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發動機技術大全

現代發動機技術大全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德] Richard van Basshuysen,[德] Fred Schiifer 著,張然治,吳建全,景國璽 等 譯
圖書標籤:
  • 發動機
  • 汽車工程
  • 機械工程
  • 內燃機
  • 汽車維修
  • 發動機技術
  • 汽車原理
  • 動力係統
  • 車輛工程
  • 發動機設計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國防工業齣版社
ISBN:9787118095418
版次:1
商品編碼:11641057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4-10-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1017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現代發動機技術大全》是國外第一部係統全麵介紹現代發動機技術的百科全書,匯集瞭國外內燃機領域百名專傢大量的基礎研究、工程開發和應用經驗,是全麵反映現代發動機技術發展的指南,是一本難得的發動機技術綜閤性辭書。
  《現代發動機技術大全》全麵概括和總結瞭現代發動機技術幾乎所有學科領域的管理性因素,並給齣瞭現代發動機技術的應用研究實例,將現代發動機研究和開發中積纍的理論研究和工程經驗呈現齣來。《現代發動機技術大全》介紹瞭內燃機技術概念、理論和研究方法以及係統與零部件的結構特徵,特彆是介紹瞭熱衝擊動力學、結構動態響應頻率計算、剛體動力學和多體動力係統等新的仿真技術手段以及大量的工程實踐例證。
  《現代發動機技術大全》內容新穎,圖文並茂,采用瞭大量圖錶、數據資料和産品研發工程應用實例,關鍵詞按字母順序排列,建立瞭不同技術之間的交叉引用關係,並擴展到四級條目,關鍵部分配有插圖,嚮讀者提供瞭更為豐富的可視化解釋。
  《現代發動機技術大全》的齣版有助於科研人員係統全麵地瞭解和掌握國外發動機技術發展的新變化,有助於藉鑒國外在發動機技術領域的研究理念、方法和工程應用經驗,對於車輛、工業、船舶、航空等相關行業的動力工程技術人員、行業機構的管理人員以及高等院校相關專業的師生全麵瞭解現代發動機的技術發展和開展工程研發與技術創新具有很高的參考價值。

作者簡介

  Richard van Basshuysen,榮譽工學博士,德國工程師協會(VDI)會員,1932年齣生於德國賓根/萊茵。最早為一名汽車修理工學徒,齣師後獲得汽車修理技工資格;1953-1955年就讀於不倫瑞剋/沃爾芬比特爾應用技術大學,畢業後獲得機械工程師學位。1982年,獲得大學機械工程學士學位。1955—1965年,在德國鹹海石油公司/英國石油公司擔任工程科學助理。1965年,巴舒森加人NSU汽車公司,負責發動機和變速箱研發過程中的試驗工作,包括汪剋爾發動機的開發工作,後升任汽車試驗工程副主任。在這個職位上,他對許多車輛的發展作齣瞭貢獻,促成瞭普林茨(Prinz)4、NSU 1000和1200、RO 80和K 70等許多車輛的開發。1969年,NSU汽車公司被奧迪公司(Audi AG)接管,在此他負責豪華車的開發,並擔任發動機和變速箱開發總監;他還被選為奧迪公司監事會監事。巴舒森最重要的貢獻是開發瞭第一颱轎車用低排放、直噴、渦輪增壓柴油機,當時公司內部多數人對此持反對意見。與預燃室發動機相比,這種直噴式發動機的特點是燃油消耗減少20%,再加上高功率輸齣和扭矩水平,確立瞭其在全球超群的地位。在歐洲,這種類型發動機的市場占有率從1989年的約12%增長到2007年的50%以上。在他企業生涯的後期,巴舒森於1992年成立瞭工程辦公室,目前他仍然在管理著這個辦公室。現在,他緻力於國際公認的科學和工程類期刊《汽車技術》雜誌(ATZ)和《發動機技術》雜誌(MTZ)的齣版,並為國際汽車製造商提供谘詢工作和工程服務,撰寫和齣版科學和工程方麵的書籍,其中大部分已被翻譯成英文。總而言之,他是50多個齣版物的作者或特約作者。十多年來,他的社論定期齣現在ATZ和MTZ上。2001年,他被授予2000年度恩斯特一布裏剋勒奬和奔馳-戴姆勒-邁巴赫榮譽勛章。2004年,馬格德堡大學授予他榮譽博士學位。
  
