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英语(第三版)/高等学校教材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英语(第三版)/高等学校教材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马玉录,刘东学 编
图书标签:
  • 机械设计
  • 机械制造
  • 自动化
  • 专业英语
  • 高等教育
  • 教材
  • 工程技术
  • 机械工程
  • 第三版
  • 学科英语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225740
版次:3
商品编码:11615487
包装:平装
丛书名: 高等学校教材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03-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11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英语》可供机械工程及相关专业的本科生使用,也可作为同等程度的专业技术人员的自学教材。
  1.《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英语(第三版)/高等学校教材》涉及的专业主要包括机械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信息工程、工业自动化、应用化学及精细化工、生物工程、环境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制药工程等。
  2.内容覆盖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基本内容,共分为三部分(Part),30个单元(Unit)。每个单元由主课文、主课文词汇表、课文注释、练习作业、阅读材料和阅读材料词汇表组成。书后还附有词汇总表。
  3.材料均选自近年原版英文著作、教材、科技报告和专业期刊,并兼顾多种体裁以及英美的不同文风。各单元之间,既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又独立成章,可根据不同学时数灵活选用。
  4.第三版保留了第二版的风格,对部分内容作了更换和调整,增加了如材料力学绪论、阀门、热力学应用、控制模式等内容,保留的内容尽可能使用新版本的内容,使教材的内容具有更强的时效性和适用性。

内容简介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英语(第三版)/高等学校教材》共分为三部分(Part),30个单元(Unit)。第一部分为机械设计与制造的基本知识,包括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材料的机械性能、材料力学、金属材料热处理、机械及机械零件设计、制造工艺、加工设备、模具设计与制造、数控机床、液压系统、热力学、流体力学、化工机器、质量保证与控制等。第二部分为自动控制的基本知识,其中包括控制原理、控制系统类型、反馈控制原理、过程控制、测量系统、传感器及信号转换、系统状态监测等。第三部分为现代先进制造技术,主要介绍机电一体化、计算机数控、机器人、计算机辅助制造、柔性制造系统、计算机集成制造、自动组装、敏捷制造、精益制造、大批量定制生产、虚拟制造、绿色产品制造等。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英语(第三版)/高等学校教材》的内容覆盖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基本内容。各单元之间,既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又独立成章,可根据不同学时数灵活选用。第三版保留了第二版的风格,对部分内容作了更换和调整,增加了如材料力学绪论、阀门、热力学应用、控制模式等内容,保留的内容尽可能使用新版本的内容,使教材的内容具有更强的时效性和适用性。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英语(第三版)/高等学校教材》可供机械工程及相关专业本科生使用,也可作为同等程度的专业技术人员的自学教材。

作者简介

马玉录,华东理工大学,教授,  1982年毕业于华东化工学院(现华东理工大学)化工机械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91.1~93.3美国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访问学者, 97. 7~98.7瑞典Swedish Institute for Fiber and Polymer Research访问学者。曾先后担任化工机械系副系主任,材料行为研究室主任,化工机械研究所副所长,学校科技处副处长、人事处处长等职。2000年被列入教育部“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2003年获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优秀骨干教师奖励。现任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过程设备材料与加工研究室主任。
近年来,主要从事新型高分子复合材料成型工艺研究及非金属材料在化工机械及设备上的应用研究。先后主持和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基金、中石化科研开发项目等40多项纵向和横向科研项目。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4项 (已授权1项)。主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英语》教材,参编《化工机械工程手册》等。长期担任本科生“科技英语”和研究生“现代工程材料”教学任务,教学效果良好。

目录

PART Ⅰ FUNDAMENTALS OF MACHINE DESIGN & MANUFACTURING1
Unit 1 Metals
Reading Material 1 Stainless Steels
Unit 2 Selection of Construction Materials
Reading Material 2 Polymer and Composites
Unit 3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Materials
Reading Material 3 Introduction to Mechanics of Materials
Unit 4 Application of Intensive Quenching Technology for Steel Parts
Reading Material 4 An Overview of Advances in Vacuum
Heat Treatment
Unit 5 Design of Machine and Machine Elements
Reading Material 5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 Novel Dexterous
Robotic Hand
Unit 6 Manufacturing Process (1)
Reading Material 6 Manufacturing Process (2)
Unit 7 Shaper, Planer, Milling and Grinding Machines
Reading Material 7 Lathe
Unit 8 Die Manufacture
Reading Material 8 Injection Molds
Unit 9 NC Machines
Reading Material 9 Numerical Control
Unit 10 Hydraulic System
Reading Material 10 Valves
Unit 11 Thermodynamics
Reading Material 11 Applications of Engineering Thermodynamics
Unit 12 Fluid Mechanics in Engineering
Reading Material 12 Regimes of Flow in a Straight Pipe or Duct
Unit 13 Compressors——General Type Selection Factors
Reading Material 13 Pumps
Unit 14 Quality Assurance and Control(1)
Reading Material 14 Quality Assurance and Control (2)

