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50973-2014):联合循环机组燃气轮机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 [Code for Construction and Quality Acceptance of Gas Turbine of Combined Cycle Uni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50973-2014):联合循环机组燃气轮机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 [Code for Construction and Quality Acceptance of Gas Turbine of Combined Cycle Unit]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编
图书标签:
  • 联合循环
  • 燃气轮机
  • 施工规范
  • 质量验收
  • GB50973-2014
  • 电力工程
  • 热力工程
  • 国家标准
  • 规范
  • 工程建设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计划出版社
ISBN:9158024235203
版次:1
商品编码:11585994
包装:平装
外文名称:Code for Construction and Quality Acceptance of Gas Turbine of Combined Cycle Unit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4-09-01
用纸:胶版纸##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50973-2014):联合循环机组燃气轮机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共分8章和2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燃料供应系统,燃气轮机本体,燃气轮机附属系统,燃气轮机及附属系统调整、启动、试运行,工程质量验收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50973-2014):联合循环机组燃气轮机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内页插图

目录

1 总则
2 术语
3 基本规定
3.1 一般规定
3.2 设备器材
3.3 与土建工程配合的要求
3.4 设备及系统安装
4 燃料供应系统
4.1 一般规定
4.2 设备安装
4.3 管道安装
5 燃气轮机本体
5.1 基础准备
5.2 台板与支承装置安装
5.3 燃气轮机本体安装
5.4 盘车装置安装
5.5 自同步装置安装
5.6 燃气轮机进气、排气设备安装
5.7 燃气轮机罩壳的安装
5.8 燃气轮机保温安装
6 燃气轮机附属系统
6.1 一般规定
6.2 燃机附属机械、辅助设备
6.3 燃机附属系统管道
7 燃气轮机及附属系统调整、启动、试运行
7.1 一般规定
7.2 燃气轮机附属机械试运行
7.3 燃油系统吹扫及油循环
7.4 天然气管道吹扫及系统气体置换
7.5 控制油、润滑油系统冲洗及试运行
7.6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调试
8 工程质量验收
8.1 工程质量验收划分
8.2 工程质量验收
附录A 附属机械联轴器找中心允许偏差值
附录B 附属机械振动标准
本规范用词说明
引用标准名录
附:条文说明

