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蘭特船長的兒女(全譯本 套裝共2冊) [The Children of Captain Grant]

格蘭特船長的兒女(全譯本 套裝共2冊) [The Children of Captain Grant]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法] 儒勒·凡爾納(Jules Verne) 著,陳筱卿 譯
圖書標籤:
  • 冒險
  • 科幻
  • 兒童文學
  • 經典文學
  • 硃爾·凡爾納
  • 海洋
  • 探險
  • 傢庭
  • 成長
  • 小說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安徽文藝齣版社
ISBN:9787539652566
版次:1
商品編碼:11671892
包裝:平裝
叢書名: 名著名譯
外文名稱:The Children of Captain Grant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15-03-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576
套裝數量:2
字數:350000

具體描述

産品特色

-

編輯推薦

  

儒勒凡爾納是19世紀法國著名作傢,被譽為“現代科學幻想小說之父”。儒勒凡爾納一生寫過五六十本小說和短篇小說集、幾十部戲劇以及其它短篇小說、詩歌、各種著作,其中《格蘭特船長的兒女》、《海底兩萬裏》和《神秘島》是其代錶作,被稱為“凡爾納三部麯”。

內容簡介

  《名著名譯:格蘭特船長的兒女(全譯本 套裝共2冊)》講述瞭蘇格蘭貴族格裏那凡爵士的新船鄧肯號在試航時捕到一條鯊魚,水手們在鯊魚肚子裏發現一隻漂流瓶,瓶中的信件因受海水的浸泡而模糊不清。根據殘存的字跡可以推測齣,這是一個名叫格蘭特的船長在兩年前發齣的求救信,他被睏於南緯37°綫的某個地方。格裏那凡爵士為營救格蘭特船長求助於英格蘭海軍,未果。在格蘭特船長的兒女瑪麗和羅伯特的請求下,他毅然決定駕自己的鄧肯號齣航尋找……

目錄

上捲
第1章 雙髻鯊
第2章 三封信件
第3章 瑪考姆府
第4章 格裏那凡夫人的建議
第5章 鄧肯號起航
第6章 六號艙房的乘客
第7章 巴加內爾的來龍去脈
第8章 鄧肯號上又添瞭一位俠肝義膽的人
第9章 麥哲倫海峽
第10章 南緯37。綫
第11章 橫穿智利
第12章 淩空一萬二韆尺
第13章 從高低岩下來
第14章 天助的一槍
第15章 巴加內爾的西班牙語
第16章 科羅拉多河
第17章 南美大草原
第18章 尋找水源
第19章 紅狼
第20章 阿根廷平原
第21章 獨立堡
第22章 洪水
第23章 像鳥兒一樣棲息在大樹上
第24章 依然棲息在樹上
第25章 水火無情
第26章 大西洋

中捲
第27章 返迴鄧肯號
第28章 雲中山峰
第29章 阿姆斯特丹島
第30章 巴加內爾與少校打賭
第31章 印度洋的怒濤
第32章 百努依角
第33章 一位神秘水手
第34章 到內陸去
第35章 維多利亞省
第36章 維邁拉河
第39章 地理課的一等奬
第40章 亞曆山大山中的金礦
第41章《澳大利亞暨新西蘭報》消息
第42章一群怪猴
第43章百萬富翁畜牧主
第44章澳洲的阿爾卑斯山
第45章急劇變化
第46章ALAND——zEALAND
第47章心急如焚的四天
第48章艾登城
下捲
……

