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7-10岁 国际安徒生奖提名奖作家孙幼军先生的经典长篇童话。
为低年级孩子倾力推出的儿童文学彩色注音书。
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能够产生深刻的阅读记忆,悄无声息地影响着孩子们的阅读趣味和成长性格。从小时候起,慢慢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
内容简介
国际安徒生奖是由国际儿童读物联盟(IBBY)于1956年开始设立的国际性文学奖,每两年一次,授予在世的一名儿童文学作家和一名儿童插画家,以此奖励并感谢他们以全部作品为儿童文学事业作出的持久的贡献。它是世界儿童图书创作者的最高荣誉,被称作“小诺贝尔奖”。本丛书精选了获得国际安徒生奖提名奖的中国作家的优秀作品。
胆子有点儿小的绒兔子,想要找到自己的耳朵。小老鼠说他的家里有一件东西,特别像绒兔子头上的耳朵。绒兔子和好朋友布老虎、铁皮小人儿找到了小老鼠的家,却中了黑老鼠一伙儿的埋伏。原来,这群坏老鼠抢占了灰溜溜(小老鼠爸爸)一家的房子,干尽了坏事。为了把绒兔子的耳朵找回来,朋友们身陷危机,绒兔子扔掉了胆小的包袱,机智勇敢地应对黑老鼠一伙儿的诡计。最终,绒兔子救出了朋友,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耳朵。
作者简介
孙幼军,1933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一生跨越了许多不平凡的时代。童话般地创作了一部了不起的童话--《小布头奇遇记》,感动了几代人,成为经典。主要从事童话创作,曾获得中国作协“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第二届“全国少儿读物评奖”一等奖、“中国国家图书奖提名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首奖等多种奖项。1990年获国际儿童读物联盟荣誉奖及国际安徒生奖提名,是我国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作家。
内页插图
目录
一 绒兔子的耳朵
二 布老虎和铁皮小人儿
三 寻找小老鼠
四 找错了门儿
五 灰溜溜一家
六 秘密泄露了
七 突然袭击
八 掉进陷阱
九 豆油和万能胶
十 最后一个兵
十一 自作自受
十二 大显威风
十三 坏蛋投降
十四 找到耳朵
十五 在夏夏家里
十六 回到幼儿园
精彩书摘
一绒兔子的耳朵
绒兔子让人家倒进大垃圾桶里去了!
她掉了一只耳朵,还有,因为天天给幼儿园的小朋友抱来抱去,她的白长毛绒变成灰色的了,衣服也很脏。
可是,少一只耳朵,身上弄脏了,就该扔进垃圾桶吗?
绒兔子心里很委屈。她觉得最好的办法就是大哭一场。她就哇哇地哭起来。
谁也不知道有一只绒兔子在那里哭。要是哭的时候,身边一个人都没有,那可就白费力气了。这么一想,绒兔子就停下来,向四周看。
好脏!什么破烂东西都扔在她身边!
只有一件东西不太脏,那是一根胡萝卜。胡萝卜很大,有绒兔子的耳朵那么长。绒兔子忽然想,真拿它当耳朵也不错。虽然这只耳朵不太漂亮,可总比只剩下一个耳朵要好看。说不定幼儿园的老师见她又长出一只耳朵来,还会把她抱回去呢!
真巧,旁边有个打碎的糨糊瓶,玻璃片上还粘着不少糨糊。绒兔子就在胡萝卜上涂了糨糊,把胡萝卜粘在头顶上。
“我觉得头有些重,”绒兔子对自己说,“我好像不能扭头了!”
她扭了一下头,可以扭。可没想到这么一扭,新耳朵掉下来了。
“这是因为糨糊还没干。”绒兔子又说,“等糨糊干了,耳朵就会很牢固。”
绒兔子又把胡萝卜涂上糨糊,先躺下来,再把它粘好。
她一动也不动,等着糨糊晾干。
躺了一会儿,绒兔子听见头顶上“嚓嚓”地响。她想扭头看,又怕耳朵掉下来。“嚓嚓、嚓嚓”的声音响个不停,绒兔子心想,等糨糊干一点儿再扭头看,也来得及。
没想到“嚓嚓、嚓嚓”的声音越来越近,到后来,像是谁在她头皮上咬了一口,好疼好疼!
