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G NX CAD/CAM丛书:UG NX 8.0中文版数控编程(附光盘)

UG NX CAD/CAM丛书:UG NX 8.0中文版数控编程(附光盘)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吴明友,宋长森 著
图书标签:
  • UG NX
  • 数控编程
  • CAD/CAM
  • 中文版
  • 8
  • 0
  • 编程实例
  • 机械制造
  • 工业软件
  • 光盘
  • 教程
  • 实战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223197
版次:1
商品编码:11668331
包装:平装
丛书名: UG NX CAD/CAM丛书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03-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41
字数:574000
正文语种:中文
附件:光盘
附件数量:1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1.UGNX8.0提供了强大的数控加工功能,其中包括数控铣削加工功能、数控车削加工功能、数控线切割功能、数控钻孔加工功能等;
  2.提供了数控加工刀位轨迹后置处理方法和加工仿真校验功能,能够适应多种行业数控加工的需求;
  3.通过将52个程序综合应用于10个典型实例中来一步一步地详细讲解UGNX8.0常用的数控铣削和数控车削的编程方法和操作技巧;
  4.讲解有关程序的参数过程中提供了大量的图例,以便读者能够轻松愉快地明白并掌握有关参数的含义。
  5.每章后附有习题,共提供19道操作应用题;
  6.配套光盘中提供本书的所有实例的题目和答案以及习题题目的电子文件,以方便读者理解和掌握相关编程方法和操作技巧.

内容简介

  《UG NX CAD/CAM丛书:UG NX 8.0中文版数控编程》7章,主要介绍了五部分内容:①平面铣数控编程,②钻孔数控编程,③型腔铣数控编程,④固定轴曲面轮廓铣数控编程,⑤车削数控编程。通过将52个程序综合应用于10个典型实例中来一步一步地详细讲解UG NX 8.0常用的数控铣削和数控车削的编程方法和操作技巧,突出了实用性和可操作性。《UG NX CAD/CAM丛书:UG NX 8.0中文版数控编程》在讲解有关程序的参数过程中提供了大量的图例,以便读者能够轻松愉快地明白并掌握有关参数的含义。每章后附有习题,共提供19道操作应用题。
  在《UG NX CAD/CAM丛书:UG NX 8.0中文版数控编程》配套光盘中提供《UG NX CAD/CAM丛书:UG NX 8.0中文版数控编程》的所有实例的题目和答案以及习题题目的电子文件,以方便读者理解和掌握相关编程方法和操作技巧。
  《UG NX CAD/CAM丛书:UG NX 8.0中文版数控编程》适合企业中有志于用UG NX 8.0软件进行数控铣削和数控车削的编程人员使用,同时也可作为大中专院校相关专业和社会相关培训班的教材或参考书。

作者简介

  吴明友,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副教授、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
  ⑴1988.8~2004年7月在江苏省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工作。
  ⑵2004年8月~2006年12月被作为数控专业特殊人才引进调动到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工作。
  ⑶2009年5月至7月,在广东白云学院工作。
  ⑷2009年8月至2010年2月,在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工作。
  ⑸2010年3月至今,在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工作,担任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责任教授。
  ⑹1998年12月~2004年7月担任全国CAD应用培训网络常州培训基地副主任(主任为院长),
  ⑺2002年5月起担任江苏省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数控学科带头人。
  ⑻2004年2月起担任江苏省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首届学术委员会委员;
  ⑼2004年4月起受聘为清华大学出版社高职高专数控专业教材编写委员会专家组委员;
  ⑽担任《数控加工工艺》、《数控技术应用》、《数控编程》、《数控原理与数控机床》、《数控专业英语》、《机械制图》、《液压与气压传动》、《Pro/E》等8门课程的教学,另外还承担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加工中心(西门子810D四轴联动)实训和培训;承担Pro/E、MasterCAM、AutoCAD等多种CAD/CAM软件的实训和培训。
  ⑾熟悉CAD/CAM/CAE软件的应用,熟悉国内外常用数控系统(SIEMENS,FANUC,华中数控),精通数控加工技术。
  ⑿中国图学会会员,担任数控/CAD教研室主任多年。连续多年获得优秀教师称号,曾获江苏省轻工业厅优秀教师称号,2002年度全国CAD应用培训网络南京中心CAD培训先进工作者

