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细胞分化与器官发生

植物细胞分化与器官发生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许智宏,种康 著,许智宏,种康 编
图书标签:
  • 植物学
  • 细胞生物学
  • 植物发育
  • 器官发生
  • 分化
  • 植物生理学
  • 分子生物学
  • 遗传学
  • 植物形态学
  • 生物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445049
版次:1
商品编码:11717957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06-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92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植物学科研究生、高年级本科生和相关领域的科研工作作者。
本书由北京大学前校长许智宏院士和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种康研究员主编,是对细胞分化和器官发生领域**进展的总结。毫无疑问,在从1997到2015年的18年里,由于拟南芥、水稻、苜蓿和短柄草等模式植物使用,十几种植物基因组测序的完
成,大规模高通量组学技术的出现,植物细胞分化和器官发生研究进入日新月异时代,让我们对植物细胞分化和器官发生的机理有了更深的了解。本书纵论动态,结构精练、信息量大,系统又**。

内容简介

  《植物细胞分化与器官发生》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植物细胞分化与器官发生”创新生群体成员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向为主线,围绕细胞分裂和分化、器官发生生和发育这些基本科学问题,介绍了从分生组织到器官形成的分子机制。《植物细胞分化与器官发生》在相关领域研究进展的背景下,突…各位作者的研究特色,纵生论动态,力图做成图文并茂、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的学术专著。《植物细胞分化与器官发生》共生11章,系统全面地描述了植物细胞分化、器官发生的概念、问题和研究生体系,阐述了细胞分裂、细胞分化和囊泡运输在植物发育中的作用以及相关的研究技术;另外还对花器官的起源与演化、开花启动和花器官决定等的研究进展做了较为细致的阐述,内容涉及春化信号的感受、花发生育模型、花器官发生调控网络、MADS-box基因家族;对花粉管极性生生长、植物表皮毛极性生长、胚胎发育以及根尖和茎尖分生组织也进行了较为系统的介绍。《植物细胞分化与器官发生》结构精练、信息量大,既有理论、研究进展,又有研究方法。

目录

第一章 植物细胞分裂及其调控
1.1 植物细胞周期的控制
1.1.1 细胞周期进程的划分及其基本事件
1.1.2 细胞周期进程调控关键因子及其作用
1.1.3 细胞周期进程的重要分子事件
1.1.4 植物激素及环境信号对细胞周期的调控
1.2 植物器官发育过程中细胞分裂的调控
1.2.1 细胞周期正确运行是植物正常生长发育的前提
1.2.2 植物器官发育过程中细胞分裂与细胞膨大的协同性
1.2.3 细胞分生能力持续时间影响器官大小
1.3 植物细胞分裂研究常用的技术方法
1.3.1 细胞悬浮培养系统
1.3.2 荧光活体实时显微观察
1.3.3 嵌合诱导表达系统

第二章 细胞分化
2.1 气孔的基本结构和分布
2.2 气孔发育过程(以拟南芥和水稻为例)
2.3 调控气孔发育的关键因子
2.3.1 转录因子在气孔发育过程中的作用
2.3.2 气孔发育过程中的信号转导
2.3.3 气孔发育过程中细胞内的信号转导(MAPK信号的级联放大)
2.3.4 植物激素对气孔发育的影响
2.3.5 气孔发育过程中极性的建立
2.3.6 miRNA对气孔发育调控的研究
2.3.7 环境因子对气孔发育的髟响
2.3.8 细胞周期蛋白对气孔发育的调控
2.4 气孔发育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2.4.1 转录因子及其靶基因将是今后气孔发育研究的主要方面
2.4.2 气孔发育信号转导途径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化
2.4.3 植物对逆境的响应和气孔发育之间关系的研究有待深入
2.4.4 植物激素在气孔发育中的作用将是今后研究的一个热点

