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历史:刀剑

视觉历史:刀剑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英] 克里斯·麦克纳博 编,孙杨淼,胡天国 译
图书标签:
  • 刀剑
  • 武器史
  • 冷兵器
  • 军事历史
  • 历史文化
  • 视觉历史
  • 图鉴
  • 收藏
  • 工艺
  • 战争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山东美术出版社
ISBN:9787533035983
版次:1
商品编码:11727696
包装:精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07-01
用纸:铜版纸
页数:359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视觉历史:刀剑》由世界知名的英国DK出版社引进图书版权,为国外网站刀剑类畅销图书。国内还未出版像此书一样全面介绍世界刀剑的图书。
  1.全面。全书详解约300种世界刀剑,按年代顺序从远古到战后。时间跨度5000余年,品种多样,内容丰富。刀剑图片全貌展示,大而清晰、精美,跨页排版。刀剑的基本参数等文字精确,型号也非常丰富。可作为刀剑型号认知和识别读物,细节详尽。专业图书却通俗易读,堪称轻武器领域完善的工具书。
  2.专业。图书每个大章节前有总论,每页都有精美图片展示,每一把刀剑都有名称、年代、重量、出身、长度和用途、特点的详细文字介绍。并图解刀剑的手柄材质、长度、刀面的棱角和花纹,以及刀具的防护装置形状和刀具的攻击处用法等。
  3.精美。拍自多个实物的高清图片,一流印厂四色印刷,精美异常,极具视觉冲击力,即便对武器不感兴趣的人也会爱不释手

内容简介

  图书内容为世界刀剑介绍。全书详解约300种世界刀剑,按年代顺序从远古时代最初的刀剑开始介绍到战后的刺刀,全书共分五个章节,分别为远古时代(公元前3000年-1000年)、中世纪时代(1000年-1500年)、剑术时期(1500年-1775年)、衰退时期(1775年-1900年)、摩登时代(1900至今)。从史前带锯齿的燧石刀讲到到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M7刺刀,详细介绍了十字军剑、骑士剑、海盗剑、美洲印第安人斧等各种时期特定刀剑,铠甲和飞镖、弓箭、枪用刺刀等也有提及。囊括非洲、欧洲、亚洲世界所有地区和国家。图书配有索引和术语表,方便读者归类和查找。

作者简介

  克里斯·麦克纳博(Chris McNab),是专门从事军事历史和军事技术研究的专家, 迄今已出版了40多本专著,其中包括《世界的历史上的100种武器》(2011),《致命武力》(2009年)和《暴力的工具》(2008)《拿破仑战争》(2009年)等。 克里斯还参与编撰了大量大百科全书,在专业兵器杂志发表多篇文章。

  孙杨淼、胡天国,两人均为英语专业硕士,现均任教于大学英语专业,刀剑爱好者,出版多部译著。

内页插图

精彩书评

  ★DK精品《刀剑 视觉历史》

  喜欢DK,在出版业也有品牌,只是没有其他行业那么明显。中国的出版业更是这样,缺少专业的出版社,就是遇到畅销书大家就都去炒作,类似的选题马上满天飞,缺少专业的分工。要说分工也不是没有,各个省都有自己的文学出版社,有美术出版社,有少儿出版社,全国还有几家地图出版社,还有专门做古籍的中华书局和上海古籍,有负责工具书的,有专门做翻译的,有专门做科技的,有专门做教育的,有专门做教材的大学出版社,从出版社的名称上看,分工挺明确,划分很清楚,可是你看看他们出版的书就知道了,现在是无论什么出版社什么挣钱就出什么,就是连老牌的中华书局都开始做畅销书了。谁都知道这样同质化竞争其实是没有出路的,好的出版社只应该做好自己的阵地,越专业才能够让人无法模仿,可是中国的山寨实在太厉害,你做得无论多专业,我都能够模仿,所以谁都不肯下大本钱做得太深入,否则在市场上很难活下来。

  就拿出版社中专业的地图出版社来说,看看中国建国六十多年了,中国地图册除了政区的改变,从技术上内容上基本上就没什么改变,你再去看看日本昭和年间的地图册,快一百年了,做得那个漂亮,现在中国都找不到,国外瑞典埃塞尔特公司专门做地图,地图册出版得老漂亮了,英国泰晤士图书公司专门做历史地图,出版的泰晤士历史地图集几十年都畅销不衰。而中国现在什么出版社都敢出版地图册,而地图册的水平多少年没有一点变化,就那点技术含量,怪不得别人能去模仿。

