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说明
人民文学出版社自一九五一年建社以来,出版了很多著名翻译家的优秀译作。这些翻译家学贯中西,才气纵横。他们苦心孤诣,以不倦的译笔为几代读者提供了丰厚的精神食粮,堪当后学楷模。然时下,译界译者、译作之多虽空前,却难觅精品、大家。为缅怀名家们对中华文化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展示他们的严谨学风和成就,更为激浊扬清,在文学翻译领域树一面正色之旗,人民文学出版社决定携手中国翻译协会出版“中国翻译家译丛”,精选杰出文学翻译家的代表译作,每人一种,分辑出版,第一辑二十种。
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
二〇一四年十月
古希腊戏剧是世界上古老的戏剧,产生于公元前六世纪,公元前五世纪达到鼎盛。早期起源于祭奠酒神狄奥尼索斯的宗教活动。古希腊戏剧是世界古代文化的瑰宝,虽已历时两千余载,但其动人的情节、深邃的思想和精湛的技巧,至今仍然能强烈地震撼人们的心灵。本书精选古希腊戏剧中的经典篇目《被缚的普罗米修斯》《阿伽门农》《美狄亚》《马蜂》等。
罗念生 罗念生(1904-1990),四川威远人。1922年考入北京清华学校,学习期间对古希腊文学产生兴趣。1929年至1934年先后入美国俄亥俄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康奈尔大学研究院和雅典美国古典学院研究古希腊悲剧和艺术。回国后历任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清华大学教授。1935年与梁宗岱合编天津《大公报》诗刊。1936年在成都与朱光潜、何其芳、卞之琳等创办文艺半月刊《工作》。1952年调入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研究古希腊文学。1964年后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罗念生是我国著名古希腊文学翻译专家,译有古希腊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悲剧七种,索福克勒斯悲剧七种,欧里庇德斯悲剧五种,阿里斯多芬喜剧五种,古希腊哲学家、文艺理论家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修辞学》等。因毕生研究和传播古希腊文化所作出的巨大贡献,1987年获希腊最高文化机构雅典科学院颁发的“最高文学艺术奖”。
古希腊戏剧是世界古代文化的瑰宝,虽已历时数千载,但其动人的情节、深刻的思想和精湛的技巧,至今仍然能强烈地震撼人们的心灵,令人赞叹不已。
——王焕生
出版说明
前言
埃斯库罗斯
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阿伽门农
索福克勒斯
安提戈涅
奥狄浦斯王
欧里庇得斯
美狄亚
特洛亚妇女
阿里斯托芬
阿卡奈人
骑士
马蜂
罗念生是我国著名翻译家,从事古希腊文学研究、翻译数十年,笔耕不辍,把一半多的古希腊戏剧作品翻译介绍给中国读者,受到普遍的赞誉。鉴于他对古希腊文学研究和翻译的奉献精神和突出贡献,1988年10月被希腊帕恩特奥斯大学授予荣誉博士称号。
罗念生1904年生,初受传统的国学启蒙教育,后来选学文学,主要学英语和英国文学。1929年二十五岁时公派赴美国留学后,其间开始进修古希腊文和考古学,开始接触古希腊历史和文化。1933年翻译的第一部古希腊悲剧是欧里庇得斯的《伊菲革涅亚在陶洛人里》。同年他由美国赴欧洲,入雅典美国古典学院,成为我国第一位直接赴希腊留学欧洲古典学院的学者。后回国,从事本土考古发掘,但他仍坚持继续翻译古希腊戏剧作品,先后翻译了索福克勒斯的《奥狄浦斯王》、埃斯库罗斯的《波斯人》、欧里庇得斯的《伊菲革涅亚》等。
