鋁陽極氧化作業指南和技術管理(原著第2版)

鋁陽極氧化作業指南和技術管理(原著第2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日] 菊池哲 編,硃祖芳,周連在,紀紅 譯
圖書標籤:
  • 鋁陽極氧化
  • 錶麵處理
  • 金屬加工
  • 材料工程
  • 工業技術
  • 工藝流程
  • 質量管理
  • 技術手冊
  • 生産管理
  • 金屬材料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化學工業齣版社
ISBN:9787122217905
版次:1
商品編碼:11596318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5-01-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312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1 本書由國外鋁閤金陽極氧化專傢編著,由國內陽極氧化專傢翻譯,體現較高的專業水準!
  2 相比於國內的科技圖書,本書對於生産組織、質量控製以及安全衛生這些問題有更具體的闡述和指導。

內容簡介

  這是一本供鋁閤金陽極氧化一綫操作工藝管理的參考書。從材料的選擇,到各個工序的工藝要點,全書按照順序一一做瞭詳細介紹;另外,對生産中的工藝及設備管理、産品品質管理、環境及安全衛生都進行必要的指導。本書適閤用鋁材加工企業技術人員閱讀參考。

作者簡介

  硃祖芳,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教授級高工,鋁材錶麵處理專傢.上世紀80年代,在日本學習和研究鋁閤金陽極氧化,1986年迴國後,承擔國傢"七五"重點科技公關項目"建築鋁材錶麵處理工藝和氧化上色技術的研究"的任務,開創瞭我國自己的鋁閤金陽極氧化及其著色的先進工藝,特彆是開發的陽極氧化係列添加劑,打破瞭國外對該技術的壟斷,促進瞭我國鋁閤金建築型材加工技術的發展.

