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丛书:朱可夫 斯大林的将军 [Stalin’s General: The Life of Georgy Zhukov]

甲骨文丛书:朱可夫 斯大林的将军 [Stalin’s General: The Life of Georgy Zhukov]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杰弗里·罗伯茨(Geoffrey Roberts) 著,李晓江 译
图书标签:
  • 历史
  • 军事
  • 苏联
  • 斯大林
  • 朱可夫
  • 传记
  • 二战
  • 战争
  • 军事人物
  • 冷战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ISBN:9787509771679
版次:1
商品编码:11687805
品牌:甲骨文
包装:精装
丛书名: 甲骨文丛书
外文名称:Stalin’s General: The Life of Georgy Zhukov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05-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456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基于朱可夫本人未经删节的回忆录及全新解密的苏联档案
  一部关于二战中“综合能力优秀的将领”的全景式传记
  世界军事史协会2013年度杰出著作

内容简介

  《朱可夫:斯大林的将军》全景式地记述了二战中有才干的将领、苏联红军传奇人物朱可夫元帅的一生。作者认为,作为一个有着坚强意志和坚定决心的人,朱可夫高超的谋略,只有他追逐自己战场目标的冷酷无情可与之相比。
  作者根据朱可夫本人未经删节的回忆录以及近年来公开的苏联档案,对朱可夫从一名农家子弟到成长为传奇人物的波澜起伏的一生进行了精彩记述,如对朱可夫的出生及家庭情况、他的青少年时期、早期的红军指挥员生涯、1939年在哈拉哈河的成名之战、在基辅为苏德战争的爆发进行的准备、苏德战争的爆发及苏军早期的溃败、在列宁格勒和莫斯科力挽狂澜、苏军大反攻、进军柏林征服德国,以及二战结束后在苏联领导层中地位沉浮、担任国防部部长、撰写回忆录在历史中为自己正名直至最后去世等等。
  《朱可夫:斯大林的将军》一书材料详实,叙述简洁,评论公允,拨开了围绕朱可夫的夸大之词,揭示了围绕朱可夫生活和事业的许多生活,并在他与斯大林、赫鲁晓夫及艾森豪威尔的关系上提出了新的洞见。作为一部专业性的传记,它恢复了朱可夫在20世纪军事万神殿中的应有位置。

作者简介

  杰弗里·罗伯茨(GeoffreyRoberts),英国皇家历史学会会士,爱尔兰科克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和院长,著有《斯大林的战争》(Stalin’sWars)和《斯大林格勒的胜利》(VictoryatStalingrad)。

  李晓江,北京大学哲学博士。爱书。教书、读书之余,亦以译书为乐。译有《斯大林的战争》《失败的帝国:从斯大林到戈尔巴乔夫》。

精彩书评

  ★我们终于有了一部完整的朱可夫传记。杰弗里·罗伯茨的叙述详细、公允而生动,其内容不仅涉及1941~1945年朱可夫作为前线指挥官,作为与斯大林的关系密切的军事幕僚所发挥的作用,还包括战前在红军中对其性格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的经历、他的家庭纠葛、他在冷战的军事谋划中的地位,以及他在斯大林和赫鲁晓夫执政时政治上受到的冷遇。书中有大量的新材料,包括来自朱可夫亲属的第一手的深入了解。这里可以看到一位农家子弟和二战中伟大的将领的富有立体感的形象。这是一本很精彩的书,详实且易懂,是对苏德战争或苏联历史感兴趣的人的重要读物。
    ——埃文·莫兹利(EvanMawdsley),《1941年12月》和《东线惊雷》作者

