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准备参加托福考试的考生以及想提高英语水平的读者 ?《托福考试口语特训》是“托福考试特训系列”图书中针对口语部分的专项训练,本系列图书共包含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特训四本,均严格按照托福考试要求编写。本书共分为6个章节,包含68个单元的练习材料,全面破解托福考试的6大考试题型,帮助考生学练结合,高效备考。同时,本书还附赠MP3录音光盘,包含书中所有练习题目的录音,发音标准,语调地道,是一本实用、全面、科学的托福口语备考书籍!
◆大量口语练习材料,话题广泛,全面满足备考需求
◆68个单元精练详解,6大题型逐个突破
◆提供多种练习方式,逐步掌握答题技巧
◆特设口语模拟试题,体验真实考试情景
◆提供标准答案范例,辅以精准中文翻译
◆随书配有MP3光盘,囊括所有口语题目和答案以及听力材料,发音标准,语调地道
内容简介
《托福考试口语特训》严格按照托福考试要求进行编写,是一本针对托福考试口语测试的语言技能提高教程。书中涵盖了托福考试口语测试的全部题型及技能讲解,全书共有6个章节,68个单元的练习材料,还提供大量的模拟题目供考生练习,帮助考生逐步掌握答题技巧,是考生强化托福口语技能的专业参考用书。同时,书中附赠MP3录音光盘,囊括所有口语题目和答案以及听力材料,发音标准,语调地道,可帮助考生规范发音,训练语调。
作者简介
JI-YEON LEE,南加州大学英语教育学硕士,曾任三星、起亚等优秀企业的TOEIC、TOEFL培训师,洛杉矶州立大学TOEIC、GRE、写作课程讲师,2002世界杯组织委员会外景报道组长,路透社韩国世界杯企划部部长。曾在知名语言学院从事TOEIC、TOEFL在线讲座,编辑、出版过50余本语言学相关教材,现为自由翻译、国际会议主持人,同时经营JI-YEON LEE英语研究所和BOOKCUBE出版社。
目录
- Introduction
- Structures & Features
Chapter 1 Independent Speaking 1 (Personal Experience)
Sample_Place
Unit 1_Person
Unit 2_Culture
Unit 3_Event
Unit 4_Animals
Unit 5_TV & Movies
Unit 6_Music
Unit 7_Literature
Unit 8_Subjects at School
Unit 9_Sports
Unit 10_Personal Possessions
Unit 11_Famous Words
Unit 12_Personal Words
Unit 13_Emotion & Sentiment
Unit 14_Games
Unit 15_Style & Habits
Unit 16_Food
Unit 17_Hobby
Dictations
Practice Test
Chapter 2 Independent Speaking 2 (Personal Preference)
Sample_Renting an Apartment or Living in Dormitories
Section 1_Preference (Unit 1~7)
Unit 1_A Car or A Vacation
Unit 2_Cash or Gift
Unit 3_Studying Alone or in a Group
Unit 4_Making a Complaint in Person or in Writing
Unit 5_Indoors or Outdoors
Unit 6_Customs
Unit 7_By Car or By Train
Dictations
Section 2_Agree or Disagree (Unit 1~8)
Unit 1_Chores
Unit 2_Beauty
Unit 3_Success
Unit 4_Decisions
Unit 5_Professional Athletes and Entertainers
Unit 6_Zoos
Unit 7_Teaching
Unit 8_Military Service
Dictations
Section 3_Comparison (Unit 1~8)
Unit 1_A Summer Job
Unit 2_Travel
Unit 3_Used Items
Unit 4_Censorship
Unit 5_A Retail Store
Unit 6_Learning a New Language
Unit 7_News
Unit 8_Food
Dictations
Practice Test
Chapter 3 Integrated Speaking 1 (Reading & Listening; Conversation)
Sample_An Online Program
Unit 1_Professor Fairway
Unit 2_The Commuter Challenge Competition
Unit 3_A Curriculum Change
Unit 4_The International Internship Program
Unit 5_Library Closures
Unit 6_Fire Regulations
Unit 7_A Nature Walk
Practice Test
Chapter 4 Integrated Speaking 2 (Reading & Listening; Lecture)
Sample_Immunization
Unit 1_Communication and Language
Unit 2_Is Air Matter?