内页插图

目录

第1章 UG NX 8.0数控编程基础 1
1.1 UG NX 8.0 加工模块用户界面 1
1.1.1 启动UG NX 8.0并进入加工模块 1
1.1.2 UG NX 8.0 加工模块的用户界面 3
1.2 UG NX 8.0文件转换 5
1.2.1 文件输入 6
1.2.2 文件输出 7
1.3 工序导航器及工序管理 8
1.3.1 工序导航器 8
1.3.2 工序管理 9
1.4 UG NX 8.0的编程步骤 10
1.5 工序的创建 12
1.6 组的创建 14
1.6.1 程序的创建 14
1.6.2 刀具的创建 15
1.6.3 几何体的创建 17
1.6.4 加工方法的创建 18
1.7 CAM对象变换 19
1.8 机床控制 20
1.8.1 运动输出 21
1.8.2 后处理命令 21
1.9 后置处理 23
1.9.1 输出刀具位置源文件 23
1.9.2 Post Builder 24
1.9.3 后处理 28
1.9.4 车间文档 29
习题 29


第2章 平面铣数控编程 30
2.1 平面铣概述 30
2.1.1 平面铣简介 30
2.1.2 平面铣工序的子类型 31
2.2 平面铣 32
2.2.1 平面铣工序的创建步骤 32
2.2.2 几何体 33
2.2.3 切削模式 38
2.2.4 步距 40
2.2.5 切削层 42
2.2.6 切削参数 43
2.2.7 非切削移动 53
2.2.8 进给率和速度 60
2.3 其他平面铣 60
2.3.1 面铣削 60
2.3.2 平面轮廓铣 63
2.3.3 平面文本铣 64
2.4 平面铣综合实例 65
2.4.1 零件工艺分析 65
2.4.2 公共项目设置 66
2.4.3 面铣削精加工 68
2.4.4 平面铣粗加工 71
2.4.5 侧面精加工 75
习题 77


第3章 钻孔数控编程 78
3.1 钻孔工序创建 78
3.1.1 钻孔工序的创建步骤 78
3.1.2 钻孔的子类型 80
3.1.3 钻孔循环类型所对应的标准指令 81
3.2 循环参数 81
3.3 钻孔几何体 83
3.3.1 指定孔 83
3.3.2 指定顶面 85
3.3.3 指定底面 86
3.4 操作参数 86
3.5 平面铣与钻孔加工综合实例 88
3.5.1 零件工艺分析 88
3.5.2 公共项目设置 88
3.5.3 平面铣粗加工 90
3.5.4 侧面精加工 94
3.5.5 钻(10的孔 96
习题 100


第4章 型腔铣数控编程 101
4.1 型腔铣概述 101
4.1.1 型腔铣简介 101
4.1.2 型腔铣的子类型 101
4.2 型腔铣 102
4.2.1 型腔铣工序的创建步骤 102
4.2.2 几何体 104
4.2.3 切削模式 106
4.2.4 步距与深度 106
4.2.5 切削层 107
4.2.6 切削参数 109
4.2.7 非切削移动 111
4.2.8 进给率和速度 112
4.3 其他型腔铣 112
4.3.1 插铣 112
4.3.2 拐角粗加工 115
4.3.3 剩余铣 116
4.3.4 深度加工轮廓 117
4.3.5 深度加工拐角 122
4.4 型腔铣综合实例一 122
4.4.1 零件工艺分析 122
4.4.2 公共项目设置 123
4.4.3 粗加工 126
4.4.4 侧面精加工 129
4.4.5 底面精加工 132
4.5 型腔铣综合实例二 134
4.5.1 零件工艺分析 134
4.5.2 公共项目设置 135
4.5.3 粗加工 136
4.5.4 侧面精加工 138
4.5.5 底面精加工 140
习题 142