目录

中文版序言
前言及致谢
地图及图表
朱可夫生平和事业年表
1. 荣耀易逝:格奥尔吉?朱可夫元帅的浮沉
2. 青春传奇:从农家子弟到共产主义战士,1896-1921
3. 军人生活:一名红军指挥员所受的教育,1922-1938
4. 一将成名:哈拉哈河,1939
5. 在基辅:演习与备战,1940
6. 灾难的制造者?朱可夫与1941年6月22日
7. 斯大林的将军:拯救列宁格勒和莫斯科,1941
8. 胜利的设计师?斯大林格勒,1942
9. 西进!从库尔斯克到华沙,1943-1944
10. 红色风暴:征服德国,1945
11. 外放:贬黜与平反,1946-1954
12. 国防部部长:凯旋与模仿剧,1955-1957
13. 最后一战:争夺历史,1958-1974
14. 常胜元帅
注释
参考文献
索引







精彩书摘

  1921年,俄国内战结束,红军大部也随即复员。到20年代中期,红军兵力已从500万缩减到50万左右。在留在部队的那些人当中,也包括朱可夫。对于自己为什么决定要继续服役,朱可夫在其回忆录中并没有直接做出解释,但他特意提到了1921年2月苏共要求所有党员留在军队的指示。当时有很多这样的指示,但它们对于阻止党员的大批退伍几乎不起作用。朱可夫之所以留在军队,是因为军队适合他。就像他自己说的,“大部分留下来的人之所以那么做,是考虑到自己的意向和能力,才选择了献身军队工作”。  内战结束时,朱可夫虽然还只是个低级指挥官,但他完全有条件在红军中为自己争取一个好的前程。他做过沙皇军队的军士,又是红军的低级指挥官,而且因为作战勇敢,两支军队都给他颁发过勋章。相对来说,他还接受过较好的教育,参加过红军骑兵指挥员的培训。特别是,朱可夫是党员,这在新的苏维埃政权中可是事业进步的最重要的资格。  20世纪20~30年代,朱可夫在红军中的崛起并不是突如其来的,而是个稳步前进的过程。他在1922年起步时是个连长,到那个十年结束时升到了团级和旅级指挥职务。他的第一个高级指挥职务是在1931年被任命为红军骑兵监察部助理,接着便是师级和军级指挥职务。1938年,他被任命为白俄罗斯军区副司令,具体负责训练。直到1939年5月朱可夫被派往远东调查苏蒙军队在与日军的边境冲突中失利的情况时,他的名字才开始引起Mfl的注意。  共产党的军队  朱可夫在其中干出一番事业的那个组织,在苏维埃社会主义的威权主义高压体制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实际上,关于年轻的苏维埃政权,现在的典型描述是:它是某种形式的“军事社会主义”,是1917年革命的产物,同样也是俄国内战的产物。  内战期间有无数的人被杀死或饿死。为了胜利,布尔什维克学会了冷酷无情;只要有必要,它们就会使用无论何种程度的暴力去保卫自己的政权。政治动员的方式由说服变成了强制。布尔什维克党(它在1918年更名为共产党)的管理变得越来越等级分明,强调下级对上级的服从。在1919~1920年内战最激烈的时候,布尔什维克差点就失败了,当时它们在俄罗斯中部和北部的据点遭到反革命白军的团团围困。白军在军事上得到了英、法、日、美这些外国政府的援助,因为它们害怕取得成功的布尔什维克革命会传染给自己的国家。因此,布尔什维克认为内战是一场生死搏斗,它所面对的敌人不仅来自国内,还有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布尔什维克希望其他国家的社会主义革命运动最终会帮自己一把,但当这种帮助并未出现的时候,它们就接受了这样的观点:至少暂时来说,苏维埃社会主义国家只能与资本主义共存。  内战是赢了,但布尔什维克仍然担心资本主义国家的外部进攻有可能与国内的颠覆活动联手并构成致命的威胁。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苏联,战争的创伤随处可见。在两次世界大战的整个间隙期,苏维埃政权在大部分时间里都处于半战争动员的状态。在这种紧张气氛下,红军被视为对保卫革命而言不可或缺的盾与剑。  红军——其正式名称是“工农红军”——也被视为对群众进行社会主义教育的学校,是遵守纪律和履行政治义务的典范,它将把全体人民与苏维埃政权牢牢地结合在一起。不过,那只是理论上的;实际上,对于大多数应征人伍的人来说,在红军中服役是一种冷酷无情的,而且也会把人变得冷酷无情的经历。对于朱可夫那样的职业军官,这种经历的意义就比较积极了。他们受人尊敬,津贴和待遇比那些应征入伍的人要好很多。现政权给予红军的崇高地位也强化了他们对苏维埃政权及其领导人的忠诚感。  20世纪20年代末,苏联开始实施快速现代化计划,红军对现政权变得越发重要了。快速现代化计划有两个主要方面。首先是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速度。1928年,苏联人开始实施一系列五年计划中的第一个。这些五年计划的目的是要大幅提高工业产量,并把国家从以农民为主的社会改造成先进的工业化国家。按照官方的统计数据,20世纪30年代工业产量增加了850%。真实的数字很可能要低一些,但可以肯定的是,苏联当时的工业化规模是巨大的。在此期间建造了成千上万个工厂,修筑了许多新的水坝、运河、公路和铁路,城市人口增加了3000万。由于担心资本主义国家的进攻,工业化的努力大多集中于国防工业。  ……