  好了还是说DK公司,这是世界著名的图文书品牌,国内翻译过很多种,我家中就有几十种,当然也是良莠参半,不过真有精品,看看那精品,你就会知道,和我们图文书的差距有多么大。

  这本书两本一套,一本是刀剑,一本是枪。做得实在是漂亮,让我爱不释手,本来是为别人买的,看到以后,就准备自己也留一套,促销的时候买下来。其实国外还有专门出版武器的出版社,论专业《世界武器图典》更专业一些,而且做得也非常棒,不过图片是线描,照比这本书的、全彩印刷,那就逊色多了。

  好书一看就知道,做得非常专业,虽然没有如《世界武器图典》列出了每件东西都有具体的博物馆等出处,但是也都有解释和介绍。尺寸长度产地时间一应俱全。枪那一本甚至连比例尺都尽量保持一比一,照片的清晰度更是没的说,就我这近视眼,感觉和看实物差不多。上面的坑坑洼洼都如实照录,局部全图都有让你看得明明白白。

  当然也少不了关于不同种类刀剑的介绍,让你对冷兵器时代的武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你会发现,一个刀一个剑,竟然有这么多种类,有这么多变异,有这么多类型,实在是太让人吃惊了。

  百闻不如一见,看不到原物,那么就看看高清晰的DK图文书,读书还要看图,图书图书,离开图,书也就失去了光彩。

  ——豆瓣读书

目录

古代尖刃 公元前3000年—公元1000年
引言
第一批尖刃
美索不达米亚和埃及
青铜和铁器时代尖刃
凯尔特勇士
青铜和铁器时代尖刃
古希腊
重装备步兵
古罗马
罗马角斗士
盎格鲁-撒克逊和法兰克尖刃
早期盔甲
北欧海盗尖刃
北欧海盗抢掠者
矛和弓箭
中世纪 1000—1500年
引言
欧洲刀剑
中世纪的骑士比武
欧洲刀剑
中世纪骑士
欧洲匕首
中世纪步兵
欧洲长柄武器
中世纪格斗书籍
阿兹特克尖刃
日本和中国刀剑
少林僧人
日本和中国刀剑
亚洲长柄武器
弓箭和弩箭
尖刃对弓
剑术时期 1500-1775
引言
双手剑
欧洲步兵和骑兵剑
决斗
欧洲刺剑
欧洲轻剑
欧洲猎剑
哥萨克战士
欧洲短剑
德意志雇佣兵
欧洲单手握长柄武器
欧洲双手握长柄武器
长矛兵
印度和斯里兰卡刀剑
印度长柄武器
切割和刺击
日本武士武器
肋差
日本武士
亚洲匕首
组合武器

