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飲食是一門大學問,不僅要吃好吃飽,更要吃得美味,吃得多樣化,早晚食欲不是太旺盛的時候,或者炎炎夏日沒有胃口時,各式不同粥會是上佳的選擇,既能讓腸胃得到滋養,也不至於讓人食不下咽。搭配上各式各樣餡料的餃子,美味又營養全麵。
內容推薦
這是一本教讀者如何熬粥、做餃子的美食類圖書。粥餃搭配,腸胃不纍。一碗小粥,配上幾個蒸餃或煎餃,是一頓不錯的早餐。對於消化不太好的人來說,粥和餃子 的搭配既能保證營養的豐富,也不至於讓腸胃太過疲憊。甜粥、鹹粥、廣東粥,蒸餃,炸餃,水煮餃,本書裏將配料、方法一一道來,讓讀者不用費任何心思,照單 操作就行。
作者簡介
楊桃美食一直引領華人健康飲食的風潮,將人們毫不在意的“泡麵”“醬料”“電鍋飯”“傢常菜”“豆腐”等日常飲食題材不斷推陳齣新,打造齣人意料的美食, 為世界各地的華人奉獻饕餮盛宴。
目錄
想吃就吃的養生粥、美味餃08 常用粥品榖類介紹
10 洗米熬粥有一套,變化粥品新花樣
13 選鍋有學問,煮粥口感大不同
14 煮粥常見問題Q&A;
PART 1 鹹粥篇16 搭配鹹粥的高湯
17 颱式鹹粥
17 肉片粥
18 肉丁四季豆粥
18 白果牛肉粥
19 五榖瘦肉粥
19 紅棗烏雞粥
20 蓮子排骨粥
20 菱角肉片粥
21 豬骨糙米粥
22 豬肝粥
22 海鮮粥
23 百閤魚片粥
23 鬍蘿蔔羊肉粥
24 虱目魚粥
25 雙牛粥
25 牡蠣粥
26 乾貝蘿蔔粥
26 竹筍鹹粥
27 養生鮮菇粥
27 蔬菜粥
28 薏米美白粥
28 玉米豬肉粥
29 黃瓜鹹粥
30 番薯粥
30 圓白菜粥
31 養生雞肉粥
31 蝦皮黃瓜粥
32 鮮藕粥
33 香菇肉粥
33 西紅柿銀耳粥
34 山藥粥
35 香菇玉米粥
35 玉竹雞肉粥
36 紅棗糙米粥
36 蛤蜊絲瓜粥
37 銀魚粥
37 小米粥
38 白粥
39 和白粥*速配的小菜
40 黃花菜排骨粥
40 淡菜山藥粥
41 黃金雞肉粥
42 栗子雞肉粥
42 臘味芋頭粥
43 堅果素粥
43 鼕瓜白果粥
44 圓白菜蓮藕粥
44 韭菜牛肉粥
45 花生牛肚粥
45 菠菜瘦肉粥
46 薏米鼕瓜瘦肉粥
46 福菜肉片粥
47 三菇豬肝粥
48 豬腦補神粥
48 雞胗芥菜心粥
49 黃瓜雞肉粥
49 當歸羊肉粥
50 鬍蘿蔔鴨肉粥
50 魚丸蔬菜粥
51 三文魚蕎麥粥
51 排骨燕麥粥
52 櫻花蝦豆漿粥
53 海苔碎牛肉粥
53 枸杞子豬腰粥
54 高鈣健骨粥
54 玉米火腿粥
55 小米鮮蝦粥
55 雞肝大豆粥
56 青木瓜海帶粥
56 箭筍排骨粥
57 紅棗牛蒡雞粥
57 雙色羊肉粥
58 牛腩栗子粥
PART 2 廣東粥篇60 廣東粥粥底秘訣大公開
61 狀元及第粥
62 皮蛋瘦肉粥
62 滑蛋牛肉粥
63 窩蛋牛肉粥
64 香菇雞肉粥
64 薑絲乾貝粥
65 魚片粥
65 鮑魚雞肉粥
66 什錦海鮮粥
66 蝦仁粥
67 牛蒡粥
68 廣東粥
69 香芋排骨粥
69 西紅柿排骨粥
70 羅漢粥
70 人參雞粥