前言/序言


《甲骨文丛书:朱可夫 斯大林的将军》 一部震撼人心的军事史诗,一段荡气回肠的传奇人生。 概述: 《甲骨文丛书:朱可夫 斯大林的将军》并非仅仅是一本关于军事战术的书籍,它更是一幅描绘二十世纪最动荡年代波澜壮阔画卷的史诗级作品,聚焦于一位被誉为“战争之神”的男人——格奥尔吉·康斯坦丁诺维奇·朱可夫。本书深入挖掘了这位苏联元帅波澜壮阔的一生,从他贫寒的出身,到成为改变世界格局的军事巨匠,再到最终在政治漩涡中沉浮的跌宕起伏。它不仅仅是关于朱可夫个人的传记,更是斯大林时代苏联军事力量崛起、二战关键战役的血与火的见证,以及冷战时期权力斗争的深刻剖析。 历史背景: 本书的叙事跨越了二十世纪上半叶,这是一个充满剧烈变革、意识形态对抗以及毁灭性战争的时代。从十月革命的余波,到苏联工业化的艰辛,再到纳粹德国的崛起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朱可夫的人生轨迹与这些重大历史事件紧密相连。他所处的时代,是集权主义的盛行,是国家机器在战争机器中的极致体现,也是个人意志与国家意志相互塑造的时代。了解朱可夫,就是理解苏联如何在短短几十年内从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成长为一个能够与纳粹德国正面抗衡,并最终战胜它的军事强国。 人物塑造: 格奥尔吉·朱可夫,一个集勇猛、果断、智慧和严厉于一身的军事统帅。本书将他从一个普通的俄国农民之子,一步步描绘成一个拥有钢铁般意志和非凡军事才能的传奇人物。 早期经历与成长: 作者将细致地勾勒出朱可夫的童年和青年时代。在那个贫困而充满挑战的年代,是什么塑造了他坚韧不拔的性格?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内战中的早期经历,是如何磨砺了他的军事触觉和领导能力? 军事生涯的辉煌: 本书将重点展现朱可夫在几次关键战役中的卓越表现。 哈桑湖战役与诺门罕战役: 在与日本关东军的较量中,朱可夫初露锋芒,展现了他对现代战争的深刻理解和对战略战术的灵活运用,为他赢得了“诺门罕的胜利者”的称号,也为苏军积累了宝贵的实战经验。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砥柱: 毫无疑问,本书最核心的部分将是朱可夫在二战中的贡献。他将作为斯大林最倚重的军事指挥官,深度参与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战役、库尔斯克会战、白俄罗斯战役以及柏林战役等一系列决定性的战役。本书将不只是简单陈述战役进程,更会深入分析朱可夫的决策过程、他如何调动庞大的兵力、如何克服重重困难、以及他与斯大林之间复杂而微妙的关系。 战术与战略大师: 作者将通过大量的史料和细节,展现朱可夫的军事思想。他如何看待装甲部队的作用?他如何组织大规模的进攻和防御?他如何与政治领导层沟通?他如何在情报不足的情况下做出艰难的判断? 与斯大林的关系: 朱可夫的军事生涯与斯大林紧密相连。本书将深入探讨他们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既有信任与依赖,也有猜忌与利用。斯大林对朱可夫的倚重,以及他偶尔表现出的不信任,都深刻影响着朱可夫的命运和苏联的战局。 战后的命运: 战争的胜利并没有完全保障朱可夫的安宁。战后,他在政治舞台上扮演的角色,他与赫鲁晓夫等新领导层的关系,以及他最终被边缘化的经历,都将是本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揭示了在和平年代,权力斗争的残酷性。 主题探讨: 《甲骨文丛书:朱可夫 斯大林的将军》不仅仅是对一个人的生平回顾,它更触及了几个深刻的历史和人性主题: 战争的本质与代价: 本书将毫不回避地展现战争的残酷和血腥。