精彩書摘

  《名著名譯:格蘭特船長的兒女(全譯本 套裝共2冊)》:
  上捲
  第1章 雙髻鯊
  1864年7月6日,東北風呼嘯,一艘豪華遊輪開足馬力,在北海峽①全速航行著。尾檣上懸掛著的英國國旗在迎風招展;主桅杆上懸掛著一麵小藍旗,用金綫綉著兩個鮮艷奪目的字母:E.G.②。字母上方還有公爵的徽記。該遊輪名叫“鄧肯號”,船主愛德華·格裏那凡爵士不僅是英國貴族院蘇格蘭十二位元老中的一位,而且還是享譽英倫三島的大英皇傢泰晤士河遊輪協會的最有名的一名會員。
  此刻,格裏那凡爵士及其年輕的夫人海倫以及爵士的一位錶兄弟麥剋那布斯少校都在鄧肯號上。
  鄧肯號剛剛造好下水,在做它的處女航。它已駛到瞭剋萊德灣③外幾海裏處,正要返迴格拉斯哥④。當船駛近阿蘭島附近海麵時,?t望颱上的水手突然報告,說是有一條大魚正尾隨於船後的水波之中。船長約翰·孟格爾立刻派人把這一情況報告瞭格裏那凡爵士。後者便帶著麥剋那布斯少校一起來到艉樓,詢問船長那是一條什麼魚。
  “閣下,”約翰·孟格爾迴答道,“我想那是一條巨大的鯊魚。”
  “這片海域也有鯊魚!”格裏那凡爵士驚呼道。
  ①係指愛爾蘭與蘇格蘭之間的海峽。
  ②E.G.係船主Edward Glenavan(愛德華·格裏那凡)的姓名縮寫字母。
  ③位於蘇格蘭以西。
  ④位於剋萊德海灣。
  “肯定有,”船長又說,“這是一種屬於天秤魚①的鯊魚,它齣沒於任何溫度的海域。如果我沒看錯的話,那就是一條天秤魚!如果閣下恩準,如果尊夫人也想觀賞一番奇特的捕魚方法,我們立刻就能得知它是何物瞭。”
  “您意下如何,麥剋那布斯?”格裏那凡爵士問少校,“不妨試一試?”
  “您願意的話,我也贊成。”少校平靜地迴答道。
  “另外,”約翰·孟格爾又說道,“這種可怕的鯊魚數量極多,捕殺不盡,我們正好遇上這個機會,既可除去一害,又可觀賞到動人的一幕。何樂而不為?
  “那好吧,就捕捉它吧。”格裏那凡爵士迴答道。
  爵士隨即派人前去通知夫人。海倫夫人對此也頗感興趣,便興衝衝地來到瞭艉樓上準備觀賞這動人的一幕。
  海上風平浪靜,海水清澈;大傢清楚地看到那條大鯊魚在海裏躥上躥下地迅速遊動著。隻見它忽而潛入水下,忽而又躍齣水麵,動作矯健,勇猛無比。約翰·孟格爾船長逐一地下達命令。水手們按照船長的命令,把一條粗粗的繩子從右舷拋入水中,繩頭上有一隻大鈎子,鈎子上串著一大塊臘肉。那鯊魚雖遠在五十碼②以外,但卻立即聞到瞭臘肉那誘人的香味,隻見它如離弦之箭一般地衝瞭過來。霎時間,它便遊到遊輪附近。隻見它那灰黑的雙鰭在猛烈地擊打著海水,尾鰭則在保持著身體的平衡,徑直地直衝那塊臘肉而去。它那兩隻突齣的大眼睛,閃齣貪婪的光芒。當它翻轉身子時,隻見它那張大嘴大張開來,四排大白牙顯現在人們眼前。它的腦袋又寬又大,如同一把安在長柄上的雙頭鐵錘。約翰·孟格爾船長沒
  ①天秤魚係英國水手對這種鯊魚的稱謂,因為它的頭像天秤,確切地說,像是雙頭鐵錘,在法國被稱之為“錘頭鯊”,學名為“雙髻鯊”。——作者注
  ②碼:長度單位,1碼=0.914米。有看錯,它果然就是鯊魚中最貪饞的那種,英國人稱它為“天秤魚”,而法國普羅旺斯①地區的人則稱它為“猶太魚”。
  鄧肯號上的乘客和水手們全都緊緊地盯著那頭大鯊魚,隻見它一下子便衝到鈎子旁,突然一個打挺,身子一滾,吞下魚鈎,臘肉落入口中,粗繩被拉直,鯊魚被鈎住瞭。水手們趕忙轉動帆架末端的轆轤,把那龐然大物吊瞭上來。鯊魚發現自己已脫離水麵,便更加奮力地掙紮開來,蹦跳不止。水手們見狀,立刻又用另一根粗繩,打成一個活結兒,套住它的尾部,使之動彈不得。隨即,鯊魚被吊上船來,拋在甲闆上。一個水手小心翼翼地走上前去,猛地一斧頭下去,砍斷瞭它的尾巴。
  捕捉巨鯊的一幕宣告結束;那龐然大物失去瞭威風,沒什麼可怕的瞭;水手們的報仇雪恨的心情得以平復,但是,他們的好奇心卻尚未得到滿足。按照慣例,捕捉到鯊魚之後,必須給它開膛破肚,在它的肚子裏尋覓一番,因為鯊魚什麼都吃,水手們希望能夠從其肚腹之中尋找到一點意外之物,再說,他們的這種希望並非次次落空的。
  格裏那凡夫人不願意觀賞這種惡心的“搜索尋覓”,便獨自迴到自己的艙房中去瞭。鯊魚仍躺在甲闆上喘息著;它身長約有十英尺②,體重大約有六百多磅,這在鯊魚中並不算太長太重,但是,天秤魚仍舊可以歸之為鯊魚中最凶猛的一種。
  水手們立刻三下五除二地把這頭鯊魚給開瞭膛。魚鈎倒是被吞進瞭肚裏,可卻不見它肚裏有什麼東西,足見這隻龐然大物已經許久未曾進食瞭。水手們大失所望,正要將其殘骸拋入海中,水手長卻突然發現它的肚腹中有一個粗糙的東西。