71 鴨肉粥
71 乾貝田雞粥
72 味噌海鮮粥
72 臘八粥
73 銀耳瘦肉粥
73 鬆子雞蓉粥
74 火鍋粥底
75 香菇番薯葉粥
75 椰香牛肉粥
76 三絲牛筋粥
76 紅棗雞心粥
77 香菇雞翅粥
77 南瓜瘦肉粥
78 蔥香羊肉大蒜粥
78 芝士奶香玉米粥
79 鹹蛋粥
79 豆芽豬蹄粥
80 鵪鶉皮蛋豬肉白菜粥
81 白菜肉丸粥
81 豬肚粥
82 雞爪蝦米香菇粥
PART 3 甜粥篇84 紫米粥
84 花生甜粥
85 桂圓燕麥粥
85 百閤蓮子粥
86 菊花養生粥
87 百閤白果粥
87 川貝梨粥
88 山藥甜粥
88 枸杞子甜粥
89 紅糖小米粥
89 南瓜粥
90 紅豆薏米粥
91 麥芽粥
91 十榖米粥
92 雪蓮子紅棗粥
92 橘餅甜粥
93 荷葉消暑粥
94 山楂粥
94 白果腐竹粥
95 八寶粥
96 燕麥甜粥
96 紅豆蕎麥粥
97 桂圓紫米粥
97 銀耳蓮子粥
98 桂花紅棗粥
98 芋泥紫米粥
99 蘋果黑棗粥
99 綠豆小薏米粥
100 花生仁粥
100 西洋梨銀耳粥
101 柿乾綠豆粥
101 蜜桃蓮子粥
102 椰漿紫米粥
103 青蘋果白果粥
103 小米南瓜子粥
104 葡萄乾番薯粥
104 杏仁豆漿粥PART 4 餃子篇106 製作餃子皮
108 傳統水餃的包法
108 怎麼做水餃*好吃
109 怎麼煮水餃
109 自己做冷凍水餃
110 掌握食材特性就能做齣美味的餃子餡
111 豬肉圓白菜水餃
111 韭菜水餃
112 韭黃水餃
112 鮮菇豬肉水餃
113 絲瓜豬肉水餃
113 鼕瓜鮮肉水餃
114 黃瓜豬肉水餃
114 筍絲豬肉水餃
115 蓮藕豬肉水餃
115 芥菜豬肉水餃
116 西紅柿豬肉水餃
117 南瓜豬肉水餃
117 白菜蝦仁水餃
118 鮮蝦水餃
118 絲瓜蝦仁水餃
119 全蝦鮮肉水餃
120 綠豆芽雞肉水餃
120 蘑菇雞肉水餃
121 辣味雞肉水餃
121 佛手瓜雞肉水餃
122 洋蔥羊肉水餃
122 蔥香牛肉水餃
123 鼕菜牛肉水餃
123 青豆牛肉水餃
124 香辣牛肉水餃
124 西紅柿牛肉水餃
125 蔬菜素餃
125 青豆玉米素餃
126 煎餃的包法
126 怎麼做煎餅餃*好吃
127 鍋貼的包法
127 怎麼煎餃子
128 蘿蔔絲豬肉煎餃
129 茭白豬肉煎餃
130 大蔥豬肉鍋貼
130 泡菜豬肉鍋貼
131 酸菜豬肉鍋貼
131 豬肝鮮肉鍋貼
132 茴香豬肉煎餃
132 香蒜牛肉煎餃
133 圓白菜豬肉鍋貼
133 香菜牛肉煎餃
134 綠豆芽雞肉煎餃
134 荸薺羊肉鍋貼
135 咖喱雞肉煎餃
135 XO醬雞肉煎餃
136 葉子形蒸餃的包法
136 怎麼做蒸餃*好吃
137 蝦餃形蒸餃的包法
137 怎麼蒸餃子
138 芋頭豬肉蒸餃
138 上海青豬肉蒸餃
139 榨菜豬肉蒸餃
139 海菜豬肉蒸餃
140 辣椒豬肉蒸餃
141 韭菜豬肉蒸餃
142 香蔥牛肉蒸餃
142 韭菜粉絲蒸餃
143 酸菜牛肉蒸餃
144 花瓜雞肉蒸餃
145 韭菜牛肉蒸餃
145 芹菜羊肉蒸餃
146 黑木耳雞肉蒸餃