它将通过朱可夫的视角,让读者感受到战争对个体、对国家、对整个民族造成的巨大创伤。同时,它也探讨了在极端环境下,人类的勇气、牺牲和求生欲望。 权力与忠诚: 在斯大林主义的背景下,权力如何腐蚀人心?忠诚的标准又是什么?朱可夫在维护国家利益和个人生存之间,又做出了怎样的权衡? 军事天才的塑造: 什么造就了一个军事天才?是天赋、机遇,还是长期的磨砺和深刻的理解?本书将试图解答这个问题,同时展现天才也可能面临的局限和挑战。 历史的复杂性: 历史并非简单的善恶二元对立。朱可夫作为斯大林麾下的重要将领,他既是拯救国家的英雄,也曾是集权体制下的执行者。本书将力求呈现一个复杂、多维度的历史人物形象,以及一段复杂、充满矛盾的时代。 写作风格与价值: 本书以严谨的学术考证为基础,同时又具备引人入胜的叙事能力。作者将巧妙地运用生动的语言和翔实的细节,将枯燥的历史事件转化为一场场扣人心弦的战役描写和一段段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 大量史料的运用: 本书将引用大量的原始文献、档案资料、回忆录以及相关学者的研究成果,力求还原历史的真实面貌。 深入的分析与解读: 作者不会停留在事件的表面,而是会对战役的战略意图、战术运用、以及朱可夫的决策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解读,让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战争的进程和人物的动机。 人文关怀的视角: 在描绘宏大的战争场面的同时,本书也将关注战争中的个体命运,以及战争对人性的影响,使之不仅仅是一部冰冷的军事史,更是一部充满人性温度的历史画卷。 阅读体验: 阅读《甲骨文丛书:朱可夫 斯大林的将军》,将是一次沉浸式的历史体验。读者将跟随朱可夫的脚步,亲历二战中最激烈的战场,感受那个时代独有的紧张与压抑,理解苏联人民在苦难中迸发出的惊人力量。本书将帮助读者更深刻地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更全面地理解斯大林时代的苏联,以及更深入地洞察一个伟大战士的内心世界。 结论: 《甲骨文丛书:朱可夫 斯大林的将军》是一部不容错过的史诗巨著。它不仅为我们呈现了一位军事天才的传奇一生,更是对二十世纪一段波澜壮阔历史的深度回溯和深刻反思。它将激发我们对战争、权力、人性以及历史的思考,是一部具有极高史料价值和思想深度的读物。对于所有对军事史、二战历史、苏联历史以及宏大人物传记感兴趣的读者来说,本书无疑将是一场不容错过的精神盛宴。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甲骨文丛书:朱可夫 斯大林的将军》的书名本身就带着一种历史的厚重感,让人联想到那个波澜壮阔的年代,以及那些在历史洪流中扮演关键角色的风云人物。光是“朱可夫”这个名字,就足以勾起我对那位二战传奇元帅的无限遐想。我一直对二战历史,尤其是东线战场的故事非常感兴趣,而朱可夫无疑是其中最耀眼的存在之一。他不仅是战略家,更是战场上的实干家,在无数次危急关头力挽狂澜,为苏联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这本书的出现,让我有机会更深入地了解这位伟大的军事统帅的生平,不仅仅是他在战场上的辉煌战绩,更想知道在他身后,隐藏着怎样的个人经历、怎样的思想斗争,以及他是如何在斯大林那个复杂而充满权谋的政治环境中生存和发展的。这本书的书名也让我对“斯大林的将军”这一身份的解读充满了期待,这背后是否意味着着某种程度的羁绊、忠诚,抑或是被迫的服从?甲骨文丛书一直以来以其精良的品质和深刻的内容著称,相信这本关于朱可夫的书,也一定会带给我一场精彩绝伦的历史盛宴,让我能够更立体、更全面地认识这位改变历史进程的军事巨匠。