第三章 植物细胞胞吐与胞吞作用机制
3.1 引言
3.2 植物细胞胞吐作用
3.2.1 胞吐囊泡的形成和转运
3.2.2 胞吐囊泡的拴系和锚定
3.2.3 胞吐囊泡的启动、触发和融合
3.3 植物细胞胞吞作用
3.3.1 笼形蛋白依赖的胞吞途径
3.3.2 不依赖于笼形蛋白的胞吞
3.3.3 其他胞吞途径
3.4 研究进展
3.4.1 拟南芥R-SNARE蛋白VAMP721和VAMP722介导的反面高尔基体网络到质膜的分泌运输
3.4.2 拟南芥类突触结合蛋白SYT2参与非经典蛋白的分泌过程
3.4.3 花粉管胞吞胞吐动态的实时动态研究
3.4.4 拟南芥脂筏蛋白AtFlotl参与介导一种不依赖于笼形蛋白的胞吞途径
3.4.5 胞吞途径对质膜功能蛋白调控的单分予研究
3.5 研究技术
3.5.1 实验材料和体系
3.5.2 样品标记技术
3.5.3 成像技术

第四章 花粉管极性生长及其调控
4.1 花粉管极性生长的细胞生理学机制
4.1.1 细胞壁的组成与可塑性调控
4.1.2 离子梯度与功能
4.1.3 细胞骨架的组织与动态调控
4.1.4 囊泡运输
4.2 顶端质膜定位的信号分子与信号通路
4.2.1 Rac/ROPGTPase
4.2.2 磷脂信号分子
4.2.3 信号通路的互作与信号网络

第五章 表皮毛发育
5.1 拟南芥表皮毛的发育过程及调控机制
5.1.1 拟南芥表皮毛的结构及发生过程
5.1.2 拟南芥表皮毛不同发育阶段的调控机制
5.2 棉花种皮毛的发生及调控机制
5.2.1 棉纤维起始
5.2.2 纤维伸长
5.2.3 纤维次生壁增厚
5.2.4 脱水成熟
5.3 拟南芥表皮毛和棉花纤维常用的研究方法
5.3.1 拟南芥表皮毛的获得
5.3.2 表皮毛分布格局分析
5.3.3 拟南芥表皮毛发育时期的跟踪
5.3.4 拟南芥表皮毛细胞周期分析
5.3.5 拟南芥表皮毛细胞形态分析
5.3.6 棉花胚珠的扫描电镜制样和观察
5.3.7 棉花胚珠体外培养及各种激素的处理

第六章 根毛发牛、发育和顶端牛长
6.1 根毛区表皮细胞的命运决定
6.2 根毛的起始
6.3 根毛的尖端生长
6.4 根毛的成熟
6.5 细胞骨架与根毛的生长发育
6.5.1 微管骨荣与根毛的生长发育
6.5.2 微丝骨架与根毛的生长发育
6.6 根毛研究方面的实验体系
6.6.1 根毛的培养
6.6.2 根毛中钙离子的成像技术
6.6.3 根毛中微丝和微管细胞骨架的观察

第七章 植物胚胎发育的分子调控
7.1 植物胚胎的结构
7.2 合子激活
7.3 母一合转换
7.4 极性建立
7.5 细胞命运决定
7.6 胚胎的模式形成
7.7 胚胎顶基轴建立
7.8 子叶形成
7.9 胚胎特异表达的基因
7.1 0胚柄的发育
7.1 1胚乳的发育

第八章 茎尖分牛组织
8.1 茎尖分生组织中的基因表达
8.1.1 茎尖分生组织中基因表达的组学分析
8.1.2 茎尖分生组织中几个基因的表达位置和突变体表型
8.2 茎尖分生组织的稳态调控
8.2.1 WUS和CLV3反馈环调控茎尖/花序分生组织
8.2.2 AG和WUSl——间的反馈环调节花分生组织的有限性
8.2.3 miRNA和miProtein对茎尖分生组织的调节
8.2.4 其他调控茎尖分生组织的基因
8.3 激素对茎尖分生组织的调控
8.3.1 细胞分裂素对茎尖分生组织的调控
8.3.2 生长素等对茎尖分生组织的调控