Unit 3_Objectivity in Journalism
Unit 4_Human Genome Project
Unit 5_Animal Rights
Unit 6_Romanticism
Unit 7_Pesco-and Pollo-Vegetarianism
Practice Test
Chapter 5 Integrated Speaking 3 (Listening; Conversation)
Sample_Interviewing Homeless People
Unit 1_Future Plans
Unit 2_Choosing a Play
Unit 3_Work Shift
Unit 4_Taking a Working or Relaxing Holiday
Unit 5_A Mountain Climbing Trek
Unit 6_Capital Punishment
Unit 7_The Use of Zoos
Practice Test
Chapter 6 Integrated Speaking 4 (Listening; Lecture)
Sample_California's Agriculture
Unit 1_Learning Disability
Unit 2_The Tourism Industry
Unit 3_A Photography Group
Unit 4_The Third World
Unit 5_Teenage Years
Unit 6_Unions
Unit 7_Racism
Practice Test
Actual Test
Actual Test_1
Actual Test_2
Answers
前言/序言
众所周知,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托福也采取了新的考试形式。在美国教授托福多年,我一直存有这样一个疑问:原有的托福考试是否可以测试出一个考生的真实英语水平?考生取得了满意的托福分数,是否就可以在美国大学里自如地学习了?答案是否定的。有些考生虽然取得了美国大学所要求的托福分数,但由于听力水平不足,入学以后跟不上课程进度,不能顺利完成上课时要求的报告,因而得到非常低的学分;有些学生由于对自己的英语没有自信,不能在以讨论为主的美国式教育中大胆开口说话,因而只好保持沉默。同时,他们在现实生活中也遇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也许ETS最为忧虑的是,这些学生即使达到了学校要求的托福分数而被录取,并得以进入美国的学校学习,但实际上他们在很多方面并未真正达到入学要求。应该如何避免这些情形呢?ETS苦思冥想以后,提出的解决方案便是:加强写作能力测试,取消语法测试,增加口语测试。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托福的题型已不再是单一的选择题,而是由全面考查听力与阅读、口语与阅读的综合题型和着重考查逻辑分析能力的阅读题型等多种形式组成。托福的考试形式实际上直接体现了以逻辑分析为主的美国式教育的特征,要想在这种新形式下取得高分,不但要有解题技巧,还要有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
要想在作文测试中写出高分作文,在口语测试中快速、有条理地说出具有说服力的答案,在听力测试中正确判断各种情况并答题,在阅读测试中正确提取各种相关信息并找到答案,这些都需要相当强的逻辑分析能力。由此可知,在考生看来变得非常复杂、非常困难的托福考试中,其实蕴含着非常简单的原理。
本书的编写目的就是让考生掌握这种新型考试的原理,轻松应对托福考试。在这里,我要感谢在加拿大、美国、英国、韩国等地为本书的出版做出贡献的JI-YEON LEE研究所的各位成员,并特别鸣谢对本书进行审校工作的Secor Brain Daniel
《全球视野:英语写作与批判性思维精进》 —— 突破语言的局限,驾驭复杂的思辨战场 --- 【书籍定位与核心价值】 在信息爆炸、全球化协作日益紧密的今天,单纯的语言流利度已不足以应对高等教育和专业领域的挑战。本书《全球视野:英语写作与批判性思维精进》,旨在为有志于在国际学术界、高水平职业领域取得成功的学习者,提供一套系统、深入且极具实战性的工具。我们聚焦的不是特定考试的技巧,而是构建和输出高质量、有说服力的英文思维体系。 本书深刻理解,一篇优秀的英文文章,其灵魂在于其背后严谨的逻辑结构、深刻的洞察力以及对复杂议题的批判性分析能力。因此,本书的编写拒绝停留在基础的语法纠错或词汇堆砌,而是将重点放在“如何思考”以及“如何将思考清晰、有力地转化为书面文本”这一核心能力上。 【目标读者群】 计划申请顶尖海外高校(本科、研究生及博士阶段)的申请者。 需要撰写大量研究报告、商业提案或学术论文的职场人士。 对提升英文学术写作的深度和广度有强烈需求的进阶学习者。 希望通过深度阅读和分析,实现思维升级的学习者。 【内容结构与深度解析】 本书共分为五大部分,层层递进,确保读者不仅掌握“术”,更能领悟“道”。 --- 第一部分:批判性思维的基石——解构信息与构建论点 (The Foundation of Critical Inquiry) 本部分是全书的理论核心,旨在训练读者像学者一样阅读和思考。 1.1 信息源的效力评估: 我们将详细剖析不同类型信息源(同行评审期刊、智库报告、主流媒体、社交媒体观点)的可信度、潜在偏见和研究方法论的优劣。