  ①位於法國南部地中海地區。
  ②英尺為英美製長度單位,1英尺=0.3048米。書中以後齣現的1英尋=1.8288米、1英裏=1.6093韆米、1海裏=1.8532韆米,以及重量單位磅1磅=0.4536韆剋就不再另注解釋瞭。
  “嗨!那是什麼?”水手長叫喊道。
  “那個嗎,那是塊石頭,”一個水手迴答道,“它吞下石頭好保持身體平衡。”
  “瞎說!”另一個水手說道,“那是一枚連環彈①打進這混蛋的肚子裏,它還沒來得及消化哩。”
  “你們都在鬍猜什麼,”大副湯姆·奧斯丁反駁道,“你們難道沒有發現,這傢夥是個醉鬼,它喝光瞭酒不算,還把酒瓶子也給吞進肚裏去瞭。”
  “什麼!”格裏那凡爵士驚呼道,“鯊魚肚子裏有隻瓶子?”
  “貨真價實的一隻瓶子,”大副迴答道,“不過,這隻瓶子顯然不是從酒窖裏取齣來的。”
  “那好,奧斯丁,”愛德華爵士說道,“您把瓶子取齣來,要小心點兒,海上找到的瓶子裏往往都裝有重要的信件。”
  “您還真的相信?”麥剋那布斯少校說道。
  “至少我認為這是很有可能的。”
  “嗨!我不同您抬杠瞭,”少校迴答道,“也許瓶子裏有什麼秘密。”
  “這我們很快就能知曉。”格裏那凡爵士說完又連忙問道,“怎麼樣,奧斯丁?”
  大副舉著他沒少費周摺剛從鯊魚肚子裏取齣來的那件沒模沒樣的東西。
  “好,”格裏那凡爵士說道,“讓人把它洗洗乾淨,送到艉樓來。”
  奧斯丁遵命照辦,把那東西洗乾淨,送到方形廳,放到桌子上。格裏那凡爵士、麥剋那布斯少校、約翰·孟格爾船長,圍桌而坐。一般而言,女人比男人更好奇,所以海倫夫人也圍瞭上來。
  在海上,一點點小事也會被看作是件瞭不起的大事的。大傢寂
  ①舊時的一種炮彈,用鐵鏈連著,雙雙打齣,以擊斷敵船桅杆。然無聲地待瞭一會兒,都在以目探視,心想這玩意兒裏麵究竟裝的是個什麼東西?是遇難船隻的求救信?還是一個航海者寂寞難耐,鬍亂寫的一封無關緊要的信?
  格裏那凡爵士立刻動手檢查瓶子,想弄個水落石齣。他就像是一位在尋找重要案件綫索的英國檢察官似的,認真仔細,專心緻誌地在檢查著。格裏那凡爵士這不是在故弄玄虛,他這麼仔細小心是對的,因為錶麵上看上去並不重要的東西,往往會藏有破案的重大綫索。
  格裏那凡爵士先從瓶子的外部檢查起。這是一隻細頸瓶,瓶口玻璃很厚,上麵還纏著鐵絲,隻是鐵絲已經生銹瞭。瓶壁也很厚,能承受好幾個大氣壓力,一看就知道那是法國香檳省①生産的,阿依②或埃佩爾奈③2的酒商常愛拿這種酒瓶敲擊椅襯檔,椅襯檔被敲斷瞭,可酒瓶卻仍然完好無損。現在的這隻瓶子在海上不知漂瞭多久瞭,不知被撞擊瞭多少次,但卻仍舊沒有破裂,可見其結實程度有多麼驚人。
  “這是剋裏格酒廠的酒瓶。”少校脫口而齣。
  少校是這方麵的行傢,他的判斷沒有人會懷疑。
  “親愛的少校,”海倫夫人答道,“如果不知它從何處而來,光知道它的齣處,看來並不重要。”
  “很快就會弄清楚的,我親愛的海倫,”愛德華爵士迴答道,“我們已經可以肯定它是從很遠很遠的地方漂過來的。您看,瓶子外麵這層固化物質,它已經接近於礦石瞭,那是因為長期在海裏泡著,受到腐蝕的緣故。它在被鯊魚吞進肚子裏去之前,就已經在海裏漂流瞭很長的時間瞭。”
  “我完全同意您的分析,”少校接嘴說,“瓶子外麵結瞭厚厚的雜質,就錶明它已經漂流瞭很久瞭。”
  ①位於法國東北部,係著名的香檳酒産地。
  ②③香檳省內的地名。
  “它究竟是從哪兒漂來的?”格裏那凡夫人急切地問道。
  “您先彆著急,我親愛的海倫,先得等一等,研究這瓶子得有耐心。除非我判斷錯瞭,否則這個瓶子很快就會為我們解開謎團的。”
  格裏那凡爵士一邊這麼說著,一邊便開始颳擦封在瓶口的那層堅硬的物質。沒多一會兒,瓶塞便露瞭齣來,不過,已經被海水侵蝕得不成模樣瞭。
  “真可惜,”格裏那凡爵士說,“即使瓶子裏藏著信函,字跡也一定模糊難辨瞭。”
  “很有可能。”少校附和道。
  “不過,我倒也認為,”格裏那凡爵士又說,“如果瓶口塞得不緊,瓶子扔進海裏會立即沉底的,幸好鯊魚把它吞進肚子裏去,帶到瞭鄧肯號上來。”
  “這是肯定的,”約翰·孟格爾船長應聲道,“不過,要是我們在它漂在大海上時將它撈上來的話,就能確定其經緯度,可以研究一下氣流和海流的方嚮,判斷齣瓶子在海上漂流的路綫來瞭。可是,我們是從鯊魚肚子裏把它取齣來的,這就無法推斷其漂流的路綫瞭。”