第5章 曲面铣数控编程 144
5.1 曲面铣概述 144
5.1.1 曲面铣简介 144
5.1.2 曲面铣的子类型 146
5.1.3 曲面铣操作的创建步骤 146
5.1.4 几何体 148
5.1.5 刀轨设置 149
5.2 边界驱动曲面铣 156
5.2.1 简介与对话框 156
5.2.2 驱动几何体 157
5.2.3 驱动设置 158
5.3 区域铣削驱动曲面铣 164
5.3.1 介绍 164
5.3.2 驱动方法对话框 164
5.3.3 驱动参数设置 164
5.4 清根驱动曲面铣 168
5.4.1 简介 168
5.4.2 类型及对话框 168
5.4.3 参数设置 170
5.5 文本驱动曲面铣 172
5.5.1 简介 172
5.5.2 对话框 172
5.5.3 几何体 173
5.5.4 参数设置 174
5.6 轮廓3D曲面铣 174
5.6.1 简介 174
5.6.2 对话框 175
5.6.3 几何体 175
5.6.4 参数设置 176
5.7 曲面铣综合实例一 176
5.7.1 零件工艺分析 176
5.7.2 公共项目设置 177
5.7.3 粗加工 179
5.7.4 半精加工 182
5.7.5 精加工 185
5.7.6 清根 188
5.7.7 雕刻文字 190
5.8 曲面铣综合实例二 193
5.8.1 零件工艺分析 193
5.8.2 公共项目设置 194
5.8.3 粗加工 196
5.8.4 半精加工 200
5.8.5 精加工 203
5.8.6 清根 205
习题 207


第6章 铣削数控编程综合实例 209
6.1 铣削数控编程综合实例一 209
6.1.1 零件工艺分析 209
6.1.2 公共项目设置 210
6.1.3 整体粗加工 212
6.1.4 瓶口部分的圆角面二次开粗 214
6.1.5 瓶口和瓶底部分的陡峭面半精加工 216
6.1.6 瓶身平缓区域曲面的一半进行半精加工 219
6.1.7 瓶身平缓区域曲面的另一半进行半精加工 222
6.1.8 瓶口和瓶底部分的陡峭面精加工 223
6.1.9 瓶身平缓区域曲面的一半进行精加工 224
6.1.10 瓶身平缓区域曲面的另一半进行精加工 225
6.1.11 清根加工 227
6.2 铣削数控编程综合实例二 229
6.2.1 零件工艺分析 229
6.2.2 公共项目设置 230
6.2.3 整体粗加工 232
6.2.4 二次开粗 234
6.2.5 跑料槽及锻模型腔半精加工 235
6.2.6 锻模左右两凸台面的半精加工 237
6.2.7 跑料槽及锻模型腔精加工 238
6.2.8 锻模左右两凸台面精加工 240
6.2.9 锻模分型平面精加工 241
6.3 铣削数控编程综合实例三 243
6.3.1 零件工艺分析 243
6.3.2 公共项目设置 244
6.3.3 整体粗加工 245
6.3.4 整体半精加工 247
6.3.5 分型面精加工 248
6.3.6 型腔精加工 250
6.3.7 清根加工 251
习题 253


第7章 数控车削编程 255
7.1 车削加工概述 255
7.1.1 车削加工简介 255
7.1.2 UG NX 8.0数控车削加工的子类型 256
7.2 创建车削加工刀具 257
7.2.1 自定义车削刀具 257
7.2.2 从库中调用车削刀具 258
7.2.3 "刀具"选项卡 260
7.2.4 "夹持器"选项卡 265
7.2.5 "跟踪"选项卡 267
7.2.6 "更多"选项卡 268
7.3 创建车削加工几何体 268
7.3.1 车削坐标系 269
7.3.2 用实体法定义几何体 271
7.3.3 用边界法定义几何体 271
7.3.4 切削区域约束 274
7.3.5 避让几何 280
7.4 粗加工 283
7.4.1 切削策略 284
7.4.2 刀具方位 285
7.4.3 刀轨设置 286
7.4.4 切削参数 289
7.4.5 非切削移动 295
7.4.6 进给率和速度 301
7.5 端面加工 305
7.6 精加工 305
7.7 槽加工 306
7.8 螺纹加工 308
7.8.1 螺纹形状 309
7.8.2 切削深度 310
7.8.3 切削参数 311
7.8.4 非切削移动 312
7.9 钻削加工 313
7.9.1 循环类型 314
7.9.2 起点和深度 315
7.9.3 刀轨设置和机床控制 315
7.10 车削数控编程综合实例 316
7.10.1 零件工艺分析 316
7.10.2 公共项目设置 317
7.10.3 端面加工 322
7.10.4 外圆粗加工 324
7.10.5 外圆精加工 326
7.10.6 外圆面切槽加工 328
7.10.7 外螺纹加工 332
7.10.8 端面切槽加工 333
7.10.9 钻中心孔加工 335
7.10.10 钻孔加工 337
习题 339


