详解 260
6.3.6 简单关联的应用实例 262
6.3.7 较复杂关联的应用实例 264
6.4 动态链接库函数的调用 267
6.5 特殊函数应用注意事项 269
6.6 自定义函数应用 272
6.6.1 自定义函数仅应用于本脚本的实例 272
6.6.2 自定义函数的复用实例 274
6.7 本章小结 275
6.8 本章习题及经典面试试题 275
6.9 本章习题及经典面试试题答案 277

第7章 性能测试及LoadRunner应用常见问题解答 283
7.1 如何突破参数的百条显示限制 284
7.2 如何突破Controller可用脚本50条限制 284
7.3 如何解决数据库查询结果过大导致的录制失败 285
7.4 如何调整经常用到的相关协议脚本模板 286
7.5 如何将Connect()中的密文改为明文 287
7.6 如何添加并运用附加变量 289
7.7 如何解决脚本中的乱码问题 290
7.8 如何在录制时加入自定义标头 292
7.9 线程和进程运行方式有何不同 293
7.10 如何实现脚本分步录制 295
7.11 如何在脚本中应用常量和数组 296
7.12 VuGen中支持哪些步骤类型 297
7.13 如何处理ASP.NET中的ViewState 298
7.14 如何理解Return的返回值 302
7.15 如何解决负载均衡将压力作用到一台机器 304
7.16 如何对Apache服务器上的资源使用情况进行监控 305
7.17 如何在脚本中加入DOS命令 306
7.18 如何下载并保存文件到本地 307
7.19 如何理解常用图表的含义 310
7.20 基于目标和手动场景测试有何联系和不同 311
7.21 如何在命令行下启动Controller 313
7.22 如何解决由于设置引起的运行失败问题 314
7.23 如何实现对服务器系统资源的监控 315
7.24 如何实现对数据服务器的监控 319
7.25 如何实现对Web应用程序服务器资源的监控 321
7.26 如何在Analysis图表中添加分析注释 324
7.27 如何确定登录达到响应时间为3s的指标 326
7.28 如何使用自动关联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 328
7.29 如何根据分析结果判断性能有所改善 330
7.30 如何对图表进行合并,定位系统瓶颈 331
7.31 如何应用Java Vuser验证算法的执行效率 332
7.32 如何用程序控制网站的访问次数 335
7.33 几种不同超时的处理方法 339
7.34 如何将日期类型数据参数化到脚本中 340
7.35 如何自定义请求,并判断返回数据的正确性 344
7.36 LoadRunner如何运行WinRunner脚本 346
7.37 LoadRunner如何利用已有文本数据 349
7.38 如何能够产生样例程序的Session 350
7.39 如何实现ping IP的功能 352
7.40 如何在Vugen中自定义工具条按钮 353
7.41 如何在Vugen中的Tools菜单中添加菜单项 354
7.42 如何在Vugen中定义菜单项的快捷键 356
7.43 为什么结果导出时会出现异常 356
7.44 如何增大网页细分图显示的URLS长度 357
7.45 如何设置登录的用户名和口令 358
7.46 如何在执行迭代时退出脚本 359
7.47 如何使用键盘快捷键 360
7.48 如何手动转换字符串编码 361
7.49 如何理解结果目录文件结构 362
7.50 如何监控Tomcat 363
7.51 如何在UNIX系统下用命令行运行脚本 367
7.52 如何使用C函数进行脚本跟踪 368
7.53 如何知道脚本对应路径下文件的含义 369
7.54 如何结合企业特点进行性能测试 379
7.55 如何应用性能测试常用计算公式 381
7.56 如何掌握“拐点”分析方法 384
7.57 如何发现性能测试的规律 384
7.58 如何编写性能测试用例 385
7.59 如何对MySQL数据库进行查询操作 388
7.60 为何法与Load Generator通信 390
7.61 本章小结 391
7.62 本章习题及经典面试试题 392
7.63 本章习题及经典面试试题答案 393

