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点字帖·通用规范汉字7000字:楷书(教学版)

墨点字帖·通用规范汉字7000字:楷书(教学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荆霄鹏 书写
图书标签:
  • 书法
  • 楷书
  • 字帖
  • 汉字
  • 规范字
  • 教学
  • 墨点字帖
  • 7000字
  • 练字帖
  • 基础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湖北美术出版社
ISBN:9787539472317
版次:1
商品编码:11579356
品牌:墨点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4-12-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52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墨点字帖·通用规范汉字7000字:楷书(教学版)》是根据国家新《通用规范汉字表》编写的一部实用性的规范汉字教学字帖。书中囊括了常用一级字表和次常用二级字表,在练字的过程中辅以技法讲解。先从基本笔画练起,在夯实基础之后开始由易到难的接触偏旁和结构的练习,学用结合,最后进行作品创作的实践演练,让学生在应用中巩固,循序渐进练好字。

作者简介

  荆霄鹏,中国硬笔书协会员、山西省书协会员。其硬笔书法作品在全国各类大赛中获奖近百次,多次担任过全国书法赛事评委,各类媒体曾多次对其做专题介绍,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师范硬笔书法教程》曾收录其作品作为全国高等学校书法教材。被《中国钢笔书法》杂志评为“二十年中国硬坛百家”,连续四年被《书法报·硬笔书法》评为“中国硬笔书坛百杰”。出版硬笔书法字帖近百种,深受广大书法爱好者及学生的好评。

目录

通用规范汉字表(一级字表)
1画
2画
3画
4画
5画
6画
7画
8画
9画
10画
11画
12画
13画
14画
15画
16画
17画
18画
19画
20画
21画
22画
23画
24画
通用规范汉字表(二级字表)
2画
3画
4画
5画
6画
7画
8画
9画
10画
11画
12画
13画
14画
15画
16画
17画
18画
19画
20画
21画
22画
23画
24画
25画
30画
36画
作品欣赏
有奖问卷

