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件反射:动物高级神经活动

条件反射:动物高级神经活动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俄] 巴甫洛夫 著
图书标签:
  • 心理学
  • 生理学
  • 神经科学
  • 行为学
  • 动物行为
  • 巴甫洛夫
  • 条件反射
  • 学习
  • 实验心理学
  • 高级神经活动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1159484
版次:1
商品编码:11732522
包装:精装
丛书名: 科学素养文库.科学元典丛书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09-12-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416
字数:456000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科学元典是科学史和人类文明史上划时代的丰碑。
  是历经时间考验的不朽之作。
  让我们一起仰望先贤,回眸历史。
  体悟原汁原昧的科学发现。
  科学元典是科学史和人类文明史上划时代的丰碑,是人类文化的优秀遗产,是历经时间考验的不朽之作。它们不仅是伟大的科学创造的结晶,而且是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载体,具有永恒的意义和价值。

内容简介

  《条件反射:动物高级神经活动》高级神经活动学说是巴甫洛夫多年实验研究的总结,主要记述在《动物高级神经活动(行为)客观研究20年研究,条件反射》(1923)和〈大脑两半球机能讲义〉(1927)之中。他详细地研究了暂时联系形成的神经机制和条件反射活动发展和消退的规律性,论述了基本的神经过程--兴奋和抑制现象的扩散和集中及相互诱导的规律,提出了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和两种信号系统学说。

目录

前言/1
《条件反射:动物高级神经活动》导读/1
英译本译者前言/1
英译本简介/2
英译本作者前言/3
俄文第一版序言/4
第一章 动物实验心理学与精神病理学/3
第二章 唾液腺的心理分泌/12
第三章 新研究途径上最初稳固的步骤/23
第四章 高等动物的所谓心理活动的自然科学研究/27
第五章 破坏大脑两半球各部分后的狗的条件反射/37
第六章 论高施可夫博士的皮层味觉中枢/39
第七章 可以用条件反射研究说明的中枢神经系统最高部分的机理/40
第八章 复杂神经现象客观分析的进展及其与这些现象主观理解的对比/45
第九章 关于大脑中枢的一些普通事实/54
第十章 自然科学和大脑/57
第十一章 研究高级动物中枢神经系统最高部分正常活动的实验室的任务及设备/64
第十二章 研究高等动物中枢神经系统活动的一个实验室/72
第十三章 食物中枢/74
第十四章 大脑两半球工作的些基本规律/80
第十五章 皮肤分析器的破坏/86
第十六章 大脑两半球中刺激的分化过程/93
第十七章 由条件反劓研究所阐明的关于中枢神经系统活动的几个原则;中枢的相互作用/102
第十八章 割除大脑两半球各部分的结果概述/109
第十九章 作为大脑两半球的一种机能的内抑制/117
第二十章 动物高级神经活动的客观研究/122
第二十一章 高级神经活动的研究/129
第二十二章 内抑制在条件反射中的不稳定性(变动性)/138
第二十三章 脑的纯粹生理学/140
第二十四章 关于睡眠生理的一些事实/149
第二十五章 狗的某些复杂反射的分析及几个中枢的相对力量与紧张度/153
第二十六章 动物高级神经活动研究中的生理学与,心理学/157
第二十七章 目的反射/166
第二十八章 自由反射/17l
第二十九章 精神病学怎样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大脑两半球的生理/174
第三十章 论所谓动物的催眠/179
第三十一章 大脑两半球的正常活动与一般结构/180
第三十二章 内抑制和睡眠——同一过程/189
第三十三章 从大脑皮层各点的兴奋性变化观点来看它的机能特点/198
第三十四章 大脑两半球生理学的另一个问题/203
第三十五章 高级神经活动客观研究的最近成就/205
第三十六章 兴奋与抑制间的关系及其局限作用;狗实验神经病/2ll
第三十七章 实验中断对于狗条件反射的影响/218
第三十八章 大脑两半球的正常和病理状态/220
第三十九章 狗的抑制性类型神经系统/227
第四十章 神经系统类型的生理学说,即气质的生理学说/235
第四十一章 大脑两半球生理学的某些问题/241
第四十二章 一个生理学家在精神病学领域中的尝试探讨/249
第四十三章 高级神经活动概说/253
第四十四章 对高级神经活动生理学及病理学的贡献/263
第四十五章 论主观与客观融合的可能性/270
第四十六章 实验神经病/271
第四十七章 对狗的催眠状态生理的贡献/273
第四十八章 论人类和动物的神经病/28l
第四十九章 高级神经活动的生理/283
第五十章 在弱的神经系统类型中用实验方法产生神经病并予以治疗的一个实例/289
第五十一章 脑髓高级部分的动力定型/29l
第五十二章 从生理学来理解癔病症状的一个尝试/294
第五十三章 一个生理学家对心理学家的答复/305
第五十四章 着魔情操和超反常相/324
第五十五章 从生理学来解释强迫观念性神经病和妄想狂的一个尝试/327
第五十六章 论高级神经活动的类型和神经病与精神病的关系以及神经病与精神病症状的生理机理/337
第五十七章 条件反射/340
附录一 给青年的一封信/352
附录二 巴甫洛夫在克里姆林宫/353
附录三 巴甫洛夫在瑞亚村/354
附录四 巴甫洛夫简传/355