第8章 性能测试项目实施过程及文档写作 397
8.1 基于不同用户群的性能测试 398
8.2 验收测试通常提交的成果物 398
8.3 验收测试项目的完整过程 399
8.4 项目预算和项目立项 400
8.4.1 项目预算和项目立项 400
8.4.2 项目预算相关内容及样表 400
8.5 项目准备阶段及验收测试方案编写 401
8.5.1 项目人员入场 401
8.5.2 项目调研 402
8.5.3 验收测试方案 402
8.5.4 验收测试方案索引目录结构 402
8.5.5 验收测试方案的引言部分 405
8.5.6 验收测试方案的系统简介部分 406
8.5.7 验收测试方案的测试目标和标准部分 406
8.5.8 验收测试方案的测试需求分析部分 407
8.5.9 验收测试方案的测试策略部分 408
8.5.10 验收测试方案的项目实施阶段部分 412
8.5.11 验收测试方案的“测试实施安排”部分 416
8.5.12 验收测试方案的“测试计划”部分 417
8.5.13 验收测试方案的“质量保证”部分 418
8.5.14 验收测试方案的缺陷管理部分 422
8.5.15 验收测试方案的“项目沟通”部分 423
8.5.16 验收测试方案的“工作产品”部分 424
8.6 验收测试实施过程及性能测试计划编写 424
8.6.1 性能测试计划 425
8.6.2 性能测试计划索引目录结构 425
8.6.3 性能测试计划的“简介”部分 426
8.6.4 性能测试计划的“测试业务及性能需求”部分 428
8.6.5 性能测试计划的“测试环境”部分 428
8.6.6 性能测试计划的“测试策略”部分 429
8.6.7 性能测试计划的“命名规范”部分 431
8.6.8 性能测试计划的“用例设计”部分 433
8.6.9 性能测试计划的“场景设计”部分 434
8.6.10 性能测试计划的“测试数据准备”部分 434
8.6.11 性能测试计划的“计划安排”部分 435
8.6.12 性能测试计划的“局限条件”部分 435
8.6.13 性能测试计划的“风险评估”部分 435
8.6.14 性能测试计划的“交付产品”部分 436
8.7 验收测试实施过程 436
8.7.1 性能测试脚本设计 436
8.7.2 性能测试脚本数据准备 439
8.7.3 性能测试场景设计 440
8.7.4 性能测试场景监控与场景执行 442
8.7.5 性能测试结果分析 446
8.7.6 性能调优 447
8.8 验收测试总结及其性能测试总结的编写 448
8.8.1 某单位某系统验收测试结论 448
8.8.2 某单位某系统验收测试交付清单 449
8.8.3 某单位某系统验收测试报告 449
8.8.4 某单位某系统验收测试性能测试报告 456
8.8.5 功能/性能测试缺陷遗留评审确认表格 463
8.8.6 项目管理相关表格 463
8.9 项目验收相关文档编写 465
8.9.1 验收申请 466
8.9.2 工作量确认 466
8.10 本章小结 466
8.11 本章习题及经典面试试题 466
8.12 本章习题及经典面试试题答案 467

第9章 性能测试经典面试试题及面试技巧 469
9.1 软件性能测试综合模拟试题 470
9.2 LoadRunner英文性能测试的面试题 472
9.3 经常被问道的智力面试题目 474
9.3.1 百枚金币问题 474
9.3.2 污染药丸问题 474
9.3.3 三人住宿问题 474
9.3.4 小鸟飞行距离问题 475
9.3.5 烧香问题 475
9.3.6 分金条问题 475
9.3.7 过桥问题 475
9.3.8 三个灯泡问题 476
9.4 找测试工作的策略 476
9.4.1 找工作前需要做些什么 476
9.4.2 面试时该做些什么 479
9.4.3 面试后该做的事情 482
9.5 软件性能测试综合模拟试题答案 483