第九章 根的发育与干细胞调控
9.1 根的基本结构与胚脂发育起源
9.1.1 根的纵向分区
9.1.2 根的辐射面组织分层
9.1.3 根的胚胎发育起源
9.2 调控根发育的信号分子
9.2.1 生长素
9.2.2 细胞分裂素
9.2.3 其他激素调控根发育
9.2.4 多肽激素
9.2.5 活性氧和氧化还原组件
9.3 调控根发育的重要转录因子
9.3.1 PLETHORA(PLT)与根尖干细胞维持
9.3.2 WUS-RELATEDHOMEOBOX(WOX)与QC维持及维管组织分化
9.3.3 SCARECROW(SCR)基因与皮层细胞分化
9.3.4 SHORTROOT(SHR)基因与皮层细胞分化
9.3.5 其他转录因子
9.4 根发育的调控网络
9.4.1 位置信号与根的发育
9.4.2 营养供给对根发育的影响
9.4.3 根瘤菌与根的相互作用

第十章 开花启动
10.1 生物钟与光周期途径
10.1.1 植物对光照变化的感受机制
10.1.2 光信号的转换
10.1.3 开花信号的传递,成花素(florigen)的发现
10.1.4 成花素在茎尖分生组织中诱导开花
10.1.5 光周期对短日照植物开花的调控
10.1.6 光周期对长日照禾谷类植物的调控
10.2 春化及自主途径
10.2.1 似南芥春化作用的分子机理的研究
10.2.2 禾谷类植物春化调控机理的研究
10.2.3 自主开花途径对FLC基因的调控
10.3 春化信号的感知
10.3.1 春化信号的感受器官
10.3.2 春化信号的细胞感知
10.4 赤霉素途径
10.5 环境温度影响开花
10.6 发育年龄调控途径

第十一章 花器官决定
11.1 被子植物花的起源
11.2 花的发育
11.2.1 花序分生组织的起始
11.2.2 花分生组织的起始
11.2.3 花器官属性的决定
11.3 花发育的理论模型
11.3.1 花发育的ABC模型
11.3.2 MADS-box转录因子家族
11.3.3 花发育的ABCDE模型
11.3.4 花发育的四聚体模型
11.4 MADS-box基因家族与被子植物花器官发育分子机制
11.4.1 SQUA/AP1亚家族
11.4.2 DEF/AP3和GLO/PI亚家族
11.4.3 AG亚家族(C/D)
11.4.4 SEP亚家族
11.5 miRNA调控花器官的形成
11.5.1 miRNA
11.5.2 miRNA
11.5.3 miRNA
11.5.4 miRNA167和miRNA
11.5.5 miRNA
11.5.6 miRNA165/miRNA
11.6 其他参与花器官发生的基因
11.7 花器官特征属性基因的靶点
索引