前言/序言







好的,这是一份关于其他主题的图书简介,力求详尽,不含《条件反射:动物高级神经活动》的相关内容,并力求自然流畅,避免人工痕迹。 --- 图书名称:《星尘编年史:宇宙演化与文明的黄昏》 内容简介: 浩瀚的宇宙,自太初的奇点爆炸以来,便以令人敬畏的尺度展开其宏伟的史诗。本书《星尘编年史:宇宙演化与文明的黄昏》并非一部枯燥的天体物理学教科书,而是一部融合了尖端科学理论、深邃哲学思辨与惊心动魄的未来想象的宏大叙事。它带领读者穿越时间的长河,从宇宙诞生之初的量子涨落,直至不可避免的最终归宿——热寂或大撕裂。 第一部分:原初之光与物质的诞生 本书伊始,我们将聚焦于宇宙的黎明。通过对标准宇宙学模型的深入剖析,我们探究了暴胀理论如何解释宇宙的均匀性与平坦性。我们不满足于仅仅罗列数据,而是试图重现那个“无中生有”的瞬间,描绘出夸克-胶子等离子体如何冷却、形成质子和中子,并最终在“复合时期”见证第一批原子——氢和氦——的诞生。这部分内容详述了光子如何挣脱等离子体的束缚,留下了我们今天观测到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CMB)这幅古老的“婴儿照”。我们将追溯第一代恒星——质量惊人的“第三星族星”的形成过程,它们是宇宙中所有重元素(构成行星、生命乃至我们的基础)的熔炉。 第二部分:星系之舞与结构形成 在宇宙的青年时期,引力如同无形的雕刻家,将弥散的气体和暗物质塑造成星系、星系团和超星系团的复杂网络。本卷详细探讨了暗物质与暗能量在结构形成中的核心作用。暗物质,这个我们仍知之甚少的实体,通过其引力作用为可见物质提供了“骨架”,使其得以聚集。我们考察了不同星系形态的演化路径——旋涡星系如何通过吸积物质和星系合并成长为巨大的椭圆星系,以及活跃星系核(AGN)在调节宿主星系成长中的双重角色。 本书特别辟出章节,深入研究了银河系的“家谱”,通过对球状星团和矮星系的运动学分析,重建了我们家园星系在过去百亿年间的兼并与吸收历史。读者将体验到星系碰撞的壮观景象,理解这些宇宙尺度的“交通事故”如何驱动恒星诞生的爆发与平息。 第三部分:宜居性的哲学与生命的奇迹 在描述了无生命的宇宙宏大演化之后,本书的焦点转向了“小世界”——行星系统,特别是宜居行星的探索。我们超越了简单的“位于宜居带内”的定义,深入探讨了决定一个世界能否孕育生命的复杂因素:磁场的保护、板块构造对碳循环的维持、巨行星(如木星)对小行星撞击的引力清除作用,以及恒星耀斑的潜在威胁。 我们回顾了系外行星探测的历程,从早期的凌日法和多普勒频移法,到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正在揭示的系外行星大气光谱。本书对“费米悖论”进行了详尽的梳理,并非提供一个简单的答案,而是从宇宙学和生物学的角度,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大过滤器”可能存在的位置——是生命起源的概率极低,还是文明自我毁灭的倾向性过高?这部分内容充满了对生命在宇宙中普遍性或稀有性的深刻反思。 第四部分:文明的兴衰与宇宙的终极命运 本书的后半部分,将目光投向了文明的视角,探讨了科技发展对物种生存的长期影响,以及任何智慧生命体都无法逃避的宇宙终局。我们模拟了人类文明在未来数千年乃至数百万年中的发展轨迹,从能源危机到星际旅行的技术门槛。 更引人入胜的是,我们详细描绘了宇宙末日的几种主要场景。如果暗能量的加速膨胀持续下去,最终的结局将是“热寂”(Heat Death),届时所有恒星燃尽,黑洞蒸发,宇宙化为一片均匀、冰冷、毫无活力的汤,信息传递成为不可能。如果暗能量的性质发生改变,则可能导致“大撕裂”(Big Rip),连原子本身也会被撕碎。我们冷静地分析了这些可能性对任何残存智慧生命体的意义——当宇宙的物理定律本身都在走向衰亡时,知识与存在还有何种价值? 《星尘编年史》是一部挑战读者思维边界的作品。它要求我们以星辰的尺度来审视自身的渺小,却又肯定了我们在短暂存在中对理解宇宙所付出的非凡努力。它不仅是一部关于“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科学探索,更是一部关于时间、尺度、以及存在的意义的哲学沉思录。阅读此书,如同站在宇宙的边缘,回望历史,遥望未来,感受那份混合着敬畏与忧伤的壮丽。

