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校史上,世人多隻知道有個蔡元培,而鮮有人知道還有個主持瞭北大校務多年的蔣夢麟,本書為讀者揭開這段曆史。
《趕潮的人:蔣夢麟傳》的中心人物蔣夢麟與蔡元培、鬍適、張伯苓、梅貽琦同為近代著名教育傢,同時也是社會活動傢。他服務北大二十餘年,謹守蔡元培餘緒,把學術自由的風氣維持不墮,為北大的輝煌奠定瞭基礎。其間又任或兼任浙江大學校長、國民政府大學院院長、教育部部長等,對現代中國教育製度的建立貢獻巨大。後半生緻力於中國農村復興,為中國颱灣的現代化作齣瞭不可磨滅的貢獻。全書以詳實的史料,紀實的手法,介紹瞭蔣夢麟的生平及他的學術成就。作者馬勇是目前對蔣夢麟研究最有影響的學者,本書初版後,被中國史學會會長張海鵬列入近代史必讀書目傳記類書籍50本之一,其紀實的寫法、典雅的文風,頗具可讀性。
馬勇,1956年生,安徽濉溪人。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所著《漢代春鞦學研究》(四川人民齣版社1990年),1992年獲中國社會科學院第一屆青年優秀成果專著類二等奬;《梁漱溟評傳》(安徽人民齣版社1992年),1992年獲華東地區優秀政治理論讀物一等奬,1995年獲中國社會科學院第二屆青年優秀成果專傢提名奬;《中國現代化曆程》(第一副主編,江蘇人民齣版社2001年),該書獲近代史所一等奬、中國社會科學院一等奬、第六屆國傢圖書奬、郭沫若曆史學奬等;《從維新運動到義和團》(《中國近代通史》第四捲,江蘇人民齣版社2006年),獲新聞齣版總署首屆“三個一百”原創工程奬、中國社會科學院成果奬及第七屆國傢圖書奬等;所著《1911年中國大革命》獲廣東南方閱讀盛典2011年“最受關注曆史類圖書”奬、《中華讀書報》評為“2011年十大好書”、“2012書業發展論壇十大好書”、《中國圖書評論》2011年度優秀圖書等。
話說民國二十年一月,蔣夢麟先生受瞭政府的新任命,迴到北大來做校長。他有中興北大的決心,又得到瞭中華教育文化基金董事會的研究閤作費國幣一百萬元的援助,所以他能放手做去。嚮全國去挑選教授與研究人纔。他是一個理想的校長,有魄力、有擔當,他對我們三個院長說:辭退舊人,我去做;選聘新人,你們去做。
——鬍適
學問比不上孑民(蔡元培)先生,辦事卻比蔡先生高明。
——傅斯年
蔣夢麟先生在民國教育史上的地位僅次於蔡元培。
——吳相湘
以儒立身,以道處世,以墨治學,以西辦事。
——蔣復璁
引 子
第一章 科舉路上
一方水土
小康之傢
童年教育
結緣蔡元培
求學上海
在浙江高等學堂
中秀纔
第二章 大洋彼岸新生活
嚮往西化
初到美國
尋找職業興趣
書本之外
大學之外
追隨孫中山
紐約印象
第三章 新文化與新教育
又見上海
衣錦還鄉
中國在轉變中
商務印書館的小夥計
江蘇教育會理事
中華職業教育社總書記
知識分子的覺醒
主編《新教育》
現代教育理念的鼓吹者
第四章 在五四新文化運動中
新文化運動的中心
東西文化的衝突與調和
救亡壓倒啓濛
蔡元培“引咎請辭”
“挽蔡風波”
一個聰明的“留蔡助蔣”方案
第五章 為北大輝煌奠定基礎
無招勝有招
體製創新
轉型期的青年心理問題
對於學生的期望
知識階級的責任
北大之大
大學之難
第六章 建構現代中國教育體製
彆瞭,馬神廟
投身“革命”
大學區的嘗試與失敗
“大臣之風”
第七章 風雨飄搖中的一葉小舟
“再作馮婦”
重建北大新班底
風雨飄搖中的舵手們
和比戰難
郭子儀第二
第八章 亦官亦學亦丈夫
到後方去
奇跡是這樣誕生的
學而優則仕
大丈夫仗義執言
推不動的僵硬體製
第九章 在希望的田野上
拯救農村
耕者有其田
以科學技術提升農業
“颱灣馬寅初”
第十章 最後一個情種
平凡婚姻中的寂寞
愛屋及烏
這個女人不尋常
尾 聲 世上已無蔣夢麟
引 子
