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工程監理資料管理與錶格填寫範例》一書依據《建設工程監理規範》(GB/T50319-2013)、《建築工程施工主梁驗收統一標準》(GB 50300-2013)《建築工程資料管理規程》(JGJ/T 185-2009)、《建築工程資料管理規程》(DB11/T 698-2009)進行編寫。
《建設工程監理資料管理與錶格填寫範例》適用於建設工程項目監理管理人員,同時也可作為高校教材使用。
第1章 概述
1.1 監理資料的形成1
1.2 監理資料的編寫(製)原則
1.3 監理資料歸檔
1.4 施工資料的基本規定
1.5 施工資料常見的填寫通病
第2章 監理單位編製的資料
2.1 監理規劃
2.2 監理實施細則
2.3 監理月報
2.4 監理會議紀要
2.5 監理工作日誌
2.6 監理工作總結
2.7 監理通知單
2.8 監理抽檢記錄
2.9 工程暫停令
2.10 工程延期審批錶
2.11 費用索賠審批錶
2.12 工程款支付證書
2.13 旁站監理記錄
2.14 質量事故報告及處理資料
2.15 竣工移交證書
2.16 工程質量評估報告
2.17 工作聯係單
2.18 工程變更單
1
第3章 監理單位審簽的建築與結構工程施工資料
3.1 施工測量記錄
3.2 施工物資資料
3.3 施工記錄資料
3.4 施工試驗資料
第4章 監理單位審簽建築給水排水及采暖、通風空調工程施工資料
4.1 施工物資資料
4.2 施工記錄資料
4.3 施工試驗記錄
第5章 監理單位審簽建築電氣、智能建築工程施工資料
5.1 施工記錄
5.2 施工試驗記錄
第6章 監理單位審簽竣工質量驗收資料
6.1 《單位(子單位)工程質量竣工驗收記錄》監理單位審核
6.2 《單位(子單位)工程質量控製核查記錄》監理單位審核
6.3 《單位(子單位)工程安全和功能檢驗資料核查及主要功能抽查記錄》監理單位審核
6.4 《單位(子單位)工程觀感質量檢查記錄》監理單位審核
6.5 《單位工程竣工預驗收報驗單》監理單位審核
參考文獻
這本書的編排邏輯很有趣,它不是完全按照工程的流水時間綫來組織的,而是根據資料的類型和功能來劃分的,這反而讓查找變得更有效率。我注意到,它對“不閤格項整改通知單”和“工程聯係單”的範例描述得非常到位。在工程實踐中,這兩類文件是最容易齣現筆誤或信息缺失的,因為它們直接關係到工程進度的控製。這本書裏提供的模闆,在設計上就巧妙地規避瞭這些常見錯誤,比如,它會明確要求填寫“整改的預期完成日期”,而不是模糊的“盡快完成”。這種對時間節點的精確要求,是提高項目管理效率的關鍵。我個人對其中關於“監理旁站記錄”的規範化填寫印象深刻,它不僅教你記錄什麼,還教你如何客觀、公正地描述現場情況,避免主觀臆斷,這對保障監理報告的客觀性至關重要。如果這本書能在不同專業(如土建、安裝、市政)的資料側重點上再做一些差異化的側重說明,那就更貼閤我們多樣化的工作需求瞭。但即便如此,它依然是目前市場上少有的兼顧規範性和實用性的典範。
評分這本書給我的最大感受是“嚴謹的體係感”。它不僅僅是零散錶格的堆砌,而是構建瞭一套完整的資料管理思維框架。從資料的形成、流轉、審批到最終的歸檔,每一步都有明確的規範和示例作為支撐,這對於規範新入職員工的操作流程非常有幫助。我對比瞭幾個我手頭上已有的項目資料範例,發現這本書提供的方法論,能夠有效地減少因為人員變動帶來的資料管理斷層問題。我特彆關注瞭關於工程計量和支付申報的資料部分,這往往是項目資金流動的關鍵點,處理不當極易引發結算糾紛。書中對“工程量核定單”的填寫要求非常細緻,包括現場復核的簽證流程和記錄方式,這一點處理得非常到位,體現瞭作者在成本控製方麵的專業素養。如果說還有改進空間,我希望作者能在後續版本中加入一些關於“電子簽章”和“數字化歸檔標準”的探討,畢竟現在很多項目都已經推行瞭電子化管理,提前布局相關知識會更有利於我們跟上行業發展的步伐。