  Fred Schiifer,教授,工學博士,1948年齣生於德國萊茵諾韋德。他在完成機械工程學徒之後,繼續在科布倫茨國傢工程學院從事這一領域的學習。接著進入凱澤斯勞滕大學發動機和機器係學習,獲得工學碩士學位。最後,他的博士論文是“奧托發動機的氫氣/甲醇燃燒反應動力學研究”。然後,捨費爾進人位於德國內卡蘇姆的奧迪公司,擔任開發主管助理。在該公司的10年期間,他還擔任瞭包括發動機實驗組經理、發動機設計部主任等職務。
  1990年,捨費爾被伊謝爾倫技術大學聘任為發動機和機器係教授,目前在南伐裏亞的伊謝爾倫技術大學執導他的內燃機和流體機械實驗室。他是很多大學機構的現任成員,包括管理大學教務。他當前擔任理論和研究學院副院長,是機械工程學院指導委員會的成員。捨費爾還活躍在發動機技術研究和開發領域,無論是在自研能力,還是與該公司機器和工廠自動化(MPA)工程閤作。1996-2003年,他與理查德·巴舒森閤作,以增刊的形式在ATZ和MTZ雜誌上分期齣版瞭“殼牌內燃機詞典”。2004年,以書籍的形式齣版瞭專著《發動機技術詞典》,捨費爾多年來一直是德國工程師協會(VDI)和汽車工程師學會(SAE)的成員。

內頁插圖

目錄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精彩書摘

  《現代發動機技術大全》:
  濃油霧Rich cloud。在稀薄調諧汽油機中,為實現低的燃油消耗率,必須進行混閤氣分層,隻有這樣纔會在火花塞周圍形成可點燃的濃混閤氣(即濃油霧)。根據這一原理工作的直噴式汽油機,由於燃油消耗量低,在全球範圍得到瞭推廣。由於這種發動機可以理想地控製混閤氣質量,因此在部分載荷條件下燃油消耗量節約可高達20%。
  濃混閤氣Rich mixture。是指實際空氣含量低於完全反應理論上所需空氣含量(燃油完全轉換為H2O和CO2)的混閤氣。濃混閤氣有助於發動機內部冷卻,防止敲缸,常用於全負荷工況。但同時會引起燃油消耗率的增加和HC排放的增大。
  理論混閤氣Stoichiometric mixtureo是指空燃比經過精確測量,測得的空氣含量恰好為全部燃油氧化為H2O和CO2理論上所需空氣含量的混閤氣。應用三元催化轉化器時,應采用理論混閤氣,因為CO、HC和NOx這三種汙染物隻有在這種混閤氣條件下纔能實現充分、高效率轉換。
  附壁油膜形成Wall film formationo如果混閤氣製備不理想,且進氣歧管內混閤氣流動齣現偏嚮,就會形成附壁油膜,油膜厚度取決於當前進氣歧管壁麵和混閤氣的溫度。油膜主要齣現在采用化油器和單點噴射的老式發動機的進氣歧管中。全負荷時,形成油膜的燃油比例可達到總噴油量的1/2。附著在歧管壁麵上的燃油密度主要取決於進入進氣歧管的混閤氣條件。零件邊緣和節氣門等氣體流動障礙,對油膜形成有著重大影響。在冷起動和暖機過程中,即使之前混閤氣製備非常好,也有可能形成附壁油膜。
  ……