绒兔子跳起来,看见一只小老鼠。小老鼠吓呆了,还有,他的肚皮胀得像个皮球。他想逃走,可是一动也不能动。
“耳朵!”绒兔子摸着头顶尖声叫,“我的耳朵没有了!你把我的耳朵‘嚓嚓’地吃了!”
小老鼠可怜巴巴地说:“真对不起……我不知道那是你的耳朵,我还当是一根胡萝卜呢……”
“胡萝卜有长在脑袋上的吗?”绒兔子又叫,“你赔我耳朵!”
小老鼠说:“我实在太饿了,爬到这上边来,就看见吃的,别的什么都没看见……你别生气,也许等我肚皮小一点儿,我能爬下去,再想办法赔你一只耳朵……”
绒兔子有些可怜他了。她看看小老鼠的肚子说:“奇怪,你的肚子还会变小吗?”
小老鼠说:“当然啦!”他又叹一口气说,“要是肚子老不变小就好了,省得天天为吃的东西发愁!”
绒兔子不想讨论肚子的事,她问:“你怎么赔我的耳朵?骗我吧?”
小老鼠说:“不骗你!我们洞里有好多东西。有一件东西,就特别像你头上这只耳朵。妈妈还留着那东西,说把它拆开来,可以给我做一套衣服。”
绒兔子赶紧说:“可别拆了做衣服!那一定是我的耳朵。我的耳朵让小朋友揪掉了一只,掉在床底下,后来就找不到了。”
小老鼠很高兴:“那就对啦!我妈妈夜里跑进幼儿园,常常拖一些东西回来,那件东西,就是妈妈从幼儿园里拖回来的!”
绒兔子又高兴又着急。她等了好半天,小老鼠的肚子还是圆鼓鼓的。她问小老鼠:“你的肚子什么时候变小哇?”
小老鼠说:“很快。你那只耳朵里都是水,把我肚子装得满满的。等一会儿我一定想撒尿,一撒尿,肚子就小啦!”
他看见绒兔子很着急,又说:“没关系,我肚子现在下不去,也可以做一点儿别的事情。我给你找一个朋友跟你玩,好不好?”
绒兔子朝四周看看说:“这地方还会有朋友?这个大桶里?”
小老鼠用小黑眼珠儿盯着自己身旁:“当然有。——你看,这儿就露着一只脚。不知道是谁,给埋在脏土里了!”
绒兔子仔细看看说:“真的,是一只黄布的靴子,上边还有黑条条。底下一定还有腿,有身子。可是,怎么帮他出来呢?”
小老鼠说:“我会打洞。我打一个洞,让他钻出来!”
小老鼠就从黄靴子那儿往下打洞。他打好洞,自己先退出来,又用力去拉那只花脚。花脚动了一下,接着,有一个活东西钻出来。
小老鼠一见这个活东西,吓得“吱”一声叫,转身就跑,拼命从大垃圾桶上跳下去了。
从脏土里钻出一只老虎。
这不过是一只布老虎,而且,身体比绒兔子小得多。
那小老鼠为什么吓得要命?
小老鼠把他当成猫了。再说,这只布老虎还是比他个子大一点儿。
布老虎站在那儿,喘了几口大气,拍拍他小围嘴儿上的土,觉得很奇怪。他问绒兔子:“我刚要跟他说‘谢谢’,他怎么跑啦?”
绒兔子不理他,慌慌张张跑到大垃圾桶边上,往下面看。
她看见小老鼠一瘸一拐地横过马路,跑到墙角,不见了。
绒兔子哇哇地哭起来:“哇——我的耳朵!我的耳朵跑了!”
布老虎更糊涂了:真奇怪,那明明是一只老鼠嘛,兔子怎么说是她的耳朵?
