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本书是周国平全新随感集,是他的第五本随感集。收录了2011到2014年的从未结集的随感作品。“在图书市场上,我的作品有多种不同的选编本。但是,二十多年来,按照时间顺序结集的完整版本只有这个五册一套的散文系列和四册一套的随感系列,有了这两套书,我的日常写作的作品就一网打尽了。这或许是它们第n次再版的一个理由吧。”(周国平)
★这是作者四年里随手写下的感触和思绪。突发的感触,飘忽的思绪,给人以温暖和启迪。“我用这个书名更是想提醒人们,盲目较劲往往是人世间痛苦的根源,唯有具备不较劲的智慧,你才能把劲儿节省和积聚起来,使在正确的方向上,从而实现自我的价值,得到真正的幸福。”(周国平)
海报:
内容简介
《人生不较劲》是周国平先生2011-2014年间的感触和思绪随感的结集,也是作者的第五本随感集。
所谓“人生不较劲”,是不和自己、他人、老天较劲之意。在作者看来,盲目较劲往往是人世间痛苦的根源,唯有具备不较劲的智慧,才能把劲儿节省和积聚起来,使在正确的方向上,从而实现自我的价值,得到真正的幸福。
作者简介
周国平,当代著名学者、作家。1945年生于上海。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著有学术专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散文集《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安静》、《善良·丰富·高贵》、《生命的品质》,随感集《人与永恒》、《风中的纸屑》、《内在的从容》、《把心安顿好》、《人生不较劲》。译有《尼采美学文选》、《尼采诗集》、《偶像的黄昏》等。
目录
序i
知道自己要什么
不较劲的智慧
直觉优先
人性现象
当好自然之子
逆境也是生活
个性的风景
正常的生活
不和时间赛跑
通过做事而做人
处世待人
兴趣和素质
觉醒的力量
智慧引领幸福
财富和幸福
法治社会与公民幸福
灵魂的品质
灵魂另有来历
关于信仰
哲学的使命
哲学之用
精神生活
令人心碎的无奈
关于死亡的思绪
对女性说
性的境界
真实的爱情
珍惜和放下
婚姻,为爱筑一个好巢
论友谊
论道德
论感恩
生活大于政治
法治片言
文化片言
知识分子
教育的目标
教师的素质
论语文教学
父母怎样对孩子负责
读书的收获
读经典就像回家
文学艺术片言
小杂感
外二篇
两本书的网上互动
微博拾遗
精彩书摘
人生不同的年龄阶段,会有不同的风景。年幼的时候,我们沉浸在风景里,和风景是一体,自己还不会观赏,观赏者是父母和他人。长大以后,我们或多或少会观赏自己的年龄风景了,看自己青春的浪漫和寂寞,看自己壮年的成熟和努力。然后,老年来临了,好吧,让我们站在躯壳之外,笑看自己满头华发,满脸皱纹,脚步蹒跚,心情平和,恬然观赏自己人生的最后一道风景。(《不和时间赛跑》)
*
做事有两种境界。一是功利境界,事情及相关利益是唯一目的。另一是道德境界,注重精神上的收获,做事只是灵魂修炼和完善的手段。从长远看,做事的结果终将随风飘散,做人的收获却能历久弥新。如果有上帝,他看到的只是你如何做人,不会问你做成了什么事,在他眼中,你在人世间做成的任何事都太渺小了。(《通过做事而做人》)
*
人生应该力求两个简单:物质生活的简单,人际关系的简单。有了这两个简单,心灵就拥有了广阔的空间和美好的宁静。(《财富和幸福》)
*
人人都有一个生命和一个灵魂,它们是人身上最宝贵的东西。生命和灵魂强健,对生命和灵魂保持敏锐的感觉,是幸福感和创造力的源泉。
相反的情形:生命衰弱,生命感麻木,谓之萎靡;灵魂衰弱,灵魂感麻木,谓之委琐。(《灵魂的品质》)
*
飞机上,离地面一万公尺。我忽然想:宇宙浩渺无际,人类世代更替,我只是沧海一粟。进而想:如果没有我,宇宙和人类依然如故,无人不可缺少。是的,你思考,你写作,你多么珍视你的思考和写作,其实你的灵魂也只是人类精神传承的一个工具罢了。天不生仲尼,也一定会生伯尼,绝不会万古长如夜的。(《灵魂另有来历》)
*
情人为何会分手?我的回答是:因为变不成亲人。当然,变不成亲人,也还可以变成友人,这往往发生在两个通晓人性而又珍惜情谊的人之间。比较可悲的是变成路人,从此不通音讯,曾经的情谊烟消云散,不留痕迹。最坏的是变成仇人,确证了两人或其中一人档次太低,把本应美好的记忆彻底毁掉,反而成了痛苦和耻辱的记忆。
夫妻为何会离异?我的回答是:因为没有了亲人的感觉。如果亲人的感觉还在,即使其中一方移情别恋,也一定会万分踌躇,难下离异的决心。相反,如果双方已不是亲人的感觉,而是友人的感觉,离异就会是一个理性的决定。当然,如果双方已成路人甚至仇人,不离异就太荒谬了。