罗念生在希腊学习期间曾就自己游历希腊的感受,写就随笔集《希腊漫话》,于1941年秋在故乡四川出版。当时正是抗日战争时期,他联系时事谈为什么要研究古希腊历史和文化时写道:“就说是为了挽救这个时代吧,我们还需要一点历史上的借鉴和一种艺术推动力。试看古希腊的兴亡史,试看这古代民族由外患而兴盛,由内战而衰落,试看他们在马拉松和温泉关抵抗波斯人的大无畏精神;试看他们在文学里所表现的国家观念,埃斯库罗斯的《波斯人》和《七将攻特拜》里所表现的战争与爱国的观念,又如荷马史诗里所表现的英雄主义思想;这一切都能对我们这目前的时代发生一种兴奋的情绪。”
他翻译出欧里庇得斯的《特洛亚妇女》后,1941年8月于成都为译本写的 《序言》中说:“眼前的景象这样悲壮,这样轰烈,只是写一些希腊抗战史话未免有愧于心。”他忆起四年前在北平时一位老人吩咐他快把“特洛亚妇女”译出来时说的话:“这悲惨的诗歌可以引起我们的警惕心,引起我们的向上心。”
他在1940年3月出版的欧里庇得斯的《美狄亚》“序”中谈自己翻译该剧的过程时说:“译者于去年春间在北平开始翻译本剧,那知仅剩一半便赶上了这个国难时期。每当丰台一带的轰炸声越响越剧烈时,译者的笔尖也越来越活泼。等到8月,译者因事赴天津,不忍放下这个译事,因而把这几部美狄亚本子和一些字典参考书放在那小小的行李箱内,幸亏没有被人家检查出来;要不然,这部书便永远没有成就的希望。这后半部分是在天津逃难室内、香港旅途中、长沙圣经学校内和锦江边上译就的。”
从以上的介绍不难看出,罗念生当年从事古希腊戏剧翻译是怎样的艰辛,他在那样困难的条件下满怀忧国之情地献身于古希腊戏剧翻译是何等用心良苦。
1949年后,罗念生调入北京大学文学所工作,1958年转入现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1964年转入现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直至谢世。在此期间,他主要从事古希腊文学研究工作,参加过中国新诗问题的讨论,翻译新作,校改旧译,他的埃斯库罗斯的《悲剧二种》(《普罗米修斯》和《阿伽门农》)、索福克勒斯的《悲剧二种》(《奥狄浦斯王》和《安提戈涅》)、欧里庇得斯的《悲剧二种》(《美狄亚》和《特洛亚妇女》)、亚里士多德的《诗学》等,就是在这一时期被收入当时的我国外文学著作出版重点工程《外国文学名著丛书》出版的,此外他还与他人合译了阿里斯托芬的喜剧集。1981年出版了他新翻译的阿里斯托芬的两部喜剧《马蜂》和《地母节妇女》。1985年出版了《论古希腊戏剧》。也是在那个时期,罗念生选编《古希腊罗马文学作品选》,稍后又应约翻译古希腊抒情诗,正是这两件工作促使他开始翻译荷马史诗,但疾病使他未能实现译完《伊利亚特》的夙愿。
古代希腊作为世界文明古国之一,给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戏剧是其中的—个重要方面。古希腊戏剧的萌芽和发展与古代希腊人对他们的酒神狄奥尼索斯的崇拜有密切的关系。狄奥尼索斯崇拜可能是由西亚传入希腊,起初流行于希腊乡间,后来传入城市,祭祀庆典带有狂欢性质。古希腊文艺理论家亚里士多德说:古希腊悲剧“是从酒神颂的临时口占发展出来的”。(亚里士多德:《诗学》第四章,罗念生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第14页。)酒神节期间,人们驾着大车进行游行表演,演唱赞颂酒神事迹的歌曲。演唱者身披羊皮,扮成酒神的伴随、传说中的一种羊人萨提洛斯形象。公元前七世纪末,雷斯波斯岛诗人阿里昂在表演酒神颂时,即兴回答歌队的提问,讲述酒神漫游时的故事。特别是在公元前534年,雅典第一次举行大酒神节期间,诗人特斯皮斯首先采用第一个演员与歌队一起表演。一般认为,这便是古希腊悲剧的发轫。“悲剧”一词的古希腊文为tragoidia,意思是“羊人之歌”,也表明了古希腊悲剧的来源。