前言/序言


本规范规定了联合循环机组燃气轮机安装工程的施工及质量验收要求。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联合循环机组中燃气轮机的施工安装和质量验收。 一、 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发电厂联合循环机组中,以天然气、煤气等为燃料的燃气轮机本体及其辅助系统的安装、调试和质量验收。 二、 术语 1. 联合循环机组 (Combined Cycle Unit):以燃气轮机为原动机,其排烟经余热锅炉回收热能,驱动蒸汽轮机发电的发电装置。 2. 燃气轮机 (Gas Turbine):以燃气为工质,通过燃烧产生高温高压气体,驱动涡轮旋转做功的旋转式动力机械。 3. 安装工程 (Installation Engineering):指将燃气轮机本体、辅助设备、管道、电气仪表等按照设计图纸和技术文件进行组装、连接、固定、调试的全部施工活动。 4. 质量验收 (Quality Acceptance):对安装工程的施工质量进行检查、评定,并作出是否合格的结论。 5. 合同文件 (Contract Documents):包括但不限于设计文件、设备技术协议、施工合同、技术标准、规范等。 6. 设备基础 (Equipment Foundation):用于支撑和固定燃气轮机本体及相关设备的混凝土结构。 7. 汽轮机基座 (Turbine Base):安装蒸汽轮机的钢结构或混凝土结构。 8. 机组连接 (Unit Connection):燃气轮机与发电机、发电机与变压器、以及蒸汽轮机与发电机的机械连接。 9. 密封 (Sealing):为防止气体或液体泄漏而设置的各种密封结构或材料。 10. 绝缘 (Insulation):为防止热量散失或传递而设置的隔热材料,或为防止电气设备受损而设置的绝缘层。 11. 润滑系统 (Lubrication System):为燃气轮机及相关动设备提供润滑油的系统。 12. 燃料供应系统 (Fuel Supply System):向燃气轮机提供合格燃料的系统。 13. 排气系统 (Exhaust System):将燃气轮机燃烧后的废气排出到余热锅炉或大气中的管道和构件。 14. 启动系统 (Starting System):用于启动燃气轮机的装置,如辅助电机、液压系统等。 15. 控制系统 (Control System):用于监测、调节和控制燃气轮机运行状态的系统,包括DCS、PLC等。 16. 保护系统 (Protection System):当机组运行参数超出允许范围时,自动执行停机或报警的系统。 17. 辅助设备 (Auxiliary Equipment):如空气过滤器、油气分离器、水处理装置、灭火系统等。 18. 管道安装 (Piping Installation):高压、中压、低压管道的预制、连接、固定和试验。 19. 电气仪表安装 (Electrical and Instrumentation Installation):电缆敷设、设备连接、仪表校验、系统调试。 20. 预调试 (Pre-commissioning):在正式启动前,对各系统进行单体设备检查、管道吹扫、电气仪表通电检查等。 21. 联动试车 (Integrated Test Run):将各个子系统连接起来,进行协调运行的试验。 22. 负荷试车 (Load Test Run):在带负荷工况下,对机组进行运行性能和稳定性的考核。 23. 验收文件 (Acceptance Documents):指完成验收时,由各方签署的验收报告、合格证等。 三、 施工准备 1. 技术准备: 详细熟悉设计图纸、设备技术文件、制造厂安装说明书。 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明确施工进度、工序、工艺、技术要求和安全措施。 进行技术交底,确保所有施工人员理解设计意图和施工要求。 获取并熟悉相关的国家、行业及地方标准、规范。 2. 人员准备: 组织具备相应资质和经验的施工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队伍。 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生产和技术培训。 3. 材料设备准备: 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方案,采购、检验和储备所需的材料、构件、紧固件、密封件、焊材、绝缘材料等。 检查所有进场设备是否齐全、完好,并进行开箱检查和记录。 4. 场地准备: 清理施工现场,搭设临时设施(如办公室、仓库、配电站、淋浴间等)。 划定危险区域,设置警示标志。 搭设符合要求的设备吊装通道和平台。 5. 机具设备准备: 准备满足施工要求的各类起重设备(如行车、吊车)、焊接设备、切割设备、测量仪器、电动工具、气动工具等。 对所有施工机具进行检查和试运行,确保性能良好。 四、 主要施工内容及要求 1. 设备基础及支撑结构: 按设计要求施工混凝土基础,包括尺寸、标高、钢筋配筋、混凝土强度、养护等。 基础表面应平整、光滑,并按要求预留预埋件和地脚螺栓。 对基础进行外观检查、尺寸复核和强度检测。 汽轮机基座的安装精度、刚度、减震性能等应符合设计要求。 2. 燃气轮机本体安装: 起吊与就位: 根据设备重量和吊装方案,选择合适的起重设备,并进行安全检查。 按照设备制造厂的指示,吊装燃气轮机本体,并将其精确就位在设备基础上。 