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心理学基础》重点介绍心理学学科的基本概念、知识、理论和方法,力求运用新资料,反映新成果,阐述新理念,全面反映心理学领域的现状及其发展特点,试图避免一般普通心理学教材的侃侃而述和平铺直叙式的传授,而是列诸家之说,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构筑体系并力争创新,同时也表述作者的见解和观点,力求反映心理学学科的基本框架。作者用读者耳熟能详的语言进行描述,选用专业术语慎之又慎;采用日常的案例和趣味实验为主的引子、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著名心理学家介绍和阐述心理学发展现状的相关链接,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第二节 心理学发展简史
第三节 现代心理学的发展
第四节 心理学的任务
第二章 心理与行为的生物基础
第一节 神经系统的构成
第二节 大脑的结构与功能
第三节 反射、行为与心理
第四节 遗传、内分泌系统对行为的影响
第三章 心理学研究方法
第一节 心理学研究概述
第二节 观察法和访谈法
第三节 测验法和实验法
第四节 心理学研究的其他方法
第四章 感觉
第一节 感觉概述
第二节 视觉
第三节 听觉
第四节 其他感觉
第五节 感觉规律
第五章 知觉
第一节 知觉概述
第二节 知觉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 空间知觉
第四节 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
第五节 错觉
第六章 意识与心理状态
第一节 意识的概述
第二节 意识的结构和种类
第三节 睡眠与梦
第四节 意识的其他状态
第七章 学习与学习理论
第一节 学习概述
第二节 经典条件反射学习
第三节 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
第四节 认知学习理论
第五节 学习迁移
第八章 注意与记忆
第一节 注意概述
第二节 注意的理论
第三节 记忆的概述
第四节 记忆的过程
第九章 言语与思维
第一节 言语
第二节 思维
第三节 想象
第四节 问题解决
第十章 智力与创造力
第一节 智力与创造力概述
第二节 智力理论
第三节 智力与创造力测量
第四节 智力发展的规律及影响因素
第五节 智力开发和创造力培养
第十一章 动机与意志
第一节 动机概述
第二节 动机的种类
第三节 动机理论
第四节 意志行动与动机冲突
第十二章 情绪和情感
第一节 情绪概述
第二节 情绪的种类
第三节 情绪的表现与识别
第四节 情绪理论
第十三章 人格与人格评估
第一节 人格概述
第二节 人格的类型论和特质论
第三节 人格形成和发展的理论
第四节 人格评估
第十四章 成长与个体心理发展
第一节 个体心理发展概述
第二节 儿童语言与认知发展
第三节 个体社会性发展
第四节 成年后的心理发展
第十五章 幸福与健康心理学
第一节 健康心理学概述
第二节 生活与心理健康
第三节 环境与心理健康
第四节 心理失调与矫正
第五节 心理障碍与治疗
第十六章 生活与社会心理学
第一节 社会心理学的概述
第二节 社会个体
第三节 态度与行为
第四节 社会影响
精彩书摘
《心理学基础》:
二、嗅觉和味觉(一)嗅觉嗅觉(senseofsmell)是辨别气味的感觉。嗅觉的适宜刺激是物质释放出来的分子。只有分子离开自己所依存的那个物体,也就是挥发出来才能引起嗅觉。不挥发的东西,分子之间凝聚得很牢固,完全不扩散出来,就引不起嗅觉。嗅觉的感受器是位于鼻腔上部两侧黏膜中的嗅细胞。嗅细胞受刺激兴奋后,发放神经冲动一般不经过丘脑,而直接传人嗅球,然后传人大脑有关部位。研究表明:鱼类的大脑半球整个为嗅区,犬类的嗅区占大脑半球1/3,人类则占1/12。据估计人的嗅觉感受细胞约有1000万个;而德国牧羊犬则有22400万个嗅觉感受细胞。有人提出基本气味有6种:香料气味、花的香味、腐臭味、水果香味、树脂香味和焦气味。所有气味都可以从现象学上分解为这6种中的若干种。人对不同物质的嗅觉感受性有很大差异。在空气中乙醚含量达到5.833毫克/升时方可嗅出,而麝香只需要0.00004毫克/升就可嗅出。嗅觉感受性还受机体状态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如某些疾病会降低嗅觉感受性,37℃~38℃是嗅觉的适宜温度。