用户评价

评分

对于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其结构的严谨和内容的翔实。作者仿佛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将条件反射的研究历史、理论模型、实验设计以及在不同动物种类中的应用,都进行了系统性的梳理和阐述。书中的一些章节,特别是关于条件反射在社会性动物中的作用,让我产生了深刻的共鸣。比如,关于群体内部的沟通和合作,动物如何通过学习和强化来建立起有效的交流模式,以及等级制度的形成和维护,这些都让我看到了条件反射在复杂社会结构中的重要作用。作者并没有回避研究中的难题和争议,比如关于动物意识和自我认知的问题,他通过分析条件反射在这些领域的潜在联系,提供了一些有趣的视角。虽然这些内容涉及的可能是动物高级神经活动的更深层级,但作者的论述清晰且富有逻辑,即使是其中的理论推演,也建立在扎实的科学基础上。读这本书,就像是在进行一场知识的“马拉松”,虽然过程需要专注和思考,但最终的收获是丰厚的。它让我看到了动物行为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以及人类在探索生命奥秘过程中不断前行的步伐。

评分

这本书的文字风格十分独特,就像是在与一位饱学多闻的老教授进行一对一的深入交流。他并没有直接抛出枯燥的定义和公式,而是循序渐进地引导读者进入到“条件反射”这个宏大的主题中。我最欣赏的是作者在阐述理论时,总能巧妙地结合大量的历史发展脉络和不同学派的观点。你能够清晰地看到,从最初的朴素观察到系统性的科学实验,再到现代神经科学的介入,研究者们是如何一步步修正、完善、甚至颠覆对于条件反射的认知的。其中关于“习得性行为”与“先天性行为”的界限,以及条件反射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是我在阅读过程中反复琢磨的部分。作者并没有给出非黑即白的答案,而是呈现了各种可能性和争议点,这反而激发了我独立思考的欲望。他通过梳理大量文献,展现了不同研究者在理解动物高级神经活动时所经历的认知局限和突破,这种“求真”的过程本身就极具魅力。这本书让我深刻体会到,科学的进步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建立在无数前人的智慧和努力之上。即便是看似简单的条件反射,其背后也蕴含着如此丰富和复杂的科学史。