安装过程中,严禁碰撞、挤压或损伤设备。 找正与调平: 使用精密测量仪器(如激光准直仪、水平仪)对燃气轮机本体进行找正和调平。 各部件之间的轴线应共线,水平度、垂直度等应符合设计和制造厂的技术要求。 调整时应缓慢进行,并确保支撑可靠。 固定: 将燃气轮机本体通过地脚螺栓固定在设备基础上。 螺栓的拧紧力矩应符合要求,并按规定的顺序进行。 安装垫片、锁紧装置等,防止松动。 3. 辅助设备安装: 空气过滤器系统: 过滤器本体的安装、连接应紧密,无漏风。 进出口管道连接应顺畅,阀门操作灵活。 润滑油系统: 储油罐、油泵、过滤器、冷却器、管路等的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 管道连接应严密,焊接质量符合要求,油质应符合标准。 油泵及相关附件的安装精度应高,运行平稳。 燃料供应系统: 燃料输送管道、阀门、过滤器、减压阀等的安装应符合安全规定。 管道连接应可靠,防止泄漏。 燃气接口处的密封应可靠。 排气系统: 排气罩、连接管、膨胀节等的安装应牢固,接口密封严密。 排气温度和流速应符合设计要求。 启动系统: 启动电机或液压马达的安装、连接应符合要求,驱动装置应运转正常。 冷却系统: 循环冷却水管路、水泵、换热器等的安装应正确,连接牢固。 4. 管道及阀门安装: 材料检验:所有管道材料、管件、阀门、垫片、焊材等均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 预制与组装: 管道预制应精确,坡度、弯曲半径等符合要求。 坡口加工应规范,表面清洁。 管件连接时,应保持清洁,防止杂物进入。 焊接: 焊接工艺应符合要求,焊工应持证上岗。 焊缝外观质量、无损检测应符合标准。 对焊缝进行外观检查、射线探伤、超声波探伤等。 安装: 管道安装应注意坡度,保证排液和排气。 管道支撑、吊架应牢固,间距符合规定。 管道与设备连接时,应采取措施避免应力集中。 安装膨胀节、补偿器等,以吸收热胀冷缩产生的位移。 阀门安装: 阀门安装方向应正确,与介质流向一致。 阀门操作机构应便于操作。 连接处应密封可靠。 吹扫与清洗: 管道安装完成后,根据介质和工艺要求,进行水冲洗、蒸汽吹扫或空气吹扫,清除管道内的杂物和污垢。 吹扫介质的压力、速度、时间和效果均应符合要求。 吹扫后的管道内壁应清洁,无氧化皮、焊渣、泥沙等。 5. 电气仪表安装: 电缆敷设: 电缆敷设应整齐、牢固,符合防火、防腐、防机械损伤的要求。 电缆沟、电缆桥架、穿管等应安装规范。 电缆接头制作应规范,绝缘可靠。 设备接线: 按照电气原理图和接线图进行连接,端子标记正确,连接牢固。 高压、低压设备接线应符合电气安全规定。 仪表安装: 仪表本体的安装位置、方向应正确。 测量管路连接应严密,无泄漏。 仪表校验应在安装完成后进行。 接地与防雷: 设备、电气系统的接地应良好,接地电阻应符合要求。 防雷保护装置应安装到位。 系统调试: 对电气回路、控制回路、保护回路等进行绝缘电阻测试、回路电阻测试、功能测试等。 与燃气轮机本体联动,进行整体调试。 6. 密封与绝缘: 密封: 各种动静密封(如轴封、法兰垫片、阀门密封)应选用合格产品,安装到位。 密封面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应符合要求。 安装后应进行密封性试验。 绝缘: 管道、设备的外层保温、防寒、防冻措施应符合设计要求。 保温材料的搭接、封口应严密。 电缆的绝缘层应完好无损。 五、 质量验收 1. 检验批划分: 根据施工内容和专业划分,合理划分检验批。 2. 检查内容: 外观检查:设备表面、管道、焊缝、油漆、标识等。 尺寸检查:基础尺寸、设备就位位置、管道坡度、连接间隙等。 性能检查:设备运转是否平稳、有无异响,阀门开关是否灵活,密封是否可靠,绝缘是否良好。 技术性能试验: 管道强度试验(水压或气压试验)。 管道严密性试验。 设备单体试运。 系统联动试车。 负荷试车(按照运行规程进行)。 资料检查:施工记录、检验记录、试验报告、设备合格证、材料合格证等。 3. 验收程序: 分项工程验收:由施工单位组织检查,合格后报监理(或建设单位)验收。 单位工程验收:由监理(或建设单位)主持,施工单位、设备制造厂代表等参加,对整个工程质量进行全面评定。 竣工验收:工程全部完成后,由建设单位组织相关部门进行最终验收。 4. 验收标准: 所有工程项目均应符合设计文件、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以及设备制造厂的技术要求。 主要质量指标应达到优良等级。 5. 质量记录: 所有验收过程中的检查、试验结果均应形成书面记录,并由相关人员签字确认。 形成完整的竣工资料。 六、 安全技术措施 施工现场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及地方的有关安全生产法规和标准。 所有施工人员必须接受安全技术培训,持证上岗。 危险作业(如高处作业、临边作业、起重作业、受限空间作业、动火作业)必须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并办理相关审批手续。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配备完善的消防器材和应急救援设备。 确保施工现场的用电安全。 设备安装过程中,严禁超载作业,防止设备倾倒或坠落。 管道试压时,应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