……
前言/序言
《绒兔子找耳朵》:一段关于勇气、友情与自我发现的奇幻旅程 故事梗概: 在一个色彩斑斓、充满生机的世界里,生活着一只名叫“绒绒”的小兔子。绒绒拥有一身雪白柔软的绒毛,一双闪烁着好奇光芒的大眼睛,还有一颗善良勇敢的心。然而,最近绒绒遇到了一件让他无比困扰的事情:他的两只耳朵,一对长长的、如同月牙般可爱的耳朵,竟然不见了! 这突如其来的消失,让绒绒的世界瞬间失去了色彩。他开始变得小心翼翼,生怕别人嘲笑他,也因此变得有些孤僻。他不知道耳朵去了哪里,更不知道如何才能找回来。但绒绒内心深处,有一个声音在告诉他,不能就这么放弃。他决定踏上一段寻找丢失耳朵的冒险之旅。 旅途中,绒绒会遇到各种各样奇特的生物和充满挑战的场景。他可能会穿越一片被遗忘的森林,那里的古老树木低语着秘密,隐藏着未知的危险。他可能会来到一个闪闪发光的地下水晶洞穴,洞穴深处可能藏着能指引他方向的古老符文。他也可能需要翻越一座高耸入云的山峰,那里住着智慧却又有些神秘的巨鹰。 在寻找耳朵的过程中,绒绒结识了许多新朋友。也许是他会在迷路的边缘遇到一只总是爱说冷笑话的松鼠,这只松鼠虽然看起来有些滑稽,却拥有敏锐的洞察力,能发现绒绒忽略的线索。也许他会在湍急的河流边得到一只总是乐于助人的海狸的帮助,海狸用它灵巧的双手,搭建起一座临时的桥梁,让他顺利通过。他还可能与一只在月光下歌唱的夜莺成为伙伴,夜莺用它悠扬的歌声,驱散绒绒心中的恐惧,给予他前进的勇气。 这些朋友,或是有趣,或是有智慧,或是有力量,他们在绒绒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援手,成为他冒险旅途中不可或缺的力量。他们或许会分享自己的经验,或许会为绒绒指点迷津,或许会用自己的方式鼓励他,让他相信自己。 故事的高潮,很可能出现在一个出乎绒绒意料的地方。也许,他发现耳朵的消失并非意外,而是因为某种更深层的原因。也许,他需要面对一个隐藏在幕后的“小恶魔”,这个恶魔并非真的邪恶,只是因为某种误会或需求,才拿走了绒绒的耳朵。或者,他发现耳朵并非真的“丢失”,而是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隐藏在绒绒自己身上。 最终,绒绒不仅找回了他的耳朵,更重要的是,他在这场冒险中,学会了如何面对困难,如何信任朋友,以及最宝贵的,如何发现自己的内在力量。他明白了,有时候,我们最需要的答案,并非来自外界,而是深藏于我们自己的心中。 主题与寓意: 《绒兔子找耳朵》不仅仅是一个关于兔子找耳朵的童话故事,它更是一次关于成长、勇气、友情和自我认知的深刻寓言。 勇气与坚持: 绒绒在面对突如其来的困境时,没有选择退缩和放弃,而是勇敢地踏上了寻找之路。他的坚持,是他克服困难,最终实现目标的内在驱动力。故事鼓励小读者们,在遇到挫折时,要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勇敢地去尝试,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友情的珍贵: 在绒绒的冒险旅程中,他遇到了形形色色的朋友。这些朋友用他们的智慧、力量和关爱,帮助绒绒度过了难关。故事强调了友谊的重要性,它能在我们孤独无助时给予温暖,在我们迷茫失措时给予指引,在我们害怕胆怯时给予勇气。通过这些伙伴,绒绒学会了付出与接受,分享与信任,这些都是建立深厚友谊的基础。 自我发现与接纳: 绒绒丢失耳朵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发现的过程。起初,他因为耳朵的消失而感到自卑和不安,甚至想要躲藏起来。但随着旅程的深入,他逐渐意识到,即使没有耳朵,他依然是他,他依然拥有善良、智慧和勇气。最终,他找回了耳朵,也找回了完整的自己,并且更加珍视和接纳自己。故事启发小读者们,要学会爱护自己,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并发现自己内在的闪光点。 