精彩书摘

  《植物细胞分化与器官发生》:
  1.植物细胞分裂及其调控
  细胞分裂是植物生长发育和形态建成过程中最基本且最为重要的细胞学事件。在细胞水平,细胞分裂的调控表现为对细胞周期各个时期的控制,其主要通过周期蛋白及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的严密调控实现。上述细胞周期进程关键因子还受到植物激素、营养及环境信号等调控,进而介导内、外源因素对细胞分裂的控制。在植物的器官和个体水平,细胞分裂的调控则必须纳入发育的进程,并且其与细胞大小调控的协同作用决定了植物器官的发生、发育及大小。近年来,随着对植物器官发生及器官大小决定分子机制方面的研究,人们已经初步发现了包括ANT、ARGOS及ARF2、BB、DA1等在内的一系列参与器官发育过程中正向或负向控制细胞分裂的重要因子。这些研究不仅揭示了植物细胞分裂在发育过程中的控制机制,也为增强植物抗逆性及提高生物产量提供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依据。本章主要介绍植物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周期的调控机制;同时,将对植物整体发育水平上细胞分裂的调控及其与细胞分化、细胞大小协同控制植物器官发育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和讨论;最后,对研究植物细胞分裂的一些常用技术方法进行了简单介绍。
  1.1 植物细胞周期的控制3
  1.2 植物器官发育过程中细胞分裂的调控15
  1.3 檀物细胞分裂研究常用的技术方法22
  作为多细胞生物组织、器官生长发育及细胞更新的基础,细胞分裂(celldivision)对动、植物发育和形态建成过程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首先,由单个受精卵发育成完整胚胎的过程本身就是细胞不断分裂和分化的结果。其次,在胚胎发育完成之后,器官的形态建成也是细胞经由细胞分裂并分化成为具有特定功能的细胞而完成的。向.正常的细胞分裂也是动、植物干细胞更新及干细胞中心的维持所必需的(Wildwateretal.,2005)。另外,细胞分裂对于动、植物的配子体及胚胎发育过程中也具有重要作用。当细胞分裂存在缺陷时,动、植物的配子体及胚胎发育会受到影响甚至完全不育或致死。以模式植物拟南芥为例,当其细胞分裂的关键调控因子如A类周期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cyclin-dependentkinaseA;l,CDKA;1)等突变后,可导致配子或胚胎致死的表型(Hemerlyetal.,2000;Nowacketal.,2012)。RBR(retinoblastoma-related)及CDKA;1等细胞周期进程调控因子突变后将导致配子体发育缺陷(Ebeletal.,2004;Iwakawaetal,,2006;LiuandQu,2008;Zhengetal.,2011)。细胞分裂异常还会导致植物干细胞中心异常,组织、器官发育异常甚至导致个体岁匕亡的现象(WangandChen,2004;Wildwateretal.,2005;Desvoyesetal.,2006;Andersenetal.,2008;Vanstraelenetal.,2009)。当细胞分裂过度进行时,将会导致动物肿瘤细胞的形成(ChoandLiang,2011),在植物中则表现出子n十或茎顶端分生组织融合、愈伤状组织结构形成等异常发育现象(Aidaetal.,1997;Griffithetal.,2007)。
  细胞分裂在细胞水平上表现为细胞周期(cellcycle)的正常进行,即细胞通过不可逆转的细胞周期完成增殖的过程,并存适当的时期停滞进入静止期(quiescentphase,Go期)。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复制、细胞器分配、胞质分裂等事件都是细胞周期正常进行所必需的(Jurgens,2005;Gutierrez,2009)。近年来对于不同物种参与细胞周期进程调控关键因子及其功能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植物细胞周期的调控及其相关调控凶了的作用机制也逐渐清晰。另外,在植物器官或个体发育的水平上,细胞分裂受到植物发育整体水平严格的调控,单独改变细胞分裂或改变某些细胞周期进程调控凶jr并不能实现对器官发育的调控。事实上,器官发育是细胞分裂、细胞分化和细胞膨大协同进行的结果(LloydandMeinke,2012)。目前的研究发现,只有在细胞分裂与其他细胞学事件协同的前提F,才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调控器官发育的目的。综上所述,鉴于细胞分裂及其调控关键因子在植物发育过程r的重要作用,本章在对细胞周期及其调控关键因子进行系统介绍的基础上,简述了各种内、外源信号调控细胞分裂的作用机制,进一步从器官和植物个体层面去探究了细胞分裂与植物器官发育的关系,并对目前已经发现的影响植物形态建成的关键因子以及这些关键因子在细胞分裂和植物发育调控中的分子基础进行概述(DeVeylderetal.,2007)。在本章的最后部分,我们简币.介绍了植物细胞悬浮培养系统及常见细胞周期进程阻断剂,荧光活体实时观察及细胞分拣、嵌合诱导表达系统等研究植物细胞分裂的一些常用技术办法,以期能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参考。
  1.1植物细胞周期的控制植物细胞分裂及其调控
  在细胞水平上,细胞分裂的核心事件表现为细胞周期的运行及其调控。在此过程中涉及遗传物质的复制、其他细胞组分及细胞器的复制、染色体组装与分配、细胞板形成等过程,最终进行胞质分裂等过程。在分了水平上,细胞周期进程的主要事件包括DNA合成与损伤修复(DNAsynthesisandrepair)、相关蛋白翻译及翻译后修饰(post-translationalmodification)、蛋白质选择性降解(selectedproteolysis)等过程。上述过程主要是由细胞周期进程调控关键因子调控的。这些因子包括周期蛋白(cyclin)、周期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cyclin-dependentkinase,CDK)、周期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激活激酶(CDK-activatingkinase,CAK)、周期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抑制物(interactorofCDCkinase/KIP-relatedprotein,ICK/KRP)、后期促进复合物(anaphase-promotingcomplex/cyclosome,APC/C)、RBR(retinoblastoma-related),E2F(E2promoter-bindingfactor)、DP(dimerizationpartner)、WEE1等。这些因子的蛋白质水平及活性在细胞周期进程的不同时期周期性地变化并最终参与细胞周期进程调控(Vandepoele,2002;Marroccoetal.,2010)。其中,CDK通过与cyclin结合形成复合物并经进一步磷酸化激活从而参与启动细胞周期,KRP能够与cyclin或CDK结合抑制CDK-cyclin复合体的活性而在细胞周期进程调控中发挥抑制作用。另外,APC/C能够通过26S蛋白酶体或通过microRNA介导的转录事件调控上述相关蛋白的水平,进而保证细胞周期进程的正常进行(Adachietal.,2006;Zhengetal.,2011)。近年来,通过对拟南芥和烟草等模式生物的研究,在植物细胞周期研究方面已取得较大的进展。借助分子遗传学和生物信息学相关技术方法,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系列植物细胞周期进程调控关键因子,同时这些因子在植物细胞周期进程调控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及内、外源发育信号如何参与调控细胞周期进程有了初步的认识(Inze;2005)。
  ……

