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小品选注

晚明小品选注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朱剑心 注
图书标签:
  • 晚明文学
  • 明代文学
  • 小品文
  • 文学选注
  • 古典文学
  • 文学史
  • 文化史
  • 戏曲
  • 笔记小说
  • 地方文献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ISBN:9787534043352
版次:1
商品编码:11696650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5-05-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09
字数:100000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周作人《读<晚明小品选注>》:“一个月前偶然到琉璃厂去,在店头看见一册《晚明小品选注》,是“学生国学丛书”之一,去年冬天新出版的,我见了喜欢,就买了一册回来。我对于晚明文是颇有好意的,因为那时是一种思想文章的解放时代。”

内容简介

  《晚明小品选注》民国金石学家朱剑心选注。本书选文159篇,凡54家,分论说、序跋、传记、书简、日记五类,共九卷,末附卷十《作家传略》及《采辑书目》,体例精严,注释审慎,是民国时期流传最广的晚明小品文选本。

作者简介

  朱剑心(1905—1967),名建新,以字行,浙江海宁人。朱氏幼承庭训,博览群书,善诗词书法,精于篆刻金石之学。1925年,毕业于上海国民大学。1926年,奉公赴日本、朝鲜考察,次年因时局变动提前回国。1928至1935年间,辗转任教于台州、杭州、衢州等地。1936年,经张元济引荐,入上海商务印书馆任编辑,抗日战争爆发后随馆南迁香港,后因香港沦陷返回上海。1944年任教南京中央大学。1945年起,先后执教于上海市敬业中学、上海市民立女中、上海电力专科学校,直至病逝。刊有《金石学》《孙过庭书谱笺证》《晚明小品选注》《乐府诗选注》《黄仲则诗选注》等书。