参考文献 342

前言/序言


UG NX 8.0中文版数控编程(附光盘) 一、 内容概览 本书是一本专注于UG NX 8.0中文版在数控编程领域的应用教程。全书紧密结合UG NX 8.0软件的操作流程,系统地介绍了UG NX 8.0在数控编程中的各个环节,涵盖了从基础建模到高级数控加工策略的广泛内容。通过大量的实例和操作演示,旨在帮助读者快速掌握UG NX 8.0数控编程的核心技能,提高数控编程的效率和精度。 二、 目标读者 数控技术从业人员: 希望通过UG NX 8.0提升数控编程技能,掌握更先进的加工方法和策略的数控技师、编程员。 制造业企业研发及工程技术人员: 需要利用UG NX 8.0进行产品设计、模具设计及工艺规划,并将其转化为可执行的数控加工指令的工程师。 相关专业院校学生: 学习UG NX 8.0数控编程相关课程的学生,需要一本系统、实用的教材进行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 UG NX 8.0中文版用户: 寻求UG NX 8.0中文版在数控编程方面深入应用的个人用户。 三、 核心技术与知识点 本书内容围绕UG NX 8.0中文版数控编程展开,重点讲解以下核心技术与知识点: 1. UG NX 8.0基础操作与界面认知: 熟悉UG NX 8.0中文版的用户界面,掌握菜单、工具栏、图形窗口等基本操作。 学习鼠标、键盘的常用快捷键和操作技巧,提高软件操作效率。 了解UG NX 8.0的项目管理和文件保存、打开等基本流程。 2. 工件建模与工艺分析: 面向数控编程的建模: 讲解如何创建适合数控加工的实体模型和曲面模型,重点关注模型的尺寸精度、拓扑结构以及可加工性。 基本实体建模: 学习拉伸、旋转、扫描、倒圆角、倒角等常用实体建模命令。 高级曲面建模: 介绍创建复杂曲面,如扫掠曲面、边界混合曲面、相交曲面等,以及曲面修复和修剪技术。 特征建模: 讲解如何利用拔模、筋、肋、孔等特征进行高效建模。 装配与干涉检查: 学习如何进行装配建模,并进行干涉检查,为后续加工准备。 零件的可加工性分析: 识别模型中可能存在的加工难点,如刀具可达性、余量分配等。 3. 数控编程基础: 工件坐标系与刀具半径补偿: 理解并设置工件坐标系,掌握刀具半径补偿的原理与应用。 刀具库管理: 学习如何创建、编辑和管理刀具库,包括刀具类型、尺寸、几何参数等。 主程序与子程序: 了解主程序与子程序的概念,学习如何创建和调用子程序以简化编程。 4. UG NX 8.0数控加工模块详解: CAM基本环境设置: 配置加工环境,包括机床、后处理器、刀具等。 2D/2.5D加工: 型腔铣: 详细讲解型腔铣的策略,如区域铣、等高线铣、陡斜面铣等,以及切削参数的设置。 平面铣: 介绍平面铣的应用,用于加工平面区域。 倣形铣: 讲解如何利用倣形铣加工复杂形状的轮廓。 钻孔与攻丝: 掌握钻孔、扩孔、沉头、攻丝等孔加工指令。 刨铣与槽铣: 学习刨铣和槽铣的操作。 3D加工: 等高线加工: 详解等高线加工的各种策略(如Z轴向下、XY平面等),适用于加工斜面和曲面。 倣形加工: 介绍3D倣形加工,用于加工具有复杂曲面特征的零件。 区域铣: 讲解区域铣的应用,用于高效加工特定区域。 陡斜面铣: 专注于加工陡峭曲面的加工策略。 多轴加工(可选): (根据实际内容,如涉及)介绍四轴、五轴联动加工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高速加工(HSM): HSM区域铣: 学习HSM区域铣的策略,优化切削路径,实现高效加工。 HSM等高线铣: 介绍HSM等高线铣在曲面加工中的应用。 HSM倣形铣: 讲解HSM倣形铣如何提高加工效率和表面质量。 HSM平坦区域铣: 关注如何高效加工零件上的平坦区域。 倒角与圆角加工: 学习如何使用UG NX 8.0进行零件倒角和圆角加工。 5. 刀具路径生成、验证与后处理: 刀具路径的生成: 学习如何根据加工策略生成高效率、高精度的刀具路径。 刀具路径的编辑与优化: 掌握对生成的刀具路径进行优化,如连接、过滤、修剪等。 刀具路径模拟与验证: 利用UG NX 8.0强大的可视化仿真功能,对刀具路径进行精确模拟,检测碰撞、干涉,确保加工安全可靠。 后处理: 学习如何选择合适的后处理器,将UG NX生成的刀具路径转换为特定数控机床可识别的G代码和M代码。 G代码与M代码的初步理解: 介绍G代码和M代码的基本含义,帮助读者理解后处理输出结果。 6. 实例精讲与项目实战: 本书包含多个不同类型、不同复杂度的数控编程实例,覆盖模具零件、机械零件等。 通过实例,读者可以逐步学习如何将实际零件的加工需求转化为UG NX 8.0中的数控程序。 每个实例都包含详细的建模过程、工艺分析、刀具路径生成、模拟验证和后处理步骤。 7. 附带光盘内容: 本书附带的光盘中通常包含: UG NX 8.0中文版软件(试用版或说明): (根据实际情况描述,例如提供安装说明或链接) 本书案例的源文件: 包括UG NX的PRT文件、CAM文件等,方便读者跟随学习和实操。 常用后处理器: 提供适用于不同机床的常用后处理器,方便读者进行实操。 相关视频教程(可能): (根据实际情况描述,例如提供部分操作演示视频) 参考资料与技巧: 可能包含一些UG NX数控编程相关的技巧、常见问题解答等。 四、 本书特色 系统性强: 从基础到高级,层层递进,内容结构清晰。 实用性高: 紧密结合UG NX 8.0中文版软件,强调操作技能和实际应用。 案例丰富: 大量精心设计的实例,覆盖多种加工场景。 图文并茂: 大量插图和截图,直观易懂,便于学习。 同步光盘: 提供配套的案例文件和资源,方便读者动手实践。 紧扣UG NX 8.0中文版: 专注于此版本,提供最贴合实际的版本操作指导。 五、 学习效益 通过学习本书,读者将能够: 熟练掌握UG NX 8.0中文版在数控编程方面的各项功能。 独立完成各类零件的数控编程任务。 提高数控编程的效率和加工精度。 掌握先进的数控加工策略,提升零件加工质量。 为解决实际生产中的数控编程问题打下坚实基础。 本书旨在成为UG NX 8.0中文版数控编程学习者的得力助手,帮助读者在数控技术领域取得更大的进步。