蔣夢麟是近代中國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隻是在過去幾十年裏,由於意識形態特彆是兩岸隔絕的原因,蔣夢麟的大名在中國大陸已很少有人知道。隨著兩岸關係的改善和大陸政治清明,學術發展,有關蔣夢麟的研究也越來越多,蔣夢麟的著作特彆是他的《西潮》、《新潮》幾個版本的大量印行,使人們對蔣夢麟逐漸有瞭新的認識,逐漸體會到他在近代中國教育製度建立、農村復興兩個方麵的貢獻。
在現代教育製度創建方麵,蔣夢麟在五四運動爆發後曾一度代錶蔡元培主持北京大學,度過北大曆史上最難受最痛苦的一段日子。在蔡元培離職後,蔣夢麟接過蔡元培留下的這個攤子,獨立主持北京大學近二十年。這二十年的風風雨雨是北大曆史上最為燦爛奪目的年代,大緻奠定瞭北京大學在中國教育史上的地位,是北大走上現代教育之坦途和後來成為中國最著名大學的關鍵年代。在蔣夢麟主持北大校政的日子裏,內憂外患不斷睏擾,但蔣夢麟以堅毅性格,勇於負責,嘔心瀝血,殫精竭慮,成為北大曆史上最重要、貢獻最大的掌舵人之一。北大後來之成就,自然有蔣夢麟的一份心血。現在再說北京大學的曆史輝煌,北大人總是津津樂道“我們的老校長蔣夢麟”,盡管北大的校史一度不曾齣現過蔣夢麟的名字。
就教育主張及教育理念而言,蔣夢麟是中國現代教育的重要創建者之一。早在1918年,剛從美國留學歸來的蔣夢麟就在中國首先倡導進化社會的人格教育,以高等學術作教育的基礎,培養活潑的、能生産的個人,以為傢庭增資産,為國傢求富強。此後數十年,蔣夢麟努力邁嚮這一目標,始終不懈地艱苦奮鬥。
抗戰爆發後,蔣夢麟和北大與清華、南開兩所大學的師生通力閤作,創建並長時期主持西南聯閤大學,這所大學在短短八年時間裏取得驚人的成就,培養齣一大批棟梁之材,成為中國教育史上的奇跡。在這個奇跡中,自然有蔣夢麟的心血與智慧,因為他是西南聯大三常委之一。
抗戰勝利,北大北遷,蔣夢麟接受蔣介石的徵召,棄學從政,離開北大,齣任國民政府行政院秘書長。稍後又臨危受命,齣而主持中美兩國政府聯閤組織的“中國農村復興委員會”,緻力於拯救日趨破敗的中國農村。無奈蔣介石大勢已去,蔣夢麟也隻好隨著他的這位小老鄉退居颱灣。
到瞭颱灣,蔣夢麟繼續擔任“農復會”主任委員。在蔣介石、陳誠等國民黨政治高層的支持下,蔣夢麟後半生的全部心血幾乎都投入到颱灣的土地改革和農村復興事業上來瞭。在這一工作過程中,蔣夢麟格外注意社會改革,注意農業增産豐收,注意提倡“四健教育”,推行傢庭計劃。颱灣人民生活水準由此得以提高,社會經濟基礎得以鞏固。在一定意義上說,颱灣之所以有後來的繁榮與富強,實在說來也有蔣夢麟的一份功勞。
蔣夢麟,浙江餘姚蔣村人。生於1886年1月20日,清光緒十一年乙酉,即舊曆一八八五年十二月十六日。所以有的資料上籠統地說蔣夢麟生於1885年,有的籠統地說生於1886年,都對,也都有點不準確,蓋因兩種紀年或在年末,或在年初。
當蔣夢麟齣生的時候,蔣傢已有三個男孩,一個女孩。即長兄夢蘭,次兄夢桃,三兄及姐姐名不詳,待考。
據蔣夢麟後來迴憶說,當他齣生的前夜,他的父親在夢中見到一隻熊來到他傢,按照當地風俗傳說,那是生男孩的徵兆。第二天這個吉兆應驗瞭,托庇祖先在天之靈,蔣傢又添瞭一個兒子,所以蔣父為其命名為夢熊。後來,蔣夢熊在浙江高等學堂因參加學潮鬧事,夢熊的名字進入瞭黑名單,蔣夢熊由此改名蔣夢麟。夢麟有時也寫作夢鄰,或夢麐。①蔣夢麟字兆賢、少賢,號孟鄰,筆名有唯心等。
與蔣夢麟的命名非常相似,他的大哥、二哥的得名也是因為他們齣生前夜,蔣父分彆夢到瞭蘭花、桃子,所以他們分彆被命名為夢蘭和夢桃。至於蔣夢麟的三哥、姐姐齣生時,蔣父似乎什麼也沒有夢到,所以他們的名字也就沒有什麼特色可說瞭。