精彩书摘

  盎格鲁-撒克逊及法兰克尖刃
  撒克逊,盎格鲁-撒克逊以及法兰克战士大部分都是步兵,他们手持盾牌短剑,常带头盔,用长矛斧头及单刃武器如撒克逊砍刀等作战。他们也有较精致的双边刃剑,但是只有贵族才能买得起。斧头既可以把铠甲砍开,又可当做投掷的武器。
  1.撒克逊砍刀
  年代 900-1000年 重量 600克(21盎司)
  发源地 北欧 长度 24.76厘米 (9.75英寸)
  刀剑是极其昂贵的武器,所以大部分人携带的尖刃武器既可作战斗用,又可作为日常工具。撒克逊的称呼就来自于他们使用的砍刀。类似式样的武器出现于公元5世纪之后。
  a. 单边刃 b. 不锋利的假边 c 用皮革包裹的柄脚
  2.断背砍刀
  年代 900-1000年 重量600克(21盎司)
  发源地 北欧 长度 19厘米 (7.5英寸)
  在不列颠和北欧部分地区,砍刀经常被做成这种“断背”形状,刀背上带有角,弧形的下刃异常锋利。这种刀的刃简单易做,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武器,它为许多买不起刀剑的人提供了一种长刃武器,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5世纪。
  a. 粗糙的单边刃 b. 锥形柄脚
  3.撒克逊剑
  年代 500-600年
  发源地 北欧
  剑的制作费时耗钱,在撒克逊社会,只有社会地位高者或是职业军人才用剑,它成为备受崇敬之物。
  a. 逐渐变窄的双边刃
  b. 刃尖不如其他同类砍刀锋利
  P64
  欧洲剑
  中世纪的欧洲,剑是最被人器重的武器,它不但是一件华美的战争武器,被数代相传,而且也发展成为身份和威望的一种象征,骑士命名仪式上,主礼人会用剑背轻触对方的肩部。早期中世纪的剑都是重砍剑,用来砍裂铠甲。坚韧的金属盔甲促进了尖头锋利的刺剑的产生,剑刃也越来越长。
  1. 十字军剑
  日期 12世纪 重量 1.27千克 (2.75磅)
  产地 西欧 长度 96.5厘米(38英寸)
  这种剑,宽刃,护手和柄头简单,在十字军东征时期非常流行并扩展到整个欧洲。它的重刃会把只装配有轻武器的敌人彻底摧毁。
  a. 圆柄头 b. 直护手 c. 双边刃
  2. 意大利剑
  日期 大约14世纪 重量 760克 (26盎司)
  产地 意大利 长度 1.04米 (3.5英尺)
  这把剑很可能源于意大利,在其无刃根部上有阿拉伯题字。它是由一位埃及苏丹在1432年送给亚历山大大帝军火库的。较长的无刃根部能使剑手的食指跨过护手弯曲钩住剑柄,起到更佳控制剑的效果。
  a. 大的轮状柄头 b. 用绳索捆绑的木制剑柄 c. 阿拉伯题字 d. 延长的无刃根部 e. 弯曲的护指 f. 长的双边刃
  P66
  1. 法国剑
  日期 14世纪 重量 1.16千克(2.5磅)
  产地 法国 长度 85.7厘米(34英寸)
  14世纪金属盔甲的使用越来越普遍,这把剑反映了人们对破除盔甲功能的需要,它既可用来重重地砍击又可用于刺杀。双边刃在剑柄处较宽,朝向剑头陡然变细,锋利的尖头可刺穿敌人的盔甲。
  a. 锋利的尖头用来刺穿盔甲 b. 剑刃菱形横断面 c. 护手上向下弯曲的锷叉 d. 大的圆形柄头
  2. 骑剑
  日期 大约1325年 重量 710克(25盎司)
  产地 英格兰 长度 80厘米(32英寸)
  这把锈迹斑斑的剑叫做“骑剑”,是一位骑士骑马时的随身佩带。它有一个经过装饰的圆盘形铜合金柄头,轻微弯向剑刃的护手和带有扁平菱形横断面的双边刃。
  a. 边缘去角的圆盘柄头
  b.凸起的雕刻有锁子甲的盾形徽章c. 方形横断面的柄脚d. 逐渐变窄的护手 e. 锈迹斑斑的剑刃
  3. 英国剑
  日期 14世纪 重量 760克(26盎司)
  产地 英格兰 长度 1.04米 (3.5英尺)
  此剑可由其长的,逐渐变窄且轻微向下弯曲的护手加以辨别。它被认为是英国人所造,无刃根部较短,有一个小的轮状柄头,双边刃上一条浅凹槽约有整个刃的三分之二长。
  a. 浅的凹槽 b. 细长的向下弯曲变窄的护手 c. 六边形的十字护手 d. 短的无刃根部 e 小的轮状柄头
  ……