前言/序言


《软件性能测试与LoadRunner实战教程》 一、 揭秘软件的“隐形瓶颈”:为何性能测试至关重要 在当今信息爆炸、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软件已深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社交媒体到金融交易,从在线教育到智能家居。用户对软件的期望不再仅仅是功能的实现,而是无缝、流畅、快速的响应。当用户面对缓慢的加载速度、频繁的卡顿、甚至意外的崩溃时,耐心将迅速消耗殆尽,对产品的信赖感也随之瓦解。这就是软件性能问题的直观体现,它们往往像“隐形瓶颈”一样,悄无声息地阻碍着软件的成功。 传统的软件测试往往聚焦于功能的正确性,即软件是否按照预期工作。然而,即使功能完备,如果软件在用户量剧增时响应迟钝,或者在高并发场景下频繁出现故障,那么它依然无法算得上是一款成功的软件。软件性能测试应运而生,它旨在评估软件在不同负载下的响应时间、吞吐量、资源利用率等关键指标,从而发现并解决潜在的性能问题。 性能问题并非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小插曲”,而是可能导致用户流失、品牌声誉受损,甚至直接造成经济损失的“致命伤”。想象一下,在双十一购物狂欢节,电商平台的响应速度骤降,用户无法下单,这无疑是巨大的商业打击。又或者,在关键时刻,金融交易系统的宕机,带来的后果更是难以估量。因此,深入理解并掌握软件性能测试的理论与实践,对于确保软件产品的稳定、可靠、高效运行,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期望,以及最终实现商业成功,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意义。 二、 性能测试的核心目标:不止于“快”,更在于“稳”与“效” 软件性能测试的目标绝不仅仅是将软件运行得“更快”。它是一个多维度、系统性的评估过程,旨在全面了解软件在各种实际运行环境下的表现,并从中挖掘出改进的空间。其核心目标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关键方面: 响应时间(Response Time): 这是最直观的性能指标,衡量用户从发出请求到接收到系统响应所需的时间。过长的响应时间会直接影响用户体验,导致用户感到沮丧和不耐烦。我们希望在各种预期的负载条件下,关键业务操作的响应时间都能控制在用户可接受的范围内。 吞吐量(Throughput): 指单位时间内系统能够处理的事务数量。例如,每秒能够处理的交易次数、每分钟能够完成的订单数量等。高吞吐量意味着系统能够更有效地利用资源,服务更多的用户。性能测试需要评估系统在达到其性能极限时,能够维持多大的吞吐量。 并发用户数(Concurrent Users): 衡量系统能够同时支持多少用户访问和操作。随着用户数量的增加,系统的资源(如CPU、内存、网络带宽)消耗也会相应增加。性能测试需要模拟不同数量的并发用户,观察系统在不同并发压力下的表现,找出系统的容量瓶颈。 资源利用率(Resource Utilization): 指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对硬件资源(如CPU、内存、磁盘I/O、网络I/O)的占用情况。过高的资源利用率可能导致系统响应缓慢甚至崩溃。通过监控资源利用率,可以识别出是哪个硬件资源成为了性能瓶颈,并据此进行优化。 稳定性与可靠性(Stability and Reliability): 软件在长时间运行、高负载以及异常情况下的表现。一个性能优异的软件,不仅要在短时间内表现出色,更要在持续的压力下保持稳定,不易出现故障或崩溃。性能测试需要通过长时间的负载运行和压力测试来评估软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可扩展性(Scalability): 指系统在硬件资源增加(如增加服务器数量、提升服务器配置)后,其性能能够相应提升的能力。