  “我們先看看再說吧。”格裏那凡爵士迴答道。
  這時候,他便小心謹慎地動手拔齣瓶塞,一股海腥味立刻在艉樓裏彌漫開來。
  “是什麼東西?”海倫夫人以她那女性慣有的急切心情迫不及待地問道。
  “沒錯!”格裏那凡爵士說道,“我沒有猜錯!是信件!”
  “信件!信件!”海倫夫人驚呼道。
  “可是,”格裏那凡爵士說,“因為紙受潮,全都粘在瓶塞上瞭,沒法取齣來。”
  “那就把瓶子砸碎。”麥剋那布斯少校提議說。
  “我倒是希望讓瓶子保持原樣,完好無損。”格裏那凡爵士說。
  “我贊成這個意見。”少校隨即轉變瞭態度。
  “當然,不砸碎瓶子更好,”海倫夫人說,“不過,瓶子裏麵的信要比瓶子本身更加重要,因此,應該退而求其次。”
  “閣下隻需將瓶頸敲掉,裏麵的東西就可以完完整整地取齣來瞭。”約翰·孟格爾提議道。
  “說得對!就這麼辦,我親愛的愛德華。”海倫夫人大聲說道。
  其實,也隻能采取這個辦法瞭。所以,盡管格裏那凡爵士很不樂意,也隻好把那隻寶貴的瓶子的瓶頸敲掉。還必須用榔頭來敲,因為瓶子上的那層雜質已經堅硬得如同花崗岩一般瞭。不一會兒,瓶頸被敲碎,散落在桌子上;大傢立刻看到有幾張粘在瞭一起的紙。格裏那凡爵士小心翼翼地把它們從瓶中抽齣來,一張一張地揭開,攤放在桌子上。海倫夫人、少校和船長圍在瞭他的身旁。
  第2章三封信件
  這幾張紙經海水侵蝕,字跡模糊,隻能辨清一些單個的字詞,連不成句,拼不成行。格裏那凡爵士仔仔細細地看瞭好幾分鍾,顛過來倒過去地看,對著陽光看,每個字的一筆一畫全都仔仔細細地研究一遍,然後,他纔抬起頭來對目光焦急地看著他的朋友們說道:
  “這是三封不同的信件,很可能是一封信的三張信紙,是用三種不同的文字寫的:一封是英文,一封是法文,一封是德文。從沒被蝕掉的那些字跡來看,這一點是毫無疑問的。”
  “不過,剩下的那些字至少總反映點什麼意思吧?”格裏那凡夫人急切地問。
  “這我難以說清,我親愛的海倫,信上的字太不完整瞭。”
  “這三封信上所留下的字也許可以互為補充吧?”少校說道。
  “應該是的,”約翰·孟格爾說道,“海水不可能把三封信上的同一行的同一個字給侵蝕掉的。我們可以把那些斷句殘詞相互拼湊在一起,總可以看懂個大概的。”
  “好的,就這麼乾,”格裏那凡爵士說,“我先來看看英文的。”
  英文信件上的斷句殘詞是這樣的:
  “這些字看不齣是什麼意思。”少校頗為失望地說。
  “不管怎麼說,”船長迴答道,“這總還是地地道道的英文嘛。”
  “這一點是肯定無疑的,”格裏那凡爵士說,“sink(沉沒),aland(登陸),that(這),and(以及),lost(死亡)等這些詞還都是很完整的。而skipp,顯然是skipper(船長);至於Gr,大概是一位名叫Gr……(格……)什麼的人名,也許是遇難船隻的船長的名字。
  “另外,”約翰·孟格爾說,“monit和ssistance的意思也很明顯:monit應該是monition(文件),而ssistance應該是assistance(救助)。
  “嗯!這麼一看,就有點意思瞭。”海倫夫人說。
  “可惜的是,”少校說道,“缺少整行整行的字。是什麼船?在哪兒齣的事?這我們就搞不清楚瞭。”
  “我們會弄清楚的。”愛德華爵士頗為自信地說。
  “這是當然的,”總是附和大傢意見的少校應答道,“可是,怎麼弄清楚呢?”
  “把三封信相互補充著來看就行瞭。”格裏那凡說。
  “對,就這麼辦!”海倫夫人大聲贊同道。
  第二封信比第一封信侵蝕得更加厲害,隻剩下如下的幾個孤立的字:
  “這是德文。”約翰·孟格爾一看便說。
  “您懂德文嗎,約翰?”格裏那凡爵士問道。
  “懂點,爵士。”
  “那好,您告訴我們一下,這幾個字是什麼意思。”
  約翰船長仔細地看瞭看那張信紙,說道:
  “首先,齣事的時間確定瞭,7Juni,也就是6月7日,與英文信上的62閤起來,就是1862年6月7日。”
  “太好瞭!”海倫夫人驚呼道,“您繼續說,約翰。”
  “在同一行上,還有一個Glas,”船長接著說道,“與英文信上的gow拼接起來,也就是Glasgow,很顯然,這是一條格拉斯哥港的船。”
  “我也這麼認為。”少校贊同道。
  “信上的第二行全侵蝕掉瞭,”約翰·孟格爾接著說道,“但在第三行上,有兩個重要的字,zwei意為‘兩個’,而atrosen應該是matrosen,也就是是‘水手’的意思。”
  ……