亚里士多德又说,喜剧“是从低级表演的临时口占发展出来的”。上引著作第四章,译本第14页。在有的《诗学》古代抄本里,“低级表演”作“法洛斯歌”。法洛斯歌是酒神节期间举行化装游行时演唱的崇拜生殖的歌曲,赞颂自然的繁衍能力,带有戏谑性质。古希腊文“喜剧”一词意即“狂欢游行者之歌”,这同样说明了它的渊源。
总之,古希腊戏剧源自狄奥尼索斯祭祀,悲剧和喜剧各自发展了这种祭祀的不同方面,而娱乐性和道德感召性则赋予了它们强大生命力。
此外,古代希腊还有一种介于悲剧和喜剧之间的剧种萨提洛斯剧,产生时期在悲剧之后。这是一种轻松型笑剧,因剧中的歌队由萨提洛斯组成而得名,通常作为严肃悲剧演出后的余兴上演。
应该说,所谓的“古希腊戏剧”实际上主要是雅典戏剧,人们对古希腊戏剧的了解主要就是根据雅典剧作家的传世作品和有关材料。其他城邦也举行过戏剧演出,但远不及雅典繁盛,传世材料也不多。由于古希腊戏剧源自狄奥尼索斯崇拜,因此雅典的戏剧演出也只在狄奥尼索斯节庆期间进行。戏剧演出作为宗教祭祀活动的一部分,被视为是神圣的事业而受到重视和保护。此外,当时的戏剧演出以竞赛的方式进行。戏剧节之前,剧作家提供剧本参加比赛,通常是三部悲剧和一部萨提洛斯剧,喜剧诗人参加比赛只需交一部喜剧剧本,勒奈亚节通常主要演出喜剧,最后确定三名诗人参赛,在竞赛中获得优胜是一种很高的社会荣誉。上述这些因素成为一种强大的社会动力,有力地促进了古希腊戏剧的发展和繁荣。
经过从特斯皮斯起一代代戏剧诗人的努力和实践,古希腊戏剧的内容和形式不断得到扩展和完善。在悲剧方面,悲剧题材已不再局限于演绎狄奥尼索斯事迹,而是逐渐扩大到其他各种神话传说,乃至现实生活领域。悲剧形式也逐渐摆脱原先的祭祀传统的影响,歌队的作用逐渐减弱,戏剧冲突和戏剧动作逐渐增强,演员的表演逐渐成为主导因素。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被称为古希腊三大悲剧家,他们的戏剧创作既反映了古希腊悲剧发展和繁荣的过程,也代表了古希腊悲剧成就的顶峰。古希腊喜剧的发展稍晚于悲剧。早期喜剧主要着眼于社会讽刺,在形式方面吸收了悲剧的一些成功因素,阿里斯托芬是古希腊的杰出代表。此后的希腊喜剧从内容到形式都有较大改变。流行于公元前四世纪的“中期喜剧”是过渡性的,主要进行神话讽刺和文学、哲学讽刺,作品失传。“新喜剧”是世态喜剧,一般不议论政治,也不讽刺个人,而是通过揭示青年男女间的爱情和家庭生活矛盾,探讨社会伦理道德问题。作品严重佚失。公元前120年,雅典举行最后一次大酒神节,古希腊戏剧的发展历史宣告结束。本选集选收的就是上述四位剧作家的代表作。
埃斯库罗斯(约公元前525—前456)是阿提卡西部埃琉西斯人,出身于贵族家庭,生活在雅典由氏族贵族专制向奴隶主民主制转变时期。他曾积极参加抗击波斯侵犯的斗争,参加过著名的马拉松战役和萨拉弥斯战役等,他的民主倾向和爱国精神在他的悲剧创作中得到充分的表现。埃斯库罗斯是古希腊悲剧早期发展阶段的诗人,对悲剧作过不少创新,其中最重要的创新是引进第二个演员(指舞台上说话的演员),使得戏剧人物之间的冲突由此得以在舞台上真正展现,他也因而被誉为“悲剧之父”。他的悲剧主要以神话为题材,触及当时各种重大的社会问题。他的悲剧的总的特点是思想深刻,气势宏大,人物雄伟,风格崇高,富有抒情色彩,而较为简单的结构和歌队仍在剧中发挥突出作用则是早期悲剧的普遍现象。他一生总共上演过七十多部悲剧和许多萨提洛斯剧,现存他的七部悲剧,它们是:《乞援人》、《波斯人》、《七将攻特拜》、《被缚的普罗米修斯》、《阿伽门农》、《奠酒人》和《报仇神》。