这不是简单地判断“对错”,而是理解信息产生的“环境”。 1.2 逻辑谬误的识别与规避: 深入探讨至少三十种常见的逻辑谬误,例如“稻草人谬误”、“诉诸权威”、“滑坡论证”等。通过大量真实的案例分析(选取自新闻评论和学术辩论),读者将学会如何快速识别这些逻辑陷阱,并在自己的写作中有效避免它们。 1.3 论证链的构建与强化: 阐述一个强健论点的构成要素:主张(Claim)、证据(Evidence)、推理(Warrant)。我们提供了一套“三角支撑模型”,确保每一个核心观点都有扎实的逻辑基础支撑,避免“论点先行,证据不足”的通病。 --- 第二部分:学术写作的架构——从宏观到微观的布局艺术 (Architecture of Academic Exposition) 本部分着重于英文学术文本的组织和流程控制,确保文章结构清晰、逻辑流畅。 2.1 导论的“漏斗”艺术: 详细解析如何撰写引人入胜、有效界定研究范围的引言(Introduction)。重点讲解背景铺陈、文献回顾的精准切入点,以及如何设置清晰的“研究缺口”(Research Gap)和“研究目的陈述”(Thesis Statement)。 2.2 主体段落的“主题句中心”原则: 提出并实践“T.R.E.E.S.”结构模型(Topic Sentence, Relevant Evidence, Explanation/Elaboration, Synthesis/Summary),确保每个段落只服务于一个核心目的,并能有效承接上下文。 2.3 结论的超越与展望: 强调结论不应只是摘要的重复。本节指导读者如何有效地重申论点、总结关键发现,并提出有建设性的未来研究方向或政策建议,实现文本的“高光收尾”。 2.4 跨文化语篇衔接: 探讨英式、美式学术写作在行文风格、正式程度和过渡词使用上的细微差异,帮助读者根据目标读者调整语体(Register)。 --- 第三部分:高级修辞与风格:提升文本的说服力 (Rhetoric and Style Enhancement) 本部分侧重于语言的“力度”和“精确性”,使文章摆脱平庸,具备专业水准。 3.1 动词的力量:从被动到主动的叙事革命: 系统分析如何使用强动词(Strong Verbs)代替冗余的动词+名词结构(Nominalizations),显著增强句子的动态感和简洁性。 3.2 句法多样性与节奏控制: 教授如何娴熟地运用复合句、复杂句以及倒装结构来控制句子的信息密度和阅读节奏。这包括如何使用非限制性定语从句、分词短语进行信息插入和强调。 3.3 学术语体的精准拿捏: 区分“正式(Formal)”、“半正式(Semi-formal)”和“非正式(Informal)”语境下的词汇选择。重点解析学术写作中需要避免的模糊表达(如vague qualifiers)和口语化倾向。 3.4 引用与反驳的艺术: 学习如何恰当地引用他人观点,进行建设性的批判(Constructive Critique),使用如“While X asserts..., a closer examination reveals that...”等高级句式,使反驳显得有力而不失风度。 --- 第四部分:复杂议题的深度写作实践 (In-Depth Writing on Complex Issues) 本部分通过一系列跨学科的写作任务,将前三部分理论付诸实践。 4.1 比较与对比分析 (Comparative Analysis): 针对两种理论、两种历史事件或两种社会现象进行多维度、非表面的对比,要求读者建立统一的评估标准。 4.2 论证性散文 (Argumentative Essay): 聚焦于具有高度争议性的社会、伦理或技术议题。要求读者不仅要清晰阐述自己的立场,更要深入、公正地论述“对立面”的最强论点,并进行有力的反驳(Counter-argument and Refutation)。 4.3 案例研究的叙事逻辑 (Case Study Narrative): 训练如何将事实性的案例转化为具有教育意义的分析文本,强调从具体案例中提炼出普遍性原则。 4.4 研究设计与方法论的清晰陈述: 针对未来有志于研究的人群,指导如何用清晰、无歧义的语言描述研究假设、样本选择和数据分析的局限性。 --- 第五部分:自我修正与精炼流程 (Self-Correction and Refinement Protocol) 写作的完成并非终点,精校是成品与杰作的分水岭。 5.1 编辑清单:从宏观到细节的系统检查: 提供一套分层的自我编辑清单,帮助作者从“论点清晰度”开始,逐级检查到“标点符号的准确性”。 5.2 识别“自我审查盲区”: 教授如何跳出作者思维定势,使用“旁观者视角”来阅读自己的草稿,特别是针对自己最不自信或最容易产生偏见的部分进行重点审视。 5.3 提升“学术直觉”的长期策略: 强调持续阅读高质量的学术原著和评论的重要性,引导读者将优秀作者的思维模式内化,形成无需刻意模仿的自然写作风格。 --- 【结语】 《全球视野:英语写作与批判性思维精进》不是速成指南,而是一份通往学术成熟与职业精进的路线图。它要求学习者投入时间与精力,但所收获的,将是终身受益的、能够驾驭任何复杂信息环境的底层能力。我们相信,真正的写作能力,源于扎实的思考能力。掌握本书所授,您将不再是语言的“搬运工”,而是思想的“构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