通过性能测试,可以了解系统的扩展潜能,为未来的业务增长做好准备。 容量规划(Capacity Planning): 基于性能测试的结果,可以预测系统在未来的业务增长趋势下,需要什么样的硬件配置和架构来支撑。这有助于企业提前规划IT资源,避免在业务高峰期出现性能瓶颈。 成本效益分析(Cost-Effectiveness Analysis): 在满足性能需求的前提下,找到成本最优的解决方案。有时,通过优化软件代码或调整系统配置,可以在不显著增加硬件投入的情况下,大幅提升性能。 三、 LoadRunner:性能测试领域的“瑞士军刀” 在众多性能测试工具中,Micro Focus LoadRunner(现为OpenText LoadRunner)无疑是行业内的佼佼者,被誉为性能测试领域的“瑞士军刀”。其强大的功能、灵活的架构以及广泛的协议支持,使其能够应对各种复杂的测试场景,成为企业级性能测试的首选工具。 LoadRunner之所以备受推崇,在于其以下几个核心优势: 全面的协议支持: LoadRunner支持Web/HTTP/HTML、FTP、SMTP、POP3、Oracle NCA、Java Vuser、.NET、SAP GUI、Citrix ICA等数十种主流的网络协议和应用协议。这意味着无论您的应用是基于何种技术栈构建,LoadRunner都有可能提供相应的协议支持,进行高效的模拟和测试。这种广泛的兼容性使得LoadRunner能够覆盖几乎所有类型的企业级应用,无论是传统的客户端-服务器应用,还是现代的Web应用、SOA架构,甚至是移动应用后端。 强大的虚拟用户生成能力: LoadRunner的核心在于其虚拟用户(Vuser)的概念。通过脚本录制或开发,LoadRunner可以模拟成千上万的真实用户,在被测系统上执行业务操作。这些虚拟用户可以被配置为以不同的行为模式、不同的访问路径、不同的数据输入执行操作,从而更真实地模拟用户在实际使用中的多样性。 灵活的测试场景设计: LoadRunner提供了强大的场景设计器,允许用户根据实际业务需求,设计出各种复杂的负载测试、压力测试、稳定性测试和峰值测试场景。用户可以精细地控制虚拟用户的数量、运行模式(如时长、迭代次数)、并发策略、事务响应时间的目标等,从而最大程度地接近真实的用户行为和业务负载。 细致的监控与分析能力: LoadRunner不仅能够生成负载,更重要的是能够提供详尽的系统监控和结果分析。它集成了多种监控工具,可以实时收集被测服务器(Web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应用服务器等)的资源使用情况,如CPU、内存、磁盘I/O、网络流量等。同时,LoadRunner还能够记录每个虚拟用户的交易执行情况、响应时间、错误信息等。测试完成后,LoadRunner的分析器能够生成可视化的报告,清晰地展示性能瓶颈、趋势变化和关键指标,帮助测试人员快速定位问题。 可扩展的架构: LoadRunner的架构允许其在分布式环境中运行,通过负载生成器(Load Generator)和控制器(Controller)的配合,可以轻松扩展测试能力,模拟跨越不同地域、不同网络环境的负载。这种分布式设计对于测试大型、分布式系统尤为重要。 集成化的工作流程: LoadRunner提供了一套集成的性能测试工作流程,包括脚本创建(VuGen)、场景设计与执行(Controller)以及结果分析(Analysis)。这种端到端的集成,大大简化了性能测试的整个过程,提高了测试效率。 丰富的自动化与脚本编写: LoadRunner中的VuGen(Virtual User Generator)是脚本创建的主要工具,它支持多种编程语言(如C语言、Java、JavaScript)以及多种脚本模板,能够满足不同技术背景的测试人员的需求。通过参数化、检查点、关联等技术,可以使脚本更加灵活和智能,模拟更真实的业务流程。 四、 深入实战:从理论到实践的桥梁 《软件性能测试与LoadRunner实战教程》旨在将LoadRunner强大的功能与软件性能测试的理论知识相结合,为读者提供一条从入门到精通的实践路径。