《被缚的普罗米修斯》是以普罗米修斯盗火给人类的传说故事为题材创作的“普罗米修斯三联剧”的第一部,按照古希腊神话谱系,普罗米修斯是老一辈提坦神,在宙斯与提坦神的斗争中曾经帮助过宙斯,宙斯获胜得势后却因普罗米修斯帮助人类而加害于普罗米修斯,剧中突出表现作为专制暴君化身的宙斯与作为人类救助者的普罗米修斯之间的冲突,塑造了一个不畏强暴、勇于为正义而斗争的高大形象。剧本结构简单,但气势非常雄辉、感人。三联剧的另外两部分别写普罗米修斯与宙斯和解被释和受崇拜,均已失传。《阿伽门农》是以奥瑞斯特斯杀母为父报仇为题材的三联剧的第一部,后两部是《奠酒人》和《报仇神》,上演于公元前458年。该三联剧通过最后宣判奥瑞斯特斯无罪;表现了父权制对母权制的胜利,文明对野蛮的胜利,歌颂了雅典的民主制度。《阿伽门农》作为三联剧的第一部,为全剧制造悲剧气氛,悲壮动人,被视为古希腊悲剧中的一绝。
索福克勒斯(约公元前496—前406)是雅典西北郊科洛诺斯人,生活在雅典奴隶主民主制的盛世,曾经积极参加社会政治活动,不过他主要以悲剧家扬名于世。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说,索福克勒斯在悲剧中按照“人应当有的样子”的原则来塑造人物上引著作第25章,译本第94页。。索福克勒斯利用神话传说,塑造了一系列理想的人物形象,用以体现时代精神。他的悲剧布局复杂、严密,对疑难的“解”写得细致入微,令人信服。他把舞台说话演员增加到三个,使戏剧冲突更加复杂化,对话成分也明显增加。古希腊悲剧的结构程式在索福克勒斯的创作中基本达到完善的程度,以至于后来再无太大的变化。他一生创作了约一百三十部悲剧和萨提洛斯剧,现存他的七部悲剧,分别是:《埃阿斯》、《安提戈涅》、《奥狄浦斯王》、《埃勒克特拉》、《特拉克斯少女》、《菲洛克特特斯》、《奥狄浦斯在科罗诺斯》。《安提戈涅》上演于公元前441年,剧中通过女主人公不顾当权者的禁令,按照习惯埋葬死者的剧情,抨击个人专制的强横残暴。《奥狄浦斯王》是一部命运悲剧,取材于奥狄浦斯杀父娶母的传说故事。奥狄浦斯知道自己的命运后,竭力逃避命运给自己的残酷安排,但始终未能摆脱命运的束缚。剧本主题是人的意志与命运的冲突,诗人承认命运的存在,同时谴责命运的邪恶,赞颂人的不屈不挠的积极斗争精神。
欧里庇得斯(约公元前485—前406)出身于萨拉弥斯岛一个土地贵族家庭,爱好哲学,接触过各种新的思想,好在悲剧中发表哲学议论,因而有“舞台上的哲学家”的美称。欧里庇得斯的悲剧也取材于神话传说,大部分以家族生活为题材,讨论战争、民主、贫富、宗教、妇女的地位等问题,对神持怀疑念度,反映了雅典奴隶主民主制衰落时期的社会思想。诗人反对内战,反对雅典对盟邦的暴政,他的这些思想为当时的雅典当局所不容,所以晚年不得不前往马其顿,最后客死在那里。欧里庇得斯的悲剧创作强调写实,按照人本来的样子去写,从而使悲剧由神界降到人间,使他的悲剧中的人物近似于同时代的普通人。他的悲剧风格华丽,语言流畅,善于描写人物心理,特别是妇女的心理。他很早便开始创作悲剧,一生共写过九十多部剧本,现存其中的十八部,是传世作品最多的古希腊悲剧家,如《阿尔克提斯》、《美狄亚》、《希波吕托斯》、《安德罗马克》、《特洛亚妇女》、《伊菲革涅亚在陶洛人里》、《埃勒克特拉》等。《美狄亚》上演于公元前431年。美狄亚的传说当时流传非常广泛,其中包含的戏剧冲突和深刻思想成为剧作家们普遍喜欢的题材。欧里庇得斯的悲剧中塑造了一个被遗弃,遭迫害,但性格倔强,不惜采用一切手段地进行报复的妇女形象,她最后杀死自己的两个儿子实在是出于爱和无奈,作者表现出对受害者的深刻同情。《特洛亚妇女》上演于公元前415年,通过对特洛亚亡国后的苦难的描写,表达诗人反对侵略战争的思想,可能同时影射公元前416年雅典攻陷米洛斯岛后的残酷屠杀。《伊菲革涅亚在陶洛人里》(公元前420至412年间上演) 是译者的早期译本,出版于1936年。剧情源于阿伽门农把自己的女儿祭献女神阿尔特弥斯的故事,剧本描写阿伽门农被妻子杀死后儿子奥瑞斯特斯在异域与姐姐伊菲革涅亚患难相认的动人场面,很受后代评论家的称赞。