用户评价

评分

对于我来说,一本国家标准,不仅仅是一份技术指南,更是一种责任的体现。它代表着国家对某一领域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的最高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50973-2014):联合循环机组燃气轮机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的出现,让我看到了国家在推动能源技术发展,特别是联合循环机组燃气轮机领域,所付出的巨大努力和对质量的极致追求。我理解,这本书的编写过程,一定是汇集了无数专家和一线工程师的智慧结晶,是对多年实践经验的提炼和升华。我期待它能够为所有参与到联合循环机组建设的从业者,提供一套清晰、可行、权威的施工和验收流程,指导他们如何才能达到最高的质量标准。尤其是在“质量验收”这个环节,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详细的验收项目、评定标准以及相应的检测方法,确保每一台燃气轮机和每一个联合循环系统,都能安全、稳定、高效地投入运行,为国家能源安全做出贡献。

评分

这本书的标题很直接,也很清晰地指出了它的核心内容——联合循环机组燃气轮机的施工与质量验收。对于任何一个参与到这类大型复杂工程项目中的人来说,这都是一本不可或缺的“工具书”。我作为一个旁观者,虽然不直接操作,但也能体会到其背后蕴含的严谨性和重要性。一个国家的工业实力,很多时候就体现在它能够构建出多么复杂、多么高效的能源系统。而这些系统的建设,如果没有一套明确、严格、科学的规范来指导,其结果是难以想象的。我个人对于书中关于“质量验收”的部分尤其感到好奇。一个如此精密、高能的设备,它的验收标准应该是怎样的?是否存在着一些特殊的、只有在实际操作中才能遇到的难点?这本书是否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如何通过验收,来确保燃气轮机和整个联合循环系统能够达到设计要求,安全、稳定、高效地运行。

评分

在能源领域,联合循环机组以其高效率和环保性,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作为其核心部件的燃气轮机,其技术复杂性和对施工、验收的精密度要求,更是毋庸置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50973-2014):联合循环机组燃气轮机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的发布,标志着我国在这一关键技术领域,在工程建设和质量管理方面,迈入了更加规范化、科学化的新阶段。作为一名关注国家发展的读者,我深知,一套完善的国家标准,是保障工程质量、推动技术进步、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基石。我希望这本书能为我们揭示,在燃气轮机的安装、调试以及联合循环系统的整体集成过程中,有哪些关键的工艺要求和质量控制点。这本书的价值,体现在它能够为建设者们提供最直接、最权威的指导,从而确保每一个联合循环机组项目,都能高质量地完成,为国家能源事业的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评分

对于我们这些常年与大型能源设备打交道的人来说,国家标准就像是我们的“圣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50973-2014):联合循环机组燃气轮机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的发布,我第一时间就关注到了。联合循环机组,尤其是燃气轮机部分,其复杂性和精密性毋庸置疑,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因此,一套科学、完善、具有可操作性的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对于保障工程质量、提高运行效率、延长设备寿命,以及确保国家能源安全,都起着基石性的作用。我尤其看重的是,这个标准是否能够充分体现当前最新的技术发展和工程实践成果。毕竟,科技在不断进步,施工工艺也在不断优化。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涵盖从基础材料的选择、设备的运输安装,到复杂的系统集成、调试运行等全过程的严格要求,能够为我们提供一套完整、系统的质量控制体系。对于那些在现场一线工作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来说,这本标准无疑是他们不可或缺的工具书,能够帮助他们规范操作,避免失误,确保每一道工序都符合最高标准。

评分

这本书,听名字就很有分量,感觉是那种行业内的“圣经”级别的参考资料。作为一名长期在相关领域摸爬滚打的从业者,我一直都很关注国家标准这块儿,因为这些标准直接关系到我们实际工作的方方面面,从工程质量到安全生产,没有它们,很多工作都没法开展,更别提保证质量了。这次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50973-2014):联合循环机组燃气轮机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的出现,我个人是相当期待的。毕竟,联合循环机组,特别是燃气轮机这块儿,技术更新迭代非常快,对施工和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个详尽、科学、与时俱进的标准,对于规范行业行为、提升工程质量、保障设备安全稳定运行,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我希望这本书能像一把尺子,为我们在复杂的施工过程中提供清晰的测量依据,帮助我们避免那些潜在的风险和隐患。同时,我也相信,通过对这个标准的深入学习和贯彻执行,我们能够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和工程管理水平,为国家能源建设贡献更大的力量。这本书的内容,我相信一定涵盖了从前期准备、施工过程控制,到最终的验收检验等各个环节的详细规定,会是一本非常宝贵的实操指南。