前言/序言


《古代文明的兴衰与遗产》 内容简介: 本书深入探讨了人类历史上那些曾经辉煌一时,却又最终走向衰落的古代文明。我们聚焦于美索不达米亚的苏美尔与巴比伦、尼罗河畔的古埃及、印度河流域的哈拉帕文明,以及爱琴海的米诺斯文明等,旨在揭示它们如何在特定的地理、气候和社会条件下诞生、发展壮大,以及最终走向衰亡的复杂过程。 第一部分:文明的摇篮与初生 我们将追溯人类文明的起源,重点考察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流域的冲积平原,如何孕育了最早的城市国家。详细分析苏美尔人在楔形文字、灌溉系统和城市规划上的开创性贡献。随后,我们将转向尼罗河谷,剖析古埃及法老制度的形成、神权与王权的结合,以及其独特的宇宙观和对永恒的追求,如何体现在宏伟的金字塔建筑和复杂的丧葬仪式中。对印度河流域文明(哈拉帕)的探讨将侧重于其高度发达的城市规划、先进的卫生系统,以及至今仍未完全破译的文字所蕴含的社会结构信息。 第二部分:黄金时代的辉煌成就 每个文明在其鼎盛时期都留下了不朽的遗产。本书将详细阐述巴比伦人在法律(如汉谟拉比法典)、数学和天文学上的突破。我们不仅会解读这些成就的实用价值,更会分析它们如何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秩序、精确性和宇宙规律的认知。 在古希腊部分,我们将聚焦于城邦制度的演变,特别是雅典民主的理论基础与实践困境。对哲学思想的梳理,从泰勒斯到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理性探索,将展示西方思维模式的奠基过程。同时,对古典艺术、建筑(如帕特农神庙)和戏剧的分析,将揭示其对人类审美标准的深远影响。 罗马文明的兴盛则被置于一个更宏大的帝国背景下考察。本书将细致描绘其军事扩张的策略、成熟的罗马法体系如何规范了广阔疆域内的社会关系,以及其工程技术(如引水渠、道路系统)在维持帝国运转中的核心作用。 第三部分:衰落的内在与外在因素 文明的衰落往往是多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本书对衰亡的分析将力求辩证和全面。 内部压力: 我们将探讨社会阶级固化、经济结构失衡(如过度依赖奴隶劳动或财富集中)如何侵蚀了社会活力。例如,对罗马后期共和国向帝国过渡时期,精英阶层的腐败与内部分裂的剖析。同时,对文化惰性与创新停滞的讨论,将揭示当一个文明过于依赖其既有成就时,所面临的风险。 外部冲击: 气候变化(如特定地区的干旱或洪水)对农业基础的破坏是研究的重点之一。我们将考察环境压力如何引发内部冲突或导致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对于依赖于军事力量的帝国,边疆压力和“蛮族”入侵的分析不可或缺。我们不仅要描述冲突本身,更要分析帝国对这些外部挑战的战略适应能力如何逐渐减弱。例如,对于西罗马帝国的解体,我们将审视其财政崩溃、军事招募困难与政治领导层无能的连锁反应。 第四部分:遗产的延续与影响 古代文明的终结并非意味着一切的消亡。本书的最后部分旨在梳理这些伟大文明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我们会追踪古希腊的哲学思想如何通过伊斯兰世界的保存与发展,最终在欧洲文艺复兴中得以“重生”。古罗马的法律原则如何成为现代大陆法系的基础。埃及的宗教观念和建筑技艺如何渗透到地中海周边的文化圈中。 本书旨在提供一个宏大而细致的视角,去理解人类集体智慧的积累与流失,从而反思我们在当代社会中对于秩序、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的追求。通过对这些历史的成功与失败的细致考察,我们试图为理解人类文明的普遍规律提供坚实的经验基础。