前言/序言


刀剑的视觉史诗:铸造、文化与荣耀的传承 本书《刀剑的视觉史诗》并非一本关于具体历史时期或地域的刀剑编年史,它更像是一场跨越时空的视觉盛宴,一次对刀剑作为人类文明载体、力量象征和艺术瑰宝的深度探索。我们不在这里讲述某一位将军的佩剑故事,也不会详细考证某一具体战役中刀剑的型号,而是将目光投向刀剑本身——它的形态之美,它的工艺之绝,以及它在人类社会中扮演的多重角色。 一、 铸造之魂:从炼金到淬火的技艺之舞 本书的首篇将带领读者深入探究刀剑的诞生过程,揭示其背后凝聚的智慧与汗水。从古代矿石的采集与提炼,到火与钢的对话,再到一次次锤击与淬炼,我们描绘的是一幅幅关于金属变形的壮丽图景。 金属的奥秘: hierro (铁) 的质朴,acero (钢) 的韧性,还有那些被古代工匠神秘地称为“秘银”或“天铁”的传说。我们将追溯不同文明对金属特性的理解,以及他们如何通过经验的积累,掌握使金属获得卓越硬度与弹性的秘密。这不仅仅是冶炼,更是一种对物质本源的深刻洞察。 火与锤的交响: 炉火的熊熊燃烧,敲击声的此起彼伏,这便是刀剑锻造的核心乐章。本书将细致展现不同锻造技法,从最初的“焊接”(welding)技术,将不同块的金属结合在一起,形成初步的刃材,到“折叠锻打”(folding and forging)——一种看似繁复却能极大地提高钢材纯度和韧性的工艺。想象一下,高温的金属在铁砧上被反复拉伸、折叠,每一次锤击都精准地驱赶着杂质,注入新的结构。我们不仅会看到技艺的演示,更会体会到工匠的耐心、力量与对完美的执着。 淬火的灵魂注入: 淬火(quenching)是刀剑生命中最关键的一环。那瞬间的激荡,水或油的嘶鸣,将炙热的金属瞬间冷却,改变其内部晶体结构,赋予其锋芒与强度。我们将探讨不同淬火介质的选择,以及其对刀剑性能的影响。某些古代的淬火秘方,至今仍被视为传奇,它们不仅仅是物理反应,更像是赋予刀剑生命的仪式。 研磨与抛光: 锋利的边缘并非一蹴而就。精细的研磨(grinding)和抛光(polishing)是刀剑最终之美的点睛之笔。从粗糙的砂石到细腻的磨石,每一次打磨都让刀身线条更加流畅,光泽愈发锐利。本书将展示不同时代的研磨工具与技术,以及它们如何将一块冰冷的金属打磨成一件能够割裂空气的艺术品。 二、 形制之辨:承载文化与功能的多元光谱 刀剑的形态并非偶然,而是时代、地域、文化以及实际用途的直接反映。本书将通过大量的精美插图和细致的解析,展现刀剑形态的多样性,揭示其背后蕴含的文化信息和功能需求。 东方之魂: 在东方,尤其是东亚地区,刀剑文化与哲学思想紧密相连。我们将重点呈现: 日本刀 (Katana): 不仅是武士的象征,更是一种对精神与技艺的极致追求。我们将分析其独特的弯曲弧度(sori)、独特的刀刃纹理(hamon),以及其“切先”(kissaki)的精巧设计。刀身那如水波般流动的“刃纹”,并非简单的装饰,而是淬火过程中特定区域金属相变形成的独特印记,凝聚着匠人对温度和时间的精准把握。 中国刀剑: 从汉代的环首刀到明清的朴刀,再到那些精美的龙泉宝剑。我们将探讨它们在不同朝代的功能变化,例如军用、仪仗和自卫。中国刀剑的直线风格、双刃设计以及装饰上的祥瑞图案,都折射出不同历史时期的审美情趣与社会观念。 西方之锐: 在西方,刀剑更多地与骑士精神、战场荣耀和个人武艺联系在一起。 长剑 (Longsword) 与双手剑 (Greatsword): 它们是欧洲中世纪战场上的王者。本书将解析其平衡的设计、双刃的特点,以及如何通过骑乘或步战发挥最大效能。剑柄(hilt)的设计,包括十字护手(crossguard)和 pommel(柄头),不仅仅是为了握持,更是为了在格挡时保护手部,或者在特定情况下作为反击的工具。 弯刀 (Scimitar) 与马刀 (Saber): 这些弧形刀刃的武器,与骑兵的冲锋战术息息相关。我们将分析其优美的曲线如何帮助在马背上进行有效的挥砍。北非、中东和中亚地区,这些武器的演变与游牧民族的征服史紧密相连。 匕首 (Dagger) 与短剑 (Short Sword): 它们是近身搏斗和隐蔽携带的利器。