目錄

第1章待處理鋁材
1.1變形鋁閤金種類與特徵1
1.2鑄造鋁閤金種類與特徵5
1.3壓鑄鋁閤金種類與特徵7
1.4鋁閤金種類與陽極氧化處理的適應性8
1.5鋁材的保管和使用12
第2章前處理
2.1前處理工藝流程14
2.2材料的接收15
2.3前處理概述16
2.3.1前處理目的和方法16
2.3.2前處理與後處理的關係17
2.4各種前處理方法18
2.4.1機械前處理18
2.4.2掩蓋遮蔽20
2.4.3脫脂及清洗21
2.4.4浸蝕29
2.4.5除氧化物及去灰34
2.4.6電解拋光及化學拋光36
2.4.7前處理工序之間的水洗42
第3章夾緊固定(綁料)
3.1夾具和吊裝具的材料44
3.2電解籃、夾具和吊裝具的電流容量46
3.3夾具或吊裝具種類與形狀49
第4章陽極氧化處理
4.1陽極氧化概述56
4.1.1陽極氧化與電鍍的不同點56
4.1.2陽極氧化膜的結構57
4.1.3鋁陽極氧化的分類及其特徵58
4.1.4不同用途陽極氧化膜的性能檢驗項目60
4.2硫酸法62
4.2.1硫酸陽極氧化膜62
4.2.2硫酸陽極氧化處理條件及其方法65
4.2.3硫酸陽極氧化膜的性能70
4.3草酸法73
4.3.1草酸陽極氧化膜73
4.3.2草酸陽極氧化處理條件及其方法74
4.3.3草酸陽極氧化膜特性78
4.4硬質陽極氧化法80
4.4.1硬質陽極氧化膜80
4.4.2硬質陽極氧化處理條件及其方法83
4.4.3硬質陽極氧化膜特性88
4.5陽極氧化處理設備95
4.5.1陽極氧化處理的設備組成95
4.5.2前處理設備98
4.5.3陽極氧化設備99
4.5.4後處理設備105
4.5.5水洗設備及附屬設備106
第5章鋁陽極氧化膜著色法
5.1著色方法109
5.1.1著色的種類及方法109
5.1.2調色技術110
5.2染色113
5.2.1染色方法113
5.2.2染色槽液管理115
5.3電解著色118
5.3.1電解著色原理118
5.3.2交流著色法(淺田法)121
5.3.3直流著色法125
5.3.4特殊波形著色法及著色均勻性的改善128
5.3.5多次電解法(乾涉色氧化膜)130
5.4自然發色法133
5.4.1自然發色技術及分類133
5.4.2電解發色法134
5.4.3閤金發色法136
5.5復閤著色139第6章水洗6.1水洗概述141
6.2水洗設備146
6.3陽極氧化處理及水洗149
6.4熱水洗152
6.5電解中和及清洗153
6.6水洗槽中的等候處理154
第7章封孔處理
7.1封孔處理目的及方法155
7.2封孔處理方法157
7.2.1水蒸氣封孔處理157
7.2.2沸水封孔處理159
7.2.3金屬鹽封孔處理163
7.2.4常溫封孔處理(低溫封孔處理)165
7.3封孔缺陷及其對策167
第8章陽極氧化塗裝復閤膜
8.1電泳塗漆概述169
8.2陽極氧化塗裝復閤膜性能172
第9章塗裝
9.1降低揮發性有機化閤物的措施176
9.2粉末塗裝178
9.3粉末塗裝故障181
9.4塗裝底層的陽極氧化處理183
9.5塗裝管理188
第10章化學轉化處理
10.1化學轉化處理目的及方法192
10.2無鉻的鋯鹽轉化膜198
第11章工序管理
11.1工序管理項目201
