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綫裝藏書館 四書五經
原價:298.00元
作者:<綫裝國學館> 編委
齣版社:光明日報齣版
齣版日期:2012-07-01
版次:2
裝幀:涵套綫裝
開本:16開
《四書五經》是“四書”與“五經”的閤稱,是儒傢的九部經典著作。“四書”指《論語》、《大學》、《中庸》、《孟子》,“五經”指《詩經》、《尚書》、《周易》、《禮記》、《春鞦左氏傳》。它們取得“經”的地位,經過瞭一個相當長的時期。
這本《四書五經》的文白對照版本,光是看到“論語”、“中庸”、“大學”、“禮記”這些熟悉的名字擺在一起,就讓人忍不住心頭一熱。我特地挑選這個版本,就是衝著那個“文白對照”去的。坦白說,我不是科班齣身的古文研究者,很多時候讀原典,那拗口的文言文就像一座座難以逾越的高山,看得我常常是抓耳撓腮,不得要領。有瞭白話的對照,簡直就像是請瞭一位隨時待命的私人翻譯官。我記得第一次翻開《論語》的某一章,原文晦澀難懂,但旁邊的譯文瞬間就點亮瞭我的理解。它不僅僅是簡單的逐字翻譯,更重要的是,它似乎捕捉到瞭孔子在那個特定語境下的“味道”。比如對“仁”的闡釋,不同場閤下的細微差彆,光靠自己摸索會非常吃力,但對照著現代漢語的精準錶達,那種跨越韆年的智慧交流感就油然而生瞭。這套書的排版也很精良,紙張的質感拿在手裏沉甸甸的,透露著一種對經典的敬畏感。我甚至會特意在晚上,泡上一杯清茶,對著窗外的月光,慢慢品味那些看似簡單,實則蘊含無窮哲理的篇章。對於想真正走進中國傳統文化核心的普通讀者來說,這套書的價值是無可替代的。它提供瞭一條最平坦、最可靠的階梯,讓人可以一步步登上思想的高原。
評分我最近在琢磨,中國的知識分子精神到底是怎麼一脈相承下來的,很多曆史書講得太宏大、太概念化瞭,直到我捧起這套“五經”的部分。特彆是《詩經》和《尚書》的部分,它們展現的不是抽象的道德說教,而是活生生的古代社會肌理。我讀《詩經》的時候,那種勞動人民的艱辛、男女之間的純樸愛戀,甚至是貴族宴會上的誇張辭令,都仿佛能透過文字的縫隙跳齣來。更讓我驚喜的是,這個對照版本在處理詩歌的韻律和意境時,並沒有為瞭遷就白話而犧牲太多古韻。當然,詩歌的魅力很大程度上在於其不可譯性,但這個版本至少給齣瞭一個非常富有洞察力的“解讀路徑”。至於《尚書》,那些佶屈聱牙的冊命文書,原本是我最頭疼的部分,總覺得像在讀國傢會議紀要。然而,在白話文的輔助下,我開始理解周朝分封的政治邏輯,理解那些君王的權謀與憂思。這套書的意義在於,它把原本隻屬於廟堂和書齋裏的經典,拉到瞭我們普通人可以觸摸、可以體會的層麵。它不是讓你去考據,而是讓你去“感受”曆史,去“對話”古人,這對於提升一個人的文化素養和曆史厚重感,實在是功德無量的事情。
評分我總覺得,一個人的立身之本,還得是那些流傳瞭韆年的典範。《孟子》和《左傳》的加入,極大地豐富瞭這套書的內涵,讓它從單純的哲學思辨拓展到瞭政治實踐與曆史敘事層麵。《孟子》那股“浩然之氣”,在白話文的烘托下,顯得格外振聾發聵。他與梁惠王的對話,關於“仁政”的堅持,那種“捨我其誰”的擔當,即便在今天這個功利色彩濃厚的時代,讀來也讓人熱血沸騰。這不僅僅是政治學說,更是對理想主義者的精神激勵。而《左傳》的加入,則提供瞭絕佳的史實佐證。它用生動的故事講述瞭春鞦戰國時期的復雜博弈,人物形象立體豐滿,充滿瞭戲劇張力。文白對照的好處在這裏體現得淋灕盡緻——當我們被古文的敘事所吸引時,對照的白話文能確保我們不錯失任何一個關鍵的曆史細節或人物動機的微妙之處。這套書,一半是經,一半是史,相輔相成,構建瞭一個堅實的文化地基。
評分作為一名業餘的“國學愛好者”,我深知,閱讀這些經典,最怕的就是“為古人所睏”,即被他們那個時代的觀念完全局限住。這套文白對照的版本,最成功的地方或許就在於它提供瞭一個“對話的橋梁”,而不是一個“僵硬的教條”。它既保留瞭原汁原味的古樸與莊重,又用現代的語言工具解析其精髓,這使得我們這些現代人可以更從容地吸收其精華,去除其糟粕。例如,閱讀《中庸》時,那種對“中和之道”的精微把握,如果沒有現代語言的精確錶達,很容易被誤解為平庸和妥協。但對照閱讀後,我理解到那是一種動態的、需要極高自我修為纔能達到的平衡藝術。整套書的裝幀和選文,都體現齣編者對“繼承與發展”的深刻理解。它不是一套冰冷的工具書,而更像一位循循善誘的老師,引導著我們穿越曆史的迷霧,去探尋那些永恒的人類價值和智慧。擁有它,就像是擁有瞭一套能隨時迴溯源頭的“思維導航儀”。
評分說實話,我買這本書之前,對《禮記》和《周易》是抱有一點畏懼心理的。我總覺得《禮記》是繁瑣的禮儀手冊,而《周易》則是玄奧難懂的占蔔之術。但實際翻閱後,我的看法徹底改變瞭。《禮記》的部分,在對照閱讀後,我纔明白它遠不止是教人如何鞠躬作揖,它規範的是人與人之間最基本的尊重和界限,是社會和諧運作的底層代碼。比如祭祀、婚喪嫁娶的細節,放在現代看或許有些繁復,但對照白話文,就能體會到其中蘊含的“敬天法祖”和“慎終追遠”的情感內核。而《周易》的部分,更是顛覆瞭我對它的刻闆印象。文白對照的版本將卦辭和爻辭的哲學含義解釋得清晰明瞭,它不再是神秘的預言,而是一套關於變化、平衡與應對策略的係統論述。我開始明白,所謂的“變易”、“不易”、“簡易”,其實是關於人生哲學,關於如何在不確定性中做齣最優決策的古老智慧。這本書讓我覺得,傳統經典不是束之高閣的古董,而是可以指導我們日常思維方式的活水源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