本书并非简单地罗列LoadRunner的操作步骤,而是深入剖析了性能测试的每一个环节,并结合LoadRunner的实际应用,让读者在掌握工具使用的同时,更深刻地理解性能测试的原理和方法。 第一部分:性能测试基础理论 在本部分,我们将首先建立起对软件性能测试的系统认知。我们将深入探讨: 性能测试的意义与价值: 为什么性能测试如此重要?它如何帮助企业规避风险,提升产品竞争力? 性能测试的分类与类型: 了解负载测试、压力测试、稳定性测试、峰值测试、容量测试等不同测试类型的目的和适用场景。 性能测试的流程与方法论: 从需求分析、测试计划、脚本开发、场景设计、执行测试到结果分析和报告输出,建立完整的性能测试工作流。 关键性能指标(KPIs)的定义与度量: 深入理解响应时间、吞吐量、并发用户数、资源利用率等核心指标的含义,以及如何在实际测试中进行有效的度量。 性能瓶颈的识别与分析: 学习如何通过各种手段,包括工具监控和日志分析,来定位导致性能问题的根源。 性能调优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在发现性能问题后,如何从应用代码、数据库、服务器配置、网络等多个层面进行优化。 第二部分:LoadRunner核心组件详解与脚本开发 在牢固掌握了性能测试的基础理论后,我们将正式进入LoadRunner的实战环节。 LoadRunner的架构与组件介绍: 详细解读LoadRunner的各个组件,包括VuGen(虚拟用户生成器)、Controller(控制器)、Load Generator(负载生成器)和Analysis(分析器),以及它们之间的协同工作方式。 VuGen:脚本开发的利器: 录制与回放: 掌握如何使用VuGen录制业务流程,并进行准确的回放。 脚本编辑与增强: 学习如何手动编辑C语言脚本,利用各种函数库增强脚本的功能,例如: 参数化(Parameterization): 如何将脚本中的固定值替换为参数,实现数据驱动的测试,模拟真实用户的多样化操作。我们将讲解各种参数类型(如文件、数据库、系统生成)及其应用场景。 关联(Correlation): 理解动态数据(如session ID、token)在Web通信中的重要性,并学习如何使用VuGen的自动关联功能或手动编写脚本来处理这些动态值,确保脚本在不同会话中的有效性。 检查点(Checkpoints): 如何在脚本中设置检查点,验证页面内容是否符合预期,及时发现脚本执行过程中的错误。 事务(Transactions): 如何将一系列相关的操作定义为事务,方便在LoadRunner Controller中进行独立分析和监控。 自定义函数与逻辑: 学习如何编写自定义C函数,实现更复杂的业务逻辑,例如随机延迟、条件判断、循环等。 主流协议的脚本开发实践: 针对Web/HTTP、Oracle NCA、SAP GUI等常用协议,提供详细的脚本开发案例和技巧。 第三部分:LoadRunner Controller:场景设计与执行 场景类型详解: 深入理解四种主要场景类型: 目标值场景(Goal-Oriented Scenario): 旨在达到特定的性能目标,如达到某个吞吐量或响应时间。 混合负载场景(Manual Scenario): 用户手动控制虚拟用户的数量和运行方式。 基于模型的场景() Scenario): 基于预定义的模型来模拟用户行为。 流量场景() Scenario): 模拟网络流量。 场景配置与设计: 虚拟用户组的配置: 如何分配脚本到不同的虚拟用户组,设置运行模式(时长、迭代次数)、速度(每秒击键次数、事务率)、分组等。 负载生成器的配置与管理: 如何部署和配置负载生成器,实现分布式负载生成。 监控设置: 如何选择和配置需要监控的服务器指标,为结果分析奠定基础。 运行配置: 设置开始时间和持续时间,以及虚拟用户的启动和停止策略。 测试执行与实时监控: 启动和停止场景: 掌握场景的启动和停止流程,以及异常情况的处理。 实时监控: 在场景运行过程中,如何利用Controller的监控界面,实时查看系统资源的占用情况、事务的响应时间、错误率等,及时发现潜在问题。 