用户评价

评分

《UG NX CAD/CAM丛书:UG NX 8.0中文版数控编程》在数控编程的实例应用方面做得非常扎实,让我能够快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书中包含的各种典型零件的CAM编程实例,覆盖了从简单的二维轮廓加工到复杂的五轴联动加工。我特别喜欢书中对每个实例的分析,首先会分析零件的加工特点、技术要求,然后给出详细的加工方案,包括加工顺序、刀具选择、切削参数设置等,最后再进行详细的UG NX CAM操作步骤讲解。书中对每个加工特征都进行了单独的分析,例如对于孔系加工,会区分普通孔、沉头孔、螺纹孔等,并给出相应的加工策略。我通过跟着书中的实例学习,掌握了如何为各种复杂形状的零件创建高效、可靠的刀具路径。特别是在处理一些带有斜面的零件时,书中提供的“面向刀具”和“驱动曲面”等加工策略,让我学到了如何生成高质量的刀具路径,从而获得优异的加工表面。书中对G代码的生成和后处理也有详细的讲解,包括如何选择适合自己机床的后处理器,以及如何对生成的G代码进行必要的修改和优化,以确保其能够被机床正确识别和执行。我尝试了书中一个包含曲面精加工和钻孔加工的实例,通过完整的流程操作,最终成功生成了可用的G代码,这给我带来了极大的成就感。