内页插图

前言/序言


一部窥探明朝末年士人心灵世界、体味市井烟云、感悟人生百态的散文集 明朝末年,一个风雨飘摇却又充满生机勃勃的时代,士人阶层在激烈的社会变革中,他们的思想、情感、生活,以及对世事的洞察,通过一种更为自由、灵动、贴近真实的文体——小品文,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本书精选了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小品文佳作,旨在为读者打开一扇窗,去领略那个时代独特的风韵,去聆听那些士人心底最真挚的声音,去感悟那份在动荡中不灭的生命力和人文关怀。 时代背景:风雨飘摇下的文人心境 明朝末年,朝廷腐败,政治黑暗,边患不断,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在这样的时代洪流中,一部分有识之士,尤其是那些不愿同流合污、或身处官场边缘的士人,将目光投向了更为个人化、内心化的表达。他们厌倦了八股文的束缚,渴望一种能够抒发真情实感、展现个体独立思考的文体。小品文,以其篇幅短小、形式自由、语言晓畅、寓意深刻的特点,恰好满足了他们的需求。 这些小品文的作者,或是身居高位却心忧天下,或是布衣草野却洞察时局,或是寄情山水,或是流连市井。他们的笔触,时而辛辣地讽刺时弊,时而深沉地抒发忧国之情,时而细腻地描绘生活琐事,时而哲理地探讨人生真谛。在这跌宕起伏的时代背景下,他们的小品文不仅是一种文学创作,更是他们面对生存困境、坚守人格、寻求精神寄托的独特方式。本书所选的篇目,正是从这一角度出发,力求展现明末士人复杂而多样的精神面貌。 内容撷英:品味士人生活的千姿百态 本书所收录的小品文,涵盖了明末士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展现了他们丰富而细腻的内心世界。 1. 疏离现实的雅趣与情怀: 在政治动荡、社会不安的时代,许多士人选择在精神世界中寻求解脱。他们寄情山水,描绘自然风光,于花鸟鱼虫、草木山石中体味生命的宁静与美好。如对山间野趣的描绘,对庭院景致的欣赏,对茶酒之乐的抒发,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远离尘嚣、返璞归真的渴望。他们并非完全不问世事,而是在一种自我营造的精神空间里,寻找内心的安宁与力量。这种雅趣,既是他们面对现实压力的避风港,也是他们对高洁品格的坚守。 2. 市井烟云的生动描绘: 与沉醉于高雅情趣的士人相对,也有不少作者将目光投向了更加鲜活、生动的市井生活。他们笔下的市井,不再是单调乏味的背景,而是充满人间烟火气的鲜活画卷。从街头巷尾的叫卖声,到酒肆茶楼的谈笑风生,从市井小民的悲欢离合,到各类艺人的辛勤劳作,无不被作者以敏锐的观察力和生动的笔触捕捉下来。这些文字,让我们得以窥见那个时代最真实的民生百态,感受到底层人民的辛勤与智慧,也折射出作者对社会底层生活的关注与同情。 3. 情感世界的细腻抒发: 小品文的魅力在于其真挚的情感表达。本书所选篇目中,不乏对亲情、友情、爱情的深情描绘。作者们坦诚地袒露自己的喜怒哀乐,无论是对故乡的思念,对友人的怀念,还是对爱人的倾慕,都以一种不加雕饰的语言表达出来,质朴而感人。尤其是对友人之间的情谊,更是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展现了士人之间互相扶持、精神契合的宝贵情谊。在艰难的时代,这种情感的慰藉,显得尤为珍贵。 4. 人生哲理的深刻感悟: 在经历了世事的变迁和人生的起伏后,明末士人对人生的理解也更加深刻。他们的小品文,常常蕴含着对人生意义、生命价值的哲理思考。这种思考,并非高高在上的说教,而是融入在对日常生活细节的观察与感悟之中。对功名利禄的淡泊,对岁月流逝的慨叹,对世事无常的体认,对人生苦乐的辩证,都以一种平实而富有智慧的方式呈现。这些感悟,穿越时空,至今仍能引发读者的共鸣与思考。 5. 辛辣的讽刺与尖锐的批判: 尽管小品文以抒情写意见长,但明末士人并未完全放弃对现实的批判。在一些篇目中,作者以犀利幽默的笔触,尖锐地揭露了当时的政治腐败、官场黑暗、社会不公。他们通过对某些人物、事件的描绘,以一种含蓄而有力的方式,表达了对不合理现象的愤慨和不满。这种批判,或借古讽今,或借事喻人,虽然篇幅短小,但其力度和穿透力却不容小觑。 语言特色:晓畅生动,情景交融 本书所选小品文的语言,最大的特点在于其晓畅与生动。作者们摆脱了古文的雕琢与晦涩,采用更加接近口语的表达方式,使得文字自然流畅,读来朗朗上口。同时,他们的文字又极富表现力,能够将抽象的情感和复杂的思想,化为生动具体的意象,描绘出鲜活的画面。 白描手法: 许多篇目善于运用白描手法,寥寥数语便能勾勒出人物形象或场景氛围,简洁而传神。 细节捕捉: 作者们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微之处,如一次不经意的眼神,一声微弱的叹息,都能成为表达情感、传递思想的契机。 比喻象征: 巧妙运用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使得文章意蕴深远,言外之意,引人回味。 情感流露: 文字中流露出真挚的情感,或喜悦,或悲伤,或感慨,或幽默,都能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 幽默讽刺: 在一些批判性篇目中,作者善于运用幽默的语言,以轻松的方式达到深刻的讽刺效果,令人在会心一笑中反思。 阅读价值:穿越时空的情感连接 阅读本书,如同穿越时空,与明末的士人们进行一场跨越世纪的对话。 理解历史: 通过这些鲜活的文字,我们可以更直观地了解明末的社会生活、民俗风情,以及士人阶层的精神世界,为理解这段历史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 体味人性: 在这些篇章中,我们看到的是普通人的喜怒哀乐,是他们在时代洪流中的挣扎与坚守,是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命运的思考。这让我们得以体味到人性的复杂与普遍,感受人与人之间情感的连接。 获得启迪: 明末士人所面临的困境与选择,在某种程度上与现代社会依然存在相似之处。他们对人生意义的追寻,对真理的探索,对独立人格的坚守,都能够给予我们深刻的启迪。 提升审美: 欣赏明末小品文的语言艺术,能够提升我们的文学鉴赏能力,感受中文言文的独特魅力。这些文字,如同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滋养心灵: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阅读这些凝结着深沉情感与哲理思考的文字,能够帮助我们放慢脚步,静下心来,体味生命的意义,滋养心灵的宁静。 本书不拘泥于宏大的历史叙事,而是以一种更为贴近个体的方式,展现了明朝末年那个时代的风貌与精神。它是一本值得反复品读的书,每一次阅读,都可能带来新的感悟与体会。它带领我们走进那些早已远去的生命,感受他们的悲欢离合,分享他们的智慧与情怀,最终,也让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自己。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选文和注释,让我看到了作者对晚明文学和历史的深刻理解。我注意到,书中选取的“小品”,很多都出自不同流派、不同地域的文人之手,这表明作者在选材上是力求全面和具有代表性的。同时,注释的严谨和丰富,也显示了作者扎实的学术功底。我了解到,晚明时期是散文发展的一个高峰,而“小品”作为其中的重要形式,承载了文人丰富的情感和思想。这本书的出现,对于我这样希望深入了解晚明文学的读者来说,无疑是一份宝贵的资料。我期待着通过这本书,能够更清晰地认识晚明文人的精神世界,以及他们所处的时代特征。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选集,它更像是一本打开晚明文学殿堂的钥匙,带领读者去发现那些隐藏在文字背后的独特魅力。