總而言之,這是一本值得反復研讀和實踐的工程監理實務指南。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得相當樸實,一看就是那種務實、注重實效的工具書。打開扉頁,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清晰的目錄結構,這讓我對它期望值很高,希望能快速定位到我需要的知識點。我目前在一傢工程谘詢公司工作,日常工作中經常需要處理大量的監理資料,從前期準備到竣工驗收,每一份文件的規範性都至關重要,稍有不慎就可能在後續的審計或驗收環節遇到麻煩。這本書的排版很舒服,字體大小適中,不像有些專業書籍那樣密密麻麻讓人望而生畏。它似乎特彆強調實操性,而不是單純的理論闡述。我特意翻閱瞭其中關於變更記錄和會議紀要的部分,發現它不僅提供瞭錶格的模闆,還給齣瞭如何填寫關鍵信息的詳細指引,比如變更原因的錶述要點、各方簽字的順序等等,這些細節對於一綫人員來說,簡直就是救命稻草。如果它能在現場質量控製記錄這塊能再增加一些典型的案例分析,說明哪些情況是必須記錄的,哪些可以酌情簡化,那就更完美瞭。整體感覺,這本書更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老監理在手把手教我如何避免踩坑,非常值得手邊常備。
評分我是一個偏愛視覺化學習的人,通常對純文字的工具書興趣不大,但這本書在這方麵做得還算不錯。雖然它不是那種花裏鬍哨的圖冊,但圖錶和錶格的穿插使用,大大減輕瞭閱讀的枯燥感。特彆是對於那些需要蓋章簽字的流程圖,它的描述清晰簡潔,讓人一眼就能明白審批的路徑和需要哪些部門的配閤。這本書的深度也令人滿意,它沒有停留在簡單的“填空”層麵,而是深入到瞭“為什麼這樣填”的深層邏輯。例如,在對隱蔽工程驗收記錄的解釋中,它詳細說明瞭為何監理工程師必須對分部分項工程的施工方案和技術交底進行復核,這體現瞭監理工作的技術內核。我特彆喜歡它對“索賠資料的初步收集”這一環節的提示,很多監理人員在項目初期往往忽略瞭對潛在索賠證據的收集和固定,這本書的提醒非常到位,顯示瞭作者對工程風險管理的深刻理解。如果能增加一個附錄,專門收錄一些常見的法律法規條文引用索引,或許能讓它在作為案頭參考書時更具權威性。
評分說實話,拿到這本書的時候,我有點猶豫,擔心它會不會又是一本“空話連篇”的理論教材,畢竟在建設工程這個領域,紙上談兵的事情太多瞭。但我錯瞭,這本書的價值恰恰在於它的“接地氣”。它仿佛就是把過去十幾年工程監理的實踐經驗,硬生生地濃縮成瞭這幾百頁的內容。我尤其欣賞它對不同階段資料的管理側重點做瞭細緻的區分。比如,在開工準備階段,它非常詳細地列齣瞭需要收集的資質文件清單,並注明瞭哪些文件是需要原件存檔,哪些可以留存復印件,這種區分度在實際工作中非常實用。再比如,在鋼筋隱蔽工程驗收部分,它提供的錶格模闆設計得非常科學,能夠清晰地記錄下驗收人員的意見和整改要求,使得責任劃分一目瞭然。如果說有什麼可以提升的地方,那就是在電子化管理趨勢下,如果能增加一些關於如何利用BIM或項目管理軟件來輔助資料歸檔和檢索的章節,那就更具有前瞻性瞭。總的來說,這本書絕對是工程監理新手快速上手的利器,老手也能從中找到優化工作流程的靈感。
評分有些錶格都不是最新版的!
評分怎麼跟以前的不一樣呀
評分可以。。。。。。。。。。。。。。
評分可以。。。。。。。。。。。。。。
評分不錯啊啊啊不錯啊啊啊不錯啊啊啊不錯啊啊啊不錯啊啊啊不錯啊啊啊不錯啊啊啊不錯啊啊啊不錯啊啊啊不錯啊啊啊
評分有些錶格都不是最新版的!
評分是正版,值得購買
評分怎麼跟以前的不一樣呀
評分是正版,值得購買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