PART Ⅱ FUNDAMENTALS OF AUTOMATION91Unit 15Control System Fundamentals
Reading Material 15 Applications of Automatic Control
Unit 16 Open�睱oop and Closed�睱oop Control
Reading Material 16 The Modes of Control Action
Unit 17 Feedback and Its Effects
Reading Material 17 Types of Feedback Control Systems
Unit 18 Adaptive Control
Reading Material 18 Digital Control Development
Unit 19 Process Control (1)
Reading Material 19 Process Control (2)
Unit 20 Measurement Systems
Reading Material 20 Measurement
Unit 21 The World of Sensors
Reading Material 21 Signal Conversion
Unit 22 Introduction to Vibration
Reading Material 22 Vibration Analysis and Fault Diagnosis

PART Ⅲ COMPUTERIZ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IES144Unit 23What is“Mechatronics”?
Reading Material 23 Benefits of Mechatronics
Unit 24 Computerized Numerical Control (1)
Reading Material 24 Computerized Numerical Control (2)
Unit 25 Robots (1)
Reading Material 25 Robots(2)
Unit 26 Computer�睞ided Manufacturing (1)
Reading Material 26 Computer�睞ided Manufacturing (2)
Unit 27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1)
Reading Material 27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2)
Unit 28 Computer�睮ntegrated Manufacturing (1)
Reading Material 28 Computer�睮ntegrated Manufacturing (2)
Unit 29 Automatic Assembly (1)
Reading Material 29 Automatic Assembly (2)
Unit 30 Lean Production, Agile Manufacturing and Mass Customization
Production
Reading Material 30 Virtual Manufacturing and Green Product
Manufacturing
Appendix 1Vocabulary
Appendix 2A List of Common Prefixes and Suffixes

前言/序言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英语(第三版)/高等学校教材》图书简介 本书作为一本面向高等学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英语教材,旨在帮助学生系统性地掌握与该领域相关的专业英语词汇、术语、表达方式以及学术写作技巧。教材内容紧密结合学科前沿,涵盖了机械设计、制造工艺、自动化控制、材料科学、工程力学等核心知识点,并通过真实的工程案例和研究文献,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地道的专业英语进行学习、交流和研究。 核心内容要点: 专业词汇与术语的系统梳理: 教材精选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领域最常用、最重要的英语词汇和术语,并按照知识模块进行分类讲解,例如,在“机械设计”部分,会涵盖各种机械零件(如轴、键、联轴器、齿轮、轴承等)的英文名称、描述性词汇(如强度、刚度、疲劳、磨损等)以及设计原则(如优化设计、可靠性设计等)。在“制造工艺”方面,会涉及切削加工、铸造、锻造、焊接、增材制造等工艺方法的英文名称、设备术语(如车床、铣床、磨床、数控机床等)以及工艺参数的表达。自动化部分则会聚焦于传感器、执行器、PLC、机器人、控制系统等关键概念。 语法与句型在专业语境下的应用: 除了词汇,教材还会重点分析专业英语的典型句型结构,例如被动语态在描述制造过程中的应用,情态动词在表达技术要求和可能性时的作用,以及各种从句在连接复杂信息时的运用。通过对比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和模仿地道的专业表达。 阅读理解与信息获取能力培养: 教材精选了大量来自权威期刊、会议论文、技术报告和产品手册的英文文本,内容涵盖最新的技术发展、经典的设计案例、深入的工艺分析以及前沿的研究成果。学生通过阅读这些文本,能够提高快速准确获取关键信息的能力,理解专业文献的逻辑结构,并为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打下基础。 听力与口语交流能力的提升: 教材可能包含与专业内容相关的音频或视频材料,例如技术讲座、产品介绍、工作会议模拟等,旨在训练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同时,通过设计小组讨论、案例分析、技术答辩等环节,鼓励学生用英语进行专业交流,锻炼口语表达的流利度和准确性。 学术写作与论文撰写指导: 本书高度重视学术写作能力的培养。内容会包含专业论文的结构(引言、文献综述、研究方法、结果与讨论、结论等)以及各部分的写作要点。教材会提供范例,指导学生如何清晰、准确、有逻辑地阐述研究内容、分析数据、表达观点,并掌握学术写作的规范,如引用格式、图表制作等。 前沿技术与发展趋势的介绍: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领域不断涌现新的技术和概念。本书会及时融入这些新内容,例如智能制造、工业4.0、物联网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先进材料、仿生设计、人工智能在设计与制造中的角色等,帮助学生了解行业动态,拓宽知识视野。 实际应用与工程实践的结合: 教材的编写理念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大量的工程实例,学生可以直观地理解专业术语和理论知识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例如,学习轴承的选型和设计时,会结合具体的机械设备进行讲解;在讨论加工精度时,会分析不同加工方法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学习目标: 通过本教材的学习,学生将能够: 熟练掌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领域常用的英语词汇和术语,并能在专业语境下准确使用。 理解和运用专业的英语表达方式,准确地进行专业阅读和信息检索。 初步具备用英语进行专业交流、讨论和报告的能力。 掌握撰写简单专业报告和技术文档的基本方法,为日后的学术研究和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了解本领域最新的技术发展趋势和工程实践动态。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出版方,作为国内知名的学术出版社,一直以来都以其高品质的学术出版物而闻名。我对他们的出版物质量有着非常高的信任度。从我以往接触过的他们的教材来看,无论是内容的严谨性,还是排版的精美程度,都堪称一流。因此,当我看到这本书也是由他们出版时,心里就有了底。我猜想,这本书在内容的审核和修订过程中,一定会经过多位行业内资深专家和教授的严格把关,确保了内容的科学性、前沿性和实用性。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包含最新的技术发展趋势,例如人工智能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或者工业4.0相关的概念。毕竟,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是一个不断发展的领域,滞后的知识很快就会被淘汰。我也希望这本书能够注重培养我们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理论知识的堆砌。例如,书中是否会提供一些案例分析,让我们学习如何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现实世界中的挑战。

