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江南,千年的邂逅

走过江南,千年的邂逅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陈玉贞 著
图书标签:
  • 江南
  • 旅行
  • 文化
  • 历史
  • 散文
  • 风物志
  • 中国文化
  • 古镇
  • 慢生活
  • 文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铁道出版社
ISBN:9787113184346
版次:1
商品编码:11571490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4-1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40
字数:28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六位女文青,行旅杭州、苏州、上海、南京、无锡、扬州,只为邂逅江南的烟雨,一路走来,那些在途中遭逢的风景和故事,化作无法换来的记忆。

作者简介

  陈玉贞,出生在江南,生活在江南。工作后到处游走,被烟花所迷,为繁华所撼,但总离不开温温柔柔的江南,这是走累了就能歇住的地方。走得越多,越爱江南。

内页插图

目录

江南印象
杭州
爱你,不只为风月
18 . 西湖 西湖之恋
26 . 灵隐寺 只因慰心
30 . 武林路 闺蜜的淘衣时光
35 . 河坊街 瑾姑娘
西塘和乌镇
时光停滞在古镇中
44 . 西塘 梦里水乡的惊艳邂逅
51 . 乌镇 乌篷船上桨歌声
上海
小清新与大上海的约会
66 . 南京路 狂走南京路,觅食城隍庙
72 . 外滩 外滩华灯,旧梦重温
81 . 田子坊 在田子坊邂逅市井与文艺
86 . 新天地 寻访新天地,情迷石库门
苏州
花样年华,水样姑苏
96 . 留园 静观,独览园林胜
102 . 山塘街 千年水居畔,吴侬软语音
109 . 平江历史街区 传统苏州,家常吃食
116 . 耦园 耦园秋雨,清幽佳人
121 . 观前街 忆老苏州点滴
126 . 寒山寺 寒山寺外枫桥伴
131 . 同里 枕水忆年华
137 . 阳澄湖 湖鲜满舱,风光犹静
无锡
浮香暗动绵绵心
146 . 无锡老城 旧城小绿忆残阳
153 . 锡惠公园 安闲度日不思量
157 . 太湖 太湖绝佳处,毕竟在鼋头
扬州
月色如水,景色如歌
166 . 个园 诗意扬州,隐逸个园
171 . 东关街 岁月洗礼,扬州古味
178 . 何园 风雅何园,清静怡然
183 . 瘦西湖 瘦湖不瘦,扬州不洋
189 . 古运河 运河之夜,一帘风月王维画
196 . 咖啡馆 像套娃一样爱你,扬州
南京
那一抹惊艳千年的背影
204 . 青旅 相逢水云间,青旅曼妙时光
210 . 中山陵 中山陵,郁郁森林里的精灵
214 . 总统府 总统府前世今生
219 . 先锋书店 先锋,修行
222 . 江东门纪念馆 无法忘却的南京大屠杀
228 . 鸡鸣寺 信之,仰之,则心有阳光
231 . 秦淮河 一水秦淮多少梦
234 . 大学校园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附录 与江南有关