11.2陽極氧化槽液的管理207
11.2.1硫酸槽液分析方法208
11.2.2草酸槽液分析方法211
11.3電解著色槽液的管理215
11.3.1交流電解著色(鎳鹽槽液)215
11.3.2交流電解著色(锡鎳混閤鹽槽液)218
11.4染色槽液的管理222
11.5封孔槽液的管理224
第12章品質管理
12.1品質試驗(陽極氧化膜)226
12.2外觀檢驗229
12.3陽極氧化膜厚度測定231
12.3.1橫截麵顯微鏡測定法231
12.3.2氧化膜質量測定法232
12.3.3渦流測厚法232
12.3.4分光束顯微鏡測定法233
12.4耐腐蝕性試驗234
12.4.1耐堿性試驗方法234
12.4.2銅加速醋酸鹽霧(CASS)試驗方法237
12.4.3中性鹽霧試驗方法238
12.4.4醋酸酸性鹽霧試驗方法239
12.4.5陽極氧化膜點蝕的評價方法240
12.5耐磨耗性試驗242
12.5.1往復運動平麵磨耗試驗方法(輪磨法)242
12.5.2噴射磨耗試驗方法(噴磨法)243
12.5.3落砂磨耗試驗方法(落砂法)244
12.5.4平闆迴轉磨耗試驗方法(平磨法或Taber磨耗試驗)245
12.6封孔度試驗245
12.6.1染料吸附試驗方法246
12.6.2磷�哺跛崴�溶液浸漬試驗方法246
12.6.3導納測定試驗方法247
12.7耐形變破裂性試驗方法247
12.8加速耐光性試驗248
12.8.1光牢度試驗方法248
12.8.2紫外綫光牢度試驗方法249
12.9鏡麵光澤度(光澤保持率)測定試驗249
12.10影像性試驗250
12.10.1目視測定法250
12.10.2儀器測定法251
12.11絕緣強度試驗252
12.12連續性試驗252
12.13質量測定試驗253
12.14陽極氧化膜硬度試驗253
12.15錶麵粗糙度測定試驗(二維錶麵粗糙度測定試驗)254
12.16錶麵顔色(色差)測定試驗255
12.17品質試驗的種類和方法(陽極氧化塗裝復閤膜)255
12.17.1外觀檢驗256
12.17.2陽極氧化膜的厚度測量257
12.17.3CASS試驗258
12.17.4漆膜的附著性試驗258
12.17.5漆膜的耐溶劑性試驗259
12.17.6耐堿性試驗260
12.17.7聯閤耐腐蝕性試驗261
12.17.8加速耐候性試驗262
12.17.9鏡麵光澤度測定試驗264
第13章公司內部規範管理
13.1QC(質量管理)工作程序錶269
13.2物質材料管理271
第14章環境管理
14.1環境管理的考慮與管理事項273
14.2排水處理276
14.2.1排水的水質管理276
14.2.2排水處理設備278
14.3PRTR(關於促進改善管控特定化學物質嚮環境排放量的法律)281
14.4RoHS指令、REACH規則284
14.4.1RoHS指令285
14.4.2REACH規則286
14.5能源管理287
第15章安全衛生
15.1安全衛生基礎296
15.2搬運和作業的安全297
15.3現場使用化學品事項300
15.4化學品事故及其對策301
15.5電氣事故及其對策304
15.6其他安全措施307
第16章設備維護保養與防災
16.1設備維護310
16.2防災措施311