147 臘味雞肉蒸餃
148 豬肉蝦仁蒸餃
148 蝦仁豆腐蒸餃
149 牡蠣豬肉蒸餃
149 鮮乾貝豬肉蒸餃
150 玉米青豆豬肉蒸餃
151 甜椒豬肉蒸餃
152 花邊形炸餃的包法
152 怎麼做炸餃*好吃
153 波浪形炸餃的包法
153 怎樣炸餃子
154 甜菜雞肉炸餃
155 番薯肉末炸餃
156 培根土豆炸餃
157 抹茶芝士炸餃
158 椰子毛豆炸餃
159 紅豆泥炸餃
160 牡蠣豬肉炸餃
160 什錦海鮮炸餃
在綫試讀部分章節
常用粥品榖類介紹
大米
一般煮粥的大米為粳米,外形短圓、透明,以1杯米與12杯水的比例熬煮齣來的粥,口感介於秈 米與糯米之間,*常用在鹹粥裏。小米
小米又名“粟”, 具有獨特的口感及清淡的香味,且含豐富的蛋白質、鈣、鐵、維生素,是營養價值很高的榖類,常用來煮成小米飯、粥或是釀酒,可除熱、利尿。小米較易煮熟,隻需直接與冷水同煮,很快就可熬成美味的小米粥瞭。圓糯米
糯米分為長糯米及圓糯米,長糯米因口感軟黏,不適閤煮粥;而圓糯米外形短圓,口感甜膩,黏度較長糯米弱些,很適閤用來煮甜粥,隻是在煮前要用冷水至少泡1小時以上,煮齣來的粥纔會帶有亮麗光澤。紅豆
小小一顆紅豆就含有大量的鐵質,是很平民化的補血聖品,對於氣血虛弱的女性相當有用,常被用來煮甜粥,又因紅豆直接加水煮不易熟透, 必須先以冷水至少泡5小時後,再加水蒸約2小時,*後纔與其他食材同煮,紅豆粥的美味纔會真正釋放齣來。薏米
近 來薏米被奉為美容聖品,因含豐富的植物性蛋白質、油脂、糖類、維生素和礦物質等,可調節生理功能、美白養顔及消炎,經常食用能讓原本粗糙的肌膚逐漸細緻動 人。薏米在煮前必須先用冷水浸泡1小時以上,再和糯米以1∶1的比例煮,口感纔會有嚼勁又不會太硬,**養顔美容的效果。糙米
糙 米完整保存瞭稻米營養,含豐富的糖類、脂肪、蛋白質以及維生素A、B族維生素等,其中的膳食縴維可促進腸道蠕動、增加飽腹感、調節生理功能、調整體質。煮 齣來的粥口感較大米粥硬些,*好不要直接加水入鍋中煮,應事先以冷水浸泡1小時以上,待糙米本身已吸入不少水分後,再與水同煮,口感會較細緻。燕麥
近年來廣受歡迎的燕麥,營養價值高,尤其是其所含的B族維生素有助消化,煮成的粥有淡淡的燕麥香,風味很特彆。玉米
玉米所含的澱粉極易被人體所吸收,而且具有降低膽固醇、預防冠心病的效果。玉米不能單獨煮成粥,而應與米按比例一起煮。紫糯米
紫糯米熱量較糯米低,又具補血、健脾的效果,所以被廣泛應用在甜粥中,但在煮前至少泡水1小時,這樣煮齣來的粥,入口不僅軟糯潤滑而且帶有嚼勁。綠豆
綠豆屬於堿性豆類植物,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閤物、鈣、鐵、磷、鬍蘿蔔素,是夏天消暑的聖品,且多吃還可預防癌癥。綠豆雖較紅豆易熟,但以冷水浸泡1小時再熬煮還是必要的。
煮粥常見問題Q&A;
Q 煮粥時,如果想吃到整塊沒有糊化的芋頭、番薯等,該怎麼做呢?A 一般而言,芋頭或番薯等根莖類瓜果,容易因為熬煮的時間過久而溶化在湯汁中。所以如果想要吃到整塊的芋頭或番薯塊,*好將它先切成丁狀後再放入油鍋中炸 1~2分鍾,然後放入鍋中熬煮,因為大塊的芋頭或番薯雖然外錶已經油炸成金黃色,但是食材裏麵仍沒有熟,所以熬煮的時間也要再久一些。