前言/序言


好的,这是一份关于其他书法字帖的详细简介,不包含《墨点字帖·通用规范汉字7000字:楷书(教学版)》的内容: --- 《永字八法精要与楷书结构解析:唐楷基础临习指导》 图书简介 本书旨在为初学者和有一定基础的书法爱好者提供一套系统、深入的楷书学习指南。我们聚焦于楷书的笔法核心、结构规律以及风格演变,以唐代楷书为主要范本,力求让学习者在掌握基本功的同时,建立起对楷书美学的深刻理解。本书内容完全独立于任何特定字帖的字汇集合,侧重于书法技法的理论阐述与示范,而非特定字库的罗列。 第一部分:书法的根基——用笔与点画的精微 楷书的魅力,始于点画的精到。本部分详尽解析了楷书的十二种基本笔法(点、横、竖、撇、捺、提、钩、折、挑、卧、环、戈),并深入探讨了“永”字的八种基本笔画在楷书中的具体应用。 执笔与运笔姿势的科学探讨: 详细图解了正确的执笔方式,强调如何通过手指的配合实现腕、肘、臂的协调运动,以保证笔力的遒劲与线条的流畅。我们不仅描述了“悬针”、“垂露”等基础出锋方式,更引入了“藏锋入纸”与“露锋出锋”的微妙差异及其在不同字体中的适应性。 笔画的“起、行、收”: 每一笔画的起笔(入纸)、进行(行笔)和收笔(出锋)都蕴含着内在的力道和姿态。本书通过高倍放大的局部图例,细致展示了笔锋的提按顿挫,如何通过中锋运用来保证“力透纸背”的视觉效果,以及如何运用侧锋来增加线条的拙朴感和厚重感。 墨色的变化与层次感: 书法不仅仅是线条,更是墨色的艺术。我们探讨了浓、淡、干、湿四种墨色的运用技巧,指导学习者如何通过控制水分和笔端的墨量,在同一篇作品中营造出丰富的层次感,避免单调的“墨猪”状态。 第二部分:结构之美——楷书的骨架与比例 楷书被誉为“中宫紧收,四面开张”的典范。本部分是全书的结构核心,旨在帮助学习者构建稳固的字形结构。 间架结构的核心原则: 我们引入了“避就”、“对称与平衡”、“穿插与避让”三大结构理论。通过对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大家作品的分析,揭示了汉字部件之间如何相互支撑、相互制约,以达到整体的稳定与灵动。 偏旁部首的组合规律: 针对常见的部首,如“三点水”、“提土旁”、“双人旁”等,我们提供了拆解与重组的步骤图。例如,在处理“三点水”时,如何使三个点既保持个体的独立性,又服从整体的动态流向,是本部分的重点内容。 重心与空间的把握: 楷书的重心往往不是绝对居中,而是根据笔画的分布有所偏移。本书通过方格标尺辅助分析,指导读者如何确定“字心”,并利用长短撇捺来调整视觉重心,使作品既端庄又不呆板。 第三部分:唐楷风格溯源与风格区分 唐代是楷书的黄金时代,形成了风格迥异却都臻于化境的大家。本书选取了代表性的风格进行对比分析,以拓宽学习者的视野。 欧体(欧阳询): 强调“险劲”与“法度”。重点分析其方峻的笔势、紧凑的结构,以及“八面出锋”的独特处理方式。 颜体(颜真卿): 聚焦于“浑厚”与“气度”。讲解颜体如何通过丰腴的笔画和内敛的提按,展现出雄浑博大的气象。 柳体(柳公权): 探讨其“骨力”与“清劲”。分析柳体笔画的瘦劲挺拔,以及字形结构上“外紧内松”的特点。 第四部分:临习方法论与常见误区纠正 书法学习需要科学的方法指导。本部分侧重于实践操作层面。 由临到创的过渡: 强调“从形似到神似”的渐进过程。首先要求准确模仿,随后逐渐理解其内在的笔意和结构逻辑,最终形成自己的理解。 自我诊断与修正: 列举了初学者在运笔、结构、章法上最常犯的十大错误(如笔画软弱、结构松散、墨色单一等),并提供了针对性的练习方案和对比范例,帮助学习者及时发现并改正偏差。 工具选择与日常维护: 提供了不同类型笔毫(兼毫、狼毫、羊毫)在楷书练习中的适用性分析,以及毛笔、墨汁、纸张的选择建议,确保学习环境的专业性。 本书的编写风格力求严谨而不失亲和力,理论结合实践,旨在成为每一位渴望在楷书领域深耕的习书者案头的得力助手。它提供的不是一套固定的字例,而是一套通用的、可以应用于任何规范汉字的书法思维体系。

用户评价

评分

说实话,我购买这本字帖之前,对“教学版”这三个字是抱有一点警惕的,生怕是那种幼儿园式的、过度简化的内容。但实际接触下来,发现这里的“教学”更多指的是一种科学的、结构化的引导方式,而非降低难度。我尤其喜欢它对基础笔画和偏旁部首的处理方式。它没有把基础练习独立出来,而是巧妙地将它们融入到每一个常用字的结构分析之中。比如,在学习到带有“提土旁”的字时,它会非常清晰地指出这个偏旁在不同位置上的起笔和收笔的细微差别,这种“举一反三”的设计思路,极大地节省了重复练习基础的时间。我尝试着用它附带的某些技巧去纠正我之前错误已久的握笔姿势和行笔习惯,效果是立竿见影的,笔画的力度感和线条的流畅性都有了明显的改善。这说明编写者不仅是书法家,更是深谙成人学习规律的教育者,他们懂得如何用最精炼的方式传递最核心的知识点,而不是用繁复的理论来淹没学习者。