前言/序言


好的,以下是一本關於機械加工和材料科學的圖書簡介,其內容完全獨立於《鋁陽極氧化作業指南和技術管理(原著第2版)》: --- 機械加工與材料科學前沿:精密製造中的先進材料應用與錶麵工程 本書聚焦於現代機械製造領域中,高精度加工技術、新型功能材料的引入及其對産品性能提升的關鍵作用。它旨在為工程師、技術研發人員以及材料科學領域的學生提供一個全麵而深入的視角,理解如何通過先進的製造工藝和材料選擇,實現復雜零部件的可靠、高效生産。 第一部分:現代切削加工的動態與控製 本書的開篇深入探討瞭當前機械加工領域的核心——切削加工的物理機理與過程控製。不同於傳統基於經驗的加工方法,本部分強調瞭基於模型和仿真的現代切削技術。 1. 高速與超高速切削的力學分析: 詳細闡述瞭在極高切削速度下,材料去除過程中的熱-力-電-磁耦閤效應。重點分析瞭刀具與工件之間摩擦、塑性變形區域的微觀結構變化,以及由此産生的殘餘應力和錶麵完整性問題。討論瞭高速加工中切削顫振的産生機製、預測模型以及主動和被動抑振技術。 2. 刀具材料與塗層技術: 係統性地介紹瞭硬質閤金、陶瓷、立方氮化硼(CBN)以及高熵閤金等先進刀具材料的性能特點。尤其關注瞭新型PVD(物理氣相沉積)和CVD(化學氣相沉積)塗層的微觀結構設計,如類金剛石(DLC)塗層、多層梯度塗層,及其在提升刀具耐磨性、降低摩擦係數方麵的應用。 3. 過程監控與智能優化: 探討瞭實時監控技術在保障加工質量中的核心作用。內容涵蓋瞭力學信號、聲發射信號、紅外熱成像以及在綫視覺檢測係統在刀具磨損判斷、工件尺寸偏差預警中的應用。介紹瞭基於機器學習算法的加工參數自適應優化係統,實現對加工過程的閉環控製,最大限度地提升首次通過率(First-Pass Yield)。 第二部分:先進金屬材料的塑性變形與連接技術 本部分將視角轉嚮瞭對結構件至關重要的基礎材料及其連接工藝,尤其側重於航空航天和汽車工業中常用的輕質高強閤金。 1. 增材製造(AM)對材料微觀結構的影響: 深入剖析瞭選區激光熔化(SLM)和電子束熔化(EBM)等粉末床熔融技術對鈦閤金、鎳基高溫閤金和鋁鋰閤金微觀組織的影響。討論瞭快速凝固過程中形成的非平衡相、晶粒尺寸的梯度分布,以及如何通過後處理(如熱等靜壓HIP)來消除孔隙率和殘餘應力,恢復材料的力學性能。 2. 復閤材料的精密加工挑戰: 針對碳縴維增強聚閤物(CFRP)和金屬基復閤材料(MMC),分析瞭其異質性對切削過程的獨特挑戰,如縴維拔齣、基體損傷和界麵脫粘。介紹瞭水刀切割、激光燒蝕等非傳統加工方法在處理這些脆性或粘性材料時的優勢與局限。 3. 固相連接工藝的冶金基礎: 詳述瞭摩擦攪拌焊(FSW)、擴散連接等固相連接技術在連接不同類型材料(如鋁與鋼的異種材料連接)中的應用。重點闡述瞭連接界麵處的冶金反應、相變控製,以及如何有效抑製脆性金屬間化閤物的生成,確保接頭的長期可靠性。 第三部分:功能性錶麵工程的深化應用 本書的最後部分聚焦於錶麵工程,但側重於非電化學沉積和熱處理方法,以賦予零部件特定的物理或化學功能。 1. 物理氣相沉積(PVD)的薄膜設計: 詳細介紹瞭磁控濺射、電弧蒸發等技術在製備高硬度、耐腐蝕塗層上的應用。討論瞭膜層與基體之間的界麵應力管理,以提高膜層附著力和抗剝落能力。案例分析瞭在醫療植入物和模具錶麵應用類金剛石塗層的策略。 2. 熱處理與錶麵改性技術: 係統考察瞭滲碳、滲氮、碳氮共滲等熱化學處理對工件錶麵硬度和疲勞性能的提升機製。對於新型材料,如高熵閤金,探討瞭激光熔覆(Laser Cladding)技術在局部材料強化、製備耐磨抗氧化錶麵的可行性。分析瞭激光衝擊強化(LSI)對抑製錶麵微裂紋擴展、提高疲勞壽命的機理。 3. 摩擦學優化與潤滑: 探討瞭如何通過錶麵粗糙度、形貌控製以及引入特定化學基團,降低零件在運動副中的磨損。討論瞭自潤滑塗層(如含石墨、MoS2的塗層)的設計原則,以及這些塗層在極端工況(高溫、真空或高載荷)下的性能錶現。 本書特色: 本書摒棄瞭傳統教科書的純理論敘述模式,而是緊密結閤工業實際案例,通過大量的工程數據圖錶和流程剖析,構建瞭一個從材料選擇、工藝設計到性能評估的完整技術鏈條。它為讀者提供瞭一種係統性的思維框架,以應對當代精密製造對材料和工藝的嚴苛要求。 ---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的裝幀和排版,簡直是一場視覺的災難。我購買的是“原著第2版”,不知道原版排版是否如此不友好,但這個版本給人的感覺就是教科書式的、粗糙的再現。大量的錶格數據沒有得到良好的可視化處理,常常需要讀者在文字描述和錶格之間反復橫跳纔能理解作者的意圖。更糟糕的是,字體選擇和行間距設置得非常不閤理,閱讀時間稍長,眼睛就感到異常疲勞。我記得有幾個關鍵的電化學反應式,在印刷時齣現瞭明顯的模糊和斷裂,嚴重影響瞭閱讀的流暢性。這讓我不禁懷疑,齣版方在這次“再版”的過程中,是否僅僅隻是對老舊的膠片進行瞭簡單的數字化掃描,而完全沒有進行任何現代意義上的編輯和排版優化。對於一本技術參考書來說,閱讀體驗直接影響瞭知識的吸收效率,這本書在這方麵的錶現,可以說是令人失望至極。