前言/序言

  儒勒·加布裏埃爾·凡爾納(Jules Gabriel Verne,1828.2.8—1905.3.24),是19世紀法國著名作傢,被譽為“現代科學幻想小說之父”。凡爾納1828年生於法國南特,1863年長篇小說《氣球上的五星期》正式發售,從此一舉成名,此後便開始從事寫作職業,一直到1905年3月24日於亞眠逝世。

  儒勒·凡爾納一生寫過五六十本小說和短篇小說集、幾十部戲劇以及其他短篇小說、詩歌、各種著作,其代錶作為《海底兩萬裏》《八十天環遊地球》《氣球上的五星期》。凡爾納的大部分作品都收錄於總題為《在已知和未知的世界中的奇異漫遊》係列作品集。其中《格蘭特船長的兒女》《海底兩萬裏》和《神秘島》被稱為“凡爾納三部麯”。

  凡爾納齣生於法國港口城市南特的一個中産階級傢庭,早年依從其父親的意願在巴黎學習法律,之後開始創作劇本以及雜誌文章。在與齣版商埃澤爾父子閤作期間(1862年開始至凡爾納去世),凡爾納的文學創作事業取得瞭巨大成功,他的不少作品被翻譯成多種語言,受到瞭各國讀者的喜愛。

  凡爾納的作品對科幻文學流派有著重要的影響,他與赫伯特·喬治·威爾斯一道,被稱作“科幻小說之父”。隨著上個世紀後葉凡爾納研究的不斷深入以及原始手稿的發現,科幻學界對於凡爾納的認識也在趨於多樣化。

  科學幻想小說並非從凡爾納開始,但在幻想的規模上,特彆是在科學的語言性上,凡爾納大大超過瞭前人。凡爾納的纔能在於,他實際上是在科學技術所容許的範圍裏,根據科學發展的規律與必然的趨勢做齣瞭種種在當時是奇妙無比的構想。因為這些構想符閤科學的發展趨勢,他們到瞭20世紀幾乎全都成為瞭現實。凡爾納對於科學的態度是嚴肅認真的,他盡可能把自己的想象建立在科學的基礎上,例如,為瞭寫從地球飛行到月球的故事,他先仔細研究過空氣動力、飛行速度、太空中的失重以及物體濺落等等科技問題。正是基於此,他的科學幻想就是科學的預言。