第一次捧起《趕潮的人:蔣夢麟傳》,我腦海中浮現的是那個風起雲湧的年代,一個知識分子的命運如何在大時代的洪流中起伏跌宕。雖然我還沒有深入閱讀,但書名本身就帶著一股曆史的厚重感和人物的張力。我曾聽聞蔣夢麟先生的名字,知道他在教育界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是民國時期一位極具影響力的教育傢。這本書似乎承諾要揭示他更為立體、更為人性的一麵,不僅僅是那個高高在上的“蔣校長”,更是那個在時代變遷中,在個人選擇與時代浪潮中艱難跋涉的“趕潮人”。我很好奇,在那個充滿理想與幻滅、機遇與挑戰的時代,他究竟是如何思考、如何行動的?他身上又有著怎樣的精神特質,能讓他成為那個時代的弄潮兒?這本書能否帶領我穿越時光,去感受那個時代的脈搏,去理解一位傑齣人物的精神世界?單是這份期待,就足以讓我迫不及待地翻開扉頁,跟隨作者的筆觸,去探索一個時代的風雲,去聆聽一位偉大的靈魂的故事。
評分這本書所展現齣的,不僅僅是一個人的生平,更是一種精神的傳承。我閱讀《趕潮的人:蔣夢麟傳》的過程中,常常會陷入沉思。蔣夢麟先生身上所體現齣的那種麵對睏境時的堅韌不拔,那種對國傢民族的深沉責任感,以及那種超越個人得失的遠大抱負,都深深地打動瞭我。我瞭解到,他並非一帆風順,也經曆過挫摺,甚至有過迷茫,但正是這種在逆境中不斷前行的勇氣,纔讓他成為“趕潮的人”。這種精神,在當下社會依然具有重要的啓示意義。在快節奏、充滿不確定性的現代生活中,我們或許都需要從蔣夢麟先生身上汲取力量,去勇敢地麵對挑戰,去堅持自己的理想,去為社會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這本書讓我看到瞭一個知識分子如何用自己的生命去書寫時代的篇章,去踐行自己的信仰,這是一種多麼令人敬佩的境界。
評分我最近正在閱讀的這本書,名為《趕潮的人:蔣夢麟傳》,它給我的感覺,與其說是一本傳記,不如說是一幅徐徐展開的曆史長捲,而蔣夢麟先生,便是這幅畫捲中最鮮活、最生動的色彩。我尤其被書中對於時代背景的細膩描繪所吸引。作者並非簡單地羅列曆史事件,而是將蔣夢麟先生的個人經曆巧妙地融入其中,讓我仿佛置身於那個風雲變幻的時代。從北洋時期學府的嚴謹治學,到抗戰時期西南聯大的艱苦卓絕,再到新中國成立後的教育改革,每一個時期,都留下瞭蔣夢麟先生深刻的印記。我驚嘆於他能夠在如此動蕩的環境中,始終堅守教育初心,並不斷探索新的教育理念。書中的文字,時而激昂,時而沉靜,恰如其分地展現瞭那個時代的復雜性,以及蔣夢麟先生在其中所扮演的關鍵角色。它讓我思考,在曆史的巨輪下,個體的力量究竟能有多大,又該如何發揮其最大的價值。
評分讀完《趕潮的人:蔣夢麟傳》,我腦海中久久不能平靜。這本書不僅僅是一個人的迴憶錄,更是一堂生動的曆史課,也是一次深刻的人生哲學探討。我看到瞭蔣夢麟先生在教育事業上的嘔心瀝血,看到瞭他在國傢危難時挺身而齣的擔當,也看到瞭他在時代洪流中,始終保持著一份清醒的頭腦和獨立的思考。他就像一位真正的“趕潮人”,敢於在時代的浪尖上搏擊,敢於去探索未知,去創造未來。這本書讓我對“教育救國”有瞭更深的理解,也讓我對知識分子的使命有瞭更深刻的認識。它鼓勵著我去思考,在自己的領域裏,我又能做些什麼,去推動進步,去創造價值。這本書的意義,已經超越瞭傳記本身,它成為瞭一麵鏡子,映照齣我內心深處的思考和追求。
評分這是一本讓我眼前一亮的傳記。《趕潮的人:蔣夢麟傳》的敘事方式非常彆緻,它沒有采用枯燥的流水賬式記錄,而是通過一些生動的生活細節和人物訪談,將蔣夢麟先生的形象刻畫得栩栩如生。我尤其喜歡書中對蔣夢麟先生內心世界的挖掘,作者並沒有迴避他可能存在的掙紮和矛盾,而是以一種更為客觀、更為人性化的視角去展現。這使得我能夠更深入地理解他的決策,更真切地感受到他的情感。我感覺,我不再隻是一個旁觀者,而是仿佛與他一同經曆瞭他的喜怒哀樂。這種親近感,讓閱讀過程變得異常投入。這本書讓我意識到,偉人也並非完美無瑕,他們的偉大之處,恰恰在於他們如何在不完美中追求卓越,如何在平凡中創造不凡。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