评分

在我过去的学习经历中,许多专业书籍往往过于注重理论,而忽略了实际操作的重要性。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在这方面有所突破,它不仅仅提供理论知识,更能够引导我们去思考实际的工程问题,并且提供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我期待书中能够包含一些“案例分析”或者“工程实践”的章节,通过真实的工业案例,来展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领域的最新应用和挑战。例如,书中是否会分析某个大型工程项目的设计与制造过程,或者讨论某个自动化生产线的优化方案。我希望通过这些案例,能够让我更直观地感受到理论知识的价值,并且学习到如何在实际工作中运用所学的知识。这本书如果能够在这方面做得出色,那将是对我最大的帮助。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一如既往地简洁而专业,淡淡的米白色背景配上烫金的标题,透露着一种沉静而厚重的学术气息。当我第一次拿到这本书时,就对它的编排方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记得当时在书店里翻看了好久,与其他同类书籍相比,它的内容组织结构似乎更加清晰,逻辑性也更强。我当时就暗下决心,一定要把它收入囊中。拿到手之后,迫不及待地翻开第一章,虽然还没有深入阅读,但从目录和章节标题来看,就对这本书的整体框架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作者似乎非常注重将基础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这一点对于我们这些即将步入工程领域的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毕竟,学习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我尤其期待书中对一些经典案例的分析,希望能够从中学习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另外,书本的印刷质量也相当不错,纸张厚实,不易透墨,字体清晰,阅读起来非常舒适。这对于长时间学习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量因素。总的来说,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非常正面的,它让我对即将开始的学习充满了期待。

评分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从我粗略翻阅的几页来看,非常符合专业英语教材的要求,即严谨、准确,又不失可读性。作为一名非英语母语的学生,我常常在阅读专业文献时感到吃力,尤其是当文献中充斥着大量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和复杂的长句时。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在这方面做得更好,它应该能够用清晰、简洁的英文,来阐述复杂的工程概念。这一点对于我们提高英语的理解能力,同时掌握专业知识,是非常关键的。我尤其关注书中对专业术语的解释是否到位,是否有配套的例句,帮助我们理解其在不同语境下的用法。另外,我也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练习题,帮助我们巩固所学的词汇和语法。优秀的专业英语教材,不仅仅是翻译,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引导。它应该能够帮助我们以一种更加国际化的视角来理解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领域。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我学习过程中一个得力的助手,让我能够在提升英语水平的同时,也能够深入理解专业知识。

评分

在浏览这本书的时候,我被它独特的章节划分方式所吸引。与许多同类书籍将“设计”和“制造”割裂开来不同,这本书似乎将它们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一开始就强调了设计过程中的可制造性原则。这一点对我来说,是非常宝贵的。在我之前的学习经历中,我常常感到设计出来的东西在制造环节会遇到很多问题,而这本书的这种编排方式,预示着它将提供一种更系统、更全面的视角。我猜想,书中很可能会在早期章节就介绍一些先进的制造工艺,例如增材制造、精密加工等,并将其与设计理念相结合。这对于我们理解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优化设计方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都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我非常期待看到书中关于“设计 for X”(如设计 for Manufacturing, Design for Assembly)等概念的深入阐述。我还注意到,书中似乎还包含了大量的插图和图表,这对于理解抽象的工程概念非常有帮助。我希望这些图表能够清晰、准确,并且能够很好地辅助文字内容的理解。总的来说,这本书的章节设计和内容组织,让我看到了它在理论深度和实践指导方面的潜力。