前言/序言


《穿越時空的齒輪:機械原理的演進與未來展望》 本書並非聚焦於現代發動機的某一特定技術領域,而是將視角拉高,帶領讀者踏上一段穿越機械原理悠久曆史的壯麗旅程。我們探索的並非具體的某個活塞、麯軸的精巧設計,而是驅動這一切運轉背後,那些最基本、最普適的物理定律和工程哲學。 第一部分:機械的黎明——從古至今的智慧結晶 我們將一同迴顧人類曆史上那些令人驚嘆的機械發明,追溯它們是如何從最初樸素的工具,逐步演化成復雜精密的機械係統。 杠杆的優雅與滑輪的省力: 從古埃及的金字塔到古代中國的灌溉係統,我們將剖析杠杆、滑輪、斜麵等簡單機械如何被巧妙運用,以最小的代價實現最大的功用。這不僅是關於物理原理的應用,更是關於人類智慧如何剋服自然限製的生動寫照。 齒輪的王國: 齒輪,被譽為機械的心髒,其演進曆程本身就是一部精彩的工程史。我們將探究不同時代齒輪的設計理念,從早期的木質齒輪到後來的精密金屬加工,瞭解其形狀、傳動方式的演變如何影響著動力傳遞的效率與精度。本書將深入淺齣地解釋直齒輪、斜齒輪、蝸輪蝸杆等基本類型的工作原理,以及它們在古代鍾錶、水力機械等領域的應用,展現齒輪如何成為復雜機械得以運轉的基石。 流體與力量的對話: 水力、風力等自然力量的捕捉與利用,是早期機械發展的重要驅動力。我們將考察水車、風車等裝置的設計原理,理解它們如何將自然界的無形能量轉化為可用的機械功,以及這些裝置在農業、工業早期的重要作用。 蒸汽時代的曙光: 蒸汽機的誕生無疑是機械史上的一個裏程碑。本書將側重於蒸汽機工作原理的物理基礎,而非僅僅羅列其技術規格。我們會解釋熱力學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如何在蒸汽機的設計中得到體現,以及早期蒸汽機在提高生産力方麵所扮演的角色。我們將探討其從早期簡陋的水泵到能夠驅動龐大機器的演變過程,以及其對工業革命的深遠影響。 第二部分:精密時代的探索——理論與實踐的融閤 隨著科學理論的成熟,機械設計進入瞭一個更加注重理論計算和精密製造的時代。 材料科學的進步: 優質材料是製造精密機械的前提。我們將簡要介紹不同時期材料科學的突破,例如閤金的齣現如何提升瞭金屬的強度和韌性,從而允許更精巧、更耐用的機械部件的設計。 摩擦與磨損的智慧: 任何機械係統都無法迴避摩擦和磨損的問題。本書將探討古今中外工程師們在減少摩擦、提高耐磨性方麵的智慧,從早期的潤滑劑應用到現代的錶麵處理技術,理解這些看似細微的環節對機械性能的巨大影響。 動力傳遞的藝術: 除瞭齒輪,皮帶傳動、鏈條傳動等多種動力傳遞方式也在不斷發展。我們將分析不同傳動方式的優缺點,以及它們在不同應用場景下的適用性,理解工程師如何在效率、精度、成本之間做齣權衡。 運動的控製與反饋: 簡單的機械運動是基礎,但更復雜的機械係統需要精確的控製。我們將觸摸到早期自動控製係統的雛形,例如鍾錶的擺輪係統、蒸汽機的節速器等,理解它們如何通過簡單的反饋機製來穩定機械運行。 第三部分:超越經典——現代機械學的思考與展望 在迴顧曆史的同時,本書也將著眼於現代機械學所麵臨的挑戰與未來的發展方嚮,但並非直接介紹現代發動機的最新技術細節。 效率的極緻追求: 能量效率是衡量機械係統優劣的重要指標。我們將討論能量守恒和能量耗散的基本概念,以及工程師們如何在設計中努力減少能量損失,提升整體效率。 智能化與集成化: 現代機械係統越來越傾嚮於集成電子、信息技術。我們將思考機械結構與控製係統如何協同工作,實現更高級彆的自動化和智能化,但不會深入探討具體的傳感器、控製器類型。 可持續性與綠色設計: 環保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機械設計也麵臨著綠色化的挑戰。我們將探討如何通過材料選擇、結構優化、能源迴收等方式,實現更加環境友好的機械係統。 仿生學的啓示: 自然界億萬年的進化孕育瞭無數精妙的機械結構。我們將簡要介紹仿生學如何為機械設計提供新的靈感,例如從動物骨骼結構中學習輕量化設計,從昆蟲翅膀中尋找空氣動力學優化方案。 本書特色: 宏觀視角: 區彆於專注於單一技術領域的書籍,本書提供一個更廣闊的視野,將機械原理的發展置於曆史長河中進行審視。 原理為先: 強調機械背後的基本物理原理和工程哲學,幫助讀者理解“為什麼”,而非僅僅是“是什麼”。 啓發性: 通過對機械史的迴顧和對未來趨勢的思考,激發讀者對機械工程更深入的興趣和探索欲望。 通俗易懂: 避免過於專業的技術術語,力求以清晰、生動的語言,嚮廣大讀者展現機械世界的魅力。 《穿越時空的齒輪:機械原理的演進與未來展望》是一本獻給所有對機械充滿好奇,渴望理解事物運作本質的讀者的書籍。它將帶領您領略機械科學的博大精深,感受人類智慧的無窮創造力,並一同展望機械技術更加輝煌的未來。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不僅僅是技術手冊,更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工程師在循循善誘地教導。我特彆欣賞書中關於發動機性能調校的討論。作者並沒有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麵,而是結閤瞭大量的實際案例,分析瞭不同的調校策略如何影響發動機的動力輸齣、燃油經濟性和排放。例如,關於ECU(發動機控製單元)的重寫、進排氣係統的優化、渦輪增壓器參數的調整等等,這些內容都讓我對如何“壓榨”齣發動機的極緻性能有瞭更深入的理解。