第四部分:LoadRunner Analysis:结果分析与性能调优 分析器的基本操作: 学习如何导入和组织测试结果数据。 关键报告的解读: 事务性能报告: 详细分析事务的平均响应时间、最小值、最大值、百分比、吞吐量、成功率等。 每秒事务数(TPS)报告: 关注TPS的变化趋势,以及与并发用户数的关系。 每秒点击数(Clicks per Second)报告: 了解用户操作的频率。 系统资源报告: 分析CPU、内存、磁盘I/O、网络I/O等服务器资源的利用率,找出硬件瓶颈。 网络延迟报告: 评估网络对性能的影响。 错误报告: 识别和分析测试过程中出现的错误类型和数量。 瓶颈定位与分析技巧: 对比不同测试阶段的结果: 通过比较不同负载下的测试结果,分析性能变化趋势。 关联事务和系统资源: 将事务的性能指标与服务器资源的利用率进行关联分析,找出是哪个资源限制了事务的性能。 利用图表进行趋势分析: 学习如何使用各种图表,如趋势图、柱状图、饼状图,直观地展示性能数据,发现异常模式。 性能调优建议与实践: 基于分析结果的调优策略: 根据分析报告,提出具体的性能调优建议,例如优化SQL查询、增加缓存、调整服务器配置、优化代码逻辑等。 调优后的验证测试: 在进行调优后,需要再次运行性能测试,验证调优效果,确保性能得到显著提升。 性能测试报告的撰写: 学习如何撰写一份清晰、专业、有说服力的性能测试报告,为决策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五、 学习目标与价值 通过学习《软件性能测试与LoadRunner实战教程》,您将能够: 系统掌握软件性能测试的核心理论与方法论。 熟练运用LoadRunner工具进行性能测试脚本的开发、场景的设计与执行。 深入理解LoadRunner的各项功能,并能灵活应用于实际的性能测试项目中。 精准地识别和分析软件中的性能瓶颈,并提出有效的调优建议。 独立完成从性能测试需求分析到最终报告输出的全流程工作。 为保证软件产品的质量和用户体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做出贡献。 本书适合于软件测试工程师、性能测试工程师、系统管理员、开发工程师以及任何希望深入了解软件性能并掌握相关测试技术的IT从业人员。无论您是刚刚踏入性能测试领域的新手,还是希望提升技能的资深人士,本书都将是您宝贵的学习资源。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性能已不再是软件的“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般的存在。掌握性能测试的技能,就是掌握了保障软件生命力的关键。让我们一同踏上LoadRunner的实战之旅,揭开软件性能的神秘面纱,为打造稳定、高效、卓越的软件产品贡献力量。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为理解现代软件开发中的自动化运维体系提供了一个非常扎实的起点。我一直对如何构建一个能够自我修复、自我扩展的弹性系统感到好奇,而这本书恰恰满足了我的求知欲。它详细介绍了持续集成(CI)和持续部署(CD)的关键技术和最佳实践,通过生动的案例,我能够清晰地看到一个代码从提交到最终部署到生产环境的整个自动化流程是如何运转的。书中对于容器化技术(如Docker)和容器编排工具(如Kubernetes)的讲解,尤为精彩,它不仅仅罗列了基本概念,更深入地探讨了如何在实际环境中应用这些技术来提高部署的灵活性和系统的稳定性。此外,书中对监控和日志管理的部分,也给了我很多启发,让我了解到如何通过有效的监控来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并通过深入的日志分析来定位和解决故障。对于任何想要踏入自动化运维领域,或者希望提升自身在DevOps实践能力的开发者和运维人员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份宝贵的学习资料。