用户评价

评分

阅读这本书,就如同走进了一个精密运转的微型工厂,每一台机器(细胞)都按照严格的程序,生产出特定功能的零件(组织和器官)。我一直对生命体的自我组织和复杂性感到惊叹,而植物,作为最普遍的生命形式之一,其发育过程更是充满了令人着迷的智慧。这本书在“器官发生”这一主题上,给予了我极大的启发。它不再仅仅是描述植物长高的过程,而是深入到细胞的“集体决策”和“协同工作”层面。我最感兴趣的部分是关于植物如何从一个简单的胚胎细胞,发展出完整的根系、茎和叶。书中对“模式形成”的解释,让我明白了植物是如何在发育早期就设定好“蓝图”,然后引导细胞按照这个蓝图,一步步构建出复杂的结构。例如,关于叶柄和叶片的发育,书中就详细阐述了信号分子是如何在细胞间传递,从而指导细胞的分裂方向和组织形态的。我甚至开始观察家里的盆栽,想象着它的根系在土壤里是如何分叉,它的叶片是如何展开,这些细节在书的指导下,都变得更加生动和有意义,让我对植物的生命力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敬畏。

评分

我一直以来都对植物的“生长”和“形态”感到好奇,它们是如何从微小的种子长成参天大树,又是如何塑造出千姿百态的叶片和花朵。这本书,恰恰为我揭示了这背后隐藏的奥秘。它用一种非常直观且富有逻辑的方式,解释了植物细胞是如何在不同的信号和环境中,做出“选择”,然后逐渐形成特定的组织和器官。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形态发生”的部分,它不仅仅是简单地描述植物的生长过程,而是深入探讨了细胞如何在空间上进行有序的排列和组织,从而形成具有特定功能的器官,比如像一片叶子,它有表皮、叶肉、维管束等不同的组织,而这些组织又是如何一步步形成的。书中对于“梯度”概念的解释尤其让我茅塞顿开,它揭示了植物体内激素、信号分子等在空间上分布的不均匀性,是如何精确地指导细胞的分化和器官的形成。我甚至能联想到,为什么有些植物的叶片是圆形,有些是掌形,这背后一定有着极其精妙的细胞学机制,而这本书,就如同打开了一扇窗,让我得以窥见这背后的“指挥官”。

评分

这本书的阅读体验,就像是在解剖一本古老的地图,上面标注着生命起源的无数条河流与分支。我一直以来都对生命体如何从最基础的单位,通过复杂的相互作用,构建出高度有序且功能各异的结构感到着迷。这本书恰恰满足了我对植物生命奥秘的好奇心,尤其是它对“器官发生”这一概念的深入探讨。我之前总以为植物的生长只是简单的“长大”,但这本书让我认识到,每一个器官,从细小的根毛,到挺拔的枝干,再到争奇斗艳的花朵,都是经过了一系列精密、有序的细胞分裂、分化和空间组织过程才能形成的。书中对不同器官在发育过程中的信号传递机制,以及基因表达的动态变化,进行了非常细致的描绘。我尤其惊叹于植物如何能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精确地激活特定的基因,从而指导细胞形成特定的形态和功能。例如,关于根冠细胞的形成,以及它们如何感知重力来引导根系向下生长,这些微观世界的奇妙之处,书中都用清晰的逻辑和严谨的科学语言进行了阐述。阅读过程中,我常常会停下来,想象着无数个细胞正在进行着无声的对话和协作,共同谱写着生命的篇章。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植物,不再仅仅是绿色的背景,而是充满了无限可能和生命智慧的复杂生命体。