评分

坦白说,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的“硬核”。翻开目录,看到那些细致到每一个工艺步骤、每一个关键参数的条目,就能明白这背后凝结了多少专家和工程师的心血。作为一名在现场一线摸索多年的技术人员,我深知在实际施工中,往往一个看似微小的细节处理不当,就可能导致后续出现大问题。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50973-2014):联合循环机组燃气轮机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这样的标准,就是为我们提供了最可靠的“定心丸”。它不是空泛的理论,而是基于大量的实践经验和科学分析得出的结论,指导性极强。我尤其关注那些关于焊接、管线安装、电气连接等关键工序的验收标准,因为这些都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这本书的出现,意味着我们在这些关键点上,有了统一的、权威的衡量尺度,不再是各凭经验,而是有章可循,有据可依。这对于提升工程整体质量、减少返工、降低成本,以及最重要的一点——保障设备安全稳定运行,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在我的日常工作中发挥指导作用,帮助我做出更专业、更精准的判断和决策。

评分

作为一名对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充满兴趣的读者,我一直认为,国家标准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水平和工程管理能力的重要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50973-2014):联合循环机组燃气轮机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的出现,让我看到了中国在能源领域,尤其是在联合循环机组和燃气轮机技术方面,所取得的显著成就和对工程质量的严苛追求。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它更是对我们国家工程建设水平的一次集中展示和标准制定。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联合循环机组燃气轮机在施工和验收过程中,有哪些关键的技术要点和质量控制环节。例如,燃气轮机的安装精度要求极高,任何微小的偏差都可能影响其运行效率和寿命。而联合循环机组则涉及到更复杂的系统集成。这本书的规范性,我期待能够为这些复杂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坚实的保障,确保每一个项目都能高质量完成。

评分

当我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50973-2014):联合循环机组燃气轮机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这本书时,我联想到了过去一些大型工程项目中的挑战。在没有足够详尽和权威的国家标准指导下,施工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会大大增加,也更容易出现各种质量问题,从而影响工程的整体进度和最终效果。因此,这本书的出现,对我来说,无疑是一份及时的、宝贵的“定心丸”。它为联合循环机组燃气轮机的施工和质量验收,提供了一个统一、规范的框架,帮助从业者们在复杂的工程实践中,能够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详细阐述如何进行关键节点的质量控制,如何进行细致的参数检测,以及如何科学地评估工程的整体质量。这些细节,对于确保联合循环机组的安全、高效运行,以及最终的经济效益,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评分

阅读一本国家标准,对于我这样一名普通的读者来说,可能不像读小说那样轻松有趣,但它的价值却是无可比拟的。特别是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50973-2014):联合循环机组燃气轮机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这样一本涉及国计民生的重要工程领域标准,它背后所承载的责任和意义,是需要认真去体会的。首先,我理解到,每一次国家标准的发布,都凝聚了无数专业人士的智慧和经验,是他们对技术难题攻关、对质量风险防控的长期探索和总结。这本书的出现,意味着在联合循环机组燃气轮机这个领域,我们有了更加权威、更加统一的指导性文件。这对于规范市场秩序、提升行业整体水平、保障国家能源基础设施的安全可靠运行,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我个人对于书中关于施工过程中的细节要求,比如材料的验收、焊接工艺的控制、安装精度等方面的内容,尤为关注。我相信,这些细致的规定,是确保最终工程质量的关键所在。

评分

收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50973-2014):联合循环机组燃气轮机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这本书,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其重要性。作为普通公众,我们可能不直接参与到联合循环机组的建设中,但我们都直接或间接地受益于稳定可靠的能源供应。而这本书,正是保障这一基础的关键所在。我理解,一个国家的能源安全和发展水平,离不开高质量的工程建设,而高质量的工程建设,则离不开完善的国家标准。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为联合循环机组燃气轮机的施工和质量验收,提供了一个统一、权威的指导。我特别期待其中关于安全性和可靠性的相关规定,因为这些往往是关系到公众利益的重要方面。例如,在燃气轮机的安装和调试过程中,是否存在着一些特殊的安全注意事项?在联合循环系统的集成过程中,如何确保不同设备之间的兼容性和高效协同工作?这些都是我作为一名普通读者,想要通过这本书去了解和学习的。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