(二)味觉
味觉(senseoftaste)是对物体味道的感觉。味觉的适宜刺激是可溶于水或唾液的物质。味觉的感受器是位于舌面和口腔黏膜上的味蕾。溶解于水或唾液的物质作用于味蕾,产生兴奋,传至大脑引起味觉。人的基本味觉有四种:酸、甜、苦、咸。其他味觉都是由这四种基本味觉混合产生。舌面上各部位味觉感受性不同,舌的尖部对甜味最敏感,两侧的前部对咸味最敏感,两侧中后部对酸味最敏感,舌根对苦最敏感。味觉的感受性受食物温度的影响,20℃~30℃味觉感受性最高。味觉感受性也与机体需要有关。从动物的味蕾数(10000~40000)和婴儿(10000个以上)、成人的味蕾数(9000个)的演变,可以推知人的味觉在退化。有研究表明有全部甜味盲者和部分苦味盲者,但尚未发现有不能感觉酸味或咸味的人。
另外,味觉与其他感觉分不开。味觉实际上是各种感觉的大综合。嗅觉与味觉常混在一起。吃东西时,既有滋味刺激舌头,又有气味刺激鼻孔。而且温、冷、痛觉以至动觉也参与,甚至还混入听觉。这样,就使人们吃的东西的味道五花八门了。炒花生米和煮花生米的味道不同,是因为有嗅觉参与;麻花和年糕的味道不同,除嗅觉外还有动觉和听觉的参与;吃辣椒则有痛觉参与;冰棒融化成水,味道显然两样,这就是由于触觉和温、冷觉在味觉中起的不同作用,如此等等。三、内部感觉内部感觉是指反应机体内部状态和内部变化的感觉,包括动觉、平衡觉和机体觉。
(一)动觉
动觉(kinesthesis)又称运动觉,是反映身体各部分之间位置的相对变动以及肌肉紧张程度的感觉。从一定意义上说,在各种感觉中以动觉的重要性为最大。这是因为各种感觉器官都必须有运动器官作其配件,才能实现调节作用。动觉的感受器在肌肉、肌腱和关节膜里。动觉与触觉相结合形成触摸觉,这在生活实践中非常重要。人们常常依靠触摸觉来认知物体,从而代替和补充了视觉。没有动觉参与的触觉,准确性很差。
(二)平衡觉
平衡觉(equilibratorysense)又称静觉,是反映整个身体位置和运动状态的感觉。例如,当人挺直不动或平躺着时,不用看就能大体知道别人把自己放倒或扶起若干角度。乘电梯时,不用看,就知道升降;乘车时,不用看,就知道进退转弯。这些都靠平衡觉。我们耳朵里有3个在三度空间中互相垂直的半规管,一个小空腔叫前庭,它们里面有液体,叫内淋巴。还有一些与感受细胞相连的毛状细胞,当身体位置和地心引力的方向角度关系有所改变时,由液体流动引起毛状细胞的变动,从而引起感觉。在前庭中还有一些很小的固体微粒叫作耳石,也随着身体与地心引力方向角度的改变而移动,从而使毛状细胞发生变动,引起感觉。
平衡觉与视觉,机体觉都有联系。当前庭器官兴奋时,视野中的物体似乎出现移动,人的消化系统也出现呕吐、恶心等现象。人们熟悉的晕船、晕车现象,就是由于前庭器官受到刺激引起的。前庭器官活动的稳定性,可以经过训练得到改进。
(三)机体觉
机体觉又称内脏觉,是反映内脏各器官活动状况的感觉。机体觉的感受器分布于各脏器的壁内,它们把内脏活动及其变化的信息,经传人神经传向中枢,引起饥、渴、饱、恶心、胀、便意、疼痛等感觉。
机体觉的性质不确定,缺乏准确的定位,因此又称“黑暗”感觉。当内部器官工作正常时,各种感觉便融合成人的一般自我感觉。在通常情况下,机体觉的信号被外感受器的工作掩蔽着,它们不能在言语系统中反映出来,因而不能意识到。只有在机体觉十分强烈时,它才能成为鲜明的、占优势的感觉。
机体觉方面的研究较少。就连饥饿觉也还没完全弄清楚。饥饿觉从化学角度看,可以认为是由于养分缺少,使血液化学成分改变,刺激脑所引起的感觉。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但有一点目前还不清楚,即当我们饥饿时,一吃食物马上就不饿了。而食物变成直接可以由小肠吸收的养分是需要几个小时才能进入血液的,刚吃的食物肯定是做不到这一点。那么,为什么一吃食物就不感到饿了呢?显然,前面的解释还不完全。有人说饥饿是由于空胃的收缩引起的?但近年来医学上发现,给病人切除胃,或把通到胃的迷走神经切断,使来自胃的神经冲动不能上达中枢,这时病人仍有饥饿感觉。这就似乎又使饥饿觉完全来自胃的收缩的解释不能成立。看来血液成分的变化和胃的收缩对饥饿觉的产生,可能都有影响。
……
前言/序言
心理学基础 [Psychology Foundations]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