評分

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靈活多變,有的時候像一位嚴謹的學者,有的時候又像一個熱情的講解員。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發動機的“聲浪”和“振動”的章節。作者用生動的語言描述瞭不同類型發動機獨特的聲音特徵,以及這些聲音如何反映瞭發動機的工作狀態和性能。例如,V8發動機低沉渾厚的轟鳴聲,直列四缸發動機悅耳的咆哮聲,這些描述都讓我對發動機有瞭更感性的認識。同時,書中也提到瞭如何通過優化發動機設計來降低振動,提升駕乘舒適性,這讓我從另一個維度理解瞭發動機的工程之美。

評分

我是一名熱愛DIY的機械愛好者,對各種機械裝置都充滿瞭探索欲。這本書在講解發動機工作原理的同時,還穿插瞭許多關於發動機製造工藝的介紹,這讓我大開眼界。我看到瞭精密鑄造、數控加工、激光焊接等現代製造技術在發動機生産中的應用。書中對這些工藝的描述細緻入微,甚至還配有一些工廠生産綫的圖片,讓我仿佛置身於生産現場,親眼目睹著一件件精密的發動機部件是如何誕生的。

評分

我一直對新能源汽車的動力係統很感興趣,所以當我看到這本書中有關於電動驅動技術和混閤動力係統的章節時,我感到非常欣喜。書中詳細介紹瞭電動機的種類、工作原理以及它們在純電動汽車和混閤動力汽車中的應用。我尤其對混閤動力係統的能量迴收和管理策略感到著迷,書中通過圖錶和實例,清晰地展示瞭在不同駕駛條件下,電池、電動機和內燃機是如何協同工作的,以達到最佳的燃油經濟性和動力輸齣。這讓我對未來汽車的發展方嚮有瞭更清晰的認識。

評分

我是一位對汽車機械原理充滿好奇的普通讀者,一直以來都覺得發動機是個相當復雜且高深莫測的機械心髒。這本書的齣現,簡直就像為我打開瞭一扇新世界的大門。在閱讀的過程中,我驚喜地發現,作者並非直接丟給我一堆枯燥的技術術語,而是循序漸進,從最基礎的機械結構講起。比如,關於活塞、麯軸、連杆等核心部件,書中不僅詳細描述瞭它們的外形和功能,還通過精密的3D模型圖,讓我能夠清晰地看到它們是如何協同工作的。特彆是關於氣門正時係統的講解,我原本以為會非常晦澀,但書中通過對凸輪軸、正時皮帶(或鏈條)以及氣門開閉時機的詳細分析,讓我對發動機的“呼吸”過程有瞭更深刻的認識。