評分

我是一位剛接觸材料錶麵處理的年輕技術員,抱著極大的熱情想係統學習一下陽極氧化。市麵上關於這個主題的書籍實在太多,最終選瞭這本,期待它能提供一個清晰、循序漸進的入門路徑。然而,這本書的敘事方式極其晦澀,簡直是在考驗讀者的耐心和理解力。它似乎默認讀者已經擁有瞭深厚的化學和電化學背景,上來就用大量專業術語進行堆砌,缺乏必要的概念解釋和圖示輔助。更令人沮喪的是,它的結構非常混亂,知識點之間的邏輯跳躍性很大,仿佛是把不同時期積纍的筆記鬍亂拼湊在瞭一起。讀到關鍵的缺陷分析部分時,往往發現它隻是簡單地羅列瞭現象,卻沒有深入剖析成因或提供可操作的排除方案。讀完第一章我就得停下來,花大量時間去查閱其他資料來理解它所說的“膜厚與電流密度的非綫性關係”,這本書自己卻懶得去畫條像樣的麯綫圖。說實話,如果不是被工作任務死死綁定,我可能早就閤上它,轉投那些更注重可視化教學的網絡課程瞭。

評分

從純粹的生産管理角度來看這本書,我隻能用“刻闆”和“教條”來形容。它花瞭大量的篇幅闡述如何設置操作規程、如何進行簡單的定期維護,這些都是基礎中的基礎,對於一個有經驗的現場經理來說,這些內容基本可以忽略不計。真正讓人頭疼的是,書中對“人”的管理幾乎沒有著墨。它似乎認為隻要設備參數設置得當,工人就會像機器人一樣嚴格執行標準,完全沒有考慮現實中人員流動、情緒波動、培訓不到位等因素對工藝一緻性的巨大影響。我特彆關注瞭關於質量控製和溯源體係建設的部分,結果發現,它推崇的無非是手工記錄和簽字確認,這種低效的方式在現在任何一傢通過ISO9001認證的企業都是難以想象的。這本書的“技術管理”部分,更多地停留在“流程記錄管理”,而非現代意義上基於數據的、前瞻性的風險管理。它更像是一本五十年前的工廠手冊,而不是一本指導現代復雜生産體係的指南。

評分

這本關於鋁陽極氧化工藝的書,坦率地說,簡直就是一本穿越瞭時空的文物。我是在一個朋友的推薦下翻開它的,本來對這個領域的基礎知識瞭解得七七八八,希望能找到一些前沿的技術突破或者現代化的管理思路。結果呢?我感覺自己被拉迴瞭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的工廠車間。書裏詳盡地描述瞭各種酸洗、電解、染色和封孔的傳統流程,每一個步驟都細緻到讓你能聞到那種刺鼻的化學氣味。但是,關於數字化控製、自動化生産綫,或者現在非常流行的環保型新工藝,比如鎳酸/有機酸混閤電解液的應用,幾乎隻字未提。作者的視角似乎完全停留在保證“穩定齣産”的初級階段,對於如何提高能效、降低廢水排放這種現代企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簡直是視而不見。讀完以後,我最大的感受是:知識的積纍固然重要,但如果不能與時俱進,再紮實的理論也隻能成為曆史陳列品。對於一個希望在2024年進行工業升級的工程師來說,這本書的參考價值,恐怕更多地在於瞭解“過去是如何做的”,而非“未來應該如何做”。

評分

作為一名資深采購和供應鏈專業人士,我翻閱此書主要是想瞭解鋁材錶麵處理的行業標準和材料特性對後續供應鏈環節的影響。這本書在材料預處理方麵給齣的指導也顯得過於陳舊。例如,它詳細描述瞭傳統鉻酸鈍化處理的細節,這在歐洲和北美地區早已因為環保壓力被嚴格限製或禁用。書中對於不同等級的鋁閤金(如6係和7係)在陽極氧化膜層錶現上的細微差彆,討論得相當膚淺。它更像是一本服務於標準化、批量化生産綫的設計參考書,對於需要處理定製化、小批量高附加值産品的工藝工程師來說,這本書提供的指導性太弱。它沒有告訴我們如何快速調整配方以適應新型的航空級鋁閤金,也沒有提及如何通過先進的無鉻封孔技術來提升齣口産品的閤規性。讀完後,我得齣的結論是:這本書對“標準化”的過度崇拜,反而成瞭它在應對材料多樣性和法規變化時的最大短闆。

評分

自營的東西質量還是不錯的

評分

物流很快,但感覺這本書所講的技術內容與國內當前再用的有很多不同之處

評分

很實用

評分

物流很快,但感覺這本書所講的技術內容與國內當前再用的有很多不同之處

評分

商品質量不錯,快遞服務非常到位,速度挺快的

評分

相信京東,品質與物流齊飛,希望做永遠對得起消費者網站!

評分

不錯

評分

盲腸的一次購物!

評分

相信京東,品質與物流齊飛,希望做永遠對得起消費者網站!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