评分

我迫不及待地想翻开这本《甲骨文丛书:朱可夫 斯大林的将军》,因为我一直认为,一个伟大的将领,其经历往往是那个时代最生动的写照。朱可夫,这个名字在我的脑海中,早已和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战役、柏林战役等一系列决定性的战役紧密相连。每一次提起,都仿佛能听到炮火轰鸣,感受到硝烟弥漫。然而,历史书本上的记载往往是宏大的叙事,缺少了人物的温度和细节的描绘。我特别希望这本书能够展现出朱可夫作为一个人,他的成长历程、他的性格特点、他在面对巨大压力时的心理活动,以及他在个人生活中的种种经历。毕竟,一个能在战争年代如此出色地指挥军队的人,绝非寻常之辈。他如何从一名普通士兵成长为元帅?他的军事思想是如何形成的?他与斯大林之间是怎样的关系?这些问题都像是一团团迷雾,亟待这本书来一一解开。我相信,通过对朱可夫人生的深入剖析,我们不仅能更好地理解二战东线战场的复杂性,更能从中窥见那个时代苏联政治、军事和社会的大背景,从而获得更深刻的历史洞察。

评分

这本书名《甲骨文丛书:朱可夫 斯大林的将军》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眼球。提到朱可夫,我脑海中浮现的总是那个身穿笔挺军装、目光坚毅的形象,他仿佛就是胜利的象征。然而,作为一名普通读者,我更想了解的是这位传奇人物背后的故事。他如何能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在斯大林这样一位高压领导人的身边,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军事才能?他是否曾经面临过艰难的抉择,是否在政治斗争中身不由己?“斯大林的将军”这个称谓,既是对他功绩的认可,也暗示着他与斯大林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我好奇的是,这种联系是合作,是服从,还是某种程度的共生?这本书是否有能力将朱可夫的军事生涯与他所处的政治环境紧密结合,让我们看到一个更加立体、更加真实的朱可夫?我希望能在这本书中找到关于他个人成长、家庭生活、甚至是他的内心世界,这些方面的信息,从而构建一个更完整的“人”的形象,而不仅仅是一个军事符号。