本书将展现这些小型但致命的武器,及其在刺杀、防御和仪式中的作用。 细节的意义: 除了刀刃本身,我们还将关注刀剑的每一个细节: 刀鞘 (Scabbard): 它是刀剑的伴侣,不仅提供保护,也常常是展示地位和品味的载体。从朴素的皮革到镶嵌宝石的华丽鞘身,刀鞘的设计语言同样丰富。 剑柄与护手: 它们是使用者与武器的直接连接。精美的雕刻、华丽的金属装饰,都在诉说着其主人的身份、财富和时代的审美。 三、 荣耀的印记:刀剑与人类文明的交织 刀剑不仅仅是武器,更是权力的象征、身份的标识、文化的载体,甚至在某些场合,它们被视为精神的寄托。本书的第三部分,将从更宏观的视角,审视刀剑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留下的深刻印记。 权力的徽章: 自古以来,佩剑便是统治者、贵族和军官的标志。它代表着权威、尊荣与号令群雄的能力。从罗马帝国的 gladius,到中世纪欧洲的骑士剑,再到东方王朝的仪仗刀,刀剑成为权力最直观的体现。本书将展示这些象征性刀剑的设计,以及它们在加冕仪式、军事检阅等场合的隆重地位。 武士的精神图腾: 在日本,武士刀不仅仅是一件兵器,更是“武士道”精神的核心载体。它被赋予了“灵魂”,承载着荣誉、忠诚、勇气和自我牺牲的价值观。本书将探讨刀剑在日本文化中的精神地位,以及武士如何与他们的佩刀建立起一种深刻的情感联系。 艺术的升华: 许多刀剑已经超越了实用功能,成为精湛的艺术品。本书将呈现那些由顶级工匠打造的、装饰华丽、工艺精湛的刀剑。它们的刀身可能装饰着精美的蚀刻、镶嵌着金银丝,甚至被赋予了宗教或神话的图案。这些刀剑不仅是武器,更是人类审美情趣和创造力的杰出代表。 法律与秩序的守护者: 在某些时期和地区,刀剑也与法律的执行和秩序的维护相关。例如,执法者的佩剑,以及作为刑罚工具的刀剑,都反映了社会对力量的运用与约束。 传说与神话的器物: 许多传说和神话故事中,都出现过拥有神秘力量的宝剑。从亚瑟王的“Excalibur”到北欧神话中的“Gungnir”,这些传说中的刀剑,象征着英雄的命运、正义的力量和超凡的使命。本书将简要提及这些文化符号,并分析它们对人们想象力的影响。 变革与传承: 随着火药武器的兴起,刀剑的军事地位逐渐下降,但其作为近战武器、礼仪佩饰和文化符号的生命力依然顽强。本书将追溯刀剑在火器时代的发展,以及它如何在新的历史背景下,继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直至今日,依然成为收藏家、艺术家和历史爱好者追捧的对象。 《刀剑的视觉史诗》将通过精心挑选的图像、深入浅出的文字,带领读者走进一个关于金属、技艺、文化与荣耀的宏大世界。我们希望通过本书,让您不仅仅看到刀剑的锋芒,更能感受到它背后所承载的深厚历史底蕴和人类文明的光辉。这不仅仅是一次对刀剑的审视,更是一次对人类创造力、勇气与不懈追求的致敬。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对军事史以及与之相关的武器发展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钟爱那些能够清晰展示武器演变轨迹的书籍。《视觉历史:刀剑》无疑满足了我这方面的需求,并且远远超越了我的期待。书中对于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刀剑,其设计理念、制作工艺、使用方式的演变,都有着非常详尽且富有洞察力的分析。我最欣赏的一点是,它不仅仅停留在“是什么”的层面,而是深入探讨了“为什么”。为什么某个时期的刀剑会呈现出特定的形态?是什么样的军事需求、社会变革或者技术进步,促成了这些变化?这些问题的解答,让整本书不仅仅是关于刀剑的百科全书,更是一部关于人类智慧与战争形态演进的缩影。我通过这本书,不仅认识了各式各样的刀剑,更理解了它们在历史洪流中扮演的角色,以及它们所折射出的时代精神。