评分

从工具书的角度来看,这套字帖的“通用性”也做得非常出色。我家里不同年龄段的家人都有各自的书写需求,有需要提高考试卷面整洁度的学生,也有希望重拾毛笔、让退休生活更有格调的长辈。我发现这套字帖在这两种极端需求下,表现出了惊人的适应力。对于年轻人来说,它提供的规范性是提高效率的利器;而对于年长的使用者,其清晰的描红和范字,在视觉上非常友好,笔画的粗细和间架结构过渡得非常自然,不至于让老花眼或手部力量较弱的用户感到吃力。更重要的是,它似乎在字体的选择上,避免了某些极端流派的怪癖,选取了一种最“中庸”但绝不平庸的字体风格,这种风格的包容性极强,无论放在什么类型的信笺、合同或者日常交流中,都不会显得突兀。它成功地架起了一座桥梁,连接了传统书法的艺术追求和现代社会对高效、规范书写工具的需求,使得它不仅仅是一套字帖,更像是一本实用的“汉字书写标准参考手册”。

评分

这套字帖的装帧设计确实让人眼前一亮,封面那种典雅的墨色调,搭配着烫金的标题,透着一股传统与现代融合的美感。我特意去实体店感受了一下,纸张的质感非常棒,摸起来厚实而细腻,那种微微的哑光处理,使得墨水洇化的问题几乎没有出现,这对于练习楷书来说至关重要。很多廉价的字帖用纸,写完一遍就容易留下深深的墨痕,影响后续的描摹和对比,但这本显然在这方面下了不少功夫。内页的排版布局也相当合理,每一页的田字格和米字格都划分得清晰、规范,间距适中,既不会显得过于拥挤,也不会因为空格过大而让人觉得松散无形。特别是那种细微的、用于指导运笔的虚线引导,观察了好久,感觉设计者对初学者或者希望规范书法的用户考虑得非常周全,不是那种敷衍了事的模板印刷,而是能切实感受到其教学导向的用心。从整体的观感上来说,它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专业”和“值得信赖”,摆在书架上也是一个赏心悦目的物件,让人一拿起笔就有想去书写的冲动,这对于提高练习的积极性绝对是一个加分项。

评分

对于一个工作繁忙的成年人来说,学习书法最大的挑战就是如何高效地利用碎片化时间。我最欣赏这本字帖的一点,是它的“取舍”哲学。它没有把篇幅浪费在过多的历史介绍或者晦涩的笔法理论上,而是直奔主题,将7000个常用规范字,以一种极高效率的方式呈现出来。每一组练习单元的长度设计得非常人性化,短小精悍,非常适合在午休的间隙或者通勤途中进行反思和回顾。这种结构让我感觉学习的压力小了很多,不需要一口气写完一大篇才能算完成任务,而是可以聚焦于几个重点字的精确掌握。此外,它在字形的演变和规范性上,做到了清晰的界定,不像有些字帖,一会儿偏欧体,一会儿又想靠拢颜体,让人在练习过程中心猿意马。这种高度的统一性,保证了练习效果的稳定输出,让人能持续地、有目标感地推进学习进度,而不是在风格的海洋里迷失方向,这点对于追求实用效果的学习者来说,简直是福音。

评分

我之前尝试过好几家不同出版社的楷书字帖,总觉得在“范字”的选择和结构解析上,要么过于偏重古帖的“韵味”而牺牲了现代通行的“规范性”,要么就是为了追求标准化而显得过于呆板僵硬,缺乏生命力。然而,这本字帖在选取的范本风格上,似乎找到了一个非常巧妙的平衡点。它既保留了楷书应有的端庄大气,但又避免了那种故作姿态的雕琢感,每一笔一画都非常符合现代通行的汉字书写规范,对于日常的公文、学习笔记等场合使用,绝对是既得体又美观。我特别留意了几个结构复杂的字,比如“赢”、“鸾”这类笔画较多的字,它的笔顺指示和部件的组合方式讲解得非常到位,不是简单地把字印上去让你照抄,而是能让人理解到这个字是如何“搭”起来的,对于理解汉字的内在结构逻辑很有帮助,这对于从初级向中级过渡的学习者来说,无疑是提供了更高维度的指导,不仅仅是手部肌肉的训练,更是对书写思维的培养。

评分

用来临摹用得,不错。

评分

一般话,字体没有气势,有点细长的感觉,不大好把握

评分

还不错

评分

不错

评分

帮朋友买的,朋友觉得不错.

评分

非常实用的字帖,主要看自己耐心了

评分

练字,练字,很好用!!

评分

很好写起来很舒服

评分

不错挺好~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