Q 在熬煮山藥粥時,山藥要怎麼處理纔不會緻皮膚過敏呢?A 山藥本身因含有強酸鉀,如果一不小心沾到皮膚會産生過敏現象,所以在處理山藥時,盡量不要讓手或山藥濕噠噠的,以避免沾上黏液,另外盡量利用手掌部位來處理山藥,這樣就可以降低皮膚過敏的發生率。
Q 在熬製鹹粥時,利用水或高湯熬製會有什麼差彆嗎?A 如果想要吃清淡鹹粥,利用水來熬製就可以瞭;但是若想要吃到湯頭有鮮味的鹹粥,就必須要花點工夫去熬製湯底,然後再一同加入飯裏或大米中熬煮。兩者的差彆隻在於有沒有鹹粥湯頭的鮮味而已。
Q 沒時間熬煮高湯仍想增加湯底的好風味該怎麼辦?A 沒時間熬煮高湯底又不想單純地隻用水來熬煮的話,彆忘瞭市麵上常見的雞精、海鮮粉、柴魚粉等材料,利用這些簡易快速又方便的材料,就可以解決掉沒時間熬煮高湯的煩惱。
Q 加入粥裏的海鮮需要怎樣進行事前處理纔不會腥味太重?A用來煮粥的海鮮幾乎都需要先經過前處理,像牡蠣買迴來後,先用水澱粉拌勻,再用漂洗的方式來清除牡蠣黏液;銀魚買迴來後先浸泡在水中約5分鍾後再撈起瀝乾水,口感會更佳,也較不會有腥味。熬煮的時間也不宜過久,否則銀魚會容易斷掉或者碎掉,也會影響口感。
Q 隔夜粥要怎麼做纔能讓它美味重現呢?A 由於隔夜粥已經流失掉大部分的水分,所以再加熱的時候,可以添加些許水加熱,也可以添加高湯增加粥的美味,或者乾脆把隔夜粥熬煮成廣東粥也是一種方法。另 外,利用微波爐來加熱會比放在煤氣爐上直接加熱來得好,因為這樣的加熱方
書摘與插畫
第四段評價: 這本書給我最大的啓發是,原來看似簡單的傢常食物,也可以有如此多的變化和學問。我一直覺得粥和餃子是我的“拿手菜”,但看瞭《食在好吃30》之後,我纔發現自己之前有多麼“閉門造車”。書裏對粥的各種配料組閤,以及如何調整火候和稠度,都有非常細緻的講解。我嘗試瞭書中一款針對緩解疲勞的香菇瘦肉粥,香氣濃鬱,口感軟糯,確實能帶來身心的放鬆。餃子部分,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關於如何處理肉餡能讓它更嫩滑,以及如何調製齣層次豐富的素餡。我過去包的餃子,餡料總是有些乾柴,但按照書裏的方法,這次包齣來的餃子,連我挑食的女兒都吃瞭好幾個!這本書的圖片質量也非常高,色彩鮮艷,構圖精美,看著就讓人食欲大開,仿佛能聞到食物的香氣。它不僅僅是一本菜譜,更像是一本關於生活美學的指南。
評分第三段評價: 我對這本書的整體感受可以用“實用”二字來概括。我本身不算是烹飪高手,但傢裏的小朋友對吃的東西要求比較高,總想吃點新鮮的。之前嘗試過一些菜譜,要麼步驟太繁瑣,要麼食材太難找,最後都以失敗告終。《食在好吃30》這本書,它的核心理念非常明確,就是教你如何在傢輕鬆做齣既養生又美味的粥和餃子。我最喜歡的是它關於不同季節不同粥品的推薦,非常符閤中醫“順時養生”的理念,比如夏天喝綠豆薏米粥解暑,鼕天喝紅棗枸杞粥暖身。而且,它提供的配方比例都很精確,很容易成功。餃子的部分,它不僅教你怎麼包,還分享瞭不同餡料的搭配秘訣,讓我不再局限於豬肉白菜餡。我嘗試瞭書裏的魚肉餡和素三鮮餡,都收到瞭傢人的一緻好評。這本書的語言風格也非常親切,讀起來就像和一位經驗豐富的朋友在交流烹飪心得,沒有距離感。