评分

我一直认为,好的历史读物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年代和事件的罗列,更应该挖掘那些隐藏在事物背后,能够引发读者共鸣的深层含义。《视觉历史:刀剑》在这方面做得尤为出色。它并没有将刀剑仅仅视为杀戮的工具,而是将其上升到了艺术、文化、甚至是精神的载体的高度。书中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刀剑进行了细致的比较,比如欧洲骑士的荣耀之剑,日本武士的灵魂之刀,以及中国古代侠客的仗剑江湖,每一类刀剑都承载着独特的文化符号和价值观念。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刀剑保养和传承的部分,它让我了解到,在过去,一把名贵的刀剑不仅仅是武器,更可能是一件代代相传的传家宝,蕴含着家族的荣耀和历史的记忆。这种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巧妙结合的叙述方式,让整本书充满了人文关怀,读来令人动容。它让我意识到,冰冷的钢铁背后,也跳动着炽热的情感和鲜活的生命。

评分

作为一名对传统工艺和手工制作有着极大热情的爱好者,这本《视觉历史:刀剑》对我来说,简直是一次精神上的朝圣。书中对于刀剑锻造过程的描述,虽然文字不多,但通过精美的插图和细致的解说,我仿佛能亲眼看到工匠们如何在烈火中锤炼钢铁,如何将一块普通的金属塑造成精美的艺术品。那些关于不同合金、热处理技术、开刃方式的介绍,让我对刀剑的物理属性和内在价值有了全新的认识。我尤其着迷于书中对装饰工艺的描绘,无论是精美的雕刻、镶嵌,还是金属的蚀刻,都展现了古代工匠非凡的技艺和审美情趣。这本书让我深刻体会到,一把优秀的刀剑,不仅仅是冰冷的兵器,更是人类智慧、劳动和艺术的结晶。它唤醒了我对传统手工艺的敬意,也让我看到了历史的温度和匠人的坚守。

评分

坦白说,我买这本书的时候,主要还是被那“视觉历史”几个字所吸引,想着能看点精美的图片,了解一些大概的刀剑知识,毕竟我不是专业的历史研究者,太深奥的内容我怕也看不懂。但这本书的魅力远超我的预期。它在保证视觉冲击力的同时,对历史的梳理也做得非常到位。它并非简单地罗列名刀名剑,而是将它们置于具体的历史语境中,比如某场战役中使用的刀剑,某位名将佩戴的剑,甚至是某项技术革新对刀剑发展的影响。这些细节的呈现,让冰冷的历史数据变得生动鲜活起来。我特别欣赏作者的叙事逻辑,它并非线性时间推进,而是围绕着不同的主题和类型进行展开,有时会从材质入手,有时会从地域特色出发,这样的编排方式使得阅读体验更加丰富,也更容易抓住重点。即便是我这样对历史不太了解的读者,也能很快地跟随作者的思路,领略刀剑的魅力。

评分

这本《视觉历史:刀剑》的封面设计就足够吸引人了,厚重的纸张,精美的插画,让人立刻感受到这是一部沉甸甸的作品。我一直对冷兵器,尤其是刀剑的历史充满好奇,也尝试过阅读一些相关的书籍,但很多都过于枯燥,充斥着密密麻麻的文字和模糊不清的图片。这本书的出现,则像一股清流,它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一场视觉的盛宴。翻开书页,我仿佛穿越了时空,置身于古老的战场,亲眼见证那些传奇的刀剑在历史长河中留下的印记。从古代的青铜剑到中世纪的骑士剑,再到东方武士的太刀,每一件兵器都被赋予了生命,它们的材质、锻造工艺、装饰细节,都被细致地呈现在眼前。那些高清的特写镜头,让我能够仔细观察剑刃的弧度,剑柄的纹饰,甚至是剑身上细微的划痕,仿佛都能听到它们曾经在血与火中发出的铮鸣。不仅仅是展示,书中更融入了丰富的历史背景,关于兵器的演变,与其所处时代的文化、科技、社会制度之间的紧密联系,都得到了深入浅出的解读。读这本书,与其说是在学习,不如说是在体验,是一种沉浸式的历史探索。

评分

这本书介绍日本刀,比较详细。

评分

很喜欢的一套书!男孩子的最爱!!开拓知识面有很大帮助!

评分

包装完好,封面精美,纸质很好的,全彩铜版纸印刷,内容有趣

评分

送货速度快,质量超好,纸质不错,介绍很细致。

评分

很满意,物有所值,值得购买

评分

DK的书品质就不用说了 喜欢就收集吧

评分

包装精美值得出手,便宜,京东快递就是快

评分

应该是作者个人收藏出的集子,比较简陋,连简介都没有,但内容很好,图片清晰,而且相当部分是细节图,大马士革钢迷人的纹路一览无余,国外都少见

评分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