评分

当我拿到这本书时,立刻被其厚重的体量所吸引。这通常意味着内容非常丰富,能够提供详尽的知识讲解。我猜想,这本书在内容的编排上,一定经过了精心的设计,以确保知识点的连贯性和逻辑性。我期待书中能够提供深入的理论分析,例如对各种机械原理的数学推导,以及对制造工艺的原理阐述。同时,我也希望书中能够包含大量的工程实例,通过具体的案例来阐释抽象的理论概念,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我尤其关注书中是否会对一些先进的制造技术,如3D打印、精密加工、以及柔性制造系统等,有详细的介绍。这些技术在当今的工业生产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本书的厚重,也预示着它将成为我学习过程中一本值得反复研读的参考书。

评分

我了解到这本书被定位为“高等学校教材”,这让我对它的内容深度和广度有了更高的期望。高等学校教材通常意味着其内容会更加系统、全面,并且具有一定的学术深度,能够满足本科及研究生阶段的学习需求。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涵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核心知识体系,包括但不限于机械原理、机械零件设计、制造工艺学、数控技术、自动化控制原理等。同时,我也希望它能够展现该领域的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我期待书中能够提供清晰的理论讲解,丰富的图文并茂的示例,以及具有挑战性的习题,能够帮助我建立扎实的专业基础,并且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自动化”这一部分,我特别希望能看到它如何与“机械设计制造”紧密结合,例如在智能制造、工业机器人、以及自动化生产线的设计与控制等方面,能够有深入的阐述。

评分

这本书的设计风格,从封面就可以看出它的专业性和严谨性。我一直以来都偏爱那些排版清晰、版式规整的图书,这样的书籍能够让人在阅读时更加专注,不易分心。我希望这本书在内页排版上也能够延续这种风格,字体大小适中,行间距合理,章节划分清晰,段落结构分明。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包含大量的插图、表格、以及流程图,并且这些图文信息都能够清晰、准确地展示。例如,在介绍机械零件时,我希望能够看到清晰的三维模型或者二维图纸;在讲解制造工艺时,我希望能够看到相关的工艺流程图或者设备示意图。这些视觉化的信息,对于帮助我们理解复杂的工程概念,是非常重要的。我相信,一个优秀的版式设计,能够极大地提升阅读体验,让我更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去学习。

评分

我注意到这本书的标题中包含了“专业英语”这个词,这让我对它的内容有了更具体的期待。在我看来,一本优秀的专业英语教材,不应该仅仅是简单地翻译专业术语,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在专业领域内用英语进行阅读、写作、交流的能力。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高质量的专业词汇表,详细解释每个词汇的含义、用法,以及相关的搭配。同时,我也期待书中能够包含一些英文的专业文章、论文摘要,以及技术报告的范例,让我们学习如何理解和模仿这些专业文献的写作风格。此外,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与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相关的英文口语交流场景,例如参加学术会议、与外国专家交流、或者进行技术演示等,帮助我们提升口语表达能力。这本书的出现,对于我这种希望在专业领域内提升英语水平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福音。

评分

这本书的第三版,这本身就说明了其内容的稳定性和生命力。一本教材能够经历多次修订,通常意味着它在教学实践中受到了广泛的认可,并且内容一直在不断地更新和完善。我猜想,第三版在第二版的基础上,很可能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改进:首先,是对一些过时内容的更新,加入了最新的技术和理论。其次,是对一些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存在理解难点的部分进行了优化和解释,使内容更加易于学生掌握。最后,可能还加入了更多的案例研究、习题以及参考资料,以进一步提升教材的实用性和教学效果。我非常好奇,这次修订具体更新了哪些内容,又对哪些知识点进行了更深入的阐述。我尤其关心书中是否对一些前沿技术,如智能制造、机器人技术、以及先进材料等,进行了更新和补充。因为这些都是当前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领域最热门和最重要的发展方向。

评分

书到的时侯封皮都开了,而且也没有包装,无言以对

评分

差不多差不多差不多差不多

评分

滚滚滚古古怪怪

评分

微笑向暖,安之若素;

评分

心存美好,微笑中带有阳光;安于生活,对生命中不期而遇的困难与挫折不抱怨。不沮丧,坦然面对每一次失败;你若能把心放开,自然会有徐徐清风吹过心田。

评分

心存美好,微笑中带有阳光;安于生活,对生命中不期而遇的困难与挫折不抱怨。不沮丧,坦然面对每一次失败;你若能把心放开,自然会有徐徐清风吹过心田。

评分

不错,感谢分享。

评分

ww

评分

你若盛开,蝴蝶自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