两人因为相爱在一起,不管时间久暂,都是美好的。有朝一日分手了,请不要互相怨恨,而应该感谢对方给了你一段美好的时光。有人说,到头来发现,对方其实并不真爱自己,只是利用和欺骗了自己。我说,即使如此,你也不要怨恨,而应该蔑视。怨恨仍是强烈的感情,人生的一个重要原则是节省感情,蔑视就是不动感情,不把感情浪费在不值得的人身上。
爱情和友情是人生的美酒,如果时间短暂,也有新酒的甘甜和芳香。可是,倘若能经受住漫长岁月的考验,味道就会越来越醇厚,最后变成了无比珍贵的陈年佳酿—亲情。恋人或朋友好到了极致,就真正是亲人,比血缘更亲。(《真实的爱情》)
*
人在世间的一切遭遇都是因缘。因缘,就是若干偶然的因素凑到了一起,使你遇上了这个人、这件事。你遇上了某个异性,结亲成家,生儿育女,这也是因缘。倘若琴瑟和谐,儿女姣好,那就是好因缘。好因缘不易得,你当珍惜。但是,是因缘就有变数,你心里同时要能够放下。对一切好因缘都应如此,遇上了,第一要珍惜,第二要能够放下,珍惜是因为它好,放下是因为它只是因缘。(《珍惜和放下》)
*
中国是宗法社会,养儿育女只是为了传宗接代。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儿女之所以重要,只因为宗法系统重要,儿女是传承宗法系统的工具,一旦出差错,责任天大。所以,父母要为儿女做牛做马,儿女怎么不是讨债鬼呢?儿女在人身上附属于父母,亲子关系似乎是主奴关系,但实际上,父母和儿女都是宗族的奴隶,都不自由。(《婚姻,为爱筑一个好巢》)
*
我承认,在这个信息时代,我是一个落伍者。无论何处,人手一部手机,大家都在埋头专心地接收和传播信息,每见这个情景,我就觉得困惑不解。我坚定地认为,一个人完全不需要知道许多信息,只需要知道与自己的生活和心灵真正有关的东西,那超出的部分不但无用,而且挤占了有用东西的空间,扰乱了内心的秩序。这就好比进食,有足够的营养即可,用不着摆一大桌菜,那多余的全都浪费了,硬吃下去则阻碍了营养的吸收,扰乱了消化的秩序。(《文化片言》)
……
前言/序言
《人生不较劲》 卷一:慢下来的智慧 生活的洪流滚滚向前,我们常常被裹挟着,在名为“必须”的巨浪中奋力搏击。然而,在这场永无止境的追逐中,我们是否曾停下来,感受过浪花拍打在脸颊上的温柔,抑或只是匆匆一瞥,错过了岸边绽放的野花?《人生不较劲》并非要我们停止前行,而是邀请我们放慢脚步,重新审视那些我们习以为常的节奏。 第一章,我们将一同探讨“放下执念,拥抱当下”。我们常常执着于过去的错误,为错失的机会扼腕叹息,或者过度担忧未来的不确定性,从而忽略了眼前这片刻的美好。放下那些不必要的包袱,不是让你变得懈怠,而是让你更清晰地看到当下存在的价值。当我们将目光从远方的迷雾收回,聚焦于脚下坚实的土地时,你会发现,解决问题的钥匙,往往就藏在眼前。学会接受事物的本然状态,不强求,不苛责,就像接受天气一样,晴也好,雨也罢,我们总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去生活。 第二章,我们将深入“倾听内心的声音”。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外界的声音嘈杂而喧嚣,它们试图告诉我们应该如何成功,应该拥有什么,应该成为怎样的人。但你内心的低语,才是你最真实的指引。我们常常因为追求别人的认可,而渐渐模糊了自己真正的渴望。这本书将引导你如何屏蔽外界的噪音,静下心来,与那个最真实的自己对话。倾听那些微弱的、却无比坚定的声音,它们或许会告诉你,你真正热爱的是什么,你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你真正能够给予的是什么。这是一种与自我和解的过程,也是找回内心平静的开始。 第三章,我们谈论“在细微之处发现乐趣”。生活的乐趣,并非只存在于宏大的成就或显赫的荣耀之中。它常常藏匿在那些被我们忽略的日常细节里。清晨的第一缕阳光,一杯温热的咖啡,朋友间无心的玩笑,一本翻开的书页,甚至是一朵悄然盛开的路边小花,都可能成为点亮一天心情的火花。这本书将鼓励你培养一种“慢观察”的能力,去留意生活中的微小美好,去感知那些容易被忽略的温暖。当你的注意力不再只聚焦于“大目标”,而是开始欣赏“过程中的风景”,你会发现,幸福其实触手可及。 第四章,我们将学习“与不完美和解”。我们生活在一个追求完美主义的时代,从外貌到事业,从人际关系到生活习惯,似乎一切都必须达到某个近乎苛刻的标准。然而,完美是虚幻的,而真实则充满瑕疵。这本书并非鼓励你放弃进步,而是要你理解,不完美并不可耻,甚至是一种独特的美。