古希腊喜剧的发展是同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相联系的,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古希腊早期喜剧一称“旧喜剧”,盛行于公元前五世纪,以进行社会政治讽刺为主。在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条件下,作家享有相当的言论自由,可以直接议论时事政治和各种重大社会问题,批评当权者和社会名流,这为喜剧家进行社会政治讽刺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早期喜剧的杰出代表是阿里斯托芬(约公元前446—前385)。他在青少年时期经历了雅典伯里克利斯时期的政治、经济繁荣时期,后来又经历了内战和雅典在内战中失败后雅典奴隶主民主制的衰落。他主要站在自耕农和城市中产阶级的立场,反对内战,反对政治蛊惑家愚弄人民,揭露雅典政治生活的腐败,批判社会生活中的各种不良倾向,希望复兴雅典旧日的民主与繁荣。他的喜剧题材是真实的,但情节是虚构的,有时近于荒诞。剧中人物的名字都是象征性的,歌队富有寓意色彩,语言辛辣。他的喜剧结构比较简单,歌队在剧中起重要作用,参加戏剧行动,推动剧情发展。阿里斯托芬一共上演过四十四部喜剧,现存他的十一部作品,包括《阿卡奈人》、《骑士》、《云》、《马蜂》、《和平》、《鸟》、《蛙》等。《阿卡奈人》上演于公元前425年,主题是现实的:反对内战,主张和平,但场面近于荒诞。《骑士》是剧作家最尖锐、最激烈的政治讽刺剧,反对政治蛊惑,提倡恢复雅典往日的民主自由精神。《马蜂》也是一部政治讽刺剧,矛头指向当时当政的克勒翁,表现了诗人的政治胆量。译本出版于1981年,是译者的后期译作。
古希腊戏剧直接影响了古罗马戏剧的发展,并进而影响了后代欧洲戏剧的发展,成为古典范本。古希腊戏剧是世界古代文化的瑰宝,虽已历时数千载,但其动人的情节、深刻的思想和精湛的技巧,至今仍然能强烈地震撼人们的心灵,令人赞叹不已。
王焕生
2013年5月
我一直认为,阅读古希腊戏剧,是一场与智慧的对话,但有时总觉得隔着一层纱,难以触摸到其最核心的脉络。直到我接触到这套《中国翻译家译丛》,尤其是罗念生先生的译本,我才真正感受到那种醍醐灌顶的启示。他的翻译,有一种近乎“化境”的功力,将古希腊的韵味,以最纯粹的汉语表达出来。那些关于正义、关于命运、关于人类存在的诘问,在罗念生先生的译笔下,不再是冰冷的哲学命题,而是充满了血肉与情感的挣扎。我尤其喜欢他处理那些长篇的独白和合唱时,那种节奏感和音乐性。读起来,仿佛就能听到古希腊人独特的吟诵方式,感受到他们对宇宙人生的深沉思考。这套书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知识的增长,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洗礼。它让我重新审视自己,审视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仿佛从古希腊先贤那里,获得了一种穿越时空的启迪。
评分说实话,一开始我对这套《中国翻译家译丛》古希腊戏剧卷,特别是罗念生先生的译本,抱有一种审慎的期待。毕竟,翻译一门失传已久、文化背景差异巨大的语言里的作品,本身就是一项艰巨的任务。然而,当我真正沉浸其中时,我被那种文字所赋予的生命力深深打动。罗念生先生的译笔,与其说是翻译,不如说是再创作。他仿佛是一位技艺精湛的工匠,将古希腊的石材,按照东方的审美情趣,精心雕琢成了一件件精美的玉器。那些充满了诗意与哲理的对白,在他的笔下变得生动而富有张力,既有史诗般的宏伟,又不乏人性的细腻。我惊讶于他能够将复杂的古希腊概念,用中国人能够理解和接受的方式传达出来,而又不失原著的精神内核。阅读的过程,与其说是学习,不如说是一种心灵的对话,我被剧中人物的悲欢离合所感染,被他们面对命运时的挣扎与抉择所震撼。这套书让我真正体会到,好的翻译,不仅仅是文字的转换,更是文化的桥梁,是连接不同时空、不同文明的纽带。