评分

这本书在UG NX 8.0中文版数控编程的实用性和易学性方面做得非常到位。它以一种循序渐进的方式,从基础的建模概念到复杂的CAM编程技巧,为读者提供了一条清晰的学习路径。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加工特征识别”的讲解,这项功能能够自动识别零件上的各种加工特征,如平面、孔、槽等,并根据这些特征推荐合适的加工策略,极大地提高了编程效率。书中对“刀具库管理”和“工艺库管理”的介绍也非常实用,能够帮助用户建立自己的刀具和工艺数据库,方便日后调用,提高编程效率和一致性。我尝试了书中关于一个机械零件的 CAM 编程实例,通过利用加工特征识别功能,我能够快速地为零件创建刀具路径,并且书中还提供了详细的参数设置指导,让我能够根据实际加工需求进行调整。我对书中关于“仿真验证”的详细讲解也非常满意,它能够帮助我提前发现加工过程中的潜在问题,例如刀具碰撞、干涉等,从而避免实际加工中的损失。书中还提供了如何将生成的G代码导出到各种数控机床的后处理器,这对于实际应用非常重要。

评分

拿到这本《UG NX CAD/CAM丛书:UG NX 8.0中文版数控编程(附光盘)》,我怀着极大的期待,希望能从中学到扎实的UG NX数控编程技能。打开目录,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对UG NX 8.0中文版整体界面的介绍,这对于初学者来说至关重要,能够快速熟悉软件的操作环境,了解各个功能模块的布局和基本用途。接着,书中详细讲解了UG NX在三维建模方面的强大功能,包括草图绘制、实体建模、曲面造型等。我对书中对参数化建模的深入剖析尤为感兴趣,理解参数之间的相互关联和修改对模型的影响,是掌握UG NX建模精髓的关键。特别是在讲解复杂曲面建模时,书中提供了大量的实例,从基础的扫掠、放样到高级的曲面延伸、修剪,每一个步骤都讲解得非常细致,并且配有清晰的截图,让我能够一步步跟着操作,即使是初学者也能很快上手。我尝试了其中一个复杂曲面建模的练习,发现书中对于曲面质量的控制也有很深刻的见解,例如如何通过曲率分析来优化曲面,确保其光滑度和连续性,这一点对于后期CAM加工至关重要,能够直接影响到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此外,书中还涉及了装配设计方面的知识,如何有效地组织和管理大型装配体,以及如何进行干涉检查和碰撞检测,这些都是在实际工程应用中不可或缺的技能。我特别注意到书中对于大型装配体性能优化的一些建议,这对于处理复杂的机械产品设计非常有帮助。总的来说,这部分内容为我构建了坚实的三维建模基础,为后续的数控编程打下了良好的铺垫。

评分

《UG NX CAD/CAM丛书:UG NX 8.0中文版数控编程》在数控编程的理论深度和实践操作性上达到了一个很好的平衡。书中对UG NX CAM模块的每个功能模块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且结合了大量的实际案例,让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功能。我尤其对书中关于“切削参数的优化”和“刀具寿命的延长”的讲解印象深刻。书中详细阐述了如何根据刀具类型、材料硬度、工件形状以及设备性能来选择合适的切削速度、进给量和切削深度,以达到最高的加工效率和最佳的表面质量。同时,书中还提供了延长刀具寿命的策略,例如通过优化刀具路径、合理设置切削参数以及选择合适的刀具材料等。我尝试了书中关于一个复杂模具零件的 CAM 编程练习,通过对切削参数的精细调整,我不仅获得了优异的加工表面质量,还显著地延长了刀具的使用寿命,为我节省了大量的成本。书中对“多轴加工”的初步介绍也让我受益匪浅,让我对UG NX在高端制造领域的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评分