  同時,凡爾納的作品並非枯燥的科學的圖解而基本上屬於浪漫主義文學的性質。他總是在科學暢想的框架裏編織復雜、麯摺而又有趣的故事,情節驚險,充滿奇特的偶閤,再襯以非凡的大自然奇景,造成一種濃重的浪漫主義色彩,兼之凡爾納的文筆流暢,敘述輕快,所以深受青少年讀者的喜愛。

  盡管凡爾納的創作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廣泛的閱讀,但另一方麵,他的每一次旅行都和小說的創作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1893年,在接受采訪時凡爾納說道:“我喜歡乘遊艇,但同時並不會忘記為我的書采集些信息。……我的每部小說都能從我的齣遊中獲益。譬如在《綠光》中便可覓得我個人在蘇格蘭的艾奧納島和斯塔法島遊覽中的經曆和視角;還可以算上那次1861年的挪威之行……至於《黑印度》則與我在英格蘭的旅行和對蘇格蘭湖泊的拜訪有著聯係。《漂浮的城市》一書,取材於我在1867年搭乘“大東方”號對美國的訪問。……《桑道夫伯爵》來源於自丹吉爾至馬耳他的遊艇航行。”

  據聯閤國教科文組織的資料,凡爾納是世界上被翻譯的作品最多的名傢之一,排名僅次於第一名阿加莎·剋裏斯蒂,位於莎士比亞之上。聯閤國教科文組織最近的統計顯示,全世界範圍內,凡爾納作品的譯本已纍計達4751種,他也是2011年世界上作品被翻譯次數最多法語作傢。在法國,2005年被定為凡爾納年,以紀念他百年忌辰。
《格蘭特船長的兒女》:一場橫跨南半球的尋父壯旅,以及人類探索精神的史詩 這是一部關於勇氣、毅力和傢庭紐帶的宏偉篇章,是一次對未知世界充滿敬畏的探索,更是一麯獻給人類永不磨滅的探險精神的頌歌。儒勒·凡爾納以其標誌性的精準描繪和跌宕起伏的情節,為我們呈現瞭一段跨越亞、非、澳三大洲的史詩級尋父之旅,鈎織齣一幅波瀾壯闊的南半球地理風情畫捲。 故事的開端,宛如一封來自大海深處的求救信,悄然改變瞭英格蘭一位富商的命運,也將兩位年輕的生命推嚮瞭命運的十字路口。在英國海濱城市的港口,一艘名叫“鄧肯號”的遊艇上,一瓶被海水浸潤的玻璃瓶悄悄地漂進瞭漁民的網中。瓶子裏裝著的,並非尋常的求救信號,而是一份用三種語言(西班牙語、法語和英語)寫成的、字跡潦草卻飽含深情的求救信息。這封信來自失蹤已久的格蘭特船長,他在一次航海探險中,船隻在一次巨大的風暴中不幸沉沒,而他也因此漂流到瞭一個未知之地。信中模糊不清的地理坐標,成瞭指引他兒女踏上艱險旅程的唯一綫索。 信件的發現,如同一顆投入平靜湖麵的石子,激起瞭巨大的漣漪。格蘭特船長的女兒,年僅十六歲的瑪麗,以及她年僅十二歲的弟弟羅伯特,得知父親尚在人世的渺茫希望,心中的悲痛與激動交織,燃燒起他們尋找父親的決心。然而,尋父之路並非坦途,茫茫大海,遙遠的陸地,未知的危險,一切都充滿瞭未知。在良善且充滿智慧的英國陸軍少校麥剋·納布爾的幫助下,兩位年輕的格蘭特兄妹,以及一眾船員,毅然踏上瞭這場驚心動魄的遠航。 “鄧肯號”在麥剋少校的指揮下,開始瞭漫無邊際的搜尋。茫茫的大海上,每一次日齣日落,每一次風暴驟起,都考驗著船員們的意誌。他們穿越洶湧的波濤,抵禦刺骨的海風,目光始終追隨著信中那模糊的緯度和經度。這趟旅程,不僅僅是一次地理上的跋涉,更是一場對人類耐力、智慧和勇氣的嚴峻考驗。 旅程的第一站,來到瞭南美洲,在狂野而壯麗的巴塔哥尼亞地區。在這裏,他們目睹瞭安第斯山脈的雄偉,感受瞭南美大陸特有的地貌風光。然而,尋找的綫索依舊飄忽不定,地理的阻隔和氣候的嚴酷,讓他們的希望一次次地被現實磨礪。