前言/序言

  陈玉贞,出生在江南,生活在江南。工作后到处游走,被烟花所迷,为繁华所撼,但总离不开温温柔柔的江南,这是走累了就能歇住的地方。走得越多,越爱江南。

古韵悠长,墨香暗涌:中国古代文人心路历程撷影 江南,一个承载了无数诗情画意与历史记忆的词汇,它不仅是地理上的方位,更是文化与审美的符号。然而,真正的江南,又岂止是温婉的水乡、秀美的山峦?在那层层叠叠的烟雨画卷之下,涌动着的是千百年来无数文人的心绪跌宕、思想碰撞与人生求索。本书旨在深入探索中国古代文人这一独特群体的精神世界,描摹他们在历史长河中的心路历程,挖掘他们创作背后的时代烙印与个人情怀,而非仅仅停留在对山水景色的简单描绘。 我们将目光聚焦于那些在历史长河中留下深刻印记的文人。从屈原的“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孤傲,到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狂放不羁;从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忧国忧民,到苏轼的“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旷达从容。他们的生命轨迹,或在庙堂之上,或在江湖之远,或在塞北风沙,或在江南烟雨,但他们的文字,却以其独特的魅力,跨越时空,与我们进行着一场场深刻的对话。 本书将从多个维度去呈现这些古代文人的精神世界。 一、家国情怀与士人担当 中国古代文人,绝大多数身怀“修齐治平”的理想,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兴衰紧密相连。他们的作品,往往闪耀着强烈的家国情怀。在国家危难之时,他们会发出“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悲怆;在政治清明之际,他们会抒发“海晏河清,四海升平”的喜悦。而当理想受挫,政治抱负难以施展时,他们的内心又会涌起“时不利兮骓不逝”的无奈与“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坚定。 我们将会探讨,文人如何在乱世中坚守自己的节操,在逆境中保持对理想的追求。例如,王安石“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改革决心,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胸襟。这些不仅仅是文学上的表达,更是他们作为知识分子,对社会、对人民所承担的责任感。他们用笔作为武器,针砭时弊,彰显正义,即使面临流放、贬谪,也从未放弃内心的坚持。 二、山水田园与精神寄托 当政治舞台无法施展抱负,或在仕途失意之时,许多文人选择退隐山林,在自然中寻求心灵的慰藉与精神的升华。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正是这种归隐情怀的极致体现。他笔下的田园生活,没有官场的尔虞我诈,只有自然的淳朴与心灵的宁静。 本书将深入剖析文人为何会对山水田园产生如此深厚的情感。这不仅仅是对优美景色的赞美,更是一种对理想生活方式的追求,一种对世俗喧嚣的逃离,一种对真我本心的回归。他们通过描绘山川草木,寄托个人的情志,将内心的孤独、寂寞、喜悦、愤懑,都倾注于笔下的景物之中。山水不再是单纯的背景,而是他们心灵的延伸,是他们精神世界的投射。我们将看到,山水不仅仅是一种“乐山”“乐水”的雅趣,更是文人面对人生困境时的一种哲学思考和精神支撑。 三、离愁别绪与人生感悟 离别,是中国古代文人生涯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无论是与亲人、友人分别,还是因仕途变迁而远行,都留下了无数动人的篇章。“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豁达,“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依恋,“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凄凉,都成为了千古传诵的佳句。 本书将不仅仅展示离别时的伤感,更会挖掘文人在离别中对人生、对友谊、对时光的深刻感悟。他们通过离别的场景,反思人生的短暂,友谊的珍贵,以及对归期的渺茫。这种离愁别绪,并非仅仅是情绪的宣泄,更是他们对生命体验的提炼和对人生哲学的探索。我们会看到,他们如何在离别中体悟生命的无常,如何在思念中寻找心灵的慰藉,如何在短暂的相聚与漫长的别离中,构筑起独特的情感世界。 四、才情风流与文人雅趣 中国古代文人,往往兼具卓越的才华与独特的生活情趣。他们不仅能在文学上挥洒自如,在诗词歌赋、琴棋书画、饮酒品茶、赏花游园等方面,也极尽风雅。李白的“斗酒诗百篇”,苏轼的“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洒脱,都是他们才情风流的体现。 本书将展示文人雅集的场景,他们如何在清风明月之下,挥毫泼墨,吟诗作对,畅谈人生。我们将看到,他们对生活细节的讲究,对艺术审美的追求,对精神世界的丰富。这种才情风流,不仅仅是个人品味的体现,更是他们积极生活态度和对生命热爱的表现。他们以文为乐,以艺为伴,在点滴生活中,活出了别样的精彩,也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五、心学觉醒与人格塑造 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国古代文人的思想也在不断演变。宋明理学兴起后,心学对文人的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王阳明“心即理”的思想,强调内心的力量,鼓励个体独立思考与实践。这促使文人更加关注自身的人格修养与精神觉醒。 本书将探讨,心学等思想流派如何影响了文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他们如何通过反省内心,认识自我,达到“致良知”的境界。这种内在的觉醒,使得他们的创作更加注重个体的情感表达和精神追求,也更加注重对人生意义的探索。我们将看到,文人如何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通过不断修炼内心,塑造独立而完整的人格。 六、流派纷呈与时代风貌 中国古代文人的群体并非铁板一块,而是呈现出丰富多样的流派与风格。从先秦的浪漫主义,汉魏的玄言诗,唐诗的雄浑与婉约,宋词的豪放与婉约,元曲的通俗与市井,明清小说的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每一个时期、每一个流派,都折射出当时社会的风貌和文人的思想特征。 本书将梳理这些流派的演变,分析不同流派的艺术特征及其背后所代表的时代精神。我们将看到,唐诗如何体现盛唐的气象,宋词如何映照文人的细腻情感,元曲如何展现市井的活力。通过对不同流派的解读,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脉络,以及文人作为时代代言人所扮演的角色。 结语: 本书并非一本简单的文学史或文人传记。它更像是一次对中国古代文人精神世界的深度“行走”,一次对他们心灵轨迹的“重走”。我们试图通过解构他们的作品,还原他们的生活,理解他们的思想,来揭示隐藏在“江南”这一意象背后,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这些文人,他们用自己的生命书写着不朽的篇章,他们的才情、他们的担当、他们的风骨,至今仍值得我们去品味、去学习、去传承。他们与历史的“邂逅”,成就了中华文明中璀璨的篇章,而我们今日的阅读,便是对这份千年传承的再次“邂逅”。

用户评价

评分

总而言之,《走过江南,千年的邂逅》是一本能够触及灵魂的书籍。作者用细腻的笔触,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生动的江南画卷,勾勒出千年来江南土地上无数普通人的生活轨迹。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并没有追求宏大叙事,而是将目光投向了那些被历史长河淹没的个体命运。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故事,我看到了江南人民的勤劳、智慧、坚韧,也感受到了他们在时代变迁中的挣扎与无奈。作者对情感的描绘极为到位,那些或喜或悲,或爱或怨的情感,都写得真切动人。我时常在阅读时,被书中人物的命运所牵引,为他们的悲伤而感伤,为他们的幸福而欣慰。这本书不仅是对江南历史文化的解读,更是对人性深处的探索。它让我意识到,历史不仅仅是帝王将相的丰功伟绩,更是无数普通人生活点滴的汇聚。