解决问题的能力: 绒绒寻找耳朵的过程,充满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挑战。他需要运用智慧去分析线索,需要胆量去探索未知,需要耐心去等待时机。通过他的努力,小读者们可以学习到如何观察细节,如何分析情况,如何制定计划,以及如何灵活变通地解决问题。 童真与想象: 故事以一种充满童趣和想象力的方式展开,描绘了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世界。各种各样的生物,神秘的地点,都激发着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绒绒的冒险,就像一场发生在孩子们心中的精彩梦境,让他们在阅读中体验到快乐和惊喜。 人物塑造: 绒绒(主角): 一只善良、纯真、好奇心强的兔子。起初有些胆小和不自信,但内心有着坚韧不拔的品质。他的旅程是一个从依赖到独立,从迷茫到清晰的成长过程。读者会因为他的可爱而喜爱他,因为他的勇敢而敬佩他,因为他的成长而感到欣慰。 松鼠: 活泼、机灵、幽默。虽然有些咋咋呼呼,但拥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洞察力,总能在不经意间提供关键的线索。他的存在为故事增添了轻松愉快的氛围,也展现了“三人行,必有我师”的道理。 海狸: 勤劳、友善、乐于助人。拥有出色的动手能力,总能在危急时刻提供实际的帮助。他的角色象征着踏实和可靠,是绒绒旅途中可以信赖的伙伴。 夜莺: 温柔、有智慧、善于倾听。她的歌声如同慰藉人心的甘露,能在绒绒失落时给予力量。她的存在,象征着内心深处的宁静与力量,提醒绒绒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可能的反派/引导者,视情节而定): 也许是一个误解了的孩子,也许是一个渴望被理解的古老精灵。他(她)的出现,并非真正的邪恶,而是需要绒绒去理解和帮助。这部分角色可以为故事增添深度,让孩子们思考“恶”的根源,以及理解与包容的重要性。 语言风格与阅读体验: 《绒兔子找耳朵》将采用生动活泼、富有画面感的语言,为小读者们构建一个色彩鲜艳、充满想象力的童话世界。 童声童语: 语言风格贴近7-10岁孩子的认知和表达习惯,使用他们熟悉的词汇和句子结构,让他们读起来感觉亲切自然,仿佛主人公就是他们的朋友。 场景描绘: 对于森林、洞穴、山峰等场景的描绘,将充满细节和感官体验,让小读者仿佛身临其境。例如,“阳光透过茂密的树叶,在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野花的芬芳。” 情感表达: 绒绒的喜怒哀乐,朋友们的关怀和鼓励,都将通过细腻的语言得到充分展现,引导小读者们体会不同的情感,学会共情。 悬念与惊喜: 故事中将设置一些小小的悬念,吸引小读者们不断阅读,去猜测接下来的情节。同时,也会有出人意料的惊喜,让他们在阅读中感受到乐趣。 节奏明快: 故事的叙事节奏将张弛有度,有紧张的冒险情节,也有温馨的友情互动,让孩子们在阅读过程中保持注意力,不感到枯燥。 潜在的互动设计(如包含在内): “找找看”环节: 在书中可以设计一些让小读者们参与的互动环节,比如在某个场景中,让孩子们找出一些隐藏的物品,或者让孩子们尝试模仿某个角色的表情或动作。 “假如我是绒绒”思考题: 在章节结尾,可以设置一些引导性的问题,让孩子们思考,如果自己遇到绒绒的困境,会怎么做,如何和朋友相处。 “给朋友写一封信”活动: 鼓励孩子们用自己的语言,为绒绒或他的朋友写一封信,表达自己的祝福或分享自己的经历。 《绒兔子找耳朵》是一本充满爱与智慧的童书,它将带领7-10岁的孩子们踏上一段难忘的冒险旅程,在欢声笑语中,学习成长,收获勇气,懂得友情,发现自己。这是一个关于“找回”的故事,也是一个关于“发现”的故事,更是每一个孩子内心深处,对探索未知、拥抱世界的渴望的生动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