评分

作为一名对后端服务和架构设计感兴趣的开发者,我在这本书中找到了许多令人振奋的内容。它对微服务架构的解读,不仅仅停留在概念层面,而是深入探讨了如何设计、开发和部署微服务。书中对服务注册与发现、API网关、服务间通信等关键环节的讲解,都非常细致,并配以实际的解决方案和技术选型建议。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如何处理分布式事务、数据一致性以及容错机制的讨论,这些都是在构建复杂的后端系统时必须面对的挑战。作者通过大量的图示和代码片段,将抽象的概念变得直观易懂,并且能够直接应用于实际开发中。对于想要深入理解高并发、高可用后端服务的开发者,或者正在规划和实施微服务转型的团队,这本书提供了非常系统和实用的指导。它帮助我构建了一个更清晰的后端技术栈蓝图,并为我解决实际工程问题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评分

对于希望构建健壮、安全且可扩展的数据库系统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提供了一个全面的视角。它不仅仅涵盖了关系型数据库(如MySQL、PostgreSQL)的基本操作和优化技巧,更深入地探讨了NoSQL数据库(如MongoDB、Redis)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价值。书中关于数据库索引设计、查询优化、事务管理以及并发控制的讲解,都非常到位,能够帮助读者写出更高效的SQL语句,并理解数据库内部的工作原理。我特别喜欢书中对数据建模和范式理论的介绍,这对于设计出合理、易于维护的数据库结构至关重要。同时,书中对数据安全和备份恢复策略的讲解,也为构建可靠的数据库系统提供了重要的保障。对于任何需要与数据库打交道的开发者、DBA或者系统管理员来说,这本书都将是一份不可多得的学习宝典,它能够帮助你更深入地理解数据库的精髓,并提升你在数据管理方面的专业能力。

评分

在探索前端开发新趋势的旅程中,这本书无疑是一盏明灯。它不仅仅停留在对React、Vue等主流框架的介绍,而是更深入地挖掘了它们背后的设计哲学,以及如何在实际项目中灵活运用这些框架来构建高性能、可维护的用户界面。我特别关注书中关于状态管理、组件化设计以及性能优化的章节,这些内容对于解决前端开发中常见的痛点非常有帮助。作者通过丰富的代码示例,清晰地展示了如何利用各种工具和技巧来提升应用的响应速度和用户体验。例如,书中对于代码分割、懒加载以及服务端渲染(SSR)的详细讲解,让我对如何构建更优化的前端应用有了全新的认识。此外,书中对WebAssembly的探讨,也为我打开了新的视野,让我看到了在前端领域实现高性能计算的可能性。对于渴望在前端领域不断精进,掌握最新技术和最佳实践的开发者而言,这本书是不可多得的参考。

评分

一本真正能够触及软件开发生命周期方方面面的书籍,从需求分析的细致入微,到架构设计的宏大格局,再到编码实现的精益求精,这本书都给出了令人信服的指导。书中对于不同开发模式的探讨,特别是敏捷开发中如何高效整合测试,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我特别欣赏作者在讲解单元测试时,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深入剖析了如何针对不同的代码模块设计有效的测试用例,并结合实际项目案例,展示了如何利用自动化工具提升测试效率。同时,对于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的讲解,也清晰地阐述了它们在不同阶段的作用,以及如何设计能够覆盖关键业务流程的测试场景。书中的一些关于测试驱动开发(TDD)和行为驱动开发(BDD)的讨论,让我对如何更早地发现和预防缺陷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并启发了我思考如何在团队中推广这些先进的开发理念。总而言之,这本书的广度和深度都令人印象深刻,它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是一部关于如何构建高质量软件的哲学思考,让我受益匪浅。

评分

发货快,包装妥帖,快递员不辞辛劳。

评分

一下子买了好多本书,看完之后继续买

评分

不错,测试员很满意。

评分

一般光棍节快乐节日快乐

评分

挺不错的,实在公司看的到这本书,觉得很不错,立马在网上搜了!下午下的单,晚上七点多就送到了

评分

书籍不错,挺有用的

评分

挺好

评分

很好很强大很好很强大很好很强大很好很强大很好很强大很好很强大很好很强大很好很强大很好很强大

评分

买来学习用,不错的书,希望有用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