评分

这本书我刚拿到手,还没来得及深入阅读,但仅仅是翻阅了目录和前言,就对它充满了期待。封面设计就很有古韵,淡雅的色彩和精致的字体,让人一看就知道这是一本有分量的古籍读物。我尤其喜欢它选择的“小品”这个词,这本身就代表了一种精巧、雅致的文学形式,是文人情怀和生活态度的凝练。我一直觉得,真正了解一个时代,不仅仅要看那些波澜壮阔的历史大事件,更要从那些细微之处、生活点滴中去体会。而晚明时期,作为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节点,其社会的变迁、文人的精神状态,往往能通过他们笔下的“小品”得到最真实的折射。书中的选文涵盖的范围似乎很广,从山水游记到个人感悟,从品鉴雅物到人生哲思,这些都让我觉得作者在选材上是下了功夫的,力求展现晚明文人生活的全貌。我迫不及待地想看看,这些来自四百多年前的文字,会给我带来怎样的惊喜。

评分

这本书的内容,给我最大的触动在于它所展现的“士人风骨”。晚明时期,社会变革加速,旧的秩序面临挑战,新的思潮涌动。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许多文人依然保持着独立的人格和清醒的头脑,他们在乱世中寻求内心的宁静,在浊流中坚守自己的理想。书中一些篇章,描绘了文人之间清谈论道的场景,字里行间流露出对道义的坚守和对真理的追求。我尤其喜欢其中几篇关于读书心得的文字,作者并没有空谈大道理,而是从阅读的字句中体悟人生,将书本的智慧与现实的生活融为一体。这种求真务实的治学态度,以及对人格修养的重视,深深地打动了我。在当下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更容易被碎片化的信息所淹没,而这本书提醒我们,回归经典,静心思考,方能滋养内心的丰盈。

评分

这本书的编排方式着实让我眼前一亮。它不像市面上很多古籍选本那样,仅仅是将原文堆砌在一起,而是加入了“选注”二字,这预示着内容的深度和学术性。我翻到其中几篇文章,发现旁边都附有详细的注释,而且不仅仅是解释字词,更包含了对原文背景、典故的考证,甚至是不同学者的解读。这对于我这样一个对晚明历史和文学知识储备有限的读者来说,简直是福音。我常常因为一句古文晦涩难懂而望而却步,但这本书的注释非常到位,用白话文解释得清晰易懂,还穿插了一些作者的观点,这让我感觉像是在跟一位博学的朋友一起品读古文,而不是独自面对冰冷的书页。这种“导读式”的阅读体验,大大降低了阅读门槛,也提升了阅读的乐趣。我尤其欣赏的是,注释并不是生搬硬套,而是充满了人情味,有时还会点出一些有趣的轶闻,让枯燥的文字变得鲜活起来。

评分

我对这本书的评价,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它所传达出的那种“穿越时空”的感受。晚明时期,虽然政治动荡,但也是文化繁荣的时期,士大夫阶层的生活方式和精神追求,至今仍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和玩味之处。这本书精选的“小品”,就像是晚明文人的生活碎片,里面有他们对自然风光的描绘,对朋友情谊的珍视,对读书治学的感悟,甚至是对日常器物的赏玩。我读到其中一篇关于茶道的描写,作者细致入微地描绘了从选茶、煮水到品饮的每一个环节,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闲适淡泊的生活态度。这让我想起自己平日里忙碌的生活,不禁开始反思,如何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找回一些属于自己的“慢时光”。这本书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它更像是一扇窗,让我们得以窥探那个时代文人的内心世界,感受他们独特的生命体验。

评分

好,不错哟不错呦不错呦

评分

这本书偏重的是选,注倒不多,不见得有多出彩

评分

是正版書。

评分

很好的版本,选得很有意思,小品文的选本手里有很多,各有特点。

评分

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

评分

好书!

评分

凑单,暂时还没时间看,评价不错

评分

周作人《读&lt;晚明小品选注&gt;》:&ldquo;一个月前偶然到琉璃厂去,在店头看见一册《晚明小品选注》,是&ldquo;学生国学丛书&rdquo;之一,去年冬天新出版的,我见了喜欢,就买了一册回来。我对于晚明文是颇有好意的,因为那时是一种思想文章的解放时代。&rdquo;

评分

早就想买了,这次京东活动收了,感谢京东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