評分第一段評價: 這本書真是太驚喜瞭!我一直對烹飪,特彆是中式傢常菜有著濃厚的興趣,但總覺得很多菜譜太復雜,或者需要的食材很難買到。拿到這本《食在好吃30》,我首先被它的標題吸引瞭,"養生粥美味餃這樣做吃",感覺非常貼近生活,而且“30”這個數字也很有意思,暗示著內容精煉,不是那種厚厚一本讓你望而卻步的工具書。翻開來,果然沒讓我失望。內容編排得很清晰,圖片也非常誘人,每一個步驟都配有清晰的圖示,即使是廚房新手也能輕鬆跟著做。我尤其喜歡它對粥的介紹,不僅僅是簡單的煮粥,還提供瞭很多創意搭配,比如加入不同食材來達到不同的養生功效。我試做瞭幾款,口感和味道都遠超我的預期,傢人也贊不絕口。至於餃子部分,雖然我平時也會包餃子,但這本書裏的一些小竅門,比如如何讓餃子皮更筋道,餡料更鮮美,真的讓我學到瞭很多,感覺自己的餃子水平瞬間提升瞭一個檔次。總的來說,這本書不僅教會瞭我如何做齣美味的食物,更讓我體會到瞭烹飪的樂趣和成就感。
評分第二段評價: 作為一名常年奔波於工作和傢庭之間的上班族,我常常感覺精力不濟,飲食也變得隨意起來。無意中在書店看到瞭這本《食在好吃30》,它的封麵設計簡潔大方,沒有花哨的宣傳語,但“養生粥美味餃這樣做吃”幾個字卻像一股清流,直擊我疲憊的身體和心靈。我一直認為養生不應該是復雜而遙不可及的事情,這本書恰恰提供瞭一種簡單易行的方式。它沒有羅列那些高深莫測的養生理論,而是將養生融入到我們日常最熟悉的食物中——粥和餃子。我嘗試瞭其中關於改善睡眠的養生粥,連續喝瞭幾周,感覺睡眠質量真的有所改善,白天精神也好瞭許多。餃子的部分更是讓我找迴瞭久違的傢庭溫馨感。周末我帶著孩子一起包餃子,書裏的詳細指導,從揉麵到調餡,孩子們都參與瞭進來,過程充滿歡聲笑語,成品也意外的美味。這本書的優點在於它將“養生”和“美味”完美地結閤在一起,不犧牲口感,又能達到調理身體的目的,這對於忙碌的現代人來說,簡直是福音。
評分第五段評價: 我一直對養生話題比較關注,但很多養生方法都停留在理論層麵,缺乏實際操作性。直到我遇到《食在好吃30》,纔找到瞭將理論轉化為實踐的鑰匙。這本書的獨特之處在於,它沒有將養生和美食對立起來,而是巧妙地將兩者融閤。它以我們日常生活中最熟悉的粥和餃子為載體,傳達瞭“吃齣健康,吃齣美味”的理念。我特彆欣賞書中關於如何根據不同體質選擇粥品的建議,這比那些泛泛而談的養生指南要具體得多。我嘗試瞭書中一款針對改善腸胃的黑米小米粥,口感醇厚,消化起來非常舒服。餃子的部分,更是讓我驚嘆於食材組閤的奇妙。書裏介紹的幾種創意餡料,比如蝦仁韭菜餡和番茄雞蛋餡,都非常受歡迎,也讓我意識到,原來餃子還可以有這麼多不同的味道。這本書的排版設計也很人性化,文字大小適中,易於閱讀,讓我這種視力不太好的人也能輕鬆享受閱讀的樂趣。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