学会欣赏自己和他人身上的“不完美”,就像欣赏一幅画中的留白,它们的存在,让整幅作品更加生动和富有层次。与自己的不完美和解,也是与生活本身和解。 卷二:关系的和谐之道 人是社会性动物,我们无法脱离关系而独立存在。然而,正是这些关系,有时会成为我们情绪的漩涡,让我们在其中挣扎、疲惫。《人生不较劲》的第二卷,将目光投向我们身边的人,探讨如何在复杂的关系中,找到那份平衡与和谐。 第五章,我们将触及“边界感的艺术”。在人际交往中,清晰的边界感至关重要。它不是为了疏远他人,而是为了保护自己,也为了尊重对方。当边界模糊时,我们容易被侵犯,也容易侵犯他人,从而产生不必要的摩擦和伤害。这本书将教你如何识别和建立健康的边界,如何优雅地拒绝,如何委婉地表达自己的需求,如何在付出与索取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让关系更纯粹,也更持久。 第六章,我们将探讨“放下比较,珍视独特性”。社会性的比较心理,如同野草般在我们心中滋生。我们总是不自觉地将自己与他人进行比较——比较事业成就,比较财富,比较家庭,甚至比较幸福感。这种无休止的比较,不仅会消磨我们的自信,更会让我们忽略自身独特的价值。本书将引导你认识到,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拥有自己独特的轨迹和意义。停止与他人较量,将目光聚焦于自身的发展与成长,你会发现,属于你的光芒,无需与谁争夺。 第七章,我们将学习“宽容的力量”。人与人之间的误解、冲突和伤害,在所难免。面对这些,我们常常选择愤怒、记恨,让负面情绪在心中发酵。然而,宽容并非软弱,而是一种强大的内心力量。它能化解怨恨,抚平伤痕,让你从负面情绪的泥沼中解脱出来。这本书将告诉你,宽容首先是对自己的释放,然后才是对别人的成全。学会放下那些让你耿耿于怀的事情,给他人,也给自己一个重新开始的机会。 第八章,我们将反思“沟通的真谛”。许多关系中的难题,都源于无效的沟通。我们常常以为自己在倾听,实则只是在等待反驳;我们以为自己在表达,实则只是在宣泄情绪。真正的沟通,是心与心的连接,是理解与被理解的过程。本书将提供一些实用的沟通技巧,帮助你学会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有效地倾听他人的心声,从而化解误会,增进理解,让每一次交流都成为滋养关系的养分。 卷三:内心的宁静之所 人生的旅途,总有风雨,也总有迷茫。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我们最需要的是一个宁静的内心,一个可以安放灵魂的港湾。《人生不较劲》的第三卷,将引领我们深入探索内心的力量,寻找那份源源不断的平静。 第九章,我们将讨论“管理情绪的艺术”。情绪是人生的色彩,但如果任由它们恣意蔓延,也会成为吞噬我们的洪水。愤怒、焦虑、悲伤、嫉妒……这些负面情绪,如果我们不能有效地管理,就会成为我们前进道路上的巨大阻碍。本书将提供一些简单易行的方法,帮助你认识、接纳并转化你的情绪,让它们成为你更好地理解自己和应对挑战的工具,而不是让你失控的导火索。 第十章,我们将思考“目标与顺流而下的平衡”。设定目标是前进的动力,但过度执着于达成目标,却可能让我们忽视了过程的美好,甚至在遭遇挫折时陷入绝望。本书将引导你如何在设定目标的同时,保持一种顺流而下的心态。这意味着,我们为之努力,但同时也接受事情可能的发展方向,不被预设的结局所绑架。当你知道,无论结果如何,你都在尽力而为,内心便会获得一种踏实的平静。 第十一章,我们将探索“感恩的力量”。感恩,是将我们从“拥有”的贪婪中解放出来,让我们看到生活中那些已经拥有的、值得珍惜的事物。感恩的心,能将平凡的日子点缀得闪闪发光,能将生活中的不如意转化为一种沉淀和积淀。这本书将鼓励你培养一种感恩的习惯,去发现那些微小的、却无比珍贵的馈赠,从而滋养一颗丰盈而满足的心。 第十二章,我们将谈论“寻找生命的意义”。在物质日益丰富的今天,许多人反而感到迷失和空虚,渴望找到生活的真正意义。生命的意义并非来自外界的评价或物质的堆砌,它根植于我们的内心,体现在我们如何度过每一天,如何与他人互动,如何贡献自己的力量。本书将引导你通过反思、探索和实践,去发掘属于你自己的生命意义,让你的存在,不仅是痕迹,更是光芒。 《人生不较劲》,不是一本告诉你“应该”怎么做的教科书,而是一次与你同行,共同探索“可以”怎样生活的旅程。它邀请你放缓脚步,审视内心,重新连接人与人之间的温情,最终抵达一个更加平和、自在、充满喜悦的人生境界。在这里,你无需与世界争高低,只需与真实的自己,温柔相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