拿到这本《UG NX CAD/CAM丛书:UG NX 8.0中文版数控编程》,我最看重的是其在解决实际加工难题方面的能力。书中不仅提供了大量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它将这些理论知识转化为可操作的步骤和方法。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刀具补偿”和“刀具路径优化”的深入剖析。书中详细讲解了如何正确地设置刀具补偿,包括刀尖半径补偿、刀具长度补偿等,以及它们在保证加工精度方面的重要性。对于刀具路径优化,书中提供了多种策略,例如通过调整切削方向、切削层高、步距等参数,来减少刀具的非切削移动,提高加工效率。我尝试了书中关于一个带有复杂曲面的零件的 CAM 编程练习,书中教我如何根据曲面形状和加工要求,选择最合适的曲面加工策略,并对刀具路径进行优化,以获得光滑的表面质量。书中还对“多轴联动加工”进行了初步的介绍,为我打开了新的视野。通过学习,我了解了多轴加工的基本原理、常用策略以及在模具制造、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广泛应用。虽然这部分内容篇幅不多,但对于我了解UG NX CAM的未来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我希望未来能有更深入的多轴加工内容。

评分

在深入学习UG NX 8.0中文版数控编程的过程中,我被书中对刀具路径生成策略的详尽阐述所吸引。书中不仅介绍了UG NX CAM模块的各个主要功能,还深入剖析了不同加工任务下最优刀具路径的生成方法。从最基础的铣削加工,如平面铣、型腔铣,到更复杂的曲面精加工,如流线铣、平行铣、等距铣,书中都提供了清晰的步骤和详细的参数设置说明。我尤其对书中关于切削参数优化的讲解印象深刻,例如如何根据刀具类型、材料硬度、工件形状以及设备性能来选择合适的切削速度、进给量和切削深度,以达到最高的加工效率和最佳的表面质量。书中还强调了刀具补偿的应用,包括刀尖半径补偿、刀具长度补偿等,以及它们在保证加工精度方面的重要性。通过书中大量的实例,我学习到了如何为不同类型的零件设计合理的加工顺序,如何设置进刀点和退刀点,以及如何进行刀轨的优化,减少不必要的空移,提高加工效率。书中对于一些特殊加工,如钻孔、攻丝、镗孔等,也进行了专门的介绍,包括刀具的选择、切削参数的设定以及加工指令的生成。我尝试了书中的一个复杂零件的CAM编程练习,发现书中对于加工过程中的细节考虑非常周全,例如如何避免切削震动,如何保证刀具的寿命,以及如何减少加工误差。这本书不仅仅是教会我如何操作UG NX软件,更重要的是它传授了数控编程的理念和方法论,让我能够举一反三,解决实际生产中的各种加工难题。

评分

这本书在CAM编程的逻辑性和系统性方面做得非常出色,让我能够以一种条理清晰的方式学习数控编程。书中对于加工工艺的分析和选择非常到位,例如在介绍铣削加工时,区分了粗加工、半精加工和精加工的不同策略,并针对每种策略给出了详细的加工参数设置建议。我特别留意书中关于刀具路径的“碰撞检测”和“避免碰撞”的讲解,这对于保证加工安全和避免设备损坏至关重要。书中提供了多种设置方法,例如通过设置加工区域、避让区域,或者直接对刀具路径进行干涉检查。对于曲面加工,书中不仅讲解了基本的加工策略,还深入探讨了如何处理复杂曲面上的倒角、圆角等特征,以及如何生成平滑、连续的刀具路径,以获得优良的加工表面。我尝试了书中关于等高线加工的章节,发现书中对于等高线加工的参数设置,如步距、步宽、切削层高等,都有非常明确的指导。而且,书中还讲解了如何利用“刀轨优化”功能来减少刀具的非切削移动,提高加工效率。我对书中关于“多轴加工”的初步介绍也感到非常惊喜,虽然篇幅不长,但为我打开了多轴加工的大门,让我了解了其基本原理和应用场景。书中对每一种加工策略的讲解都伴随着实际案例,从零件图到最终的G代码生成,整个过程都清晰可见,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每一步操作的意义。