但正是這份對親情的執著,支撐著他們繼續前行,不曾放棄。 接著,探險隊的足跡延伸到瞭澳大利亞的廣袤內陸。在這片被譽為“世界肚臍”的大陸上,他們經曆瞭令人窒息的酷熱,跋涉在荒涼的沙漠之中。澳大利亞的獨特生態環境,從巍峨的內陸山脈到廣袤的草原,都為讀者展現瞭一幅生機勃勃又充滿挑戰的畫麵。在這裏,他們與土著居民的偶遇,與野生動物的搏鬥,以及在極端環境下的生存,都將旅程推嚮瞭新的高潮。每一次的睏難,每一次的絕望,都激發齣他們更強的求生意誌和尋父的決心。 每一次看似絕望的搜尋,都可能隱藏著新的希望。在澳大利亞內陸,他們偶然發現瞭另一封來自格蘭特船長的信件,這份信件補充瞭之前模糊的信息,為他們指明瞭下一個搜尋的方嚮——太平洋上的某個島嶼。這封信的齣現,如同一束希望的曙光,再次點燃瞭兄妹二人心中尋找父親的火焰。 最終,他們的旅程來到瞭太平洋上的新西蘭。這片被譽為“長白雲之鄉”的島嶼,以其鬱鬱蔥蔥的植被和壯麗的海岸綫,成為瞭他們尋父旅程的最終目的地。在這裏,他們遭遇瞭更加復雜的地形和更為嚴峻的自然環境,但同時,也離他們的目標越來越近。 《格蘭特船長的兒女》不僅僅是一部探險小說,它更是一部關於地理知識的百科全書。凡爾納在作品中,將嚴謹的地理知識巧妙地融入故事情節之中,為讀者呈現瞭一個個鮮活的地理場景:從巴塔哥尼亞冰川的雄偉,到澳大利亞沙漠的炙烤;從太平洋島嶼的神秘,到南美洲雨林的奇異。讀者在跟隨格蘭特兄妹探險的同時,也仿佛置身於這些神奇的地域,親身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更重要的是,這部作品深刻地探討瞭人類探索精神的本質。麵對重重睏難,麵對未知與危險,麥剋少校的沉著冷靜,格蘭特兄妹的堅定不移,以及船員們的忠誠互助,都展現瞭人類麵對挑戰時所爆發齣的非凡勇氣和堅韌。他們不畏艱險,勇於探索,將人類的足跡延伸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這種精神,正是人類文明進步的不竭動力。 《格蘭特船長的兒女》中,人物塑造同樣可圈可點。除瞭勇敢堅毅的格蘭特兄妹,還有智慧過人的麥剋少校,他們之間的互動,充滿瞭溫情與智慧。船上的其他船員,雖然性格各異,卻在關鍵時刻展現齣他們的擔當與忠誠。這些豐富的人物形象,共同構成瞭這段旅程中最動人的風景。 當最終的真相浮齣水麵,當父女的重逢成為可能,讀者們會為之動容。這不僅僅是兩個孩子的尋父成功,更是對親情力量的最高贊頌,是對人類堅持與希望的最好詮釋。 《格蘭特船長的兒女》是一部跨越時代、影響深遠的經典之作。它不僅為年輕讀者開啓瞭一扇認識世界的窗口,更讓所有年齡段的讀者,在驚心動魄的冒險故事中,感受人類探索未知世界的激情,體驗親情的力量,領悟堅持與希望的偉大。這是一場屬於全體人類的壯麗探險,是一部值得反復品讀的文學瑰寶。

用戶評價

評分

我被這本書濃厚的冒險氣息所吸引,尤其是“格蘭特船長的兒女”這個設定,總讓我聯想到經典的童話故事和少年探險小說,但名字又透著一股成熟的探索精神。我一直以來都對那些充滿未知和挑戰的旅程情有獨鍾,它們總能喚醒內心深處對自由和遠方的嚮往。我期待在這本書中看到,一群年輕的生命如何被命運的奇遇所驅動,踏上一段非凡的徵程。他們將遇到怎樣的睏難?又將收獲怎樣的成長?這都是我非常好奇的部分。更何況,“全譯本”和“套裝共2冊”的配置,預示著這將是一次完整的、沉浸式的閱讀體驗,我可以安心地跟隨主人公的腳步,去探索那些遙遠的國度,去感受那些異域的風情。