评分

对于《甲骨文丛书:朱可夫 斯大林的将军》这本书,我有着一种近乎痴迷的探索欲。我不仅仅想了解朱可夫的军事成就,更对他在那个极权主义统治下的生存之道充满好奇。斯大林,一个在中国读者心中同样充满争议和传奇色彩的人物,他如何塑造了像朱可夫这样的将军?这其中必然充满了无数的权衡、斗争和妥协。这本书的书名“斯大林的将军”极具引导性,让我思考朱可夫的成就,有多少是源于他自身的才华,又有多少是斯大林政治格局下的产物?他是否是斯大林手中的一把利剑,一把能够直插敌人心脏,同时也可能被主人的意志所左右的利剑?我期待书中能够揭示朱可夫与斯大林之间微妙而复杂的权力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如何影响了战争的走向和朱可夫本人的命运。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超越简单的传记叙述,深入挖掘隐藏在历史事件背后的动机和人性的挣扎,给我带来一种全新的视角去理解这段历史。

评分

“甲骨文丛书”这个系列一直以来都给我一种严谨、厚重的学术气息,所以当看到《甲骨文丛书:朱可夫 斯大林的将军》时,我便对它的内容品质有了很高的期待。朱可夫,这个名字在二战的历史上是如此响亮,他不仅是苏联军事力量的象征,更是东线战场上不可或缺的灵魂人物。我想了解的不仅仅是他如何指挥了那些惊心动魄的战役,比如攻克柏林,更想知道的是,是什么样的特质让他在那个充满危险和变数的年代,能够成为斯大林身边最倚重的军事将领。这本书的书名“斯大林的将军”让我产生了很多联想,在斯大林那样一位性格复杂、手腕强硬的领导人手下做事,绝非易事。我好奇这本书会如何描绘朱可夫与斯大林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是如何形成并维持的,以及朱可夫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是否他始终是坚定的执行者,还是在关键时刻也有过自己的坚持和抗争?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个深入且不失细节的视角,让我能够更清晰地理解朱可夫这位历史人物,以及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的复杂性。

评分

综上,翻译问题解决,无删节,资料新颖,靠谱写作,视角新颖。来吧,来看吧

评分

same time in the mall management Jingdong cust

评分

第一章 三国分立

评分

当年买天国之秋的时候,这本书还没有出版。

评分

甲骨文丛书·我是谁?如果有我,有几个我?》这本书横跨了心理学、哲学、生物学、脑部科学等不同学科,为我们介绍它们当前的新发展。如同一幅令人惊叹的拼图,最后终于呈现出今日科学界眼中「人类」的完整样貌,让我们在面对人生的种种迷惘与困惑时,终于看见了一座指引方向的灯塔。

评分

不错,图片少了点

评分

金雀花王朝的初代国王从诺曼王朝手里继承的是一个四分五裂、流血漂橹的残破国家,随后却将它发展壮大成为一个帝国,其版图在巅峰时刻从苏格兰一直延伸到耶路撒冷。在这部史诗式的叙述历史中,丹·琼斯提出了一个观点:都铎王朝的君主们远远比不上之前的金雀花国王们,那些同样血气方刚、英勇无畏而足智多谋的帝王。

评分

这是一部生动有趣、可读性极强的叙述史,精雕细琢地描摹了一个业已消逝的世界,并给予其应得的尊重。《伯罗奔尼撒战争》记述了一个伟大帝国的兴衰沉浮,展示了人类历史中智慧与机遇的交互作用、卓越个人和广大群众在决定历史走向时扮演的角色,@的潜力以及他们必然受到的局限。卡根精彩地复原了古典时代一些著名的军事战役,从雅典人误入歧途的西西里远征,到斯巴达人在阿哥斯波塔米令人震惊的辉煌胜利,生动地把握了战争动态,把故事讲得扣人心弦。  《伯罗奔尼撒战争》以崭新的视角审视了西方文明的一个关键时刻,研究古希腊历史的唐纳德·卡根依靠其对修昔底德、色诺芬、普鲁塔克等人的作品,希腊碑铭的相关研究成果,以及19、20世纪的一些重要文献的分析研究,完成了这样一部供普通读者阅读的单卷本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并且解决了读者阅读修昔底德著作所面临的问题。

评分

内容简介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