评分

这本书带给我的,是一种沉浸式的科研探索体验。作为一名对生命科学有浓厚兴趣的学生,我一直在寻找能够深化我对植物生物学理解的读物。这本书在“植物细胞分化”这个主题上,提供了非常前沿且深入的视角。它不仅仅是简单地介绍细胞是如何分裂和增殖,而是着重于细胞在特定环境下,如何“决定”成为哪一种细胞类型,以及这种决定的分子机制是什么。书中详细阐述了各种转录因子、信号分子以及表观遗传调控在细胞命运决定中的作用,这些对于理解植物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我特别对书中关于“分生组织”的概念印象深刻,它就像是植物体内的“种子库”,不断产生新的细胞,而这些细胞又在特定的诱导下,开始走上分化的道路。书中对茎尖分生组织和根尖分生组织的发育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解析,以及它们如何形成不同的组织层,最终构建出植物的茎和根。虽然有些章节涉及到的分子生物学知识比较专业,但我通过反复阅读和查阅一些背景资料,逐渐掌握了其中的精髓。这本书为我提供了一个非常扎实的理论基础,也激发了我进一步研究植物细胞生物学和发育生物学的热情。

评分

这本书简直把我带入了一个微观的奇妙世界!我一直对植物那惊人的适应能力感到好奇,它们如何在不同的环境下,甚至是极端的条件下,依然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甚至塑造出如此多姿多彩的形态。这本书就好像一把钥匙,为我打开了理解这一过程的大门。我最喜欢的部分是关于植物如何从一个不起眼的种子,一步步发展成拥有完整根、茎、叶甚至花朵的有机体的详细描述。它不仅仅是简单地列举过程,而是深入浅出地解释了每一个阶段背后的细胞层面的精妙调控。书中对于不同细胞如何“选择”自己的命运,成为根部的吸收细胞,还是叶片的光合细胞,亦或是花瓣的吸引色素细胞,有着非常生动且科学的阐释。我特别对“诱导性多能性”和“细胞记忆”这两个概念印象深刻,它们揭示了植物细胞似乎拥有一种“选择性遗忘”和“选择性学习”的能力,能够根据外界信号和自身发展需求,灵活地调整其分化方向。书中的插图虽然没有像科普杂志那样绚丽,但却精准地勾勒出细胞结构的细节和组织形态的变化,配合文字描述,让抽象的概念变得触手可及。我甚至开始尝试观察自家阳台上的一些植物,尝试从书中的知识去理解它们叶片的脉络走向,或是根系在土壤中的蔓延方式,感觉整个世界都变得更加有趣和有意义了。

评分

aaaaazzzza

评分

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

评分

确实是本好书啊!

评分

了解植物细胞分化及器官发生的好书!

评分

买这本书时以为是大部头,结果不算厚的一本,感觉有点小贵,印刷纸张不错,内容还是不错的,可以对相关领域的科研和教师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主要以细胞和器官为主线,以分生组织和特化细胞为重点,系统介绍了模式植物分化与分生组织器官发生的分子机制。

评分

不错的专业书籍,值得好好看看。

评分

不错的专业书籍,值得好好看看。

评分

这本书介绍了近年来植物发育生物学方面的研究,涵盖的面广,引用的文献比较新,很好的反映了学科前沿的成果,有助于从事该领域研究的人了解这方面的整体情况。

评分

这本书介绍了近年来植物发育生物学方面的研究,涵盖的面广,引用的文献比较新,很好的反映了学科前沿的成果,有助于从事该领域研究的人了解这方面的整体情况。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