评分

《UG NX CAD/CAM丛书:UG NX 8.0中文版数控编程》在数控编程的逻辑性和系统性方面做得非常出色,让我能够以一种条理清晰的方式学习数控编程。书中对于加工工艺的分析和选择非常到位,例如在介绍铣削加工时,区分了粗加工、半精加工和精加工的不同策略,并针对每种策略给出了详细的加工参数设置建议。我特别留意书中关于刀具路径的“碰撞检测”和“避免碰撞”的讲解,这对于保证加工安全和避免设备损坏至关重要。书中提供了多种设置方法,例如通过设置加工区域、避让区域,或者直接对刀具路径进行干涉检查。对于曲面加工,书中不仅讲解了基本的加工策略,还深入探讨了如何处理复杂曲面上的倒角、圆角等特征,以及如何生成平滑、连续的刀具路径,以获得优良的加工表面。我尝试了书中关于等高线加工的章节,发现书中对于等高线加工的参数设置,如步距、步宽、切削层高等,都有非常明确的指导。而且,书中还讲解了如何利用“刀轨优化”功能来减少刀具的非切削移动,提高加工效率。我对书中关于“多轴加工”的初步介绍也感到非常惊喜,虽然篇幅不长,但为我打开了多轴加工的大门,让我了解了其基本原理和应用场景。书中对每一种加工策略的讲解都伴随着实际案例,从零件图到最终的G代码生成,整个过程都清晰可见,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每一步操作的意义。

评分

这本书在UG NX 8.0中文版数控编程的深度和广度上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不仅仅局限于基础的二维和三维铣削,还对更高级的加工技术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我特别关注了书中关于“变螺旋加工”和“清角加工”的章节,这些都是提高加工效率和质量的关键技术。书中对于“变螺旋加工”的讲解,让我理解了如何通过改变螺旋角来适应不同形状的刀具和加工区域,从而减少切削力,提高加工稳定性。而“清角加工”的策略,则教会了我如何有效地去除零件拐角处的毛刺和余料,以获得更加完美的成品。我对书中关于“刀具路径可视化”和“切削仿真”的讲解也给予了高度评价。这些功能能够让我提前预判加工过程中的潜在问题,例如刀具碰撞、干涉等,从而在实际加工前进行调整和优化,大大降低了加工风险。书中还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UG NX的仿真功能来模拟整个加工过程,包括刀具的运动轨迹、切削过程的仿真以及最终的零件形状变化,这对于检验加工方案的正确性、优化切削参数以及培训操作人员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尝试了书中关于一个复杂模具零件的CAM编程案例,通过仿真功能,我发现了一个潜在的刀具碰撞问题,并及时进行了调整,避免了设备损坏。

评分

这本书在UG NX 8.0中文版数控编程的学习过程中,给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其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书中不仅仅是机械的罗列软件功能,而是深入地剖析了数控编程的原理和技巧,并且紧密结合了实际的加工需求。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加工工艺的选择”和“刀具路径的优化”的讲解。书中详细介绍了不同零件类型、不同加工要求下的加工工艺选择方法,例如是选择粗加工、半精加工还是精加工,以及如何根据零件的形状和尺寸来选择合适的刀具和加工策略。同时,书中还提供了多种刀具路径优化方法,以减少非切削移动,提高加工效率,例如通过调整切削方向、切削层高、步距等参数。我尝试了书中关于一个带有复杂曲面的零件的CAM编程练习,书中指导我如何根据曲面形状和加工要求,选择最合适的曲面加工策略,并对刀具路径进行优化,以获得光滑的表面质量。书中对“加工模拟”的详细讲解也让我受益匪浅,它能够帮助我提前发现加工过程中的潜在问题,例如刀具碰撞、干涉等,从而避免实际加工中的损失。

评分

好书,是正版,学习学习!

评分

看了再追加

评分

可以!新手学习很实用

评分

可以!新手学习很实用

评分

很好,实在

评分

很不错。。。。。。

评分

评分

书是皱的,光盘是坏的

评分

书是皱的,光盘是坏的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