評分

這本書從書名《格蘭特船長的兒女》開始,就散發著一股濃鬱的冒險氣息,讓人忍不住想要一探究竟。我一直對那些關於海洋、探索和失落的傳說充滿好奇,仿佛它們蘊藏著人類最原始的夢想和最堅韌的意誌。我期待著在這本書中,能夠跟隨主角們,體驗一場驚心動魄的跨洋之旅,去揭開格蘭特船長失蹤的謎團,去感受不同地域的風土人情。同時,“全譯本”的字眼,讓我對接下來的閱讀充滿瞭信心,相信能夠獲得最完整、最原汁原味的閱讀體驗,捕捉到作者筆下每一個細微的情感和精妙的描述。這套兩冊的套裝,也讓我覺得更加完整,可以全身心地沉浸在故事情節中,跟隨主人公們的腳步,一同經曆那些不可思議的冒險。

評分

這是一本我一直渴望閱讀的經典作品,終於等到這個全譯本的套裝,感覺像是圓瞭一個小小的文學夢想。從書名《格蘭特船長的兒女》就能感受到一種冒險的召喚,仿佛能聽到海浪拍打船舷的聲音,聞到鹹濕的海風。我對於那些跨越韆山萬水,隻為尋找失蹤親人的故事總是情有獨鍾,它們總能觸動內心最柔軟的部分,同時又充滿瞭對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我想象著,在那個信息不發達的年代,人們如何憑藉著一封殘破的信件,就義無反顧地踏上漫漫徵途,這本身就是一種令人敬畏的勇氣。我期待著書中對地理、風土人情的細緻描繪,也渴望著在字裏行間體會那種人類麵對自然挑戰時的堅韌與智慧。套裝兩冊的設計更是讓我感到貼心,意味著我可以沉浸其中,不受打斷地跟隨格蘭特船長的兒女們一同經曆這場驚心動魄的旅程,而無需擔心章節的連貫性。

評分

對於“格蘭特船長的兒女”這個書名,我腦海裏浮現齣的,是那種充滿宿命感和傢族使命的冒險。這不僅僅是一個尋找失蹤親人的故事,更可能是一場關於繼承、成長和自我發現的旅程。我一直都很喜歡那些能夠探討人性深度、展現人物成長弧綫的故事,它們總能引起我強烈的共鳴。我想象著,格蘭特船長的兒女們,如何在茫茫大海和未知陸地上,麵對傢族的重托,如何從懵懂的少年成長為能夠獨當一麵的探險傢。這種從青澀到成熟的轉變,往往是文學中最動人的篇章之一。而“全譯本”的承諾,更是讓我對接下來的閱讀充滿瞭期待,希望能最大限度地感受到作者筆下的每一個細節,每一個情感的微妙之處。

評分

這本書的名字就自帶一種史詩般的厚重感,讓我立刻聯想到那些偉大的航海探險故事,以及傢族情感的力量。我尤其好奇“全譯本”的錶述,這意味著我將有機會接觸到最原汁原味的文本,感受作者最精妙的文字錶達,而不是經過二次加工後的片段。我一直相信,好的翻譯能夠讓不同文化的讀者跨越語言的障礙,直接感受到作品的靈魂。因此,我非常看重這一點,希望能在這套書中找到那種細膩而深刻的閱讀體驗。對於“格蘭特船長的兒女”這個主題,我腦海中已經勾勒齣瞭無數可能的畫麵:也許是英勇無畏的兄妹,也許是堅韌不拔的少女,他們將如何麵對來自海洋、陸地以及人心的重重考驗?我預感這將是一場關於親情、勇氣和希望的宏大敘事,充滿瞭跌宕起伏的情節和引人入勝的細節。

評分

emmm還好吧?封麵挺舒服的,但裏麵的紙張有點粗糙

評分

看著還不錯,畢竟是個名著,紙張是正版的

評分

不錯,老師推薦的,領劵買的閤適。

評分

書質量很好、包裝很好、快速及時、快遞小哥服務很好、好評。

評分

一本非常好看的書,三部麯的第一部。

評分

書的質量很好,是正版書快遞哥劉誌肖很給力,希望孩子喜歡看這些書,用心去體會書的內容。

評分

書,不錯。就是快遞速度太慢!

評分

孩子特彆愛看書。好吧,難得的好習慣,支持到底。最愛在京東上買書,品質保證,價格實惠,再碰上滿減活動就更劃算瞭,快遞也是杠杠滴,大贊!

評分

包裝的很好,文字什麼的都覺得很不錯。買的值得瞭,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