评分

这本书并非那种能让你轻松读完,然后立刻获得某种“顿悟”的读物。相反,它更像是一张需要你仔细描摹的藏宝图,每一笔线条都充满了信息,需要你耐心地去解读和品味。我最喜欢的部分是作者在解释某些复杂的神经生理机制时,所使用的类比和图示。这些工具让原本深奥的科学概念变得可视化,即便我不是神经科学的专业人士,也能大致理解细胞层面的信号传递和信息编码是如何与我们看到的动物行为联系起来的。书中有一章专门讨论了条件反射在动物疾病治疗和康复中的应用,比如如何利用条件反射来缓解动物的焦虑,或者帮助它们适应新的环境。这个部分让我看到了科学研究的实用价值,也让我对动物福利有了更深的理解。它让我意识到,我们对动物神经活动的了解,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好奇心,更是为了能够更好地照顾和关怀它们。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仅是在告诉你“是什么”,更是在引导你去思考“为什么”和“如何”。每次重读,我都会有新的发现和体会,这大概就是一本真正优秀的科学著作所具备的魅力吧。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充满了学术气息,沉甸甸的纸质印刷,配合着深邃蓝色的主色调,让人一看就知道这是一本严谨的科学读物。我当初选择这本书,很大程度上是被“动物高级神经活动”这个词组所吸引。在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关注动物的认知能力和情感世界,而“条件反射”作为心理学和神经科学领域的基础概念,自然是探索这些奥秘的钥匙。拿到书后,我迫不及待地翻阅了目录,虽然我并非专业的动物行为学家或神经科学家,但书中所涉及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比如巴甫洛夫的经典实验,以及后来在不同动物模型上进行的深入探索,都让我对动物的学习、记忆、甚至一定程度上的“思考”有了全新的认识。书中对我影响最深的部分,是关于条件反射如何影响动物的日常行为,甚至在野外生存中扮演的角色。我开始反思,我们日常生活中看到的许多动物行为,比如宠物对特定指令的反应,或者野生动物对危险信号的警觉,背后可能都隐藏着复杂的条件反射机制。这本书不仅仅是理论的堆砌,它还穿插了不少生动有趣的实验案例,让我仿佛置身于实验室,亲眼见证科学家们是如何一步步揭开动物大脑的神秘面纱。即使我对其中的某些技术细节理解不够透彻,但作者以清晰易懂的语言,将复杂的科学概念娓娓道来,使得我这个非专业读者也能从中受益匪浅,对动物行为产生更深层次的理解和尊重。

评分

我抱着极大的好奇心翻开了这本书,主要想了解“动物高级神经活动”这个概念的实际体现。书中关于各种动物,从昆虫到哺乳动物,如何通过环境刺激建立起联结,并以此改变自身行为的描述,让我大开眼界。例如,我特别被书中关于鸟类迁徙过程中,如何利用地磁场和天体信号进行导航的案例所吸引。虽然这个案例可能不完全是典型的条件反射,但它引申出了动物在感知和处理复杂环境信息时,其神经系统所表现出的惊人能力。作者并没有仅仅停留在“学习”和“记忆”的层面,而是进一步探讨了条件反射在动物情感和动机形成中的作用。我曾经认为动物的情感是纯粹的本能驱动,但这本书让我开始重新审视,例如,动物是否会因为过去的积极或消极体验,而对某些刺激产生特定的情感偏好或厌恶?书中对此的探讨,虽然没有给出直接的证据,但提供了大量的理论推测和研究方向,让我对接下来的研究充满了期待。它促使我去思考,当我们与动物互动时,我们所感受到的“默契”和“理解”,是否在很大程度上建立在双方之间隐匿的条件反射基础之上。

评分

了解了解科学的发展,不错的书。

评分

他独自一人在遥远的符拉迪沃斯托克,踏上西伯利亚铁路列车。

评分

买来就这样呵呵

评分

经典名著不是说它所说的事物是亘古不变的正确,而是他的思想、方法开启了人类进步的大门,更在于于他为人类探索世界的进程画出接线

评分

北大科学素养文库系列,基本物理大师的书都很不错

评分

巴甫洛夫的经典著作,值得一读。

评分

太好了,感谢京东一如既往的正品和服务

评分

《相对论的意义》是现代物理学巨擘、相对论创立者爱因斯坦论述相对论的唯一著作。作者以其特有的论述才能,精辟介绍了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的基本内容,对相对论的成就及其发展中存在的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中译本忠实于原文,使用现行规范的名词,对于所有对相对论以及物理学思想史有兴趣的读者,本书均有极大的启发价值,也是十分值得收藏的历史文献。

评分

不错,从今天开始,学习名著,荡涤内心。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