评分

初拿到《走过江南,千年的邂逅》这本书,就被它诗意的名字深深吸引。我向来对历史文化题材的书籍情有独钟,而江南,这个承载着无数文人墨客浪漫想象的东方水乡,更是让我魂牵梦绕。翻开书页,字里行间流淌出的,不是枯燥乏味的史料堆砌,而是一种穿越时空的细腻情感。作者以极其生动的笔触,将江南的四季风光、市井百态、以及那些隐匿在寻常巷陌中的千年故事,一一展现在读者眼前。我仿佛能闻到春日里雨后泥土的芬芳,听到夏夜里吴侬软语的呢喃,看到秋日里层林尽染的斑斓,感受到冬日里古镇飘雪的静谧。书中的人物,无论是传说中的风流才子,还是默默无闻的市井小民,都被赋予了鲜活的生命。他们悲欢离合的故事,折射出时代的变迁,也引发了我对人生、对历史的深刻思考。我尤其喜欢作者对细节的捕捉,一片泛黄的落叶,一声遥远的钟鸣,都能被赋予深厚的意蕴,勾勒出江南独有的韵味。读罢此书,心中涌动着难以言喻的感动,仿佛与那些千年前的灵魂进行了一场深刻的对话。

评分

读《走过江南,千年的邂逅》,就像是在一场精心编织的梦境中漫步。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并没有试图去描绘一个宏大的历史图景,而是将视角聚焦于那些被时间洪流冲刷过后,依然闪烁着人性光辉的细微之处。我常常在阅读时,会不由自主地停下来,想象作者是如何将那些模糊的历史碎片,用文字一点点打磨成栩栩如生的画面。那些曾经发生在江南的故事,关于爱恨情仇,关于生离死别,关于理想与现实的碰撞,都在作者的笔下变得格外真挚动人。我惊叹于作者对人情世故的洞察,那些细腻的情感描写,让我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与书中的人物一同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这本书不是单纯的历史科普,更像是一次情感的唤醒。它让我重新审视自己与历史的关系,体会到个体在时代洪流中的渺小与伟大。每一次翻阅,都能从中汲取新的力量,重新认识那些被遗忘的价值。

评分

《走过江南,千年的邂逅》这本书,给我的阅读体验带来了一种久违的沉浸感。作者的文字功底毋庸置疑,其叙事手法更是炉火纯青。他能够将不同时空的人物、事件巧妙地串联起来,形成一条条跌宕起伏的叙事线。我最欣赏的是,作者并没有刻意去拔高历史,而是以一种极为平实却又饱含深情的方式,展现了江南在不同历史时期所经历的变迁和人性的不变。书中的每一个篇章,都像是一幅精心绘制的山水画,既有宏观的壮丽,又不乏微观的精致。我尤其喜欢作者对一些历史细节的考证和解读,它们不仅增加了文章的可读性,也让我对江南的历史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读这本书,就像是进行了一场与历史的对话,每一次对话都能让我有所领悟,有所启发。它让我更加珍惜当下,也更加敬畏历史。

评分

《走过江南,千年的邂逅》,读来如品一杯陈年的普洱,醇厚而回甘。这本书没有华丽的辞藻,却有着直击人心的力量。作者以一种近乎虔诚的态度,去挖掘那些被时间尘封的江南记忆。我喜欢作者的叙事节奏,它不像许多历史书籍那样急促,而是缓缓铺陈,让读者有足够的时间去感受每一个细节,去体会每一个人物的内心世界。书中的故事,有的是历史记载中的片段,有的是民间传说中的轶事,作者将它们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完整而又引人入胜的叙事体系。我常常会在夜深人静时,捧着这本书,仿佛与那些生活在千年前的江南人对坐,倾听他们的故事,感受他们的悲喜。这本书让我对江南的理解,不再仅仅停留在风光秀丽的层面,而是上升到了对这片土地上人民的精神气质的体悟。它是一次关于历史、关于文化、关于人生的深刻洗礼。

评分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看点:

评分

书挺专业,快递服务态度挺好。

评分

书面很破旧,底部还有褶皱,一看就是二手书

评分

挺好的

评分

翻看了好多遍,为出行做准备

评分

江南是许多文青的梦,也是我的梦。看别人的路,期待有一天变成自己的生活

评分

纸质还不错 没什么大问题

评分

宝贝很好,质量不错,值得购买

评分

1、一本优雅的散文:改变亿万人为人处世方式的优雅的散文。《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作为优雅的散文,传达一种为人处世的优雅:沉淀后,去做一个温暖的人。有自己的喜好,有自己的原则,有自己的信仰,不急功近利,不浮夸轻薄,宠辱不惊,淡定安逸,心静如水。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