評分

我一直對發動機的未來發展趨勢充滿好奇。這本書的結尾部分,著重探討瞭未來發動機技術的革新方嚮。我看到瞭對氫燃料電池發動機、更高效的內燃機技術以及人工智能在發動機控製中的應用等前沿技術的展望。書中對於這些未來技術的可行性、潛在優勢以及麵臨的挑戰進行瞭深入的分析,這讓我對汽車工業的未來充滿瞭期待。特彆是關於碳排放和可持續發展的主題,書中也進行瞭詳細的闡述,讓我認識到技術進步在環境保護中的重要作用。

評分

作為一名曾經的技校學生,我一直對發動機的維修和保養有著濃厚的興趣。這本書的章節中,有專門講解發動機常見故障的診斷和維修方法。這對我來說是極大的幫助。書中列舉瞭許多典型的發動機故障現象,例如啓動睏難、怠速不穩、動力下降等,並詳細分析瞭這些故障可能的原因,從點火係統、燃油係統到進排氣係統,都有涉及。更重要的是,書中還提供瞭相應的檢查步驟和維修建議,讓我能夠對一些簡單的故障進行初步的判斷和處理。

評分

這本書的排版和設計非常用心,每一頁都充滿瞭細節。我特彆喜歡書中對不同類型發動機的分類和介紹。比如,關於直列四缸、V6、W12等不同氣缸排列方式的優缺點,作者都進行瞭詳細的對比分析。我一直很好奇為什麼有些車是四缸,有些是六缸,甚至還有十二缸。這本書就解答瞭我的疑惑,解釋瞭不同排列方式對發動機的性能、尺寸、平順性以及成本的影響。書中還對自然吸氣發動機和渦輪增壓發動機進行瞭深入的探討,我一直對渦輪增壓的“小渦輪”如何提升動力感到好奇,書中對此的解釋非常到位,讓我明白瞭渦輪增壓器的工作原理以及它為發動機帶來的顯著動力提升。

評分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非常有吸引力,那種金屬質感和綫條的流暢感,一下子就抓住瞭我這個汽車愛好者。我迫不及待地翻開,心想著終於能一窺現代發動機的神秘麵紗瞭。書中開篇就詳細介紹瞭內燃機的基本原理,從吸氣、壓縮、做功到排氣,每一個環節都用清晰的圖解和通俗易懂的文字進行瞭闡述。我特彆喜歡關於熱力學定律在發動機工作中的應用那一章,作者用瞭很多生動的比喻,將復雜的物理概念變得十分形象。比如,將壓縮行程比作擠壓彈簧,將做功行程比作彈簧釋放能量。這種講解方式讓我這個非專業人士也能輕鬆理解。

評分

這本書簡直就是一部百科全書式的指南。我最喜歡的部分是關於發動機材料科學的應用。作者深入淺齣地講解瞭各種金屬閤金、陶瓷材料以及復閤材料在發動機製造中的應用,以及它們對發動機性能、耐久性和輕量化的影響。比如,書中詳細介紹瞭鋁閤金、鑄鐵、鈦閤金等材料的特性,以及它們在缸體、活塞、氣門等部件上的使用。我還瞭解到瞭許多先進的材料處理技術,如熱處理、錶麵塗層等,這些技術是如何讓發動機部件更耐磨、更耐高溫的。

評分

比較不錯的一本百科全書,知識點不錯。

評分

書籍正版,太專業,購買錯瞭,京東已及時退貨,服務到位

評分

德國的發動機大全的確是指導該行業的重要資料

評分

比較不錯的一本百科全書,知識點不錯。

評分

有點小貴,詞條形式的

評分

不錯不錯,值得推薦。。。。。。。

評分

內容很多,還沒看完。

評分

真的很厚

評分

雖然大眾因為成本問題尾氣排放造假,但是實際的工程人員不掌握高科技不行。挺這個書,祝大眾倒閉~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