评分不得不说,罗念生先生在《中国翻译家译丛》中对古希腊戏剧的翻译,是一种对文学的虔诚与对文化的尊重。我曾尝试阅读过其他译本,但总觉得少了点什么,难以进入到那个古老的世界。然而,当翻开罗念生先生的版本,我被那种浑然天成的语言魅力所征服。他的译文,摒弃了繁琐的修饰,用最朴实却又最精准的汉语,传达出古希腊戏剧的精髓。那些关于人性弱点、关于社会伦理、关于神祇与凡人关系的讨论,在他的笔下,变得如此鲜活而又深刻。我特别赞赏他对于人物情感的把握,那些复杂的内心挣扎,那些隐忍的痛苦,都能通过他精炼的语言得到充分的体现。这套书,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次阅读的体验,更是一次心灵的启迪。它让我得以窥见古希腊文明的深度,感受其永恒的智慧,并从中获得对当下生活的思考与启示。
评分这套《中国翻译家译丛》中的古希腊戏剧卷,尤其是罗念生先生的译本,着实让我耳目一新。作为一名对古希腊文化一直心存向往的普通读者,我总觉得那些故事遥远而晦涩,难以真正走近。然而,当我翻开这本厚重的译丛时,却被一种前所未有的亲切感所包裹。罗念生先生的译文,并非那种佶屈聱牙、矫揉造作的“翻译腔”,而是带着一种古朴典雅的韵味,如同穿越时空而来的古老回响。他巧妙地运用汉语的语汇和表达方式,将古希腊人的思想、情感以及他们对命运、对神祇、对人生的深刻思考,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我尤其欣赏他在处理那些具有仪式感和哲学深度的台词时,那种既保留原文庄重之余,又不失汉语流畅性的平衡。读着读着,我仿佛能看到古希腊剧场里,演员们激昂的陈词,观众们低沉的叹息,以及整个城邦在悲剧的涤荡下,对人生意义的重新审视。这本书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一扇窗户,让我得以窥探那个辉煌而又充满矛盾的古老文明,感受其永恒的魅力。
评分对于任何一个热爱文学,尤其是对西方古典文学抱有好奇心的读者来说,这套《中国翻译家译丛》古希腊戏剧卷,特别是罗念生先生的版本,绝对是一份不可多得的珍宝。我一直觉得,古希腊戏剧之所以伟大,在于它触及了人类最根本的情感和最深刻的哲学命题。而罗念生先生的翻译,恰恰是将这些伟大的思想,以最能引起我们共鸣的方式呈现出来。他的译文,没有那种刻意的“翻译腔”,反而充满了自然的汉语语感,读来朗朗上口,引人入胜。我特别喜欢他在处理人物对话时,那种张弛有度的节奏,既能展现人物的性格,又能推进剧情的发展。每次阅读,我都能感受到一种强烈的代入感,仿佛自己也置身于古希腊的舞台之上,与那些英雄人物一同经历他们的爱恨情仇,一同面对命运的无常。这套书,不仅仅是文学作品,更是一种文化体验,它让我们得以跨越时空的界限,与伟大的灵魂进行对话。
评分书很好
评分大32开,像课本一样。
评分京东正版,质量很好,发货很快。。。
评分正品
评分京东老客户了,已是京东会员好多年了。以前买东西从来不去评价,不知道浪费了多少京豆,自从知道京豆可以抵现金用的时候,才知道京豆的重要,于是上京东买完东西评论里就多了这段话,写上这段话说明对商品是满意的,好评奉上!
评分书很棒,罗念生先生的译本十分经典!临近双十一京东自营的物流不太给力啊!
评分好东西,很不错的选择
评分1934年回国,历任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清华大学等校外语系教授。1935年与梁宗岱合编天律《大公报》诗刊。1936年在成都与朱光潜、何其芳、